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规程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规程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规程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规程艺装——26

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文件编号济南机车车辆厂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卡片 QCH235-80B-00-000 C70型敞车 C70—84—80B.002 货总装车间

铁道货车脱轨KMP01-00-00 4 零件名称零件图号材料牌号每辆辆数工序名称工序号工时自动制动阀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的主要参数、安装及调整要求和检验标准等。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装用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以下简称脱轨制动阀)的铁道通用货车。

2 引用文件

KMP01JT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技术条件(试行)

TB/T 1901-1999 车辆制动装置组装技术条件

TB/T 1492-2002 铁道车辆制动机单车试验方法

3 主要参数

3.1 适用车型:铁道货车

3.2 适应钢轨:50kg/m及以上级

3.3 脱轨后排气通路的通径:?φ15.7mm

3.4 每车加装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管路的容积:?1.5L

3.5 脱轨制动阀起作用时拉环和顶梁受到的最小冲击力:1.5t

3.6 车辆通过最小曲线半径:80m

4 主要结构及作用原理

脱轨制动装置(见图1)由安装于车轴上方的脱轨自动制动阀(以下简称脱轨制动阀)、连接管路、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不锈钢球阀(以下简称球阀)和三通组成。每根车轴上方安装一个脱轨自动制动阀,每台转向架上方的两个脱轨自动制动阀通过支管、三通和球阀等与主风管连通。

脱轨制动阀(见图2)由拉环、顶梁、调节杆、作用杆、锁紧螺母、弹片、制动阀杆和阀体等组成。拉环与顶梁通过圆销连接,当调节好车轴与顶梁的间隙?Y2后将调节杆与作用杆销固。制动阀杆端头穿入作用杆孔中,并与孔上、下保持

2?0.5mm的间隙。作用杆、顶梁组成和拉环由上、下对称放置的两个弹片支承,锁紧螺母的拧紧力矩为5?1N?m。

空车脱轨时,脱轨轮对处的车轴拉断制动阀杆; 重车脱轨时,脱轨转向架中未脱轨轮对的车轴顶断制动阀杆。制动阀杆折断后,沟通主风管与大气的通路,引起列车发生紧急制动作用。

编制校对第 1 页会签共 5 页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审核批准

艺装——26

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文件编号济南机车车辆厂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卡片 QCH235-80B-00-000 C70型敞车 C70—84—80B.002 货总装车间

铁道货车脱轨KMP01-00-00 4 零件名称零件图号材料牌号每辆辆数工序名称工序号工时自动制动阀

5 安装技术要求

5.1 安装和调整步骤

5.1.1 车辆落车前,将脱轨制动阀中除拉环之外的部分用安装螺栓紧固在安装座上,同时将顶梁组成向上旋至不能旋转为止。

5.1.2落车后(空车状态)调整好旁承间隙及车钩距轨面高度。

5.1.3调节车轴上边缘与顶梁下平面的距离?Y2至规定值后用圆销锁定。

5.1.4将拉环两端插入顶梁限位孔中,并用圆销固定。

5.1.5 当ΔY2不符合表1的规定时,可旋转顶梁调整至规定要求,再用圆销(1)及开口销(1)将顶梁位置销定。然后将拉环安装到顶梁上,并用圆销(2)及开口销(2)将拉环与顶梁连接在一起。检查车轴下边缘与拉环的距离?Y1,如?Y1比规定值大,取下拉环,逆时针方向转动顶梁将顶梁往上移;如?Y1比规定值小,则顺时针方向转动顶梁将顶梁往下移。顶梁转动一圈,向上(下)移动3.5mm。

5.1.6?X不符合表1的规定时,可调整脱轨制动阀安装位置。安装座上的安装孔为长孔,脱轨自动制动阀沿车辆纵向可左右调整5mm。

5.1.7通用货车安装脱轨制动阀,拉环、顶梁与车轴的位置尺寸(空车状

态)ΔX、ΔY1、ΔY2(见图3)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X、?Y1、?Y2取值范围单位:mm

轴重(t) 21 25

转向架型号转8系列、转K2 转K4 转K5、转K6

ΔX 80?10 80?10 75?10

+2+2+2ΔY1 40 40 35 -5-5-5

+5+5+5ΔY2 85 100 95 -2-2-2

编制校对第 2 页会签共 5 页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审核批准

艺装——26

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文件编号济南机车车辆厂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卡片 QCH235-80B-00-000 C70型敞车 C70—84—80B.002 货总装车间

铁道货车脱轨KMP01-00-00 4 零件名称零件图号材料牌号每辆辆数工序名称工序号工时自动制动阀

5.1.8 通用货车(敞车、棚车、罐车、平车)装用的脱轨制动阀(?)、(?)与拉环的对应关系及适用范围见表2。

表2 脱轨制动阀与拉环的对应关系

脱轨制动阀类拉环拉环适用备注

型类型颜色转向架

(?) (?) 黑色转8系列、转K2 通用货车

(?) (?) 黄色转K4、转K5、转K6 通用货车

5.2调整、安装注意事项

5.2.1 车辆落车前,将脱轨制动阀中除拉环之外的部分用安装螺栓紧固在安装座上,同时将顶梁组成向上旋至不能旋转为止,以防落车时撞坏制动阀杆。

5.2.2 脱轨制动阀拉环的安装与调整应在空车状态下调整好旁承间隙及车钩高度后进行。重新调整旁承间隙或车钩高度后必须重新调整拉环、顶梁与车轴的位置尺寸。

5.2.3单车试验时,须将球阀手把置于开放位(手把与支管平行),然后按

TB/T1492-2002《铁道车辆制动机单车试验方法》进行。单车缓解感度试验的操作方法仅决定于主风管长度,与是否安装脱轨制动阀无关。

5.2.4检验?X、?Y1及?Y2都符合规定值后,将开口销(1)、(2)双向劈开不小于60?,并在开叉部位点焊;同时将脱轨制动阀安装螺栓点固。

5.2.5安装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的车辆在起吊车体前应拆除拉环。若未拆除拉环就起吊车辆使拉环与车轴接触,必须检查制动阀杆端头与作用杆孔上、下间隙是否

