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书写和计算方法已经掌握,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并正确计算。

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根据已有旧知的经验探究新知。在复习铺垫部分,我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复习题,其目的是为后面的试商和笔算做好准备。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92÷30和178÷30,很明显例1是让学生利用四舍来试商、例2是用五入来试商。教学时,我重点教学例1,先让学生自学知道将除数92看成90来试商比较简便,再理解其计算过程并介绍给大家,尤其要让他们体会“调商”的过程,最后从练习中感受到当除数是整十数需要用四舍的方法试商时,商一般偏大。由于学生已有例1的经验,所以例2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展示。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用四舍法试出的商偏大,用五入法试出的商偏小。”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在学生已经感受到上面的规律后,我又增加了一个先仔细观察,再发现规律的环节帮助学生重点理解。交流总结算理。从学生课堂练习的反馈看,部分孩子试商已经速度很快了。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对于个别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感觉他们对于所学知识还未完全理解。另外,如何快速准确的试商还是一个难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练习训练。

2014.11.15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在已经熟练的知道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算几十加几十,得数再加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是先算几加几,也就是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加几后得数再加整十数;在这个基础上把新知识转化成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1、难易结合,突出重点。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因此我以复习,通过选用有针对性的口答计算的方式进行导入,第1题中的口算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2、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我通过学生自己摆小棒操作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得到答案,并在小组中的交流谈论,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笔算的注意点。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

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认真反思: 1、这节课上完,也许很多老师和我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这节课究竟在哪里使用学具比较恰当呢?怎样让学生产生使用学具的需要呢?我个人觉得,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先摆一摆学具再列式计算,应该允许学生直接列式计算。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这样算的道理,要求学生解释算理,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能不能想办法让自己说清楚你的算法呢?”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而且学具的使用也能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教材呈现出的方法走过场。 2、有小部分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跟不进位的加法相混淆,造成在做不进位加法时也进位了。例如在做53+4时得数写成67了。这种情况需要在下一节练习课上多用几组进位加和不进加的题目进行对比练习,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3、理解算理,正确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的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笔算。 难点:理解算理,正确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50÷30= 180÷60= 210÷70= 146÷50≈ 200÷52≈ 213÷70≈ 指名说出算式结果,并说说口算方法。 2、笔算。 96÷20= 72÷30= 指名板演,并说出算理,怎样试商。 师强调: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被除数里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所以商要写在个位上,而不能写在十位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学例2。 笔算:178÷30= 2、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这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与我们昨天所学的有何不同。 生: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整十数,被除数前两位小于除数。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178÷30约等于多少? 生:约等于6。 师:那么笔算又怎样算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用整十数除(二) 3、理解178÷30算理。 师:笔算除法时,要先列竖式,列竖式先写除号,除号里面写被除数,除数的左边写除数。 17<30 ←30×5 30×5接近178且小于178

师:怎样试商,请想一想。(指名说说试商过程) 生:把178看作180来试商,30×6>178,而30×5<178,所以只能商5,商5必须写在个位上。 生:因为178里面最多有5个30,所以商5,5必须写在个位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一起来试商。因为除数30是两位数,所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17<30,不够商,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178里面最多有几个30?商便是几?试商时想,30乘几最接近且小于178?想一下,30×6>178,不行。30×5<178,所以确定商是5,商5必须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再用商乘除数,等于150,150写在被除数的下面,再用178减去150,得到余数28,28小于除数,最后把计算结果写到算式上。 4、小结。 板书: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竖式计算除数是整十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计算结果有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课堂练习 笔算。 187÷60 354÷50 126÷30 238÷80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集体订正,订正时让板演学生说出试商过程。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要注意什么?

