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计划

新郑市华信小剑桥幼儿园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体弱儿童管理及计划我园体弱儿童基本情况是轻度营养不良14名。针对本学年体弱儿童实际情况,保健工作侧重点就放在体弱儿童管理上。幼儿期是生长期、发育旺盛,要合理科学喂养,保证三大营养素的供给,尤其是3-6岁幼儿生长发育渐超平稳妥,但他们四肢增长较快不从,活动能力增长率强,智力发育迅速,咀嚼能力有所加强,有吃各种食物的要求,膳食基本与成人相同,所以幼儿膳食安排不当,不合理,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挑食、偏食的幼儿会造成营养不良。 一、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科学合理搭配各种食疗,充分利用蛋白质直补作用,多给幼儿一些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三大营养素的供给,满足机体,维持生活和活动所需的能量,注意合理洗、切、烹调除了每天所需的营养量外,我园在午餐中加病号菜,这样使体弱儿童好的快些。 二、对体弱儿童家长指导 指导家长懂什么是幼儿营养缺乏症,主要表现以体重不增长消瘦,要求幼儿家长配合治疗,做到轻度营养不良3月一次随访检查,重度营养不良每月一次随访检查,调整饮食结构,多补充热量及优质蛋白质,富有含维生素C食物,尤其是烹调上加以改进,做到味、香、色俱全,减少维生素流失。 三、对体弱儿童管理,要做好个别照顾 加强营养不良的幼儿,班级教师,保育员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利用现有条件,如自然环境、空气流通、天然的太阳照射,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幼儿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随时掌握幼儿活动量,出汗时用毛巾垫背、擦汗,并关心三餐二点的情况,坚持做好添加病号菜,并做好记录。四、家长工作

在晨检时,幼儿离园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饮食习惯,生活喜好,及时体格检查,定期复查,检测幼儿生长情况。 五、加强健康教育 发放营养知识宣传资料,板报卫生宣传,幼儿营养教育课程。

体弱儿管理制度

凤翔县中医医院体弱儿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档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中度:年龄测体重〈P3 身高测体重〈P3 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2、骨龄延迟〈2个标准差3、身高年长〉4CM4、智力正常。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二、单纯性肥胖:参考上海地区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长保健应该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幼儿在家的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五、对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及小结分析。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 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 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 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 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 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 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 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 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 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 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 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 案。血红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 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

班级体弱儿、肥胖儿管理

班级体弱儿、肥胖儿管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班级体弱儿、肥胖儿管理 体弱儿班級管理(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贫血) 一、营养不良 1.做好納儿的食管理,鼓励幼儿进食,鼓励幼儿添饭,增加谷类的摄入,纠正幼儿偏食。 2.幼儿运动要循序渐进、活动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心律、出汗、面色,防止过度疲劳 3.营养不良幼儿不穿的过多,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和肠蜡动从而影响食 二、反复呼吸道感染 1.孩子的衣被要适当增减,尽量穿一些棉布做的衣服,可以散热。 2.居室尽量保持安静,注意室内空气換新,禁烟,温度20度左右为宜,尽量避免空气对流,直吹幼儿。 3.加强护理,根据气似变化增减衣物。 4.保证充足的体息和睡眠,多喝水,给孩子准备一些流质食物,以清淡、易消化,含高维生素C和A的食物为佳。 5.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护理,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和班级用品的消毒。 6.保健人员对服药的幼儿要观察服药后的情况。 7.感冒发热期,要送到保健室观察体息,做好口腔护理,38.5以上应给与物理降温,必要时通知家长接到医院就诊。 8.对喘的幼儿症状末缓解,通知保健老师将患儿带到保健室观察,或通知家长。 三、贫血 1.预防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贫血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2.鼓励幼儿参加体格锻炼活动、给贫血儿制定适量的体格锻炼计划,注意劳逸结合,动静配合,避免劳累。 3.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食物力求多样化,供给足够的动物蛋白,豆制品和绿叶蔬菜,适当吃一些动物肝脏,不要吃多。荤汤不要作为荤菜,营养主要在肉里。 4.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时,注意添加橘汁等富含VC的食物,有利于促进铁的吸收:同时避免食用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如茶汁、酒、柿子等。 5.服铁剂药物期间,因铁剂原因幼儿大便会有发黑现象。铁剂应在两餐之间服用。 6.午睡时不要让贫血儿睡在风口,避兔着凉。