在2?0.5mm范围内。若弹片损坏、制动阀杆断裂或间隙值2?0.5mm超标,应更换脱轨制动阀。

5.2.6安装脱轨制动阀的车辆禁止用天车挂住车辆一端来移动车辆。若发生这种误操作,应按5.2.5进行检查和处理。

5.2.7安装脱轨制动阀的车辆出厂投入运用前,应将球阀手把涂白色油漆,并将其置于开放位。

5.2.8其余见KMP01ZT《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技术条件(试行)》

6 工艺装备

管钳、扳手、扁铲、专用量具、盒尺

编制校对第 3 页会签共 5 页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审核批准

艺装——26

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文件编号济南机车车辆厂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卡片 QCH235-80B-00-000 C70型敞车 C70—84—80B.002 货总装车间

铁道货车脱轨KMP01-00-00 4 零件名称零件图号材料牌号每辆辆数工序名称工序号工时自动制动阀

图1 脱轨制动装置安装图图2 脱轨制动阀结构示意图

编制校对第 4 页会签共 5 页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审核批准

艺装——26

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文件编号济南机车车辆厂

铁道货车脱轨自动制动阀装车工艺卡片 QCH235-80B-00-000 C70型敞车 C70—84—80B.002 货总装车间

铁道货车脱轨KMP01-00-00 4 零件名称零件图号材料牌号每辆辆数工序名称工序号工时自动制动阀

图3 脱轨制动阀安装位置图

编制校对第 5 页会签共 5 页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修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审核批准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2) 1 总则 制动装置是铁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货物运输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货车制动装置检修的目的是恢复制动装置的性能。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需要,保证运用货车制动装置的技术状态,适应制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制动装置检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制动技术发展趋势,特制订本规则。 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制动装置零部件检修及试验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制动装置零部件检修及试验的专业化操作性文件。适用于铁路货车制动装置主要零部件分解后的检修、试验和装车要求。制动装置及其主要零部件在现车上的检查和从车辆上拆下的分解检修范围及要求按《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和铁道部颁发的其他有关文件、电报规定执行。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检修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以装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实现工艺规范、装备先进、质量可靠、管理科学。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以状态修为主,逐步扩大换件修、专业化集中修的范围,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周期与货车检修周期一致。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检修须在铁道部批准的单位进行,检修单位的工艺条件须符合本规则的要求。货车制动装置检修单位须按本规则制定检修工艺、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加强工艺控制,提高工艺水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检修单位应设置制动专职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须掌握本规则和车辆检修的有关规定及技术要求,制动装置检修、试验人员须具备基本的业务知识,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上岗资格。铁路货车重要制动零部件实行质量保证、寿命管理和生产资质管理。装车使用的货车空气制动阀、空重车阀、折角塞门、组合式集尘器、制动缸及缸体、编织制动软管总成、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以下简称闸调器)、脱轨自动制动装置、人力制动机、制动梁、闸瓦、闸瓦托、橡胶密封件等零部件,须由铁道部批准

大铁路货车制动装置

大铁路货车制动装置 基础制动装置 车辆制动装置包括三个部分,即制动机(空气制动部分)基础制动装置和人力制动机,这三部分有机的组成车辆制动装置的整体。 基础制动装置是指从制动缸活塞推杆到闸瓦之间所使用的一系列杠杆、拉杆、制动梁、吊杆等各种零部件所组成的机械装置。 它的用途是把作用在制动缸活塞上的压缩空气推力增大适当倍数以后,平均的传递给各块闸瓦,使其变为压紧车轮的机械力,阻止车轮转动而产生制动作用。因此,可以把基础制动装置的用途归结为: 1、制动缸所产生的推力至各个闸瓦; 2、推力增大一定的倍数; 3、各闸瓦有较一致的闸瓦压力。 一、基础制动装置的形式: 基础制动装置的形式:按设置在每个车轮上的闸瓦块数及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单侧闸瓦式、双侧闸瓦式、多闸瓦式和盘形制动装置等。新型提速车辆按制动梁下拉杆安装的形式,又可分为中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和下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 制动梁下拉杆从摇枕侧壁椭圆孔穿过,将两个制动梁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称为中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制动梁下拉杆从摇枕下方通过,将两个制动梁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称为下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新型提速车辆多数采用中拉杆式基础制动装置。 (一)单侧闸瓦式:

单侧闸瓦式基础制动装置,简称单式闸瓦,也称单侧制动。即只在车轮一侧设有闸瓦的制动方式,我国目前绝大多数货车都采用这种形式。 单侧闸瓦式基础制动装置的组成:由组合式制动梁、中拉杆、固定杠杆、游动杠杆、新型高摩合成闸瓦、固定支点、移动杠杆组成。 货车制动机结构示意图

单侧闸瓦式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简单,节约材料,便于检查和修理。但制动时,车轮只受一侧的闸瓦压力作用。使轴箱或滚动轴承的附属配件承载鞍偏斜,易形成偏磨,引起热轴现象的产生。此外由于制动力受闸瓦面积和闸瓦承受压力的限制,制动力的提高也受到限制。若闸瓦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过大,轮瓦摩擦系数下降,影响制动效果。不仅会加剧闸瓦的磨耗,而且还会磨耗闸瓦托,使制动力衰减,影响行车安全。 (二)双侧闸瓦式 双侧闸瓦式基础制动装置,简称双闸瓦式或复式闸瓦,也称双侧制动,即在车轮两侧均有闸瓦的制动方式。 复式闸瓦结构示意图 一般客车和特种货车的基础制动装置大多采用这种形式。双侧制动装置,在车轮两侧都装有闸瓦,所以闸瓦的摩擦面积比单闸瓦式增加一倍。闸瓦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较小,这不但能提高闸瓦的摩擦系

