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债券市场及信用评级介绍

合集下载

我国债券市场介绍

我国债券市场介绍

我国债券市场介绍首先,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国家对于债券市场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政府融资和财政调控。

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债券市场法律框架的建立,出台了《企业债券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我国债券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台了《公司债券及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等法规,同时加大了债券市场的开放力度,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其次,我国债券市场的组织结构。

我国债券市场主要由发行机构、交易机构和服务机构组成。

发行机构主要包括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有企业等,负责债券的发行和管理。

交易机构主要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负责债券的交易和定价。

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债券评级机构、托管机构等,负责债券的评级和托管。

这些机构形成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基本组织结构,为债券市场的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特点。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债券市场主要以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为主,政府债券主要是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主要是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券。

其次,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个人投资者的比例相对较低。

再次,我国债券市场的创新程度较低,债券品种相对单一,发行机构和交易机构的功能较为分散。

最后,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相对完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置风险准备金、加强市场监管等,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安全的投资环境。

最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首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的不断深化,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其次,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进一步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再次,债券市场创新的推进和债券品种的丰富化,将进一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是评估债券信用风险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

债券等级划分标准基于一系列评级方法和指标,根据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和偿付能力,对债券进行评级分类。

具体而言,债券等级分为高等级和低等级,高等级债券通常代表发行人信用较好,风险较低,而低等级债券则意味着发行人信用较差,风险较高。

中国债券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债券等级划分也逐渐成为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

债券评级机构在债券等级划分过程中运用多种评级方法,包括基于财务指标、行业前景、市场条件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和评估,以对不同发行人的债券进行评级和分类。

这些评级结果不仅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其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也可以为发行人提供融资渠道,降低借款成本。

然而,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评级标准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仍然需要加强,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债券的评级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次,债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很快,新型债券品种和结构不断涌现,评级机构需要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整评级方法和标准,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债券等级划分的背景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债券等级划分标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中国债券等级划分的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背景、目的和文章结构。

首先概述了中国债券等级划分标准的重要性,以及本文将要讨论的内容。

然后详细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顺序,以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本文的组织结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包括债券等级划分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中国债券等级划分的现状。

在2.1小节中,将详细介绍债券等级划分的背景,包括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债券等级划分的意义和作用等。

在2.2小节中,将探讨中国债券等级划分的现状,包括当前的债券等级划分机构和标准,以及债券市场中各个等级的发展情况。

中国国债的评级

中国国债的评级

中国国债的评级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国国债的评级及其意义
2.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国债的评级
3.中国国债评级的优势和挑战
4.对中国国债评级的展望
正文
【1.中国国债的评级及其意义】
中国国债的评级是指专业的评级机构对中国政府发行的债券进行信
用等级的评定。

评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帮助他们判断投资风险并决定投资策略。

一个国家的国债评级,不仅直接影响该国债券的市场价格,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金融形象和国际信誉。

【2.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国债的评级】
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评级机构有三家,分别是穆迪、标普和惠誉。

他们对中国国债的评级都在 A 级以上,其中穆迪给予 A1,标普给予AA-,惠誉给予 A+。

这些评级结果反映出我国国债的信用良好,风险较低。

【3.中国国债评级的优势和挑战】
我国国债评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财政状
况的稳健。

然而,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地方债务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等。

此外,评级机构对我国国债的评级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影响到评级的公正性。

【4.对中国国债评级的展望】
总的来说,我国国债评级的前景是乐观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和政府财政管理的加强,相信我国国债的评级会有更好的表现。

债券发行了解不同债券评级的含义

债券发行了解不同债券评级的含义

债券发行了解不同债券评级的含义在债券市场中,债券评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债券评级代表着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进行的评估,通常采用字母和符号来表示。

了解不同债券评级的含义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提供关于债券风险和预期回报的重要参考。

