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三级考试基础知识重点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基础知识重点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是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使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

3.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本质表现的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企业—利润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

他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每一种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行为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而是说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预测。

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商品市场—企业是供给者,居民是需求者。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

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其主要障碍1.信息障碍2.体制障碍3.市场缺陷。

劳动力1.在一定年龄之内(年龄下限16,上限男60、女55)2.具有劳动能力3.就业要求4.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志愿者和家庭主妇不是劳动力,大学生是劳动力)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数x 100%

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x 100%

劳动力供给弹性1.供给无弹性 Es=0 2.供给有无限弹性 Es→∞ 3.单位供给弹性 Es=1

4.供给富有弹性 Es>1

5.供给缺乏弹性 Es<1

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1.需求无弹性 Ed=0 2.需求有无限弹性Ed→∞ 3. 单位需求弹性

4. 需求富有弹性Ed>1

5. 需求缺乏弹性Ed<1 (W工资L劳动力)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首先,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其次,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再次,老年

人口劳参率下降最后,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生产的变动,

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性变化。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短期生产的可变要素就是生产力。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平均产量递增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

平均产量为AP,边际产量为MP, TP为总产量 AP=Q/L, MP=△Q/△L

AP与MP的交点为平均产量AP的最大值

由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边际产品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

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为MRP,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为VMP,产品价格为P。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1.劳动力的所以者个体2.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劳动能力)

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和一般均衡分析(瓦尔拉)。

均衡分析又分为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把适合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合适的事)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同工同酬)

3.充分就业(想找工作的人都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

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2.人口年龄结构3.人口城乡结构

生产率的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福利的支付方式(表现)1.实物支付2.延期支付(全民平等,不分高低贵贱,针对某一个人的不是福利)

福利作为劳动力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工资的转化形式(特征)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2.法定性

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实物支付是普遍存在的福利支付方式

1.~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从而降低人工成本2~变相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3.~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角度)

.延期支付1.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2.~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 3.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借助延期支付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

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总供给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

=消费+储蓄

总需求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总需求=消费品+投资品的需求

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

=消费+储蓄

=消费+投资

失业类型 1.摩擦性失业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化所形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供求均衡状态时也会存在这种类型的失业

2.技术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代替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技术性失业。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3.结构性失业正常失业

4.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失业称为季节性失业。主要表现在气候状况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

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具体形式1.增长差距性失业2.周期性失业

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1.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2.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3.政府调节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x100%=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x100%

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者

平均失业持续期(周)

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占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52周

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2.最低社会保障

3.工会

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务政策和紧缩性的财务政策

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取值0-1)当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接近1时,收入接近于绝对不平等。系数越大收入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系数在0.4以上,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在0.2-0.4之间。

第二章劳动法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特点1.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2.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3.高度的稳定性4.高度的权威性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劳动者的劳动权。(工资决定权不是劳动权)

劳动权是指法律保证的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能够参加社会劳动并因劳动而产生或与劳动有密切联系的各项权利,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劳动权亦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权的核心是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

劳动权受国家的保障,体现为基本保护(劳动权最低限度的保护,基本权益的保障)、全面保护(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人生、财产、法定和约定权益)和优先保护(优先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方原则”政府、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共同参与决定或听取工会和企业家协会的意见。

物质帮助权1.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2.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力。

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特征1.社会性2.互济性3.补偿性

法律渊源:劳动法学文献、国家劳动行政、法院实践、国家意识

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2.劳动法律(劳动法的表现形式,内容分为劳动关系法与劳动标准法)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法律(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依据)4.劳动规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5.地方性劳动法规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具有法律效力)7.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集体合同(属于劳动法律渊源)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劳动(雇佣)合同不属于法律渊源。法官法或判例法属于法律渊源

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标准工作日不能约定超过8小时/天,不超40/周。延长时间(加班)不超3小时/天,不超36/月。

正常加班费×1.5倍工资、周末×2倍、节假日×3倍(最高×3倍)

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劳动合同关系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力和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雇主与雇员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劳动法律事实只有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带来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事实才能成为劳动法律事实。

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行为只能是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或单方行为都不能产生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的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战略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本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企业的外部经营分成宏观环境(指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的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指市场和产业环境)。

