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
合集下载
浅表淋巴结疾病PPT课件

3.胸腔、腹腔疾病:右侧、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 4.乳腺疾病:腋窝淋巴结、锁骨上窝淋巴结及胸骨旁淋巴结。 5.结核好发部位:颈外侧浅淋巴结(胸锁乳突肌浅面,收纳颈浅部 及头部淋巴结,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
8
正常声像图
正常淋巴结小而扁,常规采用7-10MHz的探头。但采用高分 辨力的探头也未必能够发现所有的正常浅表淋巴结。 形态:呈扁卵圆形似“小肾”,或呈扁圆形,包膜整齐光滑。 大小: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正常大小不同;
12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3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4
恶性淋巴结肿大
外形:转移癌包膜特点是比较模糊、不平整,似增厚和回 声高低不均。可有局限性隆起,甚至形状极不规则。内部 回声增多,不均匀,有时可见特征性的微小钙化所致的细 点状强回声。
淋巴瘤包膜和边界特点是清晰,平滑而整齐。内部回声: 皮质多呈向心性增厚,使髓质的中央区变窄、变细、变形、 偏小或可完全消失。〝C〞形征消失。 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回声很低,也相对均匀,无钙化 灶。 彩色多普勒超声:转移癌显示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的特点, 阻力升高。 淋巴瘤大多表现为髓质门型血流血流粗大,分支增多,内 部血管大多走形规则。
17
结核性淋巴结炎
18
结核性淋巴结炎
19
20
谢谢
21
超声表现: 1.淋巴结增大,成人很少出现融合,在儿童和青少年 中常有。 2.卵圆形或长卵圆形,L/S≥2。 3.皮质均匀性增厚,呈低回声,规则的环绕髓质。髓 质缩窄或消失,淋巴门存在。 4.CDFI:髓质血流信号显著增多呈树枝状分布。
Vmax相当于正常淋巴结最高流速的2倍左右,RI偏 低,与正常淋巴结差别不大。
注:1.炎性引起的淋巴结增生的大小可与恶性相近,因此良 恶淋巴结在大小上无明确分界线。 2.若发现淋巴结呈球形、近球形,淋巴结局部膨隆或不规则, 即使最大测值<0.5~1.0cm,均提示淋巴结肿大或异常。
8
正常声像图
正常淋巴结小而扁,常规采用7-10MHz的探头。但采用高分 辨力的探头也未必能够发现所有的正常浅表淋巴结。 形态:呈扁卵圆形似“小肾”,或呈扁圆形,包膜整齐光滑。 大小: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正常大小不同;
12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3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14
恶性淋巴结肿大
外形:转移癌包膜特点是比较模糊、不平整,似增厚和回 声高低不均。可有局限性隆起,甚至形状极不规则。内部 回声增多,不均匀,有时可见特征性的微小钙化所致的细 点状强回声。
淋巴瘤包膜和边界特点是清晰,平滑而整齐。内部回声: 皮质多呈向心性增厚,使髓质的中央区变窄、变细、变形、 偏小或可完全消失。〝C〞形征消失。 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回声很低,也相对均匀,无钙化 灶。 彩色多普勒超声:转移癌显示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的特点, 阻力升高。 淋巴瘤大多表现为髓质门型血流血流粗大,分支增多,内 部血管大多走形规则。
17
结核性淋巴结炎
18
结核性淋巴结炎
19
20
谢谢
21
超声表现: 1.淋巴结增大,成人很少出现融合,在儿童和青少年 中常有。 2.卵圆形或长卵圆形,L/S≥2。 3.皮质均匀性增厚,呈低回声,规则的环绕髓质。髓 质缩窄或消失,淋巴门存在。 4.CDFI:髓质血流信号显著增多呈树枝状分布。
Vmax相当于正常淋巴结最高流速的2倍左右,RI偏 低,与正常淋巴结差别不大。
注:1.炎性引起的淋巴结增生的大小可与恶性相近,因此良 恶淋巴结在大小上无明确分界线。 2.若发现淋巴结呈球形、近球形,淋巴结局部膨隆或不规则, 即使最大测值<0.5~1.0cm,均提示淋巴结肿大或异常。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ppt精选版
1
淋 巴系统 概 述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从组织间隙起始 收集组织液 进入淋巴管 沿淋巴管径路上有许多淋巴结 向心输送淋巴 经右淋巴管和胸导管注入颈根部大静脉
ppt精选版
2
ppt精选版
3
ppt精选版
4
ppt精选版
5
ppt精选版
6
ppt精选版
7
ppt精选版
8
ppt精选版
➢ 交通性鞘膜积液:鞘膜突 在出生后未闭,鞘膜内液 体可流入腹腔。
ppt精选版
42
睾丸鞘膜积液
单纯性
继发性
ppt精选版
43
精索鞘膜积液
也称精索囊肿,睾丸上 方可见囊性肿物,呈圆 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液性暗区与睾丸鞘膜 腔不相通,阴囊一般不 增大。
ppt精选版
