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住宅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住宅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住宅设计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住宅设计

摘要:研究人的居住行为规律对提高未来住宅的设计水平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住宅平面设计是直接建立室内生活价值的基础工作,本文展示了住宅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层住宅;平面设计;立面设计

abstract: the study of human living behavior rules to improve design level of the house undoubtedly ar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residential graphic design is established directly life value foundation work of indoor, this paper shows in the process of housing design experience.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the plane design; facad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区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都市生活的向往客观上推动了高层住宅建筑的发展。城市的市容需要长远规划合理布局。从总体建设方面来看,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和鲜明的轮廓线,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住宅设计的基本,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住宅平面设计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北方地区强调向阳、保温,因此多采用蝶式、

高层住宅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普遍,不仅缓解了城市的建设用地,还最大程度运用了空间,高层住宅建筑基础结构的设计是项比较复杂系统的工程,本文就高层住宅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基础结构;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economy,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mon, not only to ease the city construction land, but also maximizing the space, the desig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is a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the basic structural desig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frastructure; design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建筑被建设,这种高层住宅建筑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用地面积,还最大化地运用了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科技迅速发展,人们对高层住宅建筑要求越来越高,进行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对其合理性及经济性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一、基础结构设计概述 1.高层住宅总体指标控制 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要对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限值进行计算,从而判断其结构抗震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之下建筑物底部的剪力及总弯矩进行判断,还有自振周期及结构振型曲线等均应进行计算判断,这些相关的总体指标能够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总体判别,当周期太短及刚度太大时,会造成地震效应增大,并导致不必要材料浪费,可刚度太小的话,结构变形就会增大,影响其使用性能。对结构布置扭转实施控制时,需要考虑偶然偏心对地震作用的影响,高层住宅建筑竖向构件最大层间位移及水平位移不能比该建筑楼层平均值1.2倍要大,对于顶层构件可暂不考虑。 2.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基础结构设计 在基础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构件延性,可依据相关规范进行梁内恰当钢筋的配置,现在短肢剪力墙高层住宅为满足埋置深度要求,通常会设置地下室,其基础所采用的是桩筏基础,对桩给予合理选型,能够对整个高层住宅地下室设计经济性产生很大影响。在基础选型上可进行方案比较,并选出较为合理经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基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摘要: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已成为现代居住建筑发展的潮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设计实践,详细分析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要点,并对具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型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思考。实践证明,绿色生态住宅建筑是未来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住区规划;居住建筑设计;节能环保 Abstract: The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health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crib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points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nd analyses the thinking of building design of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c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has proved, the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the future of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residential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几年, 我国住宅市场发展迅速, 住宅设计从生存型逐步向功 能型、舒适型转变,开始出现体现人文关怀、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理念的住宅。绿色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建成人与自然双赢的住宅。笔者通过对某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分析, 从生态住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的住宅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大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在纷繁的房屋建筑形式中,设计出经济适用、富有个性且能满足业主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的新型住宅,成为房屋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新型住宅设计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increased quickly, th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enters into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stage. due to the residential commercialization, marketization later, have fuelled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design process, how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form, design the economy applicable, rich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can meet the owner the housing needs of growing new residential, become house design personnel must face the problem. keywords: new residential desig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高层商住楼建筑电气设计(doc 42页)

高层商住楼建筑电气设计(doc 42页)

某商住楼建筑电气设计 设计总说明 本工程为高商住一体楼,总建筑面积为73195㎡,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上一层为商场,地上二至二十五层为住宅。建筑层数:最高高度99.85m。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商住楼建筑各电气系统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设计包括三大部分:强电设计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强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插座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其中主要有照明灯具和插座系统平面图布置,相关设备的选型,根据房间的不同照度要求进行了照度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出合适的灯具,根据计算出的住户用电负荷进行了设备选型,另外还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内容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报警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第V页

