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补钙误区及正确补钙的知识

合集下载

孩子正确补钙知识点总结

孩子正确补钙知识点总结

孩子正确补钙知识点总结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钙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

正确的补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因此,家长们需要了解孩子正确补钙的知识点,以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营养。

1. 钙的作用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钙在孩子身体中的作用。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构成成分,对于儿童的骨骼生长和牙齿的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钙还参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细胞凝集等生理功能,对于心脏、血管、血液等也有一定影响。

2. 钙的需求量孩子钙的需求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同。

从出生到18岁,骨骼生长迅速,对于钙的需求量较大。

一般来说,0-6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约210毫克的钙,6-12个月的婴儿每天需要约270毫克的钙,1-3岁的儿童每天需要约500毫克的钙,4-8岁的儿童每天需要约800毫克的钙,9-18岁的青少年每天需要约1300毫克的钙。

3. 钙的来源孩子可以从食物和补充剂中获取钙。

常见的钙来源包括奶制品(牛奶、奶酪、酸奶等)、豆类(豆腐、豆浆等)、海鲜(鱼、虾、贝类等)、蔬菜(菠菜、芹菜、莴苣等)、豆制品(豆腐、豆浆等)和坚果(花生、核桃、杏仁等)。

另外,孩子也可以通过补充钙片来获取钙。

不过,家长们需要注意孩子摄入的钙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4. 钙的吸收钙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物质。

所以,孩子在补钙的同时,也需要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

另外,孩子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肠胃健康等也会影响钙的吸收情况。

因此,家长们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均衡,让他们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以及保持良好的肠胃健康。

5. 补钙的注意事项在给孩子补钙时,家长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不要盲目大量补钙。

过多的钙会影响孩子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引发钙负荷过高的问题。

其次,选择合适的补钙方式。

家长们可以通过饮食和适量的钙片来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钙。

另外,孩子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在补钙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家庭教育】宝宝补钙容易犯的8个错误

【家庭教育】宝宝补钙容易犯的8个错误

【家庭教育】宝宝补钙容易犯的8个错误补钙容易犯的8个错误1.让宝宝隔着玻璃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很少能够反射玻璃,因此隔着玻璃晒太阳等同于没晒太阳,使宝宝晒太阳一定必须回去户外。

2.把宝宝遮掩得太严实妈妈虽然把宝宝带回了户外,但总害怕宝宝着凉,给他穿着上厚厚的衣服,或遮盖得严严实实不遮住一点皮肤。

这样,皮肤中的物质无法转变为vd,这个太阳也就是黑晒太阳了。

拎宝宝出外晒太阳时,应当尽量多遮住皮肤使紫外线照射,阳光反射皮肤制备的vd,对于宝宝就是最安全的,不能出现vd中毒。

3.1岁后不再给吃钙剂很多妈妈指出1岁后,宝宝什么都能够喝,饮食已经很多样了,不再须要补足钙剂。

根据我国儿童膳食调查,我国儿童饮食中的钙显然满足用户没法他们生长的须要。

因此,过1岁后,宝宝还应当每天稳步服用钙剂,一直至2岁,服用量大约为150-300毫克。

4.化验检查就可以确定缺钙宝宝究竟与否缺钙,无法单凭搞一项化验例如末梢血血钙浓度测量就随便确认,必须由医生根椐宝宝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后就可以确认。

5.过于心切给宝宝摄入大剂量va虽然va就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但并不是摄取得越多越好。

因为,va就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可以储存于体内,逐渐消耗、利用,储存过度或口服过量时都会引发中毒。

较为多见到的就是,短期内过量采用va引发的急性中毒和长期药量累积所致的慢性中毒。

因此,给宝宝服用va时,一定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恰当采用。

否则,婴儿每天服用va5-10万国际单位时,通常在半年内就可以发生骨痛、痛经、嗜睡等慢性中毒整体表现。

补足va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注意给宝宝提供更多含有va的食物,尽量母乳喂养,及时按月龄嵌入辅食。

