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生长特性以及标准化管理体系

小麦的生长特性以及标准化管理

体系(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小麦的生长特性以及标准化管理体系

1小麦发育阶段特点

小麦的阶段发育大体分为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和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其中春化阶段要求以低温为主的综合外界条件(包括营养、水分、光照等),所以可称感温阶段。光照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转入一个对长日照要求比较敏感的阶段,又称感光阶段。小麦光照阶段发育的特点是要求长日照。每天在16

~

18h或连续光照下,光照阶段进行最快、抽穗最早;每天光照少于12h,光照阶段进行缓慢,抽穗延迟;每天光照少于8h,光照阶段停止进行,不能抽穗。这说明小麦在这一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严格。光照阶段只有在完成春化阶段以后才能进行,是从生长锥开始,至雌蕊分化期结束。

2小麦生长发育规律

一是分蘖成穗规律。生育期长的小麦品种分蘖多,生育期短的小麦品种分蘖少。整地质量好,播种早,播种浅(2~3cm)分蘖多。施肥量、播种量的大小,播种的深浅也影响分蘖能力和成穗率。二是幼穗发育规律。伸长期,即三叶期至分蘖前,是决定小麦幼穗大小的关键期,栽培上应及时灌水追肥,促苗壮,主攻分蘖和幼穗。棱形成期,即进入分蘖盛期,该期决定小麦穗数目的多少,应根据苗情施肥,灌二水,主攻小穗数目。花器形成期,即进入拔节期,是小麦高产最重要的时期,若水肥不足,则不孕小花增加,粒数减少;而水肥过多,则导致基部1~2节间拉长,失韧、脆弱易倒伏,此期应主攻壮秆增粒。花粉粒形成期,即孕穗期旗叶全部展开,此期决定小花数,应适当控制灌水,并喷矮壮素,控制旗叶长度;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延长顶3叶的功能期,以达到增花、增粒、增重的目的。根据小麦生长规律做好小麦的栽培管理,实现返青期促根系增分蘖,起身期壮分蘖保穗数,拔节期稳穗数攻粒数,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3小麦生长环境条件

小麦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是15

~20℃,在13

~

18℃分蘖最快。在10℃以

下,小麦光照阶段进行缓慢,幼穗分化时间延长,有利于形成小穗和小花。在雌雄蕊分化期则需要较高温度,如温度低于15

~

16℃,影响花粉粒的形成和胚囊的分化。雌雄蕊分化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对水分反应特别敏感。小麦开花

最适宜的温度是18

~20℃,最高不超过 30℃,相对湿度要求在70%

~

80%。小麦根

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6~20℃,低于2℃则生长停止,超过30℃时生长受抑制。

4小麦规范化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以及种子处理

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小麦种子,播种前对种子不同程度上的处理,比如晒种,包衣,拌种等。

整地播种

小麦播种前要精细整地,通过深耕、耙地改良土壤,,达到地平土碎,施足底肥,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保证苗全,确保播种质量。播前还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方面,灌水时要做到速灌速排。施肥的原则为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

病虫草害防治

麦生育后期是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粘虫、蚜虫等病虫害大量发生的时间,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很大,必须及时防治。

适时收获

小麦的最佳收获时期是蜡熟末期,此时麦穗变黄,籽粒足浆,含水量在16%-18%,小麦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到最大值,加工面粉的质量也最好。待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全部变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约22%、籽粒较坚硬、已呈现小麦品种特有光泽时采收。

冬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一、基地环境条件

土壤肥力Ⅱ级,保水保肥性能好,地下水丰富,无污染,排灌设施配套齐全,基地周围无工业“三废”排放,空气清洁,生态环境良好。

二、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经审定推广的优质品种。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纯度不低于%,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出苗率不低于8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4%。

三、种子处理

1.种衣剂包衣在小麦病害严重的地区,要进行种子包衣。超微粉体种衣剂包衣,可有效地预防小麦腥、散黑穗病和根腐病等,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力。超微粉体种衣剂使用量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600,使用量小,可减少污染。

2.药剂拌种用种子量%的40%拌种双拌种,防治小麦腥、散黑穗病;或用种子量%的50%福美双拌种,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兼防根腐病。

四、栽培技术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坡降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前作:为油菜、豆科作物、绿肥等。

2.耕整地要坚持伏、秋整地。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待播。适墒期内用轻型圆盘耙耙耱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整好待播。3年深翻一次,提倡根茬还田。

3.施肥有机肥:每公顷施吨农家肥(有机质含量大于8%)或等效生物有机肥。化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南部和北部地区每公顷施肥量,纯氮75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氧化钾公斤;东部地区施纯氮90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氧化钾公斤;西部地区施纯氮75公斤,五氧化二磷90公斤,氧化钾公斤。缺硼地区和地块,每亩做种肥施用硼肥2-3公斤。提倡底肥、种肥分施。未施底肥的地块,应种、肥分箱施入,以防烧苗。

五、播种

适期播种:由于近几年冬前(9-11月)气温有提高趋势,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适期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50 -60天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在500-600度;当地平均气温降至15-17

度,易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小麦生长适中,易获得高产。一般适宜播期为10月5日-10日。

1.密度

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确定。提倡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播种密度一般第公顷以400万株-600万株为宜。

2.播量及播量计算

按每公顷保苗株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净度和田间保苗率(一般为90%)计算播量。其公式如下:

