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热应激
如何应对奶牛热应激

能 量 过 高 或 过 低 都 会 导 致 产 奶 量 和 乳 脂 率 下 降 。一 般 情 况 下 奶 牛 日粮 总 可
消 化 养 分 在 6 ~ 0 。或 日粮 干 物 质 含 07%
热 应 激 下 奶 牛 瘤 胃微 生 物 的 活 性 受到 影 响 。
左 右 ;严 重 热 应 激 ,奶 牛每 天 奶 损 失 9
千 克 以上 。
2 . 搭 凉 棚 .1 2 在 运 动 场 搭 建 凉 棚 . 防 止 太 阳 光
1 时 采 食 量 的影 响 . 2 饲 料 的 消 化 和 养 分 在 体 内 的 代 谢
直 射 带 来 的 热 效 应 。凉 棚 以 南 北 为 长
料 的 饲 喂 量 , 即 要 适 当 增 加 脂 肪 和 蛋 白 质 较 高 的 优 质 精 料 ,以 保 证 奶 牛 体 内 代 谢 的 需 要 ,同 时 要 适 当 减 少 青 贮 饲 料 的 饲 喂 比例 ,增 喂 鲜 嫩 多 汁 的 青
维 生 素 具 有 抗 热 应 激 的 作 用 。 烟 酸 可提 高夏 季 热应 激奶 牛 的产 奶 量 . 而 奶 成 分 不 受 影 响 。维 生 素 C有 清 凉
提 高 消化 吸 收率 。N H O 的用 量 为 精 aC 料 量 的 1 1 % ,饲 料 中镁 、钾 和 钠 的 ~. 5
含 量 ( 干 物 质 ) 分 别 以 02 03 % 、 占 .~ . 5
1 % 和 05 06 为 宜 。 . 5 .— .%
2 15 维 生 素 ..
造 成 奶 牛 体 温 升 高 ,呼 吸 加 快 ,食 欲 下 降 ,繁 殖率 下 降 ,甚 至死 亡 。 那 么 , 热 应 激 对 奶 牛 有 哪 些 影 响 . 以 及 如 何
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及预防措施

热应激对奶牛 的不 良影响及预 防措施
潘 清 ( 宁省 凌 源市畜牧技 术 推广 站 1 2 0 ) 辽 2 5 0
应 激 是动 物 机 体 受 到强 烈 刺 激 ,
处 于 “ 张 状 态 ” 时 发 生 的 一 系 列 非 紧 2 预 防措 施
2 1 调 整 日粮 配 合 .
尤 其 是 粗 饲 料 . 宜 安 排 在 晚 上 8点 到
早 上 5点 饲 喂 . 中 午 可 用 麦 麸 和 豆 腐
激 反 应 ,所 以要 特 别 引 起 重 视 。 1 热 应 激 的 产 生 和 对 奶 牛 的 不 良
影 响
多 喂 一 些 新 鲜 的 青 绿 多 汁饲 料 ,如 优 质 牧 草 、胡 萝 b 。 还 要 注 意 维 生 素 等
周 嗣 环 境 进 行 喷 洒 杀 虫 , 以保 证 奶 牛
体 温 升 高 ,采 食 量 明 显 下 降 ,产 奶 量
下 降 ,乳 脂 率 、 乳 蛋 白 率 、 乳 糖 率 下 降 ,发 情 紊 乱 ,配 种 受 胎 率 下 降 ,卵 子 受 精 率 低 ,受 精 卵难 以 着 床 , } 现 n
和 矿 物 质 的 补 充 ,特 别 是 钾 、 镁 、钙 、
渣 用 凉 水 稀 释 成 粥 样 喂 给 。 饲 喂 时 要 少 给 勤 添 . 日喂 3 4次 为 宜 。 每 次 喂  ̄
完 后 要 及 时 清 理 料 槽 。 防 止 料 槽 内 的 剩 料 堆 积 发 酵 、酸 败 变质 。 26 在 饲 料 中添加 小 苏打 .