6.把钙剂放在食物中喂食很多妈妈害怕宝宝不愿喝钙剂,经常把钙剂悄悄地放在牛奶、米汤或稀粥里给宝宝食用。

这种方法看上去似乎很精妙,但实际上并有利于钙剂的稀释。

因为很多食物中所含植酸,这种物质可以影响钙在肠道的稀释,并且,当脂肪过多时还可以构成皂钙,不仅对补钙促进作用并不大,甚至还可以引致钙吸收量进一步上升。

给宝宝补钙注意这些误区要学会科学补钙

给宝宝补钙注意这些误区要学会科学补钙

给宝宝补钙注意这些误区要学会科学补钙有了宝宝后,如何正确给宝宝补充钙质一直是新晋妈妈必定要遭遇的“攻坚战”。

宝宝在出生的第一年生长最为迅速,对钙质的需求有着明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如果不能在宝宝成长初期给予合理完善的钙质补充,就会对宝宝以后的成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谨防补钙误区误区一:要长个,快补钙孩子的身高虽然跟营养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可这里指的“营养”是均衡的营养搭配,没有任何一种营养素比另外一种更重要。

应该说,营养和基因共同决定着孩子的身高。

单独看钙营养,对身高影响不大。

无论是在宝宝出生前给妈妈补钙,还是在宝宝出生后,以及儿童期补钙,单纯靠补钙对孩子的身高影响不是太大。

所以说,要想通过后天的努力,让孩子长得更高,需要的是合理搭配膳食,加上适当的户外运动,而不是靠单纯的补钙。

误区二:晚上出汗多,快补钙有这种观念的人很多。

但事实是,小儿出汗通常为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

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只有很少的情况意味着严重的疾病,即病理性多汗,如甲亢,肝上的肿瘤等。

如果不是那些严重疾病,那就是热出汗的,切忌瞎补肾、乱补钙。

误区三:出牙晚,快补钙宝宝正常的第一颗乳牙萌出的时间最晚至18个月。

13个月后出牙才算作“出牙晚”,但这通常是遗传决定的,可以遗传自父母任意一方。

18个月后还没有出牙的话,需要看牙医确定是不是有什么别的问题引起,乱补钙不能促进早出牙。

误区四:夜里好惊哭,快补钙其实,宝宝夜里惊醒哭闹是很正常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做梦,可能是饿,可能是想要便便了,可能是尿了… … 乱补钙则于事无补。

注意科学补钙健康足月产的宝宝6个月内无须补钙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钙营养来源,母乳中的钙质是最易于婴儿吸收的。

目前为止,全世界母乳喂养的、足月产且不缺维生素D的婴儿中,还未见到缺钙的报道。

6个月后合理添加辅食除合理添加辅食外,并且每天保证大约6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足够提供这个年龄段小朋友所需的钙质了。

宝宝补钙的误区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宝宝补钙的误区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宝宝补钙的误区1、宝宝补钙的误区对于缺钙的宝宝而言一般是通过药物钙含和辅食补钙两类补钙方法。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鱼肝油、钙补充剂等。

另外宝宝补钙的辅食主要有牛奶、豆浆等,豆类,鱼虾类,榛子、花生等干果,木耳、香菇、海带、芝麻酱以及许多绿色蔬菜等都是钙的良好来源。

由于的宝宝的年龄存在差异,所以在辅料食补上应有所注意。

比如一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喝牛奶,会容易引发过敏症状。

为促进宝宝钙物质吸收,同时可以建议多晒太阳。

2、五个月宝宝缺钙应该怎么补如果宝宝缺钙的话,除了会让睡眠质量下降之外,有可能还容易出现抽筋的情况,但是,你的宝宝刚刚五个月,是不需要特别的补钙的。

只要每天能够让宝宝吃一些母乳或者是喝一些牛奶,就可以为宝宝提供充足的钙质。

平时应该多让宝宝出去晒太阳,或者是给宝宝吃一些鱼肝油,这样可以让宝宝的身体更好的吸收钙。

如果宝宝钙补的过量,也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3、什么时候补钙效果最好补钙是不分时间的,一天当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补钙,很多人说,补钙早上进行比较好,还有人说在晚上睡觉之前补钙比较好,其实这都是有一定的根据的,但是也并不代表着其他时间进行补钙效果就不好。

主要还是要看你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补钙,像早上补钙,都是通过喝牛奶吃鸡蛋的方法进行补钙,睡觉的时候进行补钙,也是通过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补钙。

首先应从膳食中获得,钙的食物来源以牛奶及奶制品为主,牛奶及奶制品中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同时奶制品还提供优质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可供其成长所需。

