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考01436园林美学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以下关于园林布局的说法错误的是()。
(2.0)A、传统的中国式塔采用的是连续韵律B、假山洞穴的内外空间可形成明暗对比C、北海的白塔是全园的构图主体和重心D、拙政园卅六鸳鸯馆采用的是对称均衡正确答案: A2、在水榭的造型设计中,榭与水面、池岸的结合,以强调()线条为主。
(2.0)A、垂直B、水平C、曲折D、几何正确答案: B3、中国园林又分成两大园林体系()。
(2.0)A、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B、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东方的陵墓园林C、东方的陵墓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D、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北方的坛庙园林正确答案: A4、()既有利于园林植物防寒,又可帮助其越夏。
(2.0)A、灌水法B、覆盖法C、包扎法D、施肥正确答案: A5、法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方式是()。
(2.0)A、自然式B、几何式C、混合式D、台地式正确答案: B6、园林设计风格通常反映地方特点,如意大利园林的典型形式对应为()。
(2.0)A、山水园B、台地园C、建筑园D、风景林正确答案: B7、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因数是()。
(2.0)A、室内个体空间大小形状、构成B、室外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C、不同交通系统之间的组合D、不同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正确答案: C8、广东四大名园中的哪所建筑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景色()。
(2.0)A、清晖园B、可园C、十二石斋D、馀荫山房正确答案: B9、以下哪个不是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的类型。
(2.0)A、民用建筑B、商业建筑C、工业建筑D、农业建筑正确答案: B10、站在豫园内园的假山上眺望园外的湖心亭是()。
(2.0)A、对景B、框景C、添景D、借景正确答案: D11、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2.0)A、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将使建筑的成本一定增加B、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可能使建筑的成本降低C、绿色建筑设计只要考虑建筑的设计阶段D、绿色建筑设计意味着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加上室外合理的绿化正确答案: B12、关于拉·维莱特公园,描述错误的是()。
自学考试复习专题:园林工程学

07435园林工程学第一章场地工程1、地形设计的主要方法。
2、土壤的容重。
3、安息角。
4、土方施工的准备工作。
5、土方施工要求。
6、山坡上修筑路基的几种形式和特点。
7、等高线。
8、土方压实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9、土方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并论述其使用范围和精度要求。
10、竖向设计。
11、等高线的定义和性质。
12、定点放线分类。
13、园林地形要满足排水的最小坡度。
14、土方计算中的断面法分类。
15、风景园林竖向设计中减少土方工程量的措施。
16、潮土。
17、施工图阶段的竖向设计图要求。
18、土壤相对密实度。
19、做好园林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给排水工程1、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
2、管线覆土深度要求。
3、暗沟排水的布置形式。
4、防止地表径流的工程措施。
5、挡水石。
6、水头损失定义和分类。
7、公园给水网分类和特点及其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8、暗沟排水的深度的影响因素。
9、管网布置中规定配水管上安装着消防栓其间距要求。
10、北京动物园驳岸特点。
11、给水计算中,用来反映用水量变化的因子。
12、常用的护坡工程包括。
13、谷方。
14、园林排水中地面排水的主要方式。
15、驳岸的定义及其破坏因素。
16、消防栓设计要求。
17、管线的竖向综合原则。
18、园林给水工程的组成及园林给水的方式。
19、风景园林给水水源可以分为哪几类。
第三章水景工程1、水景工程中,喷水池的形式。
2、灌水周期。
3、喷灌系统分类。
4、水膜式喷头。
5、水景形式。
6、公园用水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7、旋转喷头。
8、喷灌系统的构成。
第四章风景园林道路工程1、园路工程中,园路转弯半径。
2、园路的组成。
3、常见的园路“病害”。
4、花街铺地。
5、道牙分类。
6、整体路面分类。
7、公园的主干道宽度要求。
8、园路的作用。
9、啃边。
10、次要园路的宽度要求。
11、园路的基本类型包括。
12、按照路面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13、园路路面从上至下结构层次分布顺序。
14、园路铺装设计的要求。
园林艺术复习资料

