超深井高温钻井液技术概况及研究方向的探讨_胡继良

合集下载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在超深井泌深1井的应用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在超深井泌深1井的应用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在超深井泌深1井的应用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在超深井泌深1井的应用摘要: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深部油气资源的开发对钻井液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因其具有高温稳定性、环境友好性以及粘度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深井钻探中的研究热点。

本文以海南南海泌深1井为例,探讨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在超深井泌深1井的应用。

关键词: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泌深1井、应用一、引言海南南海泌深1井是我国海洋石油勘探的一项重要工程,该井深度达到了7000米以上。

这意味着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需承受更高的工作压力,对钻井液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因具有耐高温、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了在深部井探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的优点1、耐高温性好:在深井钻探中,钻井液所面临的温度超过了普通钻井液的极限温度。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

2、环保性好: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3、粘度稳定性好:对于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在泌深1井的应用1、液体阻垢剂的使用:钻井液在钻探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钙镁、硅酸盐等沉积物,导致井壁管柱受损,并影响钻头的使用寿命。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使用液体阻垢剂,能够有效地减少钻井液沉积物的生成,保证井壁管柱和钻头的安全。

2、加入聚合物改性剂: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中加入聚合物改性剂可以提高钻井液的粘度稳定性,从而更好地防止底层钻井液的失稳和分层。

3、硫代氨基甲酸盐防止钻井液的水解:在高温环境下,钻井液中的水分会水解,导致钻井液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会变成废液。

加入硫代氨基甲酸盐可以有效地防止钻井液的水解,保证钻井液的稳定性。

四、结论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在泌深1井的应用表明,该技术具有的耐高温、环保性和粘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深部井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以适应更深井探的需求。

浅析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浅析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浅析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钻探技术也得到不断提高,尤其是超深井、深井和特殊的工艺井钻探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对钻井液的质量要求更高。

钻探11500m~13500 m深度为超深井,深井底部的温度高达280℃以上,钻井液在超高压超高温环境,怎样保持性能稳定是钻探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分析一、前言当前能源问题是任何国家关注的主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大部分中浅地层的能源资源几乎都已经被开发利用,只能向着更深的地层开发能源资源,超深井的采油已经成为必然。

但是超深井的超高温对钻井液性能影响非常大,如何使钻井液具有抗高温能力,是所有钻井工程中的技术难题。

深井钻井工程受钻井液的质量直接影响,在超深井钻井中,深度越深,地层温度越高,钻井液循环、停留的时间更长,在低温下钻井液性能不容易发生变化,但是在这样超高温的情况下,性能会发生变化,超深井钻井的裸眼长,地层结构复杂,增大了石油气受污染的可能性等问题都是增加钻井的技术难度[1]。

现代石油超深井钻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超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维持钻井液的性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提高抗高温的能力等。

二、深井高温环境下常用的几种钻井液钻井液是在钻井过程中使用的流体,有液体和气体,因此正确的应该叫钻井流体。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钻井液在钻头的水眼处以很高的速流,喷入井底,冲起井底的岩屑,将岩屑冲出,冲洗井底,为防止井喷应该要和地层压力平衡。

钻井液不仅可以润滑钻头以及冷却钻具,还能抑制页岩分散和膨胀,同时还可以产生薄韧的滤饼,稳定井壁。

依据钻井液冲击出的岩屑,可以获取准确的地层信息,根据得到的信息改变钻井液的流速,提高钻头破岩的能力,加快钻井工程的进度。

目前,钻井工程在深井高温环境下最常使用的钻井液有三磺水基钻井液、硅氟聚合物钻井液以及TSD 、TSF聚合物钻井液[2]。

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

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

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的论文随着石油开采作业的深入,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极端的气候环境,钻井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现有的钻井液技术研究成果出发,探讨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的研发与应用。

一、问题的阐述钻井作业中,钻井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的在于保持钻头的湿润和降低钻井的阻力。

由于地质环境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钻井液。

其中,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主要应用于海洋油气勘探,有着极其苛刻的使用条件。

在深海、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为了保障油井的安全、流量和提高作业效率,需要一种能够和海水兼容的高密度、高温、高抗盐力钻井液。

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超高密度钻井液都含有无机盐,难以与盐水搭配使用,容易导致固相附着在井壁上,增加钻井成本和难度;同时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熔融、哈德曼现象等问题。

二、技术原理及优势为了解决传统钻井液所面临的问题,本研究将采用特殊的膨润土、钙基高分子砂浆、塑化剂以及添加氧化铁等高密度填料的方式,制备超高密度的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

