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意大利现代设计

11意大利现代设计
11意大利现代设计

11.意大利现代设计

目前,意大利的设计是“杰出设计”的同义词。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意大利始终在亚平宁半岛上创造着世界奇迹。埃特鲁里亚文明→古罗马文明→文艺复兴在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中设计最为发达、先进、时尚。

20世纪50年代是意大利设计基础和形成自己面貌的年代,60—70年代则是意大利大幅发展,形成成熟的意大利设计风格,并引导世界设计潮流的时代。60年代被称为意大利的经济奇迹时期,工业生产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不断扩大,消费品需求量急剧增加,国家进入富裕阶段。为意大利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意大利设计师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固有的艺术气质,使被称为“意大利路线”的设计风格日趋成熟,以独具特色的意大利设计出现在世界设计界,成为60—70年代世界主要消费品风格之一。那就是①既具有现代主义特征,又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②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手工艺的优良传统;③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的“意大利文化”的设计风格。这是意大利设计的主流风格。意大利人把设计看成一种文化和哲学,是他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理论和实践。正如意大利著名设计家兼评论家乌别托·艾科(Umberto Eco)所言:“如果其他国家把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话,那么意大利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设计的意识形态。”正是在这样的设计文化背景和独特的氛围之下,意大利设计师在工业设计的探索中表现出比其他国家设计师更多的激情和冲动,更多的浪漫情调,更多的标新立异。

一、家具设计

战后家具工业特点——双轨制:①为出口服务的大家具生产企业,完全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手段。②小规模作坊依然存在,针对国内消费者生产比较讲究品味的、小批量的家具。

意大利家具设计早在50年代中期就已进入了世界优秀家具设计之林,60—70年代其家具设计的国际地位得到巩固。意大利家具以其优雅、洁净、不矫饰和无可争辩的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米兰设计师卓·柯伦波(Joe Colombo)在卡西纳家具公司的设计尤其引人注目。他1969年设计出一套称为“补加系统”的座椅,由多个发泡海绵做成的略呈方形的单元构成,这些单元有大小不等的四五种尺寸标准,可纵向任意固定在底座上,从而组成方凳、长凳、长沙发、单人沙发等任意一种座椅。这种严格从工业设计基本因素出发而产生的高度有机组合性的设计,使家具和室内空间都具有有机和弹性的特征,此设计在米兰工业设计大展时引起轰动。柯伦波认为这些设计“表现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塑料的广泛应用启发了柯伦波的设计思维。他设计的塑料家具,充分利用塑料鲜艳色彩和便于成型的特点,避开了塑料潜在的平庸性和临时性缺陷,创造了高品位、高质量的永恒美感。他于1965年设计的“4860”型椅子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挤塑式方式生产的全塑椅,其简洁流畅而现代的造型表现出设计师的才能。1968年柯伦波设计的“波比”(Boby)式文具储物架是一种有小轮的不规则长方体,内中有多种活动的间隔、空格、抽屉等,能利用最小的空间储藏大量的办公用品、文具、资料甚至饮料等,用塑料构成,充分考虑了空间的有机利用及产品与环境的关系等,科学而方便实用。1969年柯伦波在西德科隆国际家具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套他设计的居住空间模型,放着他设计的“4860”型可叠放塑料椅以及灯具、用品等,创造出一个由塑料家具组成的乌托邦式的世界。其前卫、现代而具安全感的设计,对意大利60年代家具设计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G·C·皮莱蒂(Gian Carlo Piretti)的家具设计,则是极少主义设计的典型。他1969年设计的组合式桌、书架与椅,不但外型简练大方,而且具有极好的空间利用功能。他设计的“Pluvium”塑料放伞架,以几个不重合带孔的圆盘与支架组成,在极少的空间上可同时放置6把伞。他设计的“Plia”折叠椅,由钢和塑料制成,造型结构减少到极致,而其清雅的色彩看起来几乎是非物质的、透明的,但它又确实是一个极具功能性的实用物品,它成为意大利实用设计的代表作。1965年意大利设计师维柯·马基斯特列蒂(Vico

Magistrelti)设计的长沙发与玻璃茶几、杂志架组合“928型”,具有稳重与正规的形式,反映了新现代主义设计的典型特征。

60—70年代意大利家具设计还受到当时流行的波普艺术的影响,一些思想比较前卫的设计师设计出了比较典型的波普家具,在家具设计中,带进了调侃、戏谑的味道,很受人关注。盖当罗·比希(Gaetano Ras ce 1939—)于1969年为C&B公司(Cassina and Bnsnetti)设计的UP系列椅子,采用聚氨酯新材料做成,可以压缩和真空包装。其风格带有强烈的纯艺术倾向,以圆形造型为主,线条圆润柔和,色彩艳丽,敦厚舒适,具有浓厚的女性趣味和柔媚的情调,被称为柔软的避难所。而同年由皮尔诺·卡迪(Piero Gatti)、卡萨雷·鲍利尼(Cesare Paolino)、弗兰科·特奥多尼(Franco Teodoro)设计的名叫“大口袋”的沙发椅,已完全脱离了传统椅子的形式,造型像一个上小下大的口袋,外面用塑料包装,而里面充满了聚苯乙烯颗粒,它可以随人体的各种姿式而变化,人坐上去随意而舒适,是意大利波普家具的典型。1971年由意大利设计师波特罗路维(Poltrovona)设计的棒球手套式沙发,造型奇特而柔软舒适,简直与“大口袋”同出一辙。这些成为意大利家具设计的先锋一族,极大地活跃了意大利的设计氛围。

