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弯曲应力总结.
弯曲应力公式

弯曲应力公式
弯曲应力公式是用于计算材料在受到弯曲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应力的公式。
弯曲应力是指材料在弯曲变形时内部产生的应力。
在工程实践中,了解材料的弯曲应力是设计和评估结构和构件强度的重要基础。
根据弯曲应力公式,弯曲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σ = (M * c) / I
其中,σ是弯曲应力,M是作用于材料的弯曲力矩,c是截面和材料最远点之间的距离(也称为材料的离心距),而I是截面的惯性矩。
弯曲应力公式反映了弯曲力和材料断面之间的关系。
公式中的离心距和惯性矩可以描述结构材料的几何特性和材料的物理特性。
弯曲应力正比于弯曲力矩并反比于截面的惯性矩。
这意味着对于相同的弯曲力矩,当截面的惯性矩越大时,材料的弯曲应力越小。
弯曲应力的计算对于工程设计和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材料的弯曲应力,工程师可以确定材料是否足够强大,以承受特定的弯曲力矩。
此外,在材料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截面形状、尺寸和材料的选择来减小或优化弯曲应力。
总结而言,弯曲应力公式是工程实践中用于计算弯曲应力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考虑弯曲力矩、离心距和截面的惯性矩等因素,为工程师提供了评估结构和构件强度的基础,并为设计和优化工程材料提供了指导。
材料力学 弯曲应力与强度条件

150 50
A
l 2
B
l 2
96 .4 C 50
200
z
M max
FL 16kNm 4
y
max max
200 50 96.4 153.6mm 96.4mm
max
My max IZ My max IZ
24.09MPa 15.12MPa
max
例题
长为2.5m的工字钢外伸梁,如图示,其外伸部分为0.5m,梁上 承受均布荷载,q=30kN/m,试选择工字钢型号。已知工字钢抗弯 强度[σ]=215MPa。
q 30 kN m
A
0.5m
解:1、求支反力,画梁的弯矩图,确 定危险截面 FA 46.9KN , FB 28.1KN
E
y
X
A
0:
y
A
N dA E
A
dA
E
A
ydA 0
S Z ydA yc A 0(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
M
A
Z
0:
M Z ydA M
A
M yE dA
y
E
y 2 dA 令: y 2 dA I Z A
C截面
c
B
B截面
∴铸铁梁工作安全。如果T截面倒
例题
A
y 铸铁制作的悬臂梁,尺寸及受力如图示,图中F=20kN。梁 的截面为T字形,形心坐标yc=96.4mm。已知材料的拉伸许用应 150 力和压缩许用应力分别为[σ]+=40MPa, [σ]-=100MPa。试 校核梁的强度是否安全。 F 50 96 .4
弯曲变形知识点总结

弯曲变形知识点总结一、弯曲变形的原理1.1 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在外力作用下,梁或梁状结构会发生弯曲变形。
在梁上的任意一点,都会受到弯曲应力的作用。
弯曲应力是指由于梁在受力下产生的内部应力,它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梁的截面形状、受力方向和大小等因素。
弯曲应力与梁的截面形状呈二次关系,通常情况下,弯曲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梁的截面中性轴附近。
随着梁的弯曲,材料内部会产生弯曲应变。
弯曲应变也是和梁的截面形状有关的,并且与弯曲应力呈线性关系。
弯曲应变可以用来描述梁在受力下的变形情况,对于计算梁的弯曲变形非常重要。
1.2 理想弹性梁的弯曲变形对于理想弹性梁而言,其弯曲变形可以通过弯曲方程来描述。
弯曲方程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外力作用来得到,通过求解弯曲方程可以得到梁的变形情况。
理想弹性梁的弯曲变形遵循胡克定律,即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成正比。
1.3 破坏弯曲当外力作用到一定程度时,梁会发生破坏弯曲。
在破坏弯曲阶段,梁的抵抗力不足以克服外力作用,导致梁发生不可逆的变形。
在此阶段,梁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将迅速增大,直至梁失去稳定性。
二、弯曲变形的计算方法2.1 弯曲方程弯曲方程是描述梁弯曲变形的重要工具,可以根据弯曲方程来求解梁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应变。
通常情况下,弯曲方程是一种二阶微分方程,需要求解出合适的边界条件,才能得到梁的变形情况。
弯曲方程的求解与梁的截面形状直接相关,对于不同形状的梁,需要采用不同的弯曲方程。
2.2 梁的截面性质对于计算梁的弯曲变形而言,了解梁的截面性质非常重要。
梁的截面性质包括截面面积、截面惯性矩等参数,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弯曲方程的求解。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截面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梁截面形状,以满足结构设计的需求。
2.3 数值计算方法为了解决复杂梁的弯曲变形问题,通常需要采用数值计算方法。
数值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描述梁的变形行为,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得到梁的变形情况。
在工程实践中,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对复杂结构的弯曲变形问题进行有效求解。
材料力学第七章弯曲剪应力

