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陈述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陈述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陈述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陈述

作者:凌宗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8年第12期

指向学习者的“学”的教学设计,自然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与支持。这当中首要

的一环是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从所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明白而清晰地陈述它。所谓明

白而清晰,简单的说来,就是学生一看就明白,要学的是什么、怎么学。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

是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任务,并在课堂上实施,再往下就是按教学任务所界定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学设计是从“教学目标”的

确定与陈述开始的。

一、“教学目标”是什么?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同时,它还是考核

评价教师教的效果的依据。

加涅等人的《教学设计原理》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也就是说他是达

到终点的一种方式。目的一般被理解成是对预期结果的宽泛的陈述,而目标则更具体。”注意,他们认为“目标”跟“目的”是不一样的。“目的”是宽泛的陈述,比如我们认为,指向学习

者的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目标”相对于“目的”而言,则比较具体,比

如我们认为指向学习者的“学”的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从不同的学生

的个体特质与需要出发,给每一位学习者搭建学习的支架,提供具体而实用的指导。“教学目标”总体而言是为了达成课程的目标,而各类课程的目标,又是服务于教育目的的。目标确定

以后,就是教学任务(或者说是活动、也可以说是教学事件)的设计都要围绕达到预期目标而

寻找最优途径。注意,只是一个预期的最优的路径,课堂上到底能达到什么目标那还是由具体

的教学场景决定的。赖格卢特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

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means),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教学设计中的任何元素只是预设,只是设计者

对课堂教学的预估与计划。教学设计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对具体的教师而言,是在设计者所具备的认知、条件、技术、经验基础上寻找最优路径的一门学问。你的最优与我

的最优是不一样的。但共同的指向是,这些最优的路径是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

转变的。这预期的转变,就是目的;哪些方面得到转变,则是“目标”。注意,是学生能够发

生转变,而不是老师发生转变。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目标不单单是从一堂课、一个单元、一册教材出发的,它的上面有学科课程的目标,更有教育目的统摄下的“教育目标”。如果只是一堂课一堂课,

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册教材一册教材出发设定教学目标的话,这样的教学是很难达成学科课

程目标的,更是有可能偏离教育的目的的。狭义地说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学目标”实质是指

“课堂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为什么要转化为“学习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教育的目的、课程的目标,又总是在一堂课一堂课的教学中达成的。然

而作为一堂具体的课,也一样会存在这样的状况:无论教师的预设如何周全,到了课堂上总是

会有缺憾的,所以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要在教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与完善,直至贴近具体的

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学习对象,尤其是要在教学与教学对象互动的过程中慢慢顺应学习者的实际

的状况后共同达成的某种默契,使之转而成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只有教师预设的“教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