1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根据功能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而形成的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2基本构园要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3地形和水体:园林的地貌基础,依据艺术布局进行一定的加工与整理达到一定的造型;4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原始社会——萌芽期 2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代表人物是:(1、美国的F.L.奥姆斯特德2、霍华德:“田园城市”设想)3、英国革命以后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世界园林体系a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栽培与建筑相结合。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a.皇家园林:故宫、承德避暑山庄b.私家园林:拙政园、个园c.寺观园林:b西亚园林—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
c西方园林—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以规则式建筑布局为主,以自然景配置为辅。
(一)、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对称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
西方园林以规则式园林为主。
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二)、自然式园林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
自然式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从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后半叶传入英国。
8规则式园林的特点1、地形地貌2、水体设计3、建筑布局4、道路广场5、种植设计6、园林其它景物9自然式园林的特点1、地形地貌2、水体3、建筑4、道路广场5、种植设计6、园林其它景物7、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谋求诗的意境美10廊按结构分有:空廊半壁廊复廊双层廊11因地制宜在地形地貌水体中的应用“高方欲就亭台,低洼可开池沼”主景突出式自然山水园——颐和园集锦式自然山水园——圆明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风景式自然山水园——避暑山庄12因地因时制宜与园林种植适地适树:①对水的要求:中生、湿生、旱生②对阳光的要求:阳性、中性、阴性对土壤的要求:酸性、碱性(乡土为主外来为辅)13个园(四季假山---季相变化):“扬州以庭园胜”,庭园以叠石胜。
园林史复习资料讲解

园林史复习资料讲解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背景:⼤⾃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们的精神需要园林性质社会属性⾃然属性园林类型按构园⽅式分:规则式、⾃然式、混合式。
按从属关系分: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陵寝园林、公园等类型。
皇家园林有⼤内御苑、⾏宫御苑、离宫御苑之分欧洲园林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凡尔赛宫)、意⼤利台地(兰特庄园)、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伊斯兰园林以古巴⽐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式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园林⽇本园林中国园林其特点有:(1)本于⾃然、⾼于⾃然(2)建筑美与⾃然美有机融合(3)浓郁的诗情画意(4)深邃⾼雅的意境⽇本园林:枯⼭⽔、茶室庭园蹲踞:就是洗⼿台,只不过是⽤蹲的洗。
不只单纯的把⼿上的污垢洗掉,更让⼼中之不洁藉由清⽔⼲净地流去。
⽊户:茶庭的第⼀个门城是嵌于⾼⽊户”,它将露地与外界清晰的隔离。
外露地:第⼀层庭院,整个景观为半⾃然状。
半具野趣半分略有⼈⼯凿痕,外露地之⽬的与功能,有如今⽇潜⽔艇之减压舱⼀般,让你的⾝体和⼼理慢慢适应飞⽯:就是进⼊外露地时,脚下所踩的⽯头。
雪隐:厕所。
在外露地的教「下腹雪隐」,在内露地的叫「砂雪隐」。
现在⽆论那⼀种都只是装饰性质。
中门:⽤⽵⼦编的⼀缕空⼩门,其作⽤是⽤来区分外露地与内露地。
亦是喧嚣与静逸之再度切离。
内露地: 穿过中门,就进⼊内露地。
此处被要求是完完全全的野趣。
宛如进⼊⼀个缩⼩版的森林中,空⽓、味道、湿度已⼤不相同,精神完全放松,细胞慢慢舒张。
夏殷周园林的萌芽期⽥猎型⾃然⼭⽔园林秦汉园林的⽣成期宫苑型⾃然⼭⽔园林魏晋隋园林的转折期⽥园型⾃然⼭⽔园林唐宋园林的全盛期发展中写意⼭⽔园林元明清园林的成熟期成熟⼭⽔写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规则式园林构图意⼤利台地园林欧洲园林体系⾃然式园林构图英国风景式园林欧洲园林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凡尔赛宫)、意⼤利台地(兰特庄园)、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1.古埃及园林古埃及园林⼤致有宫苑园林(宅园)、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园林四种类型。
《美学》自考资料_笔记_小抄精华版

《美学》自考资料笔记小抄精华版。
