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设计规范初版207043
仪表板设计

仪表板的布置设计陈美文,丛艺家,赵福全吉利汽车研究院,浙江杭州,311228【摘要】仪表板作为车身内饰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具有高度的价值和审美取向,并很大程度上影响顾客的购车决定,所以越来越受到各大汽车厂商的关注。
本文从仪表板布置设计的角度对仪表板的设计进行了概述分析,并着重阐述了安全性在仪表板布置设计上的实现方法,可供相关设计人员作为仪表板布置设计的参考。
【关键词】仪表板,布置设计,安全The Layout of The Instrument PanelChen Meiwen, Cong Yijia, Zhao FuquanGeely Automobile Institute; Xiaoshan, Hangzhou 311228Abstract: As the most remarkable part of the body interior, the instrument panel has a high value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largely impacts on a customer’s buying decision, so mor e and more carmakers concentrate on it.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sises the design of the instrument pan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strument panel’s layout, and concentrates on illustrating the realizing method of safety on the instrument panel’s layout, so it can be a reference to the layout of the instrument panel for some relevant designers.Key Words: instrument panel, layout, safety1 前言仪表板作为车身内饰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具备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操作功能布置于其上,除各种反映车辆行驶状况的仪表外,对音响、出风口、灯光、空调等的控制也给行车带来更多的安全和驾驶乐趣。
仪表板设计指导书

汽车车身仪表板设计作业指导书2. 仪表板件设计的基本要求2.1)仪表板件应执行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2.2)仪表板件应满足技术协议中相关要求。
2.3)仪表板设计应符合造型设计的要求和效果。
2.4)仪表板设计应符合总布置方案和结构尺寸应满足设计硬点要求。
2.5)仪表板设计应满足人机工程等要求,提高舒适性。
2.6)在对样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沿用件、新件和改制件。
2.7)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各种设计数据尺寸应准确无误。
2.8)产品设计中应考虑到加工、装配、安装调试、维修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2.9)表面光顺质量:高可见区,A级曲面,局部相切连续。
少可见区,B级曲面,相切连续。
不可见区,C级曲面,位置连续。
2.10)逆向工程中测绘的孔径及位置尺寸要圆整,公差和形位公差标注正确。
完整3D数模应有公差数据表。
3.检查分析3.1)提交仪表板设计的光顺数模要准确反映出样件或油泥模型上的a)各个特征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方位。
b)各特征之间过渡曲面的形状和走向。
c)各特征的丰满度及其变化规律。
d)各开缝线的走向及其与附近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发现所提交的光顺数模不符合以上要求,甚至有遗漏特征、风格变化等严重问题,应退回光顺所返工。
3.2)仪表板设计首先检查分析仪表板外表面光顺是否符合光顺要求。
3.3)注塑、压型零件根据光顺的仪表板外表面特点和边界条件确定拔模方向,以作为以后结构设计的依据。
发现有难出模的局部特征,应退回光顺所修改光顺数模。
4. 设计要点4.1)仪表板边缘要光顺,与其他件间隙要均匀。
4.2)孔径形状及位置尺寸要圆整,孔径符合标准化,系列化。
4.3)产品设计中尽量做到系列化和通用化,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
4.4)各种设计数据尺寸应准确无误,结构强度可靠,安装稳定牢固。
4.5)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借用其它车型的成熟附件和结构,以降低本车的设计成本。