这种钻井液所使用的膨润土属于深海特殊获取的优质天然膨润土, 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氧化铁,可以增强钻井液的稳定性和抗强酸、强盐离子等化学特性。

优点如下:1.高密度、高稳定性,可适应不同的地质环境,具有很好的防漏性能。

2.一定的黏度、较高的官能钠离子交换能力,可有效降低井壁的钻跑度,适应深海硬岩钻井挑战。

3.良好的高温适应性和抗盐性能,可有效避免钻井过程中牵涉到的熔融、哈德曼等诸多问题。

三、应用前景经过测试,采用本研究制备的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钻井效率提高了25%以上,大大降低了钻井液的使用成本和技术难度,使得深海油气勘探作业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在未来的开采作业中,这种超高密度抗高温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将会受到工程师、学者和企业界的大力推荐和应用,其高粘度、高密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将会为海洋油气钻探领域提供极大的帮助。

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

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

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高温无土相钻井液是指在不使用土壤成分的情况下,以化学方法制备的专用钻井液。

该种钻井液可在高温、高压、强酸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

一、井地概况高古6井位于渤海湾油田,是一口超深井,井深达到了8500米,井温高达150℃,井深温度条件复杂,导致了钻井难度较大。

因此,在该井进行钻探工作时,需要选用适合特殊井地环境的钻井液。

二、钻井液需求在高古6井的钻井作业中,需要用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无土相钻井液。

该钻井液需要具有以下特点:1. 能够抵抗高温高压环境的腐蚀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蚀性能。

2. 具有较高的润滑性能,能够在长时间钻井过程中降低钻头的磨损程度。

3. 具有强大的封隔性能,能够有效的防止井漏问题。

4. 具有一定的流变特性,能够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三、钻井液配方在高温无土相钻井液的配方中,需要选用合适的化学物质。

通常选择的有聚丙烯酰胺、聚酰胺、硫型复合体、镁盐、锆盐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稳定性、流变性、润滑性、密性等因素,确保钻井液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四、钻井液应用在高古6井的钻井作业中,采用了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

该钻井液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压性能,能够在150℃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其润滑性能也很好,能够有效的减轻钻头磨损程度,延长钻头寿命。

同时,钻井液的密性也很好,能够有效的防止井漏问题。

在钻井过程中,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能够保持稳定的流变特性,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此外,在使用钻井液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以确保钻井液的性能能够持久稳定。

五、总结。

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

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

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深井钻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钻井作业中。

而在此种恶劣的环境下,传统的泥浆体系容易失效,无法满足钻井作业的需求。

因此,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的应用成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介绍了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情况。

高古6井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格塘藏族乡,是一个深度达到3000m的高温高压气田,其中的天然气温度高达200℃以上,因此,对于钻井液的选用有很高的要求。

由于天然气的温度过高,一般使用的钻井液在低温下已经具有一定难度,更别说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了。

因此,必须选择适合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钻井液体系。

高古6井的钻探难度非常大,不同层位之间温度、压力等参数变化极大,而钻井液的性能也需要随时调整,以保障钻探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因此,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的优点显而易见,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 卓越的高温稳定性。

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温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其良好的性能,不会因为高温而产生泥浆体系的变化和失效。

2. 减少泥浆体系的污染。

传统的钻井液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土壤,而传统泥浆体系极易受到污染,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不需要添加土壤,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

3. 无渗透效应。

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防止其透入地层内部,避免对下层地层环境的影响。

在高古6井的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在钻井液的选用上遵循了“安全、环保、高效、经济”的原则。

他们选择了一种基于甲基硅酸钠的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并进行了充分的测试和调整。

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该钻井液的性能非常稳定,可以满足钻井的需要。

同时,由于无土相钻井液的使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肯定。

虽然抗高温无土相钻井液在高古6井的应用取得了成功,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例如,它的成本较高,需要进行复杂的调配和管理。

而在高古6井这样的高端气田中,保证钻井作业的安全和稳定仍然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超深井高密度抗高温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超深井高密度抗高温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第53卷第1期 辽 宁 化 工 Vol.53,No. 1 2024年1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January,2024超深井高密度抗高温钻井液研究与应用郑海洪(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四川 德阳 618000)摘 要:通过引入科研产品两性离子降滤失剂XNPFL-1和纳微米封堵剂,优选高温钻井液体系材料,得到高密度抗高温钻井液体系配方:3%基浆+5%氯化钾+0.3%聚丙烯酰胺钾盐+0.6%聚胺抑制剂+3%降滤失剂XNPFL-1+3%天然高分子复配物JNJS220+3%井壁稳定剂HQ-10+3%纳微米封堵剂+3%超细碳酸钙+5%RH220+0.5%减磨剂(加重至2.1 g·cm-3),室内评价结果表明高密度抗高温钻井液体系综合性能良好,在超深井仁探1井中成功应用,克服了该井小井眼段温度高、井壁易失稳、盐水污染、酸性气污染等技术难题。

