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合集下载

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畜禽养殖Livestock Breeding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宋强(绥滨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鹤岗156200)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20)08-0084-01蛋鸡养殖中的产蛋期通常发生在20周龄左右,做好开产前、开产后的科学饲养管理,有助于通过光照、饲料、驱虫等措施更好满足蛋鸡生理变化需求,避免蛋鸡产蛋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是提升产蛋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方法。

为了实现蛋鸡产蛋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开产前与开产后多方面细节入手,解析蛋鸡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1关注母鸡产前变化养殖人员如果没有根据母鸡产前变化,做好合理转群,很容易令母鸡出现转群后的体重下降、精神紧张等应激反应,不利于蛋鸡顺利开产。

所以关注母鸡产前变化非常必要,一般来说母鸡产蛋前期骨骼和体重都有所增长,其中骨骼增重15-20g,体重增重400-500g,母鸡自16周龄发育到性成熟,开始有雌激素从成熟卵泡中释放出来,此过程雄激素和雌激素发生协调作用,形成了骨腔中的髓骨,小鸡和未性成熟的母鸡不具有髓骨,可将其视为母鸡性成熟特有标志。

母鸡产蛋前开始发育输卵管和卵巢,此时起持续受到应激,肝脏有增大变化,应激直到产蛋高峰季结束。

养殖人员根据以上变化进行鸡群调整,将没有生产价值、发育较差、体重较轻的鸡果断淘汰,使母鸡生产群处于整齐、均匀水平。

选择17~18周龄开始转群,保证母鸡能够很好的熟悉新环境,注意转群不可在高温天气进行,避免抓翅抓颈,采取抓脚方法,迅速且轻柔抓鸡,尽量不给鸡群造成刺激和惊扰,可以在减暗灯光、夜间开始转群,降低应激.将多维素和抗应激药物在转群前3d与转后3d添加到饲料内,把电解质适量添加到饮水中.育成鸡鸡舍温度与产蛋鸡舍温度避免过大悬殊,为转群鸡提供充足清洁饮水。

2日粮更换要点转群后母鸡日粮要进行相应更换,产蛋期日粮的提供从鸡群达到5%产蛋率开始,时间通常在19周龄左右,注意换粮过渡时间为7d,这主要是母鸡已经很适应原来饲料,一旦饲料突然改变,很容易导致母鸡胃肠道菌群失调,甚至引起多种疾病。

