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链烃-烯烃-性质
第4章 烯烃

CH CH2 CH3CH2CHCHCH3 CH3
CH3
H CH3 C C H CH2CH3
4-甲基-3-乙基-1-戊烯
(E)-3,5-二甲基-3-庚烯
2015-1-2
23
§4.2 烯烃的制法(P103)
一、烯烃的工业来源和制法 低级烯烃主要是通过石油的各种馏分裂解和原油直接裂 解得到。
原料不 同或裂解 条件不同 得到各种 烯烃的比 例也不同
价原子数目,Z为氮等三价原子数,氧为0. 三键看作两个双键.
2015-1-2
6
一、烯烃的命名
普通命名法(见书上4.1.1) IUPAC命名法 1)选主链:选择含双键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命”某烯”. 2)编号码:近双键端开始编号,将双键位号写在母体名称前. 3)名支链:支链基团作为取代基.
3-乙基-1-己烯
Csp2 变为Csp3 ,平面结构变为四面体结构。
加 成
2015-1-2
31
烯烃加成的三种主要类型
C C + A B C A C B
加 成
重点
亲电加成
A A A
B B B H2
A A
+ +
B B
(异裂)
自由基加成
催化加氢
(均裂)
2015-1-2
32
(一)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H C H C H H
2015-1-2 7
例:命名下列化合物:
1)选主链:含双键最长的碳链 8 8
CH3C CCH2CH2CH2CH2CH2 CH2 CH2 CH2CH2CH3
11
• 含双键的,最
2)编号码:起始编号,双键的标号 • 靠近双键端起编号,命名时标明双键位次
高中有机化学-烯烃

(3)、 加聚反应
问:乙烯分子之间可否发生加成反应呢?
nCH2=CH催2化剂 ─[CH2 ─]CH2─n
聚乙烯
说明:1、聚乙烯是高分子有机物、混合物,无固定的分子式, 无固定熔沸点。
2、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废弃物,微生物不能降解,是白色污染 物。
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 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 合物的分子,这样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同时又是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HH HC CH
Br Br
碳碳双健中两个化学键的强度不同
1,2-二溴乙烷 无色液体
反应实质: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断开一个, 2个Br 分别直接与2个价键不饱和的C结合。
乙烯 溴分子
1,2-二溴乙烷
扩展:烯烃α-氢上的取代反应
扩展:烯烃α-氢上的取代反应
加热或光照 CH2=CHCH3+Cl2 CH2=CHCH2Cl+HCl 所以:烯烃与卤素反应应注意反应条件
2)油脂工业中,将含不饱和键的液态油脂部分氢 化,以改变油脂的性质(如人造黄油)。
(二)亲电加成
1、亲电加成反应和亲电试剂 2、 Markovnikov规律 3、常见的亲电加成反应
(1) 与HX加成(X=Cl、Br、I) (2) 与水加成 (3) 与H2SO4加成 (4) 与X2加成(X=Cl、Br) (5) 与HXO加成(X=Cl、Br) (6) 说明
hνor△ CH3CH2CH — CH2 95%
讨论:
H Br
有过氧化物存在或光照条件下,
HBr会发生反马氏加成 ,其他卤
化氢仍会发生马氏加成。
2、实验室制取氯乙烷, 是采取CH3-CH3与Cl2 取代反应好, 还是采用CH2=CH2与HCl加成反 应好?
