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热应激的发生_危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与应对措施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与应对措施

目录1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 (1)2热应激对奶牛的主要影响 (1)2.1饲料采食减少 (1)2.2产奶性能降低 (1)2.3繁殖机能障碍 (2)2.4促使疾病发生 (2)3奶牛热应激的应对措施 (2)3.1优化牛舍环境 (2)3.2调整日粮配方 (2)3.3添加相应药物 (2)3.4改变放养时间 (3)3.5加强饮水管理 (3)3.6实施通风喷淋 (3)3.7变更配种时间 (3)3.8加强疾病防控 (3)4结语 (4)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与应对措施环境温度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认为,在8~16 ℃的环境中奶牛的生产性能发挥得较好。

但是,在炎热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了奶牛适宜生存的上限值时,奶牛机体会产生各种非特异性应答反应,这种现象称为热应激,也称中暑。

热应激对奶牛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会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给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所以,在生产中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奶牛是耐冷不耐热的恒温动物,体温的恒定是靠产热(包括体内代谢产热与从环境中吸收热能)与散热的平衡来实现的。

奶牛的体型较大,在泌乳和新陈代谢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但相对散热面积较小。

在正常情况下,奶牛体内的产热量与通过体表汗液蒸发、粪便排泄、呼吸等途径散失的热量相当,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保证机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热应激是应激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其应激源就是持续的高温。

奶牛的热应激综合症,就是指奶牛受到超出其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高温刺激时,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所引起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障碍的全身性适应症,机体的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及内分泌等代谢均发生紊乱。

生产中,热应激对奶牛产生的危害作用有一定的积累效应,后期可能更为严重。

2热应激对奶牛的主要影响2.1饲料采食减少在热应激状态下,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较正常下降10%左右。

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及预防措施

热应激对奶牛的不良影响及预防措施
饲 料 营养
热应激对奶牛 的不 良影响及预 防措施
潘 清 ( 宁省 凌 源市畜牧技 术 推广 站 1 2 0 ) 辽 2 5 0
应 激 是动 物 机 体 受 到强 烈 刺 激 ,
处 于 “ 张 状 态 ” 时 发 生 的 一 系 列 非 紧 2 预 防措 施
2 1 调 整 日粮 配 合 .
尤 其 是 粗 饲 料 . 宜 安 排 在 晚 上 8点 到
早 上 5点 饲 喂 . 中 午 可 用 麦 麸 和 豆 腐
激 反 应 ,所 以要 特 别 引 起 重 视 。 1 热 应 激 的 产 生 和 对 奶 牛 的 不 良
影 响
多 喂 一 些 新 鲜 的 青 绿 多 汁饲 料 ,如 优 质 牧 草 、胡 萝 b 。 还 要 注 意 维 生 素 等
周 嗣 环 境 进 行 喷 洒 杀 虫 , 以保 证 奶 牛
体 温 升 高 ,采 食 量 明 显 下 降 ,产 奶 量
下 降 ,乳 脂 率 、 乳 蛋 白 率 、 乳 糖 率 下 降 ,发 情 紊 乱 ,配 种 受 胎 率 下 降 ,卵 子 受 精 率 低 ,受 精 卵难 以 着 床 , } 现 n
和 矿 物 质 的 补 充 ,特 别 是 钾 、 镁 、钙 、
渣 用 凉 水 稀 释 成 粥 样 喂 给 。 饲 喂 时 要 少 给 勤 添 . 日喂 3 4次 为 宜 。 每 次 喂  ̄
完 后 要 及 时 清 理 料 槽 。 防 止 料 槽 内 的 剩 料 堆 积 发 酵 、酸 败 变质 。 26 在 饲 料 中添加 小 苏打 .
应 激 不 是 一 种 病 ,但 却 是 多 种 疾 病 的
发 生原 因 。奶 牛 ( 别 是高 产 奶 牛 ) 特

