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热应激机理及其营养研究进展
奶牛热应激

丹尼尔:如何缓解奶牛热应激?——来自以色列的经验丹尼尔(Daniel Hojman)以色列奶牛专家奶牛热应激是怎么产生的为了更好的理解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重要性,必须首先要了产生热应激的原因,奶牛热应激是由于奶牛体内的热不断累积对牛造成不良的影响,而牛场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牛同时也有一些措施,来缓解体内热的累积,牛跟人一样都是恒温动物,体温要一直保持不变!如果天气热的话,它的体温会上升,这时候牛的大脑和神经组织就会发出一些指令,来让体温下降。
牛体内的热累积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主要的来源是周围热的气温,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咱们说热应激,其实湿度也起了非常重要的因素。
另外一个来源是牛体内自身产的热,这与产奶量成正比。
没有进入产奶阶段的牛例如干奶牛,即使天气特别热,牛也不会有热应激的表现,因为它体内不产热,环境对它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跟人不同的是牛几乎不出汗!牛的汗腺非常少。
在炎热的天气下,人第一表现就是出汗,通过汗的蒸发带走热气,从而降温。
但而牛没有这个机能的,它不会出汗。
产奶量不同热应激程度也不同现代牧业产奶量不同,奶牛对环境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当牛出现热应激,体温上升,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牛的大脑会发出第一个指令,让更多的血液流到皮肤,进行热交换,把热量释放出去。
如果这种方式不足以降低体温,牛就开始喘粗气,如果还不足够,奶牛就会减少采食量,以减少消化系统的产热量。
吃的少,产奶量自然也就下降了。
热应激可使产奶量下降20%对于一些牧场,如果不采取这种措施,高产牛的产量可能降低20%,妊娠率也会降低20%。
如果降温效果好的话,产奶量可以只下降2%,繁殖方面下降10%。
如果一头牛每天的产量是30公斤,那么降温和不降温就是6公斤和0.6公斤的差别!所以通过喷淋降温系统一头牛一天可多产5.4公斤的奶!产奶量反应降温系统效果的最直接因素。
小贴士:可以采用夏冬指数——夏季平均产奶量÷冬季平均产奶量衡量夏季降温工作的成效,夏冬指数越高越好。
奶牛热应激前言

前言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高,持续时间长,河南地处中原,6—9月份的温度最低24℃,最高可达43℃。
而奶牛具有耐寒怕热的体质特点,适应在较寒冷的地带饲养。
这是因为奶牛体型大,而单位体重的散热面积小,被毛和体组织的保温性好,饲料消耗和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产奶过程中产热量也较多,汗腺不发达,皮肤蒸发热量少,这些都决定了奶牛对热的敏感性。
奶牛最适宜的饲养温度为10—20℃,此时产奶量最高,饲料利用最经济;20℃以上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使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影响;27℃以上就会出现严重的热应激,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尤其在高温多湿季节就更为严重。
我国夏季高温足以导致奶牛的热应激,对其采食量、产奶量、繁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非常明显,进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
在夏季高温季节,如何减缓热应激和提高产奶量及奶品质量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集约化养殖,犊牛早期断奶技术越来越受到欢迎,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早期断奶而出现应激,使生长缓漫,发育不良,发病率高,影响了生产潜力。
近期的研究表明,烟酸是动物体内辅酶(NAD)和辅酶(NADP)的重要组成成分,烟酸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此两种物质都参与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三大物质代谢,为动物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给反当动物添加烟酸或烟酸铬,可提高动物对生物应激和生产技术因素影响的稳定性,促使动物高产遗传性能的充分发挥。