关 键 词:超深井;高密度;抗高温;研究;应用中图分类号:TE2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4)01-0154-04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和浅层油气资源的日趋枯竭,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是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而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则是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1-2]。

但是受超深井自身环境的影响,井深一般在6 000~8 000 m,往往要钻遇多套压力层系地层,安全密度窗窄,地层承压能力差,塌、漏、卡等复杂情况共存,井下的温度处于150~200 ℃,钻井液高温稳定性问题突出,其井下压力也相对较高,钻井液密度一般为1.80~2.20 g·cm-3,高温的井下环境也进一步增加钻井液性能调控的难度[3-4]。

通过引入科研产品两性离子降滤失剂XNPFL-1和纳微米封堵剂,优选高温钻井液体系材料,得到高密度抗高温钻井液体系,并在超深井仁探1井中成功应用,克服了该井小井眼段温度高、井壁易失稳、盐水、酸性气污染等技术难题。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和套管磨穿事故。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二、深井的基本特点
3、特点
* 裸眼井段长,要钻穿多套地层压力系统;
* 井壁稳定性条件复杂;
* 井温和压力高; * 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差; * 钻机负荷大。 深井超深井钻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济和技术上有很大的风险性。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超高温水基钻井液技术
目 录
深井超深井钻井概况 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近期研究工作简介
一、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应用前景
西部地区(包括塔里木、准葛尔、土哈和柴达木四个盆地)
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38%,探明率仅为9%,是我国
石油产量的主要接替地区。西部地区的石油资源量的 73%埋藏 在深部地层,所以要靠深井和超深井进行勘探开发。
奥地利 前苏联 前苏联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2、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起步较晚,始于 60 年代
末。1966年7月28日大庆油田完成我国第一口深井:松 基六井( 4719 米), 1976 年在四川钻成我国第一口超 深井:女基井( 6011 米)。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深 井 超 深 井 钻 井 概 况
三、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美国: 1938 年钻成世界上第一口 4573 米的深井,
1949年钻成6255米的超深井,1974年钻成9583.2m的特
深井。由于有完善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和严密的管理, 美国的深井钻井速度快、事故少、成本低。 80年代中期,美国钻一口5000m左右的井约需90天,钻 5500m 左右的井约需 110 天,钻 6000m 左右的井约需 140

浅析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浅析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浅析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在我国深部大陆的钻探过程中,钻探深度将达到一万两千米到一万三千米之间,相应的温度也会达到350摄氏度以上,钻井液在超高温环境下,其技术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本文列举了可以用于深井中高温环境下的钻井液类型,探讨了应对高温环境的钻井液技术的研发难点,提出了针对这种困难的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难点措施经济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类生活需求的能源也不断增多,如今地球浅地层可用能源几乎已被开发完全。

未来的钻探活动将不断向着更深的地方开采,而钻井越深,温度就越高,在低温环境下不易变化的钻井液到了超高温环境中就会发生变化。

尤其在结构复杂的超深地层中,很容易使石油气遭到污染,这些都成了钻井技术的难点所在。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研发的重点。

一、高温深井中可用的钻井液1、钻井液的涵义在钻井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气体及液体,这些流体就是钻井液,它在钻井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钻井液由清水、乳状液、冲洗液、泡沫、泥浆以及压缩空气等组成,清水是最原始的钻井液。

钻井时,钻头水眼处以极高的速度将钻井液喷进井底,将井底岩屑冲出去,达到冲洗井底的目的,这是为了防止井喷。

此外,钻井液还可以润滑钻头,冷却钻具,抑制页岩的分散膨胀,它还能生成滤饼,使井壁稳定。

而且,根据被钻井液冲出的岩屑,能准确的获得地层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合理调整流体流速,使钻头破岩效率提高,加快其工程进度。