1. AAA级债券AAA级债券是最高评级的债券,表示发行人的信用极好。

这类债券具有相对低的违约风险,通常是国家政府或具有极高信用评级的机构发行。

由于信用风险低,这类债券往往收益较低。

2. AA级债券AA级债券是次高评级的债券,表示发行人的信用优秀,但相对于AAA级债券略有风险。

AA级债券具有一定的信用风险,但其风险仍然被认为是较低的。

这类债券的回报相对较高,但仍然比AAA级债券低。

3. A级债券A级债券是中等评级的债券,表明发行人的信用良好但存在一定风险。

这类债券的回报相对较高,但比AA级债券和AAA级债券更高。

4. BBB级债券BBB级债券是低等级的投资级债券,表示发行人有一定的违约风险。

这类债券的回报相对较高,但其风险也较高。

5. 非投资级债券非投资级债券,也被称为垃圾债券或高收益债券,通常具有BB级以下的评级。

这类债券的发行人信用状况较差,违约风险较高。

由于风险大,这类债券的回报往往较高,但投资者需要对风险有较高的承受能力。

6. 未评级债券并非所有的发行人都以评级的方式发行债券。

某些情况下,债券可能没有被评级,这样的债券称为未评级债券。

投资者在购买未评级债券时需要更加慎重,因为缺乏评级信息可能会增加风险。

总的来说,债券评级是投资者在选择债券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高评级的债券通常具有较低的风险和回报,而低评级的债券则具有较高的风险和回报。

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债券。

此外,投资者还应该谨慎分析评级的准确性和评级机构的信誉,以充分了解债券的风险和潜在回报。

我国债券市场未来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公司债与信用评级体系

我国债券市场未来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公司债与信用评级体系

于发 展 的初 级 阶 段 。1 9 银 行 间 债 券 市 场 刚 刚建 立 时 , 9 7年
我国债券建立银行市场总量只有 40 7 0多亿 元 .仅 占 G P D 总量 的 7 . 界 排 名 第 2 % 世 5位 。 2 1 0 0年 中 国 债 券 市 场 规模
已 经 达 到 了 2 . 亿 . I S统 计 . 国 的 债 券 市 场 已 经 0 4万 据 B 我
跃 居 世 界 第 5位 , 洲 第 2位 , G P的 5 % , 美 国 债 亚 占 D 2 但 券 市场 总 规 模 约 相 当于 其 G P的 2 0 D 0 % 我 国 债 券 市 场 相 对 资 本 市 场 的发 展 来 说 应 该 是 落 后 的 , 在 如 总 规 模 比较 小等 诸 多 问题 。 IS统 计 ,0 0年 存 据 B 21
出来 。
市场 发 展 方 面 最 为 关 心 和 强调 的焦 点 与 核 心 问题 .中 央政 府 的重 视 为 债 券 市 场 的发 展提 供 强 有 力 的 保 障 。 观 上 看 , 微 为控 制经 济 总 体 流 动 性 . 高 直 接 融 资 比重 , 两 年 米 , 提 近 央 行 对 信 贷 规 模 保 持 严 格 的控 制 .一 定 程 度 上 增 大 了企 业时 债 券 融 资 的需 求 。 此 外 , 利 率 风 险 、 用 风 险 不 断 上升 的 在 信 背景 下 . 观 主体 进 行 风 险 管 理 的 需 求 明 显上 升 . 而产 生 微 从 对 风 险管 理 工 具 的 内 生 需 求 . 利 于 促进 债 市 创 新 有 总体 来 看 . 有 政 策 支持 , 有 内生 需 求 , 深 两 市 广 大 的 上 市 公 既 又 沪

国内债券市场详细介绍

国内债券市场详细介绍

萌芽阶段:1981年-1986年 1、中国债券市场以国债发行为主,发展较为缓慢。

2、这一阶段的企业集资行为既没有政府审批,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

到1986年底,约发行100亿元人民币企业债。

3、没有成型的债券交易机制或交易场所,债券不能进行转让和交易。

1981年,财政部正式发行国库券,我国债券市场由此产生。

1984年开始,少量企业因资金缺乏开始自发地开展向社会或企业内部集资等类似企业债券的融资活动。

1985年,为筹集国家基础建设资金,央行同意工行和农行发行金融债券。

起步阶段: 1987年-1997年 1、以国债为主体的债券二级市场开始形成,交易所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2、由于出现了部分企业债券到期无法兑付的问题,同时为制止乱集资现象,企业债券经历了从人民银行到国家计委归口管理的转变。

1987年3月,《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

1990年12月,上海与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成立。

上交所成为我国主要的债券交易场所。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企业债券由国家计委归口管理。

1995年,国债在上交所招标发行试点成功。

为防止银行资金流入股市,1997年6月,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同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由外汇交易中心系统作为前台报价系统,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作为后台托管结算系统。

规范整顿阶段: 1998年-2004年 1、该阶段的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债券审批程序长,企业债发行规模不大。

