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种类

合集下载

(整理)东北地区主要杨树品种鉴别区分与育苗技术

(整理)东北地区主要杨树品种鉴别区分与育苗技术

主要杨树品种鉴别区分与育苗技术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事业的基础,是林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材料,林木种苗品种的选择、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随着我国公益林建设工程进一步深入,苗木需求量巨大,国家、个人对苗木生产行业的投资力度也日益增长,形成了全社会重视培育苗木的局面,但仍存在造林苗木不优、品种不对路,乱倒、乱购、乱引种现象相的发生,假冒伪劣、以次充好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的育苗户和用苗户对种苗的识别能力不够和培育苗木没有按照育苗技术规程去操作,这就需要加强树种识别能力和苗木培育等相关知识。

一、杨树识别杨树,为杨属种的统称,与柳属和上天柳(钻天柳)属同属杨柳科。

本科是杨柳目中仅有的一个科,该目隶属显花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即分类系统为:植物界——显花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杨柳目——杨柳科——杨属——(杨树种)。

杨树各个种分为五大派(组),即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和胡杨派。

主要从芽、叶片、叶柄、雄花、雌花、果的形态特征鉴别区分。

白杨派又分白杨亚派和山杨亚派,白杨亚派代表树种有银白杨、新疆杨、银中杨,山杨亚派代表树种有山杨、欧洲山杨、美洲山杨。

青杨派代表树种有香杨、小叶杨、小黑杨。

黑杨派代表树种有美洲黑杨、钻天杨、箭杆杨。

胡杨派代表树种有胡杨、灰胡杨。

大叶杨派代表树种是大叶杨。

世界杨树天然杨种是约100余种,除人工种产于赤道非洲外,均分布于北半球温带。

在五大派杨树中,白杨派分布最广,青杨派种类最多。

黑杨派在自然界中主要代表种为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及其杂种——欧美杨。

我国有天然种杨树53种,除热带外遍布全国,占世界一半以上,我国又是世界杨树分布中心。

杨树为单性花,雌雄异株,先叶开放。

多数种类亲合力很强,种间、派(组)间极易反复杂交,使一些分类稳定的性状常常被打破。

各部器官变化较大,往往同一种的叶在长、短枝和萌枝上有显著差异,有些形态特征常在种间交错存在,给分类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从国外引进与国内杨树遗传育种工作的开展,又选育出不少品种遍布全国各地。

杨树的种类

杨树的种类

杨树的种类
白杨,白杨树皮呈灰白色,叶片呈卵圆形;黄杨,黄杨叶片为革质,呈卵圆形或长圆形;胡杨,胡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浅,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等地区;黑杨,黑杨多生长在河岸、河湾以及沿岸的沙丘上;大叶杨,大叶杨树形为杨树中最大的,叶片先端后尖,多生长在山地平原地区。

1、白杨
白杨属于落叶乔木,耐严寒、干旱、贫瘠,生存能力较强,在亚洲、欧洲和北非各个地区均有分布。

树皮呈灰白色,树冠分枝较多,枝叶较为繁茂,叶片呈卵圆形,顶部较尖。

2、黄杨
黄杨树为灌木或落叶乔木,4枝柱呈圆形,有纵棱,呈灰白色,小枝呈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两侧无毛,黄杨叶片呈革质,呈阔椭圆形,卵状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后圆。

黄杨多生长在高山峻岭和悬崖逗比以及山地多石的地方,多产于陕西、甘肃、湖北、广西等地。

3、胡杨
胡杨常常生长在沙漠中,是干旱大陆性气候下的树种,并且胡杨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耐寒、耐高温、耐旱和耐盐碱等优点。

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新疆、内蒙、青海等地区。

4、黑杨
黑杨树树皮呈暗灰色,芽呈卵圆形,花期在每年4~5月,果期在6月,多生长在河岸、河湾以及沿岸的沙丘上,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耐旱性较差,在我国和北亚地区均有分布。