宏观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微观环境:企业、行业环境、市场环境。

外部环境的调研1.获取口头信息2.获取书面信息3.专题性调研

纵向分析是把企业目前的能力与以往年度的能力做对比,寻找企业业绩变化的能力因素的分析方法。

横向分析是把同一产业内企业或者竞争对手的能力与本企业的能力做比较,以发现本企业经营优势和劣势的一种方法。SWOT:strength企业内部优势 weaknesses企业内部劣势 opportunities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 treats外部环境的威胁

进入战略 1.购并战略,企业在进入性的领域时,凭借强大的财力以购买或者兼并的方式获取已进入者的经营资源和已占领的市场,从而达到进入某一新领域的目的。2.内部创业战略,企业通过内部创新开发出新产品,或者通过重新创造市场进入新的领域的战略。3.合资战略,是以合资经营的方式进入新领域。

1.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应用于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正在增长的市场中,实现其战略目的的方式①把原有的产品或服务向新的市场领域扩展②提高原有分销渠道的能力③加大广告投入以吸引新的消费者④采取价格手段挤占竞争对手的地盘⑤填补产品系列或者增加新的品种

2.横向发展战略,通过收购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而获得新产品和服务。

3.纵向发展战略,前向一体化是把企业的业务向消费其产品或者服务的行业扩展,向后一体化是把企业的业务向给其目前的产品或者服务提供原料的行业扩展。

4.多样化发展战略,分为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

撤退战略1.特许经营2.分包3.卖断4.管理层与杠杆收购5.拆产为股/分拆6.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

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1.效益原则2.适当原则3.有效原则

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1.建立与实施经营战略相适应的企业组织 2.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 3.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实现战略计划4.建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

一般战略控制标准 1.成效标准,当战略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时,若偏差值落入成效标准范围内,就可以采取修正措施或修正规划的方法,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2.废弃标准,若偏差落入废弃标准范围内,则表明原来制定的战略规划所依据的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战略应该废弃。

战略控制的方法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确定型决策方法(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1.量本利分析法2.线性规划法3.微分法

风险型决策方法(随机决策)1.收益矩阵2.决策树3.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悲观决策标准2.乐观系数决策标准3.中庸决策标准4.最小后悔决策标准5.同等概率标准(机会均等标准)

制定企业计划的原则1.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2.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3.稳定性和灵活性~

PDCA循环法: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目标管理的特点1.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2.要求有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3.更富于参与性4.强调自我控制5.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参与购买的角色1.倡议者2.影响者3.决策者4.购买者5.使用者

购买决策过程1.引起需要2.收集信息3.评价方案4.决定购买5.买后行为

产业购买者的购买类型1.直接重购2.修正重购3.新购

分析市场机会1.发现市场机会2.评价市场机会

选择目标市场1.市场细分2.目标市场的选择3.市场定位

4PS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一个企业的产品组合中包含的产品项目的总数。产品组合的深度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

产品线延伸:向下延伸、向上延伸和双向延伸

包装策略1.相识包装策略2.差别包装策略3.组合包装策略4.复用包装策略5.附赠品包装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1.快速掠取策略2.缓慢掠取策略3.快速渗透策略4.缓慢渗透策略

营销策略1.市场改良①寻求新的细分市场②刺激顾客增加产品使用率,增加销售量③市场重新定位,寻求新的顾客2.产品改良①品质改良②特色改良③式样改良④附加产品改良3.市场营销组合改良

成本加成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

盈亏平衡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目标收益定价法。1.确定目标收益率=1÷投资回报期×100% 2.确定产品单位的目标利润额=投资总额×目标收益率÷预期销售量 3.计算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目标利润

边际成本定价法。单位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心理定价策略1.调整定价策略2.尾数定价策略3.声望定价策略4.招徕定价策略5.分级定价策略

企业因素1.企业实力2.企业销售能力3.企业服务能力4.企业控制能力

促销策略1.广告2.人员推销3.营业推广4.宣传

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工作满意度: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1.富有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融洽的人际关系5.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组织承诺(贝克尔)阿伦和梅耶提出三种形式的承诺:1.感情承诺2.继续承诺3.规范承诺

社会知觉1.首因效应,最先的印象。2.光环效应,指当对一个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3.投射效应,指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征。4.对比效应,对两个或以上的人进行知觉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在他们之间进行对比。5.刻板印象,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的特征。

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1.分配公平(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2.程序公平

3.互动公平(分配结果反馈和执行时的人际互动方式是否公正)

社会理论学习的创始人班杜拉。

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团队成员和更有效的团队领袖具备的洞察力:1.沟通2.影响3.任务和维护的职能4.决策

