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浅析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责任担当

152作者简介:杨智(1974— ),女,汉族,安徽濉溪人。
主要研究方向:媒体融合。
融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信息传播形势多样,各样信息以海量高速的态势活跃在网络上。
而主流媒体相比自媒体传播拥有权威性,公信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引领着社会舆论的导向。
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可以起到推动舆论监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体发挥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不断落实媒体社会责任,创新媒体落实社会责任渠道已经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
如何挑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结合实际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入:一、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权威准确表达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打造现代化新闻传播。
新时代下主流媒体要充分开发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职责使命,做好党的“喉舌”,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众科学的价值取向,不断优化社会风气。
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在网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负面信息,虚假信息,甚至低俗媚俗的不良信息。
近年来,各主流媒体积极担当,奋发作为紧紧抓住新媒体的各个平台,优化内容表达,提升技术支撑,创新表达方式,主流媒体在新闻节点积极发声的权威作用日益完善,在遇到社会热点与舆论聚焦的新闻时,大众也更愿意关注主流媒体的新闻发布平台,社会责任感十足。
现在的信息传播早已不是之前的“我说你听”的生硬式传播,而是呈现出“参与式传播”的新业态。
面对各类信息受众需要参与感,评论性,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愿意成为意见领袖。
因此,我们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多个平台都可以看到粉丝众多的大号,也就是所谓的“大V”,有的自媒体帐号粉丝数可以达到数千万,那么他很容易在一些方面成为意见领袖,自媒体的传播引导性在新媒体时代得到放大化。
解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责任使命和职业道德

解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责任使命和职业道德作者:覃燕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0年第01期摘要: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新旧媒体已经朝着一体化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态势,受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更多的信息渠道了解到最新的新闻事件。
在全媒体时代,社会越来越注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问题,而新闻从业人员肩负的使命担当也更重了。
因此,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从业者肩负的使命和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展开概述。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工作者;政治使命;职业道德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媒体数字化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大批网络媒体、自媒体新闻APP 迅猛崛起,更是在不停地刷新我们对互联网传播途径的理解和认知。
在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拿麦克风的时代,有些自媒体为了博眼球,拼点击和流量,在很多时候忽略了新闻事实真相,在新闻发布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方面大打折扣,没有过多地思考就迫不及待地将信息传播出去,从而造成虚假新闻不时出现,一些新闻小题大作,甚至歪曲事实真相等情况,严重影响受众的判断。
而作为主流媒体,一直受到社会大众的重点关注,出于对新闻发布的负责,从了解事实真相到采写编辑,再到播出发布,都是很审慎的,也许没有手机播客那么快速,但所发布的信息是客观全面、真实可信的。
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在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的时候,我们要坚守对国家、社会、大众负责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坚持职业道德操守,将媒体公正、诚实、值得信赖的形象树立起来。
一、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工作的特点现今,互联网迅猛发展,由此而生的新媒体渠道也日益丰富,尤其是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兴媒体的加入,受众可以获取更多新闻信息,制作新闻信息的渠道开通,普通人就可以随时随地将一手的消息在最快的时间发布出去。
如我们经常在网上见到的的活动、事件及老百姓关心的生活趣闻,在现场的人们随时可以用手机记录下当时的所见所闻,然后发布到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让受众立刻感受到当时的场面。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责任担当

收稿日期:2021-1-31作者简介:姚利(1978—),女,江苏常州人,记者,本科,主要从事融媒采制中心记者研究。
责任其实就是职责、任务,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责任担当,就是明晰所依托新闻媒体的相关职责[1]。
新闻媒体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呢?我国媒介系统对新闻媒体有明确要求,要求新闻媒体必须始终秉承着公平、公正、正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积极维护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准确、客观、理性的反映事实真相,准确的反映民众意识,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以及潮流走向,利用真实、客观、准确与科学的报道,促进社会文明,促使社会和谐发展[2]。
在这种职责背景下,新闻记者必须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并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担当,积极应用职责标准衡量自己的工作情况。
一、当前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责任担当缺失的表现(一)价值观混乱新闻记者的责任担当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从实际表现可以看出,部分新闻记者被融媒体影响,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数据,但这些信息数据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错误观念与错误理念,继而对新闻记者的三观造成了一定影响。