二、灯具设计

意大利的灯具设计以其独具的文化特征成为与斯堪的纳维亚灯具并行的世界优秀灯具设计品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正如意大利设计大师索扎斯所说的:“灯不只是简单的照明,它告诉一个故事,给予一种意义,为喜剧性的生活舞台提供隐喻和式样,灯还述说建筑学的故事。”意大利设计师把灯具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来操作,作为一种哲理来品味,作为一种情节来塑造。因而对其倾注激情并成就显赫。1972年理查德·萨伯(Richard Sapper)设计的名叫“Tizio”台灯,外观具有平衡感和雕塑感,灯光照射科学而柔和,在不同的距离和不同亮度的条件下,不管是桌子上还是整个房间里,它都能提供令人舒适的全部光线。一经推出便成为市场的热销货,并赢得了国际声誉,它在1986年光美国市场就卖掉了15000个。此外托马斯·契米尼(Tomasso Cimini)1976年设计的“Daphine”台灯及维科·玛格斯特蒂1977年设计的“Atollo”台灯都因其造型现代、功能突出、实用方便而成为国际灯具设计的精品(黑白图79)。1978年阿克勒·卡斯蒂格里奥尼(Achilk CastigLioni)设计的“飞盘”吊灯,简洁的吊灯下是一个有孔的白色圆盘,灯光投射在圆盘上,柔和、美丽、洁静、高雅,烘托出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仿佛在轻轻诉说一个感人的故事。意大利灯具设计的文化隐喻情节,给意大利设计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三、汽车设计

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在欧洲汽车设计中起到了先锋作用,并在阻止日本汽车占领欧洲汽车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达的汽车工业为设计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场所,也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汽车设计师。60—70年代意大利汽车设计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鲁乔·伯托尼(Nuccio Bertone 1914—)和吉奥杰欧·乔治亚罗(Giorgio Ciugiaro 1938—),他们分别是意大利第一代和第二代设计的代表。伯托尼是老一辈意大利设计大师,也是一个全能型设计师,从建筑到汽车设计,他几乎无所不能。他主要从事豪华车型的设计,他设计了战后绝大部分漂亮的“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如1954年的“朱丽叶”赛车(Ginlietta SPPINT),1966年的“朱丽叶JTV”型车和1967年的“蒙特利尔”(MONTRAEL)车等,在欧洲设计界声誉很高。他最有名的设计是1971年的“Dino308GT”型法拉利汽车,以其简洁、现代而漂亮的造型而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佼佼者,在多个设计领域成绩斐然。如他设计了尼康F3型相机、精工手表和尼奇公司的“逻辑”缝纫机等。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汽车设计方面,他设计了“BMW3200CS”、“阿尔法·罗密欧GiulioGt”和“菲亚特850Spide”等小汽车,相当成功。1968年他与埃德·曼托瓦尼(Aldo mentovani)等人组建了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ign),主要为汽车工业提供投产前的服务,包括式样设计、模型结构和样机制作、可行性研究等内容。在乔治亚罗的主持下,该公司成为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公司,成功设计了1971年的阿尔法苏德(Alfasud)小汽车、1974年的大众高尔夫小汽车和1980年的菲亚特“潘达”小汽车等,其中以阿尔法苏德车最为出名,因其出色的设计,连续生产了11年之久。意大利有名的汽车设计公司还有米兰的“Zagato”工作室和都灵的“平尼法里纳”(Pininfar-ian)设计公司。“Zagato”工作室以其独特而超前的设计风格而引人注目,如“Zagato

Coupe”汽车即是。而平尼法里纳公司是意大利卓有成就的汽车设计公司,它设计了汽车历史上最漂亮和最成功的汽车,在汽车设计界可谓叱咤风云,屡创奇迹。该马列966年设计的阿尔法·罗密欧“Alfa Spider”汽车,因其杰出设计而成为市场的热门品种,一直生产到1992年,创造了“永恒设计”的典范。该公司1977年设计的“法拉利308GTS”型汽车和1984年设计的“法拉利红头车”(Testarossa)更成为现代汽车设计的经典之作。

四、产品设计

意大利60—70年代其他工业产品设计也出了不少精彩之作。如1968年佐努索和萨伯合作设计的塑料折叠电话机,完全改变了通常电话机分成机身和听筒两大部分的结构,把两部分有机组合在一起,开创了电话机设计的新时代,是60年代意大利设计的成功范例。马可·佐努索(Marco Zannso)和理查德·萨伯(Richard Sapper)还为意大利布莱维加(Brionvega)公司设计了一系列功能突出而饶有趣味的电视机和收音机等产品。“T5502型”收音机是一个可以折叠在一起的带把手的用途不明的盒子;“黑匣子201型”电视机则妙在使用时是一部功能齐全的电视机,而不使用时则成一个神秘的黑色立方体,简单的设计中暗藏玄机,引人入胜;“Al-goII”手携式电视机则“活像一条狗”,于严谨中现出活泼,于理性中显出生机,这些设计反映了意大利设计中强烈的个性色彩,与德国高度统一的理性主义设计形成鲜明对照。