应 激 不 是 一 种 病 ,但 却 是 多 种 疾 病 的
发 生原 因 。奶 牛 ( 别 是高 产 奶 牛 ) 特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夏季是奶牛生产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奶牛热应激。
热应激是由于奶牛在高温环境下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来保持体温平衡,从而导致身体发生异常的一种情况。
在夏季,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加,奶牛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法。
一、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1.高温环境下的呼吸困难在高温下,奶牛会因为体温升高而出现口唇发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2.体温调节机制失效奶牛的体温调节机制比较薄弱,无法在高温环境中有效地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3.生产和泌乳压力夏季是奶牛的高产期,面临着较大的生产和泌乳压力,加上高温环境的影响,更容易导致热应激的发生。
4.缺乏足够清洁和凉爽的水源水是奶牛生存的重要条件,而在高温环境下奶牛容易出汗、呼吸急促,因此需要更多的清洁和凉爽的水源来降低体温。
1.体温升高奶牛因为热应激导致体温升高,通常会超过39.5摄氏度以上。
2.食欲下降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奶牛常常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甚至拒绝进食。
3.产奶量下降由于热应激影响了奶牛的生理机能,导致产奶量也会相应地下降。
4.活动减少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奶牛会出现活动减少、无精打采的症状,甚至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
1.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在夏季高温时期,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增加饲养场地的阴凉覆盖物等方式来提供凉爽的环境。
2.确保充足的水源和饲料提供充足的清洁和凉爽的水源,保障奶牛的水分摄入量,同时需要给予易消化的饲料,确保奶牛的饮食均衡。
3.调整饲养管理方式避免奶牛在高温时段活动,可将奶牛在清晨和傍晚放牧,减少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避免中午高温时段的放牧。
4.适时喷水降温在高温时段,通过对奶牛进行适时的喷水降温,可以有效地减少体温的升高,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热应激的影响。
5.定期进行体温的监测和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温的监测和体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热应激的发生。
奶牛热应激

浅谈奶牛热应激1、什么是热应激?牛最适温度范围为1.1℃~23.3℃。
在此范围内,牛可通过自身的体内调节(产热和散热平衡)机制,维持体温恒定,不表现出异常反应,牛的产奶性能、繁殖性能以及健康状态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一旦由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辐射强度加强以及空气流动速度减弱,或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牛体出现不适(体温增高,呼吸和脉搏加快,采食量和产奶量减少)甚至发生中暑,严重的造成死亡。
这种现象称为热应激。
奶牛是恒温动物,机体在代谢活动中不断产生热量,尤其在采食大量的粗饲料和分泌大量牛奶时,由于发酵作用和体内新陈代谢作用的增强,产生了很多的发酵热和体增热。
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热量除了维持牛的正常体温外,多余的部分依靠辐射、传导、对流(非蒸发散热)的方式散发于周围环境。
但当外界环境温度过高(23.3℃以上),体内产生的热量依靠非蒸发散热的方式不能奏效时,就必需依靠出汗和汗液的蒸发的方式散热。
但牛的汗腺很不发达(仅为人体的10%),不可能“大汗淋漓”,因此在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时,就会使牛“中暑”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
热应激的出现有两个主要因素:空气温度和湿度。
据此,可以将热应激分为四个不同等级(见图1):①中度热应激主要表现为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减少,呼吸、心跳加速。
②严重热应激此时,除了采食量和产奶量明显减少(约为20~40%),呼吸、心跳加速以外,牛有出现口流粘液和舌头外伸等反应症状。
③危险应激牛除了有更为加剧的严重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繁殖机能紊乱,乳房炎发病率增加,内分泌腺体功能降低以及电解质平衡失调等现象。
④致命应激可使牛出现的上述应激反应更加严重,以至死亡。
由此可见,即使在27℃的一般温度条件下,如果当时的相对湿度超过35%,也可能对牛造成热应激。
