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抗高温钻井液研究新进展

抗高温钻井液研究新进展1 引言在当今世界,由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中、浅地层的油气资源己经基本被完全开发[1]。
在这种情况下,深井超深井的钻探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内外超深井实践证明,钻井液的质量对超深井的成败、钻速和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
常用的深井钻井液主要有水基和油基钻井液两大类,目前国内主要使用水基钻井液钻深井和超深井。
超深井钻井液的最大特点是井愈深,地层愈老,愈可能出现温度梯度异常,井底温度会更高,而一般在5000m以上深井的井底压力甚至可能达到100MPa以上。
如此高温高压必然会对钻井液体系产生严重影响。
由于水的可压缩性相对较小,故压力对水基钻井液的密度及其它性能,如流变性、滤失造壁性等均无明显的影响,但是温度的影响却十分显著。
随着温度的增加,钻井液的各种性能都会随之而发生改变,如高温凝胶的产生,使得滤失失去控制,不仅损害钻探活动,而且对后续生产、钻井液性能造成破坏[3,4]。
高温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其影响情况可根据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分为三种形式[5]。
第一种,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第二种,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第三种,各类水基钻井液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粘度先降低再增大。
高温使钻井液中各组分本身及各组分之间在低温下本来不易发生的变化、不剧烈的反应、不显著的影响都变得激化。
这些作用的结果必然改变、损害以至完全破坏钻井液的性能,而这种影响一般是不可逆的。
它反映了钻井液体系受高温作用后的稳定能力的变化,实际反映钻井液在使用过程中循环进出口性能的变化[6]。
2 高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2.1 高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1)添加剂高温降解。
添加剂功能失效,为维持钻井所需要的钻井液性能,需要消耗更多的处理剂,而且温度越高,钻进时间越长,消耗处理剂就越多,深井钻井液的技术难题也越大[7]。
2)滤失造壁性能。
高温使钻井液的滤失造壁性能变化,泥饼虚而厚、渗透性增大,滤失量尤其是高温高压滤失量增加[8]。
抗260℃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

抗260℃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引言在潜水井钻探过程中,钻井液不仅要满足排屑,冷却,润滑等基本功能,同时还需要能够承受极端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超高温是影响钻井液体系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近年来油田开采深度加深,潜水井钻探中超高温现象增多,各国学者陆续进行抗260℃超高温钻井液体系的研究。
本次研究旨在开发出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其抗超高温能力、耐盐和隔离污染等性能进行分析,以期在潜水井钻探中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实验部分1. 配方设计本实验设计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的配方如下:①HPAM 0.34%②CMC 0.2%③淀粉 0.2%④有机硅 0.1%⑤KCl 4%⑥碳酸钠 1.5%⑦KOH 0.2%⑧NaOH 0.2%⑨硼酸 0.1%⑩葡聚糖 0.1%⑪乳化剂 0.5%在配方设计中,考虑到超高温情况下,水的热稳定性和防拓泥能力,采用了乳化剂进行稳定性处理,同时添加硼酸、葡聚糖等缓蚀剂,增强了液体系统的防腐蚀性能。
2. 具体实验将上述配方中的各种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
超温钻井模拟实验分别以200,220,240,260℃的温度进行,记录每个温度下的液相黏度,钻头摩阻、滤液性能等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本次实验设计共进行4次,实验结果如下:实验次数温度(℃)黏度(mPa·s)钻头摩阻(m/mm)滤液性能(ml/cm2)1 200 56 0.33 252 220 92 0.42 283 240 120 0.54 304 260 152 0.68 32结果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与石油钻井液相比,本次实验设计的超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液相黏度较低,易于钻孔,钻头摩阻较小,滤液性能较好。
考虑到超高温下水的蒸发和盐析等问题,实验中加入了硼酸等缓蚀剂,保证了液体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体系的防腐蚀性能。
结论本次实验设计成功开发了能够抗260℃超高温的水基钻井液体系。
亚洲最深井-轮探1井水基钻井液技术

1921 基本概况该井自上而下钻遇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鹰山组、蓬莱坝组、下丘里塔格、阿瓦塔格、沙依里克、吾松格尔、肖尔布拉克组、玉尔吐斯组、奇格布拉克组等地层,主要目的层为震旦系的奇格布拉克组。
奥陶系的鹰山组-震旦系的奇格布拉克组超深、超高温井段,对钻井液的抗温能力、封堵防塌能力要求高,因此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研究是应对轮探1井超深、超高温钻井难题的重点;为保证轮探1井超深、超高温井段的顺利施工,经过前期大量的室内实验和配方调整,确定轮探1井超深段使用氯化钾聚磺水基钻井液体系;本井使用该体系成功解决了轮探1井8000m以下超深井段的高温、井壁稳定等难题,顺利钻进至8882m,突破了亚洲最深钻井记录。
该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为轮探1井钻井井深的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塔里木油田下寒武系、震旦系钻井提供了钻井液技术储备。