鉴于烟酸和烟酸铬在机体的特殊作用及它们的营养特性,它们有可能对热应激奶牛和断奶犊牛具有生产实际意义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烟酸和烟酸铬对热应激奶牛和断奶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畜禽夏季出现热应激现象较普遍,尤其像奶牛这样的不耐热动物,受热应激影响不但出现病理症状,而且产奶量常大幅度卜滑。
因此,对热应激发生的机制研究和防治热应激方法的探讨一直是畜牧业重要研究课题。
常见的防治热应激措施有改善建筑材料和建筑模式,安装电扇、水帘和喷淋装置,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氧化剂、化学镇静剂等措施。
包被γ-氨基丁酸对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效果及机理的研究

摘要本实验目的旨在于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夏季高温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效果,并从免疫、内分泌、抗氧化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
将20头胎次和泌乳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饲养(Ⅰ组),Ⅱ、Ⅲ和Ⅳ组分别于饲料中添加脂肪包被GABA 5g/d、10g/d和15g/d,预饲期7d,试验期30d。
利用电脑监控统计奶牛每头每天的泌乳量,在试验的第1d、15d和30d分别对每组奶牛,检测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人工挤奶50mL送乳品检测公司利用牛奶成分分析仪来采检测乳品质(乳糖、乳脂、乳蛋白和总干物质);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GABA浓度;HPA轴指标(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醇);离子浓度(血钾、血钠、血钙、血磷、血氯和血HCO3-);自由基水平(丙二醛)和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部分免疫指标(白介素-2、IgG、IgM和IgA);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血糖和血脂。
结果显示:(1)添加包被γ-氨基丁酸降低了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且在10d和30d 时,Ⅲ、Ⅳ组直肠温度极显著低于Ⅰ组(P <0.01),Ⅳ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Ⅰ组(P <0.05)。
(2)随着包被GABA添加量的增多,血清GABA浓度相应升高,15d,Ⅳ组的血清GABA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 <0.05),30d,Ⅲ、Ⅳ组血清GABA极显著高于Ⅰ组(P <0.01)。
(3)添加包被GABA降低了HPA轴激素浓度,15d,Ⅲ、Ⅳ组的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和Ⅳ组的皮质醇(Cor)显著低于Ⅰ组(P <0.05);30d,Ⅳ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极显著低于Ⅰ组(P <0.01),Ⅳ组皮质醇(Cor)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 <0.05)。
(4)添加包被GABA提高了血清T3、T4和生长激素(GH)的浓度,降低了胰岛素的浓度,其中,Ⅳ组T3在15和30d显著(P <0.05),Ⅳ组T4在15和30d 极显著(P <0.01),Ⅲ组T4在30d显著(P<0.05);Ⅳ组GH于15和30d分别显著(P <0.05)、极显著(P <0.01)升高,胰岛素于15和30d分别极显著(P <0.01)、显著降低(P <0.05)。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21.05.074
奶牛热应激是夏季造成奶牛养殖场经济效益下降的主 要原因,也是广大养殖户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奶牛的正常 体温为38.5C左右,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 0~20匸。当人 为或自然等因素使饲养环境温度超过25C时,奶牛就会因 温度过高产生热应激反应。热应激对奶牛的采食量生产繁殖 性能和免疫力都会产生影响,轻微的可以引起生产性能下 降严重的会造成代谢紊乱、脫水,甚至休克和死亡。
会随着气温而变化,气温越高,乳脂率就会越低。但在严重的