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高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注意环境变化 , 减少应激 。 鸡群达到产蛋高峰期
的关 键 时期 , 必 须尽 力创 造一 切条 件 , 采 取一 切 有效
其次还可有 5 周左右时间的最高产率( 9 0 %以上) , 产
蛋高 峰期 越长 , 全年 产 蛋量越 高 , 鸡每产 1 个蛋 约需
措施 , 保持群体的健康。蛋鸡属神经敏感动物 , 尤其 在产蛋高峰期 , 对外界变化特别敏感 。因此 , 不要轻
在2 O 周龄转群时, 应把转入的后备产蛋鸡按其 体形冠羽发育情况 , 分出合格鸡和发育不 良鸡。 对发
育不 良的后备鸡 , 安排在靠阳面的笼位 内, 提高饲料 营养 , 当体形发育成熟而性成熟还未发育完全时 , 添
光照刺激排 卵 , 增加产
蛋量 。 从2 l 周 龄 开始 , 增 加 光照 时间 , 实行人 工 补充 光照 。 2 1 — 2 4周龄 每周 增加 时 间 3 0 m i n , 2 5 周 龄 以后
补 充光 照 时舍 内 l m 以灯 光亮 度 3 - 5 W 为 宜 。所用 灯 泡不 能大 于 6 0 W。 灯 距 地面 2 m左 右 , 并 要 有灯罩 聚光 , 灯 与 灯之 间距 离 约 3 m, 舍 内各 处 光 线 照射 要
均匀 。
高 产蛋 鸡的 饲 养管 理措施
开产无望的母鸡淘汰掉 ; 并根据生长情况 、 体重变化
喂给较高的蛋白质 日粮 , 促使产蛋高峰期迅速到来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犬疥癣病 的诊 治
易改 变 蛋鸡 已习惯 了 的环 境 和饲 养 管理 操 作 规程 ,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收稿 日期 :0 01 4 2 1—卜2 张凤 阁 , ,9 3年 生 , 专 , 牧 兽 医 师 。 男 l6 大 畜
2 1 0 0年 第 1 2
疾病 , 响鸡 只健 康 。通 风 换 气 的 目的就 是 排 除鸡 羽毛脱 落正 在换 羽 或 羽毛 新 洁 已提前 换 完 羽 ; 看 影 ② 舍 内污 浊气体 , 引进 新 鲜 空 气 , 起 到 调 节 舍 内温 、 冠 、 并 肉垂 : 蛋鸡 冠 、 产 肉垂 大而红 润 , 弱鸡 苍 白或 萎 病 湿度 作用 , 有利 于鸡 只 的 生 长发 育 。当鸡 舍 内空气 缩 , 产鸡 已萎缩 ; 看粪 便 : 蛋 母 鸡 排粪 多而 松 寡 ③ 产 有腐 臭 刺激性 气 味时 , 要 及时通 风换气 。 就
2 开 产 前 注 意 事 项
饲 料消 耗增 加 , 以要给鸡 群 最舒适 的温度 , 所 这样 才 能发挥 蛋鸡 最好 的产 蛋性 能 。夏季 鸡舍 高温 造成 的
在 ( ) 好上 笼前 的准 备 : 备要 维 修 、 试完 好 , 损 失 比较 严 重 的 , 炎 热 季 节 一 定要 做 好 完 善 的降 1做 设 调 冬 用具 齐 全 。进 鸡 前 3 d对 鸡 舍 、 备 及 用 具 进 行 温措 施 , 季做好 保 温T作 , 设
规 模化 养鸡 场 蛋鸡 的产 蛋 期 通 常 是指 从 2 1周 的钙 源为 颗 粒 状 。 当鸡 群 中 达 到 5 产 蛋 率 时 , 将
在 2 龄起 到 7 周 龄 。现代 蛋 鸡 品种 一 般 在 2  ̄2 周 龄 生长 饲粮 逐步 过渡 到产 蛋鸡 饲 粮 , 产 蛋 率 9 以 2 0 1
8 2 8 分 开始产 蛋 ,3 5 龄产 蛋 率 达 5 ,7 2 2  ̄2 周 0 2 ~ 9周 龄 上 、 8 ~9 、8 以下 三个 不 同 时期 , 别 饲 喂

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省蛋鸡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蛋鸡养殖中因生产管理因素导致的问题逐步突现。

因此,针对我省目前蛋鸡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现对蛋鸡产蛋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技术阐述如下,供各蛋鸡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产蛋鸡饲养管理产蛋期[中图分类号] s83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53-01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越来越快,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民朋友快速致富的一种选择。

特别是禽类养殖,它相对来说成本较低,资金周转快,但大多是小规模养殖,而且大多都是缺乏专业知识,无科学养殖技术的支持,下面我们来看看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一、产蛋鸡的生理特征及产蛋规律1.生理特征刚开产的母鸡虽然性已成熟,但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全,18周龄体重仍在继续增长,到40周龄后,体重增加多为脂肪积蓄;腹部脂肪将卵巢包围,从而抑制了产蛋机能。

因此在产蛋鸡的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其生理上的不足。

2.产蛋规律产蛋鸡富于神经质,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产蛋期间饲料配方突然变化、饲喂设备改换、环境温度、通风、光照、密度的改变,饲养人员和日常管理程序等的变换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对蛋鸡产生不良影响。

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对营养物质利用率不同,母鸡刚达性成熟时(17~18周龄)成熟的卵巢释放雌性激素,使母鸡贮钙能力显著增加,开产至产蛋高峰时期,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采食量持续增加,到产蛋后期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脂肪沉积能力增强。

产蛋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体重、蛋重和产蛋量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开产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二、开产期的饲养管理1.做好转群和适时更换饲料在转群的前3~5天,将产蛋鸡舍准备好并消毒完毕,并在转群前做好后备母鸡的免疫和修啄工作。

