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油管侧钻技术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钻井技术,与传统的钻杆钻井不同,它使用油管作为钻杆,通过连续加长和替换油管,实现钻井作业。
这种技术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钻井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优劣势。
工作原理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钻头的转动和油管的增长。
钻头的转动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使用的钻头是与传统钻杆钻井相同的,它通过钻杆传递转动力量来实现钻孔。
因此,在使用油管进行钻井时,也需要考虑如何让钻头具有转动能力。
钻头的转动主要通过钻头转子实现。
钻头转子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可以将旋转的动力传递到钻头,在钻孔时实现转动。
油管的增长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使用的油管是一种可加长的管道。
使用时,通过向油管内加入一节节的油管,逐渐将钻杆的长度拉长,实现钻井。
同时,油管也需要根据钻井深度的变化,进行不断的替换。
因此,在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中,油管的增长和替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油管的增长主要通过油管加长节来实现。
油管加长节是一种特殊的油管,它可以与其他油管加入到一起,从而逐渐增长管道的长度。
同时,当需要更换油管时,也可以通过加长节进行替换。
应用领域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在许多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海上油田海上油田是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由于海上油田的环境较为恶劣,传统的钻杆钻井技术往往难以实现。
相比之下,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钻井,提高生产效率。
复杂地质环境对于复杂的地质环境,使用传统钻杆钻井技术往往难以实现。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可以更加灵活地钻井,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
大型井眼对于一些需要钻取大型井眼的钻井操作,使用传统钻杆钻井技术往往受到限制。
而采用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钻井,实现高效率和高生产。
优劣势使用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有以下几个优势和劣势:优势•可以钻取深井眼•可以适应多变的地质环境•可以快速将油管加入到钻孔中,钻进和钻出时间短劣势•油管加长和替换需要耗费时间•技术相对较新,需要进行更多的工作和实践总结连续油管钻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钻井技术,具有许多好处。
海上油田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及应用现状

用于此项作业,优化水力参数,对钻头及磨铣工具的摩阻进行精准计算,可有效保证现场作业顺利进行[2]。
1.2 短半径水平井开窗技术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剩余油气深度挖潜、增大储层暴露程度的一项提采措施[3]。
其开窗作业多采用小尺寸钻杆或连续油管,主要技术难点在于井眼轨迹的全角变化率大,轨迹调整余量小;在井斜较大井段增加了控制轨迹的难度。
针对上述情况,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循“勤调少滑”原则,使井段保持连续平滑的状态。
在钻具组合方面,可适当倒装钻具,确保钻具悬重,保证造斜成功率。
在作业过程中如需更换底部钻具组合,应当选取刚性相近的工具,可有效避免井下复杂情况。
若底部钻具组合中有带弯角的螺杆钻具,在过窗口时应当关注工具的工具面,若难以通过,可采取小角度旋转钻柱的方式缓慢通过。
1.3 套损井侧钻修井技术在油气井长期开采过程中,套管受损情况较为多见。