体弱儿管理计划

新郑市华信小剑桥幼儿园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体弱儿童管理及计划 我园体弱儿童基本情况是轻度营养不良14名。针对本学年体弱儿童实际情况,保健工作侧重点就放在体弱儿童管理上。幼儿期是生长期、发育旺盛,要合理科学喂养,保证三大营养素的供给,尤其是3-6岁幼儿生长发育渐超平稳妥,但他们四肢增长较快不从,活动能力增长率强,智力发育迅速,咀嚼能力有所加强,有吃各种食物的要求,膳食基本与成人相同,所以幼儿膳食安排不当,不合理,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尤其是挑食、偏食的幼儿会造成营养不良。 一、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抵抗力 科学合理搭配各种食疗,充分利用蛋白质直补作用,多给幼儿一些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三大营养素的供给,满足机体,维持生活和活动所需的能量,注意合理洗、切、烹调除了每天所需的营养量外,我园在午餐中加病号菜,这样使体弱儿童好的快些。 二、对体弱儿童家长指导 指导家长懂什么是幼儿营养缺乏症,主要表现以体重不增长消瘦,要求幼儿家长配合治疗,做到轻度营养不良3月一次随访检查,重度营养不良每月一次随访检查,调整饮食结构,多补充热量及优质蛋白质,富有含维生素C食物,尤其是烹调上加以改进,做到味、香、色俱全,减少维生素流失。 三、对体弱儿童管理,要做好个别照顾

加强营养不良的幼儿,班级教师,保育员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利用现有条件,如自然环境、空气流通、天然的太阳照射,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幼儿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随时掌握幼儿活动量,出汗时用毛巾垫背、擦汗,并关心三餐二点的情况,坚持做好添加病号菜,并做好记录。 四、家长工作 在晨检时,幼儿离园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饮食习惯,生活喜好,及时体格检查,定期复查,检测幼儿生长情况。 五、加强健康教育 发放营养知识宣传资料,板报卫生宣传,幼儿营养教育课程。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 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童星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童星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管理及处理技术方案

体弱儿管理 目的:体弱儿筛查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体弱儿童的矫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为了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规 范体弱儿筛查工作,和大家共同学习有关体弱儿管理的基本 知识。 基本要求:开设儿童保健门诊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设独立的体弱儿门诊接诊室,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配置检查床及必要的儿 保检查用具及设备(参照国家儿童保健规范门诊标准要求配 备,如:儿童专用体检称、皮尺、听诊器等)。工作人员必 须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儿保医生承担。 管理对象: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活动期佝偻病、中重度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低体重、消瘦、生长迟缓)、反复呼吸道感 染、哮喘(医院明确诊断)肥胖、先天性缺陷、器质性疾病 (先心病、唇腭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 精神神经发育迟缓等。 体弱儿管理要求:1、建立专案:首诊负责,体弱儿均应建立体弱儿保健管理卡(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电话 号码、家庭住址、体弱原因、治疗情况、随访记录(每月检 查一次)。2、制定方案:根据体弱原因制定管理方案,进行 检查与治疗。指导喂养,护理,防病知识和方法。3、结案 处理:体弱儿恢复正常后,及时结案,进行个案小结,转入