第三章单烯烃

5、聚合反应
nCH2=CH A
催化剂
CH2-CH
n
A
含有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以及含有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
的化合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催化剂、引发剂、温度等)发生
加成或缩合等反应,使两个分子、叁个分子或多个分子结合
成一个分子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
A= OH (维纶) C6H5(丁苯橡胶) Cl (氯纶)
CH3 (丙纶) CN (晴纶)
(优)CH3 C
H
CH2CH3(优)
CH3
C
C
CH3
(优)CH3CH2
CH(CH3)2(优) C
CH2CH2CH3
(Z)- 3-甲基-2-戊烯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原子的优先顺序:I,Br,Cl,S,P,O,N,C,D,H
烃基的优先顺序: (CH3)3C-,CH3CH2CH(CH3)-,(CH3)2CHCH2-, CH3(CH2)3-,CH3CH2CH2-,CH3CH2-,CH3-
慢
Br Br
+
+ Br (第一步)
Br
+ Br +
Br
快
Br
Br
反式加成
A、 反应分两步进行 B、第一步是速度控制步骤 C 、反式加成
(第二步)
(ii)碳正离子机理
X X-Y
Y
X
X
Y
+
顺式加成
Y 反式加成
(iii)马氏规则的解释
诱导效应解释:
CH3
dd HC CH2
H-X
第一步
H H3C C CH3
反应机理
OO 引发: C6H5COOCC6H5
第三章 烯烃

二、亲电加成 亲电:趋向电子基团的性质。 亲电试剂(E+):凡缺电子物种,如正离子等。 1、与X2的加成(一般Br2和Cl2)
CH2=CH2 Br2/Cl2 CCl4 H2C Br CCl4 CH2 Br CH2CHCH3 Cl Cl
二、马氏规律
1、诱导效应
H3C C H CH2 Cl H3C
Cl C CH3 H
2、碳正离子稳定性:
CH3
CH3CH2 CCHCH2
H3C C CH3 CH3
3°>2°>1°>CH3+
CH3
+ + + +
e
e
957.2 844.4 760.8 714.8
CH3CH2 +
CCHCH2 + e
+ H3C C CH3 + CH3
R R
R R
. . . . . H H H . H . . H H . H . . H H
R R
R
R
. . H
R
H
.
H H H
. . H . . . .H . H H
3、氢化热: 1mol不饱和化合物氢化时放出的热量。 氢化热越大越不稳定 顺式>反式
氢化热的大小反映烯烃的相对稳定性。 双键碳原子上的烷基越多,烯烃越稳定。 R2C=CR2>R2C=CHR>RCH=CHR>RCH=CH2>CH2=CH2。 2-甲基丙烯>反-2-丁烯>顺-2-丁烯>1-丁烯。
也可用OsO4
OsO4
H H OH OH
2)臭氧化
烯烃的结构

(2) 烯 基
• 烯 基:当烯烃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 剩下的一价基团叫做烯 基。
• CH3CH=CH-
• CH3CH=CHCH2-
• CH2=CHCH2-
• CH2=C-
•
CH3
1-丙烯基 2-丁烯基 2-丙烯基(烯丙基) 1-甲基乙烯基
(异丙烯基)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五十九分。
(3)Z/E命名法
• ⅠIUPAC命名法,Z指同一侧的意思,E指 相反的意思。用“顺序规则”来决定Z,E 的构型。
• Ⅱ “顺序规则”主要内容: • 一是将双键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基团按
原子序数大小排列,把大的排在前面,小 的排在后面,同位素按原子量大小次序排 列。
5,氢化热
• 氢化热:一摩尔不饱和化合物氢化时放出 的热量称为氢化热。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五十九分。
几种原子的顺序为:
I,Br,Cl,S,P,O,N,C,D,H
当与C1所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基团中原子序数
大的与C2所连接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或基团处 在平面同一侧的为(Z)构型,命名时在 名称的前面附以(Z)字。反之,若不在同
一侧的则为(E)构型,命名时在名称前面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五十九分。
5, π键和σ键的对比
π键 • 没有对称轴 • 不能自由旋转 • 侧面重叠,重叠程度较
小,容易破裂. • 分散成上下两方,流动
性较大,易反应. • 键长较短,0.134nm • 键能264.4kJ/mol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八点 五十九分。
•σ键 •有对称轴 •成键原子间能自由旋转
二是依次逐个比较
第三章开链烃烯烃1构造、顺反异构

② 化学性质:因为官能团相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 是与空间排列有关的化学性质则有差异。如丁烯二酸的脱水 反应:
H
COOH
H
C=O
C
-H2O
构造异构
异构
构象异构
立体异构
顺反异构
构型异构
对映异构
旋光异构
非对映异构
二、顺反异构
(二)顺反异构体的构型表示方法
1. 顺反法 相同基团处在双键同侧的为“顺” 式,异侧的为“反”式。
顺\反标记法
相同基团
*
*
CC
顺
*
CC
*
反
H C=C CH3
CH3 H
反
CH3 H
C=C
CH3 H
顺
H C=C CH3
开链烃 第三章 烯烃
一、构造异构与命名 二、顺反异构 三、化学性质
一、构造异构与命名
(一)构造异构 比烷烃复杂,除了碳链异
构,还存在双键的位置异构
CH2 C CH3
碳链异构
CH3
CH2 CH CH2 CH3
位置异构
CH3 CH CH CH3
一、构造异构与命名
(一)构造异构 (二)命名
(二)命名
一、构造异构与命名 二、顺反异构 三、化学性质
2-丁烯有两种
H C=C CH3
CH3 H
b.p. 0.9℃ m.p. –105.5℃
CH3 H
C=C
CH3 H
b.p. 3.5℃ m.p. –139.5℃
这两种异构体是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布方式 而产生的,是构型异构的一种,称为顺反异构。 为什么2-丁烯具有顺反异构?是否所有的烯烃都具有?