珍藏的,奉献给大家美学名词解释目录1.1.原型理论1.2.艺术美1.3.美学1.4.审美意识1.5.美学思想1.6.美学学科1.7.审美关系1.8.美1.9.美感1.10.审美形态2.1.审美需要**.审美理想2.3.审美趣味2.4.审美活动无功利2.5.自律性2.6.审美体验2.7.游戏说2.8.审美意识3.1.审美形态3.2.审美形态的二重性3.3.优美3.4.崇高3.5.《论崇高》3.6.利奥塔德3.7.悲剧3.8.《悲剧的诞生》3.9.罪孽说3.10.焦虑说3.11.狂欢化4.1.人本主义美学4.2.审美经验4.3.本质直观4.4.超验世界4.5.感知4.6.同化--调节律4.7.审美态度4.8.先验想象力4.9.审美距离4.10.反思判断力4.11.准主体5.1.游戏说5.2.集体无意识说5.3.模仿说5.4.表现说5.5.有意味的形式说5.6.符号说5.7.载道说5.8.娱乐说5.9.意象世界层5.10.兴象5.11.喻象5.12.意象的物态化5.13.艺术的审美功能6.1.他律性6.2.形式符号性6.3.开放性6.4.艺术敏感6.5.艺术想象力6.6.灵感6.7.期待视界6.8.艺术鉴赏中的”观“7.1.美育7.2.消融查滓7.3.《美育书简》7.4.审美教育7.5.完美的人7.6.审美的人名词解释答案1.1、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而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1.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关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
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1.3.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园林艺术复习重点

1、园林艺术的含义: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2、园林艺术定位:1以存在形式划分: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2以审美方式划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3以内容划分:表现艺术、再现艺术4以美学原则划分: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3、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比较:1相同点:能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好什么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2不同点:园林不单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再现为一种艺术的环境;3独特的特点:园林艺术是与功能性高度统一的一种艺术,具有构成生命因素的艺术形式,不但与科学相结合,而且与其他艺术相融合而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4、园林艺术的构成要素:园林环境生境,空间构成画境,风格基调,人为内涵意境5、美得主要特征:1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现象2人的自由创造赋予现象以美的生命3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4形式对于美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6、美感的特征1美感具有时代性2审美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3美的观念具有名族性4美得观念具有阶级性5审美观念具有共同性7、园林美得特征: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8、好的生活环境的要求:1保证环境卫生,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并消除一切臭气2要有适宜人生活的小气候3避免噪音4植物种类丰富;生长健壮繁茂5要有方便的交通,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适合园林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安静的生活环境6要有可挡烈日,避风雨,供休息就餐和观赏相结合的建筑物9、规则式园林的特点:整个平面布局,立体图形,以及建筑,水体,广场,道路,花草树木等一般都要求严整对称,追求集合图案美1规则对称式的特点:强调等急,对称,均衡,有明显的株主轴线,主轴线两侧对称分布景物;2规则不对称式的特点:构图规则,所有线条有迹可寻,但没有对称轴向,所以空间布局较自由灵活,植物配置多变化,不强调造型和绿地空间有一定层次和深度,适用于街头绿地等小型绿地3自然式园林的特点:无明显主轴线,曲线无迹可寻,以中国古典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4混合式园林的特点:综合规则与自然的特点,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整齐明朗,色彩鲜艳的规则式部分,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式部分;5混合式园林的应用:在较大的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规则式布局应与建筑物的集合轮廓相协调,且较宽敞明朗,然后利用地形的变化和植物的配置逐渐向自然式过度;10、影响园林规划形式的因素:1依据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的要求2应该根据自然式条件,环境条件来决定园林的形式3意识形态的不同影响到园林形式4艺术传统决定园林形式11、园林的风格1含义:指反映国家名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名情的园林艺术形象和时代特征2风格:由园林建筑风格,装饰风格,空间构图风格和植物景观风格组成;反映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地方特点和个人特点12、园林的构成要素:山水地形,植物,建筑,广场和道路,园林小品13、原色的含义:无法用色彩或色光混合出来的色14、间色的含义:三原色中任何两种等量混合而得的颜色15:复色的含义:三间色中任何两种相互等量调配而得的颜色16色彩的感情与应用:色彩的温度感,色彩的距离感,色彩的运动感,色彩的方向感,色彩的面积感,色彩的重量感17、多样与统一包括: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18、对比包括:形象,体量,方向,空间开合,明暗,虚实,色彩,疏密,动静19、韵律包括:简单韵律,交替