正常儿童保健管理。 佝偻病简易诊断标准(供基层防治用) 1、全国统一诊断标准:佝偻病诊断应依据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血生化及X线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临床分期、分度。在无条件做X线及血生化检查时,可按简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婴幼儿佝偻病的简易诊断是依据病史、症史、体征为判断指标。其中体征为主要条件,诊断时应结合年龄、季节、喂养、维生素D缺乏史等情况,按指标的主次、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判定指标:(1)主要体征(2)次要体征(3)症状(4)病史:维生素D缺乏史 2、判定标准: (1)有几项主要体征,同时有维生素D缺乏史及明显症状者。(2)有一项主要体征及两项次要体征,同时有维生素D缺乏史及明显症状者。 (3)有两项次要体征,同时有明显症状、维生素D缺乏史及其他条件者。 (4)虽有症状、体征、病史,但不具备上述条件者,可不诊断为佝偻病,列为“可疑”,给予预防。佝偻病恢复期:活动期佝偻病 晒太阳或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减轻,病情稳定 者为恢复期。 管理方法: (1)综合防治措施:健康教育,系统管理,科学喂养,及时添加转乳

体弱儿管理制度

体弱儿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的管理对 象,建立个案。血红蛋白<110g/L的幼儿应登记在册,落 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P3 3、生长迟缓: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 准差或第三个百分位一下。 4、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晕厥者。 5、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肺炎2次/年), 哮喘幼儿。 6、常见畸形。 二、单纯性肥胖 肥胖分度:轻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29.9%(不计个案,仅管理) 中度: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49.9% 重度:体重超过或等于标准体重50%(中重度应记个案并管理) 三、针对体弱儿管理措施 1、一旦发现体弱儿,立即进行登记,并建立体弱儿管理档案。 2、对于营养不良或中度以上肥胖的幼儿我们制定了以下措 施:

⑴营养不良:告知班级老师幼儿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营养不良的幼儿我们采取有目的、有计划的方案,逐步增强营养不良幼儿的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活动和休息适量交替,并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时间,坚持户外活动即可以增强体质、抵抗外界刺激,又可以让机体的能量适当的消耗,让体弱儿有进食的欲望。保健医生应经常督促保育老师重点护理体弱儿,及时帮助他们擦汗、穿脱衣服,必要的时候应该为幼儿吹干汗渍以防感冒,做好降温、保暖工作。观察体弱儿的食欲,鼓励多吃、吃完。对于进餐量小的幼儿,就采取少量多餐的措施,告知家长可以额外给幼儿加营养餐,过一段时间再逐步增加每餐进餐量、减少用餐次数。纠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保证每种营养成分的摄入,对于不吃蔬菜的幼儿,老师可以同他将一些、简单的道理,鼓励幼儿食用蔬菜,改掉挑食的毛病。注重饭菜的色、香、味从而增加幼儿食欲。每周为营养不良的幼儿增加营养餐,包括水果、豆制品、蛋类、鱼类、肝类等等。午睡时加强巡视做好照顾,及时盖被,多汗幼儿及时擦汗,起床时首先为体弱儿穿衣,避免受凉感冒。将体弱儿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取的联系,告知家长营养不良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危害和如何配合幼儿园老师针对营养不良幼儿的措施。通过保健专栏定期为家长介绍、推荐一些荤素食搭配的制作方法。 ⑵单纯性肥胖:告知班级老师幼儿肥胖的情况。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环节来制定肥胖儿的护理措施。户外活动时让肥胖幼儿适

体弱儿管理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体弱儿管理规范 篇一: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一、体弱儿的分类 (一)Ⅰ类体弱儿 1.轻度贫血; 2.轻度营养不良; 3.轻度肥胖; 4.轻度佝偻病; 5.早产孕周35—37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 6.满月增磅不足600克的婴儿。 (二)Ⅱ类体弱儿 1.中度贫血; 2.中度营养不良; 3.中度肥胖; 4.中度佝偻病 5.足月小样儿、早产孕周<35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