铁路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铁路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昆明铁路局开远车辆段张集中 [摘要]:对米轨货车车钩缓冲装置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产生车钩自然分离事故的原因,提出防止措施,控制因车钩自然分离事故而干扰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和危及行车安全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铁路货车车钩分离原因分析防止措施目前,在米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车钩自然分离事故还时有发生,该事故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正点的重要问题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出车钩自然分离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车钩自然分离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造成车钩分离的原因很多,与机车操纵方式不当、列车编组质量不良、新造车钩质量不高、检修车辆质量不良及车钩配件使用年限过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笔者针对米轨铁路货车在检修过程中的特点,立足车辆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一、车辆基本概况 从米轨货车数量概况统计表—1中可以看出,米轨主型货车共有1724辆。其中C31有997辆,大部分是装用2号车钩2号缓冲器(有200辆装13号车钩2号缓冲器);P31有102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2号缓冲器;N31有100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2号缓冲器;C30有97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P30有273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G30有98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W30有10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D20

有4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M25有33辆装用2号和13号车钩,2号和3号缓冲器;救援车有7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试验车有3辆全部装用13号车钩2号缓冲器。 米轨货车数量概况统计表—1 二、造成车钩自然分离事故的原因分析 1、钩提链松余量及钩提杆横动量的影响

十篇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HMIS)一至三章

第十篇铁路货车技术经管信息系统(HMIS) 第一章系统简介 第一节货车信息经管回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铁路运输引入计算机技术,车辆部门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也经历了由低级模仿到简单系统,再到综合系统的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以在货车上涂打“计”字标记和填报《货车热轴卡片》为依据,初步建立了简单的计算机数据库经管的货车技术履历和货车热轴故障统计分析体系,为解决货车滑动轴承热轴这个惯性事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九十年代初,铁道部确定了以“铁路运输经管信息系统(TMIS)”为建设核心的铁路运输经管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TMIS系统中,以解决货车车号编码不规范,存在大量重号、错号的问题为重点,车辆部门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较短时间内形成了以刷新车号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铁路车辆经管信息系统(CMIS)”;同时还在列检、站修、临修、安全、调度、段修等技术经管方面使用了简单的计算机数据库经管系统。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TMIS建设的深入和铁路运输现代化、信息化的需要,以在铁路机车、货车上安装电子标签,在运行线路上安装地面识别装置为基础,建设了“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解决了多年来货车清查和位置追踪等工作中存在的难题。 第二节系统概述 铁路货车技术经管信息系统(简称:HMIS)是在铁道部车辆装备信息化经管要求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系统化开发方法,融合现代科学经管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对全国铁路70万辆货物车辆及其配件资产的技术结构和技术状态进行日常经管和动态跟踪的货车车辆经管综合系统。覆盖铁道部、铁路局、车辆段、车辆工厂以及部分配件厂、工位多级应用,为铁路货车各级生产单位的现场生产组织和质量控制,各级经管部门的宏观分析与决策服务。 第三节建设目标 在铁道部《铁路信息系统建设“十五”规划》的指导下,建立集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为一体的,由部、局、段(厂)等应用系统组成的铁路货车技术经管广域网,按照“信息共享,过程控制,逐级负责”的基本要求,依据每辆货车由新造到报废所产生的全部技术数据,形成铁路货车技术信息库,使货车技术经管数据资源规范、统一,数据存储实时、完整,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信息分析准确、快捷。为铁路货车技术经管的宏观决策、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和企业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第四节经管范围 HMIS覆盖国有铁路货车和参与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技术经管的主要应用单位和主要经管内容。主要包括:部运输局装备部,18个铁路局(铁路公司)车辆处,与货车技术经管有关的车辆段、货车造修工厂、货车主要零部件造修厂(预留)等。

铁路货车制动软管裂损调查及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7896196.html, 铁路货车制动软管裂损调查及原因分析 作者:马向前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制动软管是铁路货车连接的重要制动部件,其对车辆的制动缓解至关重要。近几年,列车制动软管裂损的问题引起极大的关注。基于列车制动软管总成结构特征和材料性能,通过案例分析,对制动软管裂损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 关键词:制动软管;裂损;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 U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180-2 0 引言 制动软管是连接铁路机车车辆与车辆之间制动系统的重要部件,起制动压力传递的作用,保证列车正常的制动缓解。从1998年以来,铁路货车制动软管逐渐实现从夹布软管到总成编制软管的更新换代,对软管结构性能的提高来保证列车的制动性能。但近几年来,仍存在制动软管的泄漏和爆裂,产生车辆制动抱闸,随之对轮对造成踏面擦伤,更甚者会对列车行车安全形成威胁。因此,铁路总公司及各个铁路局对于列车制动软管的爆裂高度重视。本课题基于近年来铁路货车发生制动软管爆裂的事件进行调查整理,并对其原因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可靠的防止对策。 1 铁路货车制动软管简介 为达到高性能指标要求,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下,我国制动软管总成逐步淘汰采用卡箍式组装方式制动软管,进而采用压套式组装方式装配新型制动软管总成。 压套式制动软管总成是通过组装机直接将软管、压套、连接器和接头装配在一起,用铆合机将压套扣压紧固成总成。该类制动软管总成具有拔脱强度高、质量好、易于大批量和连续化生产的优点。 1.1 列车制动软管结构简介 根据GB7542-2003 《铁路机车车辆制动用橡胶软管》要求,制动软管由内胶层、胶布 层、外胶层和封头胶组成。软管尺寸为内径36±1mm,外径53±1mm,外胶层厚度大于1.2 mm,内胶层厚度大于2.3mm,胶布层数共5 层,成品长度565±5mm。另外,根据TB/T2842-1997《铁路机车车辆空气制动软管》的要求,软管由内、外橡胶层和中间的化纤编织增强层以及中胶层组成。这种软管结构使得软管既结实又耐老化。 1.2 制动软管总成性能简介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 4车辆纵向缓冲与连接技术 概述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是铁路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使铁路货车车辆之间,以及与机车实现连接、编组成列车,并传递和缓和列车车辆间在运行或调车编组作业时所产生的牵引和冲击力。简言之,车钩缓冲装置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连挂、牵引和缓冲。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主要由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及从板、钩尾销等零部件组成。连挂、牵引功能是由车钩、钩尾框、钩尾销、从板等来实现的,以保证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能够实现连接、牵引。如图1所示。 图1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 车钩作为机车车辆的重要零部件,为了满足运输安全可靠性及提高列车编组效率方面需要,车钩应具有自动连挂功能,既不需要人工辅助就能实现车辆与机车、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安全、可靠的连挂。由于自动车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世界各国铁路机车车辆在车辆连挂技术方面均采用和选取了研究及不断发展自动车钩及其连接技术。我国铁路货车同样也选择采用了自动车钩及其配套技术和产品。 车钩按结构作用原理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AAR标准E、F型车钩为代表的具有三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这是除欧洲以外世界各国机车车辆采用的主型车钩,也是世界铁路货车的主流车钩;另一类是以俄罗斯标准CA-3型为代表的具有二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主要在符合UIC标准要求的欧洲各国铁路机车车辆上广泛使用。由于两类车钩的作用原理不同、特别是连挂轮廓上存在明显不同和差异,因此,两类车钩不能直接连挂和相互互换。 车钩按连挂后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刚性车钩和非刚性车钩两类。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