转群最好能在16周龄进行,但注意此时体重必须达到标准。

当鸡群在17~1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马上更换产蛋料能增加体内钙的贮备和让小母鸡在产前体内贮备充足营养和体力。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产蛋鸡饲料配方1、减少能量饲料在气温逐渐升高情况下,如果继续饲喂越冬期的高能量饲料,会使蛋鸡体重增加,从而影响产蛋率。

科学的做法是减少日粮中玉米等谷物类饲料的比例。

2、提高蛋白质水平母鸡产蛋期要消耗较多的蛋白质,且其消耗量与鸡的产蛋率有关,所以饲料中的蛋白原料要根据鸡产蛋率的提高而增加。

方法是在日粮中适当添加优质的鱼粉、豆饼等,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少添杂粕。

3、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当日粮中长期缺乏时,蛋鸡的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软、变薄,而且对钙的吸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当鸡产蛋增多时其维生素消耗量也增加,所以可适当投喂一些青饲料,同时增加饲料中多维素的用量。

4、提高矿物质含量母鸡产蛋时对钙的需要量增加,如饲料中缺钙,蛋壳质量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破损蛋,严重的会引起鸡下软壳蛋、无壳蛋。

缺磷与缺钙一样也会引起蛋鸡的不适,如啄羽、啄肛、啄蛋等异食癖。

因此,一旦发现蛋鸡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现象,应查清原因,相应增加日粮中矿物质添加剂的含量。

产蛋鸡饲养标准产蛋期一般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上笼到5%开产,第二阶段是产蛋5%到50周左右或到产蛋高峰过后产蛋下降到70%,第三阶段为50周龄至淘汰。

产蛋期一般每天喂料2~3次,自由采食,上笼后到产蛋率达5%给蛋前料,此时鸡群还没有完全开产,所以日粮中蛋白的含量较低;5%到50周给蛋1料。

这时的鸡群处在产蛋旺盛时期,需要的蛋白和能量及其他营养物质都相对增加,必须保证足够的采食;50周以后给蛋2料。

这阶段鸡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低,即使给以高蛋白的饲料,产蛋量也不会有很大的上升,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喂蛋2料比较好。