(三)Ⅲ类体弱儿 1.重度贫血; 2.重度营养不良; 3.重度肥胖; 4.重度佝偻病; 5.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 6.弱视、斜视; 7.动作、语言或精神等发育迟滞; 8.听力障碍; 9.情绪或行为障碍; 10.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畸形; 11.传染性疾病; 12.其它生长发育异常或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 二、体弱儿分级管理范围 Ⅰ类体弱儿由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并建立专案管理;Ⅱ类体弱儿由基层医疗机构转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病因分析和检查,给出治疗方案后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案管理,若经3个月干预效果仍不佳的应转往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Ⅲ类体弱儿由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逐级转诊至市妇幼保健院,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 三、体弱儿分级管理程序和办法

1.Ⅰ类、Ⅱ类体弱儿管理:由基层医疗机构按照《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中规定的体弱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专案管理或及时转诊,并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加盖“×类专案管理”标识。 2.Ⅲ类体弱儿管理: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将筛出的Ⅲ类体弱儿转送到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专案管理,专案管理期间体弱儿仍需按系统管理要求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健康 检查。 (1)转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对筛查出的可疑Ⅲ类体弱儿,及时填写体弱儿转诊登记本和“体弱儿转诊通知二联单”,一联“通知单”交家长,嘱其及时携带孩子凭“通知单”前往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确诊与管理;另一联为存根。同时将上转儿童姓名、联系电话、体弱儿因素及时用电子邮箱通知市妇幼保健院。 (2)接诊:市妇幼保健院对转送来的体弱儿要做进一步的全面检查,凡经确诊的Ⅲ类体弱儿要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登记本,认真做好登记,并根据《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的体弱儿收案标准、管理办法和结案标准进行管理,在《儿童保健手册》上加盖“专案管理”标识,同时在收案管理期间督促体弱儿按系统管理要求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 定期健康检查。如不能确诊为Ⅲ类体弱儿的,应及时转回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并做好衔接和指导。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 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 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 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 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 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 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 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 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 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 目的: 体弱儿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医学监护,使其得到应有的保护和治疗,为尽快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体弱儿范围 早产儿:出生胎龄<37周。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II 度以上营养不良:。活动性佝偻病: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即汗多,夜啼,查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骨密度低于50\%等。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血HB<90g/L。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长期慢性腹泻先天性疾病导致体弱 管理内容: 一、保健医生对新入园体弱儿童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体格检查。 二、详细询问体弱儿童的既往史、现病史、喂养史、家族史及围产期情况。 管理内容; 三、动态观察体弱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重点监测身高、体重、血色素等重要指标,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姓名班级检查日期年龄性别诊断(体弱原因)(患病情况)

症状与体征体格检查与评价身高体重 W/A H/A W/H 出生日期立案时间结案时间治疗与管理措施医生签名 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未愈 管理内容 四、加强膳食营养,指导科学喂养。 五、加强体育锻炼。 管理内容 六、治愈后及时总结,结案转健康儿童系统管理。 七、未治愈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转医院治疗,并继续追踪管理。管理模式 诊断↓专案管理(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症状好转达结案标准可结案↓结案陈词(转健康儿童管理) 引起儿童体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原因主要如下: 1. 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差; 2. 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习惯不好; 3. 活动量不当,要么过大,使体能消耗过大,要么过小,影响消化吸收; 4. 与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体弱儿的健康不重视或保育方法不正确(如吃得太细,穿得太多)等有关。此外,先天不足及有疾病史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 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 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 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 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 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 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 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 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 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管理制度以及计划