44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
阴囊内无回声暗区呈 梨形,向上延伸至精 索,上端狭窄。
25
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 多为多发 趋于圆形 L/T<2 边界稍模糊 淋巴结门狭窄或消失 皮质呈向心性增宽和偏心性增宽 髓质及门部变形偏向一侧 淋巴结内部回声为较均匀极低回声 部分淋巴结可相互融合
ppt精选版
26
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
恶性淋巴瘤 CDFI: 在淋巴结周围 中心均可见到彩色血流
➢ 睾丸
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扁椭圆体,分上下端,内外面,前后缘。表面 包被致密结缔组织叫白膜。在睾丸后缘,白膜增厚并突入睾丸实质内 形成放射状的小隔,把睾丸实质分隔成许多锥体形的睾丸小叶,每个 小叶内含2-3条曲细精。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间质细胞,可分 泌男性激素。曲细精管在睾丸小叶的尖端处汇合成直细精管再互相交 织成网,最后在睾丸后缘发出十多条输出小管进入附睾。
ppt精选版
1
淋 巴系统 概 述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从组织间隙起始 收集组织液 进入淋巴管 沿淋巴管径路上有许多淋巴结 向心输送淋巴 经右淋巴管和胸导管注入颈根部大静脉
ppt精选版
2
ppt精选版
3
ppt精选版
4
ppt精选版
5
ppt精选版
6
ppt精选版
7
ppt精选版
8
ppt精选版
➢ 交通性鞘膜积液:鞘膜突 在出生后未闭,鞘膜内液 体可流入腹腔。
ppt精选版
42
睾丸鞘膜积液
单纯性
继发性
ppt精选版
43
精索鞘膜积液
也称精索囊肿,睾丸上 方可见囊性肿物,呈圆 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 ,液性暗区与睾丸鞘膜 腔不相通,阴囊一般不 增大。
ppt精选版
44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
阴囊内无回声暗区呈 梨形,向上延伸至精 索,上端狭窄。
25
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 多为多发 趋于圆形 L/T<2 边界稍模糊 淋巴结门狭窄或消失 皮质呈向心性增宽和偏心性增宽 髓质及门部变形偏向一侧 淋巴结内部回声为较均匀极低回声 部分淋巴结可相互融合
ppt精选版
26
浅表淋巴结病理声像图
恶性淋巴瘤 CDFI: 在淋巴结周围 中心均可见到彩色血流
➢ 睾丸
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扁椭圆体,分上下端,内外面,前后缘。表面 包被致密结缔组织叫白膜。在睾丸后缘,白膜增厚并突入睾丸实质内 形成放射状的小隔,把睾丸实质分隔成许多锥体形的睾丸小叶,每个 小叶内含2-3条曲细精。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间质细胞,可分 泌男性激素。曲细精管在睾丸小叶的尖端处汇合成直细精管再互相交 织成网,最后在睾丸后缘发出十多条输出小管进入附睾。
浅表淋巴结检查精品课件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0年9月 上午11 时39分 20.9.61 1:39Se ptember 6, 2020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0年9 月6日 星期日1 1时39 分37秒1 1:39:37 6 September 2020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1时3 9分37 秒上午1 1时39 分11:39:3720.9. 6
肩前淋巴结检查:
术者站于动物颈部一侧,用一手于肩关节前方、臂 头肌的深层触诊。(图2)
膝上淋巴结检查:
术者站于动物一侧,一手按在脊柱作支点,另一手
平伸于膝关节上方触诊。 (图3)
精品 PPT 可修改
(视频)6
牛浅表淋巴结检查
下颌淋巴结检查:
术者站于动物头部一侧,一手握其鼻中隔,另一手 于其下颌支内侧触诊。(图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1:39:3711 :39:371 1:39Su nday , September 06, 2020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 9.620.9. 611:39:3711:3 9:37Sep tember 6, 2020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0年9 月6日 星期日 上午11 时39分3 7秒11:39:3720 .9.6
化脓性肿胀 触诊有波动感,伴 急性肿胀后期
有明显的热痛反应
精品 PPT 可修改
4
3、浅表淋巴结检查
• 马的浅表淋巴结检查 • 牛的浅表淋巴结检查 • 羊的浅表淋巴结检查 • 犬的浅表淋巴结检查
精品 PPT 可修改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淋巴结正常解剖
• 淋巴结形似肾形或豆形,小的直径约1mm,大者约 25mm,聚集分布,以四肢近端、颈部、盆腔、纵膈、肠 系膜、肺门处较多。在淋巴结的一侧有凹陷,该处结缔 组织较多,为血管、神经、淋巴输出管出入门户。