五、设计组织

60—70年代意大利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激进设计组织的纷纷成立和“反设计”运动的蓬勃发展。在意大利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宽松的政治、社会气氛之下,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设计师把设计当作表达意识形态、弘扬个性和直击社会的手段。他们纷纷成立各种激进的设计组织,以刺激、新奇的设计来表达他们的设计观点。他们主张走“另外的道路”,提供“坏品味”或者任何非正统的风格,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风格,开始了标新立异、不循常规而大胆的设计探索,这是一股具有强烈反叛味道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乌托邦运动,被笼统称为“反设计运动”。1966年设计师安德勒·布莱与人合作在佛罗伦萨成立了“Archizoom”设计组织,把设计作为实现社会与文化责任的手段,认为“即使庸俗的艺术也有例外表现的潜在可能性”。大肆宣扬其新奇、刺激的设计思想,引发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浓厚兴趣。很快“一切都成过去”成为设计领域的最新口号。1971年设计师维多·德罗可(Guido Drocco)和弗兰克·莫罗(Franco Mello)设计了仙人掌形状的挂衣架,与工业设计中的任何常规观念背道而驰,是设计史上反设计的典型例子。1969年设计师罗马兹(Lomazzi)设计的吹气沙发(Blow Chair),实质是气球与沙发结合,采用透明和半透明的塑料薄膜为材料,具有明显的气球特征,与传统的坐具设计从材料到结构到思路都风马牛不相及,非常反常规。1966年成立的“超级设计事务所”(佛罗伦萨),1976年在米兰成立的“阿基米亚”,1975年成立的“全球工具”等都是意大利激进和前卫的设计组织。“65工作室”是由年轻设计师组成的前卫组织,其成员公开嘲笑产品设计中的“高雅品位”,以其标新立异的设计而名声大噪。1971年该组织设计的“柱头椅子”以聚氨酯材料做成,仿佛古希腊建筑的柱头一般;而同年翻制的“唇形沙发”(此沙发造型由西班牙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1936年设计),其造型如同妙龄女郎的“红唇”。这两件作品成为这一时期反设计运动的经典作品。这些激进主义设计组织和设计探索,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发展中非常精彩的插曲,极大地激发了意大利设计的生机和活力,共同构成了意大利设计的繁荣和多彩局面。

六、设计大师

60—7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界是人才济济,出现了许多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师。这些大师级人物驰骋于意大利乃至国际设计艺坛,通过其近乎天才般的杰出设计让意大利产品深入人心,奠定了意大利国际设计中心的地位。其最杰出代表有索扎斯和贝里尼等。

埃托·索扎斯(Ettore Sottsass 1917—)是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的领袖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设计师之一。他不仅设计了意大利最经典的现代主义作品,而且又设计了最前卫的产品,索扎斯是意大利理性和前卫设计风格结合的缩影。索扎斯早年学习建筑设计,毕业于都灵理工学院,四五十年代主要从事家具、灯

具和日用陶瓷器皿设计,以其大胆运用新材料,敢于突破功能主义束缚,创造有机设计风格而闻名于意大利设计界。1958年他成为奥利维蒂公司的设计顾问,为该公司设计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1959年,他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埃拉9003型”电脑,从操纵者的使用和系统的扩展出发,充分减少机体尺度,科学改进电源插口,巧妙利用色彩的象征作用,其设计既有技术性又有雕塑感,给使用者一种全新的现代感受,成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成功例子,其设计既有技术性又有雕塑感,给使用者一种全新的现代感受,成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成功例子。1969年他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便携式打字机,外壳为鲜艳的红色塑料,小巧玲珑而有着特有的雕塑感,名字叫“情人节的礼物”,浪漫而富有诗意。索扎斯是一位勇于创新,不断自我否定而风格多变的设计师,在他激进的设计中,他把设计当成一种象征的符号,赋予其特有的意义。他的设计动机来自两方面:美国的波普文化和印度宗教的神秘主义和原始文化。如他1961年设计的“模糊陶器”,具有精神图解的功能而通常意义的日用功能全无,将设计游离于艺术之上。而他1965年设计的新家具系列,完全打破了“优良设计”的公认准则,运用大自然的符号对视觉语言和熟悉的事物进行新的阐释,已很难用传统的设计观来进行衡量。索扎斯是1975年“全球工具”组织的发起人,又组织了80年代最有名的孟菲斯设计运动,其激进而前卫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使他成为意大利设计界尤其是设计探索运动中举足轻重的领袖人物。

马里奥·贝里尼(Mario Bellini1935—),是意大利第二代设计师的杰出代表,学建筑出身,毕业于米兰理工学院建筑分院。他设计领域广泛,从事家具、灯具、家作器具、音响、电脑等设计。1963年后他担任了奥利维蒂公司的顾问设计师,为该公司成为设计了一系列打字机和计算机。他在1966年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Programa101型”桌上电脑是世界上第一台桌上电脑,键盘设计打破了僵硬刻板的传统形式,采用有机弧线来统一整个产品的风格,这是他最有名的设计之一。1969年他为日本“山叶”公司设计的台式录音机,简洁的方形轮廓加上圆润的边角处理,功能特征明显,方便实用而现代感强,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典型代表。贝里尼70年代后风格趋向于棱角分明的直线切割的几何形式,创造了意大利工业产品设计的新模式。1972年他设计的“拉特拉25型”手提式打字机,彻底改变了原来美国体系打字机圆角的基本模式,采用几何形切割的方式来塑造主体形态,体积轻薄而具雕塑美感,成为在国际上畅销至今的优秀产品。他设计的名为诱惑(Tentazioni)的“685”真皮沙发,高贵典雅,则明显具有设计的象征和表达意味,反映了这位设计师极深的设计涵养,在不经意中,表达了设计师独特的内心世界。1987年贝里尼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设计回顾展,有18件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七、理论贡献

著作

1947年《走向正确建筑》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1953年《机械的文明》用文字来确定设计发展方向

1959年《走向有机建筑》反对理性主义

杂志《多姆斯》

1954年《工业风格》

工业设计史深刻复习资料

* *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所谓新石器时代,是指人们的生产工具以______为主。()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片状石器 D.组合器 2.我国家具工艺历史悠久,在____达到了鼎盛时期。() A.商代 B.汉代 C.宋代 D.明代 3.中国是瓷的故乡,在______达到了鼎盛时期。() A.商代 B.汉代 C.宋代 D.清代 4.古代雅典卫城中,伊瑞克提翁神庙所用的柱式是() 多立克 B.爱奥尼亚 C.科林斯 D.混合式 5.铜和______制成合金青铜,是制作青铜器的主要材料。() A.铝 B.锡 C.钢 D.铁 6.18世纪陶瓷工业的代表人物是______,他生产了著名的“女王”牌陶器。() A.魏德伍德 B.切普代尔 C.谢拉顿 D.保尔顿 7.18世纪家具业的代表人物是____,他出版了样本图集《绅士与家具指南》。() A.切普代尔 B.魏德伍德 C.保尔顿 D.谢拉顿 8.18世纪下半叶英国著名的设计师切普代尔是() A.家具设计师 B.瓷器设计师 C.金属品设计师 D.纺织品设计师