2 主要技术难点2.1 抗温能力本井设计井深8500m,加深至8882m,预计井底温度在180℃以上,所以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四开钻井液能抗温到200℃,为此委托厂家定制生产了能够抗温200℃的主抗温材料及其它相配套的封堵材料。
2.2 井壁稳定根据邻井资料及实钻情况,在进入鹰山组后垮塌、掉块现象非常严重,曾数次发生卡钻事故,通过体系优化、采用定制生产的高软化点沥青材料,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保证了钻井的顺利进行。
亚洲最深井-轮探1井水基钻井液技术谢建辉 任超 王瑞虎 张雄 中石油西部钻探钻井液分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轮探1井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在塔北隆起布的一口集团公司级的一级风险探井,设计井深8500m,加深井深8882m,是目前亚洲最深井。
该井超深井段奥陶系、下寒武系、震旦系面临超深、超高温、井壁稳定技术难题。
基于此,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优化了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制定了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
实钻中该井顺利钻穿奥陶系、下寒武系、震旦系(未穿)地层,未发生钻井液性能失稳等情况,顺利钻至井深8882m完钻,创亚洲陆上最深井纪录。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

探究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摘要】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在油气开采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技术概述、特点、介绍、原理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对这些钻井技术进行了探究。
深井超深井钻井工程具有高温高压、井深大、技术复杂等特点,复杂结构井更是面临地质构造复杂等挑战。
垂直钻井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技术研究将持续推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发展,并对油气开采产生深远影响。
对这些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发展趋势以及对油气产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关键词】深井超深井、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钻井工程、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油气开采impact。
1. 引言1.1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重要性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地表资源逐渐枯竭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深层油气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当前的热点。
而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运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
由于深层油气资源埋藏深度较大,常规钻井技术无法满足长距离的油气开采需求。
而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在探查前景、确定井位和提高产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可以减少工程风险。
深井钻井过程中会遇到高温高压、地层变化、井下环境等复杂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钻井技术难以应对这些挑战。
而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风险。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采收率、减少工程风险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垂直钻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发展前景。
1.2 研究背景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对深层油气资源的开发需求日益增加。
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成为当前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领域,但其钻井技术的复杂性和困难度也相应增加。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应用智能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对钻井设备和井下复杂情况进行实 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05 复杂地层条件下的钻井技 术挑战与对策
高温高压地层钻井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
难题
高温高压地层导致钻井液性能不稳定, 易出现井壁失稳、井喷等事故。
解决方案
选用耐高温高压的钻井液体系,加强 井壁稳定措施,优化钻井参数以降低 井内压力。
04 钻井工艺优化与提高钻井 效率策略
钻井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探讨
1 2
钻压和转速的优化
通过合理调整钻压和转速,可以实现钻井效率的 最大化,同时避免钻具的过度磨损和井下复杂情 况的发生。
钻井液性能优化
针对不同地层特性,优化钻井液的密度、粘度、 失水等性能,以提高携岩能力和井壁稳定性。
3
钻头类型与布齿优化
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采用先进的钻井设备和工艺,实现超深井段的稳定钻进。
复杂地层处理技术