• 淋巴结分皮质与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包膜下,主要由 淋巴小结组成,淋巴小结随机体防御能力加强,其数目 也增多。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为淋巴结中心部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腋窝淋巴结
•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的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的癌细 胞在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2-3群淋巴结。腋淋 巴结位于腋窝内,约20-30个,分5群:
乳腺内淋巴结
• 乳腺内淋巴很丰富,分浅深两部组,浅组位于皮下 及皮内,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
• 乳腺外侧及上部:回流腋窝的胸肌淋巴结,乳腺癌 时胸肌淋巴结常较早受累。
• 乳腺内侧: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 • 乳腺下内侧:与腹前壁上部淋巴管吻合,经过腹壁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头颈部淋巴结
• 头颈部淋巴结有纵形和环形两链。 • 头部淋巴结:位于头颈交界处皮下呈环形排列,称环形链。包
括枕前区、耳后乳突区、腮腺、下颌下、颏下。这些环形链淋 巴结均回流到颈外侧纵形链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包括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其中颈外侧淋 巴结又分浅深两组,因都是纵形排列故又称纵形链。颈前淋巴 结收纳喉、甲状腺、气管颈段淋巴,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收纳颈浅部及头部淋巴结,回流到颈外侧深 淋巴结,该部淋巴结是结核好发部位;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上 中下三部分,其中颈外侧深下淋巴结又称锁骨上淋巴结,是头 颈部淋巴结的总汇合处,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管 或直接注入颈静脉角,左锁骨上淋巴结又是胃癌好转移的部位 。 • 1986年Hajek简易分组:①颏下②下颌下③腮腺④颈上(舌骨 水平上)⑤颈中(舌骨与环状软骨之间)⑥颈下(环状软骨下 )⑦锁骨上窝⑧颈后三角。
淋巴结正常解剖
• 淋巴结形似肾形或豆形,小的直径约1mm,大者约 25mm,聚集分布,以四肢近端、颈部、盆腔、纵膈、肠 系膜、肺门处较多。在淋巴结的一侧有凹陷,该处结缔 组织较多,为血管、神经、淋巴输出管出入门户。
• 淋巴结分皮质与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包膜下,主要由 淋巴小结组成,淋巴小结随机体防御能力加强,其数目 也增多。髓质位于皮质的深部,为淋巴结中心部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腋窝淋巴结
•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的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的癌细 胞在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2-3群淋巴结。腋淋 巴结位于腋窝内,约20-30个,分5群:
乳腺内淋巴结
• 乳腺内淋巴很丰富,分浅深两部组,浅组位于皮下 及皮内,深组位于乳腺小叶周围。
• 乳腺外侧及上部:回流腋窝的胸肌淋巴结,乳腺癌 时胸肌淋巴结常较早受累。
• 乳腺内侧:回流到胸骨旁淋巴结。 • 乳腺下内侧:与腹前壁上部淋巴管吻合,经过腹壁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头颈部淋巴结
• 头颈部淋巴结有纵形和环形两链。 • 头部淋巴结:位于头颈交界处皮下呈环形排列,称环形链。包
括枕前区、耳后乳突区、腮腺、下颌下、颏下。这些环形链淋 巴结均回流到颈外侧纵形链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包括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其中颈外侧淋 巴结又分浅深两组,因都是纵形排列故又称纵形链。颈前淋巴 结收纳喉、甲状腺、气管颈段淋巴,回流到颈外侧深淋巴结; 颈外侧浅淋巴结:收纳颈浅部及头部淋巴结,回流到颈外侧深 淋巴结,该部淋巴结是结核好发部位;颈外侧深淋巴结又分上 中下三部分,其中颈外侧深下淋巴结又称锁骨上淋巴结,是头 颈部淋巴结的总汇合处,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管 或直接注入颈静脉角,左锁骨上淋巴结又是胃癌好转移的部位 。 • 1986年Hajek简易分组:①颏下②下颌下③腮腺④颈上(舌骨 水平上)⑤颈中(舌骨与环状软骨之间)⑥颈下(环状软骨下 )⑦锁骨上窝⑧颈后三角。
2浅表淋巴结检查ppt课件

化脓性肿胀 触诊有波动感,伴 急性肿胀后期
有明显的热痛反应
最新课件
4
3、浅表淋巴结检查