9.英国机械化首先开始于____,其影响是极富戏剧性的。() A.家具业 B.纺织业 C.陶瓷业 D.汽车业 10.____的米切尔·托勒从1836年左右就开始进行弯木家具试验与设计。()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1.19世纪中期,德国建筑家______有关设计历史的基本观点引起重大反响,他认为设计是特定需求的反映,受到材料、技术与时代、地域、社会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A.散普尔 B.柯本 C.拉斯金 D.怀特沃斯 12.____为AEG公司的艺术顾问,他设计的水壶设计是以标准化零件为基础的,用这些零件可以灵活地装配成80余种水壶(尽管实际上只有30种可供出售)。() A.贝尔 B.罗维 C.贝伦斯 D.史蒂芬生 13.1878年,德国人尼古拉斯·奥托发明了较为经济的四冲程内燃机,这标志着______时代的到来。() A.蒸汽机 B.汽车 C.火车 D.电气 14.1829年,举行了世界上第一列旅客列车的设计竞赛。______设计的火箭号机车获奖,这台机车体现了对于有效运行和外观两方面的重视。() A.布莱克特 B.史蒂芬生 C.约翰逊 D.乔易 15.汽车工业的真正革命,是从______的T型小汽车和流水线装配作业开始的,这种大批量

最新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说课讲解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11意大利的设计

11意大利的设计

意大利的设计 意大利设计的“文艺复兴”现象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在之前的两个世纪,意大利在现代化运动的演进中的作用非常的微弱,在战后,意大利却在短短的十五年里从战争的废墟中获得重生,并占领了西方设计界的领导地位。几乎是完全独立地培养出一些重要的设计大师,制造商,批评环境和零售系统,这是它在二十世纪的现代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的保证。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1.意大利的设计奇迹 就象二战后的许多欧洲国家,意大利需要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一个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的新社会。这个过程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取得了成果,这被称为“意大利奇迹”,这个“复苏”标志着意大利作为一个主要的力量重返欧洲和西方世界。 斯堪的那维亚和美国是二战刚结束后当时设计的主要领导者,意大利人用他们的模式来重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业。在斯堪的那维亚(Scandinavia),设计不仅被看作是一种文化,也作为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这样的态度必然导致一个极为重要的“政府、工业界和设计师的联合”。另一个模式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公司,他们把手工艺和工业生产相结合,这

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两种模式帮助意大利确定了二战后的工业设计。 来自高度工业化的美国设计集团的影响是完全 不同的;首先美国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先例。他改造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得到发展的“现代主义潮流。”(Modernist Style),那些曾经是坚定的社会主义的强调理性的思潮被转变成 一种民主的、资本主义的表达方式,最后成为形式主义(Formalism)--纯粹的视觉效果优先于理论上的合理下、性来加以考虑。美国的设计也为他们的意大利同行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模式:美国的一些主要公司,如Knoll 和Herman Miller,是由独立的个人来管理运作,他们的眼光和想象力影响他们的每一项工作。他们经常雇佣些建筑家、设计家来作为他们的首席设计师,包括许多与重要的艺术家如:Eero Saorinen 或Charles Eames,(他们都曾是Cranbrook艺术学院的首批学员)。美国制造商提出了很有新意的零售技术,他们发展出“展示厅销售”系统,来推出他们的产品,迎合那些有钱的主顾。五十年代,已把他们的市场扩展到国际范围。 60年代意大利非凡的成就是建设在“意大利独特品质”特征之上的。无论政府、工业界、大学、媒体或普通民众,都把设计作为最有生命力和国际影响的意大利艺术来看待,来尊重的。

历史角度分析意大利成为设计大国的原因

意式设计之魅 ----从历史角度浅析意大利成为设计大国原因【摘要】意大利设计闻名世界,这不仅仅是发达的设计制造业造就的,同时还有罗马人的古典艺术奠定基础,中世纪的基督教印记,宗教题材与教廷的资金支持,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只有充分了解意大利设计发达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意大利设计;艺术的生产;古罗马;古典艺术;基督教;人文主义;文艺复兴; 众所周知,意大利拥有众多奢侈品品牌,从几乎成为优良制作的代名词的Armani(阿玛尼)到奢华又不失性感的Gucci(古驰),从时尚精致的Prada(普拉达)再到独特又复古的Versace(范思哲),这些品牌无一不展示着意大利设计的魅力。不仅仅是在服装领域,在珠宝、汽车、建筑、艺术方面,意大利设计也闻名于世。而这些,正是在二战后意大利提出“艺术生产”之后才呈现的。意大利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艺术的生产”的理念,到了60年代,无论政府、工业界、大学、媒体或普通民众,都把设计作为最有生命力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意大利艺术来看待和尊重。70年代,意大利设计在世界上大放异彩,拥有了世界性的地位,并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使意大利的设计和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曾有人这样这样评价道:“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甚至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到如今,无论意面造型,还是服装、家居、跑车,都体现着意大利设计的独特魅力。而意大利设计之所以拥有今天的成就,并不仅仅是由于半个多世纪前“艺术的生产”理念的提出,同时也是意大利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奠定基础:公元前四世纪,罗马人击败埃特鲁斯人,并在随后的两个多世纪后,征服了意大利半岛上的其他民族,成为整个意大利的主人。而意大利艺术起源,正是罗马的古典艺术奠定基础。正是从古罗马时期就开始的吸收,消化,融合,为意大利艺术奠定了基础,然后才是基于本土文化的创造。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il Colosseo,Archi di triofo,Pantheon中依稀感受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这些都成为后世意大利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工业设计史考点(精华版)