第V页

第V页

1绪论 1.1课题意义 建筑物现代化的程度的高低与其节能化程度,自动化水平,信息化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建筑电气设计质量保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答案不断提高,建筑电气的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化,使建筑物有了活的灵魂,不断向节能、环保,安全方向蓬勃发展。 建筑除了本身的框架外,还离不开给水,电气,消防,照明等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物在电气工程设计时,既要充分考虑用电负荷日益增长需要,又要充分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在传统的设计中,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并随之有不断暴露的问题,会对建筑产生二次伤害,缩短建筑使用寿命,在建筑电气设计的帮助下,可以避免二次的资源浪费,同时,还可以对建筑不断的升级改造,满足生活和学习的需求。 1.2课题基本情况 1.2.1工程概述 该楼为商住一体楼。概况如下: 建筑类别:一级 建筑性质:地下一层为人防,地上一层为商场,地上二至二十五层为住宅。建筑层数:最高高度99.85m 建筑面积:73195m2 1.2.2设计依据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L16-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1)遵守规程、执行政策;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安全可靠、先进合理;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采用效率高、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第22页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论文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绿色生态建筑应该是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的一种建筑,也就是节能型建筑。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使用价值,使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环境。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情势下建设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必要性,对其设计原则进行了说明,其次认真归纳了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三大设计理念,最后重点探讨了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gree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harmless to the environment,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environ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providing people with healthy, comfortable space of a building, also is the energy-saving building.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input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with less resource consumption, get great use value, make the building and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be in harmony an organic whole, create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get along with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he necessity of the design principles are illustrated, followed

生态住宅建筑新型材料应用分析-建筑空间论文-建筑论文

生态住宅建筑新型材料应用分析-建筑空间论文-建筑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文中分析了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建造生态住宅的现实意义,并通过深入分析指出了多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与具体应用方式,列举了在建造生态住宅的过程中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生态住宅;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路径 我国建筑业必须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施工方式,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选用体现生态、环保价值理念的特殊建筑材料,在提高建筑效率与施工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建筑工程对周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压低建筑项目的具体用工成本与材料费用,拓展绿色无公害的建筑材料的应用路径,使住宅建筑与外部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构建可循环的有机生态系统,顺应未来建筑业的客观发展

趋势。 1运用新型材料的现实意义研究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迎合目前在国内外广泛流行的环保、可循环生产的特殊价值观念,建筑业从业者必须尽快推出体现环保价值观的特殊产品,并逐步调整住宅建造项目所使用的原材料与建造技术,尽可能地满足多数消费者对建筑产品的额外要求,普及应用先进的卫生清洁设备与能源利用技术,灵活使用无异味、无污染、无副作用的特殊建筑材料,避免对住宅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间接性或直接性的影响,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保障住户的身体健康。建筑业从业者必须意识到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普及应用已是行业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向,并主动在设计、实施建筑项目的过程中结合客户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修改既定的建造计划,拓展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方式,发挥生态住宅建筑的优越性与前沿性,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特殊建筑材料的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促进我国建筑业建造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提供充足的空间。建筑业从业者应当根据具体环境因素的变化调节建筑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917113510.html,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题目 一、最新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选题参考 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2、浅谈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3、谈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4、关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5、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6、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概述 7、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8、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9、浅议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0、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1、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优化 1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3、试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4、当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15、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初探 16、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7、绿色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措施探讨 18、关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理性思考 19、论现代房屋建筑节能设计 20、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917113510.html, 二、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论文题目大全 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析 2、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3、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4、探讨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与其前景展望 5、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及应用研究 6、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7、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8、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初探 9、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0、浙江省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11、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可控性 12、DOE-2动态模拟计算软件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13、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14、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15、城市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6、浅议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及其前景展望 17、浅谈未来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新思路 18、浅议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19、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探讨 20、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三、热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得建筑物为高层建筑。 2、地基模型就是研究土体在受力状态下土体内得应力-应变关系。 3、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就是以分层总与法为基础,运用辛布奈史克公式求得得。 4、温克尔地基模型一般适用于力学性质与水相近得(土体中剪应力很小得)地基。 5、采用天然浅基础时,筏板基础得最小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得1/12。 6、《高层建筑箱型与筏板基础技术规范》JGJ6-99规定将按局部弯曲算出来得顶、底板得纵横向支座钢筋得1/2-1/3贯通全跨,且贯通钢筋得配筋率不小于0、15%与0、10%。 7、桩端进入持力层得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碎石土不宜小于1d。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于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得桩基,其最终沉降量计算可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与法。 二、问答题: 1、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三个阶段: (1)基本不考虑共同作用得阶段。 优点:简单、方便,力学概念清楚。缺点:忽略了上部结构基础、