• 马的浅表淋巴结检查 • 牛的浅表淋巴结检查 • 羊的浅表淋巴结检查 • 犬的浅表淋巴结检查
最新课件
5
马浅表淋巴结检查
下颌淋巴结检查:
术者站于动物头部一侧,一手握笼头,另一手于其 下颌支内侧触诊。(图1)
肩前淋巴结检查:
浅表淋巴结检查
最新课件
1
浅表淋巴结检查内容
1、常检淋巴结
2、淋巴结病变
3、淋巴结检查
最新课件
2
1、常检淋巴结
下颌淋巴结 肩前淋巴结 膝上淋巴结 乳房淋巴结
最新课件
3
2、淋巴结病变
病变 急性肿胀慢性肿胀Fra bibliotek临床症状
临床意义
明显肿大,表面光 滑,伴有明显的热 痛反应
传染病
肿大、硬结,表面 急性炎症转化 不平,无热痛反应 而来、传染病
10
术者站于动物颈部一侧,用一手于肩关节前方、臂头 肌的深层触诊。(图2)
膝上淋巴结检查:
术者站于动物一侧,一手按在背部作支点,另一手平 伸于膝关节上方触诊。(图3)
(视频)
最新课件
8
犬浅表淋巴结检查
下颌淋巴结检查:
助手先给犬带上口笼。 术者用一手于其下颌支内侧触诊。
(图片、视频)
最新课件
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术者站于动物颈部一侧,用一手于肩关节前方、臂 头肌的深层触诊。(图2)
膝上淋巴结检查:
术者站于动物一侧,一手按在脊柱作支点,另一手
平伸于膝关节上方触诊。 (图3)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部分呈狭窄型,(当皮质最宽的厚度小于中央高回声结构厚 度1/2的可归类为狭窄型皮质)。 淋巴结中央可见一条索状高回声,与周围软组织相延续,称 淋巴门回声。淋巴门回声与淋巴结大小、部位、年龄等有关 ,90%最大横径>5mm的淋巴结可见到这一回声,腋下与腹股 沟处的淋巴门有丰富的淋巴窦脂肪,老年期除了有脂肪外淋巴 小结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甚至消失,故腋下、腹股沟、老年人淋 巴结的淋巴门回声比较明显。淋巴门回声表现宽阔型与狭窄 型,纵切图显示淋巴门为椭圆形时归类为宽阔型,表现为扁 平裂缝状时归类为狭窄型。当淋巴门有脂肪弥漫性浸润时淋 巴门高回声消失。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两侧乳腺可通过浅淋巴管网相互贯通。
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 股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 器、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 脉末端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 淋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超声形态学结构类似 肾脏,呈‘靶样’结构,淋巴门高 回声与周边软组织相连续。
淋巴结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内血管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当有病理改变时,血供 增加,血管扩张,可显示管状结构。淋巴门动脉多为一支, 偶见二支,平均管径约0.14mm。动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彩色多普勒显示门部纵行的、对称放射状分布的血管结构, 而不能显示边缘血管。血流信号显示率与淋巴结大小、部位 、病理状况相关。颈部90%的横径>5mm的淋巴结可显示血 流信号;50%的腮腺淋巴结、60%的颈后三角淋巴结不显示 血流信号;颏下与下颌下淋巴结血供较其它区域的淋巴结血 供丰富;老年人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低;男女淋巴结 血流信号显示无差别。
及膈下与肝淋巴管吻合。 乳腺深部:直接回流至腋尖淋巴结。 乳腺浅淋巴管网:乳腺的浅淋巴管网有广泛的吻合,
两侧乳腺可通过浅淋巴管网相互贯通。
腹股沟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分深浅两组。
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为上下两群:上群排列于腹 股沟韧带下方并与其伴行,收纳会阴、外生殖 器、臀部、下腹壁的浅淋巴管;下群沿大隐静 脉末端纵行排列,收纳下腿前内侧、大腿的浅 淋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超声形态学结构类似 肾脏,呈‘靶样’结构,淋巴门高 回声与周边软组织相连续。
淋巴结彩色多普勒
淋巴结内血管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当有病理改变时,血供 增加,血管扩张,可显示管状结构。淋巴门动脉多为一支, 偶见二支,平均管径约0.14mm。动静脉通常相互平行。
彩色多普勒显示门部纵行的、对称放射状分布的血管结构, 而不能显示边缘血管。血流信号显示率与淋巴结大小、部位 、病理状况相关。颈部90%的横径>5mm的淋巴结可显示血 流信号;50%的腮腺淋巴结、60%的颈后三角淋巴结不显示 血流信号;颏下与下颌下淋巴结血供较其它区域的淋巴结血 供丰富;老年人的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显示率低;男女淋巴结 血流信号显示无差别。
淋巴结超声PPT课件