传统修复方式工期较长,且修复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套损井侧钻修井技术可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使受损油井再焕青春。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老井内部分套管捞出后,再进行侧钻作业,完钻后进行常规的下套管及固井作业[4]。
在此项作业中,值得关注的是新、老井眼的防碰问题,当新井眼进入新地层后,应与老井眼尽快分离,在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关注测斜数据,与老井数据进行实时模拟,避免发生碰撞事件。
1.4 大斜度井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大斜度井的套管开窗侧钻技术与普通常规井的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有着较大区别,由于其井斜较大,会给开窗带来诸多问题,如:下钻时,开窗工具与套管之间的摩阻较大,会使斜向器上的销钉因应力疲劳而提前剪切,导致提前座挂;大斜度井0 引言随着开窗侧钻钻井技术及工具的不断发展,以工程人员对现场施工作业的攻关和探索实践,套管开窗侧钻工艺水平日趋成熟。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指的是利用斜向器及磨铣等工具,在现有井眼的前提下,从某特定深度在套管内侧钻一新的井眼,在新井眼钻井完成后,进行下尾管及固井作业。
6.连续油管钻井

国外连续油管钻井技术
• CTD技术从九十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加拿 大是应用CTD技术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七 十年代用CTD技术完成钻井15口井,其中8口丛 式井,7口重钻加深井。八十年代完成30口井,进入 九十年代的五年中(90-94)已完成145口井。全球C TD技术发展也非常迅速,91年利用CTD钻井3 口,到95年已发展到340口。CTD的发展趋势和 主要优势是小井眼、欠平衡、多侧向、短半径和 重进入。
多侧向钻井
• 多侧向是在一口垂直井向不同方向钻多个水平井眼。 有同层同侧向和多层多侧向之分。多侧向水平井有 利于同时开采多个油层,提高单井产量和注水驱油 效率,降低钻井成本。位于美国犹他州东南部的大 安丽斯油田,分四大区块,Texaco勘探开发公 司开发的油田北部的安丽斯区块。该区块采用五点 注水法开采,1994年12月在打水平井前采油井165口, 注水井159口,采油情况为:产油4000桶 /日,产水 46200桶 /日,产气2500标准立方英尺/ 日
• 近十来原油产量每年以5-6%的速度递减,根据当 时的开采条件,安丽斯区块的估计采收率是原始 石油地质储量4.21亿桶的35-39%。为了提高采 收率,改善注采效果,决定试验打短半径多侧向水 平井。1995年他们在该区8口井上打了16条水平 井,其中有4口井是先打单侧向以后在相反方向打 的双侧向,5口水平井为油井,3口水平井为水井,当 年增产原油151000桶,到1995年11月原油增产792 桶 日,单条水平井平均产油190桶 日,注水600桶 日,与该区垂直井(单井平均日产油24桶 日,注水 150桶 日)相比增产6.9倍,增注3倍,效果很明显。
局 限 性
连续油管钻井设备
CTD设备主要包括: • 连续油管装置、 • 井下工具仪器 • 和循环除砂装置三大部分
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综述

完钻的所有作业 ,需要借助常规钻机或修井机做钻 井前的准备工作 ,例如起 出生产油管和封隔器 清
洗井眼等 ,以及下入长段套管或尾管柱。
1 . 3 连续 管钻 井 的应用 范 围
( 1 )钻小 井 眼井 。
常规钻井或修井设备相比,用连续管可以节约费用
2 5 % 一4 0 %。
( 2 )现有 井侧 钻定 向井 。 ( 3 )现有 井加 深钻 井 。 ( 4 )钻浅 井 。 ( 5 )欠平 衡 ( 负压 )条件下 钻 井 。 ( 6 )在 3 — 1 / 2 ” ( 8 8 . 9 a r m)或 更 大 直 径 油管 中 过 油 管钻 井 。
1 . 2 连续 管钻 井 系统 的缺点
( 1 )连续管直径较小 ,限制 了能钻的井眼尺寸
和泥浆 流量 。
技术。由于连续管钻井技术经济高效 ,成为了各种 油气藏进行加深钻井 、老井侧钻 、钻浅井的重要技 术 ,在钻井市场 ,特别在欠平衡水平钻井市场赢得
了地位 。
( 2 )连续管不能象常规钻杆那样旋转 ,钻头的 旋转动力只能来 自井下马达 ,使其水平位移受到限
按钻 井类 型配 备 。 目前钻 新 的垂 直井 ,B H AP t " 径 尺
寸一般 3 ” 4 — 3 / 4 ” ,取决 于井 下 马达尺 寸 。钻 定
侧钻定向井 、 欠平衡钻井。
在 钻 井 过 程 中 ,连 续 管 还 在 取 心 、安 放 造 斜 器 、伽 马射线 测量 、导 向工 具 的有线 测量 、下 尾管
罗利 民,王伟佳 ,张 健 ,方俊 明
( 中国石化江汉石 油工程有 限公 司页岩气开采 技术服务公 司 湖北武汉 4 3 0 0 7 4 ) 摘 要 : 近年 来连 续管钻 井技 术发展 迅 速 ,由于其 经济 高效 ,成为各 种 油气藏加 深钻 井 、老 井侧钻 、钻