地基得变形协调,造成基础内力计算得偏差与地基计算得偏差。 (2)仅考虑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得阶段。 优点:设计理论化、系统化。缺点:忽略了上部结构得刚度贡献,其结果夸大了基础得变形与内力,引起配筋及材料得浪费;且计算冗繁。 (3)开始全面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得阶段。 优点:较真实地反映其实际工作状态,可根本上提高与改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得水平与质量,设计最为经济合理。缺点:尚处于发展与完善中。 2、常见得线弹性地基模型有哪几种? 答:主要有四种:文克尔地基模型、利夫金模型、弹性半无限地基模型(均匀各向同性地基模型)、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分层地基模型)。 3、什么就是筏板基础?如何区分筏板基础与箱型基础? 答:(1)筏板基础就是指柱下或墙下连续得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 (2)箱型基础就是由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得整体刚度较好得单层或多层钢筋混凝土基础。其内、外墙沿上部结构柱网与剪力墙纵横均匀布置。与筏形基础相比,箱型基础有更大得抗弯刚度,只能产生大致均匀得沉降或整体倾斜,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因地基变形而使建筑物开裂得可能性。箱型基础埋深较大,基础中空,从而使开挖卸去得部分土重抵偿了上部结构传来得荷载,因此,与一

生态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运用论文

浅谈生态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摘要:生态建筑系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其设计、建造、维护与管理必须以强化内外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达到经济、自然和宜居三大生态目标。 关键词:生态理论;住宅建筑;应用 中图分类号: f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based on ecology principles of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group and individual building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ystem.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must be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for the purpose, achieve economic, natural and livable three ecological goals. keywords: ecological theory;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一、生态住宅理念概述 生态建筑理念,主张将建筑及其环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住宅建筑设计的理念,并对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引言 住宅建筑量多面广是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一个内容,是关系到国民居住条件和切身利益的关键工程之一,它的设计水平直接与国家建筑事业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因此,在目前国家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相关部门对住宅建筑设计的问题日益关注重视,尤其是在我国能源、环境危机的局势下,住宅建筑更是需要向着现代化、节能化、绿色生态化等方向发展,以帮助我国缓解能源、环境危机的局面。 一、住宅建筑设计理念 1、居住功能多元化 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为单纯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度,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居住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思考创作、健身、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功能,使各自得到空间享受、视觉享受、质感享受的条件。 2、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拿套图纸照抄照搬的旧设计手法,应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一二十年不落后,三四十年可改造。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变换居住者,故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如采用大开间、轻质隔墙设计理念,除了可以较常用开间方案获得较多的使用面积之外,更重要的是便于临时分隔改造,有利于丰富、美化室内环境,改善室内小气候。目前我国住宅建筑的设计正在向大开间、轻质隔墙方面发展。 二、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住宅建筑的设计是住宅建设中的一个首要的关键环节,因此人们高度重视住宅建筑的设计水平,以期能够提高住宅建筑的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住宅建筑设计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住宅建筑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片面追求住宅建筑美、奇、怪及奢华高档,忽视其经济性、舒适性 建筑设计的适用性、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二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建筑设计中要同时达到的其中两个目标,但是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上,设计者往往偏重住宅建筑造型的美观性,而忽视了其经济性、舒适性,从而出现住宅建筑成本大幅增加且舒适性较差的问题,如某高层住宅楼,为追求立面效果,用玻璃幕墙将阳台、起居室等加以封闭,既不利于使用,又造成巨大浪费。 2、忽视住宅建筑的节能环保性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工程是梧桐馨园小区1#楼电气设计,属民用高层住宅建筑,共18层,均为住宅。在本次设计任务中,完成对梧桐馨园18#楼的强电,弱电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如下:照明和插座的设计,要求正确选择光源和灯具,满足经济合理,节约电能,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 低压配电系统为TN—C—S系统,电压为380/220V,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供电。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中,本工程根据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接地和电源重复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其联合接地电阻Ω R。 ≤1 有线电视系统中,本工程按分配-分支系统进行设计,电视信号传输的同轴电缆直接埋地引入本楼的电讯一体箱。 电话及数据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由交接箱树干式配线至各层电讯一体箱,数据网络系统由网络交换机放射式配线至各层电讯一体箱。 本次设计共完成16张工程图,这些施工图基本符合国家有关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通过毕业设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术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照明;插座;供配电;防雷与接地;有线电视;电话系统及网络