针对复杂地层情况,采用特殊泥浆体系、井壁加固等技术 手段,确保井眼稳定和钻井安全。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应用先进的井眼轨迹测量和调整技术,实现精确制导和顺 利完钻。
实施效果评价及经验教训总结
实施效果评价
项目成功完成预定目标,实现深层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和开发,提高了油气产量和储量 动用程度。
根据地层岩性和钻进需求,选择合适的钻头类型 和布齿方式,以提高钻头的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
提高机械钻速途径分析
01
02
03
高效破岩工具研发
研制具有高破岩效率的新 型钻头、钻具和井下动力 钻具,以提高机械钻速。
钻井方式改进
采用连续油管钻井、欠平 衡钻井等高效钻井方式, 减少起下钻时间和复杂情 况处理时间。
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国内外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技术在油气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

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摘要: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液技术一直是热门话题,由于高温和超高温井的井壁稳定性和沉积物物性与常规环境区别非常大,使得其钻井液技术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温钻井液存在的基本问题,阐述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建议应大力推广该技术。
关键词:高温井、无固相钻井液、抗高温、稳定性一、引言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难度很高。
这种井钻井液必须具备高强度、高温度和高压力下的耐热和防膨胀性能。
传统的固相钻井液无法适应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环境,会产生钻井液减轻、原始性能减弱、失控井等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保障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研究开发高温钻井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温井的钻井液存在的问题(1)高温环境会影响液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引起钻井液呈现涨大及热稳定性差的问题。
(2)钻井液因挥发失重,而其水基浆体在高温下容易出现稠化变化。
(3)固相钻井液体系具有的扰动要素容易引起簇排以及返排等问题。
(4)矿物和胶体多不稳定,而有机胶质体系有机质的热分解又会造成黏土结构态度的相互影响。
(5)固相钻井液的沉积物在叠加处会产生超过本身重量的重量,使得液体浆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的发展现状无固相钻井液技术是当前的热门领域,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稳定性好,抗高温、抗压强度强。
(2)能满足深井作业的需求,减少井口压力和关键点泥浆柱的高度,提高钻进效率。
(3)在水环境中极易卸料,恒定珠液体系无需高速混合,防滑、抗粘度高。
四、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的应用前景(1)推广无固相钻井液技术,降低劣质固相钻井液的使用率,提高钻井成果。
(2)不仅能满足高温钻井的需求,且再次探索腐蚀阻抗制备机理并给大众提供一种可靠的深井作业技术。
(3)有利于开采高温区油气资源,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五、结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固相钻井液在高温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和无固相钻井液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提出应大力推广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技术,以适应高温井和超高温井的钻井需求。
8-抗高温钻井液技术

抗高温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一、深井的基本特点
1、基本概念
深井: 垂深在4500~6000米的井。 超深井: 垂深在6000~9000米的井。 特深井:垂深超过9000米的井。
2、钻探目的
普查或钻探陆地及大陆架深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开采地球深部的地热资源; 对深度大于3000m的金属矿的形成、存在状态以及 远景含量进行评价; 揭示埋藏地下深处、地质年龄高于5亿年的岩石 (奥陶纪以前)组成及存在状态。
井愈深,井下温度压力愈高,钻井液在井下停留
和循环的时间愈长,钻井液在低温下不易发生的
变化、不明显的作用和不剧烈的反应都会因深井
高温的作用而变得易发和敏感,从而使得深井钻 井液的性能变化和稳定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井愈深,井下温度愈高,问题就愈突出。
2)钻井液密度的合理确定和控制
深井钻井裸眼长,地层压力系统复杂,钻 井液密度的合理确定和控制更为困难,且 使用重泥浆时,压差大因而经常出现井漏
在70年代又钻成几口5000m以上的深井,如东 风2井(5006m)、新港57井(5127m)、王深2 井(5163m)等
1976年用Cr-磺化褐煤泥浆钻成6011m的深井—女
基井,1978年使用三磺钻井液成功钻成我国当时
陆上最深的超深井—关基井(7175m)。
新疆局用氯化钾聚磺钻井液完成陆3井(6010m
粘土的高温分散能力与其水化能力相对应,易水化的
钠膨润土,其高温分散作用强;而不易水化的钙膨润土、 高岭土,其高温分散作用弱 。
影响高温分散的因素主要有:粘土种类;温度;作 用时间;介质的化学环境等。
高温分散作用对水基泥浆的性能影响主要有两个方
面: (1)引起高温增稠,具体表现为泥浆经高温作用后 其粘度、切力增大; (2)引起高温胶凝,泥浆经高温作用后丧失流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在我国深部大陆的钻探过程中,钻探深度将达到一万两千米到一万三千米之间,相应的温度也会达到350摄氏度以上,钻井液在超高温环境下,其技术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本文列举了可以用于深井中高温环境下的钻井液类型,探讨了应对高温环境的钻井液技术的研发难点,提出了针对这种困难的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难点措施