企业债券以大型央企和银行担保为信用基础,类似准政府债。

2、银行间债券市场框架基本形成。

2003年,央行票据的诞生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真正崛起。

1998年11月,人民银行颁布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发行管理暂行规定》。

1999年,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市场。

2003年4月,中央银行票据正式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常规工具,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质的飞跃。

债券评级知识点总结

债券评级知识点总结

债券评级知识点总结债券评级是指对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偿债能力和风险水平的一项工作。

债券评级是金融市场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是选择投资标的的重要依据,对于发行债券的企业或国家来说,它也是重要的融资工具。

债券评级的标准由评级机构根据市场需要、法律法规、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确定,一般包括对债券发行人信用状况的评估、对债券发行人未来偿债能力和风险水平的预测,以及对债券的发行结构、担保情况、附加条款等进行评估。

评级结果以信用等级形式对外公布,以供投资者、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参考。

债券评级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评级机构、发行人、投资者、监管机构等。

评级机构是进行债券评级的专业机构,主要由国际评级机构和国内评级机构两类。

发行人是指发行债券的主体,可以是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或其他机构。

投资者是购买债券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等。

监管机构是指对债券市场和评级机构进行监管的政府机构或自律组织。

债券评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债券评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高信用等级的债券通常风险较低,投资者可放心购买;低信用等级的债券则风险较高,投资者需谨慎考虑。

2.为发行人提供融资渠道。

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发行人通常能够以较低的利率融资,因为投资者认为其偿债能力较强,风险较低;低信用等级的债券发行人则需要支付较高的利率以吸引投资者,以弥补其相对较高的风险。

3.为监管机构进行监管提供基础。

监管机构可以根据债券评级情况对市场和评级机构进行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债券评级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级和定量评级两种。

定性评级是指通过对发行人的企业治理、经营状况、行业地位、竞争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定量评级是指通过对发行人的财务数据、偿债能力情况、风险暴露程度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定性评级和定量评级相互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

债券评级标准

债券评级标准

债券评级标准债券评级是指对债券发行人信用状况和债券本身偿付能力进行评估,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的一种信用评级制度。

债券评级的标准和方法对于债券市场的稳定运行和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债券评级的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债券评级标准主要包括发行人信用评级和债券评级两个方面。

发行人信用评级是评价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主要考察其偿债能力、还债意愿、经营状况等因素。

而债券评级则是评价具体债券的信用风险,包括债券的偿付能力、还本付息的能力等。

评级机构会根据相关的评级标准和方法对发行人和债券进行评级,从而向投资者提供信用等级评定。

其次,债券评级标准主要包括财务指标、市场风险、行业风险等多个方面。

在财务指标方面,评级机构会考察债券发行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等财务数据,以评估其偿债能力。

在市场风险方面,评级机构会考察债券的流动性、市场价格波动等情况,以评估其市场风险。

在行业风险方面,评级机构会考察债券发行人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竞争状况等因素,以评估其行业风险。

这些方面的评估将有助于形成对债券信用风险的全面评价。

此外,评级标准还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对发行人和债券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对其经营管理、行业地位、竞争优势等因素进行定性评估。

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定量分析,包括利润水平、偿债能力、现金流量等指标的分析,从而形成对债券信用风险的定量评估。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债券的信用风险。