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拟态韵律20、影响比例和尺度的因素:1功能与性质决定了园林构图的比例尺度2材料,结构及工程技术条件决定了比例尺度3周围环境影响比例尺度4植物的生长会改变比例尺度21、景,景点,景区1景的含义:即风景,景致,指在韵律绿地中自然的或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一种供游憩,欣赏の空间环境;2景点:园林绿地中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3景区:由若干景点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22、风景的空间类型:涧式空间,井式空间,一线天空间,天台式空间,山腰台地空间,动态流通空间,洞穴空间,回水绝壁空间,洲岛空间,植物空间23、风景的欣赏:1动态欣赏:2静态欣赏:3游览方式:空中旅游;乘火车观赏,乘汽车旅游,乘船旅游,骑自行车旅游;坐缆车欣赏景物,步行游览24、观赏点和观赏视距1观赏点:不论是动观还是静观,游人观景所在的位置就是观赏点2观赏视距:游人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25、中国园林造景手法1自由灵活的布局2空间分隔3空间对比4空间的渗透和层次5对景与借景26、主景与配景1主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全园视线控制的焦点,能体现园林绿地的功能与主题的景物2配景:起陪衬主景作用的景物,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形成统一的艺术构图整体27、突出主景的方法:主景升高,轴线对称;视线焦点,对比与调和,动势集中;渐进,重心处理,抑景28、层次手法:29、增加景深的方法:1增大前景与透视距离2增加前景层次3色彩及明暗处理4其他错觉的应用30、景物的组织:1对景:凡是与景点相对的景都称为对景2透景:在树木或其他物体中间保留的可透视远方景物的空间3区别透景线和透视线:透景线远方空间的终点是可以被观赏的具体景物,而透视线仅仅是远方的可视空间4藏景,障景5隔景:凡是将园林绿地分隔为大小不同的空间景域,使各空间景观特色而互不干扰6隔景的作用:把整个园林绿地化整为零;能起到小中见大、园林深不可测和景观丰富的效果31、前景画面的处理:框景,夹景,漏景,添景1添景:在观景点域远方对景见没有其他前景,中间过渡时为求对景有丰富的层次,加深景深而添上一些前景的处理方法2夹景的作用:突出轴线或端点的主景或对景;起障丑显美,美化风景构图效果;具有增加景深的造景作用3框景和漏景的区别:1漏景由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现,漏景若隐若现,是空间渗透的一种重要手法2框景景色清楚,漏景景色时隐时现,比较含蓄32、造景的注意事项1景与环境的一致2景的表现手法的多样性3景要面面观4自然景观为主,人为景观为辅33、视景空间的类型:1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2闭合空间与闭锁风景3纵深空间与集聚风景4拱穹空间34、风景序列:连续的主景形成主调,连续的配景形成配调,连续的背景形成基调35、园林色彩构图的艺术法则1单色处理或类似色处理2对比色处理3调和色处理4渐层5中性色处理6多色处理7色块的镶嵌8月光下的配色36、园林地形的改造作用1为新建园林完成造园的骨架2有效的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3为园林植物或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4为园林建筑提供良好的基质5组织地面水的排除和满足其他功能的要求37、地形的类型:平地、坡地、低矮的地形、高起的地形、凹入的地形38、地形处理的艺术手法:1主次分明2组合有致3峰峦叠嶂4一气呵成5曲折回抱6虚实相生39、规则式水体的用途1为取得水中倒影而设置的水池,静池2专为欣赏水生植物而设置的水池3专为欣赏喷泉而设置的水池4专用来养鱼以欣赏鱼乐为目的5专供儿童涉水嬉戏的涉水池6游泳池40、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特点1引水入园;挖地成池2山水相依,崇尚自然3“一池三山”已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传统模式4以水的诗情画意,寓意人生哲理41、水的几种造园手法:基底作用;焦点作用;系带作用42、亭,廊的作用43、园路的构图法则1园路的风格决定于园林的规划形式2园路的交通功能应从属于游览要求3园路布局必须主次分明,方向正确4园路布局要因地制宜,顺势辟路5自然式园路布局妙于迂回曲折6依据景区的性质,地形,游人的多寡确定园路布局的疏密变化7园路布局必须处理好园路交叉口和分叉口8园路随地形起伏变化应有适应的坡度9园路和建筑的联系10园路与桥及水体的联系44、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山水为主,建筑配合2化大为小,融于自然3造型处理,结合环境45、园林建筑的空间类型1聚合性的内向空间2开敞式的外向空间3自由布局的内外空间4画卷式的连续空间46、园林建筑布局艺术1师法自然,寓意在先2巧于因借,精于体宜3化大为小,有主有从4分而不隔,相互贯通5疏密有致,曲折变化6时空结合,有静有动47、假山艺术的功能1构成山水地形2丰富园林景观3组织园林空间4满足游赏要求5装点园林环境6兼有实用功能48、假山艺术手法1山水相依,自然成趣2主客分明,顾盼呼应3层次变化,脉络贯通4寄情山水,情景交融49、栏杆装饰性原因:1栏杆的构件是重复出现的,具有横向连续的性质2栏杆受日照影响而具有光影明暗的变化3栏杆的纹样与其环境有虚实的对比4栏杆对主体来讲是一个统一因素,产生整体感50、栏杆的造景原则:1增加主体美观2甘当配角,绝不喧宾夺主3所选式样应与环境协调。
园林艺术复习要点

概论1. 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2. 绿化:指天然植被以外,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3. 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基础。