群体决策的优点:1.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2.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3.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4.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

群体决策的优点:1.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甚至会因难以达成一致观点而浪费时间

2.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

3.如果群体由少数人控制,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

4.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

有领导魅力的管理者的关键特征:

1.自信。对自己判断和能力的充分信心

2.远见。有理想目标,并认定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

3.有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

4.对目标的坚定信念。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愿意从事高冒险性的工作,承受高代价,为实现目标,自我牺牲

5.行为不循规蹈矩。行为是新颖好大,反规范和反传统的

6.是变革的代言人。

7.对环境敏感。有迅捷的反应能力,能够对需要变革的环境、约束和资源进行切实可行的评估

领导行为风格的确定1.关怀维度2.结构维度

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景因素: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权

心理测试的类型1.按测验内容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2.按测验方式分为:纸笔测验、操作测验、口头测验和情景测验

3.按同时施测人数多少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4.按测验目的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

5.按测验应用领域分为:教育测验、职业测验和临床测验

6.按测验的解释分为: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

7.按测验难度分为: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

8.按测验要求分为:选优性测验和典型性测验

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1.信度2.效度3.难度4.标准化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性在自然界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呈现出独有的特征1.人性具有能动性(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人性具有社会性3.人性具有整体性(自然属性和心理属性)4.人性具有双面性5.人性具有可变性6.人性具有个体差异性

人本管理: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企业中的人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或主导因素。作为管理的本质因素,又是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本管理的原则 1.人的管理第一

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

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

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

5.和谐的人际关系

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人力资本的特征1.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它与人体不可分离。

2.人力资本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存在,必须通过生产劳动方能体现出来。

3.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4.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

5.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6.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

7.人力资源具有人体差异性。

人力资本投资1.人力资本投资首先需要确定投资者,亦投资主体。

2.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是人,一般为投资主体所辖范围之内的人。

3.人力资本投资直接改善、提高或增加人的劳动生产能力,既人进行劳动所必需的智力、知识、技能和体能。

4.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对人的资本投入,投资者未来获取价值增值的劳动产出及由此带来的收入的增加,或者其他收益。

5.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投资的一般性质,是一种生产性的投资,其投入产出收益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是一切投资中收益最高、获利最大的投资。

费用分担及成本支出与投资主体的目标相对应。国家公务员的入职培训、晋级培训及专业培训方面的费用,直接由国家负担。企业管理、技术及日常培训方面都费用,主要由企业负担。个人主动参加的职业培训的费用,由个人负担。

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征

1.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①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性②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个体发展需要的多元性

2.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层次性

3.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①目标制定的整体性②目标实施的整体性

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1.促进人的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2.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能是根本目标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 1.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

2.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

3.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4.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开发

人力资源教育开发的重点是职业教育

库尔特·利温的三部模式:解冻(unfreezing)改变(changing)重新冻结(refreezing)

管理开发的基本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手段和目标管理手段

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1.时间性2.消费性3.创造性4.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

1.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

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也就是说,当一名员工进入一个单位,经过人事部门必要的培训后,安排到一个

岗位,完全由员工被动性地工作,自然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也就是说,对员工不仅安排工作,还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整,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3.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考虑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以人为本,多激励,少处罚,多表扬,少批评,多授权少命令,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体现每个人的价值。

4.在管理策略上,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作,就事论事,只顾眼前,缺乏长远,属于战术性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注重近期或当前具体事宜的解决,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根据组织的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的

开发战略措施,属于战术与战略性相结合的管理。

5.在管理技术上,传统的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完

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科学手段。

6.在管理体制上,传统的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按部就班,强调按领导意图办事;现代人力资源多为主动开发型,根据组织的

现状、未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

7.在管理手段上,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日常的信息检索、报表制作、统计分析多为人工进行,很难保证及时、准确,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系统、信息检索、报表制作、核算、测评、招聘等均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结果,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

8.在管理层次上,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处于决策层,直接参

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为单位的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

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1.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企业赢得人才的制高点

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中心和重心?

正是因为企业需要充足丰富的动力,需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总体发展战略的制高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1.同素异构原理:总体组织系统的调控机构

2.能位匹配原理:人员招聘、选拔与任用机制

3.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员工配置运行与调节机制

4.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员工酬劳与激励机制

5.公平竞争、互相促进原理:员工竞争与约束机制

6.动态优势原理: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考评与人事调整机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1.吸收、录用2