1、喂料时料槽中的饲料应分布均匀,料梢要经常清扫,特别是夏天,料槽中的湿料和脏料必须清理干净。

饲料不要加得太慢,不应超过料槽的1/3,以免被鸡啄撒而造成浪费。

2、饮水必须是清洁新鲜的,饮水器或水槽必须每天进行清洗,乳头式饮水器要定期逐个检查,如果育成期是水槽,上笼后用饮水器则要注意教会鸡群用乳头饮水。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山东畜牧兽医10表3不同出雏时间对雏鸡增重的影响增重组别0~1周龄1~3周龄3~5周龄5周龄末体重124.30±8.1277.67±20.2879.05±18.29220.80±40.53220.39±7.5473.86±16.3882.33±28.57209.43±42.16319.53±5.8874.72±20.6480.57±26.20212.80±40.03419.19±8.3678.07±20.9579.03±30.13215.52±43.84注试验各组0~1周龄1~3周龄3~5周龄增重和5周龄末体重经F检验皆差异不显著表4不同出雏时间对性别比例的影响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雌雏/雄雏 2.54:1 1.34:10.98:10.87:1注各组雌雏/雄雏相比较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表5不同出雏时间对料重比和成活率的影响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料重比 3.23:1 3.01:1 3.13:1 3.14:1成活率%84.9191.9296.1289.12注料重比第1组和第4组大于第3组和第2组成活率第1组第2组第4组均低于第3组3分析讨论固始鸡孵化从见出鸡到出雏结束共经历了55h大于正常40h相对较长出雏规律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出雏至最后95%虽然仍不断有鸡出壳或啄壳但数量较少而且大部分为残弱雏故在孵化实践和生产中不能为了追求较高的孵化率而一味延长出雏时间从节省电力人力及提高雏鸡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出雏达到一定时候可以直接停止出雏雏鸡出雏的早迟受入孵种蛋蛋重的影响并不很大但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有蛋小先出的趋势在相同品种相同的贮存时间和相同的孵化条件下出雏的早迟估计应该决定于公母鸡的遗传特性出雏早迟这一性状为数量性状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采用加性选择提高雏鸡出雏的一致性雏鸡出雏的早迟对雏鸡的育成率影响较大出雏高峰育成率最高偏离出雏高峰越远的雏鸡育成率越低出雏较晚的雏鸡因在壳内时间较长体质弱在早期饲养中死亡较多出壳较早的雏鸡因为同其他雏鸡同时开水开食饥饿时间长失重大造成体质也较弱故在大批孵化的情况下要分批出雏分批开水开食雏鸡出雏的早迟对雏鸡早期增重和料重比等生产性能影响不大固始鸡出雏早的雏鸡雌雏所占的比例较大大于50%随着出雏时间的推迟雌雏所占的比例逐渐缩小到后期雌雏所占的比例则小于雄雏所占的比例这可能因为在胚胎期雌雏的胚胎发育速度比雄雏快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致收稿日期2006―03―30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整个产蛋期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923周龄为产前营养积累和50%产蛋率的出现阶段第2阶段2442周龄为产蛋高峰持续阶段产蛋率为85%以上需要全价营养阶段第3阶段4372周龄产蛋率85%以下逐渐缓慢下降至淘汰营养需要逐渐减少产蛋阶段产蛋鸡食欲旺盛每天喂3次料自由采食早晨喂全天量的30%左右下午喂全天量的30%左右晚上喂全天量的40%左右让鸡充分吃饱以免夜间饥饿影响产蛋和发生异嗜癖2122周龄日采食量为100105g23周龄为115120g25周龄以后为120g左右1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蛋鸡在产蛋前处于营养贮备生理反应阶段表现食欲旺盛体重快速增加当鸡群的产蛋率达到5%大约在2022周龄时要将育成鸡饲料转换为预产料此期应特别注意钙含量的提升预产料应将饲料中的钙含量由育成料的1%左右提高到2%以上粗蛋白的含量应与预产料相同为迎接产蛋高峰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故应重视此过渡阶段的饲养产蛋初期一般不限制采食量因为此时母鸡的生长发育尚未停止所采食的饲料要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为产蛋积蓄营养此时还需要根鸡的体重和产蛋率上升的幅度下转第15页畜牧生产15之季可加大消毒次数因为病原微生物易被热源杀死此时消毒效果要比冬季好因此秋季到来之前如果能施行全进全出把圈舍彻底清扫反复消毒对以后冬季饲养猪只的健康大有益处2尽量避免养殖过程中的几个误区2.1孕猪患病不用药不少的养殖户认为母猪怀孕后如果患病时打针用药会对胎儿不利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临床上有些药物如四环素链霉素阿司匹林等对孕猪用药时都采用静脉注射药物不通过肝脏进入胎体毒性较大但如果改为口服药物经过肝脏解毒后则变得安全有效所以母猪怀孕后生病时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诊治用药时也应听从专业兽医的指导2.2喂熟料损失大生料熟喂不但破坏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费人工耗燃料增加开支而且还导致饲料营养价值降低特别是熟食用水稀释后再喂看起来猪吃得多实际上吃下去的大部分是水猪摄食过量的水还会影响其消化吸收等正常生理功能加重肾脏负担因此饲料含水量的大小应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同时还应注意供给猪充足的清洁饮水冬春季节以饮热水为宜2.3颗粒饲料加水喂如今颗粒饲料粉料等多种配方饲料逐渐充满市场而有的农民朋友虽然知道这种配方饲料养猪好但不懂或忽视科学饲喂方法把两种饲料用同一种方式饲喂在颗粒饲料中加水搅拌成粥状使其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营养价值降低正确的方法是单用颗粒饲料喂猪然后再喂水这样才能使饲料充分发挥营养作用2.4营养供给欠合理一些农户喂猪时有什么喂什么只要猪吃饱就行不讲究饲料的精细更不讲究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和日食量这样不仅使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而且使猪长得慢出栏时间延长因此养猪一定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把玉米饼粕鱼粉骨粉添加剂维生素等按比例混合制成营养全面的饲料后再喂猪这样可使猪增重快出栏早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2.5安乃近能治百病有的农民朋友见猪不吃食全身发热连忙注射大剂量的安乃近认为只要降低了体温猪病就会好其实猪病同人病的病理一样患病后容易出现炎症导致猪体发热使用安乃近可以很快减轻其发热症状但安乃近副作用很大易引起猪过敏性休克体温急剧下降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突然死亡所以应请专业兽医仔细诊断确定病症然后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适当配用解热药进行治疗收稿日期2006―03―20上接第10页适时转换饲料配方按饲养标准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效率获得理想的产蛋表现及效益将鸡舍内平均温度保持在2028可得到最高的饲料效益产蛋初期保持较低温度可增加鸡只饲料摄取量从而得到较高的初期产蛋率及蛋重2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蛋鸡所需要的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是氨基酸10种必需氨基配中缺乏一种其他9种的利用效率会受限制在没有合成氨基酸的补充下饲料中的限制氨基酸次序是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及精氨酸胆碱能促进合成蛋氨酸防止脂肪沉积饲料中加入0.3%的胆碱有利于提高产蛋率和降低饲料消耗产蛋高峰期要在饲料配方和原料品种上尽量保持稳定性同时要保持环境条件的稳定性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以免鸡群对饲料的变动及环境变化产生应激反应而导致产蛋率下降产蛋率一旦下降恢复起来就比较困难高产期必须了解鸡群每日的饲料消耗调整饲料中养分的浓度使鸡只不因采食的多少而影响其对必需养分的摄取量要根据鸡的采食量蛋重产蛋率和体重的变化适当调整给料量具体做法是产蛋率上升清早食槽无料当天的给料量要酌情增加产蛋率平稳清早食槽无料给料量仍保持前1天的水平产蛋率平稳或下降清早有剩料则应适当减少给料量无论如何要保持食槽第2天早上无剩料这样既能保证鸡群有旺盛的食欲又能防止饲料浪费3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随着鸡群进入产蛋中后期产蛋率下降到80%以下鸡只每天应摄取 3.90 4.10g的钙与440460ml的有效磷要适当减少给料量或降低饲料的营养浓度以免鸡群过肥而使产蛋率骤降河南省南阳黄牛科技中心姜林王冰雁473000。

