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合集下载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1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
1.1职业接触:医护人员在各种治疗检查过程中与注射器、输液(血器、刀片、缝针等锐器接触较多。
1.2工作忙乱,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在集中治疗时间,护理工作紧张繁忙,操作项目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锐器伤,尤其是在护士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更显工作忙乱,因此锐器伤发生率相对更高。
1.3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护士对职业暴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大多数护士输液操作中不戴手套,掰安瓿未采取保护措施,由于患者躁动而无采取防范措施。
2.4发生锐器伤后的处理
2.4.1伤口即刻处理当护士发生锐器伤后,立即挤出伤口少量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后包扎,必要时行急诊清创。
2.4.2伤后48h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h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可疑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在24h内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月、1个月、6个月间隔);可疑被液污染时,尽快做HCV抗体检查;可疑被HIV感染血液、体液污染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7]
参考文献
[1]毛秀英,无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2]吴立军,何仲.护士血原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6.
[3]毛宠珍,邵翠颖,翁国勤.急诊科护士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护.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1):35.
2.2规范临床护士操作行为 不良的操作习惯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操作行为是减少锐器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与患者血液或体液接触的操作应戴手套、禁止双手回套针帽、掰安瓿时要用纱布包裹或戴防护手套、不要直接用手传递锐器物、操作时应带锐器盒到床边,操作完毕时将使用过的锐器立即放入锐器盒内,而不应先将锐器存放在治疗盘再整理到锐器盒,盛装锐器的盒子不能过满(到容器的2/3-3/4即可),要按安全程序使用锐器和强制性使用安全器具、给躁动患者操作时应有助手协助和必要的约束措施。

护理人员锐器伤暴露原因分析与防控策略

护理人员锐器伤暴露原因分析与防控策略

护理人员锐器伤暴露原因分析与防控策略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人员锐器伤暴露原因,为职业暴露防护提供有效的防范策略。

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临床可独立上班的护士进行跟踪调查锐器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 2009年1月92011年12月共有190名护士报告锐器伤事件364人次,平均暴露次数1.92次,暴露率63.33%。

锐器伤主要发生发生在操作中(29.40%)和操作后(31.04%)。

发生主要原因为自己/助手不正确操作引起(84.34%)。

结论护理人员为高职业风险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和标准操作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方案,是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关键。

【关键词】护理人员锐器伤原因防控策略医疗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具有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

护理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经常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造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由此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发生的可能。

为更好了解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原因,我们对某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了近三年锐器伤发生情况的前瞻性调查,以期更好地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方法以某市级医院进入临床可独立上班的护理人员300名为研究对象。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临床各科室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进行锐器伤调查。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发生锐器伤事件364人次,其中2009年148人次,2010年112人次,2011年104人次。

1.2 统计分析报告卡的录入使用的是Epidate3.0,采用双录入,数据分析运用的是SPSS11.5软件,主要分析指标护理人员锐器伤暴露率及发生原因构成比。

2 结果2.1 一般状况300名护理人员有190名报告锐器伤364人次,平均暴露次数1.92次,暴露率63.33%。

护士均为女性,最小20岁,最大55岁,平均(34.23±6.89)岁。

医务人员手部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医务人员手部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医务人员手部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目的探究佳木斯市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原因,总结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为今后医务人员提供可靠的经验。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该市市直医院上报锐器伤的人数,从人员分类刺伤原因,暴露于何种病原体,伤口处理等方法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锐器伤医务人员以护士为主,刺伤原因以拔针时刺伤为主,暴露的病原体以乙肝病毒为主。

结论操作不规范,防范意识不足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提高防范意识。

标签:锐器伤;医务人员;受伤原因;防护对策Analysis of Causes of Hand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of Medical Staff and Protective StrategiesTENG Shi-rongJiamusi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Jiamusi,Heilongjiang Province,15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auses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of medical staff in Jiamusi and summarize and make the eff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s thus providing reliable experience for the medical staff in the future. Methods The number of case with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repor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as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 analyzed by the staff injury causes,what pathogens exposed to and injury disposal methods. Results The medical staff with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is mainly nurses,and the injury cause was mainly at the time of withdrawal of needles,and the exposed pathogen was mainly hepatitis B virus. Conclusion The nonstandard operation and insufficient preventive awareness is the main causes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and we should enhance the training and examination of medical staff and improve their prevention awareness.[Key words] Sharp instrument injury;Medical staff;Injury cause;Protective strategy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繁多复杂,锐器伤是普遍医务人员面临的最常见的职业损伤。