热应激状态下,由于泌乳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显著下降,乳脂率反而升高,乳
脂的总量仍然呈下降的趋势,气温和乳脂总产量呈显著负相
关遥
3 防控措施
培育耐热品种是防控热应激的关键措施,可
以选择耐热的海南本地牛与荷兰黑白花奶牛杂交,培育的杂
种就有明显的耐热、耐粗饲、抗病力强的优势。利用以色列荷
[3] 张继红,等.缓解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口中国奶牛,2006
01):1 4-1 7.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05期
1引起热应激的原因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此范围为等热
区,奶牛的等热区为1 0~21 ,当外界温度超出这个范围后, 机体就会表现出非特异性防御应答反应,导致发生热应激综 合症。热应激的产生和环境因素、动物的生理阶段、生产水平 以及胎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饲养的奶牛品种多为中国 荷斯坦奶牛,耐寒怕热,体型大,单位体重的散热面积小,而 且此品种的汗腺不发达,体表散热能力较差,奶牛生产活动 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在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情况下不容易散 发,易产生热应激。奶牛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饲养环境温度 超过21 °C ,奶牛的体温就会升高,超过28C ,奶牛体温就会 迅速升高,热量在体内蓄积增多,热平衡被打破,热应激综合 症就会发生。 2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2.1对奶牛生理状况的影响热应激会对奶牛的生理状态 产生很大的影响,热应激刺激下,奶牛分泌的唾液就会增多, 排汗也加速,体温明显上升,呼吸频率升高,呼吸的深度增 强,同时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泌乳量显著下降。热应 激还会使甲状腺机能下降,新陈代谢速度减缓,产热量减少, 以利于缓解热应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影响消化机能,影响 胃肠蠕动,造成食欲降低。 2.2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热应激会使奶牛的食欲和采 食量下降,会引起泌乳量下降。当饲养温度在21 C以上时, 气温每升高0.6C ,奶牛采食干物质的数量下降1.4kg,泌乳 量下降1.8kg遥据统计,泌乳奶牛每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以冬 季分娩的母牛最高,7、8月份的最低。 2.3对牛奶乳汁成分的影响奶牛热应激不仅会影响泌乳 量,还会对乳汁成份产生影响袁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及非脂 固形物含量都会因为高温而下降,导致乳品质下降。根据李 振等研究表明,一年中夏季乳脂率最低,黑白花奶牛的乳脂 率7~8月份为3.3% ,11~12月份为3.66% ,牛奶中乳脂含量
热应激对奶牛有哪些影响_

承德日报/2010年/6月/14日/第006版金土地热应激对奶牛有哪些影响承德市畜牧工作站刘爱君夏季炎热、通风不畅、牛舍内拥挤、湿度过大等因素,会形成牛舍持续高温的外部环境,对奶牛造成负面影响,当奶牛受到超出其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时,就会出现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障耐的全身性适应症,也称热应激症。
在临床上,奶牛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障耐、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瘤胃活动减弱、饮水量增加、激素代谢紊乱、产奶量下降、机体的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并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同时,受热应激的作用,奶牛会分泌更高水平的黄体酮,影响促卵泡素的分泌,出现激素代谢紊乱及繁殖障耐。
当奶牛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温度中,就会出现惊厥、虚脱、心力衰竭等一系列神经症状,最后因窒息、心脏麻痹而死亡。
生产中,热应激对奶牛所带来的危害有一定的积累作用,后期的效应可能更为严重。
1. 产奶性能降低。
热应激可使奶牛产乳量降低。