最后,评级标准还包括评级结果的发布和跟踪监测。

评级机构会将评级结果及时发布,向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

同时,评级机构还会对已经评级的债券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调整评级结果,向市场发布相关信息,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债券评级标准是对债券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其标准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债券市场的稳定运行和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投资者在投资债券时,应当关注债券的评级结果,以便更好地控制投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债券市场及信用评级介绍(仅供内部交流)王连熙2014年9月15日目录•1、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概况1、中国债券市场概况•2、评级行业发展概况•3、信用评级方法介绍•4、信用评级的国际比较1.1、债券市场概览(多头监管格局)金融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信托产品(固收类)信贷资产证券化CLO/RMBS/CMBS/ABS央行/财政部央票中票/私募中票公司债企业债国债地方债央行集合票据短融/超短融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衍生工具CRM(CDS)资产支持票据(ABN)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1、保险公司2、保险资管集合债券次级债可转债可交换债私募债资管计划ABS次级可转债债权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银监会:1、商业银行2、财务公司3、信托公司4、金融租赁1.2、债券市场发展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特点:债券市场近10年来规模扩快速扩张(1)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从2005年末的7.90万亿,到2014年9月11日的33.69万亿;(2)企业债存量规模从2005年末的1646.5亿,到2014年9月11日的2.83万亿;(3)短期融资券从2005年开始推出至2014年9月11日存量规模到已经达到了1.58万亿;(4)中期票据从2008年开始推出至到2014年9月11日存量规模已经达到了3.19万亿;(5)定向工具(PPN)从2011年开始推出至到2014年9月11日存量规模已经达到了1.45万亿;债券市场结构企业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占比不断提高,但政策性银行债和国债仍占据半壁江山;政策性银行债:国开行(60%以上)、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发行;债券市场品种1.5、债券市场概况(Outstanding,截至9/11/2014)1类别债券数量(只)债券数量比重(%)债券余额(亿元)余额比重(%)国债234 2.4491,432.9327.14地方政府债930.9711,213.00 3.33央行票据110.114,622.00 1.37同业存单280 2.922,708.800.80金融债8929.32115,453.9934.27企业债2,05921.5128,269.468.39公司债99610.407,472.65 2.22中期票据2,10622.0031,927.329.48短期融资券1,18912.4215,783.60 4.69定向工具1,32313.8214,497.66 4.30国际机构债30.0331.300.01政府支持机构债830.879,850.00 2.92资产支持证券271 2.831,822.180.54可转债320.331,670.020.50可分离转债存债20.0298.000.03合计9,574100.00336,852.90100.00目录•1、中国债券市场概况•2、信用评级发展概况2、评级行业发展概况•3、信用评级方法介绍•4、信用评级的国际比较2.1、评级行业发展概况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概况:✓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如远东资信(1988年);✓从90 年代开始成立的评级机构,如上海新世纪(1992年7月)、中诚信(1992年10月)、大公国际(1994年)等;✓伴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后的企业债,以及短融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的推行,信用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债券市场评级:牌照准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非标债权评级:债务融资类信托、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信贷市场评级:以人民银行为主导,评级机构分布在各地,评级结果不对外公布;2.2、评级行业发展概况名称简介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大公国际1994 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成成立东方金城2005年10月,2008年3月经中国财政部批准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资本金投资控股联合资信联合资信其前身是福建省信用评级委员会,1995 年经福建省人民银行批准成立,2007 年8 月股东变更为2家公司,一家是国有控股的: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另一家是由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持股49%的联合资信(北京)联合信用上海新世纪资信成立于1992 年,1997 年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为具备全国债券评级资格的评级机构,2005 年获得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资格中诚信国际中诚信国际前身是中国诚信信用管理公司,最早成立于1992 年,2006 年中诚信国际(北京)正式成为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成员,穆迪持有其49%股份;中诚信证券评估公司(上海)于1997年成立,为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诚信证券评估鹏元资信原名为“深圳市资信评估公司”,成立于1993年,具有发改委、证监会牌照中债资信成立于于2010年8月,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代表全体会员出资设立,以采用投资人付费营运模式为主,双评级市场采用发行人付费2.3、信用评级市场格局名称股东背景许可牌照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大公国际民营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交易商协会&人民银行东方金城央企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交易商协会&人民银行联合资信合资(惠誉持股49%)发改委、保监会、交易商协会&人民银行联合信用地方国有(天津市政府)证监会、保监会上海新世纪资信合资(上海财大等股东)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交易商协会&人民银行与标普战略合作关系中诚信国际合资(穆迪持股49%)发改委、保监会、交易商协会&人民银行中诚信证券评估民营证监会、保监会鹏元资信合资发改委、证监会中债资信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再评级,银行间市场目录•1、中国债券市场概况•2、信用评级发展概况3、信用评级方法介绍•3、信用评级方法介绍•4、信用评级的国际比较3.1、中国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方法评级方法的形成:吸收、借鉴国际评级机构方法和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大公国际:借鉴穆迪,《评级方法总论》✓联合:惠誉✓中诚信:穆迪✓新世纪资信:标普3.2、中国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方法评级方法的构成:按照行业、产品的大类划分:✓工商业企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公共融资:地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主权评级✓结构融资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等;3.3、评级符号信用评级业的标识符号(长期):等级含义投资级AAA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

A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BBB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投机级BB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有较高违约风险。