产蛋鸡的喂料管理措施

产蛋鸡的喂料管理措施

产蛋鸡的喂料管理措施作者:李秀梅来源:《家禽科学》2016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6)11-0025-02一只鸡在一个饲养周期(约500d)共耗料50kg左右,占养殖成本的70%以上,因此,对于产蛋鸡在整个周期中的饲喂管理是反映鸡群生产性能及生产效益的直接体现,所以为保证鸡只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必须关注鸡只的饲喂管理。

1 按不同日龄阶段进行饲喂管理蛋鸡产蛋期的阶段划分,大体上以19~25周龄为产蛋前期,26~45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6~72周龄为产蛋后期。

1.1 产蛋前期的饲喂管理要点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这一时期是鸡群发育的最重要时间。

一方面维持体重的增长,另一方面是保证生殖系统发育,为进入产蛋高峰期做准备。

鸡群开始见蛋以后,产蛋率逐日增加,而且上升很快,蛋重也在逐步增加,保证充足的营养是充分发挥生产性能的根。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应开始饲喂产蛋前期饲料。

日粮中的钙需要量由1%增加至2.25%,这一时期鸡的卵巢和第二性征(鸡冠、肉髯)发育很快,采食量显著增加,必须任其自由采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当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开始饲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即预付营养,这样有利于鸡群达到产蛋高峰,解决因饲料营养水平不足不能达到产蛋高峰的问题。

1.2 产蛋高峰期的饲喂管理要点产蛋高峰期,产蛋鸡对外界干扰因素非常敏感,因此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做好高峰期饲喂管理至关重要。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产蛋率达到90%以后,仍可继续维持四个月左右,80%以上的产蛋率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因此,产蛋高峰期饲料要全价、稳定,不可轻意改变。

同时必须保证鸡只的日耗,并通过饲喂方式刺激鸡只采食量的增加,尤其注意喂料时间,要避开上午8:00~10:00点鸡群产蛋集中的时间,尽可能避免对鸡群能造成应激的一切因素,种鸡应避免在下午输精期间喂料。

1.3 产蛋后期的饲喂管理要点从鸡只的生理角度出发,经过产蛋高峰期,即便饲喂再多的优质饲料,也无法生产更多的蛋,这时要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适当调整饲料,减少蛋白质的含量,并适当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