4. 造园的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5. 现代园林分类(1) 风景名胜区(2) 公共园林(3) 专用绿地(4) 街坊绿地6. 园林艺术的特点(1) 园林艺术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2) 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3) 园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4) 园林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7. 园林风格系指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
8. 园林风格特点(1) 反映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风格特点(2) 反应地方特点(3) 个人风格9. 园林规划形式(1) 规则对称式(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宫廷园)(2) 规则不对称式(3) 自然式(中国的山水园与英国的风致园)(4) 混合式10.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以山水造景著称于世,(人工写意山水园和自然山水园)11.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1) 力求神似(2) 诗情画意(3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12. 中国古典园林传统艺术方式(1 )以人工造景为主,天然景观为辅(2) 以天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13. 如何正确对待古典园林的问题(1) 用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去分析(2) 从审美观点分析,不同时代人们有不同的审美观(3) 生态学观点分析(3) 经济观点分析14. 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与生态保护运动相结合15. 现代园林的特征(1) 由孤立内向向开敞外向转变,从城市中的化园向花园城市转(2) 建筑密度减少,以植物组织改为建筑为主的景观(3) 新材料、技术、园林机械,应用越来越广泛(4) 增加生产内容(5) 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进行植物配置(6) 体现时代精神的雕塑,应用日益增多16.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1) 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 必须贯彻实用、经济和美观相结合的规划设计原则(3) 继承与创新(4) 用生态学的观点去分析第一章1. 地形改造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地形地貌就成了园林造景的基础。
园林艺术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原理期末复习资料《园林艺术原理》期末复习提纲⽬录⼀、名词解释 (1)1、园林、园林美、园林艺术 (1)2、园林意境 (2)3、花架 (2)4、园林⼩品、景墙、园林雕塑 (2)5、园林建筑 (2)6、置⽯、特置、散置、群置 (2)7、花坛、模纹花坛、盛花花坛、花境 (3)8、借景、远借、对景、隔景 (3)9、框景 (3)10、透景 (4)11、对植、孤植、群植、丛植 (4)12、漏景 (4)13、风景 (4)⼆、填空、简答与论述 (5)1、常见的地形有哪些类型? (5)2、在园林艺术创作中,常⽤的造景⼿法包括哪些?突出园林主景的主要艺术⼿法有哪⼏种?每种⼿法请各举⼀例你所熟悉的景点。
(5)3、园林中对前景的艺术加⼯有哪些⼿法? (7)4、在进⾏园林地形处理时,要注意哪⼏个⽅⾯? (7)5、常见的园林⽔景的运⽤形式有哪⼏种? (7)6、园林植物根据观赏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哪⼏类?每类举出⾄少4种观赏植物。
(7)7、园林植物的种植类型有哪些?园林中常可布置花境的场合有哪些? (8)8、花境的作⽤都有哪些? (8)9、园路有什么功能?按功能和性质分,园路可以分为哪⼏类?其特点是什么。
(9)10、园林⼴场按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哪⼏类? (9)11、扬州个园四季假⼭及其堆筑艺术。
(9)12、常见的假⼭⽯材料有哪些?按堆⼭所⽤材料不同,可分为哪⼏种? (9)13、假⼭的造型艺术要求可归纳为哪⼏点? (10)14、置⽯的⽅式有哪⼏种? (10)15、多样统⼀法则主要表现在哪⼏个⽅⾯? (10)16、园林植物的配置⽅式有那⼏种? (10)17、园林构图要素有哪些? (10)18、园林艺术构图的基本法则包括哪些? (11)19、观景根据视点位置可以分为那⼏种观赏类型? (11)20、园林规划形式分为哪⼏种? (11)21、何谓对景、透景、藏景、障景、抑景、隔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11)⼀、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美、园林艺术园林在⼀定的地域运⽤⼯程技术和艺术⼿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步筑⼭、叠⽯、理⽔)、种植树⽊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成的美的⾃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 名词解释 1、审美感受 P7 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类比联想 P8 类比联想就是一件事物的感受引起和该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联想。 3、思维 P10 思维是一种在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识活动,它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对现实所作的概括反映。 