官帽椅 分类:1椅凳类,官帽椅、灯挂椅、圆椅、方凳 2 几案类 3 床榻类 4 台架类 5 屏座类 明代家具特色: 1、 主义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又称硬木家具。 2、 充分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 3、 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造型简、形象厚、做工精、风格雅。 古希腊建筑 柱式多立克、艾奥尼克、柯林斯 哥特式(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 13世纪后半期法国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文艺复兴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尔) 文艺复兴时代一反中世纪刻板的设计风格,追求具有人情味的曲线和优美的层次,显示出 更大的自由度,曲线被广泛地应用。 文艺复兴中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 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 浪漫时期 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衰落,由此欧洲的设计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史称浪漫时期。 主要风格:巴洛克、洛可可。 巴洛克设计风格 明代家具

16~17世纪意大利 巴洛克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巴洛克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 洛可可设计风格 18世纪法国 洛可可原意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 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主题有自然主义倾向。 工业革命,也称为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厂阶段向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渡。 18世纪的设计风格 比较流行的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 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新古典主义的特点: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淳朴和壮穆的宏伟”。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抗工业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 美国的制造体系与设计(美国制造体系之父一一怀特尼) 美国制造体系: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实用大功率机械装置等。 设计改革 促进设计改革的主要原因: 1、出于对粗制滥造的机制产品的反感 2、设计上的折衷主义带来的风格上的混乱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18世纪新技术与新的美学统

中外设计史复习重点资料

二.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13世纪末首先于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15世纪遍及欧洲各个国家,一直延续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涉及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这场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它以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囊括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在绘画方面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的教育变革,这种知识上的改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在欧洲历史上占据着非凡寻常的作用。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 2.唐三彩 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它是在白色陶胎上涂上黄,绿,褐,蓝,紫等色釉,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形成独特的风格特点,故称“唐三彩”。三彩是表现多色,并非一件器物上只有三种色釉,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一般作为明器之用,也有作为生活器皿。唐三彩主要有器皿,人物,动物等。 3.窑变 钧瓷原属于青瓷系统。由于它的原料中含有铜元素,经过还原煅烧而呈现出绿或紫红斑纹,使青釉打破了单一色釉的单调,形成了对比妍丽的艺术风格,这在瓷器上是一次贡献,史上称为窑变。 4.明式家具 主要是指那种以硬木为材料,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致,风格简洁的优质家具。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成就上达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是中国设计智慧的杰出代表。 5.巴洛克风格 意为“畸形之美”,“不合常规”。它起源于意大利,艺术中心是法国,是文艺复兴之后意大利发展的一个阶段以及17世纪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格,具有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庄严高贵,豪华壮观的特点,打破了旧艺术风格的常规艺术特征。 6.洛可可 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岩石或者贝克饰物),它是一种源于法国宫廷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点的艺术风格。具有纤细,精巧,华丽,繁缛的装饰性,多用C型和S型或者漩涡性的曲线作为装饰风格,色彩艳丽浮华,洋溢着东方特别是中国情调(又被称作“中国装饰“)。在法国主要发展于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在英,意,德等国发展在18世纪中期。 7.波普艺术 波普一词来源于popular的简写,产于50年代中期。一群青年艺术家有感于大众文化的兴趣,而已社会生活中最大众化的形象作为设计表现的主题,以夸张,变形,组合等诸多手法从事设计,形成设计产品的喜剧性,浪漫性效果。反映出战后青年一代的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心理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究其原因,是因袭了杜桑的达达主义传统,故在美国,波普艺术有“新达达主义“之称。 8.高科技风格 源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机器美学,是以直接反应当时以机械为代表,以工业技术为特征的一种设计风格。 9.微建筑风格 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的一种风格,它将建筑风格搬用到小件的日用产品的设计中,大多艳丽多彩,不惜用华贵金银材料与几何图案,实际上是历史上装饰风格极端形式的回潮。10.景泰蓝

工业设计史考点

明代家具 官帽椅 分类:1椅凳类,官帽椅、灯挂椅、圆椅、方凳 2几案类 3床榻类 4台架类 5屏座类 明代家具特色: 1、主义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又称硬木家具。 2、充分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 3、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造型简、形象厚、做工精、风格雅。 古希腊建筑 柱式多立克、艾奥尼克、柯林斯 哥特式(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 13世纪后半期法国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文艺复兴(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尔) 文艺复兴时代一反中世纪刻板的设计风格,追求具有人情味的曲线和优美的层次,显示出更大的自由度,曲线被广泛地应用。 文艺复兴中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桎梏。 浪漫时期 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衰落,由此欧洲的设计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史称浪漫时期。 主要风格:巴洛克、洛可可。 巴洛克设计风格

