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合集下载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摘要】针灸预处理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提前干预机体疾病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首先介绍了针灸预处理的原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以及针灸预处理对其保护的具体作用。

随后详细描述了针灸预处理的操作步骤,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验证了针灸预处理可以有效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结果表明,针灸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损伤程度。

结论是针灸预处理可以有效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为临床心脏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针灸预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操作,实验结果,分析,保护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背景提供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研究的现状,有助于读者对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中,研究背景通常包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严重性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肌缺血引起的损伤,在再灌注时进一步加重。

这种损伤在临床上会导致严重的心脏功能紊乱,甚至引起心肌梗死。

大量的研究表明,针灸预处理可以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机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目前关于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

深入探讨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对于丰富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讨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实验验证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揭示其机制和具体操作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探讨针灸预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心肌保护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方法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方法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方法
方法简述:
体重230-260g雄性SD大鼠,禁食,自由饮水,麻醉,颈部去皮,仰卧位固定,颈正中线切口,沿胸锁乳突肌内缘分离肌肉和筋膜,分离左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 和颈内动脉(ICA),在CCA 远心端和近心端及ECA处挂线备用。

用微动脉夹暂时夹闭ICA,然后近心端结扎CCA、ECA。

然后在距CCA分叉部4mm处剪一小口,将栓线插入到ICA, CCA远心端的细线轻轻系牢栓线,用眼科镊轻推栓线,从血管分叉处开始算距离,当插入深度在18mm时,结扎固定好栓线及ECA血管,后拔除栓线至ECA,再次扎紧ECA,缝合,术后给予青霉素抗炎。

注意事项:
1. 保温:60W白炽灯高度为37cm,直接照射能使肛温保持在37℃。

2. 推栓线时,要将血管放松至原来状态,且保证标记点在分叉处。

3. 栓线事先剪好。

4. 栓线不能在血管里反复进退,否则极容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5. 插入线栓要轻柔熟练,速度尽可能快,以避免时间长了血管内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绍和实验设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绍和实验设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绍和实验设计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绍和实验设计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它是指缺血心肌组织恢复血流灌注时,导致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及局部血管网显著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共同作用可促使进一步的组织损伤。

那这里的关键词就是缺血心肌组织。

那为什么会产生缺血的心肌组织呢?这就与临床上的疾病有关了。

一些心脏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他们会使心脏发生缺血的症状,其基本的生理过程就是心肌缺血。

Ⅱ.心肌缺血的危害:心肌缺血:指单位时间内的冠脉血流量减少,供给组织的氧量也减少,缺血必定存在缺氧表明缺血缺氧。

心肌缺血比单纯性心肌缺氧无血流障碍要严重,因为前者除了缺氧的影响之外,缺血组织也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又不能及时清除各种代谢产物带来的有害影响。

一、心肌缺血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情况:1是冠脉血流量的绝对不足。

这种情况是由自身疾病产生的,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痉挛。

2是冠脉血流量的相对不足:包括供氧降低或耗氧增加,比如高原高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吸入氧减少;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可致血氧含量降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等。

二、缺血对心肌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心肌收缩能力降低。

2是导致心肌舒张功能降低。

3是心肌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比如说血流的阻力增加等。

4是心肌电生理的变化,比如说静息点位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室颤阈降低等。

5是导致心肌形态学的改变。

当然还有其他的危害,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于心肌缺血存在这么多的危害,临床上针对这一疾病采取了再灌注治疗方法,但随之而来的又是另外一个临床问题: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英文缩写为MIRI,最早由詹宁斯等于1960年提出,发现其临床表现为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等现象。

随后又有学者在临床手术中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发现在冠脉搭桥术完成后,心肌坏死进一步加重的现象。

接着布朗沃尔德教授在1985年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心肌再灌注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损伤心肌也能保护心肌。

大鼠心肌缺血_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价

大鼠心肌缺血_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价

第6卷 第4期解剖科学进展V o l16 N o14 2000年PRO GR ESS O F ANA TOM I CAL SC IEN CES2000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价王淑侠 兰小莉1 王吉文2 裴著果(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核医学科 沈阳110003) 摘要 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是模拟人类心梗及溶栓再通治疗,研究缺血预适应机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常用的动物模型。

本文在传统造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采用在压管下加一小垫片的方法,减少了传统推管法对心表面的机械损伤,方法简便,冠脉阻断确实。

结果: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缺血30′,再灌120′,危险区 左室重量比为55%±5%,坏死区 危险区为58%±6%(N=10)。

