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城市独生子女养老体系创新研究[论文]

城市独生子女养老体系创新研究[论文]

城市独生子女养老体系创新研究摘要: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动态过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日益明显”继发达国家人口普遍老龄化之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正在大量增长,且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速度远快于发达国家。

我国于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正将逐步影响社会及每个人的生活,它所导致的首要社会问题就是养老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很健全,因而社会将会面临很大的养老压力,每个家庭都正在或即将面临养老问题。

关键词:独生子女养老体系创新一、城市独生子女养老现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在推行计划生育的过程中,在城市的推行尤为严格,城市青年们为响应政府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的政策,大都生育一个孩子,成为早期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到了现在,这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已有相当多的父母已经开始进入到老龄化阶段,然而受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传统习俗的影响,我们的养老形式将是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方式”所以,家庭养老已成为这一代己经长大成人的独生子女身上的沉重的负担,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1、独生子女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类型是家庭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家庭基本构成要素的不同可以把家庭划分为:(1)单身家庭,指家庭中只有一个人;(2)夫妻家庭,指家庭中只有夫妻二人;(3)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与未婚的子女在一起组成的家庭;(4)单亲家庭,指只有父亲或只有母亲与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5)主干家庭,指老一代(包括无配偶的老人)与已婚子女及其孩子(或无孩)一起生活的家庭;(6)联合家庭,指同一代中有两对及两对以上夫妻(包括其中有缺损)在一起生活的家庭;(7)隔代家庭,指只有祖辈和孙辈组成的家庭.另外,还有少数特殊类型的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根据独生子女父母的居住状况可以划分为独身家庭、夫妻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

老龄化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养老问题研究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伴随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逐渐突出,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四二一”家庭结构愈来愈普遍,独生子女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而养老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本文就老龄社会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老龄化;独生子女;养老问题一、前言“独生子女”是相对于就“双生子女及多生子女”而言,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一生只有一个孩子,而从子女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余生都没有兄弟姐妹。

“独生子女家庭”是由父母(和祖父母)和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计划生育的取消,这一特殊的群体也将面临一系列的困境。

为此,实现以社区、机构为场所、国家补贴为主,家庭为辅的养老格局,老人在社区或入住机构实现养老服务,国家补贴直接到社区或机构,家庭提供少部分资金或生活照料,应对未来不断增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挑战。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独生子女家庭中赡养者对待老人的观念和行为。

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养老的现状人口老龄化现象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持续增长。

目前,中国大约有1.5亿的独生子女家庭,按每个家庭3人来计算,独生子女家庭的人口有4.5亿之多,且大部分的独生子女家庭集中在城市。

三、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养老的问题及原因(一)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养老风险较大从家庭职能来看,独生子女是生命绵延的“唯一命根”;从家庭观念来看,独生子女是父母对子女期望的“唯一寄托”;从生育愿望来看,独生子女是子女性别的“唯一选择”;从家庭关系来看,独生子女是家庭舞台上子女角色的“唯一承担者”。

中庭的独生子女问题与养老压力

中庭的独生子女问题与养老压力

中庭的独生子女问题与养老压力近年来,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着独生子女问题,这是指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现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这一问题也带来了养老压力的增加。

本文将探讨中庭的独生子女问题与养老压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

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与影响我国自1980年代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主要出于治理人口过快增长的考虑。

在这个政策的影响下,我国90后和00后成为了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

他们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关注和期望相对较高,但同时也承受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独生子女政策也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

由于只有一个子女,夫妻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

但随着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也逐渐加深。

这使得中庭的独生子女在面对养老问题时会有一定的困扰。

二、中庭的独生子女养老压力的增加1.经济压力:独生子女需要承担较多的养老责任,包括资金支费、医疗保障等。

他们需要努力工作以获取足够的收入来满足自己和父母的养老需求。

2.时间压力:独生子女在工作、家庭和照顾父母之间常常面临时间上的冲突。

他们需要平衡好各方面的需求,经常忙于应对多重角色的压力。

3.心理压力:独生子女通常承受着父母的期望、重任和期盼。

他们可能感到自责和不安,因为无法同时满足自己的事业发展和父母的需求。

4.情感压力:由于独生子女与父母联系最密切,他们常常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在老年病痛、孤独等问题出现时,他们可能面临情感上的挑战和压力。

三、缓解中庭的独生子女养老压力的办法1.推行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强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推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保障体系,从而减轻中庭的独生子女的养老经济压力。

2.加强老年护理人员培训:加大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中庭的独生子女提供养老的专业化支持。