体弱儿管理以及运动计划 一、确定体弱儿管理范围,通过体检、家访、向家长发放健康调 查问卷筛选体弱儿,并根据体弱儿管理措施进行体弱儿管理登记。 [体弱儿管理范围] (1)轻度、中度营养不良以及生长迟缓者 (2)肥胖症 (3) 11度以及II度以上活动期佝偻病。 (4)反复感染(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半年≥4次以上;肺炎2次/年) (5)支气管哮喘 (6)先天性心脏病 二、对体弱儿患病情况的了解,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照顾,减少发病率,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常进行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情况,生活习惯及家族史,注意观察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根据体弱儿原因,进行不同体弱儿管理,以体弱儿就医情况配合开展矫治工作。 五、对每个营养不良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三个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并把情况通知家长,要配合医院治疗,直至该幼儿营养不良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六、对肥胖儿主要以运动处方为基础,以行为矫治为关键,通过家长、教师、医生等长期在一起帮助他在生活中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加肥胖儿的运动量,在园多让他蹦、跳、多动少坐,在家时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爬山、打球、游泳,逐渐增加运动量,以不刺激食欲为度,并要减少幼儿看电视的时间。

七、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应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睡眠时应让幼儿避开窗户,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做好预防。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并配合治疗.观察一年后,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八、反复消化道感染的幼儿,每三个月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变化,饮食上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就餐时不催饭,掌握进餐量。发生消化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半年内未发生消化道感染就可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九、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的幼儿要采用食物和药物共同治疗,同时保证户外活动时间,使幼儿能尽快恢复;先天性心脏病的幼儿注意营养外要让他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感冒。 十、幼儿园园长、保健老师要全面关心体弱儿童的生活、保健、护理等教养工作并负责指导、检查、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定期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

小班体弱儿计划

漕湖幼儿园小四班体弱儿管理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陆琳李洁严丽娟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上学期其中一个体弱儿(庄佳瑞)在我们三位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下,身体状况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位贫血的幼儿(叶钱乾)也已转为正常,在这学期我们将继续对他们的饮食,运动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循序渐进,增强他们的体质。 一、班级情况: 现我班一共有28名幼儿,体重较轻的有1名,徐嘉悦,是个女孩,人瘦小,虽然经过一学期的调整,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进,这学期还需进一步的加强管理。由于进食较少,活动量也不太大,又十分固执,难度也就加大了。 二、具体计划与措施 1、首先从吃着手,给体弱儿的小朋友先吃饭,鼓励他们要多吃饭,在吃饭时如发现他们不吃或不想吃,就对他们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少吃饭会生病的。同时向幼儿说说今天的菜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鼓励幼儿多吃饭,不挑食不挑菜,做到样样都喜欢吃。吃点心时,尽量让他们多吃一点。 2、加强幼儿的锻炼,对于体弱儿,先让她们的运动量小一点,然后慢慢地增大,给幼儿一个适应的过程,活动中,动静交替(先热身一下,在运动一下,休息一下,如此重复进行),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增强体质。午饭后带他们散步,让他们晒晒太阳,加强维生素D的吸收,改善血色素。 3、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宣传营养保健知识,改善幼儿的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西红柿、花菜等。吃一些动物内脏,补充铁的吸收,提高幼儿的血色素。 4、与家长沟通,要保证幼儿的睡眠时间,提醒他们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5、给幼儿一个轻松愉快的坏境,让幼儿有个愉快的心情,在轻松、舒适的情况下吃饭、游戏、给他们获得成功与自信的感觉。 6 、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进餐前,向幼儿介绍饭菜的营养和味道,琢渐懂得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好处并产生好感,这样幼儿会吃得特别香,特别高兴,尽力纠正幼儿挑食厌食的不良习惯。 2014-02-23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列入体弱儿 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案。血红蛋白<110g/L 幼儿应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