心肌酶谱结果:CK4301±251u l,CK2M B2288±328u l,LDH2329±216u l,A ST371±57u l(N=5)。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T TC染色法 阻断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并在预定时间内恢复血供予以再灌注是模拟人类心梗及溶栓再通治疗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大鼠以其冠脉侧支循环缺乏、心肌坏死出现早、心律失常发生率高、重复性、稳定性好、费用低廉而成为制作该疾病模型[1],特别是硕、博士研究生进行课题实验首选的实验动物。

笔者在进行心肌缺血预适应机制的研究中,参照以往文献记载的方法[2~4],并根据本实验室条件,对该模型的制作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体重240~350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N i Hon Konden型心电图机(上海KOND EN医用电子仪器厂);小动物呼吸机(浙江医科大学医学仪器实验厂);自制简易血压计(由24号套管针、三通开关、U形管内装水银,管旁边附有直尺做刻度组成);红四氮唑(T TC)由上海第三试剂厂生产;批号970924用前以011M1PH714的磷酸缓冲液配成1%溶液;伊文斯兰(Evan s B lue)瑞士F luka公司出品。

天麻素抗大鼠离体心肌缺血_再灌注损伤的作用_周敏

天麻素抗大鼠离体心肌缺血_再灌注损伤的作用_周敏

180第11卷 第12期 2009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12 Dec .,2009天麻是一种功效很多而效果显著的名贵中药,天麻素(化学名为对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又称天麻苷)是天麻的有效单体。

近年来研究发现,天麻素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癫痫、镇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及内耳供血不足,保护神经细胞,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功能。

心肌缺血再灌注 I/R 损伤是导致心肌损害的常见原因,深入研究心肌 I/R 损伤的发病机制、不断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一直是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5]。

本实验采用 Langendorff 灌流的大鼠心脏,探讨天麻素的抗心肌 I/R 损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1.1 药品及试剂天麻素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其它化学药品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动物和实验分组健康wistar 大鼠雌雄各半 ,体重 180~260g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提供。

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 ,每组10只,分别给予以下药物: ①正常灌流组; ②模型组; ③天麻素高剂量组0.1mmol/L;④天麻素低剂量组0.025mmol/L。

1.3 实验操作腹腔注射肝素750U/kg 麻醉后、制备Langendorff心脏[7],恒温(37.5℃)恒压(60 cmH 2O )灌流。

灌流液成分为:118mmol/L NaCl,4.7mmol/L KCl,2.5mmol/LCaCl 2,1.2mmol/L MgSO 4,1.2mmol/L KH 2PO,11mmol/L Glucose,25mmol/L NaHCO 3, PH 7.35~7.45,持续通入混合气体(95%O 2和5%CO 2)[7]。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MP I 一 、L 8显 著 降低 。 O、L 6 I 一 结论 : 阿托伐他 汀能 明显 减轻 心肌 再灌 注损 伤 的发 生 和发展 , 其作 用
机 制 可能通 过抑 制 炎症 因子的合 成 , 少 中性粒 细胞 的浸 润 , 而 改善 心肌 缺血 再 灌注损 伤 的发 减 从
生。
主题词 心 肌缺 血/ 并发症 再灌 注损 伤 @ 阿托伐 他 汀 白细胞介 素 6 血液 /
酶/ 液 血 动物 , 实验 大 鼠
过 氧化 物
【 图分类 号】 R5 3 2 【 中 4.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3 7 2 1 ) 11 5 — 3 0 07 7 (0 0 1 -4 8 0
Th f e t a e h n s s o t r a t tn o e e f c nd m c a i m f a O v s a i n
方 法 :2只 Wi a 4 s r大 鼠随机 分 为 3组 : 手 术 组 、 血 再 灌 注组 、 t 假 缺 阿托 伐他 汀预 处 理组 ; 建立 大
鼠 心肌 缺血 再灌 注损 伤模 型 , 定肌 酸激 酶 ( K) 平 , v n le TT 染 色后 , 测 c 水 E a sbu 、 C 用计 算机 图像
分析软 件 计算梗 死 面积 ; 测定 心肌 髓 过氧化 物 酶 ( o) 血 清 白介 素一 (L 6 及 白介 素一 ( 一 ) MP 、 6I 一) 8 I 8 L 含量。结果: 与缺 血 再 灌 注 组 比较 , 阿托 伐 他 汀预 处 理 组 C 减 少 , K 心肌 梗 死 面积 显 著 减 小 ;
my c r im sh mi e e f s n ij r nr t o a du ic e ar p ru i n yi as o u