5、大叶杨
大叶杨树皮呈片状开裂,较为粗糙,叶形是杨树中最大的,叶片先端后尖,多生长在低山平原深厚且降水量较为丰富的地区,通常以灌木的形式存在。

杨树形态特征范文

杨树形态特征范文

杨树形态特征范文杨树(Populus spp.)是一个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大叶阔树属,包括了几种重要的树种,如白杨、黑杨、欧洲榆叶杨等。

杨树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形态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杨树的外观特征是其形态特征的主要体现。

杨树一般为中大型乔木,高度可达20米以上。

树干直立,基部较粗,树皮主要为灰色或深灰色,质地较厚,有纵行皲裂状的纹路;年轻的树皮较为光滑,颜色较浅。

而树冠呈喇叭状,枝条较长,呈横扩散生长趋势,使得整个树体呈浓密而宽广的形状。

杨树的枝条也是其形态特征的一部分。

杨树的枝条疏于分枝,枝条之间较为稀疏。

枝条的颜色通常为灰绿色或浅灰色,而且上下两部分的颜色会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新生的嫩枝呈鲜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杨树的叶子也是其形态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树的叶子一般为大叶阔叶,通常为宽卵形或椭圆形,叶子的边缘呈波状或锯齿状。

叶子的颜色往往为淡绿色或暗绿色,在秋季时会变为黄色或深红色,给人一种美丽的景象。

叶脉呈羽状,明显而清晰,叶面光滑。

杨树的花也是其形态特征的一部分。

杨树的花通常为单性花,即雌花和雄花分开生长。

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序上有多数花朵。

雄花多数,通常呈球状或圆锥状,花期较短,花冠较小,花瓣几乎无明显的颜色,主要通过花蕊通道吸引传粉昆虫。

而雌花则较为醒目,花冠较大,较为鮮艳,通常呈黄绿色或黄色,果实为蒴果。

杨树的根系也是其形态特征的一部分。

杨树的根系发达,根系多为深广型,具有很强的抗风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

根系向四面八方扩展,幅度较大,主根较直,次级根分布较密集。

根系的生长和分布能够与地下水的分布情况相对应,因此非常适合生长在河岸和湖边地带。

总的来说,杨树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了树干、树冠、枝条、叶子、花和根系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杨树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植物,不仅为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功能,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丽和便利。

了解并研究杨树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个重要的植物种类。

杨树修剪知识有哪些_种植杨树的方法

杨树修剪知识有哪些_种植杨树的方法

杨树修剪知识有哪些_种植杨树的方法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

在我省分布很广,北起大兴安岭,南至牡丹江均有杨树林分布。

由于杨树迅速成林,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和工农业用材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树修剪知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杨树修枝技术杨树属(Populus)的分类可分为五大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胡杨派和大叶杨振)。

我省杨树基本上可分为二大派,即白杨派(代表树种为山杨P,devidiana)和青杨派(代表树种为大青杨P,ussuricnsis),亦有一些引进的黑杨派杂交种(如加杨,小青x黑、中绥等)。

由于杨树速生丰产、适应性强、容易杂交、无性繁殖等特点,属于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1、整形整形是为了剪去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竞争侧枝,保证树干通直无杈。

随着树木长高还要修去树冠下部和中部粗大的竞争枝,直到树干8m以下通直无杈。

杨树是顶端优势强的树种,主干有自然直立的特性。

其顶端优势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控制了一级侧枝的生长。

整形就是通过控制侧枝加强主梢,人为地加强和形成顶端优势。

整形在第一年生长结束后就应开始。

有人说“杨树丰产林头三年不修枝”。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应该纠正。

经常可见到主干不通直的杨树,在3~6m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弯曲,俗称“_”。