笔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笔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这个单元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它特别的不好教,学生也是相当的不好学。在课堂的把握能力上,我虽然有些进步,但和有经验的老师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 2、上课说话不够严谨,随意性大。 3、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说,多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4、重点强调不到位,有些地方很重要,老师只说了一遍,学生听了,但没有记住。 5、对学生的引导还不错,在讲竖式除法时,需一步一步用规范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设计合理,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 6、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不规范的学生让其重写。 总之,这节课我付出了许多,学生收获了很多。有付出才有回报。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mL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mL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把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大约在()。 A.50cm3以上,60 cm3以下 B.30 cm3以上,40 cm3以下 C.40 cm3以上,50 cm3以下 2.一张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纸,如果在这张纸上剪4个相等并且最大的圆,4个圆的面积和是这张纸的( )。 A.78.5% B.80% C.75% 3.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平方分米. A.4 B.8 C.16 4.表示12比x的3倍少8的式子是() A.3x+8=12 B.3x-8=12 C.12-3x=8 5.五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9%,六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7%,五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六年级( )。 A.多B.少C.无法判断 6.下列属于旋转现象的是( ) A.用卷笔刀削铅笔 B.从滑梯顶部滑下 C.把晾晒的衣服从绳子的左边推到右边 D.物体从高处落下 7.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三角形可能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8.用一条长200厘米的铁丝围成以下图形,面积最大的是() A.正方形 B.圆 C.长方形 9.甲、乙两堆煤,从甲堆中运给乙,则两堆煤相等,原来甲比乙多()。 A. B. C. 10.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2:5,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直角 B.锐角 C.钝角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案例 一.教学背景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下面学习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0的除法打下基础。 二.教学片断 师: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是怎么想的? 是不是这样呢?小棒摆一摆来验证。 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结:几十几除以一位数只要怎样计算? (先用几十除以一位数,再用几除以一位数,然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3)竖式计算 师:如果每道题都用小棒分,太麻烦了,我们一起来用竖式计算吧 讨论:竖式该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反馈: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 提问: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2×2=4,表示什么? 4-4=0,为什么这个0不写? 这2个6是哪来的? 小结:回顾笔算过程:要从哪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除完十位怎么办?商写在哪里? 三.教后反思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因为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动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合

这个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复习了以前学的竖式,及其各部分的的意义,使学生加深已有相关知识理解,为新知识做好铺垫。我教学新知时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使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总来说之,因为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升计算技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精选6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 思(精选6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能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能正确把商写在正确的数位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不足之处: 1、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不是那么清晰,有待于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渗透算理。 2、对新教材的领会不到位,在课开始先复习旧知,没有创设丰富的情景,给人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如果把旧知融入到情景中,效果会更好。这是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正的地方。 3、总是怕学生不会,在每一个环节的练习中,我都插入了大量的练习,即又费力。在一节课中,不但教要有重难,练也要有侧重点,要适度。太少了没巩固,太多了,费时间,所以练习的量一定要控制好。

4、由于过度紧张本节课开头出现了一点失误,再者本节课的版书很不理想,一是不完整,二是不整洁,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些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后要时刻注意的地方。 5、学生的思维度还有待于加强。在一节课中,教师不能过多的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经历思维过程中获得新知,从而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2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并能用乘法验算。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够灵活学则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习惯。 学生在二年级接触过笔算除法,但是记忆不深,好多同学把除法竖式的格式都忘了,所以在第一节课学习两位数除法竖式时,错误很多,讲解例一时耗时太长,一节课的时间讲完例题基本没有练习的时间,原因之一就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大部分同学可以直接口算,难度很小,所以在写竖式时,出现了直接写商,竖式一步就出结果而没有分步从高位到低位计算,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课上对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强调的不够,导致学生在做题时,对于余数经常忽略,出现在横式上只写商而不写余数的现象,验算时也有漏加余数的现象,个别同学甚至不知道怎样利用除数、商、余数三个条件去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横式计算)”教学反思“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横式计算)”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表内除法以及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下节课“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竖式计算)提供算理,更是为今后学习两位数的除法和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思维基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感悟算理。 第一层次操作:分小棒 在复习了有余数除法和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后,出示例题:51支铅笔平分给4人,每人能分到几支?学生列出算式后观察发现,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怎么算呢?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这时让学生分小棒来理解,这5个十和1个一怎么平分给4人。有的小组把小棒全部拆开,一支一支分,同学们马上指出这种方法太烦了。有的小组指出:先一人分一捆,在把剩余的一捆和一根合起来继续分。学生在分的时候感受到了“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支的”这种方法的简捷。促使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算理: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然后再将被除数十位上的剩余部分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在用除数去除。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新知。 第二层次操作:先分几,圈一圈 在第一层次的分小棒中,学生已经感知了算理,接着老师再出示一题:73支铅笔平分给4人,每人能分到几支?这回通过在图上圈出先分的部分,然后再把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学生经历了从分实物到看图形的思维抽象过程,进一步感知算理。在这个层次的操作中学生理解了,“先分几个十,看除数”,“一般除数是几就先拿出几个十来分”。接着出示算式84÷7,老师示范圈一圈,写算式。学生借助图形,独立完成47÷3。 第三层次操作:对比观察、圈一圈 在第二层次操作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算理,这时老师出示了小丁丁和小巧同一题的两种不同的算法,通过借助图形,学生认识到了计算87÷3应该先拿出6个十来分,学生圈一圈,分一分76÷3 、56÷3。通过对比,学生认识到了76÷3应该拿出6个十来分,而56÷3应拿3个十来分。 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老师经常只强调计算方法而忽视算理,我们在教学时通过动手操作环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操作中感悟、理解算理。

