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预处理
原料的预处理

与机械输送相比较,气流输送有一系列的优点: (1) 气流输送时输料管和粉碎设备均在密闭负压的条 件下进行运转,粉尘飞扬问题可基本消除,有利 于实现粉碎过程无尘作业,改善劳动条件。使原 料损失和劳动条件恶化两个问题均迎刃而解。 (2) 气流输送后,铁片、石块等杂物,能较可靠地在 一级升料管的接料器底部被自动风选出来,从而 保证了筛子和设备较长期的完好使用。 (3) 输送量大,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4)采用气流输送后,细粉碎机被纳入负压,已经 粉碎好的粉料被气流从粉碎机中吸出,从而可提 高锤碎机能力50%左右。单位原料预处理消耗的 总功率比机械输送低20%。
流程三 玉米→皮带输送机→旋转分离筛→皮带输送机→永久磁铁→ 斗式提升机→粮仓→皮带输送机→提升机→比重去石机→比 重去石机→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永久磁铁→风选风送 →粉碎机
2.原料清理除杂的主要设备
(1)气流-筛式分离机 (2)磁力除铁器 (3)比重去石机
第二节 淀粉质原料的输送
国内酒精厂采用的原料输送方法有机械 输送,气流输送和混合输送三种。
一、机械输送 1.带式输送机 2.斗式提升机 3. 螺旋输送机 二、气流输送 气流输送俗称风送,是利用气流在管子中输送物料。 气流输送是一种适合于散粒状或块状物料输送的方 法,近年来,它在酒精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混合输送 混合输送是上述两种输送方式的结合。原料输送到粗 碎机的过程采用机械输送,细碎后粉料的输送则用气 流输送。
一、原料粉碎的目的
1. 原料通过粉碎,可以使原料颗粒变小、细胞组 织部分破坏、淀粉颗粒部分外泄,在进行水-热 处理时,能使包含在原料细胞中的淀粉颗粒从 细胞中游离出来,充分吸水膨胀,糊化乃至溶 解,为随后的糖化作用,并为淀粉转化成可发 酵性糖创造必要和良好的条件。 2. 粉状原料所需的蒸煮压力和温度都比较低,时 间也比较短,从而可以减少蒸汽用量,提高原 料蒸煮质量和减少可发酵性物质的损失。
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

❖ 机械去皮比手工去皮的效率高、质量好,但一 般要求去皮前原料有较卢格的分级。另外,用于果 蔬去皮的机械,特别是与果蔬接触的部分应用不锈 钢制造,否则会 使果肉褐变,且由于器具被酸腐蚀 而增加制品内的重金属含量。
有利于以后各项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如将柑橘进行
分级,按不同
❖ 的大小和成熟度分级后,有利于指定出最适合于每一 级的 机械去皮、热烫、去囊衣的工艺条件,保证以 后工艺处理的一致性,使其具有良好的 产品质量和 数量,同时也降低能耗和辅助材料的用量。
❖ 剔选时,将进厂的原料进行粗选,剔除虫蛀、霉变和 伤口大的果实,对残、次果和损伤不严重的则先进行 修整后再应用。
西红柿分级
❖ 除分级板外,有根据同样原理设计而成的分级筛。 适用于豆类、马铃薯、洋葱及部分水果,分级效率 高,比较实用。
❖ 2、机械分级 采用机械分级可大大提高分级效 率,且分级均匀一致,目前常用的机械有 :
❖ 1) 滚筒式分级机:主要部件为滚筒,实际上是一个 圆柱形的筒状筛,用 1.5~2.Omm 的不锈钢板冲孔后 卷成。其上有不同孔径的几组漏孔,原料从进口至 出口,后组的孔径逐渐比前组增大。每组滚筒下装 有集料斗。当果蔬进入时,小于第 一组孔径的果实, 从第一级筒筛落入料斗,为一级,余类推。为使原 料从筒内向出口处运动,整个滚筒装置一般有3~5的 倾角。滚筒分级机适用于山楂、蘑菇、杨梅及豆类。
❖ 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对其制成品的影响很 大,如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而且会对以后的加工工艺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加工 品的风味和综合品质,必须认真对待加工前原料的 预处理。
