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三大因素

全球变暖三大因素
全球变暖三大因素

全球变暖三大因素

第一大因素:肉食是造成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凶。联合国2006年《牲畜的巨大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报告指出,肉食是造成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凶。科学家已经证明肉食对人类、动物和地球生态系统,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是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畜牧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比全球交通运输业总的排放量还多。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一氧化氮有65%来自肉食,而一氧化氮的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96倍;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甲烷有37%来自肉食,而甲烷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3倍。美国世界观察研究院2007年报告指出,牲畜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量的18%(按二氧化碳当量计算),比起所有飞机、船舶、车辆等交通运输业所占的14%还要高。二是消耗过多地球资源并导致人类饥荒。生产肉食造成土地、人力、水、金钱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以美国式的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及工业化的畜牧经营为甚。生产1磅肉需要2500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种植谷类、蔬菜和水果所需能源仅仅是饲养牲畜所需能源的3%。生长1公斤牛肉大约需要8公斤谷物饲料,1公斤鸡肉大约需要2公斤谷物饲料。人类在2005年吃掉的动物数量总计为4242亿只(头、条),平均每天吃掉的各种动物数量总和约在12亿只左右。其中还不包括2.2亿头奶牛,为了将来吃而正在饲养的应是吃掉的2倍多。种植的玉米、大豆大部分成为动物的饲料,但是全世界有8亿人口正在挨饿或营养不良。2008年,全球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粮食危机,而且日趋升高的粮食成本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社会动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7年,被直接用作人类食物的粮食10.1亿吨,仅占当年世界粮食产量21.3亿吨的47.42%。全球消除饥饿所需填补的粮食缺口仅0.5亿吨,而全世界用作饲料用途的粮食达7.6亿吨。三是森林遭砍伐和草原被退化的重要原因。超过70%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遭砍伐是为了生产肉食品。国际林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巴西因养牛业砍伐的森林是大豆生产的6倍,巴西1.7亿头牛中,80%的增长来自亚马逊雨林。在1990-2000年间,巴西因养牛而砍伐雨林的面积从4150万公顷增加到5870万公顷。内蒙古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也是长期畜养牲畜严重超载所致。在1989-2006年仅17年间,内蒙古牲畜数量就由5000万急头升至1亿头,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的退化和沙漠化。

第二大因素:粗放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全球暖化。地球的生态平衡维持了40亿年,却在过去工业革命兴起以来的200年间遭到严重破坏。发达国家通过侵略、掠夺全球资源,牺牲、破坏全球生态环境为代价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掀起反污染浪潮,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改善。但由于发达国家经济规模的庞大以及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生态危机,他们仍是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者,例如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头号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依然在走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工业化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在付出巨大的环境成本。

第三大因素:奢侈生活方式助推全球暖化。地球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全人类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但却无法满足人类竭泽而渔的贪婪奢侈的生活方式。50多年前印度独立前夕,有人问圣雄甘地,印度独立之后能否达到英国的生活水平。甘地回答:“英国耗费地球一半的资源来实现它的繁荣。那么,像印度这样的国家需要几个地球呢?”按印度当时的人口计算需要8个地球。一位西方学者对此问题有更精确估算:“为了使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居民维持他们使人羡慕的消费水平,需要耗费大约1/3的世界矿物资源产量。

假定世界80%的人口一无所有,目前的能流量至多可使18%的世界人口享受到美国的消费水平。”

应对全球变暖的关键策略

政府是核心力量。政府掌握着庞大的资源、亦可以动用和组织庞大的资源。可以运用自身强大的感召力并动用强大的媒体优势,引导全民消费方式和饮食习惯,制定并调整农牧业产业税收政策,动员全民积极应对全球变暖。政府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核心领导力量。

全民动员是动力源泉。应对全球变暖,仅靠科学家和民间组织的呼吁是远不够的。需要政府推动,动员全民积极参与才能成功。中国是“天人合一”思想和素食文化的发源地,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每个人环保意识和理念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对遏制全球变暖产生巨大的作用。政府应动用强大的媒体优势,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形式宣传应对全球变暖的各种可操作措施,全民动员,从小事做起,引领世界进入生态文明新纪元。

推广素食是关键。对抗地球暖化,其实个人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人的饮食可以拯救地球,也可以毁灭地球。正如英国物理学家艾伦·卡佛特在2007年7月《物理世界》“解决京都议题的根本之道”的文章中,提出解决全球暖化的根本之道就是停止荤食。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气候变迁科学研究小组主席帕卓里指出,不吃肉、骑脚踏车、少消费,就可以协助遏止地球暖化。我国各级政府领导带头推广素食是简单易行且最科学有效的遏制全球变暖的正确方法。如果大家都吃素就可以立即减少80%的暖化气体排放!