小学数学_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试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除数是整十数(非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试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能通过试商正确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 2.经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在观察、分析、思考、交流、总结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迁移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在运用笔算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养成认真书写、及时反思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严谨认真、条理分明的思维品质和做事态度。[教学重点] 学会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完成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试商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下面出个题考考你,敢迎接挑战吗? 1.用竖式计算:540÷30 2.()里最大能填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通过同学们做这几道习题可以看出大家对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掌握较好,今天我们学习除数是整十数(非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试商)。 师: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交流信息:黄瓜每箱重21千克,还有84千克黄瓜没装。有240千克茄子,每箱装28千克。 师: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84千克黄瓜能装几箱?240千克茄子能装满几箱? 三、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这两个问题怎么列算式解决? 引导学生列算式:84÷21= 240÷28= 师:这两道算式和前面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发现:也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但除数不是整十数。 板书课题:除数是两位数(非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一)探索84÷21的笔算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反思二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二 我始终认为计算中的任何法则都必须让学生通过实践的证明,来得出结论,才能使他们刻骨铭心,使他们终身难忘。 以前的老教材中总会出现一些计算法则之类的话语。而现在新教材却没有出现。那么是不是现在新教材学生就不需要在其计算过程中注意计算法则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一些老教师,他们告诉我计算法则不出现在课本上是防止学生死用法则,套用法则,而没有去真正理解算理。 有了以上的指引,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理解算理。在教学42÷2=?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棒的实践活动。同时为了防止学生上课玩小棒,分散注意力,我没有让学生准备小棒,只有教师准备了小棒。我将42根小棒10根一捆扎成4捆,然后让个别学生上来分小棒,学生很快分完了,有的先将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再将4捆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有则是先将4捆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再将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这样每人分到21根。得出42÷2=21。接着我问如果要将42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该怎么分?学生发现先将2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不够分,只能先将4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1捆小棒,还剩1捆小棒和2根小棒该怎么分?学生又动脑筋说1捆小棒是10根,10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在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得到4根,共得到10+4=14根小棒。得出42÷3=14。引导学生得出先一捆捆地分,再一根根地分才能顺利地分完。然后将分小棒的过程引导到列竖式计算上,引导学生得出:在个位上的数除不尽的情况下,应该从高位除起。接着我再让学生探讨在个位上的数能除尽的情况下,是不是也从高位除起比较合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让学生再次分小棒。将52根小棒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发现:先将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根。再将5捆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2捆,还剩1捆,然后再将1捆拆成10根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5根。这样分了3次才分完,每人共得1+20+5=26根。而如果先将5捆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2捆,还剩1捆,再将1捆拆成10根和2根合起来12根,平均分给2人,每人得6根。这样分2次就可以分完,每人得到20+6=26根小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先一捆捆地分,再一根根地分更加方便简捷。然后我把这个过程引伸到列竖式计算上,引导学生得出列竖式计算,要从高位算起的算理。这个算理是学生在分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学生非常用以理解。 学生在以前的加法、减法、乘法中,习惯了从个位算起。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打破了学生原来的计算顺序和习惯,学生会很不习惯,也很难理解。在这堂课上,我抱着从实践出发的原则,让学生3次分小棒,循序渐进地发现算理,理解从高位除起的算理,为今后学生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凭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一定会让数学课更生动有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的。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的内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本单元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内容比较多,新授课时大概在13课时左右。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方法。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整十数除三位数) 上庄乡杨营小学王小玲 【学习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2页例1(2)。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揭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出示并齐读学习目标,对自己有信心吗? 二、出示自学指导 为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下面请看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特别是方框里的文字,完成下面任务。 1、想一想:怎样列式?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2、画一画:观察卡片上的方格图,看有几个30?你是怎样画的?