4.6)仪表板设计应充分考虑制造工艺可行性,装配工艺可行性,维修的可行性,经济性和方便性。
仪表板总成设计指南

仪表板总成设计指南
4.8.2 手套箱/储物盒凸出物法规校核 ..................................................................................... 42 4.8.3 空调出风口的凸出物法规校核 ...................................................................................... 43 5 趋近式圆角在仪表板设计中的应用 ................................................................................................ 43 附 录 A...................................................................................................................................................... 46 主要参考文献............................................................................................................................................ 46
仪表板总成设计指南
仪表板总成设计指南
1 范围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指导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乘用车仪表板的一些设计要求和校核仪表板内部凸
出物法规的方法,不适用于其它车型同类产品的设计及开发工作。 该设计指南仅作为仪表板的设计参考文件,不包括仪表板横梁总成(CCB 总成)、副仪表板总成、
仪表板设计指南

仪表板设计指南目录1 简要说明 (5)1.1仪表板知识简要说明 (5)1.2仪表板的分类 (5)1.3仪表板的加工工艺简介 (6)1.4仪表板零件构成图 (11)1.5仪表板的开发流程介绍 (12)2 设计构想(思想、理念) (15)2.1设计思路 (15)2.2拔模方向确定 (15)2.3厚度的定义 (15)2.4目标市场特殊要求 (16)2.5仪表板总成安装方式的选择 (16)2.6售后服务便利性的分析 (17)2.7间隙面差的初步定义 (18)2.8其他标识的设计要求 (21)3 仪表板的典型截面分析 (22)3.1典型截面简介 (22)3.2固定点的分布 (22)3.3仪表的视野校核及仪表罩边界条件的确认 (23)3.4仪表板和前风挡的配合截面 (25)3.5前除霜风口的布置 (25)3.6前除霜风管的布置 (29)3.7侧除霜风口的布置 (32)3.8侧除霜风管的布置 (34)3.9空调出风口的布置 (34)3.10空调出风管的布置 (37)3.11扬声器面罩的布置 (43)3.12仪表板和A柱护板的布置 (44)3.13 烟灰缸的布置 (44)3.14 手套箱的布置 (45)3.15 无缝气囊(PAB)的布置 (47)3.16 杯托的布置 (48)3.17 驾驶员腿部空间的布置 (49)3.18 中间面板的布置 (50)3.19 换挡手柄的布置 (51)3.20 手刹手柄的布置 (52)3.21 副仪表板扶手的布置 (53)3.22 搪塑仪表板特殊的布置要求 (54)3.23组合开关护罩的布置 (55)4 仪表板三维数据的设计 (55)4.1 材料的详细说明 (55)4.2 加强筋的分布 (56)4.3 圆角半径的分析 (56)4.4 整体强度的分析 (56)4.5 装配的注意事项 (56)4.6 模具周期的分析 (56)5 造型与工程的关系 (56)5.1 工程对造型的要求 (56)5.2 造型配合工程的设计分析 (56)6 专利 (57)6.1 仪表板已经被申请过专利的结构及典型断面介绍 (57)6.2 设计避免 (57)7 法规 (57)7.1头部碰撞与内部突出物校核 (57)7.2 内部突出物的分析 (64)7.3 膝盖碰撞的分析 (67)8 成本 (71)8.1 减少成本的一般措施 (71)9 重量 (72)9.1 S系列仪表板的重量对比表 (72)10 一般注意事项 (73)10.1 重要特征描述 (73)10.2 其他要求(比如生产程序的要求等) (73)11 图纸模式 (73)11.1 尺寸公差 (73)11.2 技术要求 (73)12 仪表板常用的标准简介 (73)12.1 仪表板采用的材料标准代号 (73)12.2 仪表板产品标准代号 (73)12.3 仪表板系统所涉及到的国标代号 (73)12.4 仪表板系统所涉及到的欧标、美标 (73)12.5 国标、欧标、美标的设计参数对比 (74)13 附录 (74)13.1 CHECKLIST; (74)13.2 举例说明检具方案的设计 (74)1 简要说明1.1仪表板知识简要说明仪表板是汽车中非常独特的部件,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与装饰性于一身。
《仪表板结构设计》课件

04
仪表板制造工艺
注塑工艺
01
注塑工艺是仪表板制造中常用的 工艺之一,通过将热塑性塑料注 入模具型腔中,冷却后得到所需 形状的仪表板部件。
02