❖ 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包括选别、分级、洗涤、去皮、 修整、切分、烫漂 ( 预煮 ) 、 护色、半成品保存 等工序。尽管果蔬种类和品种各异,组织特性相差很 大,加工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别,但加工前的预处理过 程却基本相同。
巧克力工艺

巧克力工艺纯巧克力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投料→混合→精磨→精炼〔香料、磷脂〕→过筛→保温→调温→浇模成型→振动→冷却硬化→脱模→挑选→包装1.原料的预处理为了方便原料的混合操作,使之原料适应生产工艺的要求,一般在投料混合前对原料进行预处理。
(1)可可液块、可可脂、代可可脂的预处理可可液块、可可脂、代可可脂在常温下呈固态状,在投料前先需作熔化处理,然后才能混合精磨。
熔化后温度一般不能超过60℃。
为了加快原料的熔化速度,缩短熔化时间,可将大块分成小块,然后投入加热设备中熔化。
(2)砂糖的预处理各种巧克力都是用砂糖为基本原料的,一般含量为50%左右。
通常砂糖的结晶颗粒大小不一,糖的质粒比较大时,放在嘴里,就感到粗糙,这样巧克力应有的细腻性就会消失,如果将砂糖粉碎和研磨成粉,制成的产品组织结构就会变得细腻滑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巧克力的味感和甜度。
如果直接将砂糖和其他物料一起研磨会延长时间,因此,应先将砂糖粉碎成一定的细度,有利于物料的混合、精磨和精炼,又能使物料细度均匀。
(3)乳粉的预处理乳制品含水分多的,必须先除去水分,再将干燥乳粉通过筛选,将颗粒细小均匀者配人原料中。
乳粉脱水的方法:在加热时乳粉中添加一定量的糖。
其量最好占总配方中的10%和40%,另加l0%的水。
采用浅盘和一个热风炉分批进行干燥,或采用带式炉灶或流化床系统的连续干燥方法。
奶粉加热温度不超过l40℃为妥。
在加热过程中将所有水分失去,而呈现出金黄棕色。
2.原料的混合预处理的各种原料,按产品的配料比计量,加入捏合机中进行充分的混合。
一般采用附有定量给料器的特殊螺旋器的捏合机。
3.物料的精磨巧克力生产中,配料的精磨是基本生产环节。
精磨就是要把巧克力的每一部分质粒变得很小,吃起来很细。
(1)精磨的作用①精磨可以使物料到达一定细度,而大部分物料细度到达15~20微米,会使口感细腻润滑。
②精磨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构成高度均匀一致的分散体系,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碱液的浓度、处理的时间和碱液温度为三个重要参数, 应视不同的果蔬原料种类、成熟度和大小而定。
• 碱液去皮的处理方法:有浸碱法和淋浸法两种。
• 碱液去皮的优点: (1)、适应性广,几乎所有的果蔬均可应用碱液去皮, 且对原料 的形状大小要求不高; (2)、碱液去皮掌挥合适时,损失率较少,原料利用率
第六节
果蔬的烫漂
在生产上也称预煮。这是许多加工品制作工艺 中的一个重要工序,该工序的作用不仅是护色,而 且还有其他许多重要作用。因此,烫漂处理的好坏, 将直接关系到加工制品的质量。 果蔬的烫漂:将已切分的或经其他预处理的新 鲜果蔬原料放入沸水或热蒸汽中进行短时间的热处 理。
• 目的 :
1、加热钝化酶,防止酶褐变。
第二节
果蔬原料的清洗
• 1、清洗的目的: 洗去果蔬表面附着的灰尘、泥沙和大 量的微生物以及部分残留的化学农药,保 证产品的清洁卫生,从而保证制品的质量。
• 2、清洗的方法
(1)清洗剂的选择:常在水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 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化学试剂,即可减少可去除农药残 留,还可除去虫卵,降低耐热芽孢数量。 如常用的化学药剂有 0.5%一1.5%盐酸溶液 0.1%高锰酸钾 600mg/kg漂白粉液 在常温下浸泡数分钟,再用清水洗去化学药剂。