这段木材是否通直对旋切胶合板的单板关系很大。

弯曲部分没法旋切,必须剔除。

胶合板厂由于剔除弯曲的干材,原料浪费很大。

这类重大的经济损失都是忽视整形造成的。

8m以下主干弯曲是由于弯曲的部位过去或现在长着竞争枝和粗大枝,它们与顶部的主梢(中央领导枝)竞争,将后者挤向一侧,形成弯曲的主干。

如果在第一年末或第二至第四年及时整形,修去顶部和干部与主干竞争的侧枝,就能保证树干通直和圆满。

在苗圃苗木在早霜降临前所形成的顶芽往往不够饱满,顶梢的木质化较差,顶芽较弱,这就为下部侧芽创造了与顶芽竞争的有利机会。

在2~4年生的幼树顶部,我们经常能看到有1~2个较强的侧枝与主梢竞争,在运苗过程中顶梢受损伤也可能导致这种结果,造成主干弯曲。

杨树起源与进化的探讨

杨树起源与进化的探讨

杨树起源与进化的探讨赵良能;龚固堂;刘军【摘要】杨树(杨柳科杨亚科)包含两个属(即胡杨属、杨属)、约50余个天然种(以及繁多的天然杂种和人工杂种),自然分布于热带非洲和大致从北纬19度至70度的北半球;胡杨属约8种,间断分布于赤道非洲、古地中海地区和北美洲东南部;杨属约40余种,大致产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杨柳科植物的近期祖先可能在白垩纪初期起源于西网瓦纳古陆,并通过两个中间环节(即古杨群和古柳群)逐步分别发展为现存的杨树(即胡杨属与杨属)和现存的柳树(即原柳属、钻天柳属与柳属).古杨群(杨树的直接祖先)可能在白垩纪中期起源于西冈瓦纳古陆;后来它扩散至有关各地(特别是北方的劳亚古陆),并在迁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分化发展.胡杨属可能在白垩纪中、晚期发生于非洲陆块,并逐步扩散至劳亚古陆;后来,统一的胡杨属区系因劳亚古陆的断开和撒哈拉大沙漠的形成而被分割为远离的、独立发展的几个部分.杨属可能在第三纪中、晚期先后发生和分化于古地中海东部地区;后来扩散至欧亚大陆并陆续通过白令地区迁移至北美大陆.文中还提供了有关植物的属、种一览和杨柳科植物亚科与属的检索表.【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9页(P4-12)【关键词】杨柳科植物的近期祖先;古杨群;杨树;胡杨属;杨属;起源;进化【作者】赵良能;龚固堂;刘军【作者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625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49杨柳科Salicaceae Mirbel,Elém.Phys.Vég.Bot.2:905.1815(sens.trad.).包含2个亚科,即杨亚科Salicaceae subfam.Populoideae:总状葇荑花序,花被不产蜜液,花被片各自分离,或互相下部愈合,或彼此全部合生(花被成杯状体或盘状体),雄蕊着生于花被上,花丝柔软,花药约与花丝等长,花粉粒无萌发孔、外壁纹饰不清晰,染色体较大,风媒传粉等,和柳亚科Salicaceaesubfam.Salicoideae:穗状荑花序,花被特化为形态多样的蜜腺,极稀完全消失,雄蕊着生于花托上,花丝坚挺,花药多倍短于花丝,花粉粒极常有萌发孔、外壁纹饰极常明显,染色体较小,再次虫媒传粉或再次风媒传粉等。

杨树人工造林技术要点及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杨树人工造林技术要点及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杨树主要散生于全球的寒温带及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是一种森林树种。

在我国北纬25-53度、东经80-134度之间分布最多,即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广阔的区域。

杨树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山杨、毛白杨、大叶杨、苦杨、青杨、川杨、滇杨、黑杨、加杨等60余种,黑龙江分布的主要为山杨。

近年来,我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是世界上杨树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杨树具有生长迅速、成材快等特点,是用于生态防护林及用材林营造的主要树种。

而且杨树的树干通直、树形高大、整齐,也可以作为城镇绿化及行道树的树种。

在杨树生长过程中,常会受到有害生物的侵害,对杨树迅速成林和成材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病虫害发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就杨树人工造林技术及有害生物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

一、杨树人工造林技术1、苗木繁殖杨树栽植造林需要高质量的苗木,尤其是需要杨树大苗,获得大苗的途径是进行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杨树苗木主要采取扦插育苗、留根育苗等方式。

扦插育苗是选用一年生的母树枝条,制作成插穗进行扦插。

扦插时采取宽行密株的模式,株行距为35-40×60-70厘米。

一般在培育1-2年后就可以出圃进行造林。

培育更大的苗木,可将育苗期适当延长。

留根育苗是利用杨树根系可以多年萌发的特性,进行截干,用截根苗出圃造林。

此种繁殖方法与扦插育苗有些相似,但比扦插育苗更能节省人力和物力,还可以保证育苗的质量,造林后还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