每公顷播量(公斤/公顷)等于每公顷保苗株数乘以千粒重(克)。

六、田间管理

1.冬前田管

①护青:做好护青工作,防止畜禽啃食和践踏麦苗。

②适时冬灌:当麦田土壤含水量降到15%以下时,应及时冬灌。一般麦田冬灌在日平均气温2-3度时进行。或者在地表白天化冻晚上微冻时进行,冬灌量为40-50方/亩,并防止麦田低洼处积水和结冰。

③小麦雪腐、雪霉病发生区,在地表白天化冻夜间微冻时,每亩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

2.返青期田管

①春耙:开春后地表开始发白时耙地,耙深3-4㎝,以横耙或斜耙为佳,耙后带柳条耱,提高耙地质量,达到增温保墒的作用。

②雪墒追肥:麦田返青后,对底肥不足,长势偏弱的麦田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促进麦苗快速生长。

③化学除草:野燕麦防除,当燕麦草3-5叶时,每亩用骠马40-50ml,兑水喷雾防除。双子叶杂草防除,在小麦起身期,每亩用2、4—D丁酯60-70克或二甲四氯250克,兑水喷雾防除。

3.拔节抽穗期田管:

①化控:对生长过旺的麦田在拔节前后亩用150-200克矮壮素兑水喷雾,防止基部节间过长,造成后期倒伏。

②追施拔节肥:生长势较弱,群体过小的田块,除追施返青肥外,在浇头水前每亩追施尿素8公斤左右。对生长较旺的麦田每亩追尿素5公斤。未追过返青肥的田块,在浇头水前每亩追尿素10-12公斤,对生长较旺的麦田每亩追尿素8-10公斤。

③灌水:小麦起身后,一般主茎叶龄为春二叶期,及时浇头水,灌水量为60方/亩,头水后,二水间隔10-15天后。要灌匀、灌透,灌水量50-60方,

④病虫害防治:项目区冬小麦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黑穗病。在白粉病、锈病发生的地块,亩用25%粉锈宁30-40克,兑水喷雾防治。黑穗病的防治可采用药剂拌种。虫害有蚜虫、皮蓟马等,在小麦挑旗后,用菊酯类农药叶面喷雾防治。

4.扬花成熟期田管:

①灌水:小麦抽穗后,麦田不能缺水,要保证麦田湿润。间隔15天左右灌一次水,灌水量为60方/亩,轻灌麦黄水。

②根外追肥:小麦扬花后灌浆初期,亩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加尿素10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可有效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

七、收获

人工收获和机械分段收获在蜡熟后期进行,联合收割机收获在完整初期进行。避免过晚收获。

八、贮藏

脱粒后及时晾晒、精选。分类、分等存放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仓库中。

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的营养价值很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7%—18%),高于一般谷类作物。小麦类型和品种繁多,分布广,对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稳产、高产。小麦适于机械耕作,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较高。冬小麦利用秋末及冬季低温季节,既可以与夏播作物复种,还可以与冬、春、夏作物带状间作、套种,对改革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都有重要意义。 一、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 (一)土、肥、水在小麦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小麦产量和品质是品种特性(内因)和环境条件(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田生产中,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活条件,光、温主要从自然环境中得到满足,而水、气和养分除部分来自自然环境外,主要靠人们在栽培过程中予以供应和调节。而这种调节大部分是通过土壤而发生作用。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营养和水分是小麦赖以生长的物质条件。 (二)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粘土、壤土和砂土都可以种植小麦,但要达到高产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满足生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的要求。高产田土壤具备以下特点。 1、深厚的耕作层 耕作层是在长期的耕作栽培措施下逐步形成的。耕作层深厚可蓄纳较多的水分,扩大施肥范围,为小麦根系发育创造有利条件。耕作层深度一般应在30cm以上。 2、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总结各地经验,产量为6000kg/hm2以上的麦田,播前土壤应具备以下指标:有机质1%以上,全氮0.06%以上,速效氮30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40mg/kg 以上。 3、良好的土壤质地和适宜的酸、碱、盐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小麦生长发育。重粘土或粘土,因质地细,结构紧密,通气性差,不利于小麦发芽和出苗。沙质土壤,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含量低,温度变幅大,不利于小麦生长和越冬。最适宜种植小麦的土壤是壤土,这类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磷钾含量高,有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发育,增产潜力大。土壤容重以1.14-1.365g/cm3、孔隙度以50%-55%为好。这样的土壤抗旱、抗涝、保肥、耕性好,有利于提高整地质量。 小麦在微酸性和微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6.8-7.0,即以中性反应的土壤为宜。土壤中含盐量对小麦发芽出苗影响较大。根据各地测定结果,一般土壤耕层含盐总量达0.25%即为小麦播种和苗期阶段的耐盐临界点,达0.4%以上种子即失去发芽能力,幼苗受到严重抑制。 4、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防止肥水流失,保证灌溉质量,确保全苗、匀苗、齐苗和壮苗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播种、管理、收割等各项作业质量的基础。所以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地面坡降应控制在0.1%-0.3%范围内。 ( 三)麦对养分的要求 1、小麦生长发育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小麦一生中从土壤、空气和水中吸收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等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其中碳、氢、氧占小麦干物质的90%以上,氮及灰分元素(磷、钾、钙、镁、硫、铁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5%。 (1)、小麦对氮素的需要 氮肥对增加小麦产量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氮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根、茎、叶、蘖的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延长光合器官寿命,在幼穗分化中可增加小穗数、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在小麦后期施用适量氮素,可以提高千粒重并改进籽粒品质。 (2)、小麦对磷素的需要 磷素是小麦细胞核的主要成分,直接参与呼吸过程,并在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磷与氮在土壤中是相互作用的营养元素,磷素充足时,由于根素发育好,吸氮能力增强,氮的利用率提高,能促使麦苗早发犰长多分蘖,磷在植物体内可以影响含氮物质的代谢,能提高植侏组织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在改善小麦营养生长方面发挥以磷促氮的作用。相反,氮素充足时,也有利磷素作用更好的发挥。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 (一)生育期 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天津市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270天。 (二)生育时期 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 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 从出苗到起身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中期阶段 从起身至开花期。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后期阶段 从开花至成熟期。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 (一)根 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当第一l片绿叶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根系一般入土100--