连续油管钻井新技术连续油管钻井技术

连续油管钻井新技术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一、国内外应用现状自从1962年世界上第1台连续油管作业机问并开始用于石油工业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技术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热点。
CTD技术从九十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发展,加拿大是应用CTD技术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七十年代用CTD技术完成钻井15口井,其中8口丛式井,7口重钻加深井。
八十年代完成30口井,进入九十年代的五年中(90-94)已完成145口井。
可以说,世界石油工业正在经历一次连续油管技术革命。
我国引进和利用连续油管技术始于1977年,我国引进了第1台Bowen Oil Tools(波恩工具公司)的产品。
四川油田首先利用引进的连续油管设备进行气井小型酸化、注氮排残酸、气举降液、冲砂、清蜡等一些简单作业。
大庆油田自1985年引进Hydra-R公司的连续油管设备以来,共在100多口井中进行了修井等多种井下作业。
吐哈油田自1994年引进续油管设备以来,每年的作业量不断增加。
连续管技术在我国油田已经得到认可。
二、连续油管钻井设备CTD设备主要包括:连续油管装置、井下工具仪器和循环除砂装置三大部分。
(一)连续油管装置主要包括连续油管(Coiled Tubing)、注入头(Inje CTD or Head)、操作控制装置(Operation Control unit)和井口防喷装置(Wellhead Blowout Preventer)四部分。
组装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四部分组装于一台车上,称为连续油管车;另一种采用撬装方式。
目前,国内没有连续油管制造厂,世界上几大连续油管主要制造商均集中在美国,它们是Quality Tubing公司(优质油管公司),Precision Technology公司(精密管技术公司)Southwestern Pipe公司(西南管子公司)。
用以制造连续油管的材料有碳素钢、调质钢和稀有材料3种。
其中稀有材料,例如钛合金,有质量轻和强度高等优点,但价格贵,是普通钢制连续油管的6倍。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随着石油钻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工业对于超深井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在超深井中,作业难度和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应运而生。
这种新型作业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风险,还可以适应超深井的作业环境。
本文将介绍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
一、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的原理及特点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钻井作业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连续油管上下输送工具和材料,实现在井内作业的连续进行。
相较于传统的批量油管作业,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有以下几点特点:1. 连续性: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实现在井内的连续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由于作业过程中无需频繁的上下油管,可以减少作业中断,降低了作业风险。
2. 自动化:连续油管作业技术采用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作业过程的智能监控和控制。
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室进行监控和指挥,大大降低了对作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和操作风险。