夏季奶牛谨防热应激

夏季奶牛谨防热应激

通风换气
02
03
保持牛舍干燥
在牛舍安装通风设施,如风扇、 空调等,促进空气流通,降低牛 舍温度。
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尿,保持地 面干燥,防止湿度过高加重热应 激。
合理安排饲料配方
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
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以增强奶牛的抗热能力。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调整饲料配方
增加蛋白质含量
为满足夏季高温环境下奶牛的能量需 求,饲料中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
以减少体内脂肪的消耗。
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
如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 缓解奶牛在高温环境下的应激反应。
调整纤维和粗饲料比例
适当增加纤维和粗饲料的比例,以增 加奶牛的饱腹感,同时有助于维持其
正常的消化功能。
THANKS
感谢观看
通风
通风不良的牛舍可能导致热量积聚,增加热应激的风 险。
奶牛自身状况
品种
不同品种的奶牛对热的耐受性存在差异,一 些品种可能更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不佳的奶牛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弱, 更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03
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改善饲养环境
01
建设隔热性能好的 牛舍
利用隔热材料,如石棉板、泡沫 板等,对牛舍进行隔热处理,以 减少太阳辐射热量的传入。
特点
热应激具有持续性和累积性,奶牛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暴露,其影响会逐渐增加,对生产性能和健康产生不利影 响。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生理影响
热应激会导致奶牛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如体温升高、心率加快、 呼吸急促等,这些变化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下降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及综合防治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受到夏季炎热气候的刺激,超过了奶牛本身体温调节能力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总和。

奶牛经过长期适应,遭受的热应激大都属于慢性热应激。

然而,随着集约化饲养密度的加大,加上近几年全球气温升高,使热应激对奶牛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夏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1.1 采食量降低热应激导致奶牛采食量的下降是奶牛热应激的直观表现,也是常被忽视的问题。

一般奶牛从22~25 ℃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 ℃时急剧下降,40 ℃时的采食量不会超过18~20 ℃时的60%,40 ℃以上时,不耐热的奶牛品种将停止采食。

1.2 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1.2.1 对产奶量的影响实践证明,当环境温度超过20 ℃时,奶牛产奶量有所下降,气温升到30 ℃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 ℃时产奶量急剧下降.研究表明,热应激能显著的降低各泌乳阶段及泌乳期奶牛的平均泌乳量,且在泌乳前期热应激反应最厉害。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温度为29 ℃,相对温度为40%的条件下,其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下降8%;在同等温度条件下,相对温度为90%时,牛奶产量下降31%。

1.2.2 对乳汁成分的影响热应激还会使乳脂率、乳糖、乳蛋白比率下降,从而降低了乳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国内学者对1 250份巴氏消毒奶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第3季度的瓶奶含脂率比第1、4季度平均低0.1%,且乳脂成分中短链脂肪酸下降,长链脂肪酸增加。

据西欧报道,在27 ℃以上温度时,乳脂率开始下降。

高温与乳脂率的相关系数为-0.23,与非脂固形物相关系数为-0.61。

1.3 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热应激可破坏家畜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平衡,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分泌不足,造成排卵迟缓,滤泡发育不良以及卵泡形态异常,导致家畜不能受精[2]。

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奶牛散热困难,子宫血流量减少,生殖道温度升高,血中孕酮水平增高,雌二醇水平下降,不利于受精卵发育和附植,增加胚胎早期死亡,造成不孕、流产等,所以在夏季高温天气发情的母牛应适当地控制配种。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夏季是奶牛生产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奶牛热应激。

热应激是由于奶牛在高温环境下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来保持体温平衡,从而导致身体发生异常的一种情况。

在夏季,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加,奶牛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方法。

一、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1.高温环境下的呼吸困难在高温下,奶牛会因为体温升高而出现口唇发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2.体温调节机制失效奶牛的体温调节机制比较薄弱,无法在高温环境中有效地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3.生产和泌乳压力夏季是奶牛的高产期,面临着较大的生产和泌乳压力,加上高温环境的影响,更容易导致热应激的发生。

4.缺乏足够清洁和凉爽的水源水是奶牛生存的重要条件,而在高温环境下奶牛容易出汗、呼吸急促,因此需要更多的清洁和凉爽的水源来降低体温。

1.体温升高奶牛因为热应激导致体温升高,通常会超过39.5摄氏度以上。

2.食欲下降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奶牛常常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甚至拒绝进食。

3.产奶量下降由于热应激影响了奶牛的生理机能,导致产奶量也会相应地下降。

4.活动减少受到热应激的影响,奶牛会出现活动减少、无精打采的症状,甚至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

