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力化、工厂化蚕具设备助力蚕业现代化发展
破茧化蝶 跨越腾飞 奋力推进宁南蚕业健康持续发展

破茧化蝶跨越腾飞奋力推进宁南蚕业健康持续发展代兵【摘要】宁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素有"南国风光小天府、金沙江畔俏明珠"之称。
多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狠抓蚕桑、烤烟、冬季马铃薯、林业、畜牧五大富民工程,形成了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循环互动、【期刊名称】《四川蚕业》【年(卷),期】2012(040)001【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宁南县;持续发展;健康;蚕业;凉山彝族;资源优势;富民工程;支柱产业【作者】代兵【作者单位】中共宁南县委宁南县人民政府,四川宁南61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宁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素有“南国风光小天府、金沙江畔俏明珠”之称。
多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狠抓蚕桑、烤烟、冬季马铃薯、林业、畜牧五大富民工程,形成了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循环互动、良性互补的良好发展格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尤其是蚕业得到快速发展。
2011年,全县养蚕22.5万张,产茧10000t,茧丝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亿元,蚕农综合收入3亿元,户平突破万元大关。
连续11年“蚕茧总产、养蚕单产、人平产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五项指标全省第一,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蚕桑大县的桂冠。
“养蚕单产、人平产茧、蚕茧质量”已位居全国第一。
虽然,我县蚕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蚕业生产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养蚕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空间非常大,蚕业发展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三是产业链条短,蚕桑资源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四是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养蚕劳动力日趋紧张,蚕业发展机制急待创新。
县委、县政府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以建设20亿级茧丝产业集群为目标,着力把我县打造成中国西部茧都。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发展模式,克难奋进。
1 科学规划,固本强基,打造优质蚕桑生产基地蚕业发展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坚持稳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产业基础作后盾。
省力化规模养蚕技术推广

良桑饱食工作 , 增强蚕儿体质 , 提高蚕体抗病能力。
江 莩套卫 2 0 1 3 年 第1 期
高温 多湿 会诱 发黑 尾病 , 湿 度过 大会诱 发 僵病 , 高 温 闷热 会诱 发脓 病 , 为 了避免 事故 发生 , 在使 用 温湿 自 动控 制器 育小 蚕 时 , 首先 将 仪 表 湿 度 按 说 明要求 的 温湿 差 降低 0 . 5~1度 , 以降低 小 环境 中 的湿度 。其 次是 通风换 气 , 在 1 — 2龄眠期 将 塑料 薄膜 围帐打开
全封 闭的多 湿环 境 中 , 蚕 座 的蚕沙 也 因多湿 而 发霉 ,
资助项 目: 江 苏 省农 业 三 新 工 程 项 目 编号 : s x g c ( 2 0 1 2 ) 2 4 4; 江苏省土地治理项 目 编号 : 3 2 0 9 2 4 1 2 1 - 1 2
乜 G乜G 乜G乜G 雹G雹 G雹G雹 G也G 雹G
温湿 自动 控 制 器加 温 补 湿 蚕 室无 烟 无 味 , 给 人
和蚕 营造 良好 的气候 环 境 , 有 利 于养 蚕 人 员 的身 体 健康 和蚕 儿健 康 发育 。
1 . 2 温 湿 自动控 制使 用 中注意 的 技术 要点
1 . 2 . 1 调 控 湿 度
使 用 温 湿 自动控 制 器 只要 按 照要 求 , 加入 规 定
加温 , 保持 眠 中干 燥 。3龄 蚕 揭 去 塑 料 薄 膜 围 帐加
农 户甚 至弃机 换 炉 加 温 。 近年 来 , 我 们 在 推广 应 用 过程 中摸索 了一 些经验 , 小 蚕共 育质 量 明显提 高 , 小 蚕状 、 食桑旺、 蚕病少 , 使 温 湿 自动 控 制 器 在 我地 得
凉山州扎实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