3. 适应性强: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适应不同井深、不同井径和不同作业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1. 提高作业效率超深井的钻井作业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传统的油管作业方式会导致作业效率低下。
而采用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可以实现在井内的连续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实时监测井内情况,随时调整作业进度,避免了频繁上下油管导致的作业中断,整个作业过程更加流畅高效。
2. 降低作业风险3. 适应超深井的作业环境超深井的作业环境具有较高的温度、压力和硫化氢含量,对作业设备和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传统的油管作业方式在超深井中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而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井深、不同井径和不同作业环境,能够有效应对超深井的作业需求。
目前,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在超深井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需要较高的投入成本,包括设备采购和技术人员培训等。
连续管侧钻技术的研究及现场试验

一 30 —石油机械CmNAPETROLELMMACmNERY2017 年第 45 卷第 7 期◄钻井技术与装备►连续管侧钻技术的研究及现场试验贾涛张燕萍吴千里(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摘要:我国的连续管钻井技术尚处于现场试验阶段,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连续管技术进行老井侧钻。
连续管侧钻包括2项关键技术:连续管定向开窗技术和连续管定向钻井技术。
针对连续管管柱不能转动的固有特性,研究了基于井下定位的斜向器定向坐封技术,实现了精确的连续管定向开窗;提出了连续管定向钻井的底部钻具组合,实现了国内第1 口连续管定向钻井。
截至目前,已进行了7次连续管钻井技术现场试验,包括1次连续管开窗侧钻全过程现场试验。
初步形成了适用于0121 mm(4%in)井眼的连续管侧钻工具和工艺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管侧钻在起、下管柱和稳斜钻进过程中更为高效,节约了作业时间。
关键词:连续管;侧钻;定向开窗;定向钻井中图分类号:丁£243文献标识码:8如:10.16082/】.(:吐[^吼.100卜4578.2017.07.007Research and Field Test of Coiled Tubing Sidetracking TechnologyJia Tao Zhang Yanping Wu Qianli(CNPC Drilling Research Institute)Abstract :Coiled tubing drilling (CTD)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 for the development ol shallow depleted reservoirs.The CT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field test stage.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is sidetracking drilled wells using coiled tubing.Coiled tubing sidetracking includes two key technologies:directional window milling and directional drilling with coiled tubing.In view ol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coiled tubing can’t rotate,the technology of directional whipstock anchoring on the basis of downhole positioning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based on which precise directional window milling with coiled tubing has been achieved.A bottom hole assembly lor directional CTD has been proposed.The first domestic directional well drilled using CTD has been completed.By now,seven field tests of CTD have been carried out,including one test of coiled tubing sidetracking.The coiled tubing sidetracking tools and technology for 0121 mm wellbore have been developed.