16~17世纪意大利 巴洛克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巴洛克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 洛可可设计风格 18世纪法国 洛可可原意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 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装饰的主题有自然主义倾向。 工业革命,也称为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厂阶段向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渡。 18世纪的设计风格 比较流行的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新古典主义的特点: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淳朴和壮穆的宏伟”。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反抗工业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 新技术与新的美学统一 托勒维也纳咖啡馆椅 美国的制造体系与设计(美国制造体系之父——怀特尼) 美国制造体系: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实用大功率机械装置等。 设计改革 促进设计改革的主要原因: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设计史 本文由幻想天亮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 本机查看。 世界现代设计史 第一讲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 2. 3. 4.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新艺术”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装饰艺术”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现代主义设计” 心) 5.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国际主义设计”运动 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6. 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本讲重点内容: 本讲重点内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 格、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 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威廉?莫里斯莫里斯(Willian Morris) 三、威廉莫里斯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工艺美术”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三)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在“工艺美术运动”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 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意大利虽然在早期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形象并不突出,但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在50年代以后,意大利成为现代设计最具活力的地方,意大利设计师们的创造性才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容。意大利还是激进设计运动的发源地,从60年代的POP设计到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意大利的设计师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意大利著名作家和艺术评论家乌贝托 艾科(Umberto Eco)在谈到意大利设计时不无自豪地说“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或许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但这套设计思想体系的历史并不悠久,由于二战期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成为希特勒的同盟,意大利饱尝了战争之苦,二战结束时,意大利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40年代末的意大利设计还完全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功能主义的大批量产品。进入50年代,意大利设计即开始实施“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1951年的米兰三年展向世界展示了意大利已开始自己的设计运动,“艺术地生产”(The Production of Art)成为意大利设计师的新口号。经过设计师们的努力,70年代名为“意大利,家用产品新风貌”的展览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地展出,从此确立了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地位。由于意大利设计师的杰出成就,意大利甚至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使意大利的设计和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生产方式既肯定了设计师的才能也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生活质量。

意大利的许多设计师出身建筑师,毕业于米兰理工学院或都灵建筑学院。这种教育体制也许更能发挥设计师的潜力,所以意大利的设计师大都多才多艺,同一个设计师既可以设计豪华典雅世界一流的法拉利跑车,也可以设计普通的意大利通心粉式样。 意大利的设计师在每一件设计品中既注重紧随潮流,重视民族特征地方特色,也强调发挥个人才能。与其它国家一样,意大利也经历过现代设计的各种运动,如功能主义,波普设计等,但每一种风格他们都可以产生出许多的变体来,而后便成为了意大利式样,因而使他们的设计显得多姿多彩。意大利的设计既不同于商业味极浓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传统味极重的斯堪底纳维亚设计。他们的设计是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新材料等等的综合体。与其它国家的设计师相比,意大利的设计师更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意大利设计师不断推陈出新,60年代即开始引导世界设计新潮流,从60年代的激进设计、反设计到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运动,意大利设计师一直走在世界设计的前沿,他们在设计领域展现的创造力,使别国的设计师眼花缭乱。 在意大利设计师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所蕴涵的设计思想和创作意图。与别的设计师不一样,意大利的设计师喜欢为自己的设计命名,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埃托 索托萨斯(Ettore Sottsass)说过:“设计对我而言……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它是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方式。”他本人在设计中即把建筑、美学、技术和对社会的

世界设计史-答案

现代设计理论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单选和多选): 1.美术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艺术家个人的表现,设计则是为他人服务的活动。 2.工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设计则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3.设计教育与其它任何学科的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没有一个世界统一的模式。 4.现代主义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制作与设计的分工。 5.“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6.1851年的伦敦国际博览会是工业化设计存在问题和维多利亚矫揉造作风格)泛滥的集中体现。 7.20世纪20年代始于美国的纽约、芝加哥等地的工业设计的职业化,标志着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 8.法国)是欧美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 9.享利·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代表,并成为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10.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代表。 11.20世纪前后,英国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是苏格兰的马金托斯。 12.德国的新艺术设计运动是由青年风格这个名称来称谓的。 13.奥地利设计家奥托·华格纳认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核心是交通或者交通系统设计。 14.“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 15.法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 16、麦金托什不是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家 17、流水别墅不是安东尼高迪的设计作品。 18、盖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师。 19、乌尔姆设计学院是强调以科技为基础的设计教学模式 20、布劳恩公司注重人体工程学 21、“可口可乐”标志的设计师是罗维 22、塔特林的设计属于构成主义 23、“少即是多”是米斯提出的 24、蒂芙尼的设计集中在玻璃 25、维也纳的“分离派”的祖创人是霍夫曼 26、国际主义设计的结局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的标志是山崎宾设计的普鲁蒂—艾戈被炸。 27《走向正确建筑》的作者是下列哪位人物艾托索扎斯 28、“流水别墅”是赖特设计师设计的。 29、德国现代设计的理性化特点 30、贝聿铭的设计属于新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 31、伍重不是波普艺术家。 32、弗兰克·盖里是解构建筑主义大师。 33、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是由但丁·罗西蒂、约翰·米勒斯、霍尔曼·汉特三位画家在1848年发起的。 34、巴黎新艺术运动的设计中心有六人集团、现代之家、新艺术之家。 35、新艺术运动在法国的发展具有巴黎、南斯市两个中心。 36、下列人物中,沃尔特·格罗佩斯、汉斯·迈耶、米斯·凡德洛曾在包豪斯担任过校长。 37、包豪斯由兴起到衰亡经历过魏玛时期、迪索时期、柏林时期几个时期? 38、柯布西耶在设计中长期追求的是理想主义、功能主义、形式主义 39.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的概念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其目的在于决定产品的正式品质,即除外形及表面特点外,最重要在于决定产品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获得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都能满意的整体。 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就叫做工业设计。 *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产品物质与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点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简是指它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细,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意境美材料美结构美工艺美 *古希腊建筑代表: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 *宋瓷造型简洁优美,器皿比例尺寸恰当,使人感到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因此设计上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 *中世纪的建造者们一般都长于结构的逻辑性、经济性和创造性。 *中世纪设计最高成就——哥特式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 *巴洛克风格在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开始流行,其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巴洛克原意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度。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巴洛克式家具强调家具本身的整体性和流动性,追求大的和谐韵律效果,舒适性也较强。但是,巴洛克式的浮华和非理性的特点一直受到非议。 *洛可可原意指岩石与贝壳,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的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棕榈。色彩娇艳,线脚多用金色。*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淳朴和庄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型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反映。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冲上传统文化艺术,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情调。 *美国制造体系特点: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的机械装置等。 *促进设计改革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一是出于对精制滥造的机制产品的反感;二是设计上的折衷主义所带来的风格上的混乱。 *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也称为集仿主义。 *水晶宫 1851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意义:一方面较全面的展示了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工业设计中

