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方式:完整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数据备份方式:完整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数据备份方式:完整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1、当前主流的备份技术

数据备份:

即针对数据进行的备份,直接复制所要存储的数据,或者将数据转换为镜像保存在计算机中。诸如Ghost等备份软件,光盘刻录和移动盘存储均属此类。

其采用的模式相对容易理解,分为逐档与镜像两种。一是直接对文件进行复制,另一是把文件压成镜像存放。

优点是方便易用,也是广大用户最为常用的。缺点是安全性较低,容易出错,其针对数据进行备份,如果文件本身出现错误就将无法恢复,那备份的作用就无从谈起。因此这种数据备份适用于常规数据备份或重要数据的初级备份。

磁轨备份(物理备份):

这种备份技术的原理是直接对磁盘的磁轨进行扫描,并记录下磁轨的变化,所以这种数据备份技术也被称为物理级的数据备份。

优点是非常精确,因为是直接记录磁轨的变化,所以出错率几乎为0,数据恢复也变得异常容易、可靠。这种数据技术通常应用在中高端的专业存储设备,部分中高端NAS(网络附加存储)如自由遁等专业存储设备就是采用此备份技术,这种数据备份技术在国外企业数据备份应用非常广泛。

磁轨备份采用的模式在国内并不统一,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各种备份模式:

如果您问一个对计算机备份程序不熟悉的人,他可能会告诉您,备份不过是把计算机上的「所有」数据,拷贝一份而已。换句话说,如果您在星期二晚上做备份,星期三没有更动计算机上的任何数据,那么星期三晚上做的备份,与前一天晚上做的,是完全一样的,这是备份的方式之一,但您实在没有必要这样做,要了解备份,我们得先知道备份的种类。

2、数据备份的主要方式

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full backup)」,每个档案都会被写进备份档去。如上所述,如果两个时间点备份之间,数据没有任何更动,那么所有备份数据都是一样的。

这问题出自备份系统不会检查自上次备份后,档案有没有被更动过;它只是机械性地将每个档案读出、写入,不管档案有没有被修改过。备份全部选中的文件及文件夹,并不依赖文件的存盘属性来确定备份哪些文件。

(在备份过程中,任何现有的标记都被清除,每个文件都被标记为已备份,换言之,清除存盘属性)。

这是我们不会一味采取完全备份的原因—每个档案都会被写到备份装置上。这表示即使所有档案都没有变动,还是会占据许多存储空间。如果每天变动的档案只有10 MB,每晚却要花费100 GB 的存储空间做备份,这绝对不是个好方法;这也就是推出「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s)的主要原因。

增量备份

跟完全备份不同,增量备份在做数据备份前会先判断,档案的最后修改时间是否比上次备份的时间来得晚。如果不是的话,那表示自上次备份后,这档案并没有被更动过,所以这次不需要备份。换句话说,如果修改日期「的确」比上次更动的日期来得晚,那么档案就被更动过,需要备份。

增量备份常常跟完全备份合用(例如每个星期做完全备份,每天做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是针对完全备份:备份上一次的完全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所有文件。

(差异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那些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不清除标记,既:备份后不标记为已备份文件,换言之,不清除存盘属性)。

使用增量备份最大的好处在于备份速度:它的速度比完整备份快上许多,同时由于增量备份在做备份前会自动判断备份时间点及文件是否已作改动,所以相对于完全备份其对于节省存储空间也大有益处。增量备份的不足之处在于数据还原的时间较长,效率相对较低,例如,如果您要还原一个备份档案,您必须把所有增量备份的磁盘都找一遍,直到找到为止,如果您要复原整个档案系统,那就得先复原最近一次的完整备份,然后复原一个又一个的增量备份。

要避免复原一个又一个的递增数据,提升数据的复原的效率,把做法稍微改变一下,就变成了「差异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

差异备份

差异备份与增量备份一样,都只备份更动过的数据。但前者的备份是「累积(cumulative)」的——一个档案只要自上次完整备份后,曾被更新过,那么接下来每次做差异备份时,这个档案都会被备份(当然,直到下一次完整备份为止)。

这表示差异备份中的档案,都是自上次完全备份之后,曾被改变的档案。如果要复原整个系统,那么您只要先复原完全备份,再复原最后一次的差异备份即可。增量备份是针对于上一次备份(无论是哪种备份):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文件。

(增量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清除标记,既:备份后标记文件,换言之,清除存盘属性。)

跟增量备份所使用的策略一样,您平时只要定期做一次完全备份,再定时做差异备份即可。

所以,差异备份的大小,会随着时间过去而不断增加(假设在完全备份间,每天修改的档案都不一样)。以备份空间与速度来说,差异备份介于递增备份与完全备份之间;但不管是复原一个档案或是整个系统,速度通常比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快(因为要搜寻/ 复原的磁盘数目比较少)。

基于这些特点,差异备份是值得考虑的方案,增量备份与差异备份技术在部分中高端的网络附加存储设备如IBM、HP、及自由遁等品牌的部分产品的附带软件中已内置。

3、不同备份类型组合应用的示例

3.1、完全备份与差异备份

以每周数据备份计划为例,我们可以在星期一进行完全备份,在星期二至星期五进行差异备份。如果在星期五数据被破坏了,则你只需要还原星期一完全的备份和星期四的差异备份。这种策略备份数据需要较多的时间,但还原数据使用较少的时间。

3.2、完全备份与增量备份

还是以每周数据备份为例,在星期一进行完全备份,在星期二至星期五进行增量备份。如果在星期五数据被破坏了,则你需要还原星期一正常的备份和从星期二至星期五的所有增量备份。这种策略备份数据需要较少的时间,但还原数据使用较多的时间。

