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讲解模板: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4.椎体间嵌入植骨块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将切取的肋骨截成合适长度的肋骨条,以 10-0丝线捆绑,置于椎体的减压糟内。或 切取自体髂骨三面皮质骨骨块,修剪后置 于缺损区内。多余的碎骨块可填塞于植骨 条(块)前方的缺损区内。亦可自髂骨切 取三面皮质骨植骨或将碎骨填塞于钛网内 植入椎节之间。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适应证: 4.腰椎不稳引起腰痛和不稳症状者。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适应证: 5.胸腰椎后路融合失败者。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禁忌: 1.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禁忌: 2.不宜实施前路手术者。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检查,遵医嘱做好身体和心理准 备。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主要有以下3种,可根据骨折或病灶部位 酌情选用: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1)经胸入路:可显露胸4~12椎体,分 开膈肌脚后可显露腰1椎体。使用前路固 定者,则仅适用于胸5~12的骨折或病变。 切口选择宜经过病椎以上1~2节肋骨,如 为胸9病变则切除第7或8肋骨。
手术资料:胸腰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手术步骤:
肌深面向前后分离。不可将腰大肌向前剥 离,注意勿损伤肌肉深面的神经干。在结 扎节段血管之前不应作椎旁的广泛分离, 若将腰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处撕伤,可造 成大出血。结扎节段血管之后,方可在血 管深面与椎体骨膜之间、或骨膜深面分离 到椎体前正中线及对侧。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维普资讯
・2 ・( 4 8 O 总 6)
中 医 正 骨 20 0 2年 8月 第 1 4卷 第 8期
颈 前 路 减 压 植 骨钢 板 内固定 术 治 疗 颈 椎 骨 折 脱 位
河 南省 人 民 医 院 ( 州 郑 4 00 ) 5 0 3
刘 涛 申河福 赵 永强
满 意 疗 效 。作 者 认 为 颈 前 路 减 压 植 骨 钢 板 内 固定 治 疗 颈 椎 骨 折 脱 位 , 目前 最 为 理 想 、 效 的 方 法 。 是 有
1 临床 资 料
本组 1 6例 中 , 1 男 2例 , 4例 。年 龄 2 ~ 6 女 O 5岁 , 均 平 4 、 岁 。 折 部 位 C 椎 体 3例 , 体 8例 , e 体 5 。 O5 骨 C 椎 C 椎 例 颈
椎体脱 位得 以复位 , 颈椎生理 曲度和椎 间高度得以恢复 。 使 切
除 压 迫 脊 髓 的 骨 折 块 以及 相 邻 的 两 个 椎 间盘 。 用 三 关 节 咬 骨 钳 将 需 要 切 除 的椎 体 沿 两 侧 颈 长 肌 内 侧 缘 大 部 咬 除 至 椎 体 后 缘 , 后 用 刮 匙 或 长 喙 状 冲 击 式 咬 骨 钳 将 椎 体 后 缘 连 同 残 余 最 之 椎 间 盘 、 折 块 、 赘 等 致 压 物 彻 底 刮 除 或 咬 除 , 时 切 除 骨 骨 同 上 位 椎 体 的 下 1 3和 下 位 椎 体 的 上 1 3 使 减 压 节 段 连 成 一 长 / /,
减 压 植 骨 融 合 假 关 节 发 生 率 2 0 , 关 节 形 成 又 可 导 致 颈 6 假
椎 的不 稳 “ 。坚 强 的 颈 前 路 钢 板 内 固定 系 统 的 应 用 , 得 颈 使 前 路 减 压植 骨 和 稳 定 手 术 可 以 1次 完 成 。 1 8 自 9 6年 M o sh r r c e 等 首 先 将 颈 椎 前 路 钢 板 ( S P S P 应 用 颈 椎 前 路 手 术 以 C L C L ) 来 , 在 临 床广 泛应 用 , S 已 C LP具 有 良 好 的 生 物 相 容 性 , 不 可 必 再 次 手术 取 出 内 固定 , 术 后 不 影 响 做 C 或 M R 检 查 , 且 T I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不 同程 度 的不 完 全 性 瘫 痪 , 体 存 在 感 觉 、 动 障 肢 运
碍 , 反射亢 进 , o m n 腱 H f a n征 阳性 , 小便 困难 。 大
12 手术方 法 .
脊髓 型颈椎 病 主要指 是 以椎 间盘退 变为病 理 基 础, 通过一 系列 病理 生理 变化 , 引起 相邻 椎节 椎体 后 缘 骨赘 的形 成 , 脊 髓 及 其 附 属 结 构 、 管 产 生 压 对 血 迫, 导致不 同程 度 的 脊 髓 功 能 障碍 。 近年 来 大 多 数 学 者 主 张本 病 一 旦 确诊 , 无 手 术 禁 忌 证 , 及 如 应 时手术 治疗 , 以解 除 脊 髓 压 迫 , 护 和 改 善 脊 髓 功 保
骨块 植骨 是颈 椎前路 植 骨融 合术 的金标 准 。三 面皮
良好 , 没有 断钉 、 板 和 滑 脱 现 象 发 生 。按 贾 连 顺 断 法 综合 评价本 组 : 1 优 9例 , 四肢运 动 功 能 恢 复正
3 讨 论
本组 3 0例 , 1 男 9例 , 1 例 , 女 1 年龄 4 6 1— 5岁 ,
平均 4 岁 。病程 6月 一 7 5年, 平均 2 5年。其 中单 . 节段 突 出 1 2例 , 2个 节 段 以 上 突 出 1 8例 。症 状 均 有颈部不适 , 活动不便伴僵硬感 ; 麻木, 活动不灵活 , 持 物不 牢 ; 有胸 腹 束 带 感和 踩 棉 花感 。查 体 四肢 呈
度 、 理 曲度和 稳 定性 。植 骨 融合 术 作 为 获 得 颈椎 生
本组 3 0例均 进 行 6—1 月 ( 2个 平均 8个 月 ) 随 访, 全部 患者植 骨都 于术 后 3— 4月融 合 , 合 率 为 融
10 。没 有 出现 椎 间高度 的再 丢失 , 0% 颈椎 曲度恢 复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护理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护理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护理[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病例,探讨系统的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