第一,全民动员推广素食。政府要把全民动员推广素食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推动,作为减碳的最有效措施和产业优化的切入点。一是政府应下大力气动员全民推广素食。二是政府领导人应带头吃素推广素食。三是逐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首先要停止对肉食生产的补贴,引导畜牧业转产。其次应立即禁止非自然牲畜养殖繁殖,减少牲畜数量,保留农村自然繁殖主要用于役畜的养殖。最后分阶段分类型禁止各类牲畜的工业化和规模化饲养。先禁止大牲畜,后禁止小牲畜,随后再禁止家禽和鱼类养殖。这是目前最不受人们重视,但却是拯救人类、拯救地球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我国的节能减排任务仍非常艰巨,其潜力也非常巨大。应力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使各行各业向全球最先进的节能降耗标准看齐。人类面临共同的生存危机,为我国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机遇,各行各业应尽量使用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近期至少要制定政策标准使用国内最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

第三,全力实施能源替代战略。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研究开发永续能源,一方面要加大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扶持力度,鼓励人们使用新能源;另一方面要加大永续能源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强国际研发合作,力争尽快在永续能源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德国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200万吨,比上年减少1.2%,创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按照《京都议定书》,德国承诺在2008年至2012年将年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1990

年)降低21%。在目标时期的第一年,德国已经实现年排放总量降低23.3%。2008年,德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9.45亿吨,比上年减少940万吨,降幅为1.1%;二氧化碳排放在全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88%。德国有关人士分析,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石煤和褐煤需求的减少、天然气使用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引入。德国环境部长加布里埃尔指出,德国将通过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来巩固现有成果,并保证实现2020年的远期目标。

因为我们认为《京都议定书》只是一个虚设,要真正的执行起来是哪个国家都做不到的。当今世界上的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把环境日益恶化的责任丢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将不予理睬《京都议定书》。其实我们在环保方面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在坎昆气候大会上,我们只能做出此举,望大家海涵。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只能同意符合本国利益的框架协议。

——美国国务院签署美国斯坦福大学日前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尽管有人怀疑全球变暖这一事实,但多数美国人仍然认同全球变暖的观点,并希望政府采取措施遏制它。

俄罗斯与加拿大政府一样,强调自己的国土辽阔,所处纬度较高,气候寒冷,需要更多的能源消耗,也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前苏联80年代末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下滑很快,这几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然比1990年排放的水平低。这个排放的差距有几十亿吨二氧化碳,这就是人们称之为“热空气”的来由。俄罗斯打算在欧洲市场上公开出售这些“热空气”,但遭到许多欧洲国家和NGO的反对。俄罗斯政府代表团一直认为俄罗斯应当从附件一国家的名单中除去,在谈判会议中不时设置障碍,不承担《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责任。俄罗斯尽管在各种场合不是很积极地带头公开反对,但是立场非常明确。俄罗斯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的坚定反对派。

美国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和游离《京都议定书》之外,其无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对伞型国家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从1997年以来,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既没有下降也没有减缓增长,而是快速增加,其幅度除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外,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美国常常以不是《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为由,自起炉灶,我行我素。即使《京都议定书》有许多好的实施经验和方法,美国也常常拒之千里之外。美国是《京都议定书》坚定的反对派。

WHAT'S THE CAUSE OF THE 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的部分原因)