数据库备份方案

《客户名称》备份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上海鸿翼数字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

目录 1.项目概述 (3) 2.系统需求分析 (4) 1. (4) 2. (4) 1 (4) 2 (4) 1.1系统现状分析 (4) 1.2备份系统风险评估 (4) 1.3备份系统需求分析 (5) 3.系统备份理念 (5) 1 (5) 2 (5) 3 (5) 3.1系统设计指引 (5) 3.2数据保护技术选择 (6) 3.3连续数据保护 (7) 3.4备份管理系统组成 (7) 4.系统备份结构设计 (9) 1 (9) 2 (9) 3 (9) 4 (9)

4.1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9) 5.系统备份方案介绍 (11) 1 (11) 2 (11) 3 (11) 4 (11) 5 (11) 5.1W INDOWS服务器自身备份 (11) 5.2双机热备 (13) 5.3爱数备份 (14) 6.总结 (17) 1.项目概述

上海鸿翼数字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将根据《》的网络实际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集数据备份、灾难恢复、服务器整合及虚拟化一身的方案。一个完整的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就意味着数据安全与性能(机器和网络)的完美结合,一条龙式的服务标准(产品的服务与支持)。所以在选择备份系统时,既要做到满足系统容量不断增加的需求,又要所用的备份方式能够支持多系统平台操作。要达到这些,就要充分使用网络数据存储系统,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软件,配合系统备份及双机备份,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对网络的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和灾难恢复。 2.系统需求分析 1.1系统现状分析 《》网络基础结构是基于Windows平台,现在拥有X台服务器。《》的文档管理系统包含了文件服务器、转档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主要数据库包含了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DB2等。 1.2备份系统风险评估 《》的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数据的保护,在没有备份软件的情况下,已经采用了重要数据镜像备份、服务器系统镜像备份等常规保护方法,为企业的数据财产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但是以上方法很难实现快速备份和灾难后的迅速恢复,很难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根据上面的备份管理系统的风险评估,建议《》使用ESioo安全备份专家软件,配合Windows自带备份和双机虚拟备份,并重新设计相关备份的恢复策略,达到可以快速恢复数据备份和快速恢复文档管理系统备份的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数据安全级别。

X大数据备份系统方案设计

企业备份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二、系统需求分析 (4) 2.2系统现状分析 (4) 2.2备份系统需求分析 (5) 三、系统结构设计 (7) 3.1整体系统架构设计 (7) 3.1.1备份网络架构选择 (8) 3.1.2备份管理架构选择 (10) 3.2备份策略设计 (11) 3.2.1文件服务器的备份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SQL服务器的备份策略 (11) 3.3.3 Domino服务器的备份策略 (12) 3.4灾难恢复计划 (13) 四、设计方案总结 (15) 4.1备份管理方案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客户收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选择专业的服务—汉荣企业备份与恢复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概述 随着中国进入WTO后,国内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国外保险机构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上人们对保险的意识的逐步增强,日益膨大的市场份额,加速了众多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迅速占领市场占有率成为各保险公司最重要的市场策略,分公司、营业点、代理商遍布各地,内部的通讯以及沟通显得十分重要。并且,随着保险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都将逐步在全公司全面实施。信息化项目共同的特点都要求有一个安全的基础网络平台,将大量的即时信息纳入公司整体的数据库当中,这对保险行业公司网络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挑战。 山东新北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实际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一个完整的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解决方案就意味着:保护、性能与完美的集成,一条龙式的服务,包括产品、服务与支持。我们在选择备份系统时,既要做到满足系统容量不断增加的需求,又需要所用的备份软件能够支持多平台系统。要做到这些,就要充分使用网络数据存储管理系统,它是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对网络的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及灾难恢复等。 山东新北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数据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以SYMANTEC的Backup Exec备份管理软件为基础,结合山东新北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对各行业顶尖公司的服务支持经验,结合客户实际的业务发展与IT系统结构现状,帮助客户把重要的企业数据做备份保护,以防不测。确保企业的业务连续性,使企业的IT系统能够充分适应企业战略发展的能力要求。

ORACLE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方案

O R A C L E数据备份与数据恢 复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摘要 结合金华电信IT系统目前正在实施的备份与恢复策略,重点介绍电信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简称97系统)和营销支撑系统的ORALCE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方案。 Oracle数据库有三种标准的备份方法,它们分别是导出/导入 (EXP/IMP)、热备份和冷备份。要实现简单导出数据(Export)和导入数据(Import),增量导出/导入的按设定日期自动备份,可考虑,将该部分功能开发成可执行程序,然后结合操作系统整合的任务计划,实现特定时间符合备份规划的备份应用程序的运行,实现数据库的本级备份,结合ftp简单开发,实现多服务器的数据更新同步,实现数据备份的异地自动备份。 关键字:数据库远程异地集中备份 目录