护士锐器伤风险要素及策略

护士锐器伤风险要素及策略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 个人,以便及时改进和调整防护措 施。
评价结果分析和改进
分析结果
制定改进措施
实施改进措施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 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并分析 其产生的原因。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 进措施,包括加强培训教育、 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防护设施 等,以提高护士锐器伤防护效 果。
评估方法和流程
现场观察
通过现场观察护士的操作,评 估其在锐器处理、医疗废物分
类等环节中的风险程度。
问卷调查
针对护士的操作习惯、自我防 护意识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其锐器伤风险状况。
培训效果评估
对护士进行锐器伤防护培训后 ,对其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行评
估,判断培训效果。
评估结果分析和应用
分析评估结果,找出护士锐器伤风险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点。
02
护士锐器伤风险要素
护士锐器伤发生的原因
操作不规范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 不规范、操作流程不熟练等原 因,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发生。
缺乏防护意识
部分护士对锐器伤的危害认识不 足,未能正确地使用防护用品或 未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工作压力大
在紧急情况下,护士可能因为工作 压力大、紧张等原因,导致操作失 误而发生锐器伤。
护士锐器伤的危害
身体伤害
锐器伤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出 血、感染等身体伤害,严重的 甚至可能引起艾滋病、乙肝等
传染病的传播。
心理压力
锐器伤可能导致护士产生焦虑 、恐惧、抑郁等心理压力,影 响工作效率和职业生活质量。
工作风险
锐器伤可能导致护士职业暴露 ,增加职业感染的风险,给工
作带来潜在威胁。
护士锐器伤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护理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护理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摘要】当护理人员受到锐器伤的时候,他们将面临经血液传染上艾滋病、乙肝及丙肝等危险。

随着对锐器伤害所带来的危害的日益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护理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护理人员在日常治疗护理工作时间内由于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所造成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叫锐器伤,是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

目前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

自1981年McCormick等[1]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卫生人员的危害以来,国外学者对此展开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但证实了污染的针刺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并且在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中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1 锐器伤的现状Aiken LH[2]的前瞻性调查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为80%。

张穗平等[3]调查发现在护士、医生、医技人员及后勤人员中,由于护士接触医疗锐器机会多,被刺伤的人数是最高,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机率为0.3%,HBV 为6%~30%,HCV为1.8%[4]。

2 主要危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监测报道[5]: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护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

英国医学会(BMA)对针刺伤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肝病毒(HBV)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做过调查[6],认为两者相关性较大,特别是HBV传染性更强。

针刺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另外锐器伤还可以传播一些其他疾病如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

3 危险因素3.1 护理人员缺乏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①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作处置时动作不规范,粗心大意易受到锐器伤害;②护理人员在做处理时患者不配合、躁动、突然移位或遭碰撞而造成伤害;③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未认真做好医用垃圾分类;④手术室护士扎伤的原因,除了注射器、输液因素外,主要还存在手术时医护配合不默契、手术时错误的工作姿势、长时间站立、进食不规律、精神高度紧张、身体经常处于疲劳状态等因素。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追踪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追踪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

护理人员锐器伤的追踪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影响因素,并对防护措施进行总结。

方法对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发生锐器伤的27名护理人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相关因素,追踪锐器伤后的处理,并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

结果锐器种类方面,输液针头占比最高;锐器发生操作方面,拔针处置不当占比最高;处理措施方面,上报院感染科占比最高(P<0.05);27名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2.59%。

结论导致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因素有很多,积极处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保护护理人员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锐器伤;原因;防护措施锐器伤是指皮肤深部足以让受伤者出血的一种意外伤害[1]。

护理人员因工作繁重、护理人员量重,是锐器伤的主要致伤群体。

随着医疗安全事业的不断被重视,护理人员职业损伤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2]。

锐器伤作为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过追踪分析,制定防护措施,可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7名锐器伤护理人员的资料,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时间: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对象:27名发生锐器伤的护理人员。

(1)纳入标准:符合《手术室锐器伤预防专家共识》[3]中锐器伤标准,对研究目的知情可配合研究至结束;(2)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中途退出者。