1%NaCL溶液,抑制酶活性3~4hr;
to燃烧炉工艺流程

to燃烧炉工艺流程燃烧炉工艺流程是指通过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氧化还原环境和燃烧产物的流动等参数,实现对原料的高效燃烧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本文将从预处理、燃料供给、燃烧过程和废气处理等方面介绍燃烧炉工艺流程。
一、预处理燃烧炉工艺流程的第一步是对原料进行预处理。
首先,原料需要经过粉碎、筛分等步骤,以确保其粒度适合燃烧炉的要求。
其次,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还需要进行干燥、脱水等处理,以提高燃烧效率。
二、燃料供给燃料供给是燃烧炉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对于固体燃料,通常采用给料机将其输送到燃烧炉内;对于液体燃料,通常采用泵将其供给到燃烧炉内;对于气体燃料,通常采用管道输送到燃烧炉内。
燃料供给的关键是要保证燃料的稳定供给和均匀分布,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质量。
三、燃烧过程燃烧炉工艺流程的核心是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是指燃料与氧气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热能的过程。
在燃烧炉内,燃料和氧气接触后,经过点火、燃烧和燃烧产物生成等阶段,最终将燃料燃烧完全,释放出热能和燃烧产物。
在燃烧过程中,需要控制燃烧温度、氧化还原环境和燃烧产物的流动,以实现高效燃烧和能量转化。
四、废气处理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对于这些废气,需要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包括除尘、脱硫和脱氮等。
除尘是通过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设备,将烟尘从废气中过滤掉;脱硫是通过石灰石、石膏等吸收剂,将二氧化硫从废气中吸收掉;脱氮是通过催化剂、还原剂等,将氮氧化物从废气中还原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燃烧炉工艺流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艺,其高效运行对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控制预处理、燃料供给、燃烧过程和废气处理等环节,可以实现高效燃烧和能量转化,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燃烧炉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原料特性、设备选择、操作参数等因素。
蛋白质分离策略

蛋白质分离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蛋白质分离的一系列方法。
浸提,超声波破碎,研磨等原料预处理方法。
蛋白质粗提纯中的盐析,透析,超滤等方法。
层析法中的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用于蛋白质初提纯。
精提纯主要是使用电泳技术,如等电聚焦,DSD-PAGE,毛细管电泳,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原料的预处理在对蛋白质分离前,首先要对所要分离的原料进行分析。
要根据分离纯化原料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如果是富蛋白,或者液体原料,如血清,蛋清,蛇毒,蝎毒等,无需进行原料预处理,直接进行蛋白质的粗提取和富集;如果是动物材料,如肉,表皮等,要去掉结缔和脂肪组织;对于植物组织和细菌要将细胞壁进行破壁处理。