经济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类生活需求的能源也不断增多,如今地球浅地层可用能源几乎已被开发完全。
未来的钻探活动将不断向着更深的地方开采,而钻井越深,温度就越高,在低温环境下不易变化的钻井液到了超高温环境中就会发生变化。
尤其在结构复杂的超深地层中,很容易使石油气遭到污染,这些都成了钻井技术的难点所在。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研发的重点。
一、高温深井中可用的钻井液
1、钻井液的涵义
在钻井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气体及液体,这些流体就是钻井液,它在钻井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钻井液由清水、乳状液、冲洗液、泡沫、泥浆以及压缩空气等组成,清水是最原始的钻井液。
钻井时,钻头水眼处以极高的速度将钻井液喷进井底,将井底岩屑冲出去,达到冲洗井底的目的,这是为了防止井喷。
此外,钻井液
还可以润滑钻头,冷却钻具,抑制页岩的分散膨胀,它还能生成滤饼,使井壁稳定。
而且,根据被钻井液冲出的岩屑,能准确的获得地层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合理调整流体流速,使钻头破岩效率提高,加快其工程进度。
近年来普遍在深井中使用能对抗高温环境的钻井液有tsd和tsf 聚合物、硅氟聚合物、三磺水基等钻井液。
其中tsd及tsf钻井液是聚合物。
tsd作为一种反絮凝的低分子聚合物,具有抗高温性,其有效的控制住其钻井液的流变性,并且还具备抗钙性。
tsf则是一种滤失聚合物,具有控制高温的性能,它一般作为添加剂使用,十分稳定。
而由tsf和tsd结合配出的钻井液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抑制性能。
硅氟聚合物由多种辅助剂构成,包括2%
的zh-ⅲ、3%的rh-1、6%的mf-1、5%的钠膨润土、3%的gf-260、3%的rh-1、4%的mmh等。
这些辅助剂都使得该钻井液具备较强的抗高温性能,并附加了很好的流变性能及剪切降粘的能力,其抑制性也比较强,抗高温也具备悬浮稳定性。
而三磺水基其处理剂的构成主要是磺化栲胶、磺化的酚醛树脂以及磺化的腐植酸,这种搭配的处理剂能在高温高压状况下将钻井液滤失量有效的降低,使井壁加固,提高泥浆抗温性、防盐性、防卡性以及防塌性等性能。
二、钻井液在超深井超高温中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技术难点
1、制约钻井作业的困难
①深井中的摩擦阻力不断增高。
摩擦力是与钻井深度成正比的,并且其超深孔孔斜方位都会发生许多变化,附加阻力因此增加很
多。
②深井中的孔壁极不稳定。
在超深井中,地层越深,复杂程度就可能越大,经常会遇到地层异常压力或破碎,污染地层等情况,这就对泥浆的密度和造壁性、抗污染性能必须非常良好。
这样的地层出现在超深超高温情况下更加难以结局。
③高温能严重影响钻井液的性能,可使其膨润土的分散液絮凝,降解其化学材料,也能是泥浆的处理剂以及粘土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导致高温解析的发生,尤其一些高分子的聚合物,温度对其泥浆的黏度有非常敏感的影响力。
高温对钻井液的影响体现在性能上包括使其流变性恶化,大幅提高其滤失量,对岩屑的悬浮携带和孔壁的稳定有着直接的严重影响。
④在对钻井液的科学研发中,试验仪器的自身条件也会对研发试验造成很大的限制。
目前现有设备对温度的测试极限在260摄氏度左右,但实际操作一般超不过230摄氏度,一旦温度超过了极限值,仪器的密封胶圈就会失效、釜体发生变形,导致试验无法正常进行。
2、超高温超深井技术的解决难点
①如何有效控制高温高压环境下高固相条件下发生电解质污染时钻井液的润滑性能。
提高其润滑性有两种有效的途径,其一是提高泥饼的质量;其二是在钻井液中添加润滑剂,但目前能搞抗高温的润滑剂十分缺少,泥饼的质量也不是能轻易提高的。
②如何有效控制在高温高压环境或污染地层中的钻井液流变
性。
有不少钻井液在高温状态下稀释非常严重,同时伴随着电解质污染,这就使情况变得愈加复杂。
这是目前技术研发的主要内容,其流变性直接关系到岩屑的悬浮和携带。
③如何有效控制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发生电解质污染时的钻井液滤失的概率。
高温高压以及电解质的污染都能增加钻井液滤失的概率,导致井壁中的泥饼厚度显著增加,使井壁稳定性变差,可能引发非常复杂的孔内事故。
三、改进超深井超高温技术的有效措施
1、可以使用抗高温的稀释剂和控制剂对高温高压下增稠的钻井液进行稀释作用,稀释剂能够抑制警钟黏土水化,从而使钻井液高温稀释。
在超高温的环境下,提高滤饼的质量和泥浆的液相粘度,减少滤饼的渗透性,都可以有效稳定井壁。
2、慎重考虑环境对钻井液及钻井项目的影响,首先在钻井液中使用的润滑剂、抑制剂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将其污染降至最低,钻井液也不能无限量使用,要控制用量,保证工程实施顺利,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3、钻井时,必须有效准确分析岩层的性质,使用的泥浆密度越准确就越能有效防止崩塌或h2s。
根据情况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避免压力和抽汲导致井壁不稳。
起钻时一定要低速,并且连续灌满泥浆,平稳操作。
4、尽量准确地预测钻井地质,严密监视井下情况。
钻井过程中时刻注意卡钻粘附状况,钻具停止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如情况特
殊停止时间较长,应首先将钻具起到安全井段,减少复杂事故发生的概率。
结束语
解决在超深井超高温钻井过程中的钻井液技术问题,为安全、经济、快速钻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改进钻井液技术能加快勘探,保证超深井作业的安全,提高作业速度,缩短工程周期,实用价值很高,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刘顽,李康总.浅析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j].中国化工贸易,2012,4(6).
[2]胡继良,陶士先,单文军,刘三意.超深井高温钻井液技术概况及研究方向的探讨[j].地质与勘探,201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