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综合评估

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综合评估

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综合评估邓宇珺;杨敏;谭卫萍;苏健;符永恒;谭宁;曾红科;单志新;林秋雄;李晓红;董小莉;余细勇【摘要】AIM: To estahlish and evaluate a rat model of heart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in vivo.METHODS : Seventy - two male Sprague - Dawley rats weighing( 250 ±5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sham ), ischemia - reperfusion group( I/R ) and normal group.The animals were anesthetized and heparinized.Myocardial ischemia - reperfusion was induced by ligating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with " U - shape tube" for 35 min followed hy 120 min or 240 min reperfusion in vivo.The heart infarct size was measured by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TTC ) staining.The myocardial cell apoptotic index was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 mediated dUTP - biotin nick - endlabeling( TUNEL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Bcl - 2 and Bax in rat ischemia myocardium.The blood level of 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 ( CK - MB ), cardiac troponin Ⅰ( cT nI ), nitric oxide( NO ), malondialdehyde( MDA ), 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T SOD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 - Px ) were detected after reperfusion for 2 h and 4 h.RESULTS : 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and sham group, there were obvious changes of ST - T segment and Q wave in the electrocardiogram of I/R group.The blood level of CK - MB, cTnI, NO, MDA and GSH - Px in I/R group increased( P <0.05 ,P <0.01 ) after reperfusion for 2 h and 4 h, and the hlood level of T - SOD in I/R groupafter reperfusion for 2 h and 4 h also increased ( P <0.05 ).The heart infarct size in I/R group was the largest as compared to other groups.Among these groups, the apoptotic index of I/R group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Bcl - 2/Bax ratio in I/R group decreased( P < 0.01 ).CONCLUSION : The rat model of heart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in vivo can b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with the " U - shape tube" .There are obviously changes of heart infarct size. blood level of CK - MB, cTnI, NO, MDA, T - SOD and GSH - Px, myocardial apoptotic index and Bcl - 2/Bax ratio hetween I/R rats and control animals.%目的:构建并评估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实验动物模型. 方法:将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结扎组和I/R模型组, 手术的两组全麻下开胸暴露心脏,假结扎组只过线不结扎,模型组使用"U形金属管"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持续心电图监测,并于再灌注2 h与4 h后进行血浆生化﹑心肌组织学的检测.结果:与正常组和假结扎组比较,I/R模型组心电图有明显ST-T改变和再灌注后病理性Q波,再灌注2 h和4 h时存在比较明显的ST-T改变;血标本检测示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T-SOD水平在2 h和4 h也应激性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模型组左心室心肌损伤疤痕明显,且2 h模型组左室心肌存在间隔性梗死区域,4 h模型组心肌组织区域性梗死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TUNEL法与Bcl-2﹑Bax蛋白实验显示2 h和4 h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值下降显著(P<0.01). 结论:成功建立大鼠活体心肌I/R模型,模型大鼠的心电图、血清学、心梗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组织病理学等发生显著改变.【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5页(P412-416)【关键词】大鼠;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作者】邓宇珺;杨敏;谭卫萍;苏健;符永恒;谭宁;曾红科;单志新;林秋雄;李晓红;董小莉;余细勇【作者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临床上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病越来越常见,且治疗效果欠佳。

蒙药黄连—4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cTn—I、CK、LDH的保护作用

蒙药黄连—4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cTn—I、CK、LDH的保护作用

蒙药黄连—4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cTn—I、CK、LDH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蒙药黄连-4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Tn-I、CK、LDH的影响。

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共60只,分为六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蒙药黄连-4汤低剂量组、蒙药黄连-4汤中剂量组、蒙药黄连-4汤高剂量组、丹参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15天后,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下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

假手术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下降支。

心肌缺血再灌注末立即行腹主动脉取血。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cTn-I)水平。

结果蒙药黄连-4汤组血清CK、LDH、cTn-I水平显著性降低。

结论蒙药黄连-4味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心肌酶CK、LDH、cTn-I含量有关。

标签:蒙药黄连-4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CK;LDH;cTn-I当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物质水平的高速提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大量的吸烟和饮酒、长期缺乏运动以及精神上的压力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1]。

研究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ty ,MIRI)是一种心肌缺血后加重原有的损伤,引起心肌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改变,进而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病,最终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疾病[2]。

蒙药黄连-4汤是蒙医传统方剂之一,是由黄连、栀子、瞿麦、多叶棘豆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防止燥浊热、调理赫依齐素相搏之功效。

君药黄连的性质为苦、寒、无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调理体素、泻火除烦、改善心脏赫依、齐素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血压、抗血小板等功效,在这一基础上加以辨证施治。

本实验通过研究蒙药黄连-4汤对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后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蒙药黄连-4汤的应用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