What’s the cause of global warming Warming of the climate system is unequivocal(不含糊的,直率的), and scientists are more than 90% certain that it is primarily(主要的)caused by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浓度)of greenhouse gases pro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化石燃料)and deforestation(砍伐森林). These findings are recogniz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cademies of all major industrialized(工业化的)nations. Naturally occurring amounts of greenhouse gases have a mean warming effect of about 33 °C . Without the earth's atmosphere the temperature across almost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e earth would be below freezing. The major greenhouse gases are water vapor(水蒸气)、carbon dioxide 、methane (CH4) and ozone (O3). Clouds also affect the radiation balance through cloud forcing similar to greenhouse gases. Firstly,human activity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s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leading to increased radiative forcing from CO2, methane, tropospheric(对流层) ozone, CFCs(氟氯化碳)and nitrous oxide(C2O)and so on. Secondly ,fossil fuel burning , including cement production(水泥生产)and gas flaring(废气燃烧器),has produced about three-quarters of the increase in CO2 from human activit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rest of this increase is caused mostly by changes in land-use, particularly deforestation. Finally,the popular media and the public often confuse global warming with ozone depletion(损耗), the destruction of stratospheric ozone(平流层臭氧)by chlorofluorocarbons (含氯氟烃). Reduced stratospheric ozone has had a slight cooling influence on surface temperatures, while increased tropospheric ozone has had a somewhat larger warming effect. In a word, the cause of global warming is entensive. All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should have a mor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and respect natural law to create a more beautifully word. That’s all.

全球变暖的研究意义

全球变暖的研究意义 全球变暖导致的或者将要导致的极端天气发生,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给社会,经济,人类等方面带来了很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研究造成全球变暖的因素,揭示全球变暖的规律以及变化,可以为人类面临全球变暖提供一些建议和保障。本文利用1951年到2010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测/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VAR)的2.5°*2.5°的温度场和比湿度场等月平均分析资料。研究了水汽含量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1)全球变暖和水汽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研究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不可忽视。 2)水汽对大气辐射的吸收作用很强,一般来说,水汽的含量增加,温度也会相应的增加。 3)全球气温虽然每年都有变化,但是目前整体是处于上升阶段。 4)全球变暖依然是个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 关键词:全球变暖;水汽含量;温室气体;影响

全球气温变化研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使用仪器进行气候观测以来,近百年来( 1906—2005 年) 地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74 ℃( 0. 56 ~0. 92 ℃)[1]。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其中1970—2004 年期间增加了70%[1].而只是这个小小的变温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灾害,例如愈演愈烈的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以及一些珍稀动植物的消亡。还有的是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几乎拥有全球98%-99%的淡水。假如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盖全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估计将上升大约7m。即使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川只融化20%,南极洲冰盖融化5%,海平面也将上升大约4m到5m。但是依据世界上现有的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假如海洋海平面每上升1m,地球上就有就将有1.45亿人的家园被上升的海水吞没。[2]可能无家可归,从而引起战乱等灾害。例如人间天堂马尔代夫将变成水下地狱,水城威尼斯将变成水下城市,泰国首都曼谷则将不复存在。 而中国地域辽阔,受地理位置和区域内独特地形和地貌因素的共同影响,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东部湿润区、中部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西部干旱区。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加之作为主要产业的农业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和脆弱区域。[3] 经研究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地球在过去的一千年中,上个世纪特别有可能是近一千年温度增加最显著的一百年。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人为因素人类排放过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大大增强是全球气候增暖的重要原因[4]。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白天日平均最高气温增加率是地球表面夜间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引起全球变暖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

全球变暖的十大危害

全球变暖的十大可怕危害 1、海平面上升 地球上出现高温天气,并不意味着迈阿密的生活方式将向非洲看齐,但却的确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高温天气怎么会导致海平面上涨呢?原来气温过高会造成冰山消融。海冰和极地冰盖不断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 如果沙滩被海水淹没,人们会失去很多乐趣。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像迈阿密这样的城市都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 科学家能测量出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带来的影响:科罗拉多河的流量增加了6倍。科学家预测,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架继续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将比现在高出6米。这将淹没许多印尼的热带岛屿和低洼地区,以及迈阿密、纽约市的曼哈顿和孟加拉国。 2、融化的冰川 观测冰川是否消融并不需要借助特殊设备。原来覆盖在苔原表面的冻土由于表面温度升高而融化后,现在上面生长着植被。 蒙大拿州的国家冰川公园由于表面温度上升已经失去了不少壮丽美景。 在本世纪,蒙大拿州国家公园的冰川已经严重削减。另外,喜马拉雅冰川是恒河水的主要来源。恒河为5亿人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据说现在每年的水量以37米的速度减少。 3、热浪侵袭