2 热应激对牛的不利影响2.1 热应激对采食量和消化率的影响当环境温度在25℃~27℃时,奶牛的采食量降低;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0℃以上,采食量急剧下降;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采食量减少60~80%。
奶牛热应激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热应激(Heat Stress)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
一、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奶牛与人一样都是恒温动物,正常体温为38.5℃左右,但与人不同的是牛几乎不出汗,牛的汗腺非常少,因此散热能力较差。
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
当人为或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引起周围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可产生应激反应。
二、奶牛热应激的危害奶牛热应激是造成夏季奶牛业损失的主要原因。
温度在20℃以上产奶量就会下降,并且在28℃以上产奶量下降可达50%以上。
外界温度的升高可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在40℃时的采食通常不会超过18℃~20℃的60%,40℃以上时部分不耐热的奶牛停止采食,如果发生热浪(异常热通常伴随高湿度天气持续一天以上,一般持续几天或几周这是气象学词典上的定义;通常使用热浪的概念为日最高温度高于32℃并持续3~5 d),往往会导致奶牛的死亡。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炎热夏季对奶牛热应激的影响,对保证奶牛高产、稳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三、奶牛热应激的控制措施1.奶牛场建设应考虑奶牛热应激,为奶牛创建适宜的环境条件。
牛场应选择地势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
牛舍应建造在通风良好处,促进牛舍内热量和水分的排出。
牛舍朝向一般为南北方向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30度。
对于牛舍采用哪种建筑形式比较好,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择,特别是降雨量。
屋顶高度不低于3 m,最好达到4 m,牛舍两侧0.3 m 高的墙体以上能够全部敞开。
屋檐和屋脊留通风带,宽度根据牛舍的规模设计,屋面的坡度至少是1:3,尽量做好自然通风。
采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屋顶,加强隔热设计。
屋顶采用隔热材料,如泡沫、木板等,因为房顶吸引热量后,向室内幅射,加上隔热层后,可减弱辐射热向舍内传递。
牛舍屋顶的颜色最好是白色,以减少热辐射。
奶牛热应激

此外,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明显增加
热应激与干物质采食量
当环境温度从17.7°C升高到30°C 时 --奶牛的精料采食量下降5% --干草的采食量则下降22%
体重600kg时,产奶27kg和3.7%乳脂的奶 牛在不同温度下的干物质进食量需要和实 际采食量的变化
温度 维持需要 DMI需要量
2 、-0.5 °C----20 °C (JoRnson,1987)
3 、5 °C ----26 °C (Berman,1985)
热应激的原因
环境:温度 温湿指数(THI)
湿度 营养:瘤胃发酵
热增耗 营养代谢
干奶母牛的降温
在干奶期间 犊牛体重 泌乳期150天产奶量
喷淋+风扇
+2.6kg
+3.5kg/日
饲料的热增耗
低质和高纤维饲草的热增耗最高 -需要更多的微生物发酵 -产生较多的乙酸,利用效率低 精料和低纤维饲料的热增耗低 脂肪的热增耗最低
提高热应激条件下DMI的建议
增加饲喂次数和推料次数 利用晚间温度降低时,提倡夜间饲喂 青贮饲料必须新鲜(预防二次发酵) 提供优质和适口性好的饲草 在饲喂区采取降温措施 -风扇 时奶牛对疾病易感性增加 热应激后相对一个时期,奶牛仍然抵抗 力下降 某些矿物质如Cu,Zn,Se参与免疫系统 由于DMI的减少,因此矿物质的浓度需 求也相应提高
热应激与维生素
有关维生素对抗热应激的研究甚少 但热应激时,奶牛的疫病易感性增加是 确定的 维生素A、E与免疫系统有关,应该增加 由于热应激期间对采食量的减少,其维 生素的浓度应相应提高
不同温度下满足维持需要的变化
奶牛热应激及其应对措施

物理降温与通风换气
物理降温
可以使用冷水浇淋、风扇降温、湿毛 巾擦拭等方法来降低奶牛的体温。同 时,可以在牛舍内放置一些冰块或冰 袋,以降低环境温度。
通风换气
保持牛舍的通风换气,可以促进空气 流通,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热应激对 奶牛的影响。同时,要注意避免直接 吹向奶牛,以免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 。
调整饲料配方与饲喂时间
分析数据并调整管理方案
数据分析
对监测到的生理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分 析,找出热应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S
管理方案调整