1.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在夏季高温时期,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增加饲养场地的阴凉覆盖物等方式来提供凉爽的环境。

2.确保充足的水源和饲料提供充足的清洁和凉爽的水源,保障奶牛的水分摄入量,同时需要给予易消化的饲料,确保奶牛的饮食均衡。

3.调整饲养管理方式避免奶牛在高温时段活动,可将奶牛在清晨和傍晚放牧,减少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避免中午高温时段的放牧。

4.适时喷水降温在高温时段,通过对奶牛进行适时的喷水降温,可以有效地减少体温的升高,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热应激的影响。

5.定期进行体温的监测和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温的监测和体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热应激的发生。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夏季奶牛热应激是指夏季高温和潮湿环境下,奶牛由于体温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问题。

夏季高温和潮湿环境会显著增加奶牛的热应激,导致奶牛生产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疾病发生率增加等问题。

以下将对夏季奶牛热应激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因:1. 夏季高温和潮湿环境。

夏季气温较高,加上潮湿的环境,使得奶牛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起热应激。

2. 饲养密度过高。

奶牛在较高的饲养密度下,容易受到周围奶牛体温的影响,增加了热应激的风险。

3. 饲养管理不当。

如饮水不足、饲料不合理、通风不良等,都会增加奶牛发生热应激的可能性。

4. 饲料质量差。

夏季草料质量下降,缺乏优质饲料供应,导致奶牛热应激发生的风险增加。

二、临床表现:1. 食欲下降。

奶牛在遭受热应激时,由于身体不适,食欲会明显下降,导致摄食量减少。

2. 泌乳量减少。

奶牛由于身体状况不佳,泌乳量会明显下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完全停产。

3. 体温升高。

奶牛在遭受热应激时,体温会明显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体温过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4. 呼吸困难。

奶牛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急促而困难的呼吸。

5. 脱水和乏力。

热应激会导致奶牛体内水分丧失过多,脱水症状明显,奶牛会出现乏力、无精神等现象。

6. 免疫力下降。

夏季热应激会导致奶牛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疾病,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三、防治方法:1. 提供充足的饮水。

夏季高温环境下,奶牛体内水分丧失较多,要确保每头奶牛每天有充足的饮水量,保持水分平衡。

2. 合理饲喂。

根据奶牛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确保奶牛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加免疫力和体力。

3. 优化饲养管理。

加强通风、降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保持舒适的饲养环境,减少热应激的风险。

4. 合理调整饲养密度。

根据饲养场的规模和条件,合理调整奶牛的饲养密度,避免过高密度的饲养引发热应激。

5. 定期检查奶牛健康状况。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果, 若过长既浪费水又造成牛舍湿度过大。一般每
隔 5~10 min 自动喷雾 1 次, 每次持续 3~5 min。⑤
搭设凉棚和架设防晒网。农户散养可采用此法, 在
运动场内搭设凉棚, 棚顶可铺麦秸、玉米 秸 、稻 草
等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 也可在牛舍及运动场上
方架设防晒网, 防止太阳直晒牛体。
3.3 改变饲喂方法
热应激对奶牛血液中某些生化指标产生显著 影响。研究表明, 热应激可显著降低奶牛血清中 γ- 球蛋白含量, 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热应激还可 引起血钙含量明显下降, 其原因之一是奶牛采食 量减少, 钙摄入量不足, 使血钙浓度下降, 因而易 导致生产瘫痪等缺钙症。有研究表明, 热应激可显 著降低血清中 VC 的含量。因此, 日粮中添加 VC 不 仅可刺激红细胞生成, 增加碱贮, 使瘤胃液中纤毛 虫和 VFA 增加, 还有助于缓解热应激。 3 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管理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影响通风。若无树木等植物遮挡, 也可在夏季用石
灰浆喷涂牛舍顶部和换气扇和风量较大的电风扇, 加快
牛舍内气流速度, 以利于牛体散热。④在牛舍内安装
喷雾装置, 最好和送风装置一起安装。水的蒸发能带
走大量热量, 喷雾、送风能显著促进牛体热量散发。
应设定好喷雾时间, 若喷雾时间过短达不到降温效
高温对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高产奶牛耐寒 不耐热, 高温时产奶量严重下降。奶牛最适温度为 20 ℃, 在 4~21 ℃之间可获得高产。超过 21 ℃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奶量略有下降。温度大于 25 ℃ 时, 产奶量开始明显下降。温度为 35 ℃时, 产奶量 下降 41.6 %。若以 10 ℃时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为 100 %, 则 32, 35, 38, 40℃时产奶量分别为 53 %、 42 %、26 %、15.5 %。 2.3 对牛奶质量的影响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夏季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
夏季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由于体内温度过高,导致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原因是奶牛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无法通过汗腺排汗等方式有效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并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