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iled tubing sidetracking technology is more efficient in tripping the drill string and drilling tangent section,which saves operation tim e,providing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potential exploration of the mature oil field in China.Keywords:coiled tubing;sidetracking;directional window milling;directional drilling0引百连续管钻井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熟并商业化应用。
连续油管技术石油开采效率提升

连续油管技术石油开采效率提升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与传统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成为了能源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连续油管技术作为现代油气田增产和维修作业的重要手段,因其高效、环保和成本节约的特性,在石油开采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以下是基于连续油管技术如何提升石油开采效率的六个关键点分析。
一、连续油管技术概述与优势连续油管技术是一种使用无接头的长管进行井下作业的技术,与传统断节油管相比,它能够实现连续作业,无需频繁起下钻具,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高,可以完成复杂井况下的多种任务,包括但不限于钻井、测井、压裂、酸化处理及清理堵塞等。
连续油管作业具有快速响应、低风险和对地层损害小等特点,有助于提高油气井的产量和延长井的使用寿命。
二、减少非生产时间,提升作业效率传统油井作业中,频繁的起下钻杆不仅耗时而且效率低下,特别是在深井或复杂井况下,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连续油管技术通过一次性下入井底,减少了起下作业次数,极大缩短了作业周期,从而显著降低了非生产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这种“一次到位”的作业方式,尤其是在紧急维修或增产措施中,能够迅速恢复生产,最大化油井的产油效率。
三、降低作业成本与环境影响连续油管作业无需频繁更换钻具,减少了地面设备的使用和人员配置,从而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
同时,连续油管的连续作业特性减少了井口泄漏的风险,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较小的地面占地面积和较低的噪音污染,也使连续油管技术成为更加环保的开采方式,符合全球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
四、提高井下作业安全性连续油管作业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了人工直接参与的危险环节,降低了作业中的安全风险。
其内置的监控系统能够实时反馈井下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
在高风险区域或深水作业中,这种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井下设备的完整性。
五、增强井筒干预能力连续油管的细径特性允许其在更狭窄的井筒中作业,这在老井增产、侧钻和水平井作业中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油管侧钻技术连续油管钻井(CTD)技术是90年代以来国外大力研究和发展的热门钻井技术之一:适于小井跟直井钻井、定向井钻井、水平井钻井及过油管钻井等多个领域。
利用连续油管进行过油管开窗徊l钻水平井,能显著节约钻井成本,是一种可靠、安垒、经济的对现存老井眼进行侧钻的有效方法。
随着小直径马达钻井系统和地面设备的可靠性应用的改进,连续油管钻井仍是侧钻现有井,发现新油藏,让作业人员倍感关注的一门工艺技术。