130厘米,最深的可达2米。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 据调查,一般约有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 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从根部通 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小麦的茎又是支持器官。它使叶片有规律地分布,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茎还可以贮藏养分,供小麦后期灌浆之用。 (三)分蘖 在正常情况下,出苗到分蘖约需15天左右。分蘖的发生是有一定次序的:当小麦长出3片真叶时,首先从胚芽鞘腋间长出分蘖,叫胚芽鞘分蘖。第4片叶出现时,主茎第l片叶腋芽伸长形成分蘖叫分蘖节分蘖,也叫一级分蘖。当一级分蘖长出3片叶时,在其鞘叶腋间长出分蘖叫二级分蘖,若条件适宜,还可长出三级分蘖。小麦的分蘖不是都能抽穗结实的。凡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一般年前发生较早的分蘖属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叫无效分蘖。一般年后生出的分蘖属无效分蘖。实践证明,产量高的麦田与有效分蘖多有关。这就是为什么要非常重视有效分蘖的道理。小麦分蘖有二次高峰:第一次在年前,第二次高峰在第二年返青后至起身期。小麦起身后,持续逐渐停止,并出现两极分化,大的、壮的分蘖成穗;小的、弱的逐渐死去。 (四)叶 小麦的叶共约12—13片,年前一般长出6—7片,年后茎秆上一般有6片。叶的形状像带子,有平行脉。拔节以后长出的叶片比较宽大,还有明显的叶鞘,紧包在节问外面。叶鞘和叶片相连处的薄膜叫

小麦三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措施

安徽皖北小麦三个生育时期的特点及田间管理方案 杨建 1101043500 11-青年农场主试验班 摘要: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 发到分蘖),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孕穗)和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及在植株体内的分布是不同的、田间危害来源不同、小麦对抵抗外来危害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因而,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来指定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和方案,争取小麦高产稳产非常重要。 关键词:生长发育特点田间管理配方施肥 生长发育特点 营养生长阶段: 在生产上,为便于栽培管理,人们根据这些变化中器官形成顺序和便于掌握的明显特征,把小麦整个生育期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起身期(生理拔节)、拔节期(农艺拔节)、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在冬小麦有明显越冬的地区还包括越冬期和返青期。 1)播种期:播种的时间,以月/日表示。由于冬季气温自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逐渐提早而成熟期则渐次推迟,所以小麦生育期自南而北逐渐延长。 2)出苗期:全田50%籽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3厘米时的日期,我省10月上中旬。 3)三叶期:全田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叶片伸出2Cm左右的日期,为三叶期。 4)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我省10月中下旬。5)越冬期:冬麦区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以下,麦苗基本停止生长,到次年春季平均气温稳定升至3℃以上,麦苗恢复生长。这段停止生长的时期称为越冬期。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 6)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我省2月中下旬。 7)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主茎第一叶叶鞘和年前最后叶叶耳距相差1.5Cm左右,茎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长度为0.1-0.5Cm),但尚未伸出地面时,为起身期,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 8)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为拔节期。安徽省拔节期一般为3/10左右。 9)孕穗期:全田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旗叶叶鞘包着的幼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作为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小麦的 产量和质量,农户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下面就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和田间管理措施做一些介绍。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 选择良好的土壤是小麦高产的前提,小麦适宜生长的土壤为疏松、肥沃、透气良好的 壤土。在选择土壤的时候,应该避免重度盐碱、酸性或碱性过大的土壤。对于一些土壤质 量较差的地区,可以采取土壤改良的措施,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或者石灰来改善土壤结构和 肥力,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小麦品种是保证高产的关键。目前,我国针对不同地区和生 态条件培育了多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小麦新品种。农户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应该根据当 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来选择抗旱、抗病、耐逆的小麦品种,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三、合理的施肥技术 小麦生长期需要充分的养分供应,因此合理的施肥技术对于小麦高产十分重要。根据 小麦生长的需要,在播种前应该施足基础肥,比如有机肥、复合肥等。在小麦生长的不同 阶段需要施不同的追肥,比如拔节期需要施加氮肥和磷肥,灌浆期需要施加钾肥和微量元 素等。通过科学施肥,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四、适时的灌溉管理 充足的水分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因此适时的灌溉管理对于小麦高产十分重要。在小麦的关键生长期,比如拔节期、抽穗期等,需要保证土壤的充分湿润,尤其是在旱情 发生的时候更需要注意灌溉管理。在干旱地区也可以采取节水灌溉的措施,比如滴灌、喷 灌等,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五、病虫害防治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种植 小麦的时候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取农业上的措施比如合理的轮作制度、良好的田 间排水以及选择抗病、抗虫性好的小麦品种,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措施来 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小麦的生长发育。 六、田间管理

