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自动化发展规划要点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在电力配网系统中,10kV配网规划和配网自动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介绍10kV 配网规划和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是指对10kV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电力供应的需求。
在进行10kV配网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负荷分布:根据不同区域的负荷需求,合理分配供电容量,确保能够满足各个区域的电力需求。
2. 路线设计:根据地形和建筑物分布,设计合理的线路走向,避免冗余和交叉,减少线路损耗。
3. 母线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母线系统,确保电力的稳定输送和分配。
4. 变电站布置:根据供电范围和负荷需求,合理布置变电站,确保10kV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在配网自动化方面,目的是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配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配网自动化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10kV电网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2. 远程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控制装置,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包括断路器、开关以及变压器等设备。
3. 故障定位系统:利用高精度的故障定位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电网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4. 智能配电网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管理和分析,对配电网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5. 信息通信网络:建立强大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和数据交换,确保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实施配网自动化,可以提高配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降低电网事故发生率,并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提供基础。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一、前言10kV配网是城市配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将变电站输出的高压电能通过配电变压器降压到供给用户的电能。
对10kV配网的规划和自动化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10kV配网规划和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10kV配网规划1. 现状分析:对于城市来说,10kV配网的规划需要结合城市的用电负荷特点、变电站的分布情况以及现有的电网设施等因素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未来的配网规划目标。
2. 用电负荷预测:通过对城市用电负荷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城市的发展趋势和规划目标,对未来的用电负荷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确定未来10kV配网的负荷需求。
3. 配网容量规划:根据用电负荷预测结果,结合电网设施的技术状况和未来的需求,确定未来10kV配网的容量规划,包括变电站容量、配电变压器容量、配网线路容量等。
4. 线路布局规划:针对城市的地理环境、用电负荷分布和变电站的位置,进行合理的10kV配网线路布局规划,以确保配网线路的合理布设和互联互通。
5. 技术设备规划:根据配网容量规划和线路布局规划,确定未来10kV配网所需的各种技术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
三、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1. 自动化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10kV配网自动化设备,包括远动操作装置、遥测遥信装置、故障录波器、线路巡检机器人等,以提高配网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故障检修能力。
2. 自动化系统集成:对于各种自动化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完整的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
3. 远程监控和操作:通过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对配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包括对线路状态、开关状态、变压器负荷等实时数据的监测和控制。
4. 故障自动定位和处理:利用故障录波器和线路巡检机器人等设备,实现对故障点的自动定位和处理,提高配网故障的快速修复能力,保障用户的电能供应稳定性。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长,10kV配电网作为城市和乡村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和自动化实施显得越发重要。
合理的配网规划和高效的自动化系统能够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网的容量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实现智能电网和绿色电力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10kV配网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探讨如何对10kV配电网进行合理规划和自动化升级。
二、10kV配网规划1. 现状分析在进行10kV配网规划时,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电力供应情况进行分析。
要全面了解供电范围、负荷分布、各变电站的负荷情况以及配电线路的走向和负载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规划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为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2. 负荷预测对未来的电力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是10kV配网规划的基础。
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趋势以及用电设备的更新换代情况,对未来5~10年的负荷进行预测,以此为基础来规划新的变电站和配电线路。
3. 变电站布局根据负荷预测和现有变电站的情况,进行变电站的布局规划。
考虑到城市和乡村的用电需求,根据负荷分布和用电特点,合理地配置变电站的位置和容量,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均衡性。
4. 配电线路规划在确定了变电站的布局之后,要对配电线路进行规划。
要考虑线路长度、线损、载流量、负荷均衡等因素,采用合理的线路走向和拓扑结构,以提高线路输电效率和可靠性。
三、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1. 智能装置的应用在10kV配网规划中,应考虑智能装置的应用。
通过智能装置,可以实现对变电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智能装置可以实现对配电线路的负载监测和故障诊断,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
2. 数据采集与分析配网自动化的实施离不开对电力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通过建立配网数据监测平台,及时地采集变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运行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预警和处理潜在问题,提高配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规划.docx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与规划.docx
10kV配网自动化是指在传统的10kV交流配电网的基础上引入大量自动化设备,配合
相应的控制通信技术,构建一个实现供电质量、运行稳定性及安全可靠性更高的自动化配
电系统。
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系统建模:10kV配网自动化是一个系统项目,首先必须确定集成的技术概念,技术架构和系统运行模式;
2、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利用先进的保护技术和自动化设备,设计电源的“智能”装备,以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及系统运行稳定性;
3、综合网络系统设计:构建覆盖所有节点的大局优化路由,专用网络采用物联网、
无线通信等新技术,使数据及信息传输在系统内部实现快速高效;
4、全面的软件平台:实现对10kV配网自动化的引入,需要完善的软件平台,包括控
制管理软件、信息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等。
1、设备智能等级:针对不同的设备和应用,按照自动化等级进行分类,根据实际需
要适当提高设备的智能等级;
2、应用范围:明确实施10kV自动化的规模以及自动化系统的范围,针对不同规模进
行适当调整;
3、通信拓扑:确定系统内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方式,采用最佳的拓扑架构,并确保网
络的可靠性;
4、系统功能:明确各个组件的功能,按照功能划分模块,确保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
及可靠性。
总之,要实现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及规划,就必须依据项目的现状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设备,确定系统的运行模式和全面的功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另外,在建设及规划过程中,也要重视安全性和实时性等方面,避免系统因为技术尚需进步而造
成的不可预知的影响。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是为了提高配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设需要规划和设计,并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监测功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规划1.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目标,包括提高电网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环境影响,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等。
2.确定建设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设备改造、系统集成、数据采集和处理、远程监测和控制等。
3.制定项目进度和预算,分阶段实施。
4.考虑到未来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设计可升级的系统架构和模块化的设备设计。