有研究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可使奶牛的产奶量校正常状态下降低30%左右。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干奶期的奶牛如处于热应激状态下,将对其下一泌乳期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热应激还会使乳脂率、乳糖、乳蛋白比率下降,牛奶中体细胞数量增加,从而降低乳汁的营养价值,影响牛奶风味。
2. 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当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下时,其奶牛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母牛出现发情周期延长,发情短促,甚至乏情,发情表现不明显,不发情牛只比例增加,影响适时配种,情期受胎率降低,早期胚胎死亡增多,怀孕率降低,容易引起早产、流产、胎儿畸形、出生胎儿体重减轻、生殖道感染和胎衣不下等。
夏季的高温、高湿,也可直接导致公牛散热不畅、体温升高,引起性欲降低、生殖器官温度升高,睾丸组织变性,精子的成熟和贮存受到影响,性腺激素分泌量和成分发生变化,严重时导致公牛不育。
3. 采食量减少。
在热应激状态下,奶牛采食量下降8—12%或更多,当环境温度达到30℃时,采食量明显降低,同时瘤胃和肠道的蠕动减缓,并且反刍时间也减少。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及中草药防治研究进展

要中必须
抓 好的重 要工作 。
2 奶 牛 热 应 激 的 判 断
2 . 1 生理 行 为 : 直肠 温 度 , 正 常情 况 下直 肠 温度
相对产奶量% 1 0 0
为3 8 . 3 + 0 . 5 c I 二 ,在 热应 激 的情 况下 ,温度 有 所 上
而
给 应 缓 供
1
右
为8 ~ 1 6 , 在这个范 围内不必动用额外 的能量去 温暖或冷却身体 ; 有利于生产性能的发挥 。当环
境 温 度超 过 临 界温 度 上 限 时 , 奶 牛 不 仅 受 到高 温
能失调 , 呼 吸困难 , 从而影响机体对疾病 的抵抗 文
力翻 。 1 . 2热应激 影 响奶牛 繁殖
正式 试期 6 0天 。实验 1 组 和 2组 在 日粮 中 添加 刺五 加提取物 2 5 0 m g / k g和 1 2 5 0 m g / k g ,对照 组不 添加 中草药提 取 物 。结 果 : 实验 1 组 和 2组 日均
产奶 量较对 照 组分 别提 高 1 6 . 6 8 %和 1 7 . 5 %; 实验 组 较对 照 组 能 够 提 高乳 脂 肪 、 乳蛋 白、 非 脂 固体 和 冰点 ( P > O . 0 5 ) , 且 能提 高乳 密 度 ( P < 0 . 0 5 ) ; 实 验 组 的雌 激素 ( E 2 ) 、 催乳 素 ( r ' R L ) 、 总蛋 白质 ( T P ) 、
激对奶 牛生理 功能 的不 良影 n N c s -  ̄ 。
3 . 2 高靖等( 2 0 1 I ) 选择 胎 次 、 泌 乳 阶段 、 日产 奶 量相 近 的奶 牛 2 4头 , 随机分 为对 照 、 实验 1 . 2组 , 每组 8头 。实验 期 内牛舍平 均温 度在 2 6  ̄ C以上 , T H I 高于 7 5 , 奶 牛处 于热应激 状态 。预试 期 7天 ,
热应激对泌乳奶牛抗氧化性能及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

分 光光 度法测 定 ,所用 仪器 为 日立全 自动原子 吸收 光谱 分光 光度 计( 日本 日立公 司) 。 124 数据 统 计 分 析 试 验 数 据 用 S S 1 。 软 。. PS 1 0版 件 进行单 因 素方差分 析处理 , 采用 F检 验 。
2 试 验结果
度 ,平 均 气 温为 (0士 .) ,空气 湿 度 为 5 % ± 2 44℃ 8
维普资讯
20 筇 第4 卷 第 5 08 4 期
Anma P o u t n・ 搁 生 产 i l rd ci o 动
热应激对泌 乳奶 牛抗氧 化性能及 微 量 元 素代 谢 的影 响
邓发 清 ( 南永 州职 业技 术 学院农科 系, 南永 州 湖 湖
应 激使奶 牛 的生产 性能下 降 , 从经 济角 度来看 ,
在各种应 激 因子 中 ,对泌 乳奶 牛影 响最大 的是 热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样 时 气温 1. 空 气湿 度 5 %。所选 择 的环 境状 86o C, 9 态 对试 验动 物 的影 响确定 为热应 激状态 和非热 应激
状 态 , 组 试验动 物 的 日产 奶量 均在 2 ~ 5k 2 5 3 g之间 。 2组 试验 动物 的 日粮组成 和 营养 配方 相 同 ,均 为全
变化 ,为 进一步 揭示奶牛 热应 激的发病 机 理和制 定
价 精 料配 合青 干苜 蓿 和一 定量 的全株 玉 米青 贮 , 自 由采食 ; 其他 饲养水 平与管 理方 法一致 。
12 试 验 方 法 .