论意大利设计

意大利设计 -- 梁梅 意大利虽然在早期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形象并不突出,但在二战以后,尤其是在50年代以后,意大利成为现代设计最具活力的地方,意大利设计师们的创造性才能极大的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内容。意大利还是激进设计运动的发源地,从60年代的POP设计到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意大利的设计师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意大利著名作家和艺术评论家乌贝托·艾科(Umberto Eco)在谈到意大利设计时不无自豪的说"如果说别的国家有一种设计理论,意大利则有一套设计哲学,或许是一套设计思想体系。" 但这套设计思想体系的历史并不悠久,由于二战期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成为希特勒的同盟,意大利饱尝了战争之苦,二战结束时,意大利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40年代末的意大利设计还完全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功能主义的大批量产品。进入50年代,意大利设计即开始实施"实用加美观"的设计原则,1951年的米兰三年展向世界展示意大利已开始自己的设计运动,"艺术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Art)成为意大利设计师的新口号。经过设计师们的努力,70年代名为"意大利,家用产品新风貌"的展览在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地展出,从此确立了意大利设计的世界性地位。由于意大利设计师的杰出成就,意大利甚至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使意大利的设计和生产形成了良性循环。这种生产方式既肯定了设计师的才能也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生活质量。 意大利的许多设计师出身建筑师,毕业于米兰理工学院或都灵建筑学院。这种教育机制也许更能发挥设计师的潜力,所以意大利的设计师大都多才多艺,同一个设计师既可以设计豪华典雅世界一流的法拉利跑车,也可以设计普通的意大利通心粉式样。 意大利的设计师在每一件设计品中既注重紧随潮流,重视民族特征地方特色,也强调发挥个人才能。与其它国家一样,意大利也经历过现代设计的各种运动,如功能主义,波普设计等,但每一种风格他们都可以产生出许多的变体来,而后便成为了意大利式样,因而使他们的设计显得多姿多彩。意大利的设计既不同于商业味极浓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传统味极重的斯堪的那维亚设计。他们的设计是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新材料等等的综合体。与其它国家的设计师相比,意大利的设计师更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意大利设计师不断推陈出新,60年代即开始引导世界设计新潮流,从60年代的激进设计、反设计到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运动,意大利设计师一直走在世界设计的前沿,他们在设计领域展现的创造力,使别国的设计师眼花缭乱。

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精选3篇)

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精选3篇) 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一: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工业设计史,我对工业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工业革命是工业设计的母体,所以,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和经济发展而孕育出来的,它以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手段,以满足市场需要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以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原则,通过人性化的造型设计,推出具有全新面貌的产品,在满足消费者日益曾长的需求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 1、关于莫里斯,为什么他是现代设计之父?我难以理解,也许这是我上此课的最大遗憾。其成就是许多里程碑式的人物都有的;其机遇或者想法也并非自成一家,别无分店。其最大成就是打破装饰性为主的传统建筑,然而是否设计世界以此为古今分界呢?难以定论!我将继续研习史潮以求真解。 2、我较喜欢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格罗比乌斯和唯美主义的拉里克,前者的设计精神领导了包豪斯;后者的高雅风格征服世界成为法国高雅风格的代表 3、我最崇拜的设计师是美国人罗维,可口可乐标志设计者,流线型风格的倡导者,工业设计专业的先驱。原因很简单:他让流线型深入产品深入人心!这也是我最喜欢用的风格。 4、战后日本意大利发展神速。德国也不落后,似乎但凡战败国,只要其略有改悔之意便得万人扶正。日本有三菱日产本田丰田索尼佳能每一个在我们国家都人皆耳熟能详。这是日本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国家的悲哀! 5、国内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在精心打造以工业设计为动力的企业。这是因为想打入国际;因为中国人的产品使用观念日益改变;因为国际产品的专利认可被所有人所接受。海尔率先成立工业设计公司,3天一个新产品问世;科龙集标新立异,立志让现代中国家庭及时拥有世界最新潮的设计,青岛海信更是发出“黑马宣言”,重金悬赏向全国工业设计界征集海信系列产品的人性化造型设计,立志把竞争引入更高层次的轨道我坚信,工业设计的觉醒就是中国工业企业创造美好未来的现实,是中国新的工业时代的开始! 我开始关注我们这个专业的前景,却发现工业设计真是无处不在,它绝对不只是冰冷的机械,从我们手中的铅笔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桌一椅,再到家用电器,到汽车轮船,甚至航空母舰无一不属于我们工业设计的范畴。是的,设计无处不在!酝酿了那么久,终于转入了对工业设计史的具体学习.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应该算是工业设计的开端了。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和特点: ①20世纪初以机械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新的材料的运用比如钢铁、玻璃 ③“装饰艺术”运动是基于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对 ④主张机械的美,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 ⑤服务对象是富足的上层阶级,是少数的资产阶级的权贵 学习装饰艺术运动的意义 ①装饰艺术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到30年代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流行风格,影响到几乎设计的各个方面,是本世纪非常重要的一次设计运 ②它本身的折衷立场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③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它采用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 ④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重要资料。 ⑤关于东方和西方的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的结合的尝试,成为8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 研究中心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 1、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极大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改变 2、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在功能外形、安全性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传统的设计运动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设计界面临的两个问题:①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②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 认识现代主义设计的意义 1有助于对20世纪设计的认识和了解②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的影响到整个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本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 ③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产生的最重要的运动之一,建筑师们积极从设计观念、设计风格和形式,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各个方面进行探索,目的是为了引入民主主义的精神或者是奠定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基础 ④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和了解着手,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到现代主义的精神和意义,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对现代主义以后的种种思想潮流和设计风格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和认识。 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 ①社会目标的反映,其几何规则性肯定,人类对于理解和控制自己环境的希望②民主、精英、理想、乌托邦主义③接收技术上的进步,强调新材料的应用④创造新的形式,简单的几何形状,具有功能意义的倾向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①颂扬机器的特征,提倡用工业精神来改造社会生活②认为艺术应该取决于现代材料(玻璃、钢材)③艺术的形式应该是抽象的几何形式④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⑤热衷于科学技术⑥为阶级国家服务代表人物:塔特林、李西斯基、康定斯基 荷兰风格派杜斯伯格风格派和包豪斯的相似之处:①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联合和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总体②它强调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家的合作③他们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强调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平衡 ●包豪斯 设计教育特点:①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②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

