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激素的调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第28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基础题]1.(2014·高考北京卷)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析:选D。
冬天环境温度较低,游泳爱好者入水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该神经中枢把传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和综合,再产生一种兴奋,这种兴奋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A、B、C三项均正确。
同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D项错误。
2.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解析:选A。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使血糖的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能使血糖浓度升高。
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但生物效应不相反。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是由肾上腺分泌的,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增加心脏收缩的作用。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A.调节较缓慢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解析:选C。
体液调节的调节物主要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但也有一些化学物质如CO2等不是由腺体产生的。
4.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C。
高中生物常见易错题集锦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这句话哪里错了?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即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还有一种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遵循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
所以这句话应该是这样讲: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在2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孟德尔实验中F2中能稳定遗传和重组行个体所站比例依次为?谢谢若AABB和aabb杂交能稳定遗传(AABB、AAbb、aaBB、aabb)的占4/16重组的个体(A_bb和aaB_)所占比例为6/16若AAbb和aaBB杂交能稳定遗传(AABB、AAbb、aaBB、aabb)的占4/16重组的个体(A_B_和aabb)所占比例为10/163请问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否需要酶的催化?如需要,需哪种酶?蛋白质合成过程需酶。
主要有:解旋酶(转录),RNA聚合酶(转录),氨基酸缩合酶(翻译)等4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答案1:3, 1:2:1和3:1 如果F2为9:7,则表示只有含有两个AB时才表现为显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1:3如果F2为9:6:1,则表示只有含有1个A或B时才表现为中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1:2:1如果F2为15:1,则表示只要含有1个A或B时才表现为显性,因此测交之后比值为3:1因此答案是1:3, 1:2:1和3:15为什么说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是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如何理解?1)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2)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3)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是基因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6谁可以提供一些辨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的方法呀?一看染色体的个数若是奇数则为减二;二若为偶;再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为减二三若有同源染色体再看有无四分体时期有无联会时期等减一的特征时期若有为减一若无则为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位于不同的染色体组而一个染色体组里的染色体是都不同的因此看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只需看染色体长的一样不一样做题时形状一样的染色体颜色不同不要紧因为真正的染色体是不分颜色的。
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训练15 体液调节(解析版)

专题15 体液调节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答案】D【解析】【分析】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详解】A、若切除垂体,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产热减少,A正确;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该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小鼠的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C、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故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加,C 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故切除垂体后,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让代谢恢复正常,D错误。
故选D。
2.(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8)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主要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后,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高中生物 第2章 2.1 内环境的稳态(第3课时)血糖调节试题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中必修3生物试

第3课时血糖调节1.概述血糖平衡的过程。
(重点)2.分析血糖调节的机制。
(难点)3.描述糖尿病的病因及常见症状。
血糖平衡1.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
2.正常人的血糖浓度(1)空腹时的血糖浓度:3.9~6.1 mmol/L。
(2)在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 h后血糖浓度:低于7.8 m mol/L。
3.血糖平衡的调节基础(1)调节器官: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最重要器官。
(2)引起调节的因素:血糖浓度的变化。
(3)调节因素——激素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一种降血糖激素。
②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是一种升血糖激素。
③二者关系: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理:⎩⎪⎨⎪⎧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糖原分解非糖原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
4.血糖调节的过程5.血糖调节的机制:负反馈调节。
[合作探讨]探讨1:血糖氧化分解发生在哪些细胞结构中?提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探讨2:为什么说肝脏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提示:当血糖浓度高时,葡萄糖可以转变为肝糖原,当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因此肝脏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探讨3: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补充血糖不足吗?提示:肝糖原能补充血糖的不足,而肌糖原不能。
[归纳拓展]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血糖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注:“+”代表促进作用3.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由曲线可知:(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4.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器官及其作用(1)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TRH 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2)实验验证过程: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调节过程[据图填空](1)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乙:促甲状腺激素(TSH)。
(3)作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调节方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4.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2)在血糖含量低的情况下,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3)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6)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可以是垂体(√)(7)激素一般对所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一定的特异性(√)(8)甲状腺激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解析:选B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由卵巢等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激素调节的过程

(3) 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 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什么?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 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4)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否只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作用?
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当血糖含量降低时, 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 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 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临床上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液中甲状 腺激素水平升高,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降 低;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 平下降,TSH的水平升高。结合下列甲状腺激素 分泌的调节模式图,讨论解决问题。
(1)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中,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有何 关系垂体分 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可促 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这种通过“下丘脑—垂体—相 关内分泌腺”组成的分层控制的方式,是一种分级调节。
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升高血糖含量 而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 (2) 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含量的调节(最主要);②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 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
3.血糖平衡的调节注意问题
(1) 参与调节血糖浓度的相关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 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其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2)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通过哪些途径调节血糖浓度?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 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 变为甘油三酯、某些氨基酸;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 了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试题