2、选择造林地造林地的质量如何对造林能否成功至关重要,选择适宜生长的造林地是杨树人工造林的关键。

如果造林地的立地质量达不到杨树造林的标准,而且也无法对土地进行改造,不能保证杨树正常成活和生长。

因此,在选择造林地时,应全面详细地调查和了解土壤的质地、肥力、厚度、理化结构以及地下水位的深度等情况。

杨树造林地的地下水位应在1.5-3米,土壤中的可溶盐含量在0.1-0.2%之间。

杨树具有喜湿的特性,不适宜在高岗、坡地、丘陵等相对干燥的地方栽植。

杨树的种类及种植分析

杨树的种类及种植分析

杨树的种类及种植分析作者:刘学权来源:《山西农经》2016年第06期摘要:杨树是我国造林、交通绿化等方面种植的核心树种。

杨树的生长能力非常强,生长速度非常快,具有较好的材质,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领域;在此基础上,还能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杨树;种类;种植;分析文章编号:1004-7026(2016)06-0072-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 文献标志码:A1 杨树种类杨树属于杨柳料下杨属,被叫做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种类较多,有百余种,其分布非常广泛,比如,欧亚大陆、北美地区、中东地区。

杨树大都生长在温带、寒带地区。

就我国而言,也有五十多种。

杨树的用途较多,比如,用作建筑材料、纤维材料,其叶子还可以作为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1.1 2001杨2001杨是在我国的林科院中培育出来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较好的材质,生长速度非常快,较强的抗盐碱、低温能力。

2001杨有着通直圆满的树干,七年的时间杨树的高度可以达到30-35m,每667m2木材的年产量为2~3m3。

2001杨主要用于材林、防风林,用途也非常广泛。

1.2 欧美107杨、84K杨欧美107杨是国家公关项目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具有很好的特性,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点开发、推广的树种。

欧美107杨干形非常好,树冠狭窄,侧枝细长等,已被广泛应用到生态防护林中。

该树种很容易无性繁殖,扦插成活率、造林成活率非常高,已超过90%,适宜生长的范围较广,甚至是我国的西南地区。

84K杨是韩国选育出来,中国林科院引入、试验、审定,属于白杨派杂种无性系,是最新一代新品种。

84K杨的树体高大挺拔,树形非常优美,正面是深绿色,也没有飞絮现象,不会污染周围环境,较高的插条育苗成活率。

84K杨具有一定的缺陷,侧枝较粗,幼树的尖削度非常大。

为此,一定要及时修剪杨树的竞争枝,特大侧枝,避免影响杨树树干的生长。

1.3 派间杂种110、109杨派间杂种110、109杨也是我国林科院林业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是城乡绿化方面的关键性树种。