小麦超高产种植技术_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小麦超高产种植技术_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小麦超高产种植技术 1良种准备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良种是小麦能够获得高产量的基础,选取优良的品种对于后期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作用。 在选择小麦品种时,要注意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二是市场需求原则。在选择小麦品种的时候,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地条件,对市场行情也要有所把握,选择适当的品种能够有效预防盲目生产带来的风险。不同的种子具有不同的特性,选种之前最好对种子进行简单的处理,对具体的发芽率、水分标准进行检验。选择好小麦品种之后,需要对要进行播种的种子进行晾晒和拌药处理。拌药一般是选择45%的辛硫磷乳油45毫升加13%粉锈宁70克加水4公斤搅拌均匀后,取小麦种子45公斤用喷雾器边喷边摇。这样做可以对后期病虫害的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保证小麦的超高产量。 小麦种子准备好之后,对播种期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最容易生长的时间,一般半冬性品种播期以10月10〜15日播种为最佳,春性品种以10月18〜25日播种为最好,在适期范围内播种,既能防止小麦冬季冻伤,也能增加了提高了小麦对于养分的吸收量,被这是夺取小麦优质和高产的关键。 2精细平整土地

土地是小麦生长的家园,在进行播种之前要对土地进行整理,以确保小麦能够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下生长。 首先,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将遗留在田里的野草和秸秆进行腐熟处理,这样不仅能减少大气污染,也能够产生小麦生长的基肥,增强小麦抗倒性,提高小麦品质。其次,深耕整地边耕、边耙、耙透、耙实、耙平,确保耕耘深度达到18cm,土地质量达到上松下实。另外,要精细整理土地,不管是田地内沟、腹沟、围沟还是田地外部沟都要做相应的处理,一般依次深度增加,做到三沟平整,沟沟互通,避免干涸或者淹没。 3施肥管理 小麦种植的施肥分为两种,一是播种之前的施肥。近几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了解了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增长缓慢,在1.2%〜1.4%之间,速效养分含量表现为少氮、稳磷、钾下降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方案,保证土地的质量可以满足小麦成长的需求。二是小麦成长期施肥。成长期施肥分为拔节期施肥和孕穗期施肥。确保成长期小麦所需肥量是小麦粒多、粒重和增加结实率的有效保障。 4田间管理 4.1小麦田间草害综合防治 小麦生长期间,如果杂草生存就会抢掉给小麦的养分,降低小麦产量,因此,必须要做好小麦草害综合防治工作,这是提高小麦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关键。 小麦草害综合防治主要注意三个阶段。一是做好冬前草处理工作,给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避免草种的大量留存。二是播种前,做好田地封闭

小麦高产技术及管理

小麦高产技术及管理 小麦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在中国,小麦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占据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小麦高产技术及其管理。 一、土壤管理 1.优化土壤结构:小麦生长需要较为松散、排水性好的土壤,因此需要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包括翻耕、深耕、施肥、覆盖等措施,使土壤保持松散、透气、排水良好的状态。 2.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如氮、磷、钾等,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的肥料。在肥料选择上,应根据土壤性质、作物营养需要及产量目标等因素作出选择,加强有机肥的使用,保证小麦养分供应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二、灌溉管理 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灌溉管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灌溉时机:根据小麦生长不同阶段的需要,确定合适的灌溉时机,保证作物的生长发育。 2.控制灌水量:根据土壤性质、小麦生长阶段、天气状况等因素,控制灌水量,避免灌溉量过多或过少,从而确保水分的利用率和产量。 3.合理用水:灌溉过程中要注意水的利用率,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等资源,减少灌水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三、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苗期管理、中后期管理、农药防治等。其中,苗期是小麦生长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优质播种:选择优质、具有耐旱、耐寒、抗病性较强的种子,进行优质播种,从而确保播种密度、萌发率和苗情。 2.及时除草:苗期小麦对养分的需求比较强,而草竞争会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因此要加强除草工作,保证小麦生长。 3.农药防治: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必要时要进行农药防治,及时杀死害虫和病菌,确保小麦生长和产量。