二、设计1.设备改造部分,统一更换10kV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设备,安装智能控制器和传感器。
2.系统集成部分,选用合适的软件和硬件构建配网自动化控制系统。
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通讯、控制与运算等功能,同时支持多种接口,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互联。
3.数据采集和处理部分,选用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和软件,实现对配电线路状态、负荷和电能等数据采集和处理。
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便对网内故障、负荷异常等进行预处理,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4.远程监测和控制部分,通过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协议转换和数据传输,实现终端设备的远程监测、控制和管理。
三、关键技术2.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对电线路状态、负荷等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实现智能的控制和调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应用前景配网自动化建设将为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是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
配网自动化将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提高了供电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电力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10kV配网自动化是利用先进的电力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进行自动化装置的安装和全面的配网自动化管理。
其目的是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实现对配网设备的智能监测、控制、调度和管理,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1. 配网自动化的需求分析:首先要明确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目的和需求。
包括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线损、提高运行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还需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范围和重点。
2. 现状分析:对现有10kV配网系统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包括系统的拓扑结构、设备情况、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
3. 技术选择与优化:根据配网自动化的需求和现有系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包括自动化装置、通信设备、数据采集器等。
优化技术方案,如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智能传感器等,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配网自动化的需求和技术选择,设计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包括系统级别、子系统划分、设备选型和布置等。
还需对系统的控制策略、通信网络和数据管理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
5. 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包括系统的故障处理能力、备份能力、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分析和评估,确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障。
6. 经济性分析:对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包括投资成本、运维费用、系统维护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经济性分析,确定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需要从需求分析、现状分析、技术选择、系统架构设计、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经济性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以确保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配网自动化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是实现配电系统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重要举措。
规划和设计分析是该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下面是对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规划1. 需求分析:对现有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系统的瓶颈和问题,明确建设自动化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2. 技术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于10kV配网的自动化技术,如远动通信技术、智能终端设备、自动化监控与管理系统等,确保技术能够满足需求。
3. 方案设计:制定出合理的整体方案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等,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4. 经济评估:对规划方案进行经济评估,包括建设投资、运维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确保投资回报合理。
二、设计分析1.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规划方案,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主站与终端的通信架构、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等,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2. 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如集中器、自动化开关、智能电表等,并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3. 通信网络设计:根据系统架构和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通信网络,包括局域网和远程通信网络,确保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安全可靠。
4. 数据管理与处理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管理与处理方案,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确保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系统使用者。
5. 安全保障设计:设计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安全监控等,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运维方案设计:制定合理的运维方案,包括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系统升级等,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

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1. 引言1.1 研究背景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是电力系统升级改造的重要内容。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新能源接入的加速,传统的配网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供电稳定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对配网进行规划和自动化实施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配网规划中,往往偏重于供电负荷的容量规划,而忽视了配电网的智能化需求。
而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10kV配网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网络的可靠性、智能化和可持续性,以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
配网自动化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分析技术,提高配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开展10kV配网规划和配网自动化实施研究对于提高配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配网规划方案、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实施步骤、关键技术及设备、成本预算等方面展开讨论,为配网升级改造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确定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方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分析目前10kV配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探讨通过配网规划和自动化实施可以带来的效益和改进- 寻找提高10kV配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途径- 为未来的10kV配网规划及配网自动化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解决10kV配网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障碍2. 正文2.1 10kV配网规划方案10kV配网规划方案是配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
在进行10kV配网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现状分析:对目前的配电网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包括供电范围、负荷情况、线路容量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2. 未来需求预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用电需求增长趋势等因素,对未来的配电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为规划提供依据。
3. 网络规划:根据现状分析和未来需求预测,制定合理的10kV 配网布局和拓扑结构,确保供电可靠性和负荷合理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23 事件记录及上报。 ...