后不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相对移动,在水平面内也只能产生微小的相对转动,车钩间纵向连挂间隙较小、两车钩联锁成近视为一杆体,要求车辆采用具有弹性支撑功能的冲击座,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提速重载货车使用的16、17型及F、FR型车钩等。非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后相互间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垂直和水平面内能产生小角度的相对转动,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13号、13A、13B型车钩,美国的E、E/F型车钩,俄罗斯的CA-3型车钩等。 钩尾框是车钩缓冲装置的主要受力部件之一,在机车车辆上发挥着重要而关键的作用。其主要作用:一是为缓冲器提供安装使用空间,以利缓冲器充分发挥作用;二是与车钩连接并提供安装使用空间,传递纵向牵引力并保证在牵引工况下使缓冲器发挥作用。钩尾框的结构强度大小、疲劳可靠性高低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及运输效率。不同车辆使用不同作用原理和型式的车钩,不同的车钩必须配套使用专用的钩尾框,目前我国货车常用的钩尾框主要有13号,13A型、13B型、16型和17型钩尾框。 缓冲器是车钩缓冲装置的三大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一是吸收列车运行及编组调车作业时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间的纵向冲动能量,缓和车辆间的冲击,降低车钩纵向力,减轻车辆及所运货物的损坏,改善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二是降低由纵向冲击力引起的车钩横向分力和车辆脱轨系数,从而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平稳性,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目前我国铁路货车常用的缓冲器主要有ST 型、MT-3型、MT-2型缓冲器,近几年我国研制开发了几种重载货车用大容量缓冲器,如HM-1型、HM-2型和HN-1型缓冲器。 4.1.1重载提速对车辆连接技术提出的要求 4.1.1.1 车钩强度 由于车钩缓冲装置的特殊作用,车钩强度的大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及铁路运输效率。车钩强度要满足三方面要求:列车运行安全性的要求;列车编组时调车作业的要求;方便运用维护及检修的要求。 列车在运行时车钩主要受到与列车牵引重量及车辆编组数量直接相关的稳态牵引力的作用,列车调速时造成的列车内部随机的、交变的纵向牵引力和压缩力的动载作用,以及车辆点头沉浮振动和横向摇摆振动引起的钩高差及附加弯矩作用,不同车辆因载重及运用时间

快速发展的铁路货车技术

快速发展的铁路货车技术 对于民族工业,中国的老百姓寄予厚望。因为只有拥有强大的民族工业,中国才能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大国崛起的梦想。 如今,令国人引以为豪的一幕又一次在铁路货车技术领域精彩上演:中国人站在了世界前沿,开始领跑世界铁路货车发展方向。 事实上,在中国装备制造业中,铁路货车制造业是立足自主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以中国北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主导企业,通过掌握货车核心技术,既满足了国内铁路的货运需求,又实现了向发达国家出口的目标。 27吨轴重通用铁路货车塑造了又一张自主创新的“中国名片”。这源于中国铁路人的积累、求索和创新。 超越,我们一直在路上 人类在超越中进化,技术在超越中进步。 27吨轴重通用铁路货车的推出,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在一次次超越成果的叠加累积效应中凝结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铁路货车技术非常薄弱。1950年,我国第一个从事铁路货车设计的机构——齐齐哈尔车辆厂从仿制苏联的货车起步。1952年,他们研制的P1型棚车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展出,结束了新中国只会修理不会制造铁路货车的历史。 1957年,新中国第一代车辆设计师自主研发的第一个铁路货车产品——载重60吨P13型棚车诞生,标志着中国铁路货车工业从此踏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几十年来,中国铁路人以“密切跟踪世界铁路发展动态,准确引领铁路货车发展方向”为己任,以“掌握世界一流技术,开发世界一流产品,建成世界一流基地”为目标,坚持产、学、研、用密切合作,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中国铁路人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原则,加快产品开发,推进技术进步,加快技术积累,实现速度、产品和载重的超越。 速度超越,时速由70公里至80公里提高到120公里。 1998年,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等单位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速120公里铁路货车提速转向架。次年,这种新型转向架被定型为转K2型转向架,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并率先在P65型行包快运棚车专列上运用,开了我国铁路货车第一速的先河。 从2004年3月1日起至2008年年底,铁道部对既有铁路货车进行时速120公里提速改

新型铁路货车简介-K18AK

1、标题:K18AK型煤炭漏斗车 2、概述: K18AK型煤炭漏斗车是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为充分满足用户要求,适应铁道货车提速、重载的发展要求而开发研制一种无盖漏斗车。该车在K18DA型煤炭漏斗车的基础上通过装用转K2型转向架、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新型组合式制动梁、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等改型设计而成,设计图号为TYH138G-00-00-000,由运装货车电[2002]1149号电报将车型定为K18AK。2003年1月,试制样车由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主持完成了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随后投入批量生产。 3、主要性能及尺寸参数: 载重60t 自重24t 自重系数0.4 容积65m3 轴重21t 每延米重 5.7t/m 商业运营速度120km/h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 全车制动率(常用制动位) 空车22.4% 重车17.2% 车辆长度14730mm 车辆定距10500mm 车辆最大宽度3240mm 车辆最大高度3570mm 车体上部内长10840mm 车体内宽2950mm 底门长度2700mm 底门开度520mm