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奶牛的管理方案,如 改善饲养环境、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运动 等,以降低热应激的风险。同时,定期对 管理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有效性 和可行性。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奶牛热应激及其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增加通风量
保持牛舍通风良好,有助 于降低环境温度和湿度, 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合理布局牛舍
合理规划牛舍布局,确保 牛舍间距适宜,避免阳光 直射和热辐射对奶牛的影 响。
调整饲养管理
调整饲料配方
适当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粗纤维的含量,以减 轻奶牛消化系统的负担。
增加饮水次数和饮水量
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供应,增加饮水次数和饮水量,有助于降低体 温和缓解热应激。
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指标的影响
体温变化
热应激时,奶牛的体温会升高,通常会超过正 常范围。
呼吸频率
热应激时,奶牛的呼吸频率会加快,以增加散 热。
血液生化指标
热应激时,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会发生改变,如血清尿素氮、葡萄糖等含量升 高。
02
奶牛热应激的识别与评估
观察临床症状
奶牛热应激及其应对措施

04
奶牛热应激的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服用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粉等,有助于缓解奶牛的发热和炎症。
补充体液
通过口服补液盐或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等,防止奶牛脱水,维 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抗感染治疗
对于合并感染的奶牛,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在奶牛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有助于降低体温, 缓解热应激症状。
进一步了解奶牛在热应激条件下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包括体温调节、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
探索奶牛热应激的遗传基础
研究奶牛抗热应激的遗传基础,发掘与抗热应激相关的基因和标记,为抗热应激 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探索新型抗热应激技术手段
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
研究具有抗热应激作用的饲料添加剂 ,如抗氧化剂、抗炎剂、免疫增强剂 等,以提高奶牛的抗热应激能力。
调整饲料配方
降低蛋白质和能量含量
适当减少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以减轻奶牛消化系统的负 担,降低热应激的风险。
增加粗纤维和维生素含量
在饲料中增加粗纤维和维生素的含量,有助于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抵抗热应激。
使用抗热应激添加剂
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热应激添加剂,如电解质、维生素、氨基酸等 ,有助于缓解奶牛的热应激症状。
热应激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乳脂 率降低、乳蛋白含量减少等,同时可 能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
热应激的危害
经济效益下降
01
热应激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产奶量减少,直接影响到奶牛
场的经济效益。
动物福利问题
02
长时间的热应激会导致奶牛出现疲劳、消瘦等症状,严重影响
了奶牛的生存质量和福利。
食品安全问题
遮阳措施
在牛舍周围种植遮阳植物或搭建遮阳棚,减少阳 光直射,降低牛舍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尼尔:如何缓解奶牛热应激?——来自以色列的经验丹尼尔(Daniel Hojman)以色列奶牛专家奶牛热应激是怎么产生的为了更好的理解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重要性,必须首先要了产生热应激的原因,奶牛热应激是由于奶牛体内的热不断累积对牛造成不良的影响,而牛场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牛同时也有一些措施,来缓解体内热的累积,牛跟人一样都是恒温动物,体温要一直保持不变!如果天气热的话,它的体温会上升,这时候牛的大脑和神经组织就会发出一些指令,来让体温下降。
牛体内的热累积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主要的来源是周围热的气温,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咱们说热应激,其实湿度也起了非常重要的因素。