2003年,横扫欧洲的致命热浪害死了约3.5万人,这可能是科学家在20世纪初开始跟踪的酷暑趋势的预兆。 热浪不仅抑制人体的一些功能,更能害死人。图为2008年受热浪侵袭的纽约街头,一个人试图把瓶中的水倒在身上降温。 在最近的50到100年中,酷热热浪的发生频率比往常高出了两到四倍。据预测,在未来40年中,还会有高过100倍的情况出现。专家预测,持续的热浪会导致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多,还会有相关疾病出现,地球的平均气温也会升高。 4、暴风雨和水灾 专家用气候模型预测出,全球气温上升会对降水造成影响。但越来越频繁的超大风暴确实谁都不愿见到的:在短短30年里,四级到五级强烈飓风的发生频率几乎增加了一倍。 温暖的海水增加了强烈风暴产生的可能性。2008年7月多利飓风席卷了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边境。 温暖的海水给飓风提供了力量。科学家将海洋和大气的温度,与强暴风雨发生的几率关联起来。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和英国都经受了超强风暴和洪水的袭击,灾害中有很多人死亡,财产损失达数亿美元。从1905年到2005年,飓风发生的频率稳固上升。1905年与1930年间,平均每年约有3.5次飓风;1931年与1994年间,平均每年约有5.1次;而1995年与2005年间,平均每年就有8.4次飓风了。 5、干旱 当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被风暴和泛滥的洪水袭击时,另一些地方却遭受着干旱的威胁。随着气候变暖,专家估计旱情可能至少增加66% 旱情的增加使供水量萎缩,并且导致农作物生产的质量下降。这使得全球的粮食生产和供给处于危险之中,人们面临饥饿威胁的危险越来越高。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综述

全球气候变暖研究综述 地理学院2009级2班 黄晴(2009100210) 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也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创造物质财富的直接结果。人类的工业、摩纳哥也等各种活动既排放CO2和其他温室气体,又改变着人类生活的环境,由此改变了大气对太阳辐射能得吸收状况,从而破坏了气候的脆弱平衡,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在人类意识到之一严重的后果后,世界各国开展行动研究气候变暖的原因及防止气候变暖的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 英国科学家首先找到证据,证明全球在变暖。他们首先分析了赤道以南和以北从1850年到1985年的气温变化趋势,发现南北两个半球的气温都大约上升了0.5摄氏度,其中尤以1920年到1940年和近几年升高的最为明显。80年代初的3年间里是南北两个半球最暖的年份。 2、全球气候变暖成因分析 2.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大气及海陆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大气中物理及天气气候过程和现象的基本动力。全球气候地区差异、季节及年际变化不同,主要是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变化的结果。 2.2大气环流:由于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导致地表大气的流动。 2.3地表状况:主要包括地理纬度、海陆分布、洋流、地形、植被等环境因素。地表状况不同,大气温度也随之迥异。 2.4人类活动 2.4.1人类活动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温室效应”持续增强 2.4.2人口激增,森林锐减,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与延期的生态功能急剧下降,大大增强了二氧化塘的“温室效应”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世界各国采取的措施: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统一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1997年,作为《公约》的补充,《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东京签订。它与《公约》的主要区别是《公约》鼓励发达国家减排,而议定书是强制要求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 3.2我国采取的措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避免气候变化给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综合对策和措施: ①我国政府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②我国各部门初步建立了气候系统观测网络。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近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 (1)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扩展资料 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

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 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 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 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 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2、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人为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 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 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 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 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 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 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 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 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 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浅谈全球变暖问题