两漏斗板间距2200mm 漏斗板下缘距轨面高220mm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空车)880mm 转向架固定轴距1750mm 车轮直径840mm 4、用途 K18AK型煤炭漏斗车供中国准轨铁路使用,主要用于装运煤炭、矿石等散装货物,可满足固定编组、循环使用、定点装卸的电站、港口、选煤、钢铁等企业运用。 该车适用于地面设有可供两侧同时卸煤的卸煤沟或高栈台的现场使用,可风动快速卸货,也可手动卸货。 5、结构概况(要求简明、扼要,重点介绍车体部分,制动、钩缓、转向架只做配置说明,但与通用配置区别较大者需详述;须附实物照片、二维总图,关键结构也可附图或照片) 该车为无盖底开门漏斗车,由车体、底门开闭机构、风控管路装置、风手制动装置、底架附属件、车钩缓冲装置和转向架等部件组成。 图1 K18AK型煤炭漏斗车照片

车钩

我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器技术及产品发展概况 1车钩 目前,我国铁路货车上装用的车钩、钩尾框主要是13号、13A型、13B型及16、17型,其中约有90%以上货车使用的是13号、13A 型车钩及钩尾框;17型车钩最初与16型车钩配套装用在翻车机卸货的单元运煤专用敞车上,鉴于17型车钩在运用中表现出的优良性能,17型车钩已成为我国70t级货车的主型车钩。 13号车钩、钩尾框 13号车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参照美国E型车钩及俄罗斯CA-3型车钩研制的,7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铁路货车上推广使用。13号车钩钩头结构及三态作用性能、防跳原理与美国E型车钩基本相同,钩尾部结构及联接方式而是采用了类似俄罗斯CA-3型车钩垂直竖扁销联接方式及结构,钩尾端面采用美国E型车钩的平面结构;没有直接采用美国E型车钩水平横扁销联接方式及和俄罗斯CA-3型车钩钩尾端部的圆柱面结构。 13号车钩钩体、钩舌及钩尾框开始采用牌号为ZG25的普通碳素铸钢制造,其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为2250KN,比当时2号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1550KN)提高45%以上,13号钩尾框的静拉破坏载荷

为不低于2800KN,基本满足了当时由载重50t~60t货车组成的列车牵引需要。1983年铁道部决定停止生产2号车钩,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研制成功C级钢13号车钩及钩尾框,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提高到2820KN以上,钩尾框的静拉破坏载荷提高到3150KN以上。1995年,铁道部下发了辆技(1995)147号文《关于公布13号车钩、钩尾框C级钢技术条件的通知》,C级钢13号车钩及钩尾框开始在新造货车上推广使用。 二楼所解释的并不是lz所需要的,铁路行业上所提到的bcde级刚,指的是铁道机车车辆结构用低合金铸钢的分类 指的都是铸钢,具体的可以查询 TB 2594-95铁道机车车辆结构用低合金铸钢 B:ZGD 265-480 C:ZGD 415-620 D:ZGD 585-720 E:ZGD 690-830 这是铁路装用铸钢分类

制动缸组装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制动缸组装

目次 一、作业介绍 (3)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 1. 班前准备 (5) 2. 开工准备 (5) 3. 工序控制 (5) 4.制动缸组装 (5) 5. 质量反馈处置 (7) 6. 完工要求 (7) 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8)

一、作业介绍 作业地点:检修车间外制动组检修库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段修制动缸组装作业。 上道作业:半密封式制动缸分解检修作业。 下道作业:单车试验。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外制动钳工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检查测量具计量检定不过期;制动配件须轻拿轻放,防止配件磕碰伤;完工进行整理,清扫场地。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 班前准备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2. 开工准备 按《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清单检查工装工具、样板量具及材料状态,须齐全、良好。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工长处理。 3. 工序控制 检查确认制动缸检修完毕,不符时通知上道工序。 4.制动缸组装 4.1旋压密封式制动缸组装前,缸体和缸座外表面、前盖内外表面须涂防锈底漆,干膜厚度不小于30μm。 4.2组装活塞前,制动缸体内壁、活塞、皮碗须涂抹89D制动缸脂。活塞装入缸体后,缸体内壁须补涂89D制动缸脂,其总用量见表1。 表1 89D制动缸润滑脂用量表 制动缸直径 mm Φ203 Φ254 Φ305 Φ356 89D制动缸脂重量 kg 0.10 0.12 0.13 0.15 4.3组装制动缸活塞组成。 4.3.1 L形皮碗、Y形皮碗、活塞膜片和前衬垫橡胶件,活塞润滑套、前盖滤尘套和滤尘器中的毛毡须更换新品。 4.3.2新组装的新制L形皮碗须符合TB/T2236—1991的规定,其中夹布可为符合GB/T2909—1994中编号207-A性能要求,成形后三层厚度17~18mm 的工业棉帆布。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