夏季奶牛热应激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异常:奶牛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精神不振、不安、呼吸急促等行为异常表现。

奶牛还会因为体温过高而寻找阴凉地方或者觅水浸泡,以降低体温。

2. 饮食状况:奶牛因为食欲减退,饮水量减少,影响了正常的采食和进食量。

这会进一步导致奶牛体重下降,产奶量减少。

3. 繁殖异常:夏季奶牛热应激还会引发奶牛的生殖异常。

奶牛可能出现周期性发情不正常、发情持续时间缩短、难以受胎等情况。

针对夏季奶牛热应激,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
1. 创造适宜的环境:在奶牛圈舍内增设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尽量在清晨或者傍晚时段进行奶牛的喂养和放牧,避免中午高温时段。

2. 提供饲料和水源:为奶牛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源,确保它们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

可适当添加一些氯化钠等电解质,以增加奶牛的饮食欲望。

3. 管理繁殖计划:定期监测奶牛的发情情况,识别异常发情,并及时进行人工授精。

4.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奶牛的体温达到或超过40°C,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降温,可以用冷水淋浴或者冷水浸泡法。

在高温天气下减少奶牛的长时间运动,避免加重热应激的程度。

夏季奶牛热应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并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牛业科学 2010,36(2):63266Chi na Cattle S cience综 述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杨亚丽1,叶丙奎2,刘洪瑜33(1.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陕西商洛726000;2.陕西农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宝鸡721000;3.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 要:本文就奶牛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奶牛;热应激;危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91112(2010)022******* 随着夏季的来临,高温天气对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影响日趋严重。

我国饲养的奶牛以北欧的荷斯坦奶牛为主,荷斯坦奶牛耐寒怕热,体温38~39.8℃左右,适宜泌乳温度为0~25℃,尤其是4.4~21.1℃最适宜。

奶牛生产的最适温度是10~20℃,在该范围内奶牛不必动用额外的能量去温暖或冷却身体,有利于奶牛最佳生产性能的发挥。

当环境温度和湿度超过一定范围(气温高于26℃、湿度大于40%)时奶牛即开始遭受热应激。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引起机体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1]。

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夏季高温时间长,以及奶牛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导致奶牛热应激综合症发生率不断上升,其危害日益突出,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已成为阻碍奶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之一。

因此减缓奶牛热应激是奶牛饲养管理必须抓好的中心环节。

1 奶牛热应激的发生我国奶牛主要为源自北欧的耐寒畏热的荷斯坦奶牛,其具有单位体重的表面积小,体组织保温性能好,汗腺机能不发达的生物学特征。

造成了奶牛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不利于皮肤蒸发散热,散热负担重。

其为导致奶牛热应激发生的根本原因。

奶牛的采食量大且饲粮中粗纤维含量高,粗饲料在反刍过程中经过瘤胃发酵产生大量的代谢热,增加了机体的散热负担;随着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泌乳所产生的热量也大幅度增长。

奶牛处于夏季高温的环境中,产热量增加而热量散失较慢最终导致奶牛热应激的发生。

评定奶牛是否处于热应激状态常用的方法有:①干湿温度计法:在牛舍内安装1~3支干湿温度(根据牛舍面积每200m2安装1支),测定牛舍的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

当牛舍温度达到30℃,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奶牛处于轻度热应激状态;当牛舍温度达到34℃,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时,奶牛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当牛舍温度超过35℃,相对湿度超过80%时,奶牛处于强度热应激状态。