浅谈全球变暖问题 【摘要】:全球变暖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它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及我们后代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关时刻关注全球变暖问题,从它的概念、现在、影响因素、影响、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剖析全球变暖。 【关键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影响因素治理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它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不对地球进行保护,那它就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对于我们的后代影响更大。因此,我们应当时刻关注我们的家园,时刻保护家园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是当前一个重大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如果我们不加以治理,那么我们将会面对更大的生态问题。 一、全球变暖的概念及现状 全球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的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现象,为公地悲剧之一,而这里的温度上升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类在大量焚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因此,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看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而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其中,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生活在重庆的同学应该大多都发现了这样的事,有“雾都”之称的重庆,目前,大雾天气越来越少,这就是全球变暖的征兆。 二、全球变暖的影响因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 在1000年前,世界人口约6000万,到1900年,世界人口达16.5亿,现在,世界人口约六十六亿,且以每年7800万的速度增长,人口剧增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六十六亿的人口,每年仅自身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是一惊人的数字,且人口的继续增加将直接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飞速增长,这样温室效应将更加明显。 2、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与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海平面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有关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而且,工厂等陆地活动场所大量向海洋与大气排入有毒气体、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大气污染和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洋生态环境与大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由此导致的各类问题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气候变暖的明显化,让各种危害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气候变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气候变暖引发的问题也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从已知向未知发展。它引发的各种新现象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最主要是它所引发的灾害以不同形式出现,让人们不能预知,同时它又是全球范围的,这使得气候变暖成为了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一是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二是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个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三是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陆地活动场所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料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油事件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四是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五是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态地化循环,它支配着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深刻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动态及其反馈效应密切相关。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我们有以下措施: 一是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

关于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解析

关于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解析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目前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由于温室气体(代表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变暖的几大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 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是什么造成的,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候日趋变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个全球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高的

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上升。 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米。祁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的雪线正以年均米的速度上升。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 破坏的主要因素。 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 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

The harm of 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的危害)

In recent years, the arctic ice cap has been shrinking. With the melting of the ice caps, sea level has been rising. Arctic experts regard these as the evidence of global warming. If the rise of the sea level is large enough, the result could be disastrous. Enormous areas of densely populated land would become uninhabitable. And public health would suffer. Stronger sunlight and warmer temperatures could exacerbate respiratory illness. Moreover, human will have a hard enough time to adjust the new climate, especially in poor counties. In my opinion, our environment is faced with serious disast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mediately take strong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First of all, restrict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by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Second, improve 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use clean energy; The last but not least, strengthen social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1998年和2005年是近一千年来温度最高的两年。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其中尤以1910~1945年和1979~2005年的升温最为明显。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比近5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时段的平均温度都高,并且可能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最高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 1、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2、人口膨胀,超载超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班级:611101姓名:张玉坤学号:61110117 2010年5月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摘要: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强,全球变暖已悄然成为国际的热议话题,那么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应对这火烧眉毛的问题呢?笔者从气候变暖对全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两方面入手,探讨气候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进而从“源”与“汇”两个角度提出应对全球变暖的相应策略。 1.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据目前可靠的观测值的综合,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增暖的趋势在加强,下图是1861年~1989年全球平均温度据平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纪性的,迈入21世纪的今天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增加。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1.1.1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 成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许多是 不利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在此主要介 绍海平面上升和水热两方面的影响: 全球海平面上升:一方面由于气温 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温,海 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抬升;另一方面 因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冰的融 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据观测表明, 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 米。1861~1989 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变化 (相对1951~1980 平均值) (a) 北半球(b) 南半球(c) 全球

氏度,那么格陵兰岛的冰川将开始融 化,如果上升3摄氏度,格陵兰岛的冰 川将全面开始融化,假设冰川全部 融化需要数百年到一千年时间,融化后 的冰水流入海里,那么地球海平面将上 升7米多,。而地球的南极冰盖而言, 如果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时 将开始融化,上升3摄氏度将会越来越 不稳定,上升4摄氏度将全面开始融 化。而如今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 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都构成直接 威胁,在海拔低的沿海地区,遭受洪水和潮水灾害的区域就会扩大。据预测,由 于海平面的上升,一些小岛将不复存在,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 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 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以南亚和 东南亚为中心,全世界将会有2600万人遭受洪水灾害。 全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 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 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据气候模式计算,当大气中CO2