高二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试题1.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②直接进入血液;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的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高等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内分泌腺无导管,故①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故②正确;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性激素是固醇类激素,故③错误;激素的含量极少,但对动物的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故④正确。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答案】D【解析】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将使血液内胰岛素含量上升,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故a为正常人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曲线,c为正常人进食后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曲线,b为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曲线;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人体血糖平衡的过程中是拮抗作用。
3.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下列环境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促胰液素B.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C.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剧烈运动与促胰液素无关,A错误;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降低,B错误;食物缺碘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正确;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减少,D 错误。
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一综合含答案

必修三第一第二章综合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B. 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C. 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D. 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答案】B【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解析】【解答】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会影响突触后膜接受到的刺激大小,所以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A正确;B、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分解减少,会使乙酰胆碱持续与受体结合,促进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B错误;C、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参与学习和记忆等调节活动,所以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这些调节活动,C正确;D、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所以能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引起的生理效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
2、“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是一种能与乙酰胆碱结合,成参与学习与记忆等活动。
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
3、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
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上,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2.人的一侧大脑皮层外侧面示意图如下,图中甲、乙、丙和丁表示部位。
某人的右腿突然不能运动,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右腿无力。
推测该患者大脑皮层的受损部位可能位于图中的()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脑的高级功能【解析】【解答】A、甲是中央前回顶部,引起对侧下肢运动,A正确;B、乙是体觉区(中央后回)顶部,用电流刺激体觉区顶部引起对侧下肢电麻样感觉,B错误;C、丙是体觉区底部,刺激它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C错误;D、丁是中央前回底部,刺激它会引起面部运动,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 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特定激素会作用于特定的器官和细胞。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 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 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 信息分子。
减少血糖来源,从而使 2.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 血糖含量降低
血糖降低
+
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
胰岛的工作
胰岛B细胞分泌 胰岛素
胰岛A细胞分泌 胰高血糖素
工作的效果
血糖水平降低
血糖水平升高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 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 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激素调节的概念与激素:
1.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 质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2.激素的本质: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 对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 物质,不同的激素化学组成不同,包括蛋白质、 脂质等。
分泌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 下丘脑 激素等
部分激素的化学成分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雄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胺类激素
可口服或饲喂
蛋白质类激素
不可口服或饲 喂, 只能注射
类固醇激素
可口服或饲喂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问题探究1:
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 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 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分泌甲状腺 激素等
垂体
甲状腺
分泌生长激 素、促甲状 腺激素等 分泌肾上 腺素等 分泌雌性 激素等
胸腺 肾上腺 胰腺 卵巢 睾丸
分泌胸腺 激素等
分泌雄性激 素等
其中的胰岛分 泌胰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等
人体内的一些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激素 名称
生 激 长 素 内分泌腺 名 称 垂 体 垂 垂 体 体
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甲 分状 级腺 调激 节素 示分 意泌 图的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垂 体
促甲状腺激素 TSH 甲 状 腺 甲状腺激素 细胞代谢
馈反
1、糖尿病(三多一少)
血糖利用率低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减弱
吃多、
喝多、
尿多、
消瘦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代谢:糖类、脂肪、蛋白质
2、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
+
血糖升高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B 细胞
+
胰高血糖素分泌
+
胰岛素分泌
+
胰岛A 细胞
+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血糖降低
++胰岛源自细胞血糖升高+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胰岛A细胞
分泌增加
总的结果: 1.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并合成 + 既增加血糖的去路,又 糖原、氧化分解、转变成脂肪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 体为了抵御寒冷作了哪些反应?这些反应 是通过怎样的调节机制实现的?
• 寒冷刺激会首先作用于什么系统? • 接着在三个层次上会引起什么腺 体分泌何种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否会一直持续下 去?体内该激素增多时身体如何进行 调节?
下 丘 脑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 作用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 平升高。
血糖平衡的调节
• 饭后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 结果怎样? • 马拉松运动中,胰岛是怎样进行分 泌调节的? 结果怎样? • 构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
血糖升高
胰岛B 细胞
+
胰岛素分泌
+
组织细胞加速 摄取、利用和 储存葡萄糖 血糖降低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肝糖原
分解 转化
合成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二者对同一生理过程起拮抗作用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
问题探讨:
•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 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 类。 •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 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 0.8~1.2g/L(80~120mg/dL),全身的血量大约 为5L。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 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 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 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 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
促甲状 腺激素 促性腺 激 素 甲状腺 激 素
甲状腺
(续上表)
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够跑多长时间?
(48~72秒)
讨论: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导致血
糖含量下降吗?
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 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因为在运 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 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 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这种补充就需要通过激素进行调节
血糖
氧化分解 合成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0.8~1.2g/ L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去向 (正常情况下)
思考与讨论
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 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 在0.9 g/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 径得到补充?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血糖
0.8~1.2g/L
内分泌 激素名称 腺名称 胰岛素
胰高血 糖素
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调节糖类代谢,促进血糖合成为 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 胰腺中 糖,使血糖含量降低
的胰岛
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性 雄激素 主要是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
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 睾丸 激 雌激素 主要是 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 性正常的性周期 卵巢 素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 卵巢 孕激素 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