对于标准工字钢梁:
t max
*
F SS zmax Izb
FS
b
Iz
/
S* Z max
在翼板上:
FN I
A* sⅠdA
My dA
I A* z
FN
M Iz
ydA
A*
M Iz
Sz*
FN II
A* (s Ⅱ)dA
(M dM )
即:M
dM Iz
S
* z
M Iz
S
* z
tbdx
t
S
* z
dM
Izb dx
结论:
t
FS
S
* z
Izb
§5.7 梁的切应力
3.切应力分布规律
t
FS
S
* z
FS
h2 (
y2)
I zb 2I z 4
6FS bh3
h 2 4
y2
S* z
A*
y* C
b
h
y
y
h 2
y
2
2
b 2
h2 4
y2
用剪应力为[τ],求螺栓的最小直径?
解:叠梁承载时,每
F
梁都有自己的中性层
L
FS
F
-FL
M
h 2
1.梁的最大正应力:
h 2
b
s max
1 2
M
max
W
其中:
W
b( h )2 2
bh2
6 24
s max
M max 2W
12FL bh2
材料力学梁的应力解读

材料力学梁的应力解读
梁是结构分析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材料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梁的应力解读,就是对梁结构中的应力的分析。
一般来说,在材料力学中,梁的应力解读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1)弯曲应力:弯曲应力是指当梁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移或
沿着其中一轴线变形时,梁中钢材筋的纵向应力称为弯曲应力。
根据梁的
预定约束方式,可以分为受自重弯曲的应力和受外力弯曲的应力。
受自重
弯曲的应力大小由梁的自重和梁的几何形态所决定,一般情况下,斜梁的
自重弯曲应力会比悬臂梁的自重弯曲应力大。
受外力弯曲的应力大小取决
于受力梁的拉张性和刚度,以及施加外力的位置,大小和作用方向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材料的弹性模量。
(2)剪切应力:梁结构的剪切应力,是指梁受到外力作用时,对面
两侧的钢材筋之间的剪切应力。
由于受力面两端受非对称分布的外力作用,使得受力面的梁结构受到剪切应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受力面梁结构分
布的剪切应力会在受力面的两端有最大值,随着回头距离变小而逐渐减小。
(3)压应力:梁受外力所产生的压应力,是指受力面角支撑点处承
受拉力的钢材筋之间的应力,称为压应力。
材料力学第6章弯曲应力