121 采样 及 样 品处理 自颈静 脉 无菌 采血 , 置 .。 静 3 i 以 200r i 心 1 i,吸取上层 无溶 0mn后 0 mn离 / 5mn 血的血 清置 一 0℃冰 箱 中保 存 备用 。2组样 品处理 2 后 , 别在一 周 内集 中测样 。 分
奶牛热应激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研究进展

常胚数下降 了 2 % , 造成 胎衣 不下 增 多 。热 应 激条件 3 并
下 , 牛 血 清 中孕 酮 水 平 明 显 上 升 , r 、 质 醇 、 H 和 雌 母 而 乃 皮 L 二 醇 水 平 显 著 下 降 。m 清 中孕 酮 水 平 升 高 , 二 醇 、H 水 平 雌 L
降低是造成受胎 率 下降 的重 要原 因。 田允 波 、 书琴 研 曾 究表明 : 月均 气温 、 最高平均气温 、 低平均气温 、 最 超过 3 0℃
酸 (F 和总不饱和脂肪酸 ( F 的质量分 数明显变 化 , S A) U A) 总 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显著增加 ( P<0 0 ) 总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5 ,
在等热区范同 内, 有机体不需 动用生物化学机 能进行体 温调 节, 机体的基础代谢 率也 最低 。当环境 气温下 降 、 机体散 热 增加时 , 机体必须提高代谢率( 化学调节 ) 加产 热量以维持 增 体温恒定 , 处于舒 适 区下限 , 动物 开始需 要通 过体 内代谢 来 维持体温 的环境温 度 , 为“ 限临 界温度” 如果 环境气 温 称 下 ; 升高 , 体散 热受 阻 , 机 物理 调节 不 能维持 体 温恒定 , 内蓄 体 热, 体温升 高, 代谢亦随 之提高 , 会引起机 体的热 应激 , 就 进
异 不 明 显 ( 0 0 ) P> .5 。
1 热 应 激 对 奶 牛 的 危 害及 其 机 制
11 奶 牛 采 食量 减 少 . 泌乳 牛最 适 温 度 为 l 0~2 0℃ 。一 般
认为 , 境 温度达到 2 环 2℃ 以 上 会 引起 奶 牛 热 应 激 , 致 奶 牛 导
1 4 繁殖性能下降 .
而影响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力的正常发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论述奶牛热应激机理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张健1,蒋永清2,邵涛1*(1.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摘要: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奶牛业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研究奶牛热应激机制及其对策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为缓解奶牛热应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营养调控、环境调控和育种途径。
由于生产成本和奶牛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等原因,目前奶牛业生产多采用营养调控为主,辅以环境调控的综合措施。
本文综述奶牛热应激与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奶牛;热应激;营养调控中图分类号:S852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29-5130(2009)02-0088-05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是指奶牛由于受到炎热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由于奶牛体内热量的散发主要靠呼吸器官,易于发生热应激反应。
大量的饲养实践证明,在夏季由于环境气温的升高,奶牛自身机体的热调节机能开始失调,正常的功能及其激素平衡等遭到破坏,并易发生皮肤代谢受阻,体内物质代谢发生障碍,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体温上升,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发情紊乱,受胎率下降,健康水平低下,抗病能力减弱,犊牛生长缓慢及死亡率增加。
大量的统计学数字表明,在炎热的夏季由于热应激反应,平均每头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都下降[1-4]。
由于奶牛的汗腺不发达(不及人的10%)[5],所以判断奶牛是否处于热应激的状态不能依据人自身对气温的感受。
对奶牛热应激的判断常规方法主要测定牛舍的温湿指数(TH I),奶牛的体温、呼吸频率和生产性能等指标。
当T H I即温湿指数大于72时奶牛将处于热应激状态,即牛舍的温度达到35e,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时。
测定10头正常奶牛的体温,如果有7头奶牛的体温超过3914e,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若体温超过40e则处于强应激状态[6]。