(即沿着淋巴门呈放射状或树枝状血供)类似,且常为高 血供,这可能是由于其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较不明显, 对淋巴结血管系统破坏较轻。本例的血流特点更倾向于 淋巴瘤血供。 4. 确诊须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五、手术病理结果
• 术前我院CT检查考虑胰腺尾部恶性肿瘤可能,腹膜后多发 性淋巴结肿大。 • 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再通过髓窦汇入输出淋巴管。
正常淋巴结解剖示意图
三、超声检查方法
1. 依检查需要,取仰卧位或其他体位,充分暴露受检部
位。
2. 检查大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可沿着血管的走向行纵、
横断面扫查。
3. 对于软组织内淋巴结,可根据各区域软组织的解剖特 征进行扫查。
检查大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可沿着血管的走向行纵 、横断面扫查
• 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结果:左锁骨上淋巴结结核伴干酪 样坏死。
病例3 一、临床表现
• 男,55岁
• 发现胰腺肿物5天
• 外院CT检查,考虑胰腺恶性肿瘤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入院查体,左颈部触及数个淋巴结,大者约4cmx3cm。
二、超声表现
LN
LN
LN
左图为中上腹斜切的灰阶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M :胰尾部占位性病变,LN:肿大的淋巴结) 右图为左颈部肿大淋巴结的灰阶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 成像
2. 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诊断思路
1. 根据本例超声表现(肿大淋巴结内部髓质消失,呈近似 无回声),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①淋巴结结核伴干酪 样坏死、液化;②淋巴瘤;③鼻咽癌、甲状腺乳头状癌 的淋巴结转移等。
2. 鼻咽癌、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一般好发于颈部中上段 及下颌区,而本例病变淋巴结位于左颈部下段及左锁骨 上,为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PPT

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结词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能够准确判断淋巴结是否肿大,并鉴别肿大的性质。
详细描述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从而判断淋巴 结是否肿大。同时,根据肿大的淋巴结在超声图像上的特征表现,可以初步鉴别 出炎症性肿大、反应性增生肿大、肿瘤性肿大等不同性质的肿大。
总结词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有助于诊断淋巴结炎,并评估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淋巴结炎在超声图像上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结构紊乱、血流信号增强等特征。通过定期进行超声 检查,可以观察炎症消退和恢复的过程,评估治疗效果,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4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局限性
诊断准确率的局限性
浅表淋巴结位置较浅,易受皮下脂肪 、肌肉、骨骼等干扰,影响超声图像 的清晰度,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鉴别诊断
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疾病,如肿瘤 转移、淋巴瘤等,浅表淋巴结超声 诊断可以提供鉴别诊断的依据。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技术最初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超 声设备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发展
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应用,浅表淋巴 结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未来,随 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将会更 加精准和实用。
05
浅表淋巴结超声诊断的未来展 望
新型超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高频超声
利用高频超声探头获取更 清晰的淋巴结图像,有助 于发现微小病变。
超声造影