运动,机械刺激骨骼生长,有利于身高增长。 6、贫血儿原则上在原来饮食基础上增加优质蛋白和 铁丰富的且吸收率高的食物,如鱼、瘦肉等, 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Vc促进铁的吸收, 少食过粗纤维的食物。血红蛋白≤100g/L,除 饮食治疗同上外,再加药物治疗,按医嘱选用 铁剂、Vc。 7、营养不良患儿如热量不足以保证进食量为主,如 蛋白质不足应增加动物性食物及豆制品等。 8、生长迟缓、先心、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多食含Va及 钙丰富的食物,冬春季可服鱼肝油及钙剂,增 加呼吸道抵抗力。 9、单纯性肥胖儿以控制饮食为原则,在保证儿童生 长发育的前提下逐渐减少体脂,适当控制热能, 严格限制高脂高糖饮食,改变进食顺序,先吃 汤、蔬菜再吃饭及荤菜。 四、随访及结案 1、贫血:轻度治疗12周,复查时血红蛋白≥110g/L一次可以结案,中度每月复查血红蛋白,两次稳定在≥110g/L以上可结案,但需巩固治疗4~8月。 2、营养不良:定期体格检查,重度每月一次,轻度 2~3月一次。结案应根据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 重≥P10三次方可结案,不能在发病同一年龄段 结案。 3、生长迟缓:每2~3月测身高、体重一次。结案:身 高超过年长速4厘米以上,半年复查骨骼<2个标 准差以内。 4、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减少,减轻,冬春季1~2次/季为好转。 5、单纯性肥胖儿:好转:肥胖程度减轻,如从中度 到轻度。结案:达到超重,一次可结案。

体弱儿管理措施 文档

体弱儿管理制度和实施 1、对新入园贫血的幼儿与家长联系,采取药物治疗和食物疗法。 2、对体弱儿进行登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掌握身体健康情况,做好记录。 3、了解患儿的发病原因,家园配合加强护理。 4、疾病治疗后,及时结案转为健康系统管理。 5、保健人员对体弱儿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给予必要的照顾。 幼儿生活制度 1、根据我园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一天生活、活动时间,做到动静交替。 2、幼儿每日饮食为两餐一点,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三个半小时。 3、保证充足睡眠,午睡2-2.5小时。 4、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 活动形式:集体与分散相结合。 体格锻炼制度 1、有计划的开展游戏和体育活动,天气正常时,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 2、充分利用阳光、空气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运动量和项目循序渐进,适合幼儿特点。 3、组织春游、秋游、召开运动会,使幼儿在多方面得到锻炼。 4、每月抽查四次体育锻炼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饮食制度 1、每周制定代量食谱,每期进行一次营养计算。 2、饭菜做到"四搭配"即(干稀、甜咸、荤素、粗细),烹调过程中要掌握火候,防止维生素的破坏和损失。 3、饭前工作人员及幼儿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饭桌要擦干净。 4、各班老师要按时提饭,按要求使用餐具,并向幼儿介绍饭菜。 5、各班老师要照顾好幼儿的进餐,掌握每名幼儿的进餐量,教育幼儿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6、个别幼儿遇特殊情况,如:贫血、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个别幼儿,各班的保育员要给予特殊护理,让其吃好、吃饱、多锻炼,在户外活动中给予照顾和护理。 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儿童须到指定医院查体,各种查体合格者方可入园。 2、调入、分配、招收临时工,在上岗前必须查体,合格方可入园。 3、做好幼儿体检工作,每半年测身高一次,每季度测体重视力一次,进行健康分析和评价,并将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传染病立即离岗治疗。 4、幼儿离园一个月,重新查体后方可入园。 体弱儿管理制度 1、对新入园贫血的幼儿与家长联系,采取药物治疗和食物疗法。

体弱儿童管理计划

体弱儿童管理计划、总结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可使儿童体重下降,生长停滞,各组织功能紊乱。易合并感染,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故此幼儿园必须关注这部分幼儿生长发育情况,使他们能健康活泼是成长。 我园08年6月体检及08年新生入园体检共查出营养不良,低体重4名,发育迟缓6名,消瘦1名,贫血15名,低体重占总人数的0.22%,贫血占总人数0.53%,这些数字使惊人的,在原本正常的体制儿童种出现这些体弱儿童,说明我们管理上出现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为此本学期我们将对营养不良的儿童引起重视,从而改善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以上出现的现象,我们向家长、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原因分析 1、出身的先天不足、早产儿、挑食、家长忙工作没有实践,有的 是老人领养,他们根本不重视孩子的营养问题。 2、父母为双职工,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吃零食向吃什么就吃什么, 家庭膳食不合理,偏食。 二、措施: 1、召开营养不良幼儿家长会。 通过会议让家长了解幼儿营养不良对幼儿健康的影响,知道其严重性、并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做好营养不良的矫治工作。 2、建立个案记录表 为每一位营养不良的幼儿建立个案记录表,进行跟踪指导矫治,定期