4、艺术创作 P12 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 5、优美 P19 优美是实践主体与客观现实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 6、园林美 P21-22 园林美是园林的思想内容通过艺术的造园手法用一定的造园素材表现出来的符合时代和社会审美要求的园林外部表现形式。 7、园林 P40 园林是指种植花草树木供人们游赏休憩的场所,也就是用造园艺术手段加工和再现自然的风景区,是让人类可以在其中惬意游憩玩赏、熏沐骋怀的绿色环境。 8、形式美 P112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部形象和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在时间、空间的排列组合规律所显示的审美特性。 9、对比 P119 对比即事物的对立双方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的关系。 10、园林布局 P125 在园林中把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11、意境 P148 意境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融注于客观景物之中,从而引发游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进而在心目中所形成的境象。 12、入格P165 入格即能高明地摹仿名园的某一优秀格局,重现其意境。 13、入时P165 入时即要有点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14、想象 P187 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所存的已有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15、园林道路 P214 园林道路即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道路以及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是园林重要的构成元素。 填空题: 1、美学流派对美的本质看法由六种,包括古典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古典美学、俄国现实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P1 2、美的特征包括: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P5 3、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几种基本心理因素。 4、英国造园家杰利克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5、世界造园体系中的中国体系的特征是:典雅且精致。 6、世界造园体系中的西亚体系的特征是:植物和水法。 7、世界造园体系中的欧洲体系的特征是:规整而有序。 8、园林美的三层意思分别是: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体现诗情画意、人化自然景观和建筑组成人工生态环境。 9、园林美具有的五个特征分别是:形式性、辨证性、综合性、空间性、时景性。 10、造园的四大要素分别是:山、水、植物、建筑。 11、古代园林理水的手法分别是:掩映池岸、横断隔水、乱石为岸。 12、在园林艺术中给风景名胜命名称为品题。 13、园林中最常见的品题是匾额、楹联。 14、古代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的场所称为囿。 15、太液池于池中修建的蓬莱、方丈、灜洲三座土山是我国“一池三山”传统造园手法的典范。 16、在园林美的历程中,私家园林异军突起是魏晋至唐宋时期这一阶段的重要特色。 17、唐朝王维在蓝田县建造的辋川别业是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推进到写意山水园的典型代表。 18、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建成,是中国园林已臻成熟的典型代表。 19、点的基本特征式聚集,最富有生命意蕴和表现理力。 20、中国园林美的原则有:立意、创新、活用。 21、园林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有:多样统一、对比照应、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 22、中国园林的主体和骨架是山水。 23、中国园林建筑经营主要表现在巧、宜、精、雅4个方面。 24、中国园林建筑经营中的巧包括形体巧、与自然环境结合巧、空间处理上巧。 25、园林的生态功能包括提高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的功能。 26、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其必然性,中国园林幽深曲折的景观出乎其意料之外,充满偶然性。 26、明代计成著有《园冶》一书。 27、15~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3中风格。 28、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 29、法国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 30、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 31、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32、在中国园林历史上,宋代已经完全确立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 33、对植物选择的标准包括:姿美、色美、味香。 34、中国盆景有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岭南派、海派、川派。 35、私家园林最早出现在汉代。 36、宋代徽宗在汴梁建立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工假山:艮岳。 