另外一个来源是牛体内自身产的热,这与产奶量成正比。
没有进入产奶阶段的牛例如干奶牛,即使天气特别热,牛也不会有热应激的表现,因为它体内不产热,环境对它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跟人不同的是牛几乎不出汗!牛的汗腺非常少。
在炎热的天气下,人第一表现就是出汗,通过汗的蒸发带走热气,从而降温。
但而牛没有这个机能的,它不会出汗。
产奶量不同热应激程度也不同现代牧业产奶量不同,奶牛对环境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当牛出现热应激,体温上升,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牛的大脑会发出第一个指令,让更多的血液流到皮肤,进行热交换,把热量释放出去。
如果这种方式不足以降低体温,牛就开始喘粗气,如果还不足够,奶牛就会减少采食量,以减少消化系统的产热量。
吃的少,产奶量自然也就下降了。
热应激可使产奶量下降20%对于一些牧场,如果不采取这种措施,高产牛的产量可能降低20%,妊娠率也会降低20%。
如果降温效果好的话,产奶量可以只下降2%,繁殖方面下降10%。
如果一头牛每天的产量是30公斤,那么降温和不降温就是6公斤和0.6公斤的差别!所以通过喷淋降温系统一头牛一天可多产5.4公斤的奶!产奶量反应降温系统效果的最直接因素。
小贴士:可以采用夏冬指数——夏季平均产奶量÷冬季平均产奶量衡量夏季降温工作的成效,夏冬指数越高越好。
在美国,夏冬指数最好的能达到98%,如果不采取任何降温措施,夏冬指数为80%。
给奶牛降温主要采用哪些方法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降低牛棚的温度。
可以在牛棚里安装空调,像沙特阿拉伯这样比较富裕的国家就是这么做的。
另外一种方法是降低牛周围的环境温度,主要是采食区的气温。
不同的牛舍环境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炎热干燥的环境可以给牛喷淋或喷雾,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牛周围的气温。
因为干燥,牛周围的水汽容易蒸发,这要就可以带走热量,降低牛周围的温度。
但如果牛棚不是特别干燥,稍微有些潮湿,这种方法就不会很有效。
炎热潮湿的环境给牛体降温的主要方法是喷淋。
而且喷淋时水滴要大,要有一定冲力,一定保证能落到牛的皮肤上,而不是只挂在牛毛上,这样才能给牛体降温。
1克水在牛皮上变成气态可以带走0.578千卡的热量。
当水分挥发到一定程度时,牛周围的空气开始变得潮湿,这使接下来水分的挥发很困难,最后就像蒸桑拿一样,所以我们需要使用风扇,把潮湿的空气吹走。
喷淋和吹风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降温的效果。
小贴士:喷淋的水压要有三个大气压,水滴要有冲力,一定保证能落到牛的皮肤上,不能让只挂到牛毛上。
现代牧业中国奶牛场存在哪些误区在中国,很多牧场的降温设备很齐全,例如风扇、喷淋都有,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设备让牛降温。
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一种是一直喷淋,没有风扇吹;另一种是风扇干吹不喷水。
如果只吹风,就相当于把热量从一头移到另一头,有哪位没有降温,因此并没有把牛体内的热量带走。
人吹风扇时之所以会感觉到凉爽是因为我们的汗腺很发达,但牛不同,牛几乎不出汗,所以只吹风的话完全没法给牛降温。
正确的做法是先给牛喷淋,让牛皮湿透,然后再给牛吹风,等吹干后再喷淋,这样循环。
小贴士:喷淋降温系统可以安装在四个地方:采食区、待挤厅、挤奶厅和专门的降温工作间。
因为挤奶厅比较潮湿,只安装风扇即可;待挤厅需安装喷淋系统和风扇,挤奶前专门给牛降温;另外是单独建一个小工作间,在牛挤完奶后,再专门降温。
如何控制喷淋和吹风的时间喷淋的时间取决于水滴的大小,水量的多少!在待挤厅使用的喷头规格是每小时喷水500升,而采食区使用的是每小时喷水120-180升的喷头,因为采食区牛的密度比较小。
两种喷头都是喷淋30秒就可以,然后停止喷淋,吹风4.5分钟,这样5分钟一个循环。
待挤厅一般需要进行6到8个循环,即30-40分钟。
待牛回到采食区后还要继续进行“喷淋-吹风”循环,循环越多次效果越好。
每头牛每天至少要有5-8小时享受这种降温。
5到8个小时怎么算呢?比如一天挤三次奶,牛每天就会三次进待挤厅,总共就有90-120分钟的降温。
只在待挤厅降温是达不到5-8小时的,所以必须在采食区等其他地方降温。
同时我们要在牛采食的区域,上面有很多风扇,我们要测一测风扇的风速,这个风扇能够到最远的地方,比如说这一个风扇、这一个风扇、这个风扇下面的风,其实是这个风扇吹的,我们要在这量一量这个风扇的风速,现代牧业要达到2.5米每秒至少是这个速度。
小贴士:喷淋系统采用铁水管,而不用塑料管,因为水压比较大,塑料管容易弯曲,进而影响到喷淋的方向!风扇是降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可以使用10年,简单计算一下,降温系统90%的花费会来自电费,所以在购买风扇的时候除考虑风速外,还要考虑风扇的耗电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以牧场以前一个牛棚使用四个大风扇,每一个风扇3千瓦,四个风扇就是12千瓦,后来改装成12个小风扇,每个风扇0.75千瓦,总共才9千瓦,风速更快且耗电量更少了,小风扇有的时候效果更好!小贴士:100头牛的牛棚一般安装50个喷头就可以了,因为喷头可以辐射1.5米。
喷头的高度离牛背1.5米,不能高于1.5米。
采食区的喷头应该朝料槽的相反方向,不能喷到料槽。
待挤厅的喷头则可以360度喷淋。
如果牛群特别大,挤奶台又比较小,挤奶班次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或者是挤奶厅离牛棚比较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每次撒了新料的时候,所有牛都跑过来吃料,这时候锁住颈夹把牛固定,然后开始喷淋、吹风,强制给牛降温。