图6.5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例6.1如图6.6所示,矩形截面悬臂梁受集中力和集中力偶作用。试求Ⅰ—Ⅰ 截面和固定端Ⅱ—Ⅱ截面上A,B,C,D 4点处的正应力。
图6.6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解矩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 对于Ⅰ—Ⅰ截面,弯矩MⅠ=20 kN·m,根据式(6.2),各点正应力分别为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1)变形几何关系 弯曲变形前和变形后的梁段分别表示于图6.4(a)和(b)。以梁横截面的对称 轴为y轴且向下为正(见图6.4(c))。以中性轴为z轴,但中性轴的位置尚待确 定。在中性轴尚未确定之前,x轴只能暂时认为是通过原点的横截面的法 线。根据弯曲平面假设,变形前相距为dx的两个横截面,变形后各自绕中性 轴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dθ ,且仍然保持为平面。这就使得距中性层为y的纵 向纤维bb的长度变为
式中积分
是横截面对y轴和z轴的惯性积。由于y轴是横截面的对
称轴,必然有Iyz=0(见附录)。所以式(g)是自然满足的。 将式(b)代入式(e),得
式中积分∫Ay2dA=Iz是横截面对z轴(中性轴)的惯性矩。于是式(h)改写为 式中 ——梁轴线变形后的曲率。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式(6.1)表明,EIz越大,则曲率 越小,故EIz称为梁的抗弯刚度。从式 (6.1)和式(b)中消去 ,得
而对于变截面梁,虽然是等截面梁但中性轴不是横截面对称轴的梁,在计算 最大弯曲正应力时不能只注意弯矩数值最大的截面,应综合考虑My/Iz的值 (参看例6.5和例6.8)。
页 退出
材料力学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引用记号
梁的弯曲(应力、变形)

梁的弯曲类型
01
02
03
自由弯曲
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 两端不受约束,可以自由 转动。
简支弯曲
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 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自 由转动。
固支弯曲
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 两端均固定,不能发生转 动。
梁的弯曲应用场景
桥梁工程
桥梁中的梁常常需要进行弯曲变形以承受车辆和 行人等载荷。
稳定性。
06 梁的弯曲研究展望
CHAPTER
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高强度材料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高强度、轻质的新型 材料不断涌现,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 等。这些新材料在梁的弯曲研究中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能够显著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 刚度。
功能材料
新型功能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压电陶瓷等, 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为梁的弯 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反复的弯曲变形可能导致疲劳裂纹的 产生和扩展,影响结构的疲劳寿命。
对使用功能的影响
弯曲变形可能导致结构使用功能受限 或影响正常使用。
04 梁的弯曲分析方法
CHAPTER
理论分析方法
弹性力学方法
01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通过数学公式推导梁在弯曲状态下的应力
和变形。
能量平衡法
02
利用能量守恒原理,通过计算梁在不同弯曲状态下的能量变化,
详细描述
常见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工字形、圆形等。应根据梁的用途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例如, 对于承受较大弯矩的梁,采用工字形截面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支撑结构优化
总结词
支撑结构是影响梁弯曲性能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支撑结构可以提高梁的稳定性,减小梁 的变形。
材料力学弯曲切应力ppt课件

F*
B N2 n
dFs
FN*2
FN*1
dM Iz
S
* z
3 求纵截面 AB1 上的切应力 ’
S dFs 1 dM *
b dx bI z dx z
Fs
S
* z
bI z
z x
y
A1
FN*1
m
B1 dFs
A
n
bm
dx
B FN*2 n
Fs
S
* z
bI z
4 横截面上距中性轴为任意 y 的点,其切应力 的计 算公式。
*
z max [ ]
I zb
式中 :[] 为材料在横力弯曲时的许用切应力。
S* z max
为中性轴任一边的半个横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F S s,max
*
z max [ ]
I zb
在选择梁的截面时,通常先按正应力选出截面, 再按切应力进行强度校核。
例题3 : 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荷载集度 q 3.6 kN m
Fs,max 所在的横截面上,而且一般说是位于该截面的中性轴上。 全梁各横截面中最大切应力可统一表达为
S Fsmax
* z max
max
Izb
S Fsmax
* z max
max
Izb
S* z max
—— 中性轴一侧的横截面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b —— 横截面在中性轴处的宽度
Fs max —— 全梁的最大剪力
q
m
C
E
G
H D
m
l 2
l
Fs 图 F
M图
ql 2
ql 2 8
E
τ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