铁路货车车辆制动技术 发表时间:2019-01-08T10:32:59.4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赵宏伟 [导读] 摘要:针对铁路货车普遍的闸瓦磨耗不均匀及不易缓解等现象,运用解析法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法,预测了集成制动系统的制动和缓解性能。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高级工程师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摘要:针对铁路货车普遍的闸瓦磨耗不均匀及不易缓解等现象,运用解析法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法,预测了集成制动系统的制动和缓解性能。首先,根据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各闸瓦压力和缓解阻力;然后,在RecurDyn软件中建立虚拟样机,针对制动、缓解两种工况分别进行仿真试验,分析各闸瓦的压力分布、缓解时间、缓解阻力、缓解位移,从而预测制动系统的制动和缓解性能。研究发现集成制动装置制动时,L1位制动力比L2位大8.47%,L1位比R1位大5.51%,可能导致踏面磨耗不均匀;缓解时,各闸瓦缓解时间基本相同,当摩擦系数设为0.15时,可保证缓解时各闸瓦的缓解位移均匀及各轮瓦的间隙相同。预测结果为铁路货车集成制动系统的运用改善及国产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集成制动系统;制动和缓解性能预测;多体动力学分析;RecurDyn 引言 通过多年研究与发展,我国货车转向架已基本定型,所以改善制动装置成为铁路货车发展的关键。我国传统的制动装置受结构位置的限制,甚至需要多级杠杆进行传动,制动装置的布局较为复杂,不但降低了传动效率,也降低了制动与缓解的可靠性,不能满足我国货车发展的需求。集成制动系统是指制动缸集成在转向架上,每个转向架可作为独立的制动单元控制车辆制动与缓解的制动系统,由于省去了大量的杠杆结构,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安装方便、质量轻等优点。 1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 1.1组成结构 集成制动装置主要由主制动梁、副制动梁、主制动杠杆、副制动杠杆、制动缸、推杆、闸瓦间隙调节器(闸调器)、闸瓦等部件组成。制动缸固装在制动梁上,主、副制动杠杆通过制动梁支柱水平安装,缸内推出的制动力通过主制动杠杆、闸调器、副制动杠杆和推杆在同一水平面内传递。 1.2工作原理分析 当车辆实施制动时,压力空气充入制动缸内推动活塞运动,制动力通过活塞杆传出带动主制动杠杆绕制动梁支柱转动,同时主制动梁有向轮对方向的运动趋势。主制动杠杆推动闸调器,将制动力传递到副制动杠杆端,带动副制动梁向车轮方向运动,使闸瓦与踏面接触实施后轮对的制动。副制动杠杆转动的同时带动推杆移动,将力传递到制动缸后侧,推动前制动梁实施前轮对的制动[1]。当车辆实施缓解时,在主、副制动梁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块沿滑槽方向下滑,同时制动缸内的缓解弹簧被压缩后产生回复力,推动活塞反向运动,促使制动梁带动闸瓦与轮对踏面分离,使得制动装置缓解。 2仿真实验方案设计 2.1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 首先,建立集成制动装置虚拟样机模型。在Pro-E软件中建立好制动装置的三维模型,保存为SETP格式后导入到RecurDyn软件中。 然后,对虚拟样机进行简化处理。为提高仿真速度,突出研究重点,需简化虚拟样机模型,如删掉虚拟样机中不影响制动缓解运动的固定部件,对理论上不存在相对运动的部件进行合并及布尔加操作等。 最后,对虚拟样机模型添加接触、约束和外载荷。在各接触面间添加接触,定义相应的刚度、阻尼、摩擦因素,对需要限制自由度的部件添加约束,如滑槽、轮对与大地间添加固定副等。外部载荷即制动力与缓解力。在制动试验中,添加由制动缸直接对活塞杆施加的外部载荷—制动力P,按制动缸内压强值和活塞面积计算出P=19445N,由于制动缸内进出气是渐变的过程,所以通过STEP函数控制制动力变化。实际缓解弹簧需提供的缓解力为700N,实验中通过定义弹簧的自由长度、刚度、阻尼等参数来实现[2]。 2.2试验工况设计 (1)制动试验。制动力函数从0逐渐增大到P,然后保持最大值不变,使机构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由于制动时,各位闸瓦压力不均会导致车轮轮缘和踏面磨耗不均,甚至轮径超差,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引发事故,因此以同轴和同侧的闸瓦压差为评价指标,分析闸瓦压力的分布均匀性,从而预测制动装置的制动性能。 (2)缓解试验。制动力函数从0逐渐增大到P,然后逐渐减小到0,缓解弹簧受压缩后施加反向力于活塞杆上实施缓解。缓解时间反映各闸瓦缓解的同步性,缓解阻力反映各闸瓦缓解的难易程度,缓解位移的大小反映各闸瓦的缓解状态。因此以各闸瓦的缓解时间、缓解阻力、缓解位移为评价指标,分析制动装置的缓解性能。实验定义闸瓦与车轮踏面间的接触正压力连续为0时为缓解,考虑滑槽磨耗板与滑块间摩擦系数的改变对机构缓解性能的影响,根据《铁路货车组合式制动梁滑块磨耗套技术条件(试行)》,分别设置0.05、0.07、0.09、0.11、0.13和0.15六种摩擦系数进行对比实验。 3试验结果分析 3.1制动试验结果分析 (1)同侧闸瓦正压力分布情况:L1位比L2位大8.47%,R1位比R2位大3.44%,制动装置L侧轮瓦压差较大,R侧分布较为均匀; (2)同轴两瓦压力分布情况:L1位比R1位大5.51%,L2位比R2位大0.62%,主制动梁轮瓦压差较大,副制动等压力分布均匀。由此可见,集成制动装置轮瓦压力分布不均匀,主制动梁上有制动缸侧L1位闸瓦正压力明显偏大,副制动梁侧两闸瓦正压力大小基本相当。在实际运行时,经过反复多次制动后,易产生车轮踏面不同程度的磨耗现象,导致轮径差超差。 3.2缓解试验结果分析 (1)各位闸瓦的缓解时间:同一制动梁两闸瓦的缓解时间基本相同,副制动梁两闸瓦缓解同步性更好,主制动梁闸瓦R1位的缓解时间比L1位略短;总体上各位闸瓦缓解时间相差甚微,几乎同时缓解; (2)各位闸瓦的缓解阻力:主制动梁的摩擦阻力大于副制动梁,且主制动梁有制动缸端L1位的摩擦阻力略大于无制动缸端R1位,副制动梁R2位摩擦阻力略大于L2位;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各制动梁的摩擦阻力基本呈线性增长,且主制动梁比副制动梁增长幅度大,主、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毕业设计.doc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毕业设计 课题铁路货车车钩分离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 铁路货车车钩分离事故发生的频率虽然不大,但却严重影响着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针对货车车钩分离的问题,从车钩缓冲装置各配件的损伤及磨耗方面对车钩发生分离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防止货车车钩分离的措施。 关键词:货车车钩分离自动分离防止措施 前言: 长期以来,货物列车车钩分离事故一直干扰着铁路运输的正常秩序,特别是近年来货物列车提速重载战略实施后,这一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输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货车车钩的分离问题,必须首先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找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什么是车钩及车钩的作用 在车钩缓冲装置中,车钩的作用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之间的连挂和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板和钩尾框则起着传递纵向力(牵引力或冲击力)的作用。 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