27名护理人员包括男性16名,女性11名,年龄范围:24~34岁,平均年龄:(28.69±2.17)岁,工龄:1~10年,平均工龄:(5.26±1.17)年。

1.2方法统计发生锐器伤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相关因素,包括锐器伤的种类、锐器伤发生的操作及锐器上后的处理措施,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具体如下:①健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对以往的职业防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标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一旦护理人员出现意外,要第一时间报告至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评估其受伤情况,追踪其血液监测,开展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35例医务人员手部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35例医务人员手部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35例医务人员手部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措施的掌握情况及剌伤的原因,拟制订防护对策。

方法收集2004~2006年各科上报锐器伤的人数,从人员分类、刺伤原因、暴露于何种病原体、伤口处理方法等进行分析。

结果伤者以初级职称护士刺伤的最多,刺伤原因以拔针时刺伤为主,暴露的病原体以乙肝病毒为主,刺伤后的处理方法85.7%能按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处理,无一例因发生职业暴露而感染传染病。

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尤其是《标准预防措施》、《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同时医院应提供合适的防护用品和设施是预防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的重要举措。

【Abstract】Objective To learn how many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 has the medical workers mastered and learn if they know the causes of the sharp injuries after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Methods To collect the reported number of medical workers who suffered from sharp injuries of 2004 to 2006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We analyze the cases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taff,the causes of the stab wounds,the exposure of the pathogens,and the treatment to the wounds.Results Most of the wounded are the junior nurses and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y stab themselves by accident during the needle injection.Further more,the pathogens exposed were HBV.After the stab wound,85.7% of the treatment measures taken by the workers were correct and no one was infected by infectious diseases.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infection knowledge for the whole staff of our hospital,especially to publicize the two following books,Standard Precautions and Measures for Occupational Exposure.At the same time our hospital should offer the staff some suitable protective products and facilities,which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tect medical workers against the infection of blood-borne diseases.【Key words】Sharp injury; Medical workers; Treatment measures; Protection目前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尤其是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各种注射、输液是医院内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据报道[1],当前已知的可通过职业暴露经血液传播的病原菌至少有20多种,美国的一项研究报道[2],703例医院感染,100%与感染性体液、血液、排泄物接触有关,其中95%因利器刺伤所致,所以,为查找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笔者对本院2004~2006年上报院感科的35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告, 做好预防接种。④调节心理健康, 做好心理防护。
2 2 具体 防 护对 策 .
22 1 手术 中建立安全区, .. 使用弯盘、 沙垫等 , 把手术刀夹 有缝合针的持针器放人弯盘 内进行传递 , 避免两人同时接触 同

锐器而误伤。 222 正确安全处理用后的缝针、 .. 手术刀、 钩等锐器 , 用后
围术期 的安全 防 护 。
22 5 正确处理锐器伤 : .. 一旦发生锐器伤, 立即实施 局部 手术配合过程 中传递
12 操作行为不规范或违规操 作 .
处理措施。如果暴露 部位是 黏膜 , 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皮肤发生锐器伤后 , 应当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伤 口, 并同时在伤 口旁轻轻挤压 ,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最后用 7 5%或 0 .5%碘伏进行消毒, 口破损面积大或深时 , 伤 应进行
护 理探 讨
21年8 00 月 第4 卷 第8 期
健 康天地
手 术室护士锐器刺伤 的原 因分 析及 防护对策
顾 艳
【 摘要】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过程中, 充分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 频繁传递手术刀、 针、 剪、 钩等锐利器械, 是锐器刺伤的高危
人群, 也是手术室护士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危害, 多种血液疾病的传播, 直接影响着 手术 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 因此, 加强职业 防护、 完善管理、 找出对策, 是对手术室护士的最大帮助。
上。病人在极度痛苦时 , 经不起任何外来 的精神 刺激 , 所以对
预后不 良的病人 , 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有一部分病 人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 ( 胃切除 ) 如 或残缺( 如
总之 , 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 的。根据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 结果 姚秋璇刘慈花 发放问卷353份,回收352份,有效 