小麦的生长特性以及标准化管理体系

小麦的生长特性以及标准化管理体系 1小麦发育阶段特点 小麦的阶段发育大体分为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和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其中春化阶段要求以低温为主的综合外界条件(包括营养、水分、光照等),所以可称感温阶段。光照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转入一个对长日照要求比较敏感的阶段,又称感光阶段。小麦光照阶段发育的特点是要求长日照。每天在16~18h或连续光照下,光照阶段进行最快、抽穗最早;每天光照少于12h,光照阶段进行缓慢,抽穗延迟;每天光照少于8h,光照阶段停止进行,不能抽穗。这说明小麦在这一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严格。光照阶段只有在完成春化阶段以后才能进行,是从生长锥开始,至雌蕊分化期结束。 2小麦生长发育规律 一是分蘖成穗规律。生育期长的小麦品种分蘖多,生育期短的小麦品种分蘖少。整地质量好,播种早,播种浅(2~3cm)分蘖多。施肥量、播种量的大小,播种的深浅也影响分蘖能力和成穗率。二是幼穗发育规律。伸长期,即三叶期至分蘖前,是决定小麦幼穗大小的关键期,栽培上应及时灌水追肥,促苗壮,主攻分蘖和幼穗。棱形成期,即进入分蘖盛期,该期决定小麦穗数目的多少,应根据苗情施肥,灌二水,主攻小穗数目。花器形成期,即进入拔节期,是小麦高产最重要的时期,若水肥不足,则不孕小花增加,粒数减少;而水肥过多,则导致基部1~2节间拉长,失韧、脆弱易倒伏,此期应主攻壮秆增粒。花粉粒形成期,即孕穗期旗叶全部展开,此期决定小花数,应适当控制灌水,并喷矮壮素,控制旗叶长度;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延长顶3叶的功能期,以达到增花、增粒、增重的目的。根据小麦生长规律做好小麦的栽培管理,实现返青期促根系增分蘖,起身期壮分蘖保穗数,拔节期稳穗数攻粒数,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3小麦生长环境条件 小麦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是15~20℃,在13~18℃分蘖最快。在10℃以下,小麦光照阶段进行缓慢,幼穗分化时间延长,有利于形成小穗和小花。在雌雄蕊分化期则需要较高温度,如温度低于15~16℃,影响花粉粒的形成和胚囊的分化。雌雄蕊分化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对水分反应特别敏感。小麦开花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最高不超过30℃,相对湿度要求在70%~80%。小麦根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6~20℃,低于2℃则生长停止,超过30℃时生长受抑制。 4小麦规范化栽培技术 4.1品种选择以及种子处理 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适宜的小麦种子,播种前对种子不同程度上的处理,比如晒种,包衣,拌种等。 4.2整地播种 小麦播种前要精细整地,通过深耕、耙地改良土壤,,达到地平土碎,施足底肥,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保证苗全,确保播种质量。播前还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4.3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方面,灌水时要做到速灌速排。施肥的原则为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4.4病虫草害防治 麦生育后期是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粘虫、蚜虫等病虫害大量发生的时间,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很大,必须及时防治。 4.5适时收获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 1. 引言 1.1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对提高小麦产量和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高效的小麦 生产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能够 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小麦产品的需求。 传统的种植技术往往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标准化栽 培技术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适 应性,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这不仅能 够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带动农业产 业的持续发展。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小麦的产量 和质量,还在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只有持续推广和应用这些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更好地应对粮食需求 的挑战,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1.2 小麦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 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小麦产量的提高是农业生产的目标之一, 但与此要保证小麦的质量,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也同样重要。

小麦产量与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高产并不意味着就是优质的小麦,而优质的小麦往往也会伴随着高产。 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受到种植技术、施肥水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的影响。优质高产的小麦往往需要采用科学的选种技术,选择适合当 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质种源,以确保丰产高质。科学施肥技术和管 理技术也是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适量施肥,科学管理,才能获得优质的小麦。要防止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采取科学的 防治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小麦产量与质量密切相关,只有通过科学的耕作管理,才能实现 优质高产的小麦产量,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 2.1 选种技术 选种技术是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 选种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耐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小麦品种。种子要进行科学处理,如浸种、熏种等,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 活率。要注意选用经过良好实践的种子来源,确保种子的品质和纯 度。 选种技术还包括了对种植密度和行距的控制。要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水分条件和光照情况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保证每株小麦植株都能 得到充足的养分和阳光。要注意控制行距,保证小麦植株之间有足够 的空间进行生长和通风,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小麦长势情况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长势情况及田间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病虫害问题。为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丰收,需要对其长势情况进行全面管理。本文旨在介绍小麦的主要生长阶段及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一、生长阶段及特点 1. 出苗期:小麦出土至第三叶鞘位,为出苗期。此时小麦幼苗对干旱、寒冷、病虫害等环境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弱。 2. 追肥期:小麦第三叶鞘位出现后,进入追肥期。追肥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也是确定小麦产量的重要时期。 3. 分蘖期:小麦进入分蘖期后,需要适当控制分蘖数量,保证分蘖质量,同时加强土壤管理,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4. 抽穗期:小麦进入抽穗期后,需要注意防止虫害、病害的影响,同时加强光照和水分管理,确保小麦顺利抽穗结实。 5. 成熟期:小麦进入成熟期后,需要适时收割。 二、田间管理措施 1. 土壤管理:小麦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种植小麦前,应进行耕作、深耕、施肥、翻晒等工作,保持土壤松散、透气、保湿。 2. 施肥管理: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元素。在追肥期,应在生长快速、需营养量大的时候适时增施化肥,同时注意配施有机肥。 3. 灌溉管理:小麦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干旱的环境中。在干旱时期,应及时浇灌水分,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同时也要避免过量灌溉造成水浸根系,影响小麦的生长。 4. 防治病虫害:小麦易受白粉病和蚜虫的影响,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通过施用农药、加强通风、控制分蘖数量等方法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小麦丰收的关键。只有加强对小麦生长的全方面管理,才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小麦的生产 和管理对于农民和农业公司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管理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以下是关于小麦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一些知识。 一、选址和前期准备 1.选址:小麦的种植区域应该在平坦的地区,土地要偏酸性,沙漠化程度要低,雨水 适中,有灌溉条件会更好。同时,避免选择有病虫害的作物种植区域。 2.前期准备:在小麦种植前,需要把田地的秸秆和深耕过的沙土全部清除干净,放入 肥料堆。排除田地中的病虫害,使用化肥和牲畜粪便配制肥料。种植的时间最好在阴天或 有雨水的日子,这样可以使小麦顺利生长。 二、种子遴选和播种 1.品种选择:种植小麦时,应选用各地区的适应性好,经济效益高的优异品种,根据 各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选择较强的品种,产量更高,同时还要注意不种植转基因作物。 2.种子遴选:在进行种子的筛选方面,一是对种子的硬度、颜色和形状进行检查,看 是否符合种子的要求,二是检验种子的发芽力和纯度,只有发芽率90%以上和纯度达到100%的种子才能用于种植。 3.播种:种植小麦时,应保证每个地块的播种密度一样,在播种时采用稀密播种,不 宜过于集中,否则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同时要使种子和土壤之间紧密接触,加强保水 保温。 三、施肥 1.基肥:小麦在营养生长期需求量较多,所以应留好基,及时进行基础施肥。 2.追肥:在生长过程中,应及时对地根追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其产量和质 量。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小麦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要及时对病害进行防治,选用 及时有效的药剂,注意药剂的用量和使用方法,并及时对叶面进行清洗,避免病害转移。 2.虫害防治:尽量减少对小麦的损害,避免造成其生长发育的严重影响。同时,在虫 害防治过程中,注意选择低毒性和广谱性的杀虫剂,减少对小麦的农药残留。