3.鼓励亲子沟通和交流: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中庭的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减少心理压力。

浅析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问题

浅析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问题

社会文化探析浅析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问题朱琳琳【摘 要】自1978年实施计划生育以来,在我国就出现了一类特殊的家庭,即独生子女家庭。

了解可知,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养老面临着非同寻常的困难,在经济保障、生活照护和精神慰藉三方面尤为突出,因此文章通过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政府、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减轻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负担。

【关键词】独生子女 养老 现状一、相关概念阐述独生子女是指不论出生胎次如何,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该小孩即属于独生子女,从父辈的角度是指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子辈的角度来看是指终身没有同胞兄弟姐妹。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一般包括夫妻双方父母四位老人、夫妻二人、未成家的孩子一人,此种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是由于我国特殊的政策原因而造成的。

二、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现状分析(一)物质保障方面当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对于他们的经济保障从总体上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既可以是子女提供也可以是自己的退休金或者政府社保金等。

对于大多数城市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较高,工作地方比较正式,都按规定缴纳了社保金,因此在退休后基本都能领到退休金,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经常生病,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在年轻时从事的都是体力劳动,工作一般不正式,没有缴纳社保金等,因此年老后不能领取退休金等补助,所以迫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在60岁以后还要继续从事农业的生产劳动。

因此,对于独生子女父母来说,儿女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若儿女不赡养他们或者儿女没有能力赡养他们时,对于父母来说就极其不利,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父母在物质保障方面还很不足,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二)精神保障方面老人的精神慰藉是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层面。

社会在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于独生子女父母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会越来越完善,因此,当父母不再担心物质生活时,他们就会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尤其是许多独生子女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当他们年老时,工作没有了,生活的重心一下子倾泻到了儿女身上,父母就希望能受到孩子的重视。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1. 子女独生子女增加了养老压力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子女独生子女现象的增加。

在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实施了几十年。

这就意味着许多家庭将来都只能依赖一个子女来承担养老责任。

这对子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在工作和照顾父母之间进行权衡。

2. 家庭观念的变化导致养老责任向社会转移另一个影响家庭养老的因素是家庭观念的变化。

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更加独立,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家庭养老观念逐渐淡化,导致养老责任逐渐向社会转移。

3. 养老服务短缺和不足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养老服务的短缺和不足。

在城市中,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但是相对应的服务供给却远远不足。

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更是匮乏。

4. 社会对策问题针对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

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社会应当建立更多的养老机构,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岗位,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家庭养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承担自己的养老责任,并且也应该关心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

只有通过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应对养老面临的挑战,保障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从子女独生子女增加养老压力、家庭观念的变化导致养老责任向社会转移、养老服务短缺和不足以及社会对策问题等方面探讨了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对策问题。

我们应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善,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家庭养老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家庭养老所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凸显。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子女独生子女增加养老压力、家庭观念的变化和养老服务短缺等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挑战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

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养老机构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 共 宁波市委党校学抛)2 1 年第 3 ( 中 00 期
社 会 学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
以上 海 市 杨 浦 区为例
缪 宇音 薛仁 翼 陈 国强 ,
( 1中共杨浦 区委 党校 , 上海 杨 浦 2 0 9 ; 0 0 0 2杨浦 区计划生育 委 员会 , 上海 杨 浦 2 0 8 ; 0 0 2 3中共杨 浦区委党校 , 海 杨浦 2 0 9 ) 上 0 0 0
陈国强, 中共 杨 浦 区委 党校 教 研 室 , 师 。 讲
73
社 会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 1 年第 3 0 0 期
们 的文化 程度 相对 其父母 ~辈 较高 ,其 l 高中及 以 1 1比例 ( l . %) 占 Nhomakorabea0 。 2
上 程度 的达 9. % ( 2 0 未包 括 尚在义 务 教 育阶 段 人 2 员) 。他们 的职业 与他 们 的父 辈相 比, 改变 不大 , 其 中 占前三 位 的分 别 是 不 便 分类 的其 他 劳 动 工 作者
[ 摘
要] 随着 计划生育政 策效应不 断显现 , 第一代独 生子女 父母 开始逐 渐 步入老年 , 这给 我 国的养老工
作提 出 了 的课题和 新 的挑 战。本文 以上海市杨 浦 区为例 , 生子女 父母 的现状 、 新 对独 需求及 养老 意愿进
行 分析 。 并认 为 围绕居 家养老形成 更侧 重公共投 入, 更侧重政 府 、 社会 、 家庭和个人 相互 协调 的养老服 务 体 系将是 独生子女 父母 养老 的重点 。
老 意愿 等 情况 , 分析 其主 要特征 及存 在 的 问题 , 以便 更 好地 配 置社 会 公共 资源 ,提 高独 生 子女 父母 的 生 活 质量 , 强城 市活 力 , 增 进而 促进 社会 和谐 和可 持续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作者:于利花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10期摘要:目前我國养老方式以家庭式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突出,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四二一”模式,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