3、说一说:怎样计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做一做:是这里竖式计算并把例1(2)填写完整。 (自学时间6分钟。) 三、学生自学 1、学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 2、指名板演,口答竞赛。 3、课堂检测题 (1)、我是小医生。 6 40 9 50)370 80)340 20)180 300 32 18 70 2 0 (2)、我会正确计算。 50)280 80)565 60)312 30)273 70)364 四、实施后教 1、师生共评 a、第1题,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结果。 b、第2题,谁愿意当小老师上台来检查一下。 2、同桌互改,统计全对的表扬,错误的更正。 3、总结。 4、质疑。 5、学生谈收获。 五、当堂训练。 必做题 1、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92 20×()﹤83 40×()﹤81 50×()﹤70 ()×90﹤93 ()×40﹤96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许小悦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许小悦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估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的除数接近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 教学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复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为新课学习做准备。在新课的学习中我始终围绕“如何试商?商应该写在那个位上?,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这一中心进行引导,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先通过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学,然后测试,找出问题所在,重点突破。通过重点点拨,达到初步理解算理和掌握竖式方法的目的,并总结出注意问题。比如“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的道理。又通过二次尝试巩固练习,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通过倾听各位老师的点评,我也仔细反思了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存在不少问题。1.教学的节奏较快,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太短,错题订正的时间过短,在教学例1时,我安排了让同学们讨论交流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因为担心时间不够的问题,所以让学生交流的时间太短。这样会导致学困生依然没有弄懂这个算理。2.计算时间过于长。题型比较多题量大,导致用时过多,内容可减少点,比如同一类型的就可以出一两道。这样后面处理时间才可以游刃有余,不会仓促。 3.教师课堂灵活应变的能力

还有待于提高,课堂还需细致化。学生全做对时,不能单纯的一道题一道题讲解,可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每步效果。教师语言要严谨,简洁明了。对出现问题要仔细,比如除和除以的错误指出,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更加有耐心指导更正。 这节课的学习虽然效果不错,但存在的这些问题要重视要改正。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多学多问多反思,注意总结,注意完善,在这条路上要稳扎稳走,一步一个脚印。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本节课在教学当中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让学生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第二是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材在编排的时候把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起目的是以口算为基础同时借助估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笔算的定位问题。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复习入手 无论是整百数除以一位数还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相关的旧知已经具备了。那么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原有计算为基础构建新的计算法则,在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已经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教学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唤醒旧知,在新授之前安排适当的旧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时,我安排学生先进行一些口算训练,这既是常规训练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服务的。在口算最后我出了一道“84÷3”的口算题,由于口算难度较大,迫使学生不得不进行笔算。学生笔算结束后,我又适时的引导学生回忆:我们是如何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笔算的计算方法,同时又能让学生再次体会笔算的必要性与优越性。由于这些复习的铺垫,为后面新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借助已有经验——在对比中提炼 由于课前充分的复习,学生已有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与算理的基础。例1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通过几组新旧口算知识的对比练习。让学生体会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与表内除法和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相同,只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由于分的是几个百所以结果要添两个零。例2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我让学生结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自主探究986÷2。在学生试做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计算呈现出两种状态:第一种是能准确的进行竖式计算;第二种是在百位上9÷2商4余1,把十位上8和6同时移下,变成186÷2,学生无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各选了这两种算法的代表板演计算过程。引导学生们先比较两种计算过程的共同点:都是从百位算起,先分几个百。再比较不同点:两种书写格式有着不同。一种是先写18÷6,再写6÷2,另一种是直接写成186÷2。接着让两种写法的同学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百位余的1和十位上的8合并起来,是18个十除以2,得9个十,所以9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6是6个一除以2,得3个一,写在个位上。让学生明确了计算过程中先算百位,再算十位,最后算个位的算理。回过头来看第二种写法,相比较而言,第一种计算过程层次更清楚更合适一

笔算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笔算除法商是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81—82页内容。 教材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笔算除法例1这一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提出:能进行正确的除法运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我们创设了“阅读日”的情境,我们不难看出在呈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有大力提倡学生广泛阅读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数学知识而言,教材通过主情境提出了两个问题,由此引出算式:92÷30;140÷30,每个算式下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算法,旨在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自主交流来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且甄别出有效的试商方法。同时,教材还呈现出借助小棒和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把深层的知识表象化,利于学生内化。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但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在教学中的动手实践仍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学生现在也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乘法口算和估算的能力,这就为我们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估计得到:(1)商的书写位置的问题;(2)调整商的大小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充分理解算理,熟练准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探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通过独立探索及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及感悟到数学探究的乐趣。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是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知道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乘法的验算。 在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情境,以大象兄弟帮助小猴兄弟造房子为题材引入,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只要能够算出结果都给予肯定。 其次,注重方法的优化。在多种算法中,我让学生选择一种你认为算的快的方法,如:由2×3=6,得20×3=60。将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抢答、等形式进行练习巩固。 第三,通过以大象兄弟帮助小猴兄弟造房子题材巧妙地将两个例题串起来。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因此在出示14×2的竖式计算时应该重点强调竖式计算:“先用2乘个位上的4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个十写在十位上。”通过说算理板书书上的分布计算的过程,再引导学生简化计算的中间环节,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一般写法。重点让学生说说,竖式一般写法。 另在随后的“试一试”中让学生体会一位数乘两位数,在竖式中