一、前言 目前,数据已成为信息系统的基础核心和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各单位的宝贵财富,数据的丢失将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和用户数据的丢失,严重影响对社会提供正常的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业务数据还将会随业务的开展而快速增加。但由于系统故障,数据库有时可能遭到破坏,这时如何尽快恢复数据就成为当务之急。如做了备份,恢复数据就显得很容易。由此可见,做好数据库的备份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个满足当前和将来的数据备份需求的备份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数据备份方式主要采用主机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对数据进行冷备份,这种方式在数据量不大、操作系统种类单一、服务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简明的备份手段。但随着计算机规模的扩大,数据量几何级的增长以及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兴起,将越来越多的业务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平台上,这种单机的人工冷备份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分布式网络环境。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的、自动在线的企业级备份系统。备份的内容应当包括基于业务的业务数据,又包括IT系统中重要的日志文件、参数文件、配置文件、控制文件等。本文以ORACLE数据库为例,结合金华电信的几个相关业务系统目前正在实施的备份方案,介绍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二、金华电信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方案 由于金华电信IT系统以前只采用逻辑备份方式进行数据库备份,速度较慢并且数据存储管理都很分散,甚至出现备份数据不完整的现象。为了提高备份数据的效率,提供可靠的数据备份,完善备份系统,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降低数据备份对网络和服务器的影响,对每个IT系统的备份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我们对备份工作进行了改进,将逻辑备份与物理备份相结合,在远程建立了一个异地集中、自动在线的备份系统即网络存储管理系统。(这里用到的物理备份指热备份)其具备的主要功能如下:(1)集中式管理 :网络存储备份管理系统对整个网络的数据进行管理。利用集中式管理工具的帮助,系统管理员可对全网的备份策略进行统一管理,备份服务器可以监控所有机器的备份作业,也可以修改备份策略,并可即时浏览所有目录。所有数据可以备份到同备份服

各种备份方式比较

备份结构比较 概述 Host-Base、LAN-Base和基于SAN结构的LAN-Free、Server-Free等多种结构。 Host-Based备份方式: Host-Based是传统的数据备份的结构这种结构中磁带库直接接在服务器上,而且只为该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备份大多是采用服务器上自带的磁带机,而备份操作往往也是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的。 Host-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快,备份管理简单;缺点是不利于备份系统的共享,不适合于现在大型的数据备份要求。LAN-Based备份方式: LAN-Based备份,在该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其中配置一台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由它负责整个系统的备份操作。磁带库则接在某台服务器上,在数据备份时备份对象把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磁带库中实现备份的。 LAN-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投资、磁带库共享、集中备份管理;它的缺点是对网络传输压力大。

LAN-Free备份方式: LAN-Free和Server-Free的备份系统是建立在SAN(存储区域网)的基础上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基于SAN的备份是一种彻底解决传统备份方式需要占用LAN带宽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采用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将磁带库和磁盘阵列各自作为独立的光纤结点,多台主机共享磁带库备份时,数据流不再经过网络而直接从磁盘阵列传到磁带库内,是一种无需占用网络带宽 (LAN-Free) 的解决方案。 目前随着SAN技术的不断进步,LAN-Free的结构已经相当成熟,而Server-Free的备份结构则不太成熟。 LAN-Free的优点是数据备份统一管理、备份速度快、网络传输压力小、磁带库资源共享;缺点是投资高。 目前数据备份主要方式有:LAN 备份、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三种。LAN 备份针对所有存储类型都可以使用, 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只能针对SAN架构的存储。 基于LAN备份传统备份需要在每台主机上安装磁带机备份本机系统,采用LAN备份策略,在数据量不是很大时候,可采用集中备份。一台中央备份服务器将会安装在 LAN 中,然后将应用服务器和工作站配置为备份服务器的客户端。中央备份服务器接受运行在客户机上的备份代理程序的请求,将数据通过 LAN 传递到它所管理的、与其连接的本地磁带机资源上。这一方式提供了一种集中的、易于管理的备份方案,并通过在网络中共享磁带机资源提高了效率。

数据库备份策略说明

数据库备份策略说明 1、备份目的 保障项目数据安全,防止服务器故障导致数据无法恢复的情况。 2、备份策略 综述:所有mysql实例已经实现了master、slave结构,我们备份一般在slave服务器进行。部分备份完成之后,会上传一份数据到存储机或者其他服务器进行异机及异地备份,另外备份保存一份。 一、备份方式 1、本机备份 该备份模式,适合于快速恢复数据。比如:误操作删除数据等 2、异机容灾备份 该备份模式,能比较好的规避单机故障问题。 3、异地容灾备份 该备份模式,规避大规模IDC故障(比如:火灾、地震、空调故障等)、数据安全问题 二、备份频率 1、主站www、bbs、blog等核心项目,进行每天完整备份。结合各项目数据库实例master 与slave结构,以及当前slave服务器负载和带宽情况,采用crontab定时备份。 2、对于跟商业有关的项目,备份策略同核心项目。 3、非核心项目90%备份策略采用核心项目备份机制,其他采用每周备份策略。 4、对于近期大规模更新数据或者数据库结构变更的数据库实例,采用人员干预备份模式,即走备份申请流程。 三、备份准备 1、创建备份目录 /opt/phpdba/backup/database 2、脚本编写 详见第四项,备份脚本 3、加入计划任务crontab 4、检查备份情况 5、添加每天检查列表 四、备份脚本

#!/bin/sh LogFile=db$(date +%y%m%d).log week=`date +%w` cd /opt/phpdba/backup/database for DBName in database do NewFile=db$DBName$(date +%y%m%d).tar.gz OldLogFile=db$(date -d '7 days ago' +%y%m%d).log if [ -f $OldLogFile ] then rm -f $OldLogFile >> $LogFile 2>&1 echo "[$OldLogFile]Delete Old log File Success!" >> $LogFile else echo "[$OldLogFile]No Old log File!" >> $LogFile fi case $week in 1) date=`date -d '56 days ago' +%y%m%d` OldFile=db$DBName$date.tar.gz if [ -f $OldFile ] then rm -f $OldFile >> $LogFile 2>&1 echo "[$OldFile]Delete Old File Success!" >> $LogFile else echo "[$OldFile]No Old Backup File!" >> $LogFile fi ;; 2|3|4|5|6|0) date=`date -d '7 days ago' +%y%m%d` OldFile=db$DBName$date.tar.gz if [ -f $OldFile ] then rm -f $OldFile >> $LogFile 2>&1 echo "[$OldFile]Delete Old File Success!" >> $LogFile else echo "[$OldFile]No Old Backup File!" >> $LogFile fi ;; esac if [ -f $NewFile ] then echo "[$NewFile]The Backup File is exists,Can't Backup!" >> $LogFile else