烯烃总结,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烯烃的命名

烯烃》总结1.烯烃:分子里含有键的一类链烃叫烯烃。
一般,我们所说的烯烃都是指分子中只含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所以也叫单烯烃,还有二烯烃,如CH2=CH—CH=CH2(丁二烯)。
2.烯烃的通式:CH2(n>2,其中有个C-H键,个C=C双键,个n2nC-C单键。
注意: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的通式相同,故通式为CH2的烃不一定是烯烃,如下图中的环丁烷n2n的分子式也符合CH O3.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命名方法与烷烃相似,坚持最长、最近、最简、最小原则。
不同点是主链必须含有双键。
(1)选主链:选含C=C的最长的碳链,称某烯。
2)编号:从离双键最近(不是离取代基最近)的主链碳的一端开始编号,当主链两端的碳原子离双键等近时,要求从离简单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且要求取代基位次和要小。
(3)命名:取代基编号-取代基一双键位置编号+某。
CH:-CI1—CH2-C=CH2例:a.右出L HL、CH$-f=CH-fH—b.匚印CHx:O4.烯烃的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C个数为1-4的烯烃为气态,C个数为5-18的烯烃为液态,C个数为18以上的烯烃为固态。
(2)随碳原子数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碳原子数增多,密度逐渐增大。
5.烯烃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反应:Ob.在催化剂作用下被空气氧化生成醛:c.被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臭氧等)氧化:d.臭氧分解反应(常以信息题形式出现):O(2)易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和碳碳双键加成试剂有为H2、HCN、X2、HX、H2O等。
:-222-G——C-f一般用怖作加單的催化剂)6.烯烃的不对称加成:一般遵循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当不对称 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氢加到氢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上。
C^-C-C^-C^+甘出一如匾.CHi-CH^CHz-FHzO —7.1,3—丁二烯(CH 2=CH —CH=CH 2)的加成反应:二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_^,其化学性质与烯烃相似,在加成反应时有多种情况:(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加成:CH 2=CH —CH=CH 2+Br 2_。
高中化学烃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烃知识点总结一、烃的概念及分类烃是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开链烃和脂环烃两大类。
开链烃的碳原子之间以开链结合,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环烃则是环状结构的烃,如环烷烃、环烯烃等。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烃,即芳香烃,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
二、烃的通式及命名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
其通式为CnH2n+2(n≥1)。
烷烃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碳原子数和支链情况来确定。
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
其通式为CnH2n(n≥2)。
烯烃的命名需要考虑双键的位置和数量。
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
其通式为CnH2n-2(n≥2)。
炔烃的命名同样要考虑三键的位置。
三、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烃一般为无色、无臭的液体或气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烃的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也逐渐增大。
化学性质:烃的主要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等。
例如,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烯烃和炔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等。
四、烃的合成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如烷烃可以通过碳氢化合物的脱水、脱氢、脱卤等反应合成;烯烃可以通过烷烃的脱氢反应合成;炔烃可以通过烯烃的脱氢反应合成等。
此外,烃类还可以通过卤代反应等合成卤代烃等衍生物。
五、烃的应用烃及其衍生物在化工、医药、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石油中的烃经过分馏、裂化、重整等工艺处理后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烃类还是塑料、化肥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在医药领域,烃类药物如麻醉药物、抗癌药物等具有重要地位。
总之,高中化学烃的知识点涉及烃的概念、分类、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烃的合成和应用等方面。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烃的结构和性质,为后续的化学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诱导效应的解释,马氏规则可表述为: 氢主要加到电子云密度较高的双键碳原子上。
1. CH2
CH
COOH +
H B r
?