一般我们是先写两位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提示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用手挡住黑板上的答案,和学生一起在算一遍,这样的形式进行验算,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在做练习时,再乘一遍,不一定要想加法所学写出来再算一遍,心里验算也是可以的。 在练习投影反馈时,选择什么样的作业反馈,缺乏一定的机智。随手拿的几本发现一个学生把题目抄错了,在选择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可找写的好的作为范例,也可找有典型错误的进行比较。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苏教版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平常的计算课,怎样在平常的计算中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怎么在计算课中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创设情境,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本节课以老师带同学们出去春游为故事情节,串起整个教学过程,适应了学生们特点,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利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2.多样的练习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的转化为技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计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和自动阶段。学生的认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这些容易做到的是第一阶段,而后面的三个阶段教师经常容易忽视。但是,在计算教学时只注重算理和解决问题,对计算技能形成的过程和蜻蜓点水一样,也是不利于培养计算能力的。特别是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之后,不必要马上就去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这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学生练习。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对比练习,最后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的策略。 3.合理的学习层次是思维发展的脉络。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合理安排学习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理解算理和掌握算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在复习铺垫的设计上,我有意识的体现了学习层次,整十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先安排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再看计数器图,最后让学生直接说数的组成。再讲例题的过程中,再次优化了层次,从学生流程上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看图列出算式,然后自主探究交流,最后比较归纳,掌握算理,由于教学设计时预设了学习层次和要求,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循“感知—理解——掌握——应用”的规律,开展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 教学反思 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要解决这节课的问题有几个关键:一是口诀的问题;二是竖式的书写问题;三是还有试商的问题。 学生虽然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口诀,但学生经常想不起来乘法口诀,这就导致笔算的速度减慢或者错误。在课前我做了些复习,但在教学中效果不是太明显,不是练一道题两道题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计算能力要在慢慢的练习中习得。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尽管教材中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习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因此,教学时,很有必要通过直观操作与笔算竖式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笔算除法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竖式的书写问题列竖式步骤的问题。如:很多学生对42÷2口算就能算出结果,也有一些学生在假期学了一点竖式除法,也会列竖式解决,但是由于不理解算理,竖式书写的格式不正确,十位和个位的数一起除,不落下来,商的位置不会写。有的干脆写完除号把口算算出的商再写出来就算完了。

针对这种现象,我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除法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要让学生说清楚,如2写在了哪一位上?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4又是从哪得来的,它表示什么?使学生理解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2个20是40所以4也写在了十位上末尾的0可以省略。十位上的数除完再除个位,不能放在一起。 这堂课,我觉得以下四方面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比较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二、比较合理的处理教材。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情境图是3月12日植树节,把情境图用呈现给学生,并请学生发表意见。之后,再让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完成竖式计算,初步体验试商的方法。最后出示两题练习巩固试商方法。第二个问题要解决的是调商。学生据题意列式,接着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让学生解说计算的过程,老师板演,通过汇报交流,认识到为什么要调商,怎样调商,突出对算理的理解。 三、在练习的处理上,把课后的练习进行整合,有层次,有侧重点的进行练习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训练、提高学生的试商速度;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训练学生的调商方法;课后练习第一、二题,商是几?比一比谁试商的速度快?综合强化学生试商和调商的方法;第三题,解决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具备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欢迎老师和同学参考学习。 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 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动的情境中提出来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当小老师找同伴列式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时,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重视了知识的迁移。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因此我以复习,通过选用有针对性的口答计算的方式进行导入,第1题中的口算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3、重视操作,数学学习在学生的操作中体现。小学数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任务更多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很多的过程与方法就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再通过练习、比较,进行算法的最优化。我尽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交流。学生通过同桌边操作边交流想出了计算24+9的多种算法,对于学生自己想出的各种算法,我都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在新授之后把24+5、24+6、24+9三题的算法比一比,突出本课的重点。 4、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希望通过小编分享的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对学习都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欢迎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6页例3、做一做及相关练习题。 在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本节课教学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教材结合购物情景,先教学不需要调商的情况,侧重对试商过程的理解;然后教学需要调商的情况,迁移所学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理解调商的道理,最后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估算、自主探索、展示汇报,能正确列出84÷21的竖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试商的过程,初步体验试商方法。 2.通过独立探索430÷62的计算过程、讨论交流,理解调商的方法和道理。会用四舍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3.通过练习,提升运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三、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用四舍法试商、调商的方法。 四、难点