37、清代“万园之园”是指圆明园,它是中西园林艺术的融合。 38、中国园林基本上是自然的、写意的、重想象;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直观的、重人工、重规律。 39、魏晋时期产生了寺庙园林,唐宋时期出现了写意山水园。 40、集锦式园林是清代大型宫苑通常采用的一种布局方法,也是这一时期造园的特点和成就之一。 41、私家园林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等。 42、因借作为造园技法主要的美学原则,在于造园宜“因地制宜”,即依所在的地理、地形、地貌、地势设计园林。 43、从苏州拙政园远看北寺塔景观是属于借景。 44、在园林形式美法则中,多样统一是最高法则,是对形式美其他一切规律的集中概括,也是艺术创造辩证法实现的体现。 45、中国传统的建筑及寺庙都采用对称格式。 46、在园林植物中,为了发挥花卉最大的艺术效果,花卉装饰中,应多采用补色的对比组合。 47、苏州园林在整体布局上一般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步移景易。 48、在假山选石过程中,自古以来选石多着重奇峰孤赏,追求“瘦、透、漏、皱、丑”。 49、中国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包括:掩、隔、破。 50、模拟自然的园林理水,常见类型有:泉瀑、渊潭、溪涧、河流、池塘、湖泊和其他。 51、中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主要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52、建筑与环境的气氛要“幽雅”。 53、建筑的造型、装修、细部处理要“雅致”。 54、建筑的色调效果要“雅朴”。 55、匾额主要是被用作题刻园名景名。 56、中国风景园林中的楹联匾额大致可以分为:状景、抒景和咏志三大类。 57、1840年是我国造园史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以公园的出现为明显标志。 58、现在园林学领域已经包含了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3个层次。 59、现代园林发端于1925年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 60、城市园林建设的目的是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 61、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主要表现为写意化的自然美和空灵化的空间美。 62、与主题相吻合称为入题。 63、运用历史典故的意境造景称为入典。 64、高明的摹仿名园的某一优秀格局称为入格。 65、体现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中的某些理趣称为入理。 66、审美时的环境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的审美环境。 67、从园林美鉴赏的过程来看,大体经过知园、游园、品园。 68、从开发方式上园林可以分为:自然园林、人工园林。 69、从中国园林欣赏的一般规律而言,品园的两个重要方面主要是:穷形尽相、澄怀味象。 70、园林美鉴赏的心理活动方式主要有联想、想象、移情等心理活动。 71、在园林美鉴赏过程中,主要注意的方面包括:把握时机,选择不同的角度关照园林美。 72、为更好的欣赏古典园林要做到三“心”包括:静心、净心、镜心。 73、园林建筑在园林中有点景、观景、氛围园林空间和组织导游路线的作用。 74、“台”是园林建筑的起源与开始。 7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具体表现为:布局美、虚无之美、造型美、韵律美、意境美、文化美。 76、中国古典园林假山美主要体现在:形式美、意境美、真实美。 77、江南三大名石包括:玉玲珑、瑞云峰和皱云峰。 78、园林水体美主要表现:传统文化意境美、园林水体构思美、园林水体类型美。 79、园路分为:主路、次要道路、小路。 80、中国园路的道路主要有的审美特征包括:迂回曲折、讲究自然意趣、讲究路面装饰。 81、园林小品的设计和应用应遵循:巧于立意、突出特色、融于自然、注重体量、因需设计。 82、园林花草树木的美可以从观形、赏色、听声和闻味进行鉴赏。 8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呈现出: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季相美、空间美、时空序列节奏与其自然美。 84、园林美创造的基本原则包括: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结构。 85、颐和园的布局艺术包括:巧妙选址,因地制宜、主次分明,功能明确、利用视觉规律购置景点。 86、颐和园的造园采用的对比手法包括:纵横对比、虚实对比、开合对比。 87、中法古典皇家园林的不同点包括:风格不同、主角不同、植物配置不同、理水方法不同。 88、影响中法古典皇家园林的社会因素包括:审美标准、历史背景。 89、植物的生长变化要因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 90、中国园林的掇山无论在审美思想上,还是在具体创造手法上都已画论为指导、以具有画境为审美准则。 91、中国园林建筑的“巧”主要得于木构架的灵活性、同时体现在布局上。 92、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各种植物相互间的配置、园林植物和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 93、元明清时期,从造园的风格上看,已经形成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派;以广东为代表的岭南派;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方派三大园林派系。 9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斯特别墅园特点是:选址优美、规模宏伟、布局壮丽。 95、在园路中,主路宽度为7-8米;次要道路宽度为3-4米;小路宽度为1.2-1.5米 96、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中,“岁寒三友”主要是指:松、竹、梅。 