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办法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研所”)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管理,避免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确保生产、经营、管理等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历史数据的有效保存,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有效技术手段,是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备份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中的所有关键数据,具体是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第三条数据备份与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动研所所有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负责动研所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六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是数据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动研所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设立数据备份岗位,并实行主、副岗制度,具体负责本单位数据备份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检查、监督、考核和统计等工作。 第八条动研所应明确各种信息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和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已正式投运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备份与管理工作由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负责;正在建设但未经正式验收投运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备份与管理工作原则上由该信息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委托开发商进行,信息化技术研究部给予必要的配合。 第九条数据备份技术及相关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培训,具备必要的技能。设备或技术更新,或者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发生变化后,要及时进行培训。

第三章数据备份 第十条数据备份应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采用不同的备份方式: 1.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2.增量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3.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4.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具体所采取的备份方式,应能确保真实重现被备份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数据。 第十一条在规划设计以及新建信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备份需求,填写《数据备份需求登记表》(附录1,)在系统投运前完成备份策略(附录2)和恢复预案的制定并在系统投运后同时开始执行;已投运的信息系统备份需求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的制定与调整需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二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在对计算机和设备进行软件安装、系统升级改造或更改配置时,应进行系统、数据和设备参数的完全备份;系统更新后,应实现数据的迁移或转换,确保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并对原系统及其数据进行完全备份。 第十三条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应统一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按分层分级 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数据备份系统及介质的选型要满足各系统的备份策略及保存要求,包括安全可靠性、性能和服务质量、冗余等,确保通过数据备份能及时恢复各种故障情况下造成的数据丢失。 第十五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应制定相关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备份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数据备份系统可靠运行。 第十六条应对数据备份操作进行记录,填写《数据备份记录表》(附录3),操作可能影响到信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报该信息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审查,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数据备份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数据备份的文档工作,完整地记录备份系统的配置和备份数据源的系统配置;做好备份工作的运行日志和维护日志;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要做好数据备份的文卷管理,所有备份应有明确标识,包括卷名、运行环境、备份人。卷名按统一的规则来命名,即由“系统名称-(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组成。 系统名称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 ABC 0操作系统0完全备份1光盘YYYYMMDDXXX 1应用软件1增量备份2硬盘

数据迁移技术方案

数据迁移方案 N 8000到A S13000 广东XX信息技术有限 2015年7月 1. 系统拓扑图 成果数据存储系统拓扑图 千兆以太网光纤线路万兆以太网光纤线路 千兆以太网线路 2. 需求分析 新增设备:2台AS13000—NAS 、1台NAS 网关与1套DPS 备份系统通过光纤跳线连接万兆交换机,中间服务器与华赛N8000通过6类网线连接万兆交换机,最低达到千兆交换得物理基础架构。其中1台AS 13000—NAS 作为成果数据存储,通过NAS 网关对外提供存储服务,另一台通过DPS 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备份。 华赛N8000存储数据有40TB,包括各种大小文件、压缩包,需安全迁移到AS 130

00,实现数据得备份与共享、数据迁移就是敏感性动作,必须保证迁移数据得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华赛N8000已发生硬件故障,须尽快完成数据迁移工作。 3.数据迁移方案 本次数据迁移得目标就是在最少存储中断服务时间内完成数据在两个存储设备之间快速有序迁移,并保证数据得完整性、可用性,一致性。 我们在本方案中建议以下2种方式实现存储设备之间得数据迁移: ●文件复制 ?通过全备份、增量备份实现数据迁移 ?实现方式简单,迁移成本较低 ?需要较长得存储中断服务时间 ●备份软件迁移 ?通过建立选择备份得模式运行实现数据自动复制,实现数据迁移 ?支持异构平台 ?需要第三方备份工具支持,成本较高 3.1.文件复制 该方法就是通过中间服务器得指令在2个存储设备之间复制数据,数据迁移实现方式简单,不需要对源数据进行设置变更,不影响源数据得正常运行;但该方式迁移数据需要较长得迁移周期,同时需要安排一定得存储中断服务时间,以保证数据得完整迁移。 该方法不适用于增量数据迁移,增量数据需另配存储或在存储中临时划LUN替用,迁移完原数据后再迁移增量数据。 3.2.备份软件迁移 该方法通过安装得备份软件实现2个存储设备之间数据备份,向导指引您进行文件得备份与恢复,支持任务排程,进行备份时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有选择得进行