而连续油管过油管开窗侧钻技术亦有着巨大的优势,与常规侧钻技术相比,可以不起下油管,直接通过油管进行开窗侧钻,即过油管侧钻,加上连续油管无接头以及连续油管钻机固有的结构特点,使连续油管侧钻能显著节约钻井成本。
ARCO公司和BP公司在普鲁德霍湾油田使用CTD侧钻节约了起出、购买和重下生产油管和完井设备所需的成本,与传统的钻机侧钻相比,成本平均降低了40%。
Dowell Schlum-ber LET公司在加拿大Alberta Glaueonite⋯A’油田的一系列侧钻水平井也表明,连续油管侧钻技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CTD钻井地面设备主要包括连续油管作业机(cru)及相关井口设备。
连续油管作业机是连续油管钻井作业的主要设备,它是一种移动式液压驱动的连续油管起下运输设备,有车装自走式、拖车式和撬装式等多种结构型式,包括注入头、滚筒、液压动力装置和控制室等。
注入头是一套液压驱动装置。
在下人连续油管时,它提供向下的推力,推动连续油管下井;在提升连续油管时,它提供拉力,将连续油管从井中取出来。
注人头放置在钻机平台防风壁中,位于井眼上方,其关键部分是链条牵引总成,为液压驱动的反向旋转双链条夹持牵引式油管起下机构。
驱动马达采用低速大扭矩液马达马达刹车、连续油管起下速度、连续油管夹紧力和链条张紧力,由作业手在控制室集中控制。
滚筒用于均匀地缠绕连续油管,其所能缠绕连续油管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滚筒的外径、宽度、同心的直径、汽车底盘或拖车的承载能力和道路条件等。
滚筒的大小决定了所使用连续油管的尺寸和长度。
滚筒的主轴是空心的,通过它可以泵送各种液体进入连续油管内部,连续油管末端的内侧与空心的滚筒支架连在一起,并直接与旋转接头相连。
用循环泵将气体、液体通过此接头泵到井内,从而保证在连续油管下人或回收过程中能进行循环。
液压动力装置为整套连续油管机组提供液压动力源,主要由液马达、滤清器、油箱和液压阀等组成。
控制室是操作人员监控注入头、油管滚筒和防喷器等设备的场所,是连续油管机组的操作控制中心。
在操作台上,有各种液压件和气动件操作控制仪表.以及发动机操作控制仪表等。
其它井口设备:循环系统中的钻井泵系统、节流阀及柴油发电机安装在对准井口上方的修井机主拖架上,该拖架提供了一个封闭取暖工作平台,给防喷器组提供了保护罩。
钻井液罐系统与主拖架相邻,配有蒸汽加热器、47.7 m3储存能力的钻井液罐,可混合钻井液、除气,并具有一定的固控能力。
为维护关键钻井液的性能,联合使用一个固相处理设备与钻井液罐系统。
此轻便设备只在裸眼钻进时才使用以降低成本,它包括一个线性振动钻井液筛和一个用来清除钻屑的高速离心机。
防喷器组由两个双闸板防喷器和一个环空防喷器组成,还包括一个传统的CT油管润滑器和一个封井头较低处的双闸板防喷器和环空防喷器,在B1LA联接期间和下衬管时使用。
上部的双闸板防喷器带有全封闸板和半封闸板,剪断或卡紧cT工作管柱液压封井头可以在68 95 MPa额定压力下使用,确保安全。
其它的地面设备,包括控制和维护定向工具的MWD拖车、司钻和地质师专用拖车及钻井工具修复拖车:用立式罐储存清洁辅助液和旧钻井液。
连续油管开窗侧钻所用的主要井下工具有连续油管接头、回压阀、液压短开接头、循环接头、非旋转接头、定向工具、随钻测量系统、井下马达磨鞋和钻头等(如图所示)。
连续油管接头用于连接连续油管和井下工具,并承受轴向载荷和扭转载荷,主要有卡瓦式和嵌压式两种结构,现场一般采用卡瓦式接头。
回压阀安装在连续油管接头上方,用于限制流体流动方向,使钻井液从地面流向井底.阻止井液反向流动。
阀的过流面积大,阻力小,反向密封可靠。
液压断开接头位于回压阀下方,在卡钻时用于分离液压断开接头上部井下工具和下部井下工具.采用投球作用方式,分离后,井下落鱼用打捞工具打捞。
循环接头位于液压断开接头下方,投球循环至球座后发挥作用。
在其打开时,液体在MWD和钻井马达上方通过侧空呈放射状分流。
循环接头减少了通过BHA的压力损失和流速限制,从而允许增大流速,较高的流速可改善清岩效果非旋转接头,由于B1LA的长度过太,常常要在井中将工具分成二三段。
当底部BHA进入井眼以后,由防喷器卡瓦持定位,此时管柱不可能再进行旋转,也不能再进行传统的丝扣联接。
为了进行联接,需要使用一个花键非旋转型接头。
两个联接滑卡在一起并通过内花键互锁防止旋转。
为保护BHA,在花键段以上接一丝扣钻铤。
定向工具用于调整井下工具的工具面,采用压差驱动方式。
调整时,顺时针转动,可以预设调整量,一般每次调整20。
产生的转动扭矩可达678 N·11,下部还可以加装喷射接头,以增大转动扭矩。
随钻测量系统可测量工具面、井斜角和方位角。
脉冲发射器和涡轮系统安装在同一圆管中。
位于钻井马达和圆管之间的方向探测器和伽马探测器安装在无磁蒙乃尔钻铤内。
测量数据不停地传递到地面并在CTU控制室中显示。
随着新型传感器的出现,已经能够测量井底压力、井下温度等参数。
井下马达采用螺杆马达(单弯外壳或双弯外壳),在普鲁德霍湾油田,主要使用1 5级73 tom和88 9 tom两种规格的螺杆马达,瓣比为7:8,外壳弯曲度为1。
~3。
在CTD作业中广泛采用PDC钻头,五翼结构,镶嵌粒径8 iillXi的圆形和平底切削片。
工作切削片的刃角为钝角,以便减小马达失速和反扭矩。