2024年小麦生产特点与后期麦田管理要点郭天财

2024年小麦生产特点与后期麦田管理要点 一、2024年小麦生产特点 2024年的小麦生产面临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天气异常。2024年的天气异常干旱,特别是春季降水偏少,导致 小麦生长期间缺水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病虫害频发。由于干旱天气的影响,小麦生长迟缓,易受到病虫害 的侵袭。尤其是纹枯病、赤霉病等病害在2024年较为严重,对小麦产量 造成了较大损失。 3.高温天气。2024年夏季气温持续偏高,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带来 了不利影响。高温使小麦地上部分生长速度加快,而地下的根系生长受限,导致根系不发达,影响了小麦的灌浆和籽粒饱满度。 二、后期麦田管理要点 针对2024年小麦生产的特点和困难,进行科学合理的后期麦田管理 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后期麦田管理的要点: 1.加强灌溉管理。鉴于2024年干旱情况严重,及时进行灌溉是保证 小麦生长和发育的关键。要根据小麦的需水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措施,确 保小麦的水分供应充足。 2.加强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后 期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除了合理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外,还要及时进 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3.控制高温伤害。夏季高温天气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不利,因此要采 取措施控制高温对小麦的伤害。可以在小麦地面覆盖草木灰、秸秆等物质,减少地面的温度。同时加强通风和降温措施,为小麦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4.积极应对异常天气。遇到异常天气,如旱情、雨情等,要及时调整 麦田管理措施。对于干旱天气,要加强灌溉,保持麦田土壤湿润;对于多 雨天气,要及时剪去高秧,保证空气流通和阳光照射。 5.合理施肥。根据小麦生长的需要,合理施肥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重 要措施。后期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时调整施肥方案,保证小麦养分的 供应和平衡。 6.注意田间管理。后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杂草的生 长和繁殖,保证小麦的生长环境清洁和充足的光照。 总之,2024年小麦生产特点突出了干旱、病虫害和高温等问题,后 期麦田管理要点在于保证水分供应、防治病虫害、控制高温伤害和合理施 肥等方面。只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提高产量和品质。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管理技术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小麦栽培管理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一、选地 选地是小麦栽培的第一步,选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好、无病虫害的地块。土壤的酸碱度、富含的养分、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活性有机质、水解性氮等指标要符合小麦的生长需求。 二、种子选育 小麦的种子选育是关键环节,优质的种子是高产的基础。在小麦种子的选育过程中,要注重品种、生长势、免疫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的优良品种。 三、育苗 育苗是小麦种植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育苗工作直接关系到小麦的成活率和产量。在育苗过程中,要科学浇水、适时施肥、控制温度等,确保小麦幼苗健康成长。 四、土地整理 在小麦种植前,要进行土地整理,彻底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秸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五、施肥 小麦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养分供给,特别是氮、磷、钾等元素。在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要根据小麦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六、灌溉 小麦是旱作品种,灌溉对于小麦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在小麦的生长期间,要根据天气和土壤的湿度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避免小麦因缺水或过多水分而受到影响。 七、病虫害防治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八、田间管理 在小麦的生长期间,还要进行田间管理工作,包括除草、松土、调节密度等,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九、收获 小麦的收获是小麦栽培的收官环节,也是最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环节。在小麦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收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和碎粒损失,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的栽培管理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上述是小麦栽培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技术要点。在实际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气候、土壤、品种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小麦的栽培管理工作。只有做到科学合理地栽培管理,才能保证小麦的高产和优质。

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地块选择 选择适合小麦生长的土壤和地块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 - 避免过度耕作和过度灌溉,以防止土壤质量下降。 - 留意地块的光照状况,确保小麦能获得足够的阳光。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小麦品种是取得高产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 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特性,如抗病性、抗虫能力等。 - 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能力强的小麦品种。 - 参考专家建议和农业机构的小麦品种推荐列表。

播种与施肥 正确的播种和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以下是一些建议: - 在合适的季节进行播种,避免恶劣天气条件和极端温度。 - 使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和化肥,确保小麦获得足够的营养。 - 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施肥。 病虫害防治 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产量损失和质量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 定期巡视和监测小麦田,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 使用合适的农药和生物控制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 避免过度使用农药,注意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灌溉和水管理

合理的灌溉和水管理可以确保小麦获得适当的水分供给,提高 产量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 - 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的灌溉安排。 - 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以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 善用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收割和贮存 注意适时收割和正确贮存小麦可以确保粮食质量和食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建议: - 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成熟程度,合理安排收割时间。 - 使用适当的收割机械和工具进行收割,避免损失和污染。 - 使用干燥设施和进行小麦的贮存,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持质量。 以上是关于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 帮助。