凉山州扎实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王其明【期刊名称】《四川蚕业》【年(卷),期】2014(042)004【总页数】3页(P27-29)【作者】王其明【作者单位】凉山州蚕业管理局,四川西昌615000【正文语种】中文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幅员面积6.04万km2,辖17个县市,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茧丝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近年来,在凉山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省总站的关心支持下,我州坚定蚕业发展信心不动摇,狠抓蚕业发展不松劲,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合力夯实产业基础,推动蚕桑茧丝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1 凉山州现代蚕桑基地建设成效显著1.1 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积极依托国家、省州项目资金,财政补助资金和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加快优质桑园建设步伐,基地建设取得较大突破。
全州现有桑园面积26800hm2,建成年产茧1万t以上的县1个,2500t~5000t的县2个,500t~2500t的县4个。
56个基地乡镇产量占全州蚕茧产量88.5%,2014年全州桑葚产量达到10443t,全年蚕茧产量可达2.5万t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目标,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果桑生产基地。
1.2 蚕农收入取得新突破2013年,全州蚕桑和茧丝综合产值达到30.37亿元,其中蚕农茧款和桑葚收入达到9亿元,养蚕农户户均收入9559元,宁南县葫芦口镇张庆福养蚕收入42.65万元、德昌县王所乡车向平桑葚收入11万元,成为全州蚕业增收致富的典范。
2014年我州蚕桑和茧丝综合产值可达35亿元,蚕农茧款和桑葚现金收入可达9.5亿元,蚕桑茧丝产业成为我州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1.3 蚕种生产取得新突破切实加强蚕种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新建了设施设备一流的蚕种冷库,蚕种检验检疫通过了省级机构考核和计量双认证,2013年全州生产一代杂交种106万盒,完成母蛾检验106万盒,成品检验77.4万盒,成品检疫74万盒,冷藏加工85万盒,签发检验检疫报告50份,蚕种检验检疫合格率和检测报告准确率达到100%。
宁南县创新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

宁南县创新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陈国荣【摘要】针对宁南县蚕农如何实现省力化养蚕和管理,法,使养蚕农户蚕桑生产达到“三省一高”(省工、省力、化。
提出了一套省力化养蚕技术操作方法和生产管理办省投资、单产高)的目的,最终实现蚕桑效益最大【期刊名称】《四川蚕业》【年(卷),期】2012(040)002【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省力化养蚕技术创新【作者】陈国荣【作者单位】宁南县蚕业局,四川宁南61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3.89如何改革传统的养蚕方法,实现省力化养蚕,使农户栽桑养蚕效益最大化?笔者在宁南县从事多年蚕桑生产指导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省力化养蚕技术和管理方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1 合理搞好桑园布局和管理2007年,宁南在栽桑模式上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四边桑,适度拓展坡地桑,大力发展'6215'套种桑园”的发展思路。
养蚕农户应根据自己的土地合理规划桑园布局,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搞好“6215”标准化宽窄行栽桑 (即宽行2m,窄行0.66m,株距错位0.5m),进行“桑—经”或“桑—粮”套种,以科学的立体种植模式替代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
全县新建“6215”套种模式桑园3066.7hm2。
通过搞好桑园管理,嫁接优良的桑树品种,根据科学的养蚕布局,采取不同的剪伐形式,合理运用片叶育和条桑育,严防桑园病虫害发生,最终实现单位土地面积最佳效益。
2 蚕桑省力化生产机具的开发利用我县主要推广使用的省力化蚕桑机具有:旋耕机、桑叶运输车辆、气压伐条机、长力臂省力枝剪、简易省力化养蚕大棚、机动喷雾器、切桑机、电动喷粉器、防干育薄膜、省力化蚕台配套设备、方格蔟蚕儿自动上蔟配套设施、方格蔟采茧器等,减轻了劳动强度。
3 小蚕共育采用一日两回育饲养根据小蚕生理特点,通过加强蚕室蚕具规范化,彻底消毒防病,保证桑叶质量,做好薄膜覆盖保湿,每天给桑两次。
小蚕一日两回育比多回育可节省用工50%。
四川省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国家蚕桑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试验基地