2.
F F C F CH CH2 +
H B r
?
1.
δ+
CH2
CH
δ–
COOH +
H B r
COOH
CH2 Br
CH2
1. CH2
CH
COOH +
H B r
?
2.
F F C F CH CH2 +
X—OH
δ+
δ-
加成同样遵循Markovnikov rule.
(6)硼氢化氧化反应 反应过程:三烷基硼碱性氧化,羟基取代硼原子得醇。
3 BH3
CH2CH=CH2
CH2CH2CH2
3
B
CH2CH2CH2 B
3
H2O2 OH
-
3
CH2CH2CH2OH 1o 醇
硼氢化反应的机理:
比较
a
CH2CH=CH2
开链烃
第三章
烯烃
一、构造异构与命名 二、顺反异构 三、化学性质
分子中含C=C双键的烃叫烯烃 链状单烯烃的通式:
CnH2n
烯烃的结构——SP2杂化(以乙烯为例来说明)
杂化
头碰头重叠形成C—Cσ
肩并肩重叠形成π键. π键重叠程度较小, 键较不牢固 不能自由旋转.
烯键的三个特性
1. 共平面性 2. 双键的不等性 σ键、π键 3. 不可旋转性
2.86 4.41 4.70 4.82
Cl
酸 性 减 弱
CH3CHCH2COOH
Cl
ClCH2CH2CH2COOH CH3CH2CH2COOH
丙烯分子中的诱导效应: CH3
表示π电子云偏移方向 表示σ电子云偏移方向
CH = CH2
这种诱导效应是分子本身结构决定的,与外界 因素无关,不管有无介质或试剂在场,它都存在, 称为静态诱导效应。当受到极性介质或极性试剂的 响,诱导极化便加强了:
C——C
Br C——C slow + Br-
π配合 σ 配合物
环状溴鎓离子
这一步由于形成能量较高的碳正离子需要较大的 活化能,所以是整个反应中最慢的一步(决速步) 。
第2步: Br-从已加上去的溴原子的另一侧进攻 σ 配合物中两个碳原子之一,而生成反式加成产物。因 为 σ 配合物中已有一个占据较大空间的溴原子,阻碍 Br-从它的同一侧向碳原子接近。 Br fast
亲电部分
E+—–Nu X+—–X H+—–X H+—–OH H+—–OSO2OH Br—OH H2B+—–H
δ+ δ-
亲核部分
(3) 加水 通常烯烃不易与水直接反应,但在硫酸等强酸存在 下,烯烃可与水加成生成醇。加成时遵循马氏规则。
CH3-CH=CH2 + H2O ———> CH3 -CH-CH3 H2SO4 OH
C Br
亲电加成反应的活性
底物
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
CH3 2C C CH3 2 > CH3 2C CHCH3 > CH3 2C CH2
CH3CH=CH2>CH2=CH2>BrCH2CH=CH2>CH2=CHCOOH
试剂:与HX的极化性顺序一致, 极化性越 大,亲电性越强。
烯烃的反应 C—C=C H
加成、氧化、还原、聚合 α-H上的反应( α-H的取代等)
三、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键是反映烯烃化学性质特征的官能团。烯烃能 起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其中以加成反应为烯烃 的典型反应。烯烃比较容易受亲电试剂的进攻。 (一)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在反应中,π 键断开,两个不饱和原子 和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形成两个σ键。 1. 亲电加成
H B r
?
2.
F C F
– δ
F
CH
CH2
δ
+
H B r
+
F3C
CH2 CH2 Br
(2) 从生成的中间体正碳离子的稳定性分析 H
ClCH3—CH—CH2 CH3-CH-CH3 异丙基正离子(2°)
CH3-CH=CH2HCl
Cl
2-氯丙烷
+ ClCH3—CH—CH2 CH3-CH2-CH2
正丙基正离子(1°)
1)
H+ H2O BH3
-
CH2CHCH3 OH CH2CH2CH2OH
2
o
b
2)H2O2/OH
1
o
b 反应为硼氢化氧化反应,反应的结果相当于 发生了烯烃与水的反马氏加成。
写写看:
B2H6 H2O2 OH
-
?