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增 强淋巴结血流信号,提高 诊断准确性。
三维超声
利用三维超声技术重建淋 巴结立体结构,提供更全 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一)形态、大小
恶性淋巴结通常较大。但是,炎性的淋巴结也可和恶性 淋巴结一样大。而且,转移性的淋巴结也可表现为较小 的状态。因此,淋巴结的大小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唯一 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当原发瘤明确的患者,当 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 性淋巴结。而且,恶性淋巴结大小的连续变化在监测患 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方面用处较大。
失) ; 4.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液化); 5.血管模式(无血流、淋巴门型、中央型、
周边型、混合型); 6.界限,有无相互融合表现。
17
(一)形态、大小
•淋巴结最大切面的纵、横径线, 横径较纵径有价值。非特异性炎 性,纵横径常均匀性增大。
•纵横比<2为形态失常,多见于恶 性淋巴结。
•正常下颌下及腮腺区淋巴结趋于 圆形。
28
(四)内部回声
淋巴结内坏死
淋巴结伴有结内坏死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结内坏死可 被分为凝固性坏死和囊性坏死,囊性坏死更为常见。 凝固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局部回声增强,囊性坏 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囊性坏死常见于 结核性淋巴结及转移自鳞癌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 结。
19
(二)淋巴结皮质
l 狭窄型 l 向心性宽阔型 l 偏心性宽阔型
20
(二)淋巴结皮质
狭窄型
狭窄型皮质几乎均见 于良性淋巴结。
21
(二)淋巴结皮质
向心性宽阔型
l皮 质 厚 度 大 于 淋 巴 门 直 径 的1/2 。 l向 心 性 宽 阔 型 的 淋 巴 结 皮 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 l也可见于良性淋巴结。
25
(四)内部回声
实性高回声可见于大的转移 性淋巴结。
无回声常由甲状腺囊性乳头状 癌、鼻咽部癌的转移性淋巴结 囊性变所致。
26
(四)内部回声
斑块状高回声可见于结 核性淋
巴结,是因凝固坏死所 致,常
合并囊性改变。
甲状腺乳头状癌或髓样癌 转移的淋巴结中可有微小 钙化点。
27
(四)内部回声
钙化
结内钙化在淋巴结病中很少见。然而,大约50-60%的转 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可见结内有钙化灶。因 此,淋巴结内出现特征性的钙化是鉴别淋巴结转移癌是 否来自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重要的征象。 结内钙化也可见于淋巴瘤及治疗后的结核性淋巴结,但 钙化通常较致密及声影明显。
分为浅群和深群: 1.浅群:位于腹股沟韧
带、大隐静脉末端周 围; 2.深群: 位于股静脉 周围
14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形态:呈偏长椭圆形,包膜清晰, 表面光滑
大小:大多数长径(L)<20mm,少数 也可以超过30mm,厚径
(S)<6.5mm,L/S≥2。单一的长径无
临床使用价值。
内部回声:周边皮质呈均匀低回声 ,中央髓质呈窄条状高回声。淋巴 结门位居中或者稍偏一侧。有时门 位显示不清。
7
Ⅲ区 ( level Ⅲ)
Ⅲ区( level Ⅲ) 为颈
内静脉淋巴结中区,舌骨体下 缘水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 前后界与Ⅱ区相同。
8
Ⅳ区 ( level Ⅳ)
Ⅳ区(level Ⅳ) 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下区。从环状软骨下 缘水平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 区同。 Ⅱ、Ⅲ、Ⅳ区共同构成颈内静 脉淋巴结链 ,收纳腮腺、颌下、 颏下、咽后壁及颈前淋巴结的 淋巴液,因此是颈廓清术中的重 点区域。
6
Ⅱ区 ( leveຫໍສະໝຸດ Ⅱ)Ⅱ区(level Ⅱ) 为颈内静脉淋 巴结上区,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 平, 前界为颌下腺后缘、颈内动 脉内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该区淋巴结常是喉癌转移首发部 位,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Ⅱ区以副神经为界分两部分,其前 下方为ⅡA区(为头颈肿瘤主要淋 巴引流集中区域),后上方为ⅡB 区(鼻咽癌转移处)。
CDFI检查: 门位血流,动脉经淋 巴门从髓质向皮质区呈放射状、树 杈状、或仅显示髓质内点状或条状 血流信号。
15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脉冲多普勒检测 淋巴结内动脉血流为低速低阻型(