对原料的预处理不仅要把蛋白质从原来组织中释放出来,而且要保持蛋白质原有的天然状态。
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溶解蛋白质的溶液一般为蛋白质缓冲溶液,缓冲溶液主要有,NaAc-HAc[1]溶液,PBS-NaCl[2][3],NaH2PO4-Na2HPO4[4]缓冲溶液,Tris-HCI缓冲溶液[5],缓冲溶液不仅可以保持蛋白质活性,还可以作为浸提液提取蛋白质。
预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浸提法,超声破碎法、研磨法、高压挤压法以及酶处理法[6]。
1.1浸提法浸提是最常用的一种溶解蛋白质的方法,主要原理是利用蛋白质在溶液中具有一定溶解度,溶解于溶液中,达到蛋白质与原料(通常是固体)的分离。
浸提液主要有,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提取水溶性蛋白质;盐,一般是NaCl,提取盐溶性蛋白质:醇,如乙酸[7],正丙醇,提取醇溶蛋白;弱酸,如乙酸[8],弱酸性缓冲溶液,如PH6.0 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提取弱酸溶性蛋白质;弱碱,主要是碱NaOH[9]或弱碱性缓冲溶液,如PH8.5KH2PO4-Na2HPO4[10],缓冲溶液,提取弱碱溶性蛋白质。
其他浸提液,如1.0mol/L盐酸胍与含有0.02%EDTA的MES溶液浸提鲨鱼软骨[11]。
原料预处理操作规程

原料预处理操作规程第⼀章装置概况第⼀节⼯艺流程简述 (1)⼀、原料油预处理及换热 (1)⼆、⼀脱四注部分 (7)第⼆节装置⼯艺标准 (12)第⼆章装置开停⼯第⼀节装置正常开⼯ (18)⼀、开⼯的准备⼯作 (18)⼆、设备、流程贯通试压 (20)三、减压塔抽真空⽓密性试验 (24)四、开车程序 (24)第⼆节装置正常停⼯ (28)⼀、停⼯的准备⼯作 (28)⼆、正常停⼯程序 (29)三、正常停⼯扫线及设备吹扫 (31)第三章岗位操作法第⼀节电脱盐脱⽔岗位操作 (33)焦化原料预处理⼯艺规程与操作法第⼀章装置概况第⼀节⼯艺流程简述1、原料油预处理及换热约45℃的原油⾃罐区经泵加压⾄l.0Mpa,经计量后进⼊原油换热系统。
原油顺序经E-2101(原油⼀初顶循环油换热器),E-2102(原油-减-线油)后,分为两路,其中:⼀路经E-2103(原油-初侧油换热器),E-1104(原油-减三),E-1105(原油-减⼆换热器)换热⾄131℃;另⼀路经E-2106(原油-减⼆换热器),E2107(原油-减渣换热器),E2108(原油-减四)换热⾄138℃,进⼊电脱盐部分。
脱后原油再分为两路分别换热:⼀路经E2109(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0(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1(原油-减四换热器)换热⾄225℃;另⼀路经E-2112(原油-减三换热器),E2113(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4(原油-减三换热器)换热⾄254℃后,与第⼀路混合,经E2115(原油-减渣换热器),E2116(原油-减四换热器),E-2117(原油-减渣换热器)换热⾄287℃后,进⼊初馏塔。
2、初馏部分126℃的初顶油⽓经初顶热⽔换热器(E2112)、初顶空冷器(EC2112)冷凝冷却⾄40℃后,进⼊初顶回流罐(V2101)。
初顶不凝⽓引⾄初顶⽡斯罐(V2111),分液后引⼊减压炉。
初顶汽油由初顶汽油泵(P2101)抽出,⼀部分作为塔顶回流返回初馏塔(T2101),另⼀部分作为产品出装置。
催化重整装置重整原料的预处理

提出问题
催化重整过程为什么要进行原料的预处 理,如果不进行原料的预处理会发生什 么?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工作原理与流程