配 担 网 均 菊 』 L 分 甲 亡 制
i r m } p ! 州
5324 闭锁功能。 ... 5325 电源失电保护。 ... 5326 参数设置。 ... 5327 自.. 533 站控终端基本功能 .. 5331 信息采集和处理, ... 以监视本站系统运行
设 备得到加强, 线路间的相互连接已具备条件, 是 首期实现自 动化的区域。 222 市发展区是指目 .. 前负荷密度小, 虽经城网 改造, 但网架结构较薄弱, 线路间不具备相互连接 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 应按自动化 目 标规划, 视 条件分步实施。 223 市边缘区, 1 年内仍以辐射网络供电的 .. 近 0
图 2 与其他 自 动化系统的关系
523 终端分类 .. 523 1 监控终端: ... 用于具有控制和测量功能的
场合。
515 线路互联原则 .. 515 1 不同变电站 lk ... OV线路间和同一变电站 lk 线路间都可互联, OV 但在自动化初期, 以不同变 电站主干线宋端的互联方式为主, 也可同时或随后
b 测量精度应满足系统技术条件要求; )
c 易维护; )高可靠、 d 结构紧凑、 简单; ) e )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5 6 信道 .
其基本功能为:
a 监视配网系 ) 统的 运行状况, 系统故障及其处 理结果显示; b 信息的 采集、 ) 处理、 存储或转发; c 网络重构方案决策及执行; ) d 参数设置及系统对时; ) e 与其他系统交换信息。 )
扩展到主要支线间的互联。 5 152 按网络重构时转带负荷能力原则, ... 规划
5232 监测终端: ... 用于只 测量不控制的 场合。 5233 站控终端: ... 用于3 1 k 5一 1 V变电站, 0 对 其 1k 0 V出线的 监控和信息采集、 传输以及通信规 约转换等场合。
5 3 系统功能 . 53 1 功能配置原则 .. 53 11 根据自 ... 动化要求和管理需要配置功能。 5 3 12 功能配置应突出基本功能, ... 讲求实用性 和有效性。
lk OV配网自动化发展规划要点 ( 试行)
lk 己 ov酉网自动化发展规划要点 ( 试行)
1 总则
11 为规范和指导配网自动化规划工作, . 促进我 国配网的科技进步, 提高配网管理现代化水平, 根 据我国 城市配网自 动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借鉴国 外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配网的实 际, 《OV配网自 制定 lk 动化发展规划要点》 。
化规划的依据
3 , 使接人 lk . OV公用线路上的用户具有两个以 上电源供电的可能性, 其中应使 23 / 及以上的用户 享有 N一 可靠性准则的能力。 1 32 对配网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远方监视和检测。 . 33 当 . 线路故障时, 动隔离故障区段, 动 能自 并自 恢复对非故障区段的供电。 34 根据工作需要, . 可远方对网络进行重构和负
56 1 基本要求 ..
a 容最应满足规划期系统规模对数据传输的 )
需要 ;
b 速率应满足系统主要指标及事故处理要求; ) c 尽可能利用现有信道资源; ) d 信道可靠、 维护量少, ) 扩容方便、 造价低。 562 推荐的信道 .. a )配电载波信道; b 无线电信道; ) c 光纤信道; ) d 有线信道。 )
状况。
图1 k 己 动化系统组成模式 1 V酉网自 0
5332 0 . . k . 1 V线路故障识别、 判断、 处理及上报。 5333 接受、 ... 执行及转发遥控指令。
Ik OV配网自 动化发展规划要点 ( 试行)
5334 参数设置。 ... 5335 事件记录及_报。 ... t
荷转带。
35 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 资源共享, 支持配 网运行有关的管理过程。 36 配网自动化的一次设备、 . 通信和自动化设备 应满足相关的 标准要求。
4 规划原则
2 发展规划目 标
2 1 总体目 . 标
4 1 规划条件 .
利用 1 年或更长一点时间, 0 使我国城市 lk OV配网 的运行管理基本实现 自 动化 目标, 中城市中心 大、 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 99%以上, 安全经济运行和 供电服务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22 分区域的发展目 . 标 根据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以及用户对供 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要求, 结合当地配网结构与 改造能力, 可因地制宜将城市配网分区域设定发展
512, 确定需互联的主干线和主 ... 支线 5 122 确定联络位置及实施年限。 ...