测定10头正常奶牛的呼吸频率,如果有7头奶牛的呼吸频率高于80次/m in,奶牛已开始处于热应激状态;如果超过85次/m i n,则处于强应激状态[6]。
收稿日期:2008-02-27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攻关项目(2006C12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530)。
作者简介:张健(1983-),男,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1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111热应激对采食量及消化率的影响当外界温度为25e~26e时,泌乳奶牛的采食量开始下降;30e以上时急剧下降;40e时,采食量下降40%。
奶牛首先降低粗饲料的采食量,因为粗纤维在体内的消化和代谢会产生更多的热量,所以奶牛减少粗纤维的摄入量是一种抵抗热应激的本能反应[7]。
高温高湿严重热应激下,可引起消化率下降。
瘤胃微生物对温度要求严格,39e~3915e最活跃,高于此温度对瘤胃发酵不利。
夏季奶牛因炎热而大量饮水,导致瘤胃内容物流通速度过快,同样会造成瘤胃消化不良。
瘤胃内一般纤维分解菌要求pH较严格,p H在616~7最为活跃[8],纤维素得以充分消化,而热应激导致奶牛采食量的下降,必然会影响瘤胃的pH值,造成消化障碍。
112热应激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热应激引起奶牛代谢机能和酶活性的改变,导致奶牛采食量的下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造成奶牛体内营养不足,能量消耗增加。
王前[9]研究表明,温度与产奶量成强负相关(r=-018292),湿度与产奶量成中等负相关(r=-015390),表明温度湿度越高,产奶量越低。
高温除了降低奶牛产奶量,还导致牛奶品质降低,主要表现在乳脂率、乳蛋白和乳中非脂固形物等。
粗饲料消化减少使瘤胃p H值降低,从而乙酸含量降低,导致乳脂率和产奶量下降。
刘瑞生[10]报道, 27e以上温度时,乳脂率开始下降。
高温与乳脂率的相关系数为-0123,与非脂固形物相关系数为-0161。
夏季牛奶的乳脂率平均降低011%,且乳脂成分中短链脂肪酸下降,长链脂肪酸增加。
热应激时,乳脂率平均下降013~015个百分点。
113热应激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热应激的环境可使母牛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孕酮和雌激素水平降低,促黄体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减少。
高温影响卵细胞的分化、发育、着床,甚至影响性机能、分娩及第二性征的表现[11-14]。
李建国[14]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从24e上升到2811e 时,母牛受胎率下降1311%,胎衣不下发病率提高23133%。
热应激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精子的成熟和精液成分。
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引起奶牛阴囊和睾丸温度升高,造成睾丸生殖上皮变性,使精子成熟和贮存受到影响,性腺分泌量和成分发生变化,这些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牛精液品质,从而影响奶牛繁殖率。
114热应激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p H值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碳酸氢钠和碳酸的相对浓度[8]。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通过调节机制保持血液p H值的恒定。
热应激奶牛的呼吸频率增加, CO2呼出超过了体内形成的速度,引起血液中的碳酸分解,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血液p H值升高。
在热应激下,肾脏分泌H C O3-导致血液中H CO3-的浓度下降,尿p H值升高。
李建国等[13]对不同季节的奶牛的血清红细胞钾进行了测定,发现产奶最低时,血清红细胞钾的浓度最低,且血清红细胞钾跟其产奶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日前,血清红细胞钾作为评定奶牛耐热性最可靠的生化指标之一[7]。
热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激活及所导致糖皮质、类固醇分泌的增加,有利于机体动员能量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应激还可以使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活动加强,使体液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11]。
热应激时,血清中C-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6]。
由于采食量减少,钙摄入量不足,热应激可引起血钙含量明显下降[14]。