根据催化重整的基本原理,一套完整的重整工业装置 大都包括原料预处理和催化重整两部分。以生产芳烃 为目的的重整装置还包括芳烃抽提和芳烃精馏两部分。
➢ 通常原料油含砷量在100~200ppb时,经预加氢后砷含量可 降至1~2ppb以下。若含砷量过高,则必须先经过预脱砷。
(4)重整原料的脱水(dehydration)及脱硫 (desulfurization )
➢ 从预加氢过程得到的生成油中尚溶解有H2S、NH3和H20等, 为了保护重整催化剂,必须除去这些杂质。
➢ 例如,生产芳烃时,切除<60℃的馏分;生产高辛烷 值汽油时,切除<80℃的馏分。
(3)预加氢 prehydrogenation
➢ 目的:脱除原料油中的杂质。 ➢ 将预分馏所得的原料,经钼酸镍(或钼酸钴)催化剂,在压
力1.5~1.8MPa,温度280~360℃,氢油比70~150nm3/m3, 体积空速2~4h-1条件下加氢精制,烯烃被饱和,硫化物、 氮化物、氧化物等转变成易于除掉的气体、硫化氢、氨和水; 原料中的砷、铅、铜、汞、铁等金属毒物被催化剂吸附除掉, 满足重整催化剂对原料油中杂质含量的严格要求。
➢ 汽提塔底设重沸器作为汽提塔的热源。
➢ 脱除硫化物、氮化物和水分的塔底物料(即精制油),与该塔进料换热 后作为重整反应部分的进料。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Description of the coபைடு நூலகம்tents
复习预习 1.完成平台课后测验 2.观看平台催化重整原料预处理相关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料的预处理
1、原料预处理:从原料到提取油脂前的所有准备工序。
包括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轧坯)、蒸炒等具体操作。
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制油效果
2清理
筛选、风选、磁选、比重分选等。
风选是利用物料与杂质之间悬浮速度的差别,借助风力除杂的方法。
风选的目的是清除轻杂质和灰尘,同时还能除去部分石子和土块等较重的杂质,此法常用于棉籽和葵花籽等油料的清理以及粮食、烟草等行业的除尘除异物。
磁选是利用磁力清除油料中磁性金属杂质的方法。
磁选的应用则是利用各种矿石或物料的磁性差异,在磁力及其他力作用下进行选别的过程。
干法比重分选: dry separation by specific gravity,dry gravity separation利用粮粒与杂质之间或不同粮粒之间比重的差别,借助气流和筛面的作用除杂或分选粮粒的方法
清理指标:
花生、大豆含杂量不得超过0.1%;
棉子、油菜子、芝麻含杂量不得超过0.5%;
花生、大豆、棉子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O.5%,
油菜子、芝麻清理下脚料中含油料量不得超过1.5%。
油料清理目的:出油率降低、油色加深、沉淀物过多、饼粕质量较差、生产设备效率下降、生产环境恶劣等。
2.为什么油料的要剥壳及仁壳分离:
因为:吸附油脂,造成毛油色泽深、含蜡高,设备磨损
剥壳的方法:摩擦搓碾、撞击法、剪切法、挤压法等
仁壳分离方法:主要有筛选和风选2种。
3.油料的破碎与软化
破碎: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将油料粒度变小。
破碎要求:破碎后粒度均匀,不出油,不成团,粉末少。
对大豆、花生仁要求破碎成6~8瓣即可,预榨饼要求块粒长度控制在6~10 mm为好。
常用辊式破碎机、锤片式破碎机,此外也有利用圆盘剥壳机进行破碎。
采用不同的剥壳方法。
(1)摩擦搓碾法借粗糙工作面的搓碾作用使油料壳破碎。
如圆盘剥壳机用于棉子、花生的剥壳。
(2)撞击法借壁面或打板与油料之间的撞击作用使皮壳破碎。
如离心式剥壳机用于葵花子、茶子的剥壳。
(3)剪切法借锐利工作面的剪切作用使油料皮壳破碎。
如刀板剥壳机用于棉子剥壳。
(4)挤压法借轧辊的挤压作用使油料皮壳破碎.如轧辊剥壳机用于蓖麻子剥壳。
(5)气流冲击法借助于高速气流将油料与壳碰撞,使油料皮壳破碎。
4、软化:通过对水分和温度的调节,使油料塑性增加的工序,主要应用于含油量低和含水分低的油料。