2. 游离基加成——反马氏加成(过氧化物效应) 当不对称烯烃与HBr加成时,如有少量过氧化物 (R-O-O-R)存在,将主要得到反马氏规则产物。 CH3CH2-CH2-CH2Br
H+—–OH
(4)与硫酸的加成
R
CH CH2
H2SO4 (cold, concentrated)
+
R
CH CH2 H O
H+ –OSO2O H
O
S OH
O
an alkyl hydrogen sulfate
加成同样遵循Markovnikov rule.
(5) 加次卤酸(X2+H2O)
CH3-CH=CH2 + Cl2 + H2O ———> CH3-CH—CH2 (Cl-OH) OH Cl (CH3)2C=CH2 + Br2 + H2O ———> (CH3)2C—CH2 (Br-OH) OH Br (77%)
1
+
2
H+
C H 3
C H 3 C H 3 C H
C H
2
+
1
<
C H3 C
+
2
C H 3
稳 定 性 ?
故主要产物为
(CH3)3C–Br
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特点:
①反应过程中发生共价键的异裂,有碳正 离子中间体生成,属离子型反应; ②亲电试剂对烯键的加成是分步进行的, 在决速步中进攻烯键的是试剂中带部分正电荷 的原子(或基团),所以双键的加成属亲电加成 反应; ③双键电子密度越高,越有利于反应。 ④不对称试剂与不对称烯烃加成主要生成 马氏产物;
伯、仲、叔碳正离子稳定性为
C H 3 C H 3 C
C H 3>
C H3 C H
+
C H 3
>
C H 3
C H
2
C H
+
+
>+
3
根据正碳离子的稳定性角度的 解释,马氏规则是: 反应过程中生成更稳定的 正碳离子的必然结果
C H 3 C H 3 C
C H
2
+
H B r
?
C H 3 C H 3 C C H 2
诱导效应的特点: 单向极化,短程作用,叠加性
诱导效应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影响物理性质:
H C=C H H H H H C=C H
μ=0.36 D
CH3
H C=C H
CH2CH3
H
μ=0.37D
偶极矩 μ=0
影响化学性质:影响亲电加成反应的方向等。
由于诱导效应的影响羧酸酸性变化
pKa
CH3CH2CHCOOH
——C
X
——C——H
——C
Y
-I 效应
比较标准
+I 效应
如果取代基X具有吸电子性,称为吸电子基或亲电 基。由它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吸电子诱导效应或亲电诱 导效应,一般用 -I 表示。 如果取代基 Y 具有斥电子性,称为斥电子基或供 电基。由它引起的诱导效应叫做斥电子诱导效应或供电 诱导效应,一般用 +I 表示。
①如果用碱性或中性KMnO4 溶液,则KMnO4 的 紫红色褪去生成褐色的MnO2沉淀,如果用酸性KMnO4 溶液,则紫红色褪为无色的Mn2+。 ②只有采用碱性或中性的KMnO4的冷溶液,才有 可能使反应停留在邻二醇阶段。
RO-OR CH3CH2CH=CH2 + HBr ———> (95%)
CH3CH2-CBr2-CH3
(5%)
反 应 机 理 属 于 游 离 基 加 成 (Free-radical addition) 。 这 种 现 象 叫 做 过 氧 化 物 效 应 (preoxide-effect)。
链引发:
(1) R-O-O-R ——> 2RO (2) RO + HBr ——> ROH + Br ΔH≈162.7kj/mol ΔH≈-54.5kj/mol
链增长:
(3) R-CH=CH2 + Br —>R-CH-CH2Br + R-CHBr-CH2 (仲游离基比伯游离基稳定) (4) R-CH-CH2Br + HBr ——> R-CH2-CH2Br + Br
(3) (4)反应继续循环,直到链终止。
在HX中,只有HBr有过氧化物效应。
三
烯烃的化学性质
诱导效应——由于分子中电负性不同的原子
基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的电子云沿分子链 (共价键)向一个方向偏移,使分子发生极化的现象。
吸电子诱导效应(-I )
诱导效应
斥电子诱导效应(+I ).
H H H
H
δδδ+ C 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