方法2004年9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2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对手术中的护理方法进行规范的总结与分析。

结果2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结论术前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做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与术者进行密切的配合是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手术护理脊髓型颈椎病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通过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病患之一。

我院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2例,取得良好疗效。

本组262均获得随访,术前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四肢麻木等症状消失,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术后未发生脊髓、大血管、食管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现将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术前护理1.1 术前访视由于患者对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手术体位的不了解和对手术环境的陌生,同时由于手术部位位于颈椎,有一定的危险性,患者常常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手术的安全性,甚至害怕出现瘫痪。

针对这些问题,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应到病房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访视,并建立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病历记录[1]。

通过术前访视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及思想动态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在术前访视时,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我院用自制的手术室介绍图册)、手术方法、疗效、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摆放。

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肢体的活动、皮肤状况、静脉穿刺条件等。

患者则有机会表达自己的顾虑,了解有关治疗的情况,使护患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颈椎骨折中,约80%好发于第4~6颈椎节,急性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则好发于第3~4颈椎,由于过度屈曲、伸展、压缩引起骨折或脱位,常可累及脊髓而造成高位截瘫。

治疗颈椎骨折一般首选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但由于颈椎前路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在围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科自2008年6月—2009年10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1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手术;护理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岁;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类型:C2骨折2例,C4骨折3例,C5、6骨折8例,C7骨折3例。

2 护理要点术前准备心理护理颈椎手术危险性大,患者害怕术后切口疼痛,害怕症状不能缓解,而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

我们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介绍同种疾病康复的典型例子,介绍手术的目的,讲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在术前对病人进行诊视、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麻醉方式等以消除患者恐慌的心理;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多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气管推移训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气管推移训练目的及注意事项并示范,一般手术前3~5天嘱患者本人或家属用右手的第2~4指指腹置颈中线或稍右,轻轻将皮肤向右后推开,然后抵住气管,食管向左侧牵拉,开始时每次持续5~10min,3~4次/d,逐渐增加至每次30~40min。

体胖颈短者则延长时间,由于此动作可引起反射性干咳、恶心等不适,患者常不能自觉完成,护士必须予以指导监督。

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训练对患者非常重要,它可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术后并发症。

经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经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经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1. 适应症经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适用于:1.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者,且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

2.脊髓型颈椎病,在短期内急剧加重,应尽早手术。

3.突发性颈椎病或因外伤诱发,造成四肢瘫痪。

4.颈椎椎间盘突出症起病重或进行性加重,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者。

2. 禁忌症1.全身情况差,或合并有重要脏器疾患,不能承受手术创伤者。

2.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其他疾患。

3.诊断不明确,虽有类似颈椎病症状,但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均有疑问者。

4.高龄病人,丧失正常自理能力,不能配合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者不宜手术。

5.颈椎病病程长,合并四肢瘫痪,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表明脊髓损伤严重,即使减压,脊髓功能也难以恢复。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推移气管和食管训练特别对于术中采用颈神经浅丛阻滞麻醉者,术前必须训练推移气管和食管。