此外,豆制品、海产品、芝麻、坚果、花生等均含有丰富的钙。

补钙时还应适当做些户外运动,保证一定的日照时间,而且运动可促进骨骼生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宝补钙不要过了临界期早产儿、双胞胎,在出生后1-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宝贝应在2-4周开始,一直到2岁半。

正常情况下,6个月以下的宝贝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6个月以上的宝贝每天补充400-600国际单位。

孩子补钙的误区有哪些

孩子补钙的误区有哪些

孩子补钙的误区有哪些许多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长高,就是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进行(补钙),孩子补钙是能够很好的促进骨骼和大脑的发育,但是许多家长都是会给孩子疯狂的补钙,这些家长都就是进入了(误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每天给孩子补钙钙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骨骼、大脑的发育有着很大的作用。

网上有许多关于补钙的宣扬片,从中得到的一个最明显的要点就是:大部分孩子都很缺钙,并且缺钙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后果。

许多家长在看过这个宣扬片后都很恐慌,舍命地给孩子补钙。

其实,这种宣扬片是比较夸张的,实际状况并没有那么严峻,也不是大部分孩子都是需要补钙的,所以家长不要在不了解孩子是否缺钙的状况下就擅自进行补钙,我们是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再进行养分的补充。

误区二:钙补的多就能长高许多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跟同龄人站在一起,个头矮了一截时,就会很焦急。

给孩子买回许多的钙片,每天的饮食都以含钙丰富的食物为主。

由于父母认为,只要补钙补得多,就肯定能长高。

其实,不是这样的的,孩子身体所需要的钙含量的是足够的,但是过量的钙是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威逼,父母过量的给孩子补钙是会让孩子消失厌食、(便秘)的状况,甚至是会早产结石。

误区三:喝了骨头汤就不会缺钙当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许多的家长每天都是会给孩子喝骨头汤,许多人都是认为吃哪补哪,骨头汤的养分成分是特别高的,对于骨骼发育快的孩子来说,是有特别不错的补益作用,但是,其实,骨头里面的钙很难溶出来,骨头汤里面的钙更是微乎其微。

只要在煲汤的时候,加入一点食(醋),就能使骨头里的钙溶出来,这样才能发挥其补钙的效果。

父母给孩子补钙是想要让孩子更好的生长发育,但是,我们是需要结合孩子本身的身体素养来给孩子进行进补,最好是给孩子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补充的钙量多了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育儿知识:给宝宝补钙一定要做到科学(推荐)

育儿知识:给宝宝补钙一定要做到科学(推荐)

给宝宝补钙一定要做到科学(推荐)宝宝的补钙问题,是很多家长都关注的,那么,在实际的宝宝补钙中,家长们容易踏入哪些误区,并且,家长们该如何给宝宝科学补钙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认识这些问题。

家长们给宝宝补钙的常见错误分析:常犯错误做法一:有的爸妈将钙片捣碎与牛奶混在一起吃,或在喂奶前后给宝宝吃,致使奶中的蛋白与钙结合形成奶块,造成钙质无法被机体所吸收;常犯错误做法二:只给宝宝服钙片,不同时服用维生素D或晒太阳,影响了钙剂的吸收与利用;常犯错误做法三:菜肴过咸,在高盐摄入时,钠排出增加,钙也随之丢失,同样补钙效果不好。

给宝宝补钙的这些错误,不仅不能给宝宝带来科学的补钙,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宝宝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给宝宝不利的影响,所以,给宝宝科学补钙迫在眉睫。

一:选对补钙食物。

比较起来,无论就钙的含量或者吸收率来看,奶类才是较佳来源,母乳较优,其次是配方奶,再后是鲜奶。

以半岁内的小宝宝为例,只要每天食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满足身体发育对钙的需求。

这也是科学家倡导母乳喂养的奥妙之一。

除了奶类,鱼、蛋、豆类、绿叶蔬菜等也值得推荐。

二:食物合理搭配,防止钙流失。

正常情况下,宝宝体内的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比例是1:1-2∶1,换句话说,钙是磷的1-2倍,如果宝宝的食谱恰恰是这个比例,那么钙的吸收利用率高,如果钙磷比失衡,磷高过钙,那钙的利用率则低;同样镁元素缺乏也会引起钙的不足,遗憾的是家长往往注重补钙,却忘了补镁,导致体内镁元素不足,进而累及钙的吸收。