B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很高。

CCC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C不能偿还债务。

153.4、评级符号信用评级业的标识符号(短期):等级含义A等A-1最高级短期债券,其还本付息能力最强,安全性最高。

A-2还本付息能力较强,安全性较高。

A-3还本付息能力一般,安全性易受不良环境变化的影响。

B等B 还本付息能力较低,有一定违约风险。

C等C 还本付息能力很低,违约风险较高。

D等D不能按期还本付息。

长短期信用标识对应表AAA BBB AA+AA AA-BBB+BBB-BB+BBA+A A-A-1A-2A-3B注:虚线表示此情况极为少见。

3.5、信用评级方法介绍-新世纪资信工商业企业评级框架(新世纪资信)信用排序业务风险外部支持财务风险3.6、信用评级方法介绍-大公国际 评级方法框架-工商企业(大公国际)3.7、信用评级方法介绍能源行业为例(2013年末,亿元)公司名称信用等级股东背景净资产负债率总收入净利润中国石油集团AAA中央国有企业2055545%275931408神华集团AAA中央国有企业492944%3678620大同煤业AAA地方国有(山西国资)10946%108-9福建能源AAA地方国有(福建国资)14669%24311伊泰集团AA+民营企业31860%27330徐矿集团AA+地方国有16362%2403义煤集团AA+地方国有13575%2862保利能源AA中央国有9863%26-1川煤集团AA地方国有企业6980%110-3煤气化集团AA-地方国有企业4279%164-6中国庆华集团AA-民营企业8186%1842注:AAA级别企业基本上为实力很强的中央企业、大型省级国企且为趋于行业的龙头企业;AA+和AA级别依次次之,AA-企业实力一般较弱。

(评级并非完全按照上述4个财务指标)3.8、信用评级方法介绍有色行业为例(2013年末,亿元)公司名称信用等级股东背景净资产负债率总收入净利润陕西有色AAA地方国有企业37767%963 1.21江铜集团AAA地方国有企业49555%1,94527.95攀钢钒钛AAA中央国有企业15158%156 5.62铜陵有色控股AA+地方国有企业17675%1,222 5.45洛阳钼业AA+地方国有企业12941%5510.85大冶有色集团AA地方国有企业8773%835 1.44广西有色AA地方国有企业3489%2590.44华东有色AA地方国有企业2154%15-0.13厦门钨业AA地方国有企业6160%999.49昊融集团AA-中外合资企业4190%850.26中条山集团AA-地方国有企业4457%1230.16注:AAA级别企业基本上为实力很强的中央企业、大型省级国企且为趋于行业的龙头企业;AA+和AA级别依次次之,AA-企业实力一般较弱。