0.57±0.1)
16
三、淋巴结超声表现观察内容
1.形态及纵横比( 椭圆形、球形); 2.皮质回声、形态; 3.髓质位置形态(居中、偏心、变形、消
Ⅵ区(level Ⅵ) 为内脏周 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 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 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 巴结,约6~16枚。此区两侧 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 界为舌骨, 下界为胸骨上窝。
11
12
(二)腋窝淋巴结分区
Ⅰ区:腋下组 Ⅱ区:腋中组 Ⅲ区:腋上组
13
(二)腹股沟淋巴结分区
质区
3
分布:
•浅表: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部、腋下、 腹股沟区等浅表部位。
•深部:腹腔及腹膜后(肠系膜、腹主动 脉旁)
4
(一)颈部淋巴结分区
No Image
5
Ⅰ区 ( level Ⅰ)
Ⅰ区(level Ⅰ) 包括颏下区 及颌下区淋巴结。分布着大约 1~14 枚淋巴结,收纳颏、唇、 颊、口底部、舌前、腭、舌下腺 和颌下腺的淋巴液。 Ⅰ区以二腹肌为界分两部分, 内 下方为IA区(颏下区),外上方 为IB区(颌下区)口腔肿瘤转移 区。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1
一.正常淋巴结的解剖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三.淋巴结超声表现观察内容 四.常见淋巴结疾病的声像图表现
2
一、正常淋巴结的解剖
1. 正常淋巴结呈扁椭圆形 2. 大小不一,1~25mm不等 3. 表面包有结缔组织的被膜 4. 淋巴结门:为淋巴结凹陷处,
有血管、神经和输出淋巴管。 5. 实质:周围皮质区+中央髓
22
(二)淋巴结皮质
偏心性宽阔型
l 一端的皮质厚度至少是另 一端的两倍。
l 偏心性宽阔型的皮质绝大 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
l 有时也可因皮质内的肉芽 肿或局灶性的滤泡增生所 致。
23
(三)淋巴结髓质
髓质偏移、不规则、消失,多见于转移癌,也可见于反应性增生。
24
(四)内部回声
l主要观察内部的回声分布和强度情况。 l回声强度有增强和减弱之分。
9
Ⅴ区 ( level Ⅴ)
Ⅴ区(level Ⅴ) 包括枕后
三角区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 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 前界为胸 锁乳突肌后缘 ,下界为锁骨。 Ⅴ区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上方 为Ⅴ A区(副神经淋巴结),下 方为Ⅴ B 区(锁骨上淋巴结-食 管癌和胃癌转移处)。
10
Ⅵ区( level Ⅵ)
(一)形态、大小
恶性淋巴结通常较大。但是,炎性的淋巴结也可和恶性 淋巴结一样大。而且,转移性的淋巴结也可表现为较小 的状态。因此,淋巴结的大小不能作为鉴别诊断的唯一 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当原发瘤明确的患者,当 动态连续观察淋巴结呈持续性增大时,强烈提示为转移 性淋巴结。而且,恶性淋巴结大小的连续变化在监测患 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方面用处较大。
失) ; 4.内部回声(有无钙化、液化); 5.血管模式(无血流、淋巴门型、中央型、
周边型、混合型); 6.界限,有无相互融合表现。
17
(一)形态、大小
•淋巴结最大切面的纵、横径线, 横径较纵径有价值。非特异性炎 性,纵横径常均匀性增大。
•纵横比<2为形态失常,多见于恶 性淋巴结。
•正常下颌下及腮腺区淋巴结趋于 圆形。
28
(四)内部回声
淋巴结内坏死
淋巴结伴有结内坏死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结内坏死可 被分为凝固性坏死和囊性坏死,囊性坏死更为常见。 凝固性坏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局部回声增强,囊性坏 死表现为淋巴结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囊性坏死常见于 结核性淋巴结及转移自鳞癌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 结。
19
(二)淋巴结皮质
l 狭窄型 l 向心性宽阔型 l 偏心性宽阔型
20
(二)淋巴结皮质
狭窄型
狭窄型皮质几乎均见 于良性淋巴结。
21
(二)淋巴结皮质
向心性宽阔型
l皮 质 厚 度 大 于 淋 巴 门 直 径 的1/2 。 l向 心 性 宽 阔 型 的 淋 巴 结 皮 质多见于恶性淋巴结。 l也可见于良性淋巴结。
25
(四)内部回声
实性高回声可见于大的转移 性淋巴结。
无回声常由甲状腺囊性乳头状 癌、鼻咽部癌的转移性淋巴结 囊性变所致。
26
(四)内部回声
斑块状高回声可见于结 核性淋
巴结,是因凝固坏死所 致,常
合并囊性改变。
甲状腺乳头状癌或髓样癌 转移的淋巴结中可有微小 钙化点。
27
(四)内部回声
钙化