有些牛场喷淋和风扇在工作的时候,牛棚里却没有牛,这要即达不到给牛降温的效果,又浪费资源,所以必须采取一些强制措施给牛降温,例如有专门的工人把牛赶到牛棚,把颈夹锁上,开始喷淋、吹风。
不能以为有了喷淋有了风扇,就觉得一切万事大吉了,我们必须要以正确的方法来使用我们的设备,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奶农能够按照这些方法来做的话,你在喷淋系统上所投资的钱,会收到更多的回报。
改善奶牛福利待遇控制热应激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奶牛夏秋两季产奶性能下降和繁殖力降低。
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
夏季炎热,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慢,当受到高温刺激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内营养呈负平衡,造成奶牛体重减轻,体况下降;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下降,繁殖率下降,患病和死亡率增加。
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
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
高温、高湿对奶牛生产性能现代牧业的影响更大,请注意这样3个温度、湿度范围:当温度为38℃,湿度为20%,应当认真采取措施,以减轻奶牛所受环境的压力,此时要采取一些散热措施;当温度达到38℃,湿度为50%,奶牛就会发生危险;当温度为38℃,湿度为80%时对奶牛是致命的,这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散热和改善奶牛的营养供给,使其增加采食量。
提高福利待遇改善环境条件通过改善奶牛的生存环境来减轻炎热对奶牛造成的压力。
首先要阻断外部的热源进入牛舍和运动场,同时促进牛舍内的热量和水分向外排出,通过送风、喷水、洒水等措施促进奶牛体热的散发。
在空气污浊且不流通的地方,奶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危险,甚至毙命,这就要求在待挤奶区和挤奶区也要加强奶牛的防暑降温工作。
1.牛舍应建造在通风良好处,促进牛舍内热量和水分的排出。
采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屋顶或增设顶棚,以减少热辐射。
在牛舍房顶搭建凉棚,种瓜蔓,喷水或刷石灰浆,以减少反射热和辐射热。
2.在奶牛运动场搭建简易凉棚,凉棚以高5米为宜,顶棚的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辐射系数小,顶棚要建成倾斜式,以利空气流通。
3.在舍内安装大型换气扇和风量较大的电扇,加速舍内气体的流速,以利牛体散热,炎热季节送风效果最好,这对牛体热的散发非常重要。
但夜间奶牛体温和气温的差异相对较大,可以缩短送风时间。
一般奶牛体温峰值出现在傍晚,因此,当气温高于29℃,湿度在50%以上时,从早晨5点到夜间1点都需要降温。
晚上横卧牛较多,可改为地位换气和送风。
4.在舍内安装喷雾装置,最好和通风装置一起装,喷雾并送风能显著促进牛体热量的散发。
但应注意把握好喷雾时间,如果喷雾时间过长,会造成牛舍湿度过高,又浪费水。
据试验,每隔5分钟喷雾一次,每次持续3分钟,同时装有风扇,会使牛舍温度比不装喷雾只装风扇的降低1.5℃。
5.在牛舍和运动场周围适度种植树和草,以减少日光辐射,防止热气进入牛舍,改善牛场小气候。
6.在奶牛待挤奶区和挤奶期间需进行降温。
夏天奶牛行走到待挤奶区会增大热应激,同时奶牛在挤奶过程中产热量会增加,因此有必要在这两个区进行降温,安装较大功率的风扇,使大量空气吹过牛体周围。
调整饲料营养改善饲养管理通过调整饲料结构和饲喂技术,尽量减少或抑制与产奶无关的热量的产生。
1.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采食量下降。
据测定,气温在22℃~25℃时,奶牛采食量出现下降,30℃以上时明显下降,下降幅度高达50%以上。
因此,增强奶牛食欲是减缓热应激的重要措施。
(1)提高奶牛日粮的蛋白水平,一般在18%~20%,提高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占粗蛋白的35%以上。
但必须现代牧业注意不过量,否则过量的蛋白质被脱氨基供能,增加“热增耗”,加剧热应激。
增加优质粗饲料如苜蓿干草的喂量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如胡萝卜等。
(2)夏季的日粮浓度要高,体积要小,尽量满足个体营养的需要。
添加脂肪酸钙、棉籽等过瘤胃脂肪,日粮脂肪含量可达到5%左右。
(3)夏季奶牛日粮要控制粗饲料的喂量,提高精料比例,劣质粗饲料会使奶牛产热量增加。
但应注意日粮精料最大比例不宜超过60%,以免影响乳脂率及出现代谢性紊乱。
2.在奶牛饲喂方法上应当采用少喂勤添,精料一般日喂4次为宜。
要防止饲料在饲槽内堆积发酵酸败变质。
3.调整饲喂时间,由于采食后的2小时~3小时为热能生产的高峰阶段,因此夏天在饲喂时间上,应当选择在一天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夜间增加饲喂量。
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期间饲喂量可占整个日粮的60%~70%,尤其粗料宜安排在晚8点至早上5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