其次,融媒体背景下的工作环境逐步恶化,工作压力不断加重,并伴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最终导致价值观逐步偏差,脱离正常轨道[3]。
再者,有研究学者指出[4],导致新闻记者价值观逐步偏差的原因是利益第一与娱乐化趋向。
部分新闻记者为了更多利益,违背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为了吸引受众,新闻报道会偏向粉丝众多的明星,比如最近的“吴孟达病发”、“吴孟达病逝”等事件被大肆报道,且内容绘声绘色,甚至携带了一系列明星,如周星驰等人。
不可否认,这些事件存在一定真实信息,但也囊括大量不实信息,譬如周星驰和吴孟达闹翻,未见其最后一面,未前往医院探望吴孟达。
这些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但是部分新闻记者却将这种新闻作为博取受众眼球的重要新闻,积极报道,肆意传播,导致新闻报道不再成为纯粹的信息传达渠道。
(二)逾越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融媒体时代其实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传递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广播电视传播了,随着移动设备的增加,自媒体群体不断增加,这一现象无疑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5]。
探究自媒体时代下党媒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发挥

第9卷第13期Vol.9 No.13179探究自媒体时代下党媒的角色定位及作用发挥冯 杰 刘 超(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湖北 武汉 430000)摘 要: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自媒体时代早已来临。
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带来更加复杂的舆论环境。
面对新形势,从传统媒体一路走来的各个党媒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而如何在新时代发挥党媒作用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自媒体;党媒;舆论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3-0179-01一、自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环境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由PC 互联向移动互联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手机早已超越了传统通信工具这一范畴,借助附属摄像头和强大的网络和各种社交平台,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记录和传递遇到的事件或为此发声。
从记者、编辑、媒体到读者和评论员,这些角色可由任何人自由充当,这就是自媒体时代。
而关于“舆论”的实质,学者刘建明先生曾这样解释:即人们对于社会生活及相关领域现象、现实、本质等方面的公开表达,是一种共同意见或多种意见的集合体。
媒体经过三个阶段发展即精英媒体—大众媒体—个人媒体,媒体话语权逐渐由以前的稀缺资源逐渐变为普通人可得。
因此,人们公开表达的渠道更加多元和畅通,舆论的形成也变得更加迅捷和复杂。
自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环境相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迷离复杂。
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舆论被传统媒体“代言”,而自媒体的到来让之前“一盘散沙”式的民意得以迅速集中表达。
“网民”成为一股拥有巨大舆论能量的新兴阶层,在自媒体时代,围观就是参与,关注就是力量。
在当下中国社会,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孙志刚事件”推动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呼格吉勒图案”推动司法体系的个案正义被重视等等,舆论的力量在自媒体时代迅速壮大。
然而我们还应看到,网络发声的匿名性让这一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监管,尽管无论法律还是技术在这一方面正逐步加快建设,因此诸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煽动民意等现象在当今大量出现,造谣者、煽动者借助网络的便捷诱导网民舆论,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由“雷洋案”引发的关于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模式的思考

由“雷洋案”引发的关于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模式的思考笔者以“雷洋案”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梳理网络热点事件的概念、传播特点及其原因,并从政府、媒介和网民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旨在提出合理化建议,政府部门、媒体机构以及网民自身能够通过有效手段,把握网络热点事件的舆论导向,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關键词:雷洋案;网络热点事件;传播模式一、概念界定“网络热点事件”这一概念至今尚未有一个官方的权威解释。
丁柏铨和郭舒然认为,网络热点事件是指经由网络媒体发布信息、形成相应舆论进而成为众人所关注的热点的事件。
还有学者认为,网络热点事件是一定数量的网民围绕热点问题,大规模汇聚意见进而影响现实生活的事件。
笔者认为,网络热点事件的本质是网民群体围绕某一主题,参与讨论,并在一段时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雷洋案”就属于网络热点事件,它起源于一篇题为《刚为人父的人大硕士,为何一小时内离奇死亡?》的网络帖子,随后在知乎社区的另一篇名为《愿为十万赞,换回一公道》的文章更是让这一事件在朋友圈刷屏,从而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传播特点1.声音多元化“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话语权从主流大众媒体到了普通百姓中。
这种发布信息权利的‘易得性’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权力的自由化和分散化,导致信息量的无限激增及交叉重复。
”[1]传统的传播模式是由传播者(主流媒体)生产内容,受众被动接受。
基于这种传播模式,很难形成大面积统一的舆论阵势。
而在互联网上,网络的自媒体性赋予了每位网民发声的权利,并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草根性与亲和力在论坛、博客、即时通信聊天工具中,每天都有无数的话题被人们提及,但最终能演变为网络热点事件的话题主要只有以下三类:民生话题、政府执法、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冲突的事件。
“雷洋案”属于第二类,网民成为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直接驱动力,期望通过跟帖的形式以期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对话题的选择更具草根性和亲和力。
主流媒体的担当

论坛