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车钩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车辆部件。车钩按开启方式分为上作用式及下作用式两种。通过车钩钩头上部的提升机构开启的叫上作用式(一般货车大都采用此式);借助钩头下部推顶杠杆的动作实现开启的叫下作用式(客车采用)。车钩按其结构类型分为螺旋车钩、密接式自动车钩、自动车钩及旋转车钩等。螺旋车钩使用最早,但因缺点较多已被淘汰,密接式自动车钩多为高速铁路车辆所用。中国除在大秦铁路重载单元列车上使用旋转车钩外,现一律采用自动车钩。所谓自动车钩,就是先将一个车钩的提杆提起后,再用机车拉开车辆或与另一车辆车钩碰撞时,能自动完成摘构或挂钩的动作的车钩。中国铁道部门1956年确定1、2号车钩为标准型车钩。但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吨位的增加,又于1957、1965年先后设计制造了15号车钩和13号车钩。客车使用15号车钩,货车则逐步用13号车钩代替2号车钩。 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成、车钩前端粗大的部分称为钩头,在钩头内装有钩舌、钩舌销,锁提销,钩舌推铁和钩锁铁。车钩后部称为钩尾,在钩尾上开有垂直扁锁孔,以便与钩尾框联结。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

70t级铁路货车教材

70t级货车知识 按照现在每天装车10万辆计算,如果每辆车能够装10吨,一天将增加运量100万吨,意味着一年增加运量3.6亿吨以上。 按照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货车单机牵引5000吨,如果载重仅限于60吨,一列车的总长度将超过现在大部分站线的850米长度,必须改造站线。 在当前运输能力紧张、短时期内新线无法建成投产、增加货车数量将增加干线通过能力困难的情况下,增加载重的挖潜提效方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70t级新型铁路货车的研制生产,表明中国铁路货运进入重载起始阶段,预示着中国铁路重载运输开始腾飞。 本课件重点介绍C70(C70H)型通用敞车 C70(C70H)是供中国准轨铁路使用,主要用于装运煤炭、矿石、建材、机械设备、钢材及木材等货物的通用铁路车辆,除能满足人工装卸外,还能适应翻车机等机械化卸车作业,并能适应解冻库的要求。 C70与C64K主要技术参数及配件对照表 主要参数及结构C70型敞车C64K型敞车 载重(t)7061 自重(t)≤23.6 ≤23 容积(m3)77 73.3 商业运营速度(km/h)120 120 车辆长度(mm)13976 13430 车体内长(mm)13000 12490 车钩17型13A型 缓冲器MT-2 MT-3 转向架转K5或转K6 转K2 主要钢材牌号Q450NQR1 09CuPCrNi-A 主要结构特点 优化底架结构,提高纵向承载能力; 采用新型中立门,提高车门的可靠性; 采用新型双曲面冷弯型钢侧柱,提高强度和刚度; 车体内长13m,满足较长货物的运输要求; 采用E级钢17型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缓冲器,提高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采用转K6型或转K5型转向架,确保满足提速要求; 主要零部件与现有敞车通用互换,方便维护和检修。 1 车体 C70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主要材料采用屈服强度为450MPa的耐大气腐蚀钢。 1.1 底架 底架由中梁、侧梁、枕梁、大横梁、端梁、纵向梁、小横梁及钢地板组焊而成。 采用锻造上心盘(直径为358mm)及C级铸钢的前、后从板座,前后从板座与中间梁、脚蹬与侧梁间均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 1.2 侧墙 侧墙为板柱式结构,斜撑采用矩形钢管,侧柱采用8mm 厚冷弯双曲面钢。侧柱与侧梁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 1.3 侧开门及下侧门

车钩故障

货车车钩发展及主要故障分析 杨军君 摘要:简述车钩发展概况,通过对车钩故障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加强车钩检修质量的措施,提高检修质量,提高配件使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营成本。 关键词:车钩;货车;缓冲器 Abstract: Descrip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pler of freight cars,analysis the reason of it's failure,and proposed measures of couplers maintenance quality,Improve the maintenance quality,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arts,lower the cost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Key wards: coupler;freight cars;buffer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铁路长期以来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起着骨干作用,而且由于铁路的技术经济特性,铁路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铁路货运行业近年来积极推进重载提速,以缓解铁路货运能力不足的现象。列车牵引吨位、运行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给货车的各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要求。近年来,各类车辆的故障日益增多,特别是钩尾框裂纹等故障呈上升趋势,严重干扰着正铁路运输安全,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目前,我国铁路货车上装用的车钩、钩尾框主要是13号、13A型、13B型及16、17型,其中约有90%以上货车使用的是13号、13A型车钩及钩尾框;17型车钩最初与16型车钩配套装用在翻车机卸货的单元运煤专用敞车上,鉴于17型车钩在运用中表现出的优良性能,17型车钩已成为我国70t级货车的主型车钩。 (a)车钩缓冲装置 一般来说,车辆的基本构造由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列车牵引时纵向力的传导顺序是车钩→钩尾销→ 钩尾框→后从板→缓冲器→前从板→前从板座→牵引梁。列车制动时纵向力的传导顺序是车钩→前从板→缓冲器→后从板→ 后从板座→牵引梁。 1、车钩的发展 13号车钩、钩尾框 13号车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参照美国E型车钩及俄罗斯CA-3型车钩研制的,1970年初开始在我国铁路货车上推广使用。13号车钩钩体、钩舌及钩尾框开始采用牌号为ZG25的普通碳素铸钢制造,其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为2250KN,比当时2号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1550KN)提高45%以上,13号钩尾框的静拉破坏载荷为不低于2800KN,基本满足了当时由载重50t~60t货车组成的列车牵引需要。 13A型车钩及钩尾框 13A型车钩是在13号车钩基础上改进研制开发的,主要目的是缩小了车钩连挂间隙,降低列车的纵向冲动,改善列车车辆的纵向动力学性能。13A型车钩的连挂间隙为11.5mm,比普通的13号车钩连挂间隙19.5mm减小了41%,钩体、钩舌的材质为C级钢,锁铁为E级钢,