正确理解调商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里最大能填几? 20×()<85 60×()<206 40×()<316 90×()<643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判断方法。 2、笔算(课件出示) 84÷20= 430÷60= 3、教师导入本课,板书课题: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四舍法) 4、课件出示目标,默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1)小题。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及第(1)小题题目: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多少个? 师: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师:和上节课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比较例题和练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1,为准确试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结合情景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问题探究 (1)84÷21的笔算 ①估一估,确定范围 师:估一估,商大概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 师:准确答案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汇报计算过程,教师加以补充。 ②小组交流,展示汇报 预设:方法一:用口算的方法。 方法二:用“四舍”的方法 组织学生针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突出“四舍”法的普遍性。 引导:对于84÷21这道题来说,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小,可以直接看出商是几,当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商的时候,我们可以把21看做20,转化成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想商,具体过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反思范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课和上一节课相比,区别就是:加法需要进位,减法需要退位。从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入,让学生去关心他们熟知的卡通人物欢欢和乐乐所作的事,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把收集的信息在头脑中进行了整理,从而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建立在二十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的。通过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看到多样化的计算方法,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同时也让他们在比较中寻找最为方便的计算方法。此外,集体的合作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成果。 在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加减法计算中,减法一直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多种算法的展示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多方位的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选择他们能理解并运用的计算方法。这是包括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退位和不进退位)的综合练习,数墙是上学期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堆数墙比赛“看谁的数墙堆得高又稳”,能让学生综合所学进行运用,既巩固新知,又能让学生玩的开心。 先来说进位加法:

如:27+5,有两种主要算法: 1、把27分成20和7,先算7+5=12,再算20+12=32,所以27+5=32。(也就是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再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2、把5分成3和2,先算27+3=30,再算30+2=32,所以7+5=32。(这种方法,渗透了凑十的思想,27+3可以先凑到30,所以把5分成3和2) 从课堂反馈来看,由于第一学期教进位加法时,比较注重凑十的思想,所以两种算法,学生比较喜欢用第二种方法。 再来说退位减法: 如:32—5,也有两种主要算法:和上面两种正好是对应的。 1、把32分成20和12,先算12—5=7,再算20+7=27,所以32—5=27。(由于个位上的2不够减5,所以要把32分成12和20,这个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有困难,所以在课堂上,我增加这样的一个单项训练) 2、把5分成2和3,先算32—2=30,再算30—3=27。(这个和上个学期学习退位减法的思路比较接近,所以学生相对来说对这种方法理解起来快一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现在每天都是一节新课,所以爸爸妈妈在家可要让学生多练口算,提高他们的正确率和速度。

笔算除法 例3 教学反思

《笔算除法例3》教学反思 例3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充分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明白: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看成几个十来计算,商应该在十位上。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课本教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自己试着笔算,当学生遇到百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个百时,怎么办?商应该写在什么位上?学生自己解决。通过大量的计算,使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位数。 但是在实际教学时,问题百出,整节课勉强上完,教学效果感觉不够理想,分析愿因有两点: 一、对学生认知水平掌握不够 例3的教学是在学生充分掌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完52÷2后,许多学生对笔算除法的算理及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牢固,步骤不是很清晰,但是这一情况我没有及时正确的去了解,自认为知识很简单,肯定都会了,也没有巩固就直接教学例3,导致课上学生对算理明白了,但计算过程不会书写。 二、导学稿的设计不合理 由于本人教学能力有限,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及时根据学生情况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上是情境引入,我也设计一个关于情

境的问题,让学生来做一些与本课无关的作业,即浪费了时间,也干扰了学生。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从练习题中入手,从大量的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突破难点。在教学难点的处理上,我也没有把握好,只强调让学生理解算理,而忽略了计算过程,结果出现几位同学不会写计算过程。 在我感到迷茫时,殷校长的点评使我豁然开朗。一节课的好坏,关键在预习稿的设计上,只有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关注到学生的认知起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教学效果会更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学习情况出发,精心设计预习稿,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