第一代独生子女不仅有“养不起小孩”的忧虑,还要直面“养不起父母”的危机,家庭式养老向社会化养老发展势在必行。

关键词:家庭式养老;矛盾;转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的缓解了人口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其中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和小型化,使大多数家庭面临着沉重的养老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种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最为显著,“妥善解决这一群体“老有所依”的需求,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关乎国家对人民的承诺。

”一、独生子女面临的家庭养老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养儿防老”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直接表明了家庭养老的本质。

但现实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大都刚刚迈过而立之年,肩膀上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不能时常陪伴父母,经济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并不能很好的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面临三大养老问题,1.经济负担过重。

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少部分家庭父母的养老金退休金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但大多数仍需要子女支持,甚至没有养老金,完全依靠子女,这就加大了子女负担,而收入水平相对不高的子女又面临着“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的双重压力,造成独生子女对其父母养老的无力。

2.生活照料不足。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开始退化,可能会有一些疾病,多子女的家庭可以轮流照顾,对家庭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

而独生子女则要依靠个人来照顾父母,即使聘请专门人员照料,也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做后盾,并且要兼顾工作及子女,压力过大,时间精力不足,无法尽心赡养父母。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现状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现状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现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独生子女家庭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

独生子女家庭在经济支撑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劳动力,经济压力较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生子女需要承担父母的养老费用,而这往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尤其是在大城市中,高昂的生活费用和房价使得独生子女家庭难以负担起父母的养老支出。

这就导致了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不得不给父母寄存养老金或者找一家老人院来照料父母。

独生子女家庭在时间照顾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独生子女往往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照顾父母。

即使独生子女愿意照顾父母,但可能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一些独生子女可能需要外出打工或者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这使得他们无法与父母长时间在一起,使得父母在生活中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独生子女家庭在精神支持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唯一希望和寄托,他们承担了家庭的所有期望和希望。

一旦不能满足父母的期望,他们可能感到失落和沮丧。

而父母的期望往往包括在他们年老时能够得到充分的关心和照顾。

但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问题,这一期望无法得到实现,可能导致父母产生焦虑和心理失衡。

如何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力度,增加养老金和养老福利的发放。

建设更多的老年人服务设施,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独生子女应加强对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尽可能地陪伴父母,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使父母能够得到更多的精神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伴随老龄化的加剧,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我国第一代独生子
女的父母面临越来越多的养老风险和困境。本文引用已有的研究资料,通过对国内外对此问
题的关注历程,研究角度的演变,以及与时俱进的研究现状的归纳和整理,旨在为今后的研
究方向探索新的客观实用的道路。

关键词:独生子女;养老困境;研究现状;未来的养老方式
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剧,未富先老的局面出
现,独生子女父母面临极大挑战。在老年人口增多和独生子女家庭供养资源缺乏的双重压力
下,独生子女要为父母提供全面有效的赡养服务难免孤立无援,难度增加。本文主要目的是
通过对现有研究资料的归纳和分析,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下,更新以往的研究视角,并试图探
索出一条能够让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顺利度过老年期的有效路径。

一 国内外研究缘起和背景
最早的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论文当推美国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这个实验是博汉
侬在著名心理学家霍尔指导下进行的。此后,涌现出一批心理学家和研究人员投入对独生子
女这个领域的研究。但研究主体放在了独生子女身上,甚少提及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探
究。猜想其原因之一,中西方的养老观念有别,西方发达国家虽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但
其传统养老观念放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上,并非是家庭养老观念,由此,对于老龄化与养
老方式的研究,并不深究家庭结构问题。
在我国,考虑到国情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导致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况发生,
即综合国力尚未提升到足够负担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程度,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家庭已经面临
养老困境,因此,我国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比较关注。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讨论的主要是自1979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所形成的一代独生子女及
其家庭所面临的养老问题。具体而言,又分农村和城市两个地域和视角研究。从现有的研究
来看,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一直是独生子女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人员除了政府相关人员,
大多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所,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一类实证型,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
为今后有关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构建精准的数据库,《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实
证分析——兼论农村养老保险的效用》(唐利平,风笑天),该文通过对江苏和四川两省810
户农村居民入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探究相关问题。但同时也存在数据不够全面准确的问题。
(杨书章,2000;郭志刚,2001;穆光宗,2004)。另一类是基于已有数据的分析,描述独
生子女家庭养老现状,并对未来的形势作出预测,从而为有关当局今后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
参考意见。