领先的意大利现代设计论文

领先的意大利现代设计论文 说道意大利设计起源,就追溯到从公元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空前繁荣,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伽利略、庞蒂等文化与科学巨匠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如今,在意大利各地都可见到精心保存下来的罗马时代的宏伟建筑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雕刻、古迹和文物。 意大利设计风格的特点:一,既有现代设计特征,又有意大利名族特色和文化的内涵。二,既有设计的高技术性,又保存了相当手工艺的优良传统。三,既有高度理性色彩,又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人情味。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是战后为发展国家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自从开始现代设计活动以来,它的设计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目标:为增加产品出口服务。而意大利长期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各国,因此,造成了它的设计集中在北方的为出口而形成的制造业都市中心:米兰、都灵。这两个城市是它的设计的中心的中心。这种强烈的区域限制,也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意大利在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世界级的设计明星,比如汽车设计家、建筑设计家、时装设计家、家具设计家、首饰设计家等等,这些人具有真正的明星效应,他们在设计产品上签名,他们被新闻媒介作为对象来追踪隐私,他们被意大利人和其他国家追逐潮流的人们视为与电影明星一样的偶像,这种高度重视少数设计大师的社会风气,也都是别的国家很少能够与之相比的。意大利设计大师层出不穷,这种明星满天的现象,应该也算是意大利设计的另外一个奇怪的特点。 吉奥·庞蒂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之一,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运动与他有不解之缘。他同时又是形成意大利路线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他于1891 年出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设计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他往往创造性的将大量的古典主义传统、文艺复兴传统和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庞蒂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古董味道的装饰风格,让他成为意大利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艺术风格的代表。 意大利的工业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它的汽车、缝纫机、办公用品、家具、家用电器等等,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设计,但是,奇怪的是意大利居然没有一所能够拿得出手的、像样的工业设计学院。大部分设计师

世界现代设计史-习题 附答案

卷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英国得“工艺美术”运动就是由“工业设计之父”___倡导得。(威廉·莫里斯) 2、作为“新艺术”发源地得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就是首都巴黎;另一个就是___。(南斯市) 3、哥特式、____与日本艺术就是新艺术运动得三大源泉。(罗可可式) 4、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得就是德国,其次就是__与荷兰。(俄国) 5、____就是德国工业联盟得奠基人与整个活动得开创者。(穆特修斯) 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得运动——_____。(“风格派”运动) 7、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世界得新设计风格——_____。(“流线型风格”) 8、装饰艺术得历史渊源:对________、从传统艺术得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得影响、汽车设计样式得影响。(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得借鉴) 9、进入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得设计形成了自己得艺术风格。这便就是意大利吸收美国流线型而形成得(“意大利线条”)、 10、_______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得真正奠基人,也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得代表之一。(罗伯特·文杜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得一场设计运动。由诗人兼文学家、设计师、被人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得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以往得设计包括英国在内得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设计低劣,同时过分讲究装饰,矫饰做作得维多利亚之风在设计中不断蔓延,从而使传统得装饰艺术设计失去了造型基础而成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画蛇添足得东西。工艺美术运动就就是在此状态日趋严重下发生得,它就是以追求自然纹样与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得设计传统。 2、曲线风格 曲线风格就是新艺术运动中形成得一个风格派,与它同时存在得还有直线风格。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以模仿自然界动植物纹样得线条进行装饰。无论就是物体得形状,还就是物体得表面装饰,都以流畅、优雅、波浪起伏得线条为主。其中以法国与比利时为代表,德国,荷兰,西班牙以及英国得利尔兹利也归为曲线派,美国舞蹈家洛伊·富勒得舞姿成为设计师创作得主要灵感。 3、俄国构成主义 俄国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就是由一小批先进得知识分子与设计师致力于满足新社会制品构成得需要,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得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与雕塑得主题,以致使作品特别就是雕塑很像结构物,因而被称为“构成主义”。它就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得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得,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就是它得两大源泉,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列捷西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等。她们得许多作品就是半抽象或抽象性得,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型得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得影响。 4、彼得·贝伦斯 德国工来联盟中最著名得设计师就是彼得·贝伦斯,她就是工业联盟得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她最有代表性得设计都与德国最有代表性得企业——德国通用电器公司联系在一起,她全面负责该公司得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产品设计,为公司树立了一个统一得完整得企业形象,不仅开创了现代公司标识体系得先河,而且她与公司得合作开创了欧洲现代工业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得先河。她主张对造型规律进行数学分析,坚持理性主义美学原则,培养了包括格鲁皮乌斯、米斯与勒科西布埃等在内得众多世界著名得建筑师与设计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