对幼儿进行身体评价并即使向老师、家长反馈幼儿的身体状况,提出下阶段的矫治措施、从而有针对性的治疗。 3、建立全日观察 把营养不良的幼儿名字及矫治措施落实到各班以便班主任了解后,对幼儿进行全日观察。特别关注儿童各个生活环节。(如户外活动,吃饭情况,午睡)一日的身体状况,多吃水果、豆制品、蛋类、肝类。通过全园职工的努力、各班体弱儿都有明显改善,逐步恢复正常。如:为了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种努力实施各项营养不良的幼儿管理措施,努力使幼儿尽快转为正常体质。

体弱儿管理实施方案 2

体弱儿管理实施方案 按照市妇幼院的工作要求,体弱儿的发现、管理,是妇幼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我旗体弱儿管理模式,加强体弱儿管理,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管理组织 我所成立达拉特旗妇幼保健所体弱儿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赵文玲(保健所所长) 副组长:郝亚琼(保健所副所长) 成员:梁春燕(保健所妇幼科主任) 高慧(保健所信息管理科)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旗的体弱儿管理工作。 二、体弱儿管理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档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P3 身高测体重〈P3 4、生长迟缓:身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矮小儿:1、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2、骨龄延迟〈2个标准差3、身高年长〉4CM4、智力正常。应管理不记个案,身高超过P3以上可不管。) 5、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脏扩大、青紫、昏厥者(有这些情况者不宜入托)。 6、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7、哮喘:经常发作者。 8、单纯性肥胖:参考标准身高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幼儿在家的情况。 4、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5、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村卫生室必须按照要求开展体弱儿随访工作,每三月随访一次,填写随访记录幷上报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按季度把体弱儿专案管理报回保健所信息科。 五、对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及小结分析。 附件: 体弱儿个案管理卡 体弱儿登记花名表 达旗妇幼保健所 2012年11月23日

肥胖儿个案记录1教案资料

肥胖儿个案记录1

肥胖儿个案跟踪观察记录 (2010.9——2011.1 ) 幼儿姓名:俞昊 幼儿班级:中一班 追踪时间:2010.9——2011.1 幼儿基本情况: 俞昊,白白、胖胖的,是个聪明的男孩子。别看他胖,他却喜欢运动,运动的协调性也还好。比较能吃,我们老师与他妈妈沟通,知道了平时在家里,他非常喜欢吃面食类,特别是面包,还有各种碳酸饮料,也是他的最爱,他不喜欢喝白开水。在饮食上,蔬菜不喜欢吃,不油腻的东西也不迟,特喜欢吃肉、油炸食品。他的家长也认为,小孩子稍微胖一点没有关系,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就行了。 培养目标: 1.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了解孩子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儿童在家活动情况,以及双休日儿童在家饮食和活动情况,向家长宣传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性,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对肥胖儿童进行矫治。2.向幼儿谈心让他知道肥胖的危险性,从而关心自己使饮食得到控制。 (多吃蔬菜、直制品,少吃荤菜、油炸食品、甜食、饮料、淀粉类) 3.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重点关心饮食,让他们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让肥胖儿任意添饭,并且培养他们餐前喝汤的习惯。 跟踪记录

