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算招拍挂土地的地价

如何测算招拍挂土地的地价
如何测算招拍挂土地的地价

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受让的经济评估

通常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获取土地:招拍挂出让土地、协议出让土地、补偿用地、置换用地、配套用地、国有或集体土地租赁等。近几年来,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进行土地出让已成为政府出让土地的最主要渠道。同时,由于城市的不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又可以分为常规方法、捆绑式方法和综合评标法等,如通常实行的是常规招拍挂法,以出价最高为条件确定的受让人;则多采用综合评标法,在考虑土地出让金以外,还兼顾某些社会效益。此外,通过这三种方式出让的土地都可分为净地出让和毛地出让。

本文中所讨论的受让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仅指企业通过招标、拍

卖、挂牌方式获取的净地。

一、受让土地评估的步骤

测算欲受让的开发建设用地价值,通常采用假设开发法,即将欲受让的土地未来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减去未来的正常开发成本、税费、和利润等,以此求取土地的客观合理价值。

运用假设开发法测算土地价格,一般分为下列六个步骤进行:调查土地的基本情况;选择最佳物业开发类型;估计开发经营期;预测开发完成后的项目价值;测算开发成本;进行具体计算,求土地价格。

(一)调查土地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容:

1、调查土地的位置。包括三个层次:土地所在城市的性质、土

地所在城市的区域性质、土地具体坐落状况。

调查这些情况,主要是为选择最佳的土地用途、确定最合适的开发档次服务。例如:在受让项目土地之前,就需了解的城市性质、在中原地区的地位;需了解东新区的区域性质、在、在的地位;东新区与市区的关系及政府对该区的政策和规划建设设想等;此外还需了解

地块在该区的具体坐落状况,如周遭的环境、进出便利与否等。

2、清楚土地面积大小、形状、平整程度、地势、基础设施通达程度等,了解这些,主要是为测算开发成本等费用服务。

3、清楚规划设计条件。包括了解规定的用途、建设高度、容积

率等,这主要是为确定最佳物业开发类型服务,以及明确规划条件是

否合理。

例如,出让2005【2】号地块时,规划条件中容积率虽设定为 1.1-1.3,但同时又有建筑限高,经过现场勘察,发现整个地势有较大高差,根据建筑密度,实际容积率只能做到0.9左右,这对其地价的测算影响重大。

(二)选择最佳物业开发类型

选择最佳物业开发类型必须考量受让土地用途、规模、周边物业档次等。

政府出让土地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容积率已定,因此其规模已基

本确定,所以这个步骤的关键是选择物业最佳类型、最佳档次和最佳定位。

我们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欲受让地块的容积率、其它规划条件以及

周边的环境,参照本公司现有的产品系列进行评判。这种方法便于测算开发成本,倘若参考同一城市的产品,还便于测算开发完成后的项目价值。

选择最佳物业开发类型:前面所介绍的2005【2】号地块,位于占地11平方公

里的西溪湿地南面,实际容积率只能为0.9,照其限高要求,建筑层数在3-4层左右,这块土地的物业开发类型面临两种选择:一是选择类似鼎邦丽池的产品;二是选择类似青龙桥的产品。

两种不同的选择不仅影响了下一步预测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

值,且最终影响对土地价值的判断。

选择最佳物业定位:2004年【52】地块位于市转塘镇,规划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其中公建面积为3万平方米,在该区域,公建部分的用途若定位成写字楼,将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该地块估价中,必须考虑公建部分的定位及开发风险,这同样对预测土地价格影响较大。

对物业最佳开发类型和定位有一定认识后,便可进行相关参数的估算。

表格如下:

(三)估计开发经营期

参照我们常用的经济评估方式,开发经营期的起点是指交纳第一笔土地款项的日期,终点是指预计未来房地产开发完成后的日期,即

交付日期。

确定开发经营期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开发成本、期间费用等款项发生的时间和数

额、投资利息。

常规产品的开发周期,通常按以下经验数值进行估计,与其它房产公司相比,我们的工期略长。

1、多层公寓:以10?15万平方米为一期:

实例:预计开发周期为24个月。

2、高层、小高层:以10?15万平方米为二期:

实例:开发经营期为31月。

3、别墅:情况比较复杂,无统一的开发周期。

但在现实中因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开发期延长,如基础开挖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文物、遭遇恶劣天气等。由于开发期延长,企业要承担更多的投资利息,此类特殊的非正常因素在估计开发经营期时一般不予考虑。

(四)估算开发完成后的项目价值

这是采用假设开发法评估最关键性一步。预测开发完成后的项目价值,通常采用市场法,并考虑类似的物业的成交价格到未来的变动趋势。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取可比实例

为把握正常的市场价格行情,需要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交易实例作为参照比较的可比实例,可比实例的选取原则:项目的同一性、地点的类似性、时间的接近性、交易的正常性。

般要求选取3个以上、10个以下的可比实例

2、建立可比价格基础

选取可比实例后,要对这些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换算处理,使其之间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并统一到需求的价格单位上,为进行后续的修正调整建立共同的基础。

如在写字楼的出租价格中,有些以建筑面积为出租单位,有些以实用面积为出租单位,这时就要将出租面积口径进行统一,便于比较。

3、交易日期调整

在可比实例成交日期至估价时点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

价格可能发生三种变化,平稳、上涨、下跌。

当房地产价格平稳发展时,无需进行交易日期的调整,但需考虑以下两种因素:

一是欲受让土地处于非常成熟的区域,周边在未来几年都不可能有较大的基础设施、配设施套变动,如城市中心的土地。

一是虽然欲受让的土地位于正在大规模建设的新区,但由于市场

对新区预期较好,目前的价格已超过其实际价值,已无太多想象空间。如2005年【6】号地块,位于滨江区,周边项目成交价格为7000-7500 元/m2,在估价时,我们认为这个价格已无太多的想象空间,因此无需调整交易日期。

当房地产价格为上涨或下跌时,则必须进行交易日期的调整。在测算地处九堡区域的2004年【73】号地块时,所搜寻到的区域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较低,但我们认为随着城市东扩、沿江的进一步开发,

以及该区域大量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九堡区域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房地产价格将会有较大的涨幅,此时便需进行交易日期的调整。

进行交易日期调整的一般公式为:

在现实常凭借经验的判断来确定交易日期的调整系数。

4、物业状况调整

这是预测开发完成后的项目价值中最关键的一步。

要进行物业状况调整,首先应列出对预估项目未来市场价格有影 响的各方面因素。包括区位方面:如繁华程度、交通便捷度、环境景 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权益状况:如土地使用年限、容积 率等规划条件等;实物状况:新旧程度、建筑规模、工程质量等。

然后将可比实例与预估项目在这些方面进行逐项比较, 找出它们 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价格差异程度,最后根据价格差异可比实例进行 调整。

比较常用的方法为直接评分法,以预估项目的物业状况为基准, 通常定为100分,将可比实例物业状况与它逐项进行比较、 打分,如 可比实例物业状况比预估项目状况差, 则打的分数就低于100分,反 之,就高于100分,然后将所的分数转化为调整价格的比率。

物业状况直接比较表

可比实例在成交

日期时的价格

交易日期 调整系数 在估价时点 时的价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