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铬工艺中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镀铬工艺中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镀铬工艺中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065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镀铬工艺中安全操作规

程正式样本

镀铬工艺中安全操作规程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镀铬工艺中主要有装饰性镀铬和硬铬。其中装饰性镀铬中有氰化、酸性各种镀液,以及前处理中的各种酸洗、除油等都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电镀安全操作规程

1、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众员,才允许独立进行各种工种的操作。

2、工作中使用的吊车、干燥箱、通风机、电机等主要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禁止无关人员乱动。

3、电镀用的槽液和毒品,不准带出车间使用,盛装剧毒槽液的容器必湎加盖加锁。在领取、使用氰化物时,必须两人以上方可进行。

4、工作前应加开通风机,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检查所使用的工夹具、镀槽及其他辅助设备是否正常,无问题后方可正式生产。

5、操作时应注意避免跑、冒、滴、漏。

6、所有沾染氰化电镀液的设备、工具严禁与酸类物质接触,不用时必须认真用水清洗和用5%的硫酸亚铁溶液消毒。

7、皮肤有破损人员,严禁进行氰化电镀工作。清洗氰化电镀零件的水槽,禁止兼作它用。

8、掉入槽底的零件如系铁质的应用磁铁捞出,禁止赤手伸到槽底捞取零件

9、工作时禁止站在、坐在或弯身在槽子上操作,以防掉入槽内。

10、往槽内添加化学药品,特别是加酸、碱和倒槽时,必须检查好设备、工具并穿戴好劳保用品。

11、干燥箱应有可靠的接地线,并不得超温使用。送取零件时应停电进行。

12、工作后,应关好电、水、汽等阀门,并整理好设备、工具和工作场地。

13、氰化电镀工作结束后,应用5%硫酸亚铁溶液洗手,严禁操作者穿工作服回家。◆酸洗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先打开通风机,并检查使用的工夹具、槽子、吊车等是否正常,无问题后方可正常使用。

2、往槽内放入或取出零件时要缓慢进行,防止酸液飞溅。

3、大零件或者装筐零件酸洗时,人力搬运不得超过20公斤,否则应用吊车进行。使用吊车时,应遵守吊车的安全操作规程。

4、配制酸洗溶液时,应认真检查使用的工具、设备,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必须先放水入槽,然后放酸,放酸时必须缓慢进行,防止飞溅。

5、标志不清楚的酸液,未经化验,不得使用。酸洗不同的金属,应严格根据不同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6、工作场所不准存放大量酸类、化学药品。装酸罐子严禁放在门口或通道上。

7、工作飘带后应关闭电源,并整理好工作场地。

◆镀铬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打开通风机并检查所使用的工夹具、镀槽、直流线路是否正常,无问题后方可正常使用。

2、操作者手部皮肤受伤时,禁止在槽上工作。

3、零件进出槽时,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槽液飞溅伤人。出槽时,尽可能不要将槽液洒在槽外。

4、较大零件出槽时,应先将电闸拉下,防止阴阳极短路。同时应戴好手套,以免烫伤。

5、在搅拌槽液和添加铬酐、硫酸等药品时,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以免槽液飞出伤人。槽液加水时,水温应符合工艺要求。槽液过滤时,应在温度降至室温时进行。

6、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将槽盖盖好,并整理好设备、工具和工作场地。◆槽液配制调整安全操作规程

1、在配制各种槽液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围裙、套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等防护用品。

2、所配制的槽液,其成分必须按工艺规程进行,取出药品时应注意核对名称,以防拿错。对于品

名不详的化学药品禁止使用。

3、固体化学药品的溶解,一般应用冷的蒸馏水或自来水。

4、混合槽液时,必须轻轻倒入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5、利用虹吸作用吸取槽液时,严禁用口往橡皮管上吸取槽液。

6、产生溶解热的化学药品,可用搪瓷桶或其他耐压容器进行。不利用玻璃容器进行溶解,以防爆炸。

◆配制强酸、强碱安全注意事项

1、固体苛性碱的溶解必须在搪瓷容器内或铁槽内进行,不得使用玻璃容器溶解。

2、稀释酸液时,必须注意将酸慢慢倒入冷水中并不断搅拌。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发生爆炸

伤人。

3、配制腐蚀有色金属槽液时,有时使用酸的混合溶液,应先将硫酸加入水中,待硫酸降到室温后,再加入硝酸、盐酸,不得颠倒次序。

4、搬运酸坛时,应检查坛子是否完好,保证完好无损后,才可进行搬运。搬运时要轻搬轻放,谨慎操作,以免伤人。

5、凡能产生大量氮的氧化物(或硝酸蒸汽)、氯化氢或氟化氢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配制氰化槽液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氰化物溶解必须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2、只允许将金属盐溶液倒入已被溶解的氰化钠(钾)溶液中,使其充分作用。如配制镀锌槽液时,还要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3、绝对禁止将酸液倒入氰化物中,以免产生氢氰酸引起中毒。

4、溶液配制完毕后,所有容器、搅捧等必须用硫酸亚铁进行消毒处理。

◆槽液调整安全注意事项

1、强碱槽液因蒸发必须添加足够水,时,一般只许槽温在100度以下进行,并须用长柄搅捧轻轻搅拌。

2、槽内溶液要调整时,添加药品或进行行过滤应谨慎操作,不得使溶液到处飞溅,以免灼伤。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