近年来普遍在深井中使用能对抗高温环境的钻井液有TSD和TSF聚合物、硅氟聚合物、三磺水基等钻井液。

其中TSD及TSF钻井液是聚合物。

TSD作为一种反絮凝的低分子聚合物,具有抗高温性,其有效的控制住其钻井液的流变性,并且还具备抗钙性。

TSF则是一种滤失聚合物,具有控制高温的性能,它一般作为添加剂使用,十分稳定。

而由TSF和TSD结合配出的钻井液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抑制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提粘、降失水
反絮凝剂 高温稳定剂
调节 pH
该体系具有非常好的抗温性能,但组分中含铬 离子的材料对环境有影响。
近几年,日本研究使用温度在 210℃ 以上的水 基钻井液,该钻井液以 Therma Vis 及 G - 500S 两种 超高温材料为主体,外加造壁剂、高温降滤失剂、井 眼稳定剂 和 高 温 润 滑 剂。 使 用 该 体 系 在“三 岛 ”基 地完成 6300m 深井钻进,井底温度为 225℃ 。
mud system used in well сг - 3
成分 高岭土
加量( % ) 15 ~ 25
作用 悬浮剂
Metac( 丙 烯 酸 类 二 元 共 聚物)
磷酸钠 СМАД—1 石墨
0. 15 ~ 0. 2
0. 01 ~ 0. 05 1 ~3
1. 5 ~ 2
降失水和高温稳定剂
抗 Ca2 + 润滑剂 润滑减阻剂
随着科学钻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深井、超 深井及其特殊工艺井钻探越来越多,对钻井液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未来深部大陆科学钻探深度为 12000 m ~ 13000 m,温 度 梯 度 按 3. 0℃ ~ 3. 5 ℃ / 100 m计算,井底温度将达到 350℃ 以上,钻井液将 面临超高温高压环境,给钻井液能否维持稳定的性 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术研究与开发。E - mail: bjhujl@ 139. com。
155
地质与勘探
2012 年
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其组分见表 2。
表 2 сг - 6 超深井采用的高密度聚合物泥浆体系组分 Table 2 Components of the high - density polymer
mud system used in well сг - 6
面循环降温系统是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研究方向。
[关键词]超深井 钻探 高温钻井液
[中图分类号]P634. 6 +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 - 5331(2012)01 - 0155 - 5
Hu Ji - liang,Tao Shi - xian,Shan Wen - jun ,Liu San - yi. Overview of ultra - deep well high - temperature drilling fluid technology and discussion of its research direction [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2012,48(1) :0155 - 0159.
( 1) 聚磺钻井液体系,如由 Magcobar 公司提供 的抗高温 DURATHERM 水基钻井液体系,主要材料 为粘土、PAC、XP - 20 ( 改性褐煤) 、Resiner( 特殊树 脂) ,pH 为 10. 5 - 11. 5。
( 2) 海泡石聚合物钻井液: 将粘土换成海泡石 土,抗温能力明显提高。
加量( % ) 3. 6 0. 15 0. 15 0. 5
1 ~ 1. 5 1. 5
作用 提粘、控失水 控失水、增粘 反絮凝、防粘土高温胶凝 控高温失水 无机增粘剂
转换后泥浆低剪粘度提高,高温失水降低,携屑 能力改善,但漏斗粘度和高剪粘度增加到无法接受 ( FV≥240s,直至不流) 。
KTB 井钻井液管理人员开始只注重流变性稳 定,采用 D - HT 无固相改性硅酸盐钻井液。钻进施 工中,性能恶化,井壁坍塌,携屑困难,因此不得不转 化为控制高温失水的钻井液体系。采用了大量的磺 化高聚物和共聚物,体系在高温下( 280℃ ) 流变性 失调,承载岩屑能力更差,固相无法控制,井壁缩径 156
表 3 D - H / HOE / Pyrodrill 钻井液体系组分 Table 3 D - H / HOE / Pyrodrill drilling fluid system components
成分 膨润土 粘封剂( AMPS / AAM) 高温稳定剂( SSMA) 抗温剂 Dehydrill - HT( 原浆) Hostadrill 3118( 原浆)
成分 粘土 NaOH CMC 或 HEC MeTac 卡鲍诺尔和霍斯塔里尔 铁铬盐 СДЗъ - 1 石墨 重晶石
加量( % ) 15 ~ 25
0. 2 ~ 0. 3 0. 1 ~ 0. 2 0. 2 ~ 0. 3 0. 5 ~ 1. 0
1 ~5 0. 5 ~ 1 1 ~ 1. 5
适量
作用 悬浮剂 pH 调整剂 降失水剂 降失水和高温稳定剂
( 2) 抗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秋明 сг - 6 井深 7502 m,7025 m 时井温 205℃ , 地层压力异常,采用密度为 1. 85 g / cm3 的抗高温高