Abstract The design entitled wutongxinyuan 18# block electrical system design, this building is a class of high - rise building.His building isb-class building, its residential living electricity belongs to the three - level loading, second lightning building design. In the design task, required to complete wutongxinyuan 18# residental building,s A block strong electric, weak electricity system design, Main content are as follows: Illumination and socket design,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taking both its energy-saving and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into account. Low - 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the TN-C-S system, voltage is 380/220V, the use of radial or trunk – powered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of this project under the second category. Repeat ground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and power supply grounding device of weak current system Earth share, their joint resistance ≤ 1 . Cable TV systems, the engineering design by allocation - branch system, television signal transmission in coaxial cable buried directly introduced into the House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 one box. Telephone and data network system, telephone system from transfer box trunk wiring to all levels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 one box, data network system by a network switch to radial wiring to all levels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 one box. This design has completed 16 engineering diagrams, these basic meet national construction drawings for electrical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standards. Through graduation desig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 expertise for future work to lay a foundation. Key words: Lighting; Sockets;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Lightning and grounding; Cable televisio

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建筑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建筑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当代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住宅建筑要求也有所提高,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有必要将生态建筑理论融入其中,在保证住宅建筑功能性的同时,维护建筑的环保效果,加强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舒适性,保持周边环境的优美性。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理论;运用 本文从生态建筑理论的概念出发,首先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要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就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加以分析探讨。