5 123 确定分段数量、 .. . 分段点位置及实施年限。
1k 0 V配网自 动化系统组成模式见图1 0 与其他自动化系统的关系见图2 0
5124 提出 ... 线路改建及实施年限。
5 13 十线分段原则 .. 513 1 按负荷相等的原则分段, ... 即使侮段负荷 能力均等 5132 按主干线线长相等的原则分段, ... 即使每 段线路长度均等。 5 133 按用户数量均等的原则分段, ... 即使每段 用户具有同等的供电可靠性。 5 14 分段数确定 .. 分段数与供电可靠性有关。考虑投资效益, 一 般线路长度在 3 公里以内的宜分 3 线路更长时, 段, 分段不宜超过5 段。
卜 )有开关状态指示标志; i 其他电气和机械性能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
563 1 可选用562 ... .. 条推荐的一种信道或几种 信道组合, 作为配网自 动化的信通。 5632 在考虑充分利用现有信道的基础上, ... 根 据信道的特点及适用性, 采用分层配置的原则选用 信道。 5633 选用的信道应经过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 ... 比 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较, 5634 控制中 ( ... 心 分中心)与站控终端的通信 有条件时可配置一主一备两个信道。 5635 备用信道亦可选用其他系 ... 统的信道。 564 通信规约 .. 5641 根据分层通信需要和开放的原则确认通 ... 信规约。 5642 与终端的通信, ... 必须使用配网自 动化终 端通信规约。 5643 控制中心 ( ... 分中心)与站控终端相互之 间的通信, 视信道和管理方式的不同, 亦可选用其 他相应的通信规约。 57 投资估算 . 57 , 设备清单 ..
区域, 因未具备互联条件而需要搞 自动化的, 可按 就地智能化目 标来规划并组织实施
3 基 本要求
12 k 配网自 . l V O 动化是指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
机技术, 对电网在线运行的设备进行远方监视和控 制的网络系统。它包括 lk OV馈线 自动化、 开闭所 和小区配电所 自动化 、 配电变压器和电容器组等的 检测自 动化等。 13 本规划要点提出了 lk . OV配网自动化规划时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应达到的目标要求以及规划的 主要内容等。可作为供电企业制定 lk OV配网自 动
5 336 电源失电保护。 ... 53 37 自诊断、 恢复。 . .. 自 5338 与控制中心 ( ... 分中心) 及下属监控、 监 测终端进行通信。 534 控制中心 ( .. 分中心) 基本功能 配网自动化应根据需要设立控制中心 ( 分中
心) 。
5 5 3 控制中心系统 ..
a )系统具有高可靠性、 开放性 、 扩展性; b 具有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 ) c P )具有 U S电源, 主电源失电后 , 能保证系统 连续_作半小时以上。 〔 554 终端设备 .. a 能满足运行环境条件的要求; )
确定互联方式及联络点的数量与位置。根据负 荷的增长, 逐 步 增 加 联 络 点, 可 以提 高 导 线
利用率。
... 不在终端采集。 5153 联络点开关按闭环连接、 ... 开环运行设计, 53、3 能采用软件生成的信息, 5314 根据系统需要能由其他系统取得的信 ... 并具有本地/ 远方控制能力。 息, 不在本系统重复采集。 52 系统组成 . 5315 对监控对象应能实现远方控制与测量, ... 521 系统组成 .. 并具有当地控制功能。 配网自 动化系统一般由一个控制中心, 若干监 5316 对监测对象应能实现远方信息采集。 ... 控、 监测或其他终端组成。配网系统较大时, 可配 532 监测、 .. 监控终端的基本功能。 置若干控制分中心。根据信道选用的不同, 也可增 532 1 信息采集和处理。 ... 设若干站控终端。 5322 接受并执行遥控指令。 ... 522 组成模式 ..
511 基本要求 .. 5111 供电范围及半径合理, ... 保障规划期内线 路最大负荷状态下的电能质量 5112 不同 ... 线路间具有互联可能, 实现负荷转 带, 提高导线利用率。 5,13 线路分段数量和分段点设置合理, ... 使用 户享有尽可能高的供电可靠性。
5 ,2 内容 ..
"0 年配电网自 20 动化建设论坛” 论文集
“03 20 年配电网自 动化建设论坛” 论文集
572 工程项目 .. 按照一次设备、 通信、 动化设备 ( 自 含软、 硬件)
分类。
b 资源利用状况评估; ) c )工作效益评估;
d 经济效益评估; ) e 社会效益评估。 )
5 73 投资额 .. 5 8 效益评估 . a 供电可靠性水平评估; )
目标。
配网自 动化规划是在城网规划及实施的基础 上进行的, 规划时具有下列条件: 。 )电源容量及分布点合理; b lk ) V主网架已规划确定或基本形成 , O 主干 线或主支线具备相互联络的条件; c )主干线或主支线供电能力可满足规划期负 荷增长和负荷转带的需要; d 线路参数、 负荷资料等基本齐全。 )
4 2 规划原则 .
坚持贯彻科技创新、 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分步 实施、 先进实用、 安全可靠的原则。
5 规划内容 5 1 网架 .
221 市中 .. 心区 是指重要用户多, 负荷密度高, 线 路走廊资源十分紧张, 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较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