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学校德育工作应用的案例分析

网络资源在学校德育工作应用的案例分析
网络资源在学校德育工作应用的案例分析

网络资源在学校德育工作应用的案例分析

湛江市第四小学王耀渔

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深入应用,推动了全社会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给德育的手段、方式、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有益的拓展,为学校的德育提供新的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纲要中谈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确,信息技术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也为德育的深化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湛江市第四小学小学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提高德育效能的实践

研究。对于一个新调动来的老师我便安排为班主任,感觉不知所措本来当教师就苦,更何况当班主任,这苦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之无穷之乐,乐中之无穷之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明代学者章溢早就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我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我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从催促早读到检查放完学卫生,还要找人谈心……忙死了!”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确比一般任课老师辛苦,但这何尝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与学生朝夕相伴之迹,师生感情就更为深厚;与学生促膝谈心之时,师生心灵便更加贴近。下面是我们班的一个德育教学案例,希望与大家共享。

案例描述:窗外大雨滂沱,室内泪眼婆娑。一名女生抱着自己的爸爸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一名女生扑进自己外婆的怀里痛诉自己以前多么自私,多么幼稚;一男生抱着自己的爸爸把头埋进爸爸的怀里久久不愿松开。这一幕发生在2013年11月感恩节后的第二天,正好周一的第一节是班会课。因为考虑到刚过感恩节,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领悟亲情,学会感恩》。因为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多处使用视频音频的链接,创设情景,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共鸣,所以才有了前面提到感人场景。孩子热泪盈眶与家长相依偎,孩子情不自禁站起来表达对亲人的愧疚与感激之情。

理论基础: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品德的形成同其他心理品质的形成一样,绝不可能在短期内由教师的说教装入学生的脑海中。

过程与方法:

整堂课全部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其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环节有几处:

1、运用网络平台的链接功能播放了电影《漂亮妈妈》中部分片段。电影中聋哑的孩子因为不愿意被人嘲笑,冲动地摔坏了妈妈省吃俭用甚至是不惜蒙受委屈为自己买来的助听器,妈妈伤心欲绝地追打聋哑孩子,最后又把孩子拥在怀中泣不成声。作为本节班会课的开场,此处的片段,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妈妈为何打孩子?打完孩子为何自己更伤心?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发表观点引用的是: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也有的持反对意见,觉得父母不应该打孩子,这是违法行为等。因为有不同的声音,孩子们就更需要去审视自己与亲人相处的点滴,继而需求解决困惑的答案。电影画面的震撼效果,迅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

2、运用网络平台的链接功能点击播放邹越老师的演讲片段《让世界充满爱》。视频中,邹越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母亲如何在七年里捡垃圾供孩子读书”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邹老师用他那充满激情的声音和真实感人的故事,拨动了每个学生的心弦,让全班的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这段视频在这节班会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到此时,让孩子们联系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们自然是字里行间洋溢真情,字字句句肺腑之言。

3、运用网络平台的遮盖、拉幕等功能出示描写亲情的文学作品片段和孩子们的真情告白。情景的渲染勾起了孩子们切身的的体验,唤起了他们原本纯真的童心。

实践思考:

运用了网络平台的班会课,丰富的教育内容,新颖的表现手法牢牢吸引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对班会课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班会课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效果明显。

1、运用网络平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运用网络平台技术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唤起情感共鸣。

3、合理运用网络平台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教学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抛弃了说教形式的班会课,让学生自主体验和感悟,德育效果深刻、自然、长效。

5、合理运用网络平台链接的音频视频资料,具备了艺术性和情感性、生活性、真实性、观赏性,为德育助力。

6、网络平台的功能转换快捷、迅速,画面效果、音响效果优质,降低了孩子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的难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德育感染力和德育号召力。

7、运用网络平台的遮盖、拖拉、书写等神奇功能,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保持了一种神秘感,而且激发了孩子对课堂的参与感和投入感。把班会课的思想性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等多种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和能力开发,让德育的效果最大化。

8、学生课后以写作的形式记录下本节班会课的感受:

“唉—”妈妈轻轻地叹了口气。我看到了您鬓角上的银丝被雨水淋得闪闪发亮,我忽悠想对您说声对不起。记得有一次我欺负完妹妹,您狠狠的打了我,但当我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时,却看到您在流泪,那时我才明白了“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的意义。记得忽然看到您眼角深深的鱼尾纹,记得第一次看到您的一根白发,记得……忽然,我觉得我是一个杀人犯,一个罪人,我扼杀了您的青春。

在这一瞬间,同学们与亲人的密码终于破译了!因为他们已经理解了对方了!哭过就好了,亲人的感情就会好的!人生下来为了得到的是快乐和爱,但要得到爱,只有先上一节理解亲人的课。

这个时候,我想你一定很痛苦。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两个的角色调换了,你就像一个犯了错的不知所措的孩子,我就像一个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