(评级并非完全按照上述4个财务指标)3.9、信用评级方法介绍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框架财力评级风险管理资本实力业务竞争支持评级信用排序3.10:部分商业银行评级排序(亿元,2013年末)名称信用等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交通银行AAA4,2151,644625招商银行AAA2,6601,326517中信银行AAA2,3071,046397上海浦东发展银行AAA2,0721,000412中国民生银行AAA2,0431,159433兴业银行AAA2,0121,093415中国光大银行AAA1,531653268平安银行AAA1,121522152华夏银行AAA860452155北京银行AAA783307135上海银行AAA56321594星展银行(中国)AAA81212渣打银行(中国)AAA1696612江苏银行AA+47722382上海农村商业银行AA+33011243徽商银行AA+31710249浙商银行AA+27813449南京银行AA+26910545宁波银行AA+25512848杭州银行AA+2069838哈尔滨银行AA+1998334重庆银行AA+13559233.11:部分商业银行评级排序(亿元,2013年末)名称信用等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南昌银行AA964917郑州银行AA954319兰州银行AA823511青岛银行AA823511台州银行AA814418洛阳银行AA783215广西北部湾银行AA-76403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AA68259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AA-672711福建海峡银行AA61238长安银行AA602913潍坊银行AA57238浙江民泰商业银行AA-54357威海市商业银行AA51239桂林银行AA-512710重庆三峡银行AA-492210厦门银行AA47155浙江泰隆商业银行AA45378齐商银行AA44228乐山市商业银行AA-44197绍兴银行AA-41134泉州银行AA-341143.12、信用评级方法介绍地方政府债评级方法(新世纪资信)3.13、信用评级方法介绍 地方政府评级方法(大公国际)3.14、信用评级方法介绍地方政府债务评级:✓《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广东、山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深圳、青岛、宁夏、江西,评级结果全部是AAA;✓为什么试点的10个省市全部是AAA?如果西藏发行地方政府债的话,评级会是多少?✓地方政府自身财政实力和上一级政府支持;中央省级/直辖市地级市区县地方融资平台评级:✓业务构成;✓与股东、地方政府信用的关系;3.15、信用评级方法介绍-新世纪资信 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资产池(新世纪资信)3.16、资产证券化产品评级案例-银行贷款CLO资产证券化评级方法-资产池(大公国际)浦发银行(14二期)江苏银行(14一期)顺德农商行(14一期)发起机构信用AAA AA+AA/AA+(预计)借款人个数442374区域分布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3个省、直辖市佛山市顺德区行业分布国标23个行业国标15个行业国标13个行业贷款平均期限12.95个月18.23个月16.70个月贷款平均利率 6.34% 6.66%7.39%加权平均信用中债:BBB+/A-,中诚信A+/AA-中债:A-/A,中诚信AA-/AA中债:B+/BB-,联合资信BB-/BB加权平均回收率中债:34.28%中诚信:15%-35%中债:21.87%,中诚信:15%-35%中债:55.29%,联合资信:23.00%/28.30%分层:优先A/优先B/次级86.20%:6.07%:7.73%70.30%:15.97%:13.73%73.02%:9.00%:17.98%发行利率参考1期:平均5.85%6.2% 5.35%/5.85% 5.45%/6.00%信用评级中债资信:AAA / A / NR中诚信:AAA / A / NR 中债资信:AAA / A / NR中诚信:AAA / AA / NR中债资信:AA+ / A / NR联合资信:AAA / A/ NR3.17、资产证券化产品评级案例-汽车贷款ABS宝马金融(14一期)丰田金融(14一期)通用金融(12一期)发起机构信用AAA借款人个数43261311850614区域分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城市年龄分布22至66岁21至54岁平均36.65岁贷款平均期限17.93个月20.85个月16.70个月贷款平均利率9.53%13.01%13.06%平均抵押率66.04%66.86%66.55%平均单笔金额18.44万元 6.10万元10.53万元分层:优先A/优先B/次级84%:11%:5%87.3%:5%:7.7%82.55%:12.45%:5%发行利率 4.8%/8.09% 5.2%/8.2% 4.8%/7.44%信用评级中债资信:AAA / A / NR中诚信:AAA / A / NR 中债资信:AAA / AA+ / NR中诚信:AAA / A / NR联合资信:AAA / A / NR目录•1、中国债券市场概况•2、评级行业发展概况•3、信用评级方法介绍•4、信用评级的国际比较4、信用评级的国际比较4.1、评级的国际比较-评级结果评级的国际比较-评级结果: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结果较国际评级机构普遍较高原因:✓国内评级机构给予中国的主权评级为AAA,决定了中国债券市场评级最高可以达到AAA;✓评级结果的差异,与评级序列的一致性;✓监管限制;(1)交易所公司债(AA);(2)企业债(AA);(3)中期票据票(AA-);(4)超短融(AA);(5)短融(A+);✓市场竞争;市场上评级机构较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导致级别不断被抬高;✓公募债券市场无违约现象:政府隐形支持,直接支持,协调支持;4.2、评级的国际比较-评级结果评级的国际比较-评级结果: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结果较国际评级机构普遍较高原因:✓政府支持:真正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民营企业并不多;主要是央企、国企等;公司名称信用等级股东背景净资产负债率总收入净利润万科股份AAA央企为第一大股东1054.3978%1354.19182.98联想控股AAA社科院国资第一大股东355.8582%2440.3156.91沙钢集团AA+民营企业416.6267%1,551.8912.61丽珠集团AA+民营企业36.0545%46.19 5.24特变电工AA+民营企业159.5269%291.7513.78科伦药业AA+民营企业100.2444%68.3110.92新希望集团AA+民营企业278.2953%778.9331.10复星医药AA+民营企业176.6540%99.9624.00吉利控股AA+民营企业323.6274%1,584.2924.584.3、评级的国际比较-评级结果评级的国际比较-评级结果: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结果较国际评级机构普遍较高原因:✓政府支持/股东支持因素分析:(1)以来政府背景以及强大的股东,可信任感高,较易获得经营资源;(2)较易获得金融机构支持,银行贷款等,且成本相对较低;(3)综上述(1)和(2),央企/国企的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均会相对较小,因此能够获得较高的评级Q & A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