几种常见的存储备份系统

几种常见的存储备份系统 Host-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快,备份管理简单;缺点是不利于备份系统的共享,不适合于现在大型的数据备份要求。 LAN-Based备份方式: LAN-Based备份,在该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其中配置一台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由它负责整个系统的备份操作。磁带库则接在某台服务器上,在数据备份时备份对象把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磁带库中实现备份的。 LAN-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投资、磁带库共享、集中备份管理;它的缺点是对网络传输压力大。 LAN-Free备份方式: LAN-Free和Server-Free的备份系统是建立在SAN(存储区域网)的基础上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基于SAN的备份是一种彻底解决传统备份方式需要占用LAN带宽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采用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将磁带库和磁盘阵列各自作为独立的光纤结点,多台主机共享磁带库备份时,数据流不再经过网络而直接从磁盘阵列传到磁带库内,是一种无需占用网络带宽(LAN-Free) 的解决方案。 目前随着SAN技术的不断进步,LAN-Free的结构已经相当成熟,而Server-Free的备份结构则不太成熟。 LAN-Free的优点是数据备份统一管理、备份速度快、网络传输压力小、磁带库资源共享;缺点是投资高。 利用IBM Tivoly Storage Manager软件,配合IBM LTO等磁带库产品,可以实现以上各种备份方式。 other 数据备份方式的选择 目前数据备份主要方式有:LAN 备份、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三种。LAN 备份针对所有存储类型都可以使用,LAN Free备份和SAN Server-Free备份只能针对SAN架构的存储。 基于LAN备份传统备份需要在每台主机上安装磁带机备份本机系统,采用LAN备份策略,在数据量不是很大时候,可采用集中备份。一台中央备份服务器将会安装在LAN 中,然后将应用服务器和工作站配置为备份服务器的客户端。中央备份服务器接受运行在客户机上的备份代理程序的请求,将数据通过LAN 传递到它所管理的、与其连接的本地磁带机资源上。这一方式提供了一种集中的、易于管理的备份方案,并通过在网络中共享磁带机资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案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方案

目录 一、编写目的 (1) 二、备份工具及备份方式 (1) 三、软件备份 (1) 四、软件恢复 (2) 五、数据备份 (2) 六、备份的存储 (2) 七、备份数据的保存规定 (3) 八、备份介质的格式 (3) 九、数据恢复 (4)

一、编写目的 本文档主要说明公司项目在实施现场的软件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方案。 二、备份工具及备份方式 1.备份工具 Oracle RMAN(Recovery Manager):是一种用于备份(backup)、还原 (restore)和恢复(recover)数据库的Oracle 工具。RMAN只能用于ORACLE8 或更高的版本中。它能够备份整个数据库或数据库部件,如表空间、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归档文件以及Spfile参数文件。RMAN也允许您进行增量数据块级 别的备份,增量RMAN备份是时间和空间有效的,因为他们只备份自上次备 份以来有变化的那些数据块。 2.备份方式 (1)自动备份:由Windows 计划任务调度完成; (2)手工备份:完成特殊情况下的备份,分热备份和冷备份,热备份是指在不 关闭数据库情况下进行备份,冷备份则需要停止Oracle实例服务。 三、软件备份 1.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天23:00将所有软件拷贝到其他存储介质上 2.超出七天的备份依次删除 3.每月一号将上月最后7天的备份文件刻录到光盘上

四、软件恢复 1.找出最近的备份程序覆盖到正式运行环境的相应目录中 五、数据备份 1.业务系统或数据库在打重要补丁或升级的前后,必须按要求对业务系统进行停 机备份或非停机备份,备份需包含应用和数据库的文件系统及数据,备份方式为手工备份,使用RMAN执行备份; 2.系统日常备份:作为7*24运行的重要系统,必须最小化数据丢失的同时,还 需要尽可能缩短恢复时间,数据库的日常备份策略如下: (1)确保数据库处于ArchiliveLog模式; (2)每日凌晨01:00执行数据库全备份,含控制文件备份; (3)每四小时间隔执行数据库归档日志备份,含控制文件备份; (4)每间隔两周执行数据库与应用系统文件备份,执行时间:数据库服务器在第一周的周六05:00,应用服务器在第一周的周六7:00。 3.每周一将上周的备份文件拷贝到其它存储介质上; 4.每月一号将上月最后一周的备份文件刻录到光盘上。 六、备份的存储 1.在确保成功备份数据的同时,必须严格保证存储结构的完整性,在备份服务器 或备份带库上需要保留足够的剩余空间,以存储需要保存的多份备份文件; 2.如项目上采用了专门的备份软件,有专用的备份存储,应提前规划好备份的存

数据备份技术与备份方式

数据备份技术与备份方式 笼统的说数据备份,就是给数据买保险,而且这种保险比起现实生活中仅仅给予相应金钱赔偿的方式显得更加实在,它能实实在在的还原你备份起来的数据,一点不漏。人们常说保险之优势,只有发生意外的人才能体会到。当使用者看着原本好好的硬盘,现在只不过是一堆冷冰冰、由金属与硅所组成的硬盒子,而消失不见的是使用者经年累月所保存下来的宝贵数据时,备份,或者说数据保险的作用就将完全体现。 1、当前主流的备份技术 1.1、数据备份 即针对数据进行的备份,直接复制所要存储的数据,或者将数据转换为镜像保存在计算机中。诸如Ghost等备份软件,光盘刻录和移动盘存储均属此类。 其采用的模式相对容易理解,分为逐档与镜像两种。一是直接对文件进行复制,另一是把文件压成镜像存放。 优点是方便易用,也是广大用户最为常用的。缺点是安全性较低,容易出错,其针对数据进行备份,如果文件本身出现错误就将无法恢复,那备份的作用就无从谈起。因此这种数据备份适用于常规数据备份或重要数据的初级备份。 1.2、磁轨备份(物理备份) 这种备份技术的原理是直接对磁盘的磁轨进行扫描,并记录下磁轨的变化,所以这种数据备份技术也被称为物理级的数据备份。 优点是非常精确,因为是直接记录磁轨的变化,所以出错率几乎为0,数据恢复也变得异常容易、可靠。这种数据技术通常应用在中高端的专业存储设备,部分中高端NAS(网络附加存储)如自由遁等专业存储设备就是采用此备份技术,这种数据备份技术在国外企业数据备份应用非常广泛。 磁轨备份采用的模式在国内并不统一,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各种备份模式:

如果您问一个对计算机备份程序不熟悉的人,他可能会告诉您,备份不过是把计算机上的「所有」数据,拷贝一份而已。换句话说,如果您在星期二晚上做备份,星期三没有更动计算机上的任何数据,那么星期三晚上做的备份,与前一天晚上做的,是完全一样的,这是备份的方式之一,但您实在没有必要这样做,要了解备份,我们得先知道备份的种类。 2、数据备份的主要方式: 2.1、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full backup),每个档案都会被写进备份档去。如上所述,如果两个时间点备份之间,数据没有任何更动,那么所有备份数据都是一样的。 这问题出自备份系统不会检查自上次备份后,档案有没有被更动过;它只是机械性地将每个档案读出、写入,不管档案有没有被修改过。备份全部选中的文件及文件夹,并不依赖文件的存盘属性来确定备份哪些文件。 (在备份过程中,任何现有的标记都被清除,每个文件都被标记为已备份,换言之,清除存盘属性)。 这是我们不会一味采取完全备份的原因—每个档案都会被写到备份装置上。这表示即使所有档案都没有变动,还是会占据许多存储空间。如果每天变动的档案只有 10 MB,每晚却要花费 100 GB 的存储空间做备份,这绝对不是个好方法;这也就是推出「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s)的主要原因。 2.2、增量备份 跟完全备份不同,增量备份在做数据备份前会先判断,档案的最后修改时间是否比上次备份的时间来得晚。如果不是的话,那表示自上次备份后,这档案并没有被更动过,所以这次不需要备份。换句话说,如果修改日期「的确」比上次更动的日期来得晚,那么档案就被更动过,需要备份。 增量备份常常跟完全备份合用(例如每个星期做完全备份,每天做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是针对完全备份:备份上一次的完全备份后发生变化的所有文件。 (差异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那些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不清除标记,既:备份后不标记为已备份文件,换言之,不清除存盘属性)。

数据备份管理办法

数据备份运维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数据备份和系统运维工作, 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和硬件设备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根据《XXX数据备份运维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司信息系统、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其他软硬件正常运行所需的应用信息系统环境数据、核心数据库、配置文件和其他相关数据。 第三条数据备份工作由办公室系统管理员负责。本项工作设立A、B角,保证数据备份工作不空岗。 第四条数据备份包括定期备份和临时备份两种。定期备份是指按照规定的备份方式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临时备份指在特殊情况(如软件升级、紧急关机、设备更换、感染病毒等)下,临时对数据进行备份。 第五条系统管理员根据信息系统和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备份方案,并报办公室主任审批。系统管理员要根据制定的备份方案对相应数据做好备份,并在每月初汇总上月备份工作情况并形成月报表。 第六条系统管理员负责对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并定期召集集成商、原厂商进行巡检工作。 第七条备份任务失败或无法正常完成时,系统管理员要及时联系相关厂商协调处理,并对异常情况和处理过程中做好相关 — 1 —

记录。 第八条在应用系统发生系统升级或迁移前,系统管理员应协调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认真做好相应的数据备份工作。 第九条存储备份的介质要有清晰、唯一的标识,并记录备份数据、日期和保存期限等内容。对备份存储介质的使用必须经办公室主任同意后方可使用。 第十条数据备份存储介质的保管环境应满足防磁、防潮、防盗、防火等基本要求。 第十一条系统管理员应当每年最少组织进行一次数据备份恢复的演练,并对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第十二条系统管理员具体负责协调、管理数据恢复工作,填写数据恢复报告。发生数据损坏,需要对信息系统和核心设备的数据进行恢复的,要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能进行。 第十三条在数据恢复之前应先查找造成故障的原因。在完成故障分析并确认需要通过备份进行数据恢复后,系统管理员应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包括恢复的内容、恢复的时间、恢复的计划操作步骤、恢复对应用造成的影响等)上报办公室主任,经批准后才能执行恢复操作。 第十四条在进行恢复前,应对当前环境及数据内容作相应的备份,并将每一步的执行过程认真记录下来。以防止在恢复的过程中发生其他的错误。完成恢复后,系统管理员应测试恢复的结果,检查数据有效性,对恢复后的系统进行的第一次备份情况 — 2 —

华为存储解决实施方案

华为存储解决方案

————————————————————————————————作者:————————————————————————————————日期:

华为存储解决方案包括企业级数据备份解决方案、企业级数据容灾解决方案、广域网低带宽环境下的备份解决方案 企业级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存储信息量不断增长,数据备份变的越来越重要。因而,如何保护好计算机系统里存储的数据,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并为业务系统提供快捷可靠的访问,是系统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华为公司针对目前IT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采用华为OceanStor系列存储产品和企业备份恢复领域处于领先的赛门铁克NetBackup平台,提供市场领先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通过对软硬件产品的整合,华为公司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完备的、智能的、易管理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全面解决客户因新业务的增长而带来的数据保护难题。 解决方案: 华为针对目前企业客户复杂的IT应用特点,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定制客户备份策略,全面保护客户的应用,为客户业务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后盾。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集中管理功能 企业的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等常常分布在多个地点,通过华为的企业级备份方案,可以实现数据备份工作的远程集中管理和维护,并可以实现备份介质集中存放,自动管理,