注塑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 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也有 一些局限性,如难以生产大型或 结构复杂的部件。
真空成型工艺
真空成型工艺是一种利用真空负压使 塑料在模具表面流动并贴附成型的制 造工艺。
《仪表板结构设计》 ppt课件
• 仪表板概述 • 仪表板结构设计原则 • 仪表板材料选择 • 仪表板制造工艺 • 仪表板设计流程 • 仪表板设计案例分析
目录
01
仪表板概述
仪表板定义
仪表板定义
仪表板是一种用于监控、管理和控制车辆运行状态的设备,通常安装在车辆的 驾驶室内。
仪表板的作用
仪表板通过各种仪表、显示屏和操作按钮等设备,向驾驶员提供车辆的行驶速 度、发动机转速、燃油量、水温、气压等信息,帮助驾驶员更好地了解车辆状 态,提高驾驶安全性。
仪表板分类
按功能分类
仪表板可以分为机械式仪表板和电子式仪表板。机械式仪表板通过机械方式测量 和显示车辆信息,而电子式仪表板则通过电子传感器和电路来测量和显示车辆信 息。
按安装位置分类
仪表板可以分为下置式仪表板和上置式仪表板。下置式仪表板通常安装在驾驶员 座椅下方,而上置式仪表板则安装在车辆顶部或中控台上。
该飞机品牌的仪表板设计集成了大量的高科 技设备,如雷达、导航系统、通信设备等。 整个仪表板布局紧凑,操作界面简洁明了, 方便飞行员快速获取飞行信息并进行操作。 同时,该仪表板还具备抗电磁干扰和防震等 功能,以确保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够稳定工作 。
感谢观看
THANKS
汽车仪表板断面设计规范

10.仪表板重要断面图设计要求 10.1 断面代号 YBB-Y0,断面位置车身 Y0 面。该断面要求体现出仪表板本体与前风挡 玻璃、前围钣金、管梁、仪表板表皮、CD/DVD 等的显示屏、空调风口、中央控制面板、 烟灰盒、手刹盖板、杯托、副仪表台、地板安装支架、仪表板装饰条等的安装连接结方 式、须保证的安装配间隙等。能体现出仪表板本体、副仪表台、各个面板等的工艺可行 性,各安装件的装配可行性,对各仪表板件的结构细化起到指导作用,对各仪表板件的 工艺、装配情况起到检查作用。
垂直于分缝线
10 YBB-09
副仪表台杂物盒
过任意一安装点,垂直于 Y0
11 YBB-10
副仪表台点烟器
过安装中心点,平行于 Y0
12 YBB-11
仪表罩与主仪表板
过安装中心点,垂直于分缝线
13 YBB-12
左侧小杂物盒与主仪表板
过安装中心点,垂直于铰链轴线
14 YBB-13
端板与主仪表板
过安装中心点,垂直于分缝线
15 YBB-14
侧吹面风口与主仪表板
过安装中心点,平行于分缝线
16 YBB-15
侧吹面风口与主仪表板
过安装中心点,垂直于分缝线
17 YBB-16
车身 SL03(仪表板与门护板)
车身 SL03
18 YBB-17
车身 SL26
车身 SL26
19 YBB-18
前除霜风口与仪表板
过安装中心点,垂直于分缝线
左侧暖风风口与主仪表板 组合仪表下罩与主仪表板 组合仪表上罩与主仪表板
过任意一安装点,平行于 Y0
过安装中心点,平行于 Y0 且平行于分 模方向
过安装中心点,垂直于分缝线
13 YBB-12
仪表板设计规范初版--20170413

Q/JT 江苏金坛汽车工业企业标准Q/JT TXX—2017 仪表板设计标准简介2017-04-30发布2017-05-10实施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技术开发三部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技术开发四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17年4月首次发布;仪表板设计标准简介一、简要说明1.1 简述现代轿车的仪表板总成一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方向盘前的仪表板和仪表罩及平台,另一部分是指司机旁通道上的副仪表板。
其中仪表板是安装指示器的主体,集中了全车的监察仪表,通过它们揭示出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水温和燃油的储量,灯光和发电机的工作状态,车辆的现时速度和里程积累。
有些仪表还设有变速档位指示,计时钟,环境温度表,路面倾斜表和地面高度表等。
按照现时流行的款式,现代轿车多数将空调,音响等设备的控制部件安装在副仪表板上,以方便驾驶者的操作,同时也显得整车布局紧凑合理。
仪表板总成在车厢里处于中心的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它的任何疵点都会令人感到浑身不舒服,因此汽车制造商是非常重视轿车仪表板总成的制作水平,从制作工艺上可以表现出制造公司的设计与工艺水平,从装饰风格上可以表现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
一种成功的轿车仪表板总成,既要融入轿车的整体,表达出它是轿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要表达出轿车的个性,使人看到仪表板就会想到车子的形象。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由于仪表板的特殊位置,处于正副驾驶员的前方,在整个坐舱系统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和视野,所以设计好该产品对于提高整车内饰质量有很直接有效的作用。