在热应激状态下,血浆中的核黄素、烟酸、泛酸、生物素、V B2等含量也下降。
夏季热应激期间(6~8月)血清中A-球蛋白水平分别比非应激期间(3~5月份,9~11月份和12 ~2月份)降低35181%,16148%和39151%,抗坏血酸浓度也降低。
2热应激的营养调控211能量水平在热应激的情况下,能量摄入量减少,而维持能量需要却升高,因而能量是高产奶牛日粮中的第一限制性养分。
在饲料干物质摄入量降低的情况下,为满足机体维持能量的需要,应提高日粮中能量水平,可通过降低日粮中粗精比或添加脂肪等途径来实现。
M cdow ell[10]等估计31e~32e时,每生产1千焦乳能所需的消化能较18e~21e时增加10%~27%。
当喂给奶牛高消化率日粮时,采食量下降,而能量的摄入量变化不大,会降低乳牛的乳脂率,并引起奶牛胃肠运动失调,导致酸中毒。
目前应用于提高能量水平的添加剂主要有脂肪酸钙和乙酸钠。
脂肪在奶牛瘤胃内不参与发酵,其能量浓度大,热增耗少,为弥补能量损失和乳脂率下降,可给奶牛补充适当的脂肪,尤其是短链脂肪。
脂肪酸钙是一种由各种动植物油脂与氯化钙经皂化反应形成的能量补充剂,补饲奶牛后安全通过瘤胃,在皱胃内分解成可直接吸收利用脂肪酸和钙,从而为奶牛代谢提供能量,提高泌乳性能。
刘艳琴等[16]在炎热夏季奶牛日粮中每天添加200g/头脂肪酸钙,具有一定的抗热应激作用,使呼吸频率和脉搏降低,产奶量提高2133kg(P<0105)血糖含量显著升高(P<0105)。
脂肪酸钙的抗热应激作用与添加量有关,添加400g 脂肪酸钙对产奶量和血糖浓度影响不大。
因此在产奶高峰和夏季补饲瘤胃脂肪酸钙,是解决高产奶牛及热应激条件下能量负平衡的有效方法。
乙酸钠作为反刍动物重要的能量供给物,可能通过能量的补给改善甲状腺机能,提供乳汁合成前体,对炎热环境下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过程,既参与机体代谢的调控,同时有利于机体水盐代谢的平衡。
陈杰等[17]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奶牛日粮中每天添加300g/头乙酸钠,可使产奶量及乳脂率明显增加,血浆压、T4和Na+显著或极显著增加,K+、和PC V未见有明显变化。
陈杰以往试验也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乙酸钠,可在一定程度下缓解外界高温对奶牛产奶性能的抑制作用。
212蛋白质水平大量饲养实践及其专家们研究结果都促使人们注意到了限制性蛋白质的重要性。
而在热应激状态下所产生的问题是蛋白质的供给量过剩。
对于奶牛来说,蛋白质在瘤胃中的可溶性和易分解性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们的饲养研究结果表明,当奶牛的氨基酸供给量超过需要量而所需要能量同时又得不到满足时,氨基酸将会作为能量被分解来利用,而这时热的生成量将会相应的有所增加。
因此,在这种状态下,过剩的非需求量的氮必须消除,而奶牛饲料中的能量供应还要有充足的保证。
过瘤胃蛋白质则可以应用于缓解奶牛的热应激。
H uber等[18]试验表明,提高粗蛋白质质量可以弥补热应激导致的产奶量降低。
李如治等[19]研究发现,高蛋白组(粗蛋白增加50%)产乳量较对照组提高816%,饲料利用率提高219%,表明高蛋白能显著提高夏季奶牛的产乳量。
热应激和高降解蛋白质日粮间存在拮抗作用,但当过瘤胃蛋白在日粮中的比例由28%~30%提高到35%~38%时,高产奶牛产奶量相应会下降。
一些试验表明,混合使用过瘤胃蛋白和非蛋白氮则不会降低产奶量。
在以玉米青贮为主的日粮中,蛋白质占日粮干物质的16%~17%,并添加优良的过瘤胃蛋白饲料(啤酒糟)时,可以降低奶牛的热应激。
在泌乳初期要提高产奶量,避免日粮蛋白在瘤胃中的降解是很重要的,喂给略高水平的蛋白质,且过瘤胃蛋白占日粮的35%以上,是提高奶牛产奶量,减少因热应激造成泌乳量下降的关键所在。
213维生素奶牛瘤胃内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夏季需要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以改善奶牛健康,提高产奶量。
夏季奶牛饲料中增加维生素,尤其以维生素A重要,黄美音[20]报道,每日每头由5万U提高到15万U,还可在夏天适当多喂一些胡萝卜或青菜。
目前使用胡萝卜素的效果还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认为,B-胡萝卜素能提高繁殖力,但是另一些研究认为没有效果或有负效果。
A rech i g a等[21]研究报道,热应激状态下每天每头奶牛补充400m g B-胡萝卜素可能对泌乳量有好处,但对繁殖性能没有影响。
这可能与B-胡萝卜素提高了乳腺组织中抗自由基的水平,从而减少了自由基对乳腺细胞的损伤有关。
维生素C是国内外研究报道最多的抗热应激添加剂之一,被认为是抗应激因子,在类固醇激素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在日粮中补充维生素C 后,可明显抑制牛体温上升,提高采食量,降低血液中皮质醇浓度,增加骨中钙的活性,从而减轻热应激影响。
李建国等[6]研究表明,夏季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清中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比非热应激期冬、春、秋季降低26103%,13135%,15101%,由此推断,日粮中添加抗坏血酸有助于缓解热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