小麦生长特点

小麦生长特点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其生长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系发达:小麦的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初生根又称种子根,在麦粒萌发时产生,入土较深,在分蘖盛期以前,主要起吸收和支撑作用。次生根是小麦茎节入土生成的,是小麦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小麦的根系发达,能够扎入土壤深处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具有较高的耐旱性和适应性。 2. 冬前生长发育特点: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前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冬前生长发育阶段,从10月上旬开始至12月中下旬,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的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进行分蘖、长根、长叶。分蘖是小麦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冬前和春季早期,小麦的分蘖数量可以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分蘖不仅能够长成新的植株,还能够为小麦的产量形成奠定基础。

3. 冬季生长发育特点:小麦从越冬至返青前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小麦的冬季生长阶段,一般从12月中旬开始至翌年2月中下旬,这一时期的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进行分蘖、长根、长叶。在冬季,小麦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但地下部分仍然能够生长和发育。 4. 春季生长发育特点:小麦从返青至抽穗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小麦的春季生长发育阶段,一般从2月中下旬开始至4月中下旬,这一时期的生长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为主,既有分蘖、长根、长叶,又有穗分化。在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5. 后期生长发育特点:小麦从抽穗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小麦的后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从4月中下旬开始至6月底,这一时期的生长以生殖生长为主,主要进行籽粒的形成和灌浆。

在后期生长发育阶段,小麦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以促进籽粒的形成和灌浆,这时期也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 总的来说,小麦的生长特点包括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分蘖多、生长发育需水量大等特点。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对于种植管理和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通过技术手段的实施,可 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面分别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宜的优质小麦品种。根据不同地区 的环境条件和种植规模,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要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适合机械 化生产的高产优质品种,比如“郑麦161”、“邯郸954”、“冀麦27”等。 二、田间管理 (一)土壤处理 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第二步是田间管理。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处理。根据每 块田地的土壤情况,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矿质肥,使土壤得到良好的改良和肥力补充。同 时注意合理施肥,不要过度施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能减少废费。 (二)灌溉管理 灌溉管理是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根据不同土壤性 质和气候条件来确定灌溉的种类和方法,要保证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但也要 注意避免过度灌溉。 (三)密度和排水 密度和排水也是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中的一个关键要素。要根据不同品种的 生长习性和生育特点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同时要注意排水条件。要根据小麦生长过程 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测定,对苗期定植、中期配合除草和中期及时整枝等都需要进行 密度调整。 (四)喷洒药物 为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需要定期进行药物喷洒。一般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和病 虫害种类进行计划喷洒,喷洒药物一般要交替或者是混合使用,不同时间时应注重不同病 虫害的预防和治疗。 三、病虫害防治 在优质高产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小麦生长过 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赤霉病、赤眼蜱、蚜虫等。为了防止病虫害对小麦的影响,

小麦栽培标准化

小麦栽培标准化 1、耕翻整地标准化 近些年,我省很多市县和国营农场系统都结合大面积高产攻关及自身生产特点,总结出很多以合理轮作为根底、翻松耙压结合的耕翻作业标准,使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顺当实施。要依据土壤水分状况及茬口条件准时调整当年不同村屯、不同地块的作业措施及标准。 可落实为: 作业地块→作业措施→作业时间→作业标准→作业验收 针对我省大多地区底墒缺乏、小麦易遭春旱等特点,耕翻整地作业中应特殊强调“及早作业〞、“连续作业〞和“伏秋作业〞,一次到达播种状态越冬。有条件的地方为保证施肥效果和底墒充分,应强调结合耕翻整地进展秋深施肥和深秋浇封冻水。 2、品种及种子标准化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很多,在性状及措施要求上各具特点。应在充分了解品种特点(生育特点、分蕖特点、需肥特点、群体特点、灌浆特点、抗逆特点)根底上选择1~2个主裁品种及2~3个搭配品种。栽培面积较大的地区决不行种植单一品种,应以品种多样化增加小麦的抗灾抗逆力量,到达高产稳产、丰产丰收。具体选用品种及确定各品种的种植比例时应依据加工用途、当地栽培方式及栽培条件、产量水平、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收获方式及力气而定。核心试验区、高产攻关田、生产条件较好及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选择光合效率及产量潜力更高和更加抗倒、抗病、更耐高肥水的中矮秆品种,并依据品种制定相应的栽培耕作措施及标准,其它土,种植密度,施肥量,镇压及田间管理等措施和环节标准也需做相应正确调整。总之,措施应围绕品种、自然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而定,或依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合品种,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种子标准化的含义主要指用于播种的种子质量要高,如种子纯度、发芽率、发芽势、种子千粒重、病虫害、贮存年限生产上连续利用年

小麦科学管理实施方案

小麦科学管理实施方案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科学管理对于提高小麦产 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实施小麦科学管理,我们制定 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针对小麦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点,我们需要科学制定种 植计划。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合理选择小麦品种,确定种植密度和播种期,确保小麦生长的良好条件。同时,要加强 对小麦生长环境的管理,及时排除病虫害,保证小麦生长的健康和 稳定。 其次,小麦的施肥管理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我们需 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科学施用氮、磷、钾等养分,合理搭 配化肥和有机肥,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充足。同时,要根 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情况,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施肥过 量或者施肥不足的情况发生。 另外,对于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我们需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 治措施的实施。定期对小麦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 情况,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同时,