全球变暖带给我们的思考

全球暖化问题的反思 摘要:借纪录片《An Inconvenient Truth》阐述了全球变暖的严峻现实,提出全球变暖这一课题。指出近年全球变暖的现状,提出了影响全球变暖的两大原因,进一步探讨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列出全球变暖的十大灾害及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特别针对中国依凭发展现状提出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同时认为全球变暖应对不仅仅是政府职责,每个人都应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全球暖化;温室气体;节能环保 前言 《An Inconvenient Truth》。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电影用铁一样冰冷坚硬的事实带给人们震撼。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警示录。无需任何高深的理解力,每一个人都能被它唤起最深层的担忧和恐惧。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电影使用的是最单调老土的手法——戈尔的学术性演讲,其中戈尔提到很多内容——比如温度曲线和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关系,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灾变临界点的模拟预测,以及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电影中戈尔像一个执著的传道者,向世人警示人类末日的危险。 正文 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 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正是全球变暖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 自从全球变暖这一现象被观测到,就不断有人怀着各种目的提出置疑或者淡化它的严重性。如果说以前的争论还算学术之争,到现在就几乎全是出于学术之外的目的,就像基督教反对进化论一样,可以理解,这种言论在美国一向都不缺市场。更何况,美国的民主政治,不过就是政客们玩的游戏,他们拿着国家甚至人类的利益作为竞选的筹码。而从来没有被意识到全球变暖已经是人类命运的问题。

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为应对全球变暖为应对全球变暖,科学家们想了许多方法,在此向大家介绍十种最疯狂的解决方案: 1、为地球建造太阳镜 一些科学家提议可以为地球建造太阳镜以应对全球变暖:在赤道附近放置一圈散射太阳光的微粒,以减少太阳对地球的辐射,抵消温室效应产生的热量。这一疯狂想法可能需要花费数万亿美元。 2、在海洋中投入大量铁 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生物利用二氧化碳制造食物,随着这些生物的死亡,二氧化碳也沉入海底。铁元素能够刺激浮游生物的生长,有人建议在海中投入大量铁以刺激大量浮游生物的成长,从而吸收过量二氧化碳。 3、延长飞机航程,降低飞行高度 飞机产生的飞行云隔离了地球热量的蒸发。一些科学家建议飞机降低飞行高度,这样就不可能形成飞行云。飞行高度降低意味着飞行距离增加,但科学家认为飞行云减少产生的效应将抵消燃油增加带来的损害。 4、在海洋表面种植水藻 环境保护者詹姆斯提出利用抽水管道将海洋深处富氧化水引到海洋表面,养殖大量海藻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二氧化碳会随着海藻死后沉入海底。 5、种植假树 科学家提议种植10万棵假树用于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些假树可以通过过滤器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起来。这种假树的模型可能和集装箱一样大,但吸收的二氧化碳将是真正树木能力的数千倍。 6、在空气中注入气雾剂 空中悬浮的某些气雾对大气有降温效果,这些小分子可以拦截一部分太阳辐射,并反射到太空。科学家提议可以模拟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注入大量气雾来应对全球变暖。 7、禁止使用塑料袋和灯泡 为了应对白色污染,利用可回收纸袋或循环使用的环保布袋。更加节能的荧光灯取代白炽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家庭用电。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张辰 20121704102 12园林1 一、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自然因素与气候变率: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种辐射强迫,也就是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的大气冷却。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 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 二、危害 人体健康 (1)全球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因为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

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 —以对环境影响分析为主 姓名:钱福生学号:170210058 院系: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一)班 引言全球变化是一种新的地球观,它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段随时间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中所有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变化是有一定的自然或人为的因素驱动,并通过一系列的自然过程的变异来实现,其结果导致地球系统状态随时间发生整体改变或部分调整,并表现为全球环境特征,的时空变化。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全球变化意味着人类生存的条件变化,势必对人类社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为适应全球变化,人类必须认识全球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上述诸方面及于此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分析管理技术构成了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 摘要本篇文章重点探讨了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挑战,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变化的主要的几个问题,如: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森林砍伐、土地退化、荒漠化程度增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城市威胁,经济影响,自然灾害的增加等。根据全球变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全球变化的主源的几个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针对相应的环境变化恶化,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人类如何对迅速的环境恶化做出相应的计划,拯救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家园。 关键词全球变化气温上升环境恶化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区和多数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作物减产的可能;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别是亚热带区;同时,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另外,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将危及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由于夏季高温而导致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增加。气候变化也可能带来有利的影响: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如南亚部分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一是气候变化后,资源生产、商品及服务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二是气候变化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特定产业的一些直接影响,转而对人居环境产生了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后,因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得居住人口迁移。(一)自然灾害 人类居住地尤其是河边和海岸带居民受气候变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环境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二)城市威胁 低海拔海岸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海岸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 (三)经济影响 面临气候变化时,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经济单一居住区,比经济多样化的居住区更脆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