减少了管理维护的复杂度。 支持多种组网架构 企业客户的业务系统,组网都比较复杂,而且对备份窗口的要求不尽相同。华为企业级备份方案可实现数据LAN-Base、LAN-Free等的备份方式,为不同的数据制定不同的备份方式,不仅满足客户对备份窗口的需求,而且降低了客户总体成本。 全面保护客户数据 ?保护主流的数据库以及其他常用IT应用; ?实现操作系统的快速的灾难恢复; ?从桌面应用到数据中心应用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保护 ?备份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确保数据在合适时间存储在恰当的位置; ?将重要数据存储在磁盘上,而将不重要数据存储在磁带上; ?确保从磁盘中删除数据之前,已将数据迁移到磁带; ?利用生命周期策略自动执行数据管理 方案特点: ?华为提供软硬件结合的方案,提供包括备份服务器,软件,存储一体化的方案。通过预配置对产品进行打包,从而降低用户项目的管理风险,减少实施时间,为客户提供统一的服务; ?采用业界兼容性最好、成功应用案例最广泛的NetBackup数据保护软件,可以保护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和数据库、应用; ?提供最宽广的数据保护平台:在同一平台上可以提供包括备份、重复数据删除、连续数据保护等数据保护方案; ?基于磁盘的数据保护:除了传统磁带解决方案之外,NetBackup结合OceanStor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使用磁盘来提供数据保护,充分发挥了磁盘在备份领域的优势。其中包括支持智能磁盘设备或环境中日常使用的现有磁盘。

数据容灾备份设计方案

数据容灾备份设计方案 1.1数据备份的主要方式 目前比较实用的的数据备份方式可分为本地备份异地保存、远程磁带库与光盘库、远程关键数据+定期备份、远程数据库复制、网络数据镜像、远程镜像磁盘等六种。 (1)本地备份异地保存 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一天)将系统某一时刻的数据备份到磁带、磁盘、光盘等介质上,然后及时地传递到远离运行中心的、安全的地方保存起来。 (2)远程磁带库、光盘库 是指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送到远离生产中心的磁带库或光盘库系统。本方式要求在生产系统与磁带库或光盘库系统之间建立通信线路。 — (3)远程关键数据+定期备份 本方式定期备份全部数据,同时生产系统实时向备份系统传送数据库日志或应用系统交易流水等关键数据。 (4)远程数据库复制 生产系统相分离的备份系统上建立生产系统上重要数据库的一个镜像拷贝,通过通信线路将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日志传送到备份系统,使备份系统的数据库与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变化保持同步。 (5)网络数据镜像 是指对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和重要的数据与目标文件进行监控与跟踪,并将对这些数据及目标文件的操作日志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到备份系统,备份系统则根据操作日志对磁盘中数据进行更新,以保证生产系统与备份系统数据同步。 (6)远程镜像磁盘 利用高速光纤通信线路和特殊的磁盘控制技术将镜像磁盘安放到远 …

离生产系统的地方,镜像磁盘的数据与主磁盘数据以实时同步或实时异步方式保持一致。磁盘镜像可备份所有类型的数据。备份拓扑网络结构1.2(即东风东路院区中心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具有两个不同地点的中心机房房和嘉禾院区中心机房),在这基础上是可以构建一个异地容灾的数据备份系统,以确保本单位的系统正常运营及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地保护,以下设计方案仅提供参考。嘉禾院区数据中心东风东院区数据中心 本方案中,我们采用EMC的CDP保护技术来实现数据的连续保护和容灾系统。 1.在东风东院区数据中心部署一台EMC 480统一存储平台,配置一个大容量光纤磁盘存储设备,作为整个系统数据集中存储平台。 2.在嘉禾院区数据中心部署一台EMC 480统一存储系统,配置一个大容量光纤磁盘存储设备,作为整个平台的灾备存储平台。 ) 3.两地各部署两台EMC RecoverPoint/SE RPA,采用CLR技术,即CDP(持续数据保护)+CRR(持续远程复制),实现并发的本地和远程数据保护。 4.在东风东院区数据中心本地采用EMC RecoverPoint/SE 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实现本地的数据保护。. 5.两地采用EMC RecoverPoint/SE CRR(持续远程复制)技术,实现远程的数据保护。由于两地之间专线的带宽有限,可以采用EMC Recoverpoint/SE异步复制技术,将东风东院区数据中心EMC480上的数据定时复制到嘉禾院区数据中心。根据带宽的大小,如果后期专线带宽有所增加,RecoverPoint会自动切换同步、异步、快照时间点三种复制方式,尽最大可能保证数据的零丢失。 1.3本地数据数据保护(CDP)设计

数据备份及恢复的方法.

数据备份及恢复的方法 根据国家局对数据安全的要求和部署,各省局需每周对数据库进行增量备份,每月对备份的数据进行介质存储(刻录成光盘或者备份到另一台机器)。现对数据备份及恢复的方法做以下描述: (一)数据库备份: 1、进入命令行界面 2、转换身份为数据库管理员 #su – db2admin 3、停止应用对数据库的操作 $ db2 force application all 将出现以下提示: DB20000I FORCE APPLICATION 命令成功完成。 DB21024I 该命令为异步的,可能不会立即生效。 4、备份ROEEE数据库 $ cd ~ $ mkdir backup $ cd backup $ mkdir roeee $ cd roeee $ db2 backup db roeee user db2admin using db2 等待出现成功提示后数据库备份成功 5、备份DTDB数据库 $ cd .. $ mkdir dtdb $ cd dtdb $ db2 backup db dtdb user db2admin using db2 等待出现成功提示后数据库备份成功,至此,数据库备份完成。

