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戊戌变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戊戌变法》 课堂设计

1.掌握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总结戊戌变法的特点。 2 依据史料,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总结观点类问题做题方法。 3.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感悟维新志士救亡图存的时代责任。 【课前培训】

1、预习培训:指导学生预习的步骤和方法。先阅读文本一遍,然后根据教材助读对文本进行标注、补充,最后根据,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 生成问题的预判与解决

【导入新课】

一课一故事——谭嗣同的《七绝有感》

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下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七绝。有感》1896 年 1896 年有感于时局的危急与忧愤,谭嗣同写下了这首诗此后他积极投身于变法改革,最终为了践行理想而血洒菜市口。本节课我们就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跟随谭嗣同一起,重温这场希望与困顿之中的抗争——戊戌变法。 学生问题: 因为知识所限, 可能并不能深刻的把握戊戌变

, 法的背景。

解决措施: 为此,本次导课 , 采用谭嗣同的诗歌,一方面让 学生通过时间、内容等信息, 分析相关的事件;另一方面体

会以谭嗣为代表的国人救亡图 存的时代责任。

【自主探究,深度思 考】 1. 学生结合预习案尤其是“我的疑问”的批阅情况,再度研

读教材,深度思考戊戌变法的国内外背景;分析维新派的主张与颁布的诏书之间的差别;并结合材料分析对于戊戌变法的评价。

2. 多角度思考,完成探究案,并在小组长的指导和课件 要求下,完成相关内容的黑板展示。

二次探究时,老师亲自深入到学生个人,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教材,把握教材核心,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合作探究,智慧提升】

1.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重点围绕戊戌变法

的内容、评价;在此过程中,初步总结观点题的做题方法和步骤。

2. 自由展示:各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展示人 员,展示内容为:戊戌变法的背景、失败的原因、评价;并 口头展示自己对维新志士的认知。

合作探究时,老师应深入到每一个小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倾听学生的讨论,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其问题,另一方面明确学生的疑难点,以便针对性的点拨。

【问题一】 戊戌变法的背景

通过《时局图》,分析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通过欧美各国的改革形势图,分析出世界形势: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反观中国,当时的情况是: 政治上专制、经济上落后、思想上封闭。国力的落后和领导集团的固步自封,导致今日的亡国灭种大祸

学生可能存在问题: 时空观念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近代史上一切事件的发生都有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尤其是 19 世纪末的中国 面临着被列强的处境,而同时期的欧美各国却经过政治经济改革在蒸蒸日上。只有学生形成了时空观念,在分析背景时才能把眼光放到更高的层次, 才能更轻松的理解。

解决措施: 让学生分析时人画出的《时局图》,和欧美各国的改革形势图,找出中国与世 界潮流的差距。瓜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