软化的方法有两种:升温加水与加温去水。
软化的目的:通过对温度和水分的调节,使油料具有适宜的弹塑性,减少轧胚时的粉末度和粘辊现象,以保证胚片的质量。
软化还可以减少轧胚时由于轧辊磨损造成的
机器的振动,以利于轧胚操作的正常进行。
软化温度:65℃左右时间:≥20min
5、轧胚:利用机械的作用,将油料由粒状轧成片状的过程。
经轧胚后制成的片状油料称为生胚,生胚经蒸炒后制成的料胚称为熟胚。
油料细胞壁破坏、缩短了油脂从油料中排出的路程。
轧胚的要求:料胚厚薄均匀,大小适度,不露油,粉末度低,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生胚厚度要求:大豆为0.3 mm,棉仁O.4 mm,菜子0.35 mm,花生仁0.5mm。
粉末度要求:过20目筛的物质不超过3%。
轧胚机:三辊、五辊、单对辊、双对辊及液压紧辊轧胚机等。
6、油料生胚的挤压膨化
油料料胚的挤压膨化是利用挤压膨化设备将生胚制成膨化颗粒物料的过程。
生胚经挤压膨化后可直接进行浸出取油。
该工艺大有取代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制油工艺的趋势。
挤压膨化的目的
油料生坯经挤压膨化后,其容重增大,多孔性增加,油料细胞组织被彻底破坏,酶类被钝化。
淀粉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但当水温至53℃以上时,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Gelatinization)。
蛋白质变性(protein denaturation)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多变性好*生产能力大*成本低*产品形状多种多样*卫生,营养损失小,消化吸收率*能量的利用率高*新食品的生产容易*食品原料中的营养几乎没有损失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健康安全食品
连续挤压蒸煮工艺的核心设备是挤压机。
挤压机具有压缩、混合、混炼、熔融、膨化、成型等功能。
挤压机的腔体可以分成3-5个区,各区可以通过蒸汽或电加热,也可通过挤压摩擦加热,从而达到蒸煮物料的目的,物料在腔体中高温、高压的作用下,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
当物料通过挤压机腔体各区的时候,可溶性的风味物资和色素可以通过腔体在高压的作用下注入到物料之中。
在挤压腔体的末端,熔融的物料通过在高压的作用下通过模板的模孔而挤出,由于压力的突然下降,水蒸汽迅速膨胀和散失,使产品形成多孔结构,然后膨化的物料被旋转刀切成一定大小的产品。
在早餐谷物食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是单螺杆挤压机和双螺杆挤压机,而双螺杆挤压机同单螺杆挤压机相比更具有优势,因为单螺杆挤压机对物料粒度、水分要求、组分要求严格,且容易产生物料倒流、螺杆易磨损等问题。
7、油料的蒸炒
油料的蒸炒是指生胚经过湿润、加热、蒸胚、炒胚等处理,成为熟胚的过程。
蒸炒的目的:
①使细胞壁内的蛋白质受热变性而凝聚;增加细胞壁的渗透性、油易于流出;
②使小油滴凝聚成大油滴;
③降低油的粘度使其易于流动。
蒸炒的要求:熟胚应生熟均匀,内外一致,熟胚水分、温度及结构性满足制油要求。
湿蒸炒(水分12%以上)、干蒸炒
五、机械压榨法制油
1.压榨取油的基本原理
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使油脂从榨料中挤压出来。
压榨法取油特点:工艺简单,配套设备少,对油料品种适应性强,生产灵活,油品质量好,色泽浅,风味纯正。
但压榨后的饼残油量高,出油效率较低,动力消耗大,零件易损耗。
2.压榨取油的必要条件:
①物料条件
一般说,施于油料上的压力越大越好,油脂排出的毛细管直径越大、数量越多越好,流油毛细管越短越好;受压油脂的粘度越低越好。
而温度是影响油脂粘度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