要加强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技能。 最后,小麦的收获和贮藏管理也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科学确定小麦的收获期,采取合理的收获方式和收获技术,确保小麦的收获效率和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小麦的贮藏管理,防止小麦在贮藏过程中发生霉变和变质,确保小麦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综上所述,小麦科学管理实施方案涉及到小麦的种植计划、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贮藏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科学地实施这些管理措施,才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认真贯彻实施这些管理方案,共同促进小麦生产的健康发展。

小麦种植标准化

小麦种植标准化 小麦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着全球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保证小麦的生产质量和安全,加强对小麦种植的管理与监管,实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小麦种植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本文将从小麦种植标准 化的概念、必要性、标准的制定、实行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提醒农业生产者和管 理者加强对小麦种植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 小麦种植标准化是指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对小麦的种植、管理、收获、处理、加工、储存以及质量检验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范,从而保证小麦质量、 减轻环境负担、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高小麦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小麦种植标准化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保证小麦生产质量: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以及监督和检验机制,能够有效地筛选优良的小麦品种、合理使用农药和肥料、合理耕种等,从而保证 小麦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2)减轻环境负担:通过推广小麦种植标准化管理模式,可合理控制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化学肥料、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 (3)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将小麦种植标准化作为农业生产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有效控制食品加工的风险,保障小麦生产的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提高小麦生产效益:通过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机制的规范性管理,不仅能提高小麦生产品质,还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益和产量。 制定小麦种植标准化应考虑以下因素: (1)完整清晰的标准:小麦种植标准应该考虑到小麦的生长特点、生产环境等综合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要求严格至标准的具体实施细节,以达到完整清晰的标准。 (2)科学技术先进的标准:制定小麦种植标准应该基于科学的技术数据和标准,借鉴先进的标准和技术。 (3)实际可行性的标准:制定小麦种植标准时,应考虑到农村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耕作习惯等因素,制定实际可行的标准。 (4)可持续的标准:制定小麦种植标准时,应考虑到生产的可持续性问题,制定适合于不同区域、不同需求和不同时间的标准。

小麦的发育特性

小麦的发育特性 发育特性 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中,要经过几个发育阶段。通过每一发育阶段时,都要求一定的综合外界条件,如温度、光照、水分、空气、营养物质等,但其中某个条件对某个发育阶段的通过又起主导作用。迄今研究得比较多的有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小麦自种子萌发后只要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就进入春化阶段,通过这个阶段要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低温。根据小麦品种对低温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冬性、弱冬性、春性。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3℃,经历时间为35天以上;弱冬性品种的适宜温度为0~7℃,经历15~35天;春性品种适宜温度为0~20℃,经历5~15天。中国冬麦区自北向南,品种的春化特性分别为强冬性、冬性、弱冬性、偏春性、春性。春小麦都是春性、偏春性,有的没有明显的春化反应。也有秋播和春播都可正常发育的兼性小麦品种。冬小麦越冬期间,耐寒品种短时期可耐-20℃的低温,但进入生殖生长后,遇到0℃左右的低温,就会发生冻害。小麦茎生长锥开始伸长即标志已通过春化阶段,只要外界条件合适,就转入光照阶段的发育。此时各项条件中主要因素是每天有比较长的日照时数和一定的天数,其次要求比较高的温度。中国根据品种对日照长短的反应,大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反应敏感的,每天日照12小时以上,经过30~40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反应中等的,每天日照12小时,经过24天左右可以抽穗;反应迟钝的,每天日照8~12小时,经过16天以上可以抽穗。三种类型都以温度20℃左右通过光照阶段最快;温度低于10℃或高于25℃,则趋向缓慢。一般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光照反应敏感类型;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属于迟钝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发育后,如果光照阶段的要

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从老种子至产生新种子的一生中,历经发芽、出苗、分蘖(冬小麦还有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打苞)、抽穗、开花、授粉(受精)、生胚、灌浆、成熟、休眠等到完全不同的几个生长发育阶段。每一个发育阶段中都将产生与之相应的器官及特征、特性,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确保每一个发育阶段的正常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器官建成规律及其对外界条件的需求,就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一系列促控措施,获得小麦高产。 一、小麦阶段发育 小麦从种子萌发至结实成熟,完成一个生长周期。在这个周期中,在一定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综合作用下,小麦种子将依次产生一系列器官。相应地在植物体内部发生着一个又一个的质变阶段。人们称这些质变过程叫阶段发育。小麦在每一个发育阶段中,仅需要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外界条件,其次是一些辅助作用因子。一方面,阶段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当前一个发育阶段

尚未完成,即使具备了下一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条件,下一个发育阶段也不能进行,必须等到前一个发育阶段完全结束,下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行。另一方面,当某一个发育阶段正在进行中,外界作用因子中途消失,这个发育阶段就暂停下来,直至条件具备时再继续进行,决不会返回到前一个发育阶段上去,这就是阶段发育的不可逆性。小麦只有循序完成所有的发育阶段才能正常驻地开花结实。在整个发育阶段中,以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最为重要。 (一)春化阶段 春化阶段是小麦的第一个发育阶段。它是在温、光、水及营养等条件综合作用下完成的,其中适宜的温度条件是主导因素。小麦在出苗后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条件,方能拔节形成结实器官,否则植株就永远处在分蘖状态,我们将这段低温时间称作春化阶段。不同的春性和冬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及历经的时间不同。春性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一般需要5-10℃,历经时间5-15天,而冬性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为-1-10℃,历经15-60天。根据上述标准,我们将小麦分作3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