三:要了解哪些元素能够促进钙吸收。

无论食补或是药补,都要设法促进钙的吸收。

俗话说:一个朋友三个帮。

钙也是这样,当它随食物吃进以后,尚需要多种因素来促进机体的吸收与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如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荤素平衡能提高钙的利用率(如豆腐炖鱼,谷类与豆类混食等)等。

四:补钙时要留意会影响钙吸收的食物。

如不可将钙剂与植物性食物或油脂类食物同吃,因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可与钙质结合而妨碍钙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后生成脂肪酸,同样可与钙结合而不易被肠道吸收。

宝宝补钙的四个误区 爸妈护理要谨防

宝宝补钙的四个误区 爸妈护理要谨防

宝宝补钙的四个误区爸妈护理
要谨防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也正是孩子们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为他们补充大量钙质才能满足他们身体的需求,那么,年轻的父母们你们知道怎么给孩子补钙才是最适当、最有效的吗?其实正确补钙并不难,远离下面几个误区,就能达到正确补钙的目的。

误区一:口味太甜
给0至3岁宝宝的钙不能太甜,太甜会引起口味偏好,影响宝宝正常喝奶和喝水。

奶味是最适合她们的味道,宝宝的味蕾正处在快速发育期,过重的味觉刺激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因此不要过早给宝宝太甜的口味,否则会导致宝宝不爱喝水。

更适合宝宝的应该是接近母乳的味道,淡奶口味就像母乳,不影响味蕾发育。

误区二:错过时机
等到孩子已经出现缺钙症状的时候再去补,那就有点亡羊补牢了。

其实如果孩子的营养有问题,在生病之前就会有一些信号,妈妈们只要稍微注意下便能知道。

如果孩子容易惊醒,易烦躁、手脚抽动、出牙迟、有枕秃圈,那就说明可能已经缺钙了,需要补充。

这时候就开始补,时机也才比较好。

误区三:多多益善
有的家长十分重视给孩子补钙,又是钙片,又是钙奶,这简直比缺钙还严重。

人是各种元素综合的平衡体,宝宝的平
衡就更加脆弱。

任何过量的做法对他们都可能是很大的伤害。

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安全剂量是2000毫克,建议补钙剂量不要超过此范围。

误区四:不补维生素D
不少家长容易把缺钙和缺维生素D搞错了,狂补钙还是缺钙。

其实是该加补些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帮助*吸收钙质的。

如果总是给宝宝补钙还是不行,那是因为宝宝吸收不了,得考虑补充维生素D。

宝宝补钙的方法及误区

宝宝补钙的方法及误区

宝宝补钙的方法及误区养生网导读:宝宝在正发育的时候身体很需要钙,但是不同年龄段对钙的需求不同,那么,家长们应当如何科学的给宝宝补钙呢?宝宝补钙的方法及误区有哪些?如何科学补钙1、饮食方法从食物中给宝宝补钙是妈妈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补钙方法之一。

所以妈妈要多花心思让宝宝吃更多含钙高的食物。

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妈妈可以把鸡蛋打散、豆腐捣碎,做成汤,或把虾皮和碎青菜熬成菜粥,鲜香味美,利于汲取。

也可以把鱼肉弄成泥,猪血切成小块,和着豆腐、青菜、虾皮,煮汤、熬粥,这样补钙的效果也会很好。

2、补钙产品的选择有讲究给0-3岁的珍宝选择口味淡、易于冲调的补钙产品。

现在许多补钙品添加了许多的糖,珍宝长期服用这样的补钙品,会影响味蕾发育,引起口味偏好,影响珍宝正常喝奶、喝水。

而口味淡,尤其是有淡奶味的产品,不但让珍宝感受到了妈咪的味道,而且不会对味蕾产生刺激,因此令珍宝更健康。

3、增加运动补钙对于宝宝来说并不是多喂钙剂,钙在体内的汲取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维生素D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多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汲取。

而阳光正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因此冬季没风的天气,上午9点后不妨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晒晒太阳。

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隔着窗晒太阳影响效果。

当然妈妈也可以选择含有维生素D的钙剂,在补钙的同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提高机体对钙的汲取和利用。

宝宝补钙的方法及误区1、骨头汤的补钙效果很好骨头中的钙是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的,水溶性很低,曾经将骨头放在水中煮了18个小时,测试结果显示,每100毫升骨头汤的含钙量仅有1。