②体温测定法:奶牛体温的正常值为:37.15~38.15℃。

随机测定10头奶牛的体温,如果有7头以上的体温超过39.14℃时,奶牛已处于热应激状态;如果体温超过40℃,奶牛处于严重热应激状态。

③脉搏频率法:奶牛脉博正常值为:40~80次/min。

随机测定10头奶牛的脉博,如果有7头的频率高于80次/ min,奶牛已处于热应激状态;如果高于85次/min,奶牛处于严重热应激状态。

④呼吸频率法奶牛呼吸频率的正常值为:10~30次/min。

测定10头奶牛,有7头以上的呼吸超过30次/min,则轻度热应激;如超过40次/min,为重度热应激[2]。

2 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奶牛的热应激反应表现为精神沉郁,张口喘息,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次数增加等症状,并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和流涎、吐白沫状态,严重热应激会导致部分奶牛倒地不起,甚至3收稿日期:2010201214 修回日期:2010202208作者简介:杨亚丽(1980-),女,陕西城固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畜牧及生物技术的研究。

3通讯作者:刘洪瑜(1979-),男,山东宁津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牛生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死亡。

热应激期间,奶牛通过减少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和活动量来减少此期间的产热。

导致采食量降低、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基础代谢增强,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免疫能力[3~5]。

2.1 生产性能降低在热应激条件下,奶牛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同时机体必须动员大量能量来对付应激源的刺激,而使机体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降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

导致奶牛生长停滞、体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产奶牛泌乳量减少。

试验发现,当气温超过26℃时,会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当气温达到32℃时,奶牛产奶量下降10%~25%。

另外热应激还可使泌乳牛乳糖、乳蛋白含量及乳脂率下降,从而造成牛乳营养价值的降低。

热应激不仅使奶牛生产性能降低,还常引发生理病变从而影响牛奶的品质。

研究发现,热应激会引起乳成分的变化。

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当环境温度从7.78℃升至36.1℃,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从3.8%降至3.31%和从3.42%降至2.98%。

在夏季炎热的日子里乳中体细胞数量增加较快,常会产生酒精阳性乳。

2.2 繁殖力下降热应激可使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 H)、催乳激素(L T H)等分泌减少,犊牛性腺发育不全;母牛卵巢发育停止使母牛发情时间缩短,发情周期延长,发情表现不明显,影响适时配种;成年公牛性腺萎缩、性欲减退、精子发育不良、精子畸形或死精,从而导致奶牛无法顺利配种;影响受精或受精后受精卵着床,使母牛受胎率降低;影响胎儿发育,造成胎儿早期吸收、流产、胎儿畸形或死胎。

2.3 免疫力低下奶牛受到热应激源的刺激后,因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萎缩,使嗜酸性白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分化及其活性受阻,血液吞噬活性减弱,体内抗体水平下降,从而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易感性增加,易造成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发生。

热应激可使乳牛消化机能减退,代谢紊乱,抗病率下降,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腐蹄病等发病率升高。

此外热应激一方面易造成奶牛体内VC、V E、VA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动物机体维生素需要量增加,故易引发奶牛维生素缺乏症。

3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主要方法3.1 改善环境条件,防暑降温遮阳是夏季许多牛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降温方法。

依赖大树遮阳是最有效的,但一般采用钢型材料建造牛舍,使用遮阳布和遮阳网。

遮阳主要通过遮挡太阳辐射来减轻环境对奶牛的热负荷。

成年奶牛提供3.53~4.18m2大小的遮阳场所足以满足减少太阳辐射的危害。

一般遮阳棚需要有一定的高度才能起到作用,大约3.66m。

在降雨量少的地区,遮阳棚的位置以南北走向比较好,以便当太阳从东往西掠过遮阳棚时会起到干燥的作用。

生产实践中,遮阳棚的使用在维持高产奶量和提高受孕率方面已经带来积极效应。

高温天气应将门窗打开,给牛舍通风,促进空气流通。

有条件的可安装大型换气扇,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

在牛舍内温度达到35℃以上时,中午可用凉水冲刷牛体。

具有一定规模奶牛饲养场的牛舍,可安装屋顶喷淋系统。

喷淋的水滴不宜太小,否则只湿牛毛不湿皮肤,牛体降温散热效果差[6]。

3.2 营养调控3.2.1 调整日粮结构 通过饲喂更多精料替代纤维成分来提高日粮能量浓度、降低热增耗。

虽然夏季提高谷物水平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但降低粗纤维方法要慎重。

试验表明,日粮含谷物比例高(泌乳早、中、晚期分别占日粮干物质的61.8%、51.8%和31.8%),导致了经产奶牛产奶量、乳脂、DM I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