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分析及检修工艺研究

科技专论 296 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分析及检修工艺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铁路运输业也在飞速发展,铁路货车做为铁路货物运输的工具,承担着完成铁路运输任务的重要职责,而铁路货车的制动系统是铁路货车的实行减速和停车的重要装置,是铁路货车安全的保证。对于现代的火车而言,制动系统不仅仅是安全的保证,更关系到铁路货车的牵引质量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铁路货车的制动系统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对现代铁路火车制动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然后对铁路火车制动系统检修工艺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检修工艺 1、前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铁路货车在快速地进步,制造工艺和运行检修水平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近年来更是实现了快速和载重的革新换代,已有的列车载重由以前的60吨提高到了现在的70吨,既有列车速度都提升到了120km/h;实现了铁路货车设计、制造、新材料的三大跨越,掌握了高性能转向架、结构可靠性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全面推广新型合金材料、非金属材料、不锈钢焊接技术整体新铸造等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核心配件、检修、安全、维护等方面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性进步;形成了涵盖了铁路货车运行方方面面的标准体系,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铁路货车发展之路。 同时,作为铁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动系统也经历了旧阀改造和自主研发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较为完善的制动系统。特别是近年来,制动系统在重载货车和快速列车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这很大的不足。因此,我们仍有必要对制动系统进行研究和探讨,使其日趋完善。 2、高速载重货车制动系统技术分析 随着铁路货车的发展,货车的列车编组、载重和速度都在不断地增长,对货车的制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的货车制动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在制动装置上,我国与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下面就分高速和载重两个方面对相关制动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2.1快速货车制动问题随着经济发展,铁路货车的运输量在不断上升,为了使我国的铁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铁路货运快速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制动技术是发展快速货车的关键,制动力必须适应铁路货车的速度。现如今,我国现有的货车制动系统将要不能满足快速列车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走出去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铁路货车制动技术。 货车的重车质量为空车的3倍以上,这里就会存在空重车位的问题。当装有不同的制动装置的车辆混合编排时,由于制动方式的差异,导致列车纵向冲动加剧,空车位容易造成车轮擦伤。空重车的自动调整技术是提高运输速度、提升货车制动能力的关键。设计货车的转向架和制动系统时应该重视轻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设计,避免由于空重车纵向冲动造成的列车故障。 另外,制动系统的漏泄对制动性能和列车运行也具有重要影响。主要影响缓解和再充气的时间,使列车前后形成压力梯度,导致列车尾部车辆制动力低下,作用迟缓,延长制动距离,也是制动机发生故障的根源之一。列车速度越快,问题越突出,严重时将使司机失去对制动管减压量的控制,也会由于在制动保压过程中的漏泄使列车中的制动力分布不均,因而也相应增加了列车的纵向冲动。 另外,由于我国对制动距离要求与欧洲国家相似,较美国要短,因此,对制动装置的研制可以借鉴欧洲国家的先进技术,既要重视转向架的研制,也要重视制动系统的研制。目前,世界记录有法国的Y37型转向架保持,最高试验速度达到了281.8km/h。 2.2重载货车制动问题 重载货车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铁路线路和装备,提高运输效率,而增加列车的长度和质量。目前载重在5000吨以上的列车称之为重载 列车。开行重载列车的关键在于机车的牵引力和列车的制动能力,其中 货车的制动能力是保证货车安全的关键所在。 增加列车的载重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货车大型化,二是扩大列车编组数量。经过计算表明,将要发展的25吨轴重的列车比既有的20吨轴重列车的闸瓦压力高出20%之多才可以满足制动力要求,制动装置的热负荷以及货车承受的纵向力也相应地增加。虽然经过计算现有设备距离上限值仍然有一定的余量,但是空车位制动力的增加会导致粘滞问题的出现。因此,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改进现有的空重车调整装置。 若想改善重载货车的制动性能,可以采用电空制动的方式。我国现如今采用的是空气制动方式,它是靠空气压力的变化来实行制动作用的。由于长大的载重货车各车辆的制动机因受空气流速的限制而不能同步实施制动,会造成列车之间的纵向冲击,另外,在制动缓解之前,制动风缸不能充气,在较长坡道会发生制动的失效现象。若采用电空制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这种制动方法通过电信号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各个列车同步制动和制动风缸的连续充风,并且可以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从而使列车的的速度可以更高。因此,实行电空制动是重载货车提升制动性能的有效方式。 3、制动系统检修工艺分析 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在所有列车故障中,制动系统的故障在90%以上。制动系统故障已经严重影响了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所有制动系统故障中管道泄露占到了74%,缸体泄露占到7%,阀门故障占到了2%,主要故障配件是管道、缸体、120控制阀。故障原因主要是,制动管内壁有污垢、制动缸体内部粗糙度差、120阀配件研磨不良。 3.1设计管内壁清洁装置由于管道内污垢成分复杂,现行的内部吹尘工艺无法达到清理的效果。通过实验,采用美国旋转管路清洗软轴,这种软轴可以在管内随意进行弯曲,不会受管的形状所限,刷头直接装在软轴的顶端,机器将清洁用水送进软轴封套,在清洁水的冲刷下,将污垢去除。使用这种方法后,管道泄露、堵塞等故障的发生数目明显下降。 3.2完善缸体内壁打磨工艺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动缸体内壁粗糙度为Ra0.4μm,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经过一次打磨后,缸体内部的粗糙度仅为Ra1.6μm。经过研究决定,采用先打磨后抛光的方式对制动缸进行处理,处理之后缸体粗糙度满足要求,大大减少了缸体泄露故障的发生。 3.3 改进120阀门研磨工艺120阀由滑阀、截止阀、滑阀座组成,经过检查后发现各个配件的滑动面有划痕或者接触不严密时会导致油脂泄露,造成制动阀产生故障。因此要对120阀各部件的接触面进行打磨后再进行组装,消除接触面的缺陷。另外,还要对打磨用的油石进行规范,确保所用油石符合规格。最后,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机械打磨能够更好地控制研磨精度,并且能减少工作强度、增大工作效率。 4、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必然要求铁路运输力的上升,载重量增大、速度加快是必然趋势,这对铁路的制动系统会有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在铁路货车制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的工业国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要不断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改进制动相关工艺,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使铁路货运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何靖杰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北车辆段 510450 参考文献 [1]常崇义,王成国,金鹰.基于三维动态有限元模型的轮轨磨耗数值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 2008, 29. [2]TB/ 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