516400广东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护理部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医疗锐器伤 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 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医院各临床科 室在岗护士1年内发生的医疗锐器伤情 况。结果:锐器伤发生率与资历、认知程 度和护理工作量有关。防护意识越强,发 生锐器伤的几率越低。结论:I临床护理人 员的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尤其要加 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重组操作 流程,规范操作行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实行弹性排班,以减少医疗锐器伤发生, 避免职业感染等危害。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医疗锐器伤 调查 职业防护 doi:10.3969/j.issn.1007—6】4x.2010. 】6.245 医疗锐器伤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 作以及处理各种医疗器械时由一切锐利 器械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 医疗锐器伤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多种职 业危害中常见的一种。大量研究证实,护 士是医院中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 为了解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探讨发生原 因,现对本院在岗护理人员在近1年中锐 器伤情况进行调查,以寻求防护措施,保 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资料与方法 调查我院在岗护理人员291人,其中 主管护师35名,护师89名,护士167名, 护生62人,共计353人。 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回顾性问卷调 查收集资料,调查在过去1年中发生锐器 伤的情况。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 料:护龄、职称、学历;工作科室及受伤时 的工作状况;锐器伤情况:发生率、锐器物 种类、伤口处理措施。 问卷344份,调查有效率97.7%。 锐器伤发生类别及人次:344名护理 人员中,有320名曾发生锐器伤,共计发 生锐器伤1962例次,锐器伤发生率为 93.02%。其中玻璃伤791人次,占 40.32%;针头刺伤953人次,占48.57%; 刀片、剪刀、钳等致伤134人次,占 6.83%;其他锐器伤84人次,占4.28%。 不同护龄组护士锐器损伤情况,见 表1。 不同工作量的科室发生锐器伤的情 况,见表2。 锐器损伤后处理情况:320名发生锐 器伤的护理人员中,33人未予任何处理, 占10.31%;给予局部消毒处理的有182 人,占56.88%;规范彻底处理的有105 人,占33.81%。 讨论 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分析:护理人 员缺乏职业防护知识及对锐器伤危害认 识不足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根本原因。 本次调查显示,低年资护士污染锐器伤率 高。护龄越短的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 越高,且次数多,可能与他们的基本功不 扎实、技术操作欠熟练有关。我国现有的 护理教育中,尚未设置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课程,进入临床后新护士的自身防护知识 是个空白 。 本次调查显示,针头刺伤占总锐器伤 的48.57%,玻璃伤占40.32%,其中污染 锐器伤占12.64%。本次调查仅12.37% 的护理人员在注射、输液、处置等操作时 戴手套,护士普遍认为戴手套麻烦,操作 不灵活。说明仍有一部分护理人员对锐 器伤危害认识不足。 护理操作流程中缺乏防范锐器伤的 环节及流程不科学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 重要原因。如配液、掰安瓿时无手的防护 措施;而规范的拔针、处置亦是操作流程 中尚未涉及的。 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是锐器伤发 生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次调查显示(如 表2),急诊科、脑外科等科室锐器伤发生 率高,说明锐器伤发生率高的科室多是危 重患者多,治疗量大,护理人力不足的科 室。输液现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治疗手 段,锐器伤与较频繁使用注射器及针头有 关。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编制紧张、工作量 大、工作压力大而容易造成意外锐器伤。 防护用具不足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 因素之一。本次调查显示,玻璃伤占总锐 器伤的40.32%,针刺伤占48.57%,说明 操作后的繁琐处置大大增加了护士手锐 器伤发生的机会。我院属县级基层医院, 目前仍未开展使用锐器盒等防护用具。 认识锐器伤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 护士是医务人员中最容易接触血液、体液 的人群。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 经锐器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 大的是HBV、HCV、HIV。有报道,只需 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 者感染 。虽然安瓿类扎伤本身并无感 染的危险,但它破坏了手部皮肤的完整 性,护士接触病人血液和体液时的危险性 增加,护士感染血液性疾病的危险性加 大。操作后的繁琐处置也大大增加了护 士手锐器伤发生的机会。锐器伤造成的 另一危害是对受伤者心理产生焦虑和悲 观情绪等负面的影响。 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 护培训,定期进行业务讲座并发放宣传资 料,做到人手一册。培训内容包括:锐器 伤的危害、标准预防知识、锐器伤后的处 理等。培训应经常化,制度化。护理管理 者应教育护理人员树立标准预防观念,即 认定每一个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第16期(第12卷总第241期)223 论著·憔床护理 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均必须采取防护措 施,即戴手套并认真洗手。教育护理人员 把每一个针头都视为感染性针头来对待, 纠正护士受伤后的侥幸心理,做到预防在 先,以减少职业感染发生。 管理者应引起高度莺视,重组流程, 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操作流程。 建立利器伤报告及分级管理制度。 由医院感染科专门负责,指导受伤者及时 填写报告并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估,相应 地追踪监测,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在现有人力资源 下进行弹性排班是避免锐器伤发生的一 个重要环节。 改革医疗设备,使用安全产品:①如 使用真空采血管及无针连接系统代替传 统的注射器抽血,可以有效预防采血过 程中针刺伤的发生。②使用有安全保护 装置的产品,如町伸缩针头的汁射器带 保护性钊头护套的注射器,用于单于将 针头套上针帽的装置等。③使用锐器收 集箱:此方法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减少钊‘ 刺伤的方法,它的使用使 ‘剌发生率降 低50%l 。 正确处理锐器伤:一闩.发生锐器伤伴 有出血者,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 少量血液,流动水冲洗后,消毒包扎。被 乙型肝炎病人污染的锐器损伤时,应在 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 行血液乙型肝炎表两抗原的检测,阴性者 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并随访;被HIV病人 污染的锐器伤短时I 内几服大剂量叠氮 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柃测HIV抗体, 并定期复查。 虽然护理人员因l:作环境特殊,常年 接触锐器,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可 