饲喂更多的谷物可导致瘤胃p H 的降低,特别在夏季,降低粗饲料会使瘤胃p H更低,建议谷物在日粮中的最佳含量为60%~65%。

适当增加日粮的蛋白饲料含量。

适当增加日粮中的蛋白饲料含量,尤其是非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的含量,能够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症状,但一般蛋白质水平不宜超过日粮干物质的18%。

一般认为,降解蛋白和非降解蛋白的比例以3∶7为宜。

炎热天气给泌乳奶牛添加脂肪既可弥补DM I下降引起的能量摄入不足,同时因为脂肪热增耗低,可减少奶牛消化产热。

另一安全可靠的措施是热天给泌乳奶牛饲喂优质粗饲料,可降低产热、提供有效纤维和帮助维持饲料采食量。

也可饲喂高纤维易发酵饲料副产品,如在瘤胃能快速降解的豆荚、啤酒谷物和甜菜渣颗粒。

青绿饲料、块根、瓜类等多汁饲料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水分,不但适口性好,而且能解渴,对防暑降温和缓解奶牛热应激十分有利。

因此,饲喂热应激奶牛过46 中国牛业科学 第36卷程中,要适当减少青贮饲料的饲喂比例,增大鲜嫩多汁的青草及瓜类、果皮等,以增加饲料适口性,增大奶牛采食量。

但同时,奶牛的日粮中必须保证2kg 以上的长干草,因为“有效纤维”对奶牛刺激反刍和保持瘤胃内环境是必要的[7]。

3.2.2 补充矿物元素和维生素 热应激条件下奶牛出汗多,钠、钾、镁损失较大,应该进行补充。

热应激时应将日粮中的钾、钠、镁水平分别提高到1.5%、0.5%、0.35%为宜。

在奶牛的抗应激过程中,Vc、V E起重要作用,特别是Vc被认为是抗应激因子,在类固醇激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在日粮中补充Vc后,可明显抑制牛体温上升,提高采食量,降低血液中皮质醇浓度,增加骨中钙的活性,从而减轻热应激的影响;在日粮中添加V E,能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因此,应在热应激奶牛日粮中补充Vc(其添加量为占日粮比例的0.04%~0.06%)和V E(添加量为正常的3~5倍)。

此外,奶牛在热应激期间所消耗的VA 增加,所以要补充较平时高1倍的VA。

另有实验报道,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烟酸可显著提高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饲料中添加烟酸,可提高夏季热应激奶牛的产奶量,而奶成分不受影响[8]。

3.2.3 添加抗应激添加剂 添加饲料添加剂或瘤胃缓冲剂。

热应激时,奶牛呼吸加快,分泌唾液减少,瘤胃酸性增加。

补充小苏打、烟酸或酵母及培养物可以中和瘤胃中过多的酸性,缓解热应激综合症,所以要加大其用量,用量一般为平时用量的1.5~2.0倍。

添加瘤胃素。

瘤胃素又称莫能霉素钠、莫能菌素、孟宁素,是肉桂地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抗生素,能够促进牛的生长。

高腾云等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0mg/kg的瘤胃素,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比试验前提高8.32%,比对照组提高12.86%;奶牛对青贮饲料的采食量略有增加;奶牛的血清催乳激素及甲状腺素水平均有提高,分别比对照提高5.50~5.80、110.33~122.51ng/mL。

饲喂米曲霉可降低某些奶牛直肠温度(平均降0.48℃),从而降低热应激。

酵母培养物并非作为蛋白质来源,而是利用它含有的大量细胞外代谢产物(多肽、有机酸、寡糖、脂类、醇类、酶类)和经过充分发酵的已经变性的培养基(寡糖、多肽)及酵母细胞,作为瘤胃微生物的培养基,提高微生物蛋白的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