1生态建筑理论概述 生态建筑理论涵盖生态学、建筑学、环境学等多门知识体系,是目前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可知,其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功能协调作为核心内容,为建筑设计提供助力。其中以人为本要求从用户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建筑的功能性、可靠性,满足用户日常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原则要求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对现场环境有所了解,掌握地质地理信息、水文环境特征、气候变化特征等,以此做好建筑朝向、采光、通风等的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建筑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营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空间,节省材料和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功能协调则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科学规划、对现有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建筑、人、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实。 2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要想改善生态建筑设计水平,除要明确生态建筑理论的核心理念,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把控好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增强设计舒适性。舒适性的考量需要做到统筹全局,如在空间布局上,要考虑到视觉感官和功能需求,给用户宽敞、明亮的感官印象,剔除杂乱、压抑的视觉效果,以免用户滋生负面情绪,降低生活质量。其次,美观性。住宅建筑空间美观性一般是通过室内装饰装修实现的,要求设计人员在保障空间环境功能性的基础上,对装修风格及装饰物实行细致分析,可以添加适量的自然景观,体现生态效用,提高空间美观性。另外,在室外景观的美观性设计中也需要注意,合理设计窗和阳台的位置,规划室外自然景观环境,加强用户体验。再次,节能性。在生态建筑理论的引导下,将节能减排、绿化环保融入到设计内,对资源、能源实行科学管控,降低损耗率,规避浪费现象,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环保性。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就是环保。可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实现,科学选用绿色环保型材料,利用环保节能工艺,优化设计水平,维持居住空间的健康、舒适。 3住宅建筑设计中对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方法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917113510.html,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一、住宅建筑设计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用. 《广东科技》.2012年3期.刘景初. [2].住宅建筑设计对绿色施工的影响研究. 《施工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21期.郭宏.史秀清.程志. [3].关于住宅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探析.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1期.肖玉阳. [4].浅议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问题.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21期.霍建顺. [5].探究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3期.吴飞勇. [6].节能措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江西建材》.2015年5期.董玮. [7].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 《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22期.李秀颖. [8].探析住宅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思考.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33期.杨晶. [9].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中外企业家》.2015年21期.杨卜一. [10].全面提高居住建筑的质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2年1期.朱莉蓉. 二、住宅建筑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48 作者:李玉娟.建筑技术科学重庆大学2008(学位年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917113510.html, [2].大众传媒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以重庆为例. 作者:连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重庆大学2010(学位年度) [3].基于地板送风系统原理的送风系统与住宅建筑设计的集成研究. 作者:刘思捷.建筑与土木工程华中科技大学2011(学位年度) [4].中国传统庭院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被引次数:4 作者:段晓娜.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天津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研究.被引次数:5 作者:李星魁.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天津大学2006(学位年度) [6].住宅智能化设计与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张彦艳.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8(学位年度) [7].重庆地区住宅建筑设计与气候.被引次数:31 作者:王莺.建筑技术科学重庆大学2003(学位年度) [8].冀中南城镇住宅建筑设计绿色化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肖文静.建筑技术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学位年度) [9].扬州地区住宅的发展脉络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08BAJ08B04). 作者:张春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同济大学2010(学位年度) [10].豫西北地区新农村规划与住宅设计研究.被引次数:7 作者:王兴军.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长安大学2011(学位年度) 三、相关住宅建筑设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Tailoringafutureoverheatingrisktoolforexistingbuildingdesignpr acticeindomesticandnondomesticsectors. MGulDPJenkinsSPatidarPFGBanfillGMenziesGGibson 《Buildingservicesengineeringresearch&technology:BSER&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 [2]Liquidfilledsolarglazingdesignforbuoyantwaterflow. TinTaiChowChunyingLi《Buildingandenviron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Feb. [3]Designingdomesticbuildingsforfuturesummers:Attitudesandopinion sofbuildingprofessionals.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下城市建筑工程中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文章主要对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进行相关阐述,以便同行借鉴参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绿色生态建筑及其设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理念,并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一种发展趋势。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等概念在建筑界已经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是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 1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2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性 2.1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住宅建设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和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节约不可再生原料和短期资源,多使用自然建材和当地材料。 2.2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住宅能够减轻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使废弃物减少到零排放或零污染,做到再生、循环使用和重复使用,生态住宅可为人们提供最大的自然度和自由度,充分有机地利用自然的原材料,大大减少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体的污染,使人们居住更加舒适。 3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 人毕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不能以降低生活质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论文 1高层住宅小区的整体户型设计 1.1管网的架设设计 高层住宅小区,因为绝对高度比较高,所以其排水以及供电的管网设计方面存有着比较大的难度,管网设计规划不科学,往往会导致高层住宅小区的排水不顺畅,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秩序。首先,在高层住宅小区的管网设计与架设的过程当中,厨房与卫生间这些需要经常用水的地方的管道设计,应该采用竖向管道,并设置集中的管道井,同时在竖向管道的操作后台设置宽度为1m的管线区。此外,因为高层住宅小区的的层数一般都比较多,如果当管道出现堵塞或是漏水问题的时候,往往需求到下一层里面去实行维修,这在很大水准上,对下一层住户造成了不便与影响,所以,在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尽量将所有的管道都集中安装在同一层楼里,合理部署,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在本层内实行维修,提升了维修的效率,也降低了对其余住户的影响。 1.2人性化设计,注重居住质量 据调查,愿意居住在较高层数的人们占参与调查人数的73%,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楼层的层数越高,意味着居住质量也就越高,居住环境也就越舒适。事实上,楼层的高低与居住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高层住宅小区因为层数比较高,所以在实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注意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首先要注意住宅的采光问题,根据现场的现实情况,合理安排窗口以及门口的朝向,保证日常的采光能够满足住户的要求;最后,要注意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楼层数高,尤其是在阳光猛烈的天气里,楼层会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导致室内温度急剧升高,影响住户的居住质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考虑比如安装隔热板等方法,落实高层住宅小区的隔热问题。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优化研究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优化研究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使得其结构设计上的变化也越来 越多,人们开始广泛关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问题。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基 础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对该部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 将根据高层建筑的相关定义,深入分析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策略,旨在提高我国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优化 一、基本定义 高层建筑指的是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而对于高层建筑的起始高度或 层数,各国的规定有所差别,并没有统一的绝对严格的标准。根据我国的《高层 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的有关定义:高层建筑结构指的是层数在10层或 10层以上的又或者是楼层高度超过28 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近现代以来,当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 水平之后,都专注于提高建筑的高度和层数。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的出现使用能够 给社会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首先,推动城市化进程,人口大规模集中化,高层 内部的横向和纵向的空间延展性便利了大规模的沟通,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其次,以纵向发展代替横向发展,大面积建筑的用地因此而大幅度缩小,极大地节 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此外还可以使得政府的建设投资大大减少,提高施工效率。而随之出现的就是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出现的诸多新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高层建筑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二、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基本要求 1.主要依据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地基基础设计受许多种因素的影响,地面上的土质结 构以及地面下的岩土成分等都是外部的基本条件;而建筑本身的层高、地下室的 层数以及建筑的内部结构对地基的压迫程度也是建筑本身对地基基础的限制条件;除此之外,与之相关的抗震要求等对基础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这几种 因素,再与工程设计的造价总体规划结合在一起,对地基基础做出整体而全面的 科学评估,就能够得出地基设计的基本数据。 2.基本要求 和一些普通的多层建筑设计进行比较,因影响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因素有很多,所以在设计期间要考虑的设计要求也变得愈加复杂。地基的牢固性、建筑结构的 稳定性与抗震性、地基竖向的承载力与横向的抗滑移、地基的沉降指数、地基土 层的抗压能力和地基压力变形范围等等,这些都是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对地基基础进行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到建筑外观设计上的要求,还需要考 虑到地面条件和建筑本身结构对高层建筑所提出的具体客观要求。目前,随着我 国模拟技术和勘测技术的越来越完善,给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和可 靠数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层建筑最基本的安全性要求。 三、高层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优化策略 为了优化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环保性的要求,结合基础设计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如下策略。 1.建筑基础方案选择 建筑基础合理布置及选型一直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即使是同一种场地地基,在基础形式上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难度直