结内钙化在淋巴结病中很少见。然而,大约50-60%的转 移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可见结内有钙化灶。因 此,淋巴结内出现特征性的钙化是鉴别淋巴结转移癌是 否来自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重要的征象。 结内钙化也可见于淋巴瘤及治疗后的结核性淋巴结,但 钙化通常较致密及声影明显。
分为浅群和深群: 1.浅群:位于腹股沟韧
带、大隐静脉末端周 围; 2.深群: 位于股静脉 周围
14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形态:呈偏长椭圆形,包膜清晰, 表面光滑
大小:大多数长径(L)<20mm,少数 也可以超过30mm,厚径
(S)<6.5mm,L/S≥2。单一的长径无
临床使用价值。
内部回声:周边皮质呈均匀低回声 ,中央髓质呈窄条状高回声。淋巴 结门位居中或者稍偏一侧。有时门 位显示不清。
7
Ⅲ区 ( level Ⅲ)
Ⅲ区( level Ⅲ) 为颈
内静脉淋巴结中区,舌骨体下 缘水平、环状软骨下缘水平、 前后界与Ⅱ区相同。
8
Ⅳ区 ( level Ⅳ)
Ⅳ区(level Ⅳ) 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下区。从环状软骨下 缘水平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 区同。 Ⅱ、Ⅲ、Ⅳ区共同构成颈内静 脉淋巴结链 ,收纳腮腺、颌下、 颏下、咽后壁及颈前淋巴结的 淋巴液,因此是颈廓清术中的重 点区域。
6
Ⅱ区 ( leveຫໍສະໝຸດ Ⅱ)Ⅱ区(level Ⅱ) 为颈内静脉淋 巴结上区,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 平, 前界为颌下腺后缘、颈内动 脉内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该区淋巴结常是喉癌转移首发部 位, 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Ⅱ区以副神经为界分两部分,其前 下方为ⅡA区(为头颈肿瘤主要淋 巴引流集中区域),后上方为ⅡB 区(鼻咽癌转移处)。
CDFI检查: 门位血流,动脉经淋 巴门从髓质向皮质区呈放射状、树 杈状、或仅显示髓质内点状或条状 血流信号。
15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脉冲多普勒检测 淋巴结内动脉血流为低速低阻型(
0.57±0.1)
16
三、淋巴结超声表现观察内容
1.形态及纵横比( 椭圆形、球形); 2.皮质回声、形态; 3.髓质位置形态(居中、偏心、变形、消
Ⅵ区(level Ⅵ) 为内脏周 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 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 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 巴结,约6~16枚。此区两侧 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 界为舌骨, 下界为胸骨上窝。
11
12
(二)腋窝淋巴结分区
Ⅰ区:腋下组 Ⅱ区:腋中组 Ⅲ区:腋上组
13
(二)腹股沟淋巴结分区
质区
3
分布:
•浅表: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部、腋下、 腹股沟区等浅表部位。
•深部:腹腔及腹膜后(肠系膜、腹主动 脉旁)
4
(一)颈部淋巴结分区
No Image
5
Ⅰ区 ( level Ⅰ)
Ⅰ区(level Ⅰ) 包括颏下区 及颌下区淋巴结。分布着大约 1~14 枚淋巴结,收纳颏、唇、 颊、口底部、舌前、腭、舌下腺 和颌下腺的淋巴液。 Ⅰ区以二腹肌为界分两部分, 内 下方为IA区(颏下区),外上方 为IB区(颌下区)口腔肿瘤转移 区。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1
一.正常淋巴结的解剖 二.正常淋巴结声像图 三.淋巴结超声表现观察内容 四.常见淋巴结疾病的声像图表现
2
一、正常淋巴结的解剖
1. 正常淋巴结呈扁椭圆形 2. 大小不一,1~25mm不等 3. 表面包有结缔组织的被膜 4. 淋巴结门:为淋巴结凹陷处,
有血管、神经和输出淋巴管。 5. 实质:周围皮质区+中央髓
22
(二)淋巴结皮质
偏心性宽阔型
l 一端的皮质厚度至少是另 一端的两倍。
l 偏心性宽阔型的皮质绝大 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
l 有时也可因皮质内的肉芽 肿或局灶性的滤泡增生所 致。
23
(三)淋巴结髓质
髓质偏移、不规则、消失,多见于转移癌,也可见于反应性增生。
24
(四)内部回声
l主要观察内部的回声分布和强度情况。 l回声强度有增强和减弱之分。
9
Ⅴ区 ( level Ⅴ)
Ⅴ区(level Ⅴ) 包括枕后
三角区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 后界为斜方肌前缘 , 前界为胸 锁乳突肌后缘 ,下界为锁骨。 Ⅴ区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上方 为Ⅴ A区(副神经淋巴结),下 方为Ⅴ B 区(锁骨上淋巴结-食 管癌和胃癌转移处)。
10
Ⅵ区( level 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