杨树造林技术

杨树造林技术
▪ (3)造林
▪ 造林所需苗木应当为经人工选育,通过严格试验和鉴定,证明在适生 区域内,在产量和质量以及其他主要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品种或品 系的栽培品种,以当地自产苗为主,不足部分可在同一栽培区就近调 运。有条件的地区应当选择经国家或地方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 的优良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
3.栽培技术
▪ (1)采种
▪ 杨树种子一般4~6月成熟,种子发育期短,从开花到种子成熟 一般为21~35d,长的可达65d。
▪ 从种子成熟到飞絮只有2~3d,因此,采种前,应仔细观察种实 的成熟情况,做到适时采种。
▪ 刚采下的果穗,含水量大,如处理不当,会使种子发热变霉, 从而丧失发芽能力。因此,采后应先将蒴果放飞花室内摊开阴 干,待有1/3蒴果开裂,即可取种。蒴果脱粒后,应立即播种。 如准备翌春播种或远途运输时,必须进行适当处理,使含水量 保持5%~ 6%。
▪ b.埋条:
▪ 杨树中的白杨派,尤其是毛白杨,插条成活率低,可采用埋条法育苗。 主要埋条法有垄床埋条和点状埋条两种方法。
▪ c.分蘖:
▪ 分蘖法用于根蘖能力强的杨树,如毛白杨、银白杨、山杨、河北杨。
▪ d.组织培养繁殖育苗:
▪ 近年我国利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杨树,已获成功。稀有的珍贵品种可用 此法。
3.栽培技术
▪ 杨树根系特别复杂,存在明显的基因型效应,不同种或同一种 的不同无性系在根的数量、大小、分布深度、结构和分布方向 都存在差异。
▪ 杨树的生长速度,比其他乔木树种快,但寿命不长。 ▪ 杨树造林后,能迅速郁闭,不耐庇荫,营造速生丰产林,应当
加大株行距,使其迅速生长。
▪ 杨树的萌芽和荫蘖能力都很强,容易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无 性繁殖十分容易。
▪ 短轮伐期经营模式速生丰产林采用6m x7m、7m x7m、8mx8m株 行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ahaca)
大叶青杨(Leucoides)
大叶青杨(P. lasiocarpa)分布于鄂、川、 陕、滇等,以鄂西和川东最多。灰被杨产于川、滇 、藏、印度、不丹,长序杨生长在西藏波密。有人 把缘毛杨(P. ciliata)放入此派。
大叶青杨(Leucoides)
杨树品种的更新换代
60年代~70年代(第二代)
• • • • • • I-214杨--欧美杨(美洲黑杨╳欧洲黑杨)--意 大利引进 沙兰杨 --欧美杨--东德引进 69杨--美洲黑杨无性系--意大利引进 63杨--美洲黑杨无性系--意大利引进 72杨--欧美杨无性系--意大利引进 小黑杨--小叶杨╳欧洲黑杨
白杨派(Leuce)
2.白杨亚派
白杨亚派有银白杨(P. alba)、新疆杨(P. bollean a) 和毛白杨(P. tomentosa)。 银白杨(P. alba) 叶反面白色,异形叶.分布地中海 周围国家,中欧、东欧、中亚及西亚,我国新疆;耐热、 抗高温、耐风和一定盐碱的土壤中。干旱气候中有水的地 方均可;扦插繁殖容易。新疆杨(P. bolleana)是银白 杨变种,冠形漂亮。银灰杨(P. canescens) 中欧、西 亚有分布。毛白杨(P. tomentosa) 杂种起源(有山杨 、银白杨、河北杨、新疆杨等的成分),生殖器官发育不 好,无性繁殖难。
报告:李泽勇
杨树(poplar)
名源: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 扬之势,这就是杨树得名为“杨”的原因。“杨” 字与“扬”字读音相同,“杨树”就是“扬树”, 表示树冠高扬的一类树。 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 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 性繁殖等特点,因而广泛用于集约栽培。大量早育 出来的优良杨树品种,对栽培条件的改善反映很灵 敏,可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对解决木材短缺起着很 大作用。
全国胡杨林面积40万公顷,世界最大胡杨林 集中在我国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天然林面积32 万公顷,占全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这里气 候条件为年降水量30mm—60mm, 蒸发量 200mm—3000mm, 极端气温从42℃— 30℃。 本派有两个种:胡杨(P. euphratica)和灰 杨。其中胡杨从东亚到南欧和非洲都有天然林分布 。在我国分布再内蒙、新疆河流两岸,在新疆塔里 木河分布面积最大。灰杨也分布在塔里木河上、中 游。这两个品种抗旱和抗盐能力都很强。