摘 要:主流媒体作为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引导者,承担着相当的社会责任。主流媒体一般是关注国家重大议题、引导舆论、 发掘焦点并且具有权威地位的媒体。本文对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做了简单的分析,从主流媒体如何坚守担当的角度提 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主流媒体;社会责任;担当 主流媒体的传播有优质的物质条件 和市场优势, 因此有着较多的受众。 然而, 以电视为主的传统主流媒体正受到自媒 体等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主流媒体的商 业化、娱乐化等倾向愈发明显。在新媒 体环境下,作为社会舆论引导和文化传 播的重要工具,主流媒体的发展已经引 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多元舆论环境下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主流媒体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主流文化不仅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思想文 化,同时也引导和制约着不同的社会思 想。主流媒体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 文化生活,带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促 进了文化的进步。在新媒体发展过于迅 猛的竞争中,以电视行业为主的主流媒 体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将娱乐化视为增 加收视率的解决办法。在国家对主流媒 体进行宏观调控之后,主流媒体才确立 了正确的节目方向,真正发挥自身的优 势积极地引导人民群众。 主流媒体要以人民为服务对象,创 作并传播符合人民真实生活的作品,贴 近实际。只有用朴实的内容和感情创作 出来的作品,才能最终被人民认可和接 受。在揭露事情真相的同时,也需要让 人民看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人民正确 的引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 德体系不能变。与此同时,主流媒体也 需要不断创新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的更多需求。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印证 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2 坚守主流媒体的担当 2.1 成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多面手 主流媒体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的先行者和主力军,要成为倡导社会主义 52 核心价值体系的组织者、 推动者和实践者。 主流媒体进行价值传播时要做到坚守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人们彼此间的交流 更为便捷,多元化的思想充斥在整个社会 思想中,主流媒体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 心价值体系, 对主流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 肩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责 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在公众中 形成广泛的认知,切实与人民的生活、工 作和学习相结合, 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主流媒体要利用自身的优势鼓励更多的人 加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 同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增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对人们的吸引力,在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起到表率作用。 2.2 强化主流媒体的公共服务意识 主流媒体作为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在 价值传播的过程中要坚守自己的责任,强 化自身的公共服务意识。当个人利益与集 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主流媒体需要维护集 体的利益,不过这并不代表主流媒体放弃 对个人利益的支持和保护,而是在确保以 集体利益为原则的情况下,尽力去做到保 证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和谐一致,这是主流 媒体做好公共服务的基础。主流媒体在具 备公共服务意识的同时, 要做到关注细节, 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现价值,在实践中 传播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的套用理 论、脱离实际,这样会失去群众的信任, 也会失去主流媒体自身的市场优势。 2.3 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 自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可以在互 联网上第一时间得知自己所关注的信息。 对于新闻的传播者来说,把新闻传送到网 上的时间更短,而且门槛较低,主流媒体 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做出的反应以及 展开的新闻报道较慢,逐步失去了在第一 时间关注新闻的部分群众,因此,主流媒 体需要更加关注信息的实效性。主流媒体 作为社会主导思想的传播者,对群众思想 和舆论导向有很大的影响,在传播的过程 中更需要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帮助群 众看清事情的本质。 2.4 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发展 新媒体发展迅速,传统主流媒体在 受到一定压力的同时,也加快了发展的 脚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已经成 为了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主流媒体有 市场的优势,对整个市场都有引领作用, 代表着权威与专业,而新媒体具有内容 广泛、高流量的特点,两者之间的融合, 可以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能 够对人民群众产生巨大的影响。主流媒 体在做好引领工作的同时,要吸收新媒 体对新闻的敏锐度和开放度,摒弃传统 的传播思想,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充 分运用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提高自身 的竞争优势,肩负起自己责任。 3 结语 主流媒体文化引导着市场舆论的走 向,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因此承担着 很大部分的社会责任,在传播的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这些信息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在媒体环境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主 流媒体要坚守住自己的立场,充分发挥 主流影响力的作用,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唐 励 . 论 主 流 媒 体 在 倡 导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中 的 使 命 [J]. 新 闻 界 ,2009(2). [2] 崔伟 .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 任担当 [J]. 新媒体研究 ,2016(13).