以预防的。医院管理者应制定切实有效 的职业防护管理制度,促使护理人员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对护 人员的职业暴露进行风险管理,确保护 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曹明霞.血液性传播疾病与医务人员的职 业防护.护十进修杂志,1999,14(1):51— 52. 2奚淑平,史薇薇,张风兰,等.临床护理人员 于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与防护.护理实践 Lj研究,2008,5(8):3—6. 3徐秀华.临床医学感染学,长沙: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8:535—536. 4李希兰,王云琼,周刚.实习医护人员锐器 伤的调杏及预防措施.护理学杂志,2005,2 (20):67. 

59 572 

j 

“五常法"在手术室消毒供应部的应用 宋业姚敏清 455000河南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 

摘要手术室消毒供应部引入“五常 法”管理模式,通过对物品的标准化管 理,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减少了浪费, 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五常法 手术室消毒供应部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 16 246 

“五常法”是指常组织、常整顿、常清 洁、常规范 常自律。它是源自日本企业 的现场管理模式。近年来,“五常法”被 引进国内用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 率。目前“五常法”也已经被应用于医疗 护理工作和医院质量管理、安全效率、人 员素质、服务品质等各个层面。我院手术 室消毒供应部通过引入“五常法”管理模 式,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 操作规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方法 我院手术室消毒供应部承担着手术 室全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 灭菌和物品发放工作。作为临床的保障 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 量、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患者的就医安令等 环节。 常组织:即把不需要的东西废弃或回 仓,将必需品的数量降钊最低基数,并放 置于一个方便的地方,剩余物品定点放 置,便于使用。有的虽然现场无用,但可 用于其他的地方。应本着废物利用,变废 为宝的精神,该利用的应千方百计地利 用,需要报废的也应按报废手续办理。 常整顿:部门内所有物品按使用频率 分类摆放,设立标签、靠近使用点,便于操 作,符合方便、省力原则,以保证在最短时 224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第16期(第12卷总第241期 间内找到所需物品,并由专人定期整理。 库房物品的储存,在保证临床供应的前提 下,尽量减少库存量,以免无菌物品过期, 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同时采用搁架开放 式储存,设 标签,既不会为寻找物品浪 费时间,也确保无菌物品不被污染,取放 物品一口了然。 常清洁:保持手术室消毒供应部的 清洁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每 人郁有清沽包干区,做到分区落实,责 任到人,住做好I{常清沾工作的基础 上,每周彻底打扫1次,以保持工作环 境整沾明亮。同时也要求个人的清洁, 工作服清洁、整齐。在保持:I:作环境整 洁明亮的同时,消毒员每天都要对脉动 真空灭菌器、软水机和蒸汽发生器等灭 菌设备进行保养及安全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确保灭菌设备处 于最佳丁作运行状态。 常规范:利用“全面视觉管理法”,做 到物品、器械透明储存,标签醒目,使工作 人员一目了然。消毒灭菌器械保持完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