杨树品种的更新换代
70年代~80年代(第三代)
• • • • • 中林46号--(69杨╳ 63杨,半同胞家系) 毛白杨--白杨派杂种起源 50号杨--美洲黑杨选种无性系--南斯拉夫 36号杨--美洲黑杨选种无性系--意大利 N3016杨--欧美杨--荷兰引进
杨树品种的更新换代
80年代~90年代(第四代)
杨树品种的更新换代
50年代~60年代(第一代)
• • • • • • • • 加杨--(欧美杨) 美洲黑杨╳欧洲黑杨 箭杆杨--欧洲黑杨变种 北京杨--钻天杨(美杨)╳青杨 合作杨--小叶杨╳钻天杨 群众杨--小叶杨╳钻天杨+旱柳 大官杨--小叶杨╳钻天杨(天杂) 小美杨 (各地如山东,辽宁等地)
胡杨派(Turanga)
白杨派(Leuce)
1.山杨亚派 山杨亚派有欧洲山杨(P. tremula)、美洲 山杨(P. tremuloides)、中国山杨(P. devidia na)、响叶杨(P. adenopoda)。 此亚派杨树喜光;耐低温(北纬40°);土壤 要求不严格;主要靠萌蘖更新(人工繁殖和造林成 活率很低),可以形成纯林或与桦木形成混交林。
• • • • • • 107号杨--欧美杨--引进选择--意大利 108号杨--欧美杨--引进选择--意大利 110号杨--派间杂种--美洲黑杨╳马氏杨 DN113号杨--欧美杨--加拿大 725号杨--美洲黑杨--南斯拉夫 三毛杨--(毛╳新) ╳毛
杨树品种的更新换代
2003年--当今(第五代)
黑杨派(Aigeiros)
自南向北有三个变异,亚种如下 • 形态变异(小枝从棱→圆、叶片从大→小) • 生长变异(快→慢、发叶早→晚、生根难→易) • 抗性变异(抗病强→弱) 我国引种有:63杨、69杨、山海关杨、50号杨、36 号杨。都是美洲黑杨无性系引进。欧美杨——(美洲黑杨 ×欧洲黑杨)作为黑杨派改良最主要途径,利用其目的杂 种优势培育出早期速生,干型好,无性繁殖能力强,较抗 逆性的欧美杨无性系。成功的无性系有加拿大杨、健杨、 I-214杨、沙兰杨、72杨等。
杨树的科属分类
杨柳科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有100 多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大丰杨树基地),欧 洲(东非林场),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以及 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木 材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 同时也是人造板及纤维用材。叶是良好的饲料。杨 树又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
白杨派(Leuce)
黑杨派(Aigeiros)
黑杨派是重要的一派树种。只有两个种,即美洲黑 杨和欧洲黑杨。我国只有新疆阿尔泰地区有欧洲黑杨分布 。美洲黑杨(P. deltoides)、 念珠杨(P. del. var. mo nilifora)、密苏里杨(P. del. var. missouriensis)、 棱枝杨(P. del. var. angulata)。 备注:中红杨(中华红叶杨,红叶杨,彩叶杨)20 00年河南虞城人程相军培育出彩色、速生、环保的黑杨 派杨树新品种。 我国没有天然分布,所有都是引种早期速生、成材 用材林树种,也是欧美杨的亲本。
黑杨派(Aigeiros)
国外即在北美有两个重要种:毛果杨(P. trichocar pa)分布在北美西部;香脂杨(P. balsamifera)分布在 北美五大湖区。 我国青杨派树种最多,纬度自北向南有: 大青杨(P. ussuriensis)、甜杨(P. suaveoens)、朝 鲜杨(P. koreana)中生偏湿类型、马氏杨(P. maxim owiczii)、青杨(P. cathayanna)、小叶杨(P. simo nii) 中生偏干类型、川杨(P. szechuanica)、滇杨(P . yunnanensis) 中生偏湿类型 这派杨树要求生态条件和立地条件非常严格,如土 壤湿度、大气湿度等,并易感染溃疡病。利用价值次于白 杨和黑杨类。
杨树的科属分类
植物上,杨树隶属杨柳科。本科有三个属,即 :杨属、柳属、钻天柳属。杨属(Populus)中的 分类系统共分为五大派,即:白杨派(Leuce)、 青杨派(Tacamahaca)、黑杨派(Aigeiros) 、胡杨派(Turanga)、大叶杨派(Leucoides )。
胡杨派(Turanga)
• • • • • 丹红杨--美洲黑杨--中国林科院与焦作林科 院培育 巨霸杨--美洲黑杨--中国林科院与焦作林科 院培育 桑迪杨--美洲黑杨--焦作林科院培育 桑巨杨--美洲黑杨--焦作林科院培育 极尔杨--欧美杨--引进选择--匈牙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