简答题 1、简述中西园林艺术在美学思想上有何不同?P81 答:一、中国园林讲究自然美,西方园林讲究人工美; 二、中国园林侧重意境美,西方园林侧重形式美; 三、中国园林追求神仙生活,西方园林追求世俗生活。 2、元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园林美的升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造园理论技法之总结; 二、造园名家辈出,造园工匠继起; 三、外来因素的吸收 四、集景式园林的大量发展; 五、园林艺术向精深完美发展,达到造园艺术的高峰。 3、拙政园的审美特点有哪些方面? 答:一、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二、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三、庭园错落、曲折变化 四、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4、园林布局的原则主要体现为哪些? 答:一、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 二、起开结合,多样统一; 三、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四、曲径通幽,庭院深深。 5、中国园林建筑经营中的雅包括哪些? 答:一、建筑与环境的气氛要“幽雅”; 二、建筑的造型、装修、细部处理要“雅致”; 三、建筑的色调效果要“雅朴”。 6、园林植物的配置要点有哪些? 答: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二、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三、对比与衬托; 四、园林植物空间; 五、植物同园林其它因素紧密结合配置。 7、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差异有哪些? 答:一、植物景观审美主体之转变:贵族性与大众性; 二、植物材料选择之转变:单一性与多样性; 三、植物配置形式之转变:规律性与多元化; 四、植物配置遵循原则之转变: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8、园林配色的原则有哪些? 答:一、必须使环境的整体色调和视觉联系在一起。 二、在处理色调的平衡和颜色层次的渐变时、尽可能以大面积和大的单元来考虑。 三、目的色或者装饰色、容易成为园林的重点。 9、对园林意境的生成所要求欣赏者的个人条件有哪些? 答:一、欣赏者要有身心感觉的必要条件。 二、欣赏者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三、欣赏者要有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 四、欣赏者要进行必要的联想与想象。 10、中国园林的类型有哪些? 答:一、帝王宫苑; 二、私家园林和庭园; 三、寺观园林; 四、邑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 11、中国园林中不同类型的园林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一、追求诗画意境; 二、注重审美经验; 三、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 四、特别强调借景。 12、园林艺术的欣赏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一、表现为接受性,游园者从色、光、线、形、音、质的各种组合中,感受美、认识美。 二、表现为游园者在对某一园林有一定了解和熟悉的基础上,继续延续的再体验再创造的审美活动。 13、中西方园林文化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一、中西方园林起源的形似性; 二、中西方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三、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 四、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 14、东西方园林的审美差异有哪些? 答:一、世界观的差异; 二、自然观的差异; 三、表现形式的差异; 四、园林布局的差异; 五、建筑的差异; 六、游览园林过程中的审美差异。 15、园林水体美中构思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水型美; 二、动静美; 三、水声美; 四、映射美。 16、园林道路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园路的环网美; 二、园路的线性美; 三、园路的色彩美; 四、园路的异型美。 论述题 1、 请论述中国园林的五个特点P79 一、园林布局讲究曲折幽深、移步换景。 二、叠山理水贵在师法自然,范山模水。 三、注重山石建筑、草木鱼虫,动植物配合。 四、选地讲究因地制宜,利用园内外景点环境。 五、构园讲究苍古意境,注重不在言中的寄托意韵。 2、请论述园林形式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园林形式美式具体的,直接诉诸人的感知形式; 二、园林形式美式一种合乎规律的形式; 三、园林形式美是一种合乎目的的形式。 四、园林形式美是一种显示了人的创造智慧和才能的、具体的有无限多样变化的形式。 五、园林形式的创造是人类的欲望、情感、理想的形式。 3、请论述园林鉴赏的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儒家文化对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影响; 二、道家文化对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影响; 三、佛家文化对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影响;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诗词匾额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