0~1。

2毫克,而人体每天的需要量则是几百毫克,相差的确很大。

假如在骨头汤里加醋,虽然可以增加钙的溶出率,但是同时会将骨骼中的铅也一起溶解出来,对宝宝不利,因此骨头汤并没有明显的补钙效果。

2、补钙就是多喂钙剂其实,钙在体内的汲取利用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必需有维生素D的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宝宝补钙三大误区
据最新儿童健康专家统计,我国出生的婴儿中很多患有“新生儿低钙血症”,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宝宝缺钙”。

家长们除了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进行正确补钙外,关于补钙的三大误区,父母们也要引起注意。

误区一补钙剂越精细越好
关于补钙,并非钙粉越细越好,补钙剂的颗粒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

钙的吸收率也只在30%到40%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95%”的吸收率。

吃下钙剂后,钙首先进入血液中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

宝宝的肠胃功能较弱,父母不要选择碱性较强的补钙剂,如碳酸钙、活性钙等。

0~2岁的宝宝,每天大约需要600毫克的钙量。

其中400毫克完全可以从食物中取得,因此每天只需补200毫克的钙剂。

误区二补钙过头无害处
婴幼儿加服钙剂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钙过量对生长发育会造成极大危害。

补钙过多可使1岁以内宝宝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部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头畸形,另一方面限制脑部发育;
补钙过多会使宝宝肠胃不适、食欲不振,同时也影响肠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
补钙过多会使骨头中钙质过多“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身高受到限制;
补钙过多维生素D和钙过量都会导致宝宝高钙血症,血液中的钙含量过高,孩子成年后罹患各种结石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甚至会影响到心脏功能;
专家提示:极少数宝宝长期补钙过量,还可能患上“鬼脸综合症”:长着大嘴、鼻孔朝天,上唇突出、鼻梁平坦、两眼距离甚远。

这类孩子还会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疾病。

误区三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适合补钙
医生告诉我们,只要孩子能自行咀嚼进食、能吃块状食物,经常接受太阳沐浴,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

2岁以内的宝宝“咀嚼和消化能力有限”食物比较单调,户外活动也比较少,最佳的方法是补充一定量的钙剂和鱼肝油。

因为鱼肝油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降低肠道内的碱性,促进钙质在小肠内的吸收,所以这是确保宝宝不缺钙的关键。

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钙的需要量很多,但是很多家长在给宝宝补钙时却存在着很多错误的认识,这里我们整理了以下几大常见的误区,希望能为给宝宝补钙的家长们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误区一:天天补钙
有些家长在看了补钙宣传广告,受到误导,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缺钙。

正好,孩子正在长牙,或处在发育期,家长们就自己买来各种钙片,每天给孩子吃。

实际上,这些家长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

这种随意补钙的做法不妥当,医生是不提倡的。

现实情况并非如广告所说,大多数孩子都缺钙,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家长在给宝宝补钙前,应该先判断宝宝是否缺钙。

误区二:补钙过头无害处
婴幼儿加服钙剂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钙过量对生长发育会造成极大危害。

补钙过多可使1岁以内宝宝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部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头畸形,另一方面限制脑部发育;补钙过多会使宝宝肠胃不适、食欲不振,同时也影响肠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补钙过多会使骨头中钙质过多“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身高受到限制;补钙过多维生素D和钙过量都会导致宝宝高钙血症,血液中的钙含量过高,孩子成年后罹患各种结石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甚至会影响到心脏功能。

误区三:补钙剂越精细越好
关于补钙,并非钙粉越细越好,补钙剂的颗粒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

钙的吸收率也只在30%到40%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95%”的吸收率。

吃下钙剂后,钙首先进入血液中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

宝宝的肠胃功能较弱,父母不要选择碱性较强的补钙剂,如碳酸钙、活性钙等。

0~2岁的宝宝,每天大约需要600毫克的钙量。

其中400毫克完全可以从食物中取得,因此每天只需补200毫克的钙剂。

误区四:所有年龄段的宝宝都适合补钙
医生告诉我们,只要孩子能自行咀嚼进食、能吃块状食物,经常接受太阳沐浴,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