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作者:来源:《公关世界》2020年第09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
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
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媒体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媒体具有传递信息、舆论监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媒体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履行并落实社会责任,是媒体获得社会支持的前提,是提升媒体影响力和传播价值的必由之路。
媒体需把握信息时代传播规律,更好地发挥媒体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当今新闻界充满了光怪陆离、以假乱真、歪曲事实的乱相,媒体社会责任弱化、自律失灵现象时有发生。
社会责任的担当,是媒体的生存之道,也是媒体长远发展之道。
媒体不应唯“眼球论”,应该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社会責任是媒体报道中的一把标尺,是媒体存在的最大价值,媒体应高度重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因为大众期待一个干净、负责的传媒世界。
《公关世界》特别邀请业内专家、媒体人阐述对媒体社会责任的观点,希望在全媒体时代,对树立媒体社会责任感有所帮助!观点集锦在民智渐开的当下,努力探求真相的媒体,就是践行社会责任的良心媒体,就是大众拥戴的“社会公器”。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毕研韬《公关世界》杂志社继发起“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讨论后,又开展“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讨论,这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所为,真心点赞。
作为长期在新闻出版岗位的从业者,我认为,全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单位及其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应践行并体现“五心”,即良心、热心、细心、专心、定心。
良心,坚守良知,操守高尚,敢说真话,反映事实,客观报道;热心,对民生冷暖、社会关切、国家前途等,常怀热情、激情,保持态度、温度;细心,无论采编还是传播,认真细致,反映事实,一丝不苟;专心,承担社会责任,仅有良好愿望还不够,必须心无旁骛练好内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娴熟技能,努力成为专家及行家;定心,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诱惑,保持定力,不为利诱,不为名动,初心不改,本色不变。
媒体的社会责任

媒体的社会责任作者:王有芳闫石来源:《出版广角》2015年第08期【摘要】对现今的媒体和媒体从业者来说,挖掘新闻所谓的真相和追求博人眼球的效果似乎已重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由此,“新闻理想”的失效也已成既定事实。
本文从媒体的分类着手,探究不同类型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因发声角度不同,各个类型的媒体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完善其缺陷,坚持平民视角,重视社会效益,真正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媒体;社会责任;人文关怀【作者单位】王有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闫石,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媒体的分类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何为媒体,何为媒体人?这首先要从什么是“传媒”谈起。
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而媒体人,传统意义上一般指媒体的从业人员,包括从事与新媒体、电视台、报刊和电台等有关职业的人。
但现代意义上的媒体人内涵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传媒行业的从业人员,还增加了一个特殊群体:自媒体以及其中自称或被称作“公知”的一类平民化传播人。
从报道新闻的角度而言,媒体一般包括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以及自媒体三大类。
主流媒体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在我国一般都是从其具有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影响力以及高级、严肃的特点来界定。
它通常指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相当的影响力,并起主导作用,能够代表或左右舆论的省级以上媒体。
非主流媒体,同样没有统一的定义。
它是相对于主流媒体而论的,一般是指地方包括省市区及以下的都市报或者某些专业性报纸。
自媒体则是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实际上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的传播者,通常是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而“公知”,则是其中的一类典型代表——他们是普通民众的观点代言人,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或者说是激进派的观点代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作者:李长津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2017年第08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自媒体方式受众可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信息。
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给新闻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研究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意义重大。
关键词:自媒体;主流媒体;新闻担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28-02 DOI:10.19483/ki.11-4653/n.2017.08.004
引言
在以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媒体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舆论表达方式、生成机制和传导方式。
受众可以通过更为多样的渠道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对相关的新闻信息进行评论与反馈,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握了解信息的主动权。
相较之前的传播方式和渠道,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大增,成为社会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
自媒体在给予我们一个更开阔、更便捷的舆论表达空间的同时,也给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带来了多重挑战。
1.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
只要打开电脑、手机,面对各种复杂的信息,很难区分真假。
因为自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形势,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新闻,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是一个麦克风。
我们要做的不是使用他们的观点,也不是当他们的粉丝,而是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发生了什么。
然后,对这些新闻资料进行筛选、调查、分析和综合,加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越是热点问题,社会越需要专业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判断和声音。
很多时候,网络信息的发布、转载,很多都没有查处,甚至恶意炒作、诽谤、诋毁。
我们知道,在论坛、博客等平台上,不同的人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
但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需要的是通过正确的渠道访谈到真人真事,进行如实报道,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秉承媒体绝不是个人散发情绪的手段与平台,而是用来公布真相、发布真实信息的平台的态度。