二 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视角
从地域的角度划分,主要是农村和城市两个视角。关于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研究
者一般有以下几个研究取向:1.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以及养老观念的转变是否与农
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有关(唐利平,风笑天,2010年);2.对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
母养老心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徐俊,2016年)3.中国农村的传统养老保障模式以及农村养
老保障模式的支持理论研究(周丽丽,2012)4.在江浙的发达地区,有对新型农村独生子女
养老模式的创新探索研究(王晓刚,李德才,2015)而城市方面,多数研究是从理论上进行
探讨,专门以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或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养老问题。例如郭再军在《独生
子女家庭养老问题》一文中提出现阶段老年人生活还有必要依赖子女和家庭,独生子女家庭
的养老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并且提出鼓励和扶持老
年人自养以及对独生子女家庭设立养老补助金或养老保险。

从研究的切入点不同,主要有从宏观角度的政策、制度构建、养老观念、传统伦理研究
入手,例如风笑天的《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
变》一文,从传统中国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客观基础入手,论证当代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
有必要转变对子女赡养的依靠与期望的传统观念,转而在全社会提倡尊老、爱老、养老的同
时,还应开展对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和宣传,让他们从观念上变“依赖养老”为“独立养老”,
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有从微观的家庭结构、代际关系、居住方式等方面探讨养
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例如王树新和赵智伟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
老方式的选择与支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一文中,提出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
年后首选养老方式仍是居家养老,与子女共居一处,然而独生子女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力度却
在降低,特别是在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由此提出如何解决好独生子女父母的养
老之一中心议题。同时就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政府建立辅助制度以及加强独生子女父母自
身养老意识等方面给出了建议。部分研究采用与非独生子女家庭进行比较的方法,相关研究
重点落在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方式上。也有从独生子女父母老年时可能面临的困境入手,
预测其可能的选择。例如洪娜在《上海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健康状况视角的实证分析》一文中,以上海闸北区的调查数据为基,从身体健康状
况较好和较差两种视角构建模型,分析不同健康状况下上海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可能养
老方式及影响因素,并在文章末尾探讨结论的政策意义。

总的来说,近年来,关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领域宽泛,为今后
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三 总结与反思
第一,数据更新比较忙,存在研究成果之间互相移植数据的现象,这样一来,数据的可
靠性没有保障,又怎么谈得上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精准度的数据,又怎么会提出建设型的具
有政策意义的建议。

第二,研究区域上而言,就农村和城市而言,集中在城市;就经济强弱而言,集中在东
部地区,尤其是发达城市,导致某些区域缺乏相应的研究数据和成果。

第三,研究理论而言,实证研究多于理论研究,导致很多研究成果较为片面,布具足够
的科学性;即便有理论指导,也大多借鉴国外的理论,而本土理论较为贫乏。

第四,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有必要与时俱进,不仅将视角
放在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待老人的观念上,也不止步于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
的养老问题和困境,还应该研究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等问题,以便作出更长远的预测。
第五,在对策的提出方面,许多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相互参考和移植的问题。削弱了研究
的独立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的趋同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今学术界的浮躁,
特别是在政策指向的研究中,许多对策的提出无关痛痒,或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导致政策
失效,进而产生大量学术垃圾。

第六,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等院校中,这可能导致研究有一定的失真性在
里面,今后应扩充容纳各种类型的研究人员,不一定要从人口学的角度入手,也有一些交叉
学科的研究方法或者视角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丁杰,郑晓瑛,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及其养老问题研究综述,《人口与发展》,2010
【2】张戈,我国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焦虑,《人口与经济》,2008(s1)
【3】乐章,陈璇,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青年研究》,2000(3)
【4】罗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综述,《老龄与社会》,2013年10月第5期
【5】李文虎,国外独生子女研究的思考,《江西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6】王翠绒,构筑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防线——基于政府责任视角,《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2014(1)
【7】唐利平,风笑天,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实证分析——兼论农村养老保险
的效用,《人口学刊》,2010(1)
【8】徐俊,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2016
(3)
【9】王晓刚,李德才,创新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险体系研究——基于对扬州相关数据
的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5(34)
【10】王树新,赵智伟,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与支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人口与经济》,2007(4)
【11】洪娜,上海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健康状况视
角的实证分析,《南方人口》,2013,2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