四川省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国家蚕桑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试验基地
佚名
【期刊名称】《北方蚕业》
【年(卷),期】2009(30)2
【摘要】四川省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主要研制、生产创艺系列省力化蚕业机具和各类农副产品干燥设备。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科技开发;四川省;南充;试验基地;蚕具;研究室;机械;设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4.11;G311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国家蚕桑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试验基地 [J],
2.四川省南充世友蚕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J],
3.四川省南充首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国家蚕桑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试验基地 [J],
4.四川省南充世友蚕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J],
5.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四川省蚕研所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蚕省力化饲养技术要点与设备

小 蚕体 躯 小 呼吸量 少 气体 交换 容 易 , 二氧化 对 碳 抵抗 力较 强 , 对一 氧 化碳 、 氧化 硫 、 但 二 氨气 等有
毒 气 体 抵抗 能 力 弱 , 易 中毒 ; 时小 蚕 对 病 原微 容 同 生 物 及 有 害药 物 的抵 抗 力 弱 , 龄 越小 , 抵 抗力 蚕 其 越弱 , 如在 小 蚕期感 染 病 原 , - 面, 一方 病原 微 生物 在 蚕 体 内逐渐 繁 殖 并 通 过 排 泄 等 途径 污 染 环 境 和再 感 染 其 它健 康 蚕 ; 另一 方 面 , 病原 微 生 物 随 着 龄期 的增加 度过 潜 伏期 ,往 往 集 中在 大蚕 期暴 发 蚕病 ;
为 1 0 , 0W 可分2 5 档设 定 。加热 停止 时 , 风机 将延 时
定 相适 应 的温 度 、 湿度 , 最 大 限度 地 缩 短 饲养 周 能 期, 节约用 桑 , 提高 蚕茧 产量 与 品质 。
3mi关 闭 , n 以便 将 电热 管 余 热散 发 出去 , 长 电热 延 管使 用寿命 。采 用 火线 与零 线 电流不 相 等 时 自动 断 电 的防 触 电安 全保 护 ; 热体 加装 超 过 一 定温 度 自 发 动切 断 电源 , 防止 控 制 器 失灵 后 的火 灾 隐 患 的再 保
收蚁 2 5~2 6 8 9 5~ 0 10~15 . .
用叶标 准
2~3位叶 , 黄中带绿
调 桑大小
0 5e . m的方叶
蚕俸、 蚕度消毒
蚁体 消毒 1 次
1龄
食桑
眠 中
全 防 干 2 7~2 8
2 2 5~ 6
9 9 O~ 5
蚕桑省力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蚕 桑茶叶 通讯
蒋文 勇 钱 忠兵
( .江 苏省 响水县林 业 局蚕桑 站 2 4 0 1 2 6 0; 2 苏州 大学 基础 医学与 生物科 学学 院 ; . . 3 如皋 市蚕桑 技术 指 导站 26 0 ) 2 5 0
摘要 : 蚕业 生产 者的 劳动构 成 了蚕业 生产成 本 的重 要 内容 , 力化 为 主体 的 蚕业 生 产劳 作适 应 了经 济 以省
术 、 树条桑 收 获技 术 等 都 是 桑 园管 理 省 力 化 技术 桑 的进 步 。
布 补湿 +自然 光 线 催 青 到运 用 小 型 电 热加 温 、 湿 补
设备 催青 。2 纪 8 O世 0年代 初采用 温 、 湿度 控制仪 , 催青 密 度成倍 增 长 , 工效提 高 。2 纪 9 O世 O年代初 ,
合 中等规模 的集 约化 经营 。
知 和对新 技术 的掌握 , 不少 技 术 在应 用 中形 似而 神
不似 , 技术 标准 化到 位率不 高 。
32 加大省力化配套技术的研究 . 新技术的研究要 以简易、 好用、 成本低为 目标, 提 高适 用性 和实用 性 。好 的蚕 品种是 实现 省力 化 饲 育 的前 提条 件 , 品种 的 繁育 要 以 强健 、 养 、 质 蚕 好 丝 好为目标 , 推出能缫 出高品位 、 附加值丝的 良种。 高 小蚕人 工饲 料育 在 当今 已赋 予 了新 的积 极 意 义 , 建
l 现 代 省 力 化 技 术 的 进 展
蚕业 是我 国古 老 的 传 统产 业 , 盖 了种植 业 和 涵 养殖 业 , 然历 经 五千多 年的 发展 , 术有 了很 大进 虽 技 步 , 究其 实质 始终脱 不 了劳 动密集 型行业 的范畴 。 但 为 了降本 节耗 , 减少 劳动 强度 , 们 进行 了不 断 的探 人
实施多元化经营 推动蚕桑业振兴