(完整word版)高层建筑及复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

高层建筑及复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 摘要:为保证高层建筑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提出加强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建议。本文首先浅谈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特征,其次探讨了嵌岩桩、平板式筏形、桩筏等基础形式的特征及施工工艺等,最后分析了建筑基础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希望与同行共同分享施工经验,共同优化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效果,推动建筑行业健稳、持久发展进程。在当代生活中,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逐渐兴起,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复杂性。人们的居住需求和审美需求,同时对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基础形式;施工工艺;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特征 在对任何建筑物基础设计之前,一定要获得足够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两大部分,即地质资料、与上部结构相关的资料。高层建筑通常需要更详细的资料,在分析地质材料过程中,应对地基类型作出科学判断并考虑其可能出现的问题,重点研究土层的分布规律,探查地下、地面水的活动情况;在分析上部结构过程中应重视建筑物体型的复杂性、结构类型及其传力体系。所有的成功的基础工程均应符合如下各项稳定性及变形要求[1]:(1)深埋足以防止基础底部物质朝向侧面挤出,这对优化单独基础及筏形基础施工质量均有很大现实意义。(2)埋深应在冻融以及植物生长诱发的季节性体积改变区段以下。(3)基础结构在抗倾覆、转动、滑动或防止土破坏等方面必需是安全的。(4)基础结构有较大能力去应对后续在场地或施工规格尺寸方面作出的改变,并且在出现重大改变时便于调整。(5)从基础设计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其应具有经济性。 2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时的常用形式 2.1嵌岩桩基础 又被叫做嵌岩墩,桩体下段带有浇筑在岩体内的钻孔灌注桩,且其长度适宜。桩端嵌入岩体内的桩被叫做嵌岩桩。在对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过程中,已知上部结构传导到基础地面的载荷处于较高水平,故而通常会把结构相对稳定的微风化岩层或一定厚度的中风化岩层设为持力层,上部结构荷载传导至岩层过程中嵌岩桩发挥媒介作用。采用嵌岩桩基础设计高层建筑基础结构,桩尖承载能力较大,且桩侧与土两者之间还会形成一定摩擦力,促进持力层变形量趋于零,很容易符合上部结构荷载对基础承载能力提出的要求,且设计期间计算流程相对简易,但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桩身施工结束后一定要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方可检测桩身质量,这会进一步延长工期,增加造价成本[2]。 2.2平板式筏形基础 平板式筏形是以天然地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基础形式,其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处理,使用压路机碾压地表土碾压,确保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在较密实的持力层,对钢筋混凝土平板进行浇筑施工,该平板是建筑物的基础。筏形基础是现阶段高层建筑中常用的基础形式,其具有刚度大、结构完整性优良等特征,可以实现对上部结构荷载的有效分散,进而降低基底压力,实现对不匀称沉降的有效调整,还能够跨越地基土局部软弱区或溶洞,其在抗渗透性方面体现出很大优越性。在现实施工实践中,筏形基础常用的形式主要有平板、梁板两类。梁板式筏形内的基础梁既能正放还能反放,正梁筏具有板面平整度高、利于排水、便于使用等优点,但其施工流程较繁杂;反梁筏板尽管施工流程较简单,但在排水与使用时需安设架空地坪[3]。整体分析,平板式筏形基础施工便捷、模板样式简单、卷材防水施工较简单,故而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施工中有较宽广的应用前景。 2.3桩筏基础 基岩层所处地层相对较深是国内沿海城市的岩土地层结构主要特点,因为嵌岩桩基础基本上不能实现,故而只能选用桩基础,但由于摩擦桩的承载能力偏低,部分情况下难以迎合高层建筑上部结构荷载对基础承载能力提出的要求,因此该区段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可选择桩筏基础形式。桩筏基础为桩基与筏板基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