加强管理 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

加强管理 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
峰推迟 1 0 ~ 2 0 d。 若 鸡 群 大 病 不 犯 小 病 不 断 , 或 一
就 会使高 产打 折 。 体 成 熟 的标 志 , 一 是体重 均匀度 , 二是 胫骨 长度 。以体重 均匀度 为指 标 的 , 是 按 育 成 鸡 单 个 体 重 在 达 标 范 围 内± 1 0 % 的体 重 鸡 只 占整 群
性 能 充 分 发 挥
5 周 龄前 主要 是 内脏 器 官 、 消 化器 官 、 免 疫 器
官 发 育 的 阶 段 ,质 量 营 养 较 好 的 蛋 雏 鸡 开 口料 可 以让 内脏 、 消化 、 免 疫 器 官 充 分 的 生 长 发 育 。蛋 雏 鸡群 在 3 5 d时 。其 平 均 体 重 和 均 匀 度 能 否 达 到 标 准. 与 性 成 熟 日龄 、 产 蛋持 久 性 、 终 生 产 蛋 数 量 均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1 0 8 5 ( 2 0 1 5 ) 0 6 — 0 0 3 1 — 0 2
在走 访 蛋鸡 养 殖 户 的过 程 中 ,发 现有 的 养殖 户蛋鸡高峰期 ( 产 蛋率 在 9 0 %以 上 ) 可以维持 8 ~
1 0个 月 ,有 的 养 殖 户 蛋 鸡 高 峰 期 不 足 3个 月 , 有 的甚 至 没有 产 蛋 高峰 期 , 蛋 鸡养 殖 想获 得 高效 益 , 必 须 加 强 育雏 、 育成期 、 高 峰期 的管 理 , 确 保 蛋 鸡 产 蛋 高 峰维 持 时 间 长 , 除 了要 注 意 温 度 、 湿度 、 光 照、 通 风方 面 的管 理 。 还 重 点 应 加 强 防疫 、 营 养 调
蛋 鸡 需要 做 好疫 苗 防疫 、 驱虫 、 细 菌 病 预 防 与 治疗 , 特别 是蛋 鸡 流感 、 新城疫 、 传 染性 支 气 管炎 、 法 氏囊 的防疫 , 更 是 重 中之 重 。育 雏 、 育 成 期 发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发布时间:2010-03-02 15:17 来源:河北科技报
摘要: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水平是否符合鸡的生
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水平是
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间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一、生理变化特点
1.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周期,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
巢上的卵泡大量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和生殖系统成熟同
时进行。这时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群产蛋率在20周龄达5%,22周龄达50%,24
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外界环境条件均要求十分严格。

2.产蛋鸡进入预产期后,鸡的体内发生了很大的生理变化,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
上都处于一种生理应激状态,再加上转群、免疫、驱虫等影响,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
发生各种疾病。

二、饲养管理措施
1.适时转群,按时接种、驱虫。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
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
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油苗加活苗,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及其它疫苗。入笼后最好进行
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
丙硫咪唑20~30毫克/公斤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入料中服用。转群、接种前后在料
中应加入多种维生素、抗菌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2.适时转换产蛋料。为了适应蛋鸡体重的增加、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对钙的需求,
可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饲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同时在料中额外添加一倍量
多种维生素。这个时期应当取消限制饲喂的方法,让鸡自由采食。在开灯期间要保证槽中始
终有料。

3.增加光照时间。农村专业户养鸡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在18周龄时,如
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两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最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
到每天15或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
周龄增加光照时间。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4.为鸡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产蛋鸡最适合的温度是13℃~23℃,冬季最好能保
持在10℃以上,夏天最好能保持在30℃以下。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保持
环境和喂料、饮水、光照等稳定性。

5.搞好疫病防治工作。(1)蛋鸡入笼后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如氟哌酸、环
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每4~5周投药一周,以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等。(2)
定期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倍量多种维生素,以适应鸡的产蛋需要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提高对
各种疾病的抵抗力。(3)加强卫生管理,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制
度,防止疫病传入。密切注意产蛋率的上升幅度是否符合标准,密切注意外界环境对鸡群的
任何微小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