2020年第1期《四川蚕业》作者简介:沈卫星(1967-),男,从事蚕桑产业农蔬产品研发工作。
文献信息:沈卫星,高春凤,兰丽盼.实施多元化经营推动蚕业振兴[J].四川蚕业,2020,48(1):15-16,19.实施多元化经营推动蚕桑业振兴沈卫星1高春凤1兰丽盼2(1.桐乡市梧桐街道沈莉高农场,浙江桐乡314500;2.桐乡市蚕业管理站,浙江桐乡314500)蚕桑产业是桐乡市农村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长期以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的一段时间内,桐乡市蚕桑产量曾位居全国县级首位,但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出现农业用工荒和产业比较效益下降明显,且产业链短,最终产品单一,单位面积产值低,导致蚕种饲养量逐年下降,尤其是近几年下滑严重,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减。
2018年桐乡市有桑园面积9.96万亩(0.66万hm 2),蚕种饲养量13.45万张,蚕业资源利用率只有50%左右。
为此,笔者认为要振兴提升蚕桑产业,必须转变产业思路,推进产业多元化经营,寻找蚕桑业“破茧重生”的机会,特进行了传统蚕区的蚕桑产业萎缩症结探究,同时实施蚕桑产业多元化生产,为传统蚕区产业振兴提升提供技术保障和有效途径。
1蚕桑产业萎缩的症结1.1蚕茧价格偏低蚕桑产业的萎缩原因之一,是蚕茧价格长期处于低迷态势,图1反映了2009-2018年蚕茧各期的价格变化,相比近十年来物价的飞涨以及工资水平的增长,蚕茧价格涨涨跌跌,变化甚微,蚕茧价格比值偏低,极大地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1.2资源利用率低蚕业生产过程复杂且产品单一、资源利用率低,导致亩桑产出率低,从而影响对产业经营积极性和投入。
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仅以生产蚕茧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并作为“带带过的产业”来经营,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低,因而使经营蚕桑产业的积极性下降,在传统蚕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蚕桑产业生存土壤贫瘠,难以振兴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力化、工厂化蚕具设备助力蚕业现代化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开始由农村向城镇,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于产业转移带
来的劳动工资的逐渐上涨使蚕业生产的劳动成本不断上升,不少专家学者呼吁
蚕业发展必须实现工厂化、省力化,作为降低蚕业生产成本,改善劳动条件,
坚定蚕农从业信心的保障和手段,这既是全国蚕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
蚕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多年来在是专业研制、生产创艺系列省力化
养蚕机具和农产品烘干设备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国家蚕桑技术体系设施与机
械研究室实验基地。公司的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桑枝剪伐机、省力化蚕台、
多功能塑编蚕网等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居全国同行前列。
农村养蚕场地以家庭自住房为主,广西等西部蚕区普遍养“地面蚕”,自
住房场地受到限制,很难展开以家庭或联营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养蚕活动。南
充蚕具研究公司推出的移动蚕房,为解决养蚕产地问题,提高科学养蚕的效率
提供了成套解决方案:移动蚕房由喷塑防腐的钢架和特殊材质帆布(外层为
4×4的有机氟帆布,内层为保暖用针刺棉)组成,特设可开闭的纱门窗,通风
换气,防雨防晒、保温保湿,具有投资少、搭建方便、节省房屋,充分利用光
能,温湿度调节方便的特点。在多功能移动蚕房内,结合省力化活动蚕台可饲
养2张大蚕,既节约场地,又省工省力。在蚕房内利用蚕用加温补湿设备进行
小蚕共育,可共育60-70张蚕种至三龄起蚕。据悉,一套移动蚕房和内部的温
湿自动控制器等成套设备设施约为8000多元。
体恤衫:http://www.poloshandingz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