时间:2010.9.15 地点:教室 基本情况: 晨间活动的时候,我让每个孩子拿一个皮球,进行拍皮球的比赛,从而也让自己了解下全班多少人会拍皮球了。孩子们都在起劲地拍着皮球,只有俞昊,他拿着皮球,傻傻地呆在一边,看着人家拍球,这是,我对他说:“俞昊,看拍给老师看看呢。”他很不情愿的去走到我的面前,磨蹭了半天,却一个都没有拍出来。我有一点生气,批评道:“别的孩子都会拍球了,怎么你还不会呢?”他有点委屈的说:“妈妈没有给我买球。” 理性分析: 我及时向他的家长沟通,了解到原来俞昊不喜欢拍球,所以回家重来没有练习过,不过他很喜欢跑步、溜冰,放学后,总是会和几个孩子一起在门口玩跑步的游戏。针对他这样的情况,我发动全班的小朋友给予俞昊充分的关爱,而不是嘲笑和嫌弃。例如,在晨间活动的时候,通过和老师比赛,让他爱上皮球,对拍球充满信心。这样的方式带给俞昊满足与温暖,使他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关爱,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

特殊儿童管理计划

城关幼儿园对体弱或残疾幼儿照顾计划- 特殊儿童,是一些因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所造成的适应困难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特殊需要的幼儿包括:体弱儿童、残疾儿童,对他们要建立专门档案,对其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给以必要的特殊照顾。如经常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缺铁性贫血等儿童。体弱儿童的内在免疫与防御能力比一般儿童差,身体对抗刺激的反应能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稳定,易于感染及感染扩散。若气候骤变,营养不良,活动过度过量等容易发病。因此对于体弱儿童我园的全体保教人员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注意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使他们逐步地强壮起来。 一、调查体弱儿的发展情况 本期通过入园体检得出我园有名幼儿名幼儿需要管理,保教人员需对体弱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儿童在家的健康状况、生活和行为习惯,特别要向家长了解儿童病情的症状、发病前的预兆、发病的季节和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要求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耐心细致,并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努力学习护理及专业知识。 二、对体弱儿的身体情况,做好个别照顾工作。 体弱儿童应加强户外活动的管理,对经常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的儿童应让他们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对于运动量过度的幼儿要减轻他们的活动量,使体能消耗适当减少,并同时做好活动前后穿脱衣服等工作,而肥胖儿要多参加有效而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饭后散步等,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使食欲激增。园内保健医生和家长一起合理安排好肥胖儿饮食、休息、运动、体格锻炼、游戏等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使患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患儿体重,促进其健康成长。班上老师及家长应鼓励肥胖儿自觉坚持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锻炼,多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怕羞心理。对体弱儿童进一步加强午睡的管理,午睡床位安排在教师人员容易观察照顾的地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天冷时,午睡应及时给他们穿脱衣服,减少受凉机会。垫被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更换,午睡室做好通风工作,避免因环境因素而发病。在一日活动中保教人员注意调整一日生活日程,对体弱儿童进行精心照顾,如:冬季注意饭菜保暖,尿裤时及时更换裤子。平时细心观察他们的精神、饮食、大小便、以及用药和治疗后的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保教人员坚持做好体弱儿童观察记录表。 三、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不仅营养量要充足,而且营养的质要全面,各种营养素都要具备,如果营养不良、能量不足,会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为了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我园加强了膳食管理,增加优质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黄、猪肝、肉、并适当补充水果及维生素B.C,以促进铁的吸收,预防贫血。制定每周的食谱中,多安排一些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等。这是因为维生素缺乏,人体免疫力会下降。另外注意科学烹调,尽可保存食物中的营养素,防止维生素损坏,饭菜色香味形结合一体,注重多种形式的配菜和花样多变的面点。幼儿园根据不同病因,对体弱儿童进行科学的饮食结构调整。贫血儿每日加餐,以红枣、豆浆、动物肝等食品增加铁和优质蛋白的摄取,辅以新鲜蔬菜增加吸收;而营养不良的孩子,先改变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