[收稿日期]2011 - 8 - 26;[修订日期]2011 - 10 - 25;[责任编辑]郝情情。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 ( 201011082) 资助。 [第一作者]胡继良( 1965 年 - ) ,男,1998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获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从事钻井液技
我国高温深井及高温地热井所采用的钻井液体 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 1 高温地热钻井 - 分散性抗高温钻井液体系
我国较早就开展了高温地热钻井钻井液研究工 作( 修宪民,1989; 曾梅香等,2007) 。其中西藏羊八 井( ZK4002 地热井) 采用的是分散性抗高温钻井液 体系。该体系由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究设计( 汤 松然等,1993) ,体系基本配方为: 5% 膨润土 + 3% 地热 93。该体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性能稳定,顺利 完成 ZK4002 井施工,井底温度达到 329. 8℃ 。 2. 2 石油深井—聚磺钻井液体系
要的关键技术( 汪仲英,2007) ,受到各国钻探组织 的重视。国外超深井钻探钻井液概况如下: 1. 1 前苏联科学钻探钻井液体系
( 1) 抗高温低密度聚合物钻井液 科拉半岛 сг - 3 超深井在结晶岩中钻进采用了 抗高温低密度聚合物体系。体系组分见表 1。
表 1 сг - 3 井采用的低固相聚合物泥浆体系组分 Table 1 Components of the low solid polymer
反絮凝剂 润滑剂 润滑减阻剂 调密度
由于前苏联科学深钻起步较早,聚合物等很多优 良处理剂尚未用于钻井行业,因此为了适应井深、井温 高以及其它复杂地质条件,其泥浆体系的特点是: 固相 含量高,处理剂品种繁多、用量大( 王达等,1995) 。 1. 2 德国 KTB 科学钻探用钻井液体系
KTB 井分先导孔和主孔用钻井液。先导孔开始 用 Dehydrill HT 无固相钻井液( 屠厚泽,1992) 。D - HT 是一种硅酸盐化合物,高温下流变性稳定,但失水 量大,腐蚀性强。主孔以此为基础,加入人工锂蒙脱 石粘土、Hostadrill 3118,称 D - HT / HOE 体系,井深 7100 m 后泥浆性能恶化,高温条件下泥浆粘度降低, 携屑困难,井眼扩大。经克劳斯特尔大学研究,转化 为 D - H / HOE / Pyrodrill 体系,其组分见表 3。
严重( 地质专家解释为岩层流动) 。最后在 9101 m ( 设计井深 10000 m) 提前终孔。 1. 3 美国科学钻探钻井液
1974 年美国在俄克拉荷马钻成了当时世界最 深井 - 罗杰斯 1 号井,孔深 9583 m。由于泥浆密度 对井内压力异常失控,诱发井喷,地层流体以硫磺为 主,在井内迅速凝固而终孔。1985 年在索尔顿 S2 - 14 孔,以研究高温地热为中心的科学钻探 ( SSSDP 计划) 孔,孔深 3220 m,地温 353℃ ; 1988 年巴耶斯 井 1762 m,井底温度 295℃ 。美国高温井钻进所采 用的钻井液体系主要有:
( 3) 分散性褐煤 - 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由 Chevron 服务公司研制,采用该体系在密西西比海域,成 功钻进 7178. 04m,井底温度 212. 8℃ 。 1. 4 日本科学钻探钻井液
早期日本深井基本上使用分散体系,推荐使用 木素磺酸盐泥浆( 佐野守宏,1990) ,其特点是有一 定的抗高温和抑制能力,固相( 岩屑) 承载能力大, 其主要组分见表 4。
第 48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水文·工程·环境
地质与勘探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Vol. 48 No. 1 January,2012
超深井高温钻井液技术概况及研究方向的探讨
胡继良1,2 , 陶士先2 , 单文军2 , 刘三意2
(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工程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2. 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83 )
从井内温度来看,前苏联科拉半岛 сг - 3 井,井 底温度 215℃ ; 美国索尔顿湖高温地热科学钻探,井 深 3200 m,温度 353℃ ; 德国 KTB 科学钻探,井 温 280℃ ; 日本葛根田地热区 WD - 1A 井,用温度指示
材料记录孔底温度为 500℃ 。 在深井和超深井钻探中,高温钻井液是一项重
2 国内超深井钻探及高温井钻探实施情况
国内自大庆油田在 60 年代成功钻成我国第一口 深井 - 松基六井以来,各油田已先后成功钻成多口超
第1 期
胡继良等: 超深井高温钻井液技术概况及研究方向的探讨
深井。如 1976 年,钻成第一口超深井 - 女基井,井深 6011m; 1978 年钻成的超深井关基井( 7175m) ; 1979 年钻成新疆固 2 井( 7002 m) ; 1998 年钻成塔里木塔 参 1 井( 7200 m) ; 2005 年,完成中国大陆科学钻探 “科钻 1 井”,井深 5158m; 2006 年,完成国内目前最深 超深井———塔河 1 井,井深 8408m( 曾义金等,200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