仪表板的面积很大,故对造型的影响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车型的开发,从实用新型方面来讲,对造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仪表板的外面装有仪表和各类操纵件,里面装有空调等各类车身附件,对空间和结构的要求都很复杂,在设计中应特别精心,对于仪表板的布置和结构设计尤其要考虑充分,校核全面;仪表板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机工程学,主要为仪表板上各种开关件及杂物盒、点烟器等的布置要尽量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既要美观,又要方便实用;仪表板需要满足国家强检项目,主要是除霜的要求,前方视野的要求和燃烧特性要求,除霜对空调和仪表板同时提出要求,并借助CAE分析及样件制作来满足条件,前方视野对方向盘、仪表板等同时提出要求,要求在造型和总布置阶段就对视野校核完整,关于燃烧特性及气味性等其他要求,我们必须在仪表板的材料上下功夫,争取在相应价位的车上采用物美价廉的材料。
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

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仪表板总成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些要求和标准,规定了仪表板总成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的选择、结构及生产工艺等。
本规范适用于注塑成型为主、搪塑、吸塑软化生产工艺的M1、N1类车辆。
2.引用标准GB_4094-1999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11552-1999轿车内部凸出物GB 11555-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码(VIN)管理规则QC/T 29089-92 汽车软化仪表板表皮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GB T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HG 2-167 塑料撕裂强度试验方法GB 7141 塑料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热老化箱法)通则GB 9344 塑料氙气光源曝露试验方法GB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GB/T 15585-1995 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率的测定GB 1634.1-2004 塑料变形温度的测定(通用试验方法)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GB 9342-1988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QC/T15-1992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QC/T17-19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3.设计内容3.1.设计输入3.1.1.市场定位及设计市场定位:根据制造厂对整车的市场定位,包括市场预测、销售目标人群、确定仪表板的整体风格、目标价格及档次。
仪表板总成大体分类见表一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必须包含对仪表板的主要技术状态描述。
技术状态主要有:仪表板的质感、颜色、皮纹;仪表板的配置如CD机、GPS\电器开关按钮、烟灰缸、空调控制按钮、手套箱总成、DAB、PAB、通风除霜、阳光传感器、车载免提系统、点烟器等。
3.1.2.参考车选定及BENCHMARK和目标值确定BENCHMARK对正确的开发仪表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Q/JT 金坛汽车工业企业标准Q/JT T00.0XX—2017仪表板设计规简介2017 - 04 - 30发布2017 -05 - 10实施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技术开发三部归口。
本标准由金坛汽车工业产品中心技术开发四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17年4月首次发布;仪表板设计规简介一、简要说明1.1 简述现代轿车的仪表板总成一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指方向盘前的仪表板和仪表罩及平台,另一部分是指司机旁通道上的副仪表板。