2.主流媒体的机遇与挑战
主流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通过一系列权威调查和研究进行公正报道和价值判断,从而引领着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
主流媒体的专业化优势、品牌优势,使其发挥着自媒体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作为网络关键信息源的主流媒体,应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作用和功能,全面引导网络信息的舆论导向,保障信息的有序传播和健康发展。
自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传播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自媒体凭借海量信息和快速、互动等特性,能够快速地将各种各样的声音传播给不同的受众,不同的言论之间相互切磋碰撞,其中也不乏一些不适宜、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言论。
现如今,很多网络谣言利用大众的恐慌心理进行泛滥式传播,很多公众不能够明辨是非,以讹传讹,造成了社会的混乱。
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更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建立公共和互联网互动平台也更容易为受众接受。
主流媒体要抢占自媒体时代的主动权,凸显主流价值观,充分发挥表率的作用,成为社会的领袖者。
当前,自媒体信息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媒介多样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和突出,给传统的舆论生成传播机制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和变革。
舆论平台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官方舆论、媒体舆论、大众舆论并存,这种情形也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在新闻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由于其自身的权威性,通常要对信息进行详细调查和核实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而自媒体凭借其快速和便捷性往往提前进行信息发布。
这样,主流媒体就失去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其自身的作用和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壮大主流声势,不仅是受众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当前,社会媒体分化日益凸显,各方利益诉求日渐多样化。
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及时释放解惑、凝聚人心,起到一定的资政作用。
这是目前主流媒体所需要挑战与改善之处。
3.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3.1实现多元化的社会舆论表达
自媒体出现以来,人们的权利保护、法治、司法等社会问题也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在自媒体时代,我们应该帮助社会建构“公共话语空间”,保护公众客观公正的发言权。
在积极报道、调查报告、服务报告等方面学会从互动中得到线索、材料和帮助。
在与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尊重受众的感受,将传统的新闻写作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创新与改善新闻传播中固有的话语与表达习惯,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情况下使内容与风格得到受众的喜爱。
利用自媒体平台与观众充分互动,增强受众参与度,增强报道黏性。
一方面,对微博、微信、博客等一些平台上的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对相关新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深入报道其中的一些事件。
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对某一事件进行报道调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媒体的平台将事件广泛传播,加大与受众对热点讨论。
主流媒体应注重新闻本质和内涵的挖掘,确保热点事件的及时跟进,切实维护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还应加强新闻热评讨论的板块,邀请专家和资深评
论员评论热点新闻事件,利用专家学者和媒体评论员的正确舆论引导社会,并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3.2加强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联动
加强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联动,保证新闻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公信力是重中之重。
自媒体的传播时代,新闻信息的内容十分丰富,传播量也巨大,但是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与调查,各种信息的混杂上并不能确保其真实性,只是作为个人情绪的宣泄平台。
因此,理性的人总是怀疑这样的信息。
相反,传统的主流媒体凭借其一贯严谨求实的作风,加上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在受众眼里,传统的主流媒体是可信的,它是客观的、真实的、公平的。
总之,面对自媒体的挑战与发展,最有效的策略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利用好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大培养具有权威性的领袖,完善信息发布与传播的功能。
目前,许多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利用自媒体工具建立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使主流媒体得到的一定的发展。
3.3强化责任担当,发挥引领作用
传统主流媒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反映人民的声音、引导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根源的重要职责。
传统主流媒体要巩固和扩大自己的阵地,强化责任感,勇于发挥,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由于自媒体的迅速崛起,让这些思想更容易传播和交织。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直接导致一些噪声不可避免地裹挟其中。
主流媒体的责任,就是要为受众领航。
媒体发达、信息海量,这是时下媒体业态的真实写照,但同时也存在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现实情境。
当你处于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一定非常需要领航灯来指引,而这个领航灯就是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要明辨是非,看清真相,还原事件的真实情况,使受众认清事件的性质。
信息越多,越需要主流媒体的声音。
另外,深刻体察民情,客观呈现和展示民众行为规范、公共利益诉求、社会道德标准、社会阶层状态,主动引导舆论,搭建公共讨论平台,引发群众积极讨论并参与到地方领域内的公共议题。
网络信息的肆意传播,不管其事件的真实性只顾宣泄个人的情绪,而传统的主流媒体绝对不能以此而改变自身新闻传播的宗旨。
明确传播主流的思想,抓住受众的清醒意识,同时将社会事件的舆论达到最高点,加大传播力度扩大事件的影响力。
在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传统主流媒体应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绝不能有半点偏差和失误。
这不仅是责任制度,也是成功的法宝,是传统主流媒体永生的追求。
4.结语
经上所述,主流媒体作为传媒时代的舆论领袖,应该承担起引导社会共识的社会责任。
主流媒体担负着舆论监督的职能,肩负着正确舆论引导人民的使命。
提倡正能量,反对一些不实的消极信息传播,比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更具有意义,这也是作为一个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吴志润.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J]. 传媒,2014(04).
[2]王艳玲.网络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挑战、机遇及其职能转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
[3]罗永强.自媒体时代地市党报的责任和提高舆论引导力的前瞻思维[J]. 中国报业,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