在砂岩中的钻速一般为9~21 m/h,在泥页岩地区的钻速一般为3~6 m/h。
在穿过套管侧窗时,为避免对PDC钻头的切削齿造成损坏要降低泵速和下钻速度。
钻井液要求:磨铣开窗作业时会产生岩屑和金属碎末,因此.要求钻井液必须具有良好的铁屑携带能力和良好的剪切稀释性能以及悬浮能力,漏斗牯度一般在70~100 s之间为宜,屈服值大于25,使塑性粘度与屈服值之比较小。
有条件时可采用正电胶钻井液体系。
固控要求:在磨铣过程中应做好钻井液的净化工作,返回的钻井液应通过一系列钻井液槽磁铁一个线性振动筛,以防止返出的铁屑再次入井,堵塞磨铣工具喷嘴。
开窗侧钻工艺利用连续油管进行开窗侧钻,目前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是水泥塞开窗侧钻技术,它是在老井眼中开窗侧钻的可靠、经济和有效方法。
截至1995年底,ARo0公司在普鲁德霍湾油田利用连续油管钻机钻的40余口井,大部分为水泥塞侧钻井。
现将水泥塞开窗侧钻工艺简述于后。
1.注开窗水泥塞目前用于注水泥塞的水泥浆体系是2 039 ks/的G级配方,添加12.8 ks/m]的尼龙纤维,水泥成批混合,通过连续油管作业机注入开窗部位,在井底条件下有5 h的稠化时间使用尼龙加强材料可增加磨铣所形成的水泥斜面的耐久性。
2.钻导引孔在水泥塞上钻导引孔至开窗点,该点位于新老井眼交汇处导引孔的形状确定了其他阶段的磨铣操作。
钻导引孔采用常规的短抛物线型金钢石钻头,接着下1。
弯外壳可定向的容积式马达。
导引孔有近边导引、远边导引和曲线导引三种几何形状,大多数井中采用曲线导引,因其易于定向和可预测造斜,且从直井跟段经过平缓的导引曲率段到窗口的最高曲率处过渡平滑,减小了井下钻具组合穿过窗口的阻力。
3.磨铣窗口开窗的最后一个步骤是磨铣窗口导引孔钻至接触套管壁,使磨铣井下钻具组合保持在正确的方位上,水泥斜面从开始就支持着磨鞋和马达弯外壳,产生所需的切削力。
开窗井下钻具组合为:钻铤+定向工具+2。
~3。
双弯外壳井下马达+磨鞋,钻铤用于向磨鞋提供所需的钻压。
在开窗作业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吊打,吊打的关键是锁住注入头一段时间磨铣套管,从而使磨鞋磨进套管。
吊打步骤完成以后,恢复定时钻井,如果磨鞋在0 3 m左右范围内开始获得钻压,表明磨鞋保径已经切入套管,可以加钻压磨铣窗口。
随着起始磨鞋和导引孔的改进,吊打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
一趟磨鞋的逐步成熟,使一趟开窗成为可能,不仅节约了开窗时间,节省了费用,而且可以避免第二趟磨鞋下井衔接的准确性问题。
4.侧钻:开窗完成后,首先钻造斜段和稳斜段,最后钻水平井段,侧钻工艺与常规侧钻类似。
连续油管过油管开窗侧钻技术包括水泥塞开窗侧钻技术、水泥环内置造斜器开窗侧钻技术和过油管造斜器开窗侧钻技术。
三种技术的主要差别在于开窗和出老井眼的导向方式上。
水泥塞开窗侧钻通过在水泥塞上钻先导井眼实现;水泥环内置造斜器开窗侧钻通过造斜器导向,造斜器固定在水泥塞内;过油管造斜器开窗侧钻也是通过造斜器导向,但造斜器通过锚定器固定在套管上。
目前,水泥塞开窗侧钻技术比较成熟,应用广泛,是三种技术中最可靠、经济的一种。
连续油管过油管开窗侧钻技术与常规侧钻技术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起下油管,直接通过油管进行套管开窗侧钻,即过油管侧钻,加上连续油管无接头以及连续油管钻机固有的结构特点,使连续油管侧钻能显著节约钻井成本。
水泥塞开窗侧钻技术是在套管内预置特制水泥塞,利用弯壳钻井液马达先在水泥塞中钻先导井眼至套管处,然后对套管开窗并直接进行侧钻作业。
注水泥塞的水泥浆中通常加人纤维和乳胶,虽然纤维和乳胶会降低水泥塞的抗压强度,但纤维可以将钻头破碎的碎片捆绑在一起,从而减少和避免水泥塞破碎,而乳胶可以改善水泥塞的韧性。
水泥塞侧钻技术的优点在于不向井中引人其他金属物,机械故障少,是经济效益最好的连续油管开窗侧钻技术。
缺点是开窗长度短,技术敏感性强,水泥导向面脆性大,容易破碎。
造斜侧钻是在水泥塞中实施,因此通过窗口的操作必须十分小心,应尽量不发生旋转运动,以免损坏先导井眼。
水泥塞侧钻技术又分为同侧水泥塞侧钻技术和对边水泥塞侧钻技术。
前者的优点是可以将井下钻具组合的所有弹性载荷直接施加给侧钻井段,钻达预定井深;后者的优点则是套管磨铣量少,窗口上部水泥层较厚。
水泥环内置造斜器开窗侧钻技术比水泥塞侧钻技术复杂,要在套管内充填水泥,并以适当的工具面角度用过油管定向器钻井,在靠近套管处应钻足够长的直井段先导井眼以满足下人造斜器的要求。
当井斜角大于3o时,理论上可采用该技术开窗侧钻,但为了获得稳定的工具面读数,井斜角应大于100。
可释放造斜器与井下工具一起由连续油管下人井中,下人的井下工具由造斜器、起始铣刀、定向工具组成。
造斜器的方位由陀螺仪测井数据和定向工具确定。
作用在造斜器上的重力使锚定器定位,在附加重力作用下,起始铣刀上的销钉被剪断,随即进行开窗磨铣作业。
过油管造斜器开窗侧钻技术有两种,一种是下永久造斜器,另一种是下可回收造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