(二)数据库做增量备份 1、首先对数据库作增量备份设置 (1)进入命令行界面 (2)转换身份为数据库管理员 #su – db2admin (3)进入DB2命令行进行设置 $ db2 db2 =>update db cfg for dtdb using trackmod yes 2、设置完成后,须执行一次完整备份: db2=> force application all db2=> backup db dtdb to /home/db2admin/backup/dtdb db2=> backup db roeee to /home/db2admin/backup/roeee 3、完成后,进行差量备份: db2=> backup db dtdb incremental delta to /home/db2admin/backup/dtdb db2=> backup db roeee incremental delta to /home/db2admin/backup/roeee (三)数据库备份的恢复 $ cd ~ $ cd backup/roeee $ db2 restore db roeee user db2admin using db2 等待成功提示后执行 $ cd ../dtdb $ db2 restore db dtdb user db2admin using db2 等待成功提示后完成恢复操作

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

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 2016年8月 目录 1概述 (1) 2备份需求 (1) 3策略 (1) 3.1备份环境 (1) 3.2备份节点 (1) 3.3备份方案概述 (1) 3.4数据恢复概述 (2) 4方案 (2) 5可能遇到情况及解决方法 (5)

1概述 随着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信息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系统运行遇到故障时尽快恢复服务对公司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为最大限度保障云盘用户数据安全性,同时为了能在不可预计灾难情况下,保证云盘的安全快速恢复工作,所以需要对云盘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 方案主要内容:数据备份是指通过软件自动执行或手工操作将服务器重要文件及数据保存到磁盘柜和磁带等存储设备上。主要目的是减少及避免由于服务器软硬件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确保公司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运行并且重新提供服务。 云盘环境 采用双节点方式部署: 服务器:2台物理服务器均安装CentOS 7.0系统与云盘软件。 数据存储:2台服务器分别为:db_master与db_slave,各挂载3T的FC-SAN存储。 2备份需求 对2台云盘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并验证恢复,保证数据安全性。 3策略 3.1备份环境 需要1台服务器安装CV备份服务器,分别为云盘服务器上安装CV控制台,因考虑备份服务器存放备份文件,故CV备份服务器挂载存储需要大于7T(云盘服务器存储为:800G磁盘+3T存储)。 3.2备份节点 2台生产环境云盘服务器都需要备份/data/data_all、/lefsdata、/usr/local/lefos,同时做好标记,区分开主服务器与副服务器的/data/data_all、/lefsdata、/usr/local/lefos。 3.3备份方案概述 将2台生产服务器安装CV客户端,从CV服务器中检测云盘服务器。检测到后,拷贝数据到CV服务器指定目录下。 3.4数据恢复概述 数据恢复时对应主、副服务器,从CV服务器上进行相关操作,将备份的主服务器与副服务器的/data/data_all、/lefsdata、/usr/local/lefos传输回备份服务器目录位置,检测拷贝后文件的所有者与所有组、权限是否正确,重启所有服务。

数据备份中心机房技术方案

数据备份机房设计方案

目录 1总体项目要求 (3) 1.1项目概况 (3) 1.2建设目标 (5) 1.3方案依据 (5) 2总体设计方案 (7) 2.1机房装饰工程 (7) 2.1.1区域规划 (7) 2.1.2隔断 (8) 2.1.3工作面清理 (8) 2.1.4封窗口 (8) 2.1.5防尘处理 (8) 2.1.6保温处理 (9) 2.1.7天花 (10) 2.1.8彩钢板 (10) 2.1.9地板 (11) 2.1.10门窗 (11) 2.2电气系统工程 (12) 2.2.1总配电量 (13) 2.2.2供配电 (14) 2.2.3配电柜选型 (14) 2.2.4供电电缆 (14) 2.2.5UPS系统 (15) 2.2.6照明 (15) 2.2.7插座 (16) 2.2.8管槽配线 (16) 2.3精密空调系统 (17) 2.3.1总体说明 (17) 2.4室外新风过滤系统方案 (18) 2.4.1新风换气 (18) 2.5机柜 (19) 2.6综合布线系统 (19) 2.6.1系统规划 (20) 2.6.2综合布线部分施工案例 (20) 2.6.3产品选型 (24) 5.7防雷接地与静电防护 (31) 2.6.4电源防雷 (31) 2.6.5接地与静电防护 (33) 2.7机房消防系统 (34) 2.7.1设计依据 (34) 2.7.2操作说明 (34) 2.7.3防护区要求 (35) 2.7.4设备安装简述 (35) 2.7.5设备调试与验收 (35) 3部分工程图片 (36)

1总体项目要求 数据备份机房数因数据备份需求,需要按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对建立备份数据中心(IDC)。网络中心拥有数量众多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未来更可能成倍的增长,如何更高效、节能、安全地管理这些服务器或网络设备,成为机房管理人员及操作维护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数据中心必须从规划的角度就要考虑能满足未来5年的发展需要,数据中心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屏蔽、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接地和安全防范等要求,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也要突出美观、高雅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1.1 项目概况 按照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的机房分级及性能要求规定,数据备份机房的网络中心机房应为B级机房,场地内的设施宜按冗余要求配置。 本项目数据中心拟建在1楼,如下图所示: 数据中心所在楼层高5.3米,梁下净空约4.2米,分为占地面积700平方米,长23.8,宽30米,,根椐我公司对机房的实际考查,我们把机房分两个大区域,分别为生产区域及办公区,生产区采用一条通道,办公区采用一条通道。两个区域由一条通道联接,中间可以实现防火,也可以实现区相对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