2岁以内的宝宝咀嚼和消化能力有限,食物比较单调,户外活动也比较少,最佳的方法是补充一定量的钙剂和鱼肝油。

因为鱼肝油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降低肠道内的碱性,促进钙质在小肠内的吸收,所以这是确保宝宝不缺钙的关键。

误区五:液体钙更利于宝宝吸收
液体钙的溶解度高不等于吸收快,钙的吸收率因人而异。

如果是碳酸钙类,它的吸收先经过胃酸的作用再被肠道吸收。

如果孩子肠胃功能良好,胃酸分泌、胃蠕动正常,钙剂吸收速度快。

液体钙剂溶解度好并不代表吸收快,主要看钙剂里维生素D的含量。

市面上的液态钙软胶囊主要由碳酸钙、维生素D、明胶、纯净水、甘油组成。

其中,对钙吸收有积极作用的主要是维生素D,它能促进小肠黏膜吸收钙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不同形态的钙,最终均以钙离子的形式被肠道吸收,钙剂溶解度高并不代表吸收快。

误区六:宝宝补钙就会引起便秘
碳酸钙类钙剂经过胃酸作用时,生成氯化钙后到达肠道。

其中15%被肠道吸收,85%跟食物中的草酸、植物酸、脂肪酸等结合成不溶性钙化合物,如碳酸钙、磷酸钙等,堆积多了就形成便秘。

柠檬酸钙水溶性较好,柠檬酸钙离子能够将人体难以吸收的草酸钙、磷酸钙中的钙离子分离出来,形成水溶性较好的柠檬酸钙排出体外,有效防止便秘。

给孩子补钙的同时可以给孩子多喝水。

补钙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此时,食物对它的影响较小。

再让孩子做适当的运动,增加胃肠蠕动也能有效减少便秘。

误区七:喝骨头汤能预防缺钙
以形补形,熬骨汤补钙,至今还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殊不知,即使是经历四五个小时熬出的老火汤,含钙量也甚微,且人体吸收率低。

骨头里面的钙决不会轻易溶出来。

有实验证明,在高压锅蒸煮两小时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

要想用骨头汤补钙,这里有一个方法: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炖上一两小时。

醋可以有效地帮助骨钙溶出。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一定不要用高压锅,最好用砂锅来炖,避免在骨头汤中溶出过多的铝。

虽然宝宝成长发育中钙的需求是关键所在,但是补钙亦不可盲目,应该根据婴儿的身体发育情况而适合的补充,婴儿补钙循序渐进,科学补钙才能成就健康宝宝。

9个月婴儿补钙的误区
2010年05月29日 22:38 中国早教网cpicker
(1)别听信夸大的承诺
钙对婴儿健康成长很重要,有些商家利用人们对补钙的渴望,在推出自己的产品时往往夸大其作用,给消费者以误导。

人体对各种补钙品的吸收率只能达到40%,而有的厂家将高达99%以上的动物实验结果直接用于人体吸收率加以宣传,欺骗消费者。

因此,购买时必须弄清产品的钙含量、吸收率、有无副作用等,不能轻信“高效、高能、活性”等词。

(2)不能过多地补钙
补钙虽然重要,但并非多多益善,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标准,要严格遵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人每天钙的供应量。

如果一个正常人每天补钙超过2000毫克,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会产生副作用。

宝宝摄取热量为4180千焦的食物中,就含有100毫克的钙,他的收缩压就会降低2毫米汞柱。

由于宝宝年龄小,舒张压的变化不易测出。

动脉血压是循环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血压偏低,血流迟缓,就会影响机体组织的血液供应,妨碍正常活动,尤其对头部影响更大。

宝宝处在发育期,如前期血压偏低,不仅精力不集中,思维迟钝,智力低下,而且还容易患心脏病,因此,宝宝切不可补钙过量。

(3)钙盐中维生素D含量并非多了就好
人如果每天服用400国际单位以上的维生素D,就有可能引起维生素D中毒,具体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腹泻、头痛等症状,因此,选择补钙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它的维生素D含量。

(4)宝宝在补钙的同时应补锌、补铁
锌能抑制钙的吸收,缺锌可降低机体免疫能力,使婴儿多病,患病又影响锌和钙的摄入和吸收,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铁是构成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在体内参与氧气的运转、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人体内72%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婴儿6个月以后,因体内原有的铁已耗尽,母乳中含铁量又很低,此时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因此在补钙的同时应积极补锌、补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