颈前路手术入路系经颈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而抵达椎体前方,故术中需将内脏鞘牵向对侧,方可显露椎体前方或侧前方。

如果术前牵拉不合要求,术中可因无法牵开气管而被迫中止手术。

如果勉强进行,则可能损伤气管或食管,甚至引起术后喉头痉挛、水肿。

训练方法是患者或他人用2~4指在皮外插入切口一侧的颈内脏鞘与血管鞘间隙处,持续性向对侧推移。

开始时每次持续10~20分钟,此后渐增加到30~40分钟,而且必须将气管牵拉过中线,训练3~5天,即能适应。

这种牵拉易刺激气管引起反射性干咳等症状,必须反复向患者交待其重要性。

2.卧床排尿、排便训练术后将有数日卧床,为减少因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以及插导尿管后引起的尿路感染,在术前必须进行床上排尿、排便练习。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切口对于施行术中复位者,多采用颈前路右侧斜行切口,此切口视野开阔、切口松弛、利于术中牵拉。

单纯行前路减压者,则可以采用颈前路右侧横切口,此切口疤痕较小,术后外观较好。

颈椎前路潜行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2例

颈椎前路潜行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2例

[ 3 】 刘 忠军 . 对脊髓型颈椎 病手术入 路与术式 的Leabharlann 考 [ J 】 . 中国脊 柱脊
髓杂志, 2 0 0 9 , l 9 ( 7 ) : 4 8 1 - - 4 8 2 .
[ 4 】 Ur i b e J S , S a n g a l a J R , D u c k wo r t hE , e t a 1 . C o mp a r i s o n b e t we na e n-
d y l o t i c m y e l o p a t yb b ye n l a r g e me n t o f t h e s p i n a l c a n a l a n t e r i o r l y f o l ・
l o w e d b y a r t h r o d e s i s[ J 】 . J B o n e a n d J i o n t S u r g ,1 9 9 1 ,7 3 A( 3 ) :
Ha i n a n Me d J ,F e b . 2 0 1 3 , Vo 1 . 2 4 , N o . 4
海南医学 2 0 1 3 年2 月第2 4 卷 第4 期
3 . 2 颈椎前路 潜行减压 植骨 融合术 的适 应 证 并钩椎关节增生引起 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 手术时要切 颈椎前 路潜行 减压植 骨融合 术主要适 用于 以下情 除钩椎关节骨赘 , 具体操作如下 : 根据术前颈椎 x线
3 5 2 . 3 6 4 .
[ 2 ]Ma t zP G, An d e r s o nP A, Gr o fMW, e t a 1 . C e r v i c a l l a mi n o p l a s t yf o r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标签:颈椎病;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脊髓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植骨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0~69岁,平均56岁。

病程1~10年,平均32个月。

临床症状主要为:颈部不适伴僵硬感,手部麻木,不灵活,有踩棉花感和排尿困难,部分有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的神经根型症状。

主要体征为:上下肢和躯干存在感觉障碍,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Hoff man征(+),Babinsky征(+)。

同时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10例。

1节段病变15例,2节段病变8例。

1.2 手术方法均采用颈前右侧沿胸锁乳突肌内侧缘斜行切口,患者仰卧,颈轻度后伸,于颈动脉和内脏鞘间隙直达前纵韧带,C臂定位,切开前纵韧带及骨膜,骨膜下分离至两侧颈长肌内缘,使用颈椎Caspar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在病变椎间隙行椎体次全切除,包括上、下软骨终板。

尽量切除脊髓致压的各种因素:突出的椎间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增厚的后纵韧带、骨赘,给予颈髓充分的减压,减压满意后取自体髂骨三面皮质骨块植骨。

使用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后予颈围外固定3~4月。

2 结果本组23例均进行1~40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全部患者植骨手术后3~4月融合,融合率为100%。

按贾连顺法[1]综合评价:优15例,四肢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自我感觉无明显异常,排便功能正常,可参加轻体力劳动并自理生活;良6例,四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自我感觉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容易疲劳,有时肢体无力,生活自理;可2例,运动功能有限制,手指无力,下肢常打软跌倒,能借助手杖行动,生活尚可自理;差0例,步态不稳,双手握物无力,不能作精细动作,常需卧床。

总有效率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