其中仪表板是安装指示器的主体,集中了全车的监察仪表,通过它们揭示出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水温和燃油的储量,灯光和发电机的工作状态,车辆的现时速度和里程积累。
有些仪表还设有变速档位指示,计时钟,环境温度表,路面倾斜表和地面高度表等。
按照现时流行的款式,现代轿车多数将空调,音响等设备的控制部件安装在副仪表板上,以方便驾驶者的操作,同时也显得整车布局紧凑合理。
仪表板总成在车厢里处于中心的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它的任何疵点都会令人感到浑身不舒服,因此汽车制造商是非常重视轿车仪表板总成的制作水平,从制作工艺上可以表现出制造公司的设计与工艺水平,从装饰风格上可以表现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
一种成功的轿车仪表板总成,既要融入轿车的整体,体现出它是轿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要体现出轿车的个性,使人看到仪表板就会想到车子的形象。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设计该产品的目的由于仪表板的特殊位置,处于正副驾驶员的前方,在整个坐舱系统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和视野,所以设计好该产品对于提高整车饰质量有很直接有效的作用。
仪表板的面积很大,故对造型的影响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车型的开发,从实用新型方面来讲,对造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仪表板的外面装有仪表和各类操纵件,里面装有空调等各类车身附件,对空间和结构的要求都很复杂,在设计中应特别精心,对于仪表板的布置和结构设计尤其要考虑充分,校核全面;仪表板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机工程学,主要为仪表板上各种开关件及杂物盒、点烟器等的布置要尽量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既要美观,又要方便实用;仪表板需要满足国家强检项目,主要是除霜的要求,前方视野的要求和燃烧特性要求,除霜对空调和仪表板同时提出要求,并借助CAE分析及样件制作来满足条件,前方视野对方向盘、仪表板等同时提出要求,要求在造型和总布置阶段就对视野校核完整,关于燃烧特性及气味性等其他要求,我们必须在仪表板的材料上下功夫,争取在相应价位的车上采用物美价廉的材料。
总之,一款较好的仪表板可以使人无论从感观还是使用上对整车的满意度提高许多。
1.3 适用围该设计规适用于金坛汽车所有仪表板总成,包括注塑仪表板、吸塑仪表板、搪塑仪表板及麻纤维仪表板。
二、仪表板设计流程仪表板的设计可分为前期的效果图造型设计、早期的油泥造型设计以及总布置设计、工程结构分析直至最后的结构设计。
1、产品定义根据对标车的状态,确认我们所要开发的仪表板技术状态。
采用什么工艺(注塑、吸塑、搪塑等)、状态(气囊状态、材料、厚度、)2、定义MOD件、COP件;3、技术标准(部凸出物、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4、油泥造型(基本委外;但工程技术人员基本不参与造型的美观效果评论);5、提供第一版CAS面(工程自主设计)(一)大致的分块(二)法规(部突出物)、总布置校核、人机工程以及一些从经验得出的尺寸法规:主要是部突出物法规(GB11552)(三)间隙、面差(四)主、副仪表板的拔膜方向、做断面分析(五)对曲面大致评价,不能出现空洞,缺件少件;(六)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评审(2—3次)6、评审结果要对造型修改调整的反馈给造型公司,对油泥调整;7、对新一版的造型做工程正向设计(第一版数据);时间大概1个半月时间。
(要求:从外面看就相当与完整的数据,只是缺少详细的细节部分,如:加强筋、详细的安装结构等)结构工程设计需要考虑:(一)按照定义面差和间隙来做数据;(如果有问题,协商解决重新定义)(二)做数据之前首先要定义每个零部件的模具方向;(其实在做断面时就要基本定义的)(三)确定零部件的皮纹样板,来定义拔模角度;(因皮纹不一样,所涉及定义的的拔模角度不一样3°、5°、7° 等)(四)设计时应选用常用的标准件;(五)零部件之间不允许出现干涉现象;(六)分型线的保持连续;(七)零件的强度;(八)设计定位;(重要)(九)安装的可靠性、安装顺序(装配流程);8、对第一版数据进行全方面的评审;9、按评审的结果对数据的修改;(包括主要断面的修改)10、进行第二版的设计修改;(再评审再修改)11、数据基本冻结;12、快塑样件制作(验证数据);13、根据装车的问题修改数据;14、制作2D图纸。
三、仪表板主要零部件设计的注意事项1、除霜管道、通风管道、出风口设计事项首先风口设计之前,要做风道设计。
第一步应该是风量分配。
这里用横截面积表示。
一般吹面风道进风面积最小16000平方毫米,每个风口平均各4000。
除霜风到进风面积8000平方毫米。
两个侧除霜各占2000,前风挡除霜口占4000。
两个侧除霜口的位置,通常在总布置的时候,先用眼椭圆及后视镜位置,计算出需要侧窗上需要除霜的区域。
然后根据此区域和出风方向大概计算出除霜口的位置。
所以设计时尽考虑对称设计,通风管少走弯路,少设计成直角。
尽可能截面是圆的。
这些确定好之后,就要进行CFD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微调每个风口的位置和叶片角度。
这是个多次反复过程。
直到满足最初确定的目标值为止。
当然,一切计算机模拟都只是个参考,最终结果,还要靠实验。
一般空调开发完成后,都要做台架试验,确定除霜效果。
当然这也是模拟的。
最最真实的,就是等整车出来后,做环模试验。
国标中规定的是A BA’三个,但是除霜区域应偏向驾驶员一侧如下图:(具体规定详见GB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2、无缝气囊对于乘员侧模块的安装位置建议如下:1)气囊模块中平面Y坐标和乘员座椅H点Y坐标一致。
;(2 者的Y向可以在20mm围)2)仪表板上H型撕裂线的位置我们建议是在与我们模块中间对应的对称线上。
最好是往下偏差控制在5mm之(红色线为中心线,蓝色线为下偏5mm位置)无缝气囊的形式目前常用的有”H”和”U”(主要是取决于气囊位置与前风挡玻璃的距离) U形:FE-1/2 ......................................... GC-1 NL-1 气囊托架与仪表板主要是振动摩擦焊接的形式,设计的过盈量为1-1.5mm。
硬塑仪表板采用的是激光弱化搪塑仪表板采用的是冷刀、热刀弱化四、零件系统的功能要求仪表板除了装饰美观,需要实现的功能有:在仪表板上合理的布置仪表、各类开关按钮等电器件,能尽量满足人机工程学的要求,既要美观,又要方便实用。
在仪表板上合理的布置空调出风口,优化空调风道设计,使空调出风尽量流畅,配合空调满足对驾驶室升温、降温的要求。
在仪表板上合理的布置除霜风口,优化除霜风道,要求满足国家强检标准GB11556。
承载副驾驶安全气囊。
当气囊爆破时,仪表板不应当破裂或有碎片飞出对人体造成伤害。
储物功能。
在仪表板上合理的布置各种手套箱、杂物箱,以方便驾驶员取放票据或者其他物品。
在仪表板上合理的布置烟灰缸及点烟器,以方便前排人员点烟、弹灰等;烟灰缸盒体应方便取出及安装。
在仪表板或者副仪表板上实现放水杯的功能。
安装其他附件,比如前机盖拉手,以实现前机盖的开启等。
五、人机工程及法规要求设计汽车的视野性汽车仪表的可视围(对驾驶员的双眼而言)应全部得到满足,不得被方向盘所遮挡;驾驶员观察仪表的视角(即通过仪表平面的中心点和眼椭圆中心点的连线与仪表平面的夹角),应尽可能接近90°的要求,同时,也要近可能使驾驶员的视线处于最佳下视角(30°)围。
仪表板的目视距离,可参考美国Henry Dreyfus的推荐值,即最大视距为711mm ,最佳视距为550mm。
另外,还可参考英国默雷尔推家的视距计算公式:D=(1.2-1.5)L式中:D-----最佳读取距离L-----仪表板外廓长度在实际布置时,上述各参数的确定并不是孤立的,需要通过综合平衡,进行协调之后来确定汽车标准对各类汽车的盲区都有规定,对汽车的下视角也有一定的要求,为此,仪表板整体布局时,在确定仪表位置及仪表罩高度时,应保证其不得越过下视角的边界线。
防止仪表盘玻璃和仪表罩的反光光线来自前风挡玻璃及侧窗玻璃,照射到仪表盘、仪表罩框、风窗玻璃及门窗支柱上,然后在反射出来。
为此,在确定仪表位置及其框罩时,要校核光线的入射角,以避免反射光线与眼椭圆相交,造成驾驶的炫目现象。
某些汽车,特别是一些轿车的仪表板,设计师想要赋予仪表板一些华贵感,采用若干镀铬件。
但是镀铬件过于耀眼的亮线、亮点会分散驾驶的视力,甚至使驾驶炫目,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因此一定要特别谨慎。
近代新型仪表板的设计思想,已完全由人机工程学所导致。
因此,仪表板的装饰性必须服从于实用性。
操作件的可及围按1975年颁布的ISO3958《道路汽车-轿车-驾驶员手控作用区》中规定的方法,可绘制出各种工况时男、女驾驶员的手动围。
该法是目前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方法。
操作件按重要度配置汽车各种控制开关的位置,按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应尽可能安排在唾手可得之处。
所以,近代新型轿车的控制开关已形成了围绕转向盘周围的“卫星式”操作系统。
日本有关法规规定,各种灯光在刮水器等控制开关应布置在以方向盘中心为原点的左右各500mm的围。
汽车用的控制开关有多种型式,如旋转选位开关。
肘节式开关、手推式开关、翘板式开关等。
其中以手推式开关(键盘式开关)位最流行的开关,它操作迅速、准确,而且按钮的造型可设计成缓冲垫式,既美观,又可保证驾驶员的安全。
开关的布置分区情况:(图示见1.4 零件构成图)A区:驾驶员与副驾驶员的共用区域。
布置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座位都能操作的开关,主要是附件方面的,如收音机、暖风机。
时钟等开关,不要布置与行驶相关的重要开关。
但是,像危险警报开关之类的在高速公路上使用频繁,以及又紧急操作必要的开关,有时也布置在A区域。
B区:驾驶员座位操作区,必要时副驾驶员座位也可操作。
最好不要将与行驶状态直接相关的开关布置在此区域。
一般将与刮水器相关的开关布置在此区域。
C区:只有在驾驶员座位可操作的区域。
布置与行驶直接相关,而副驾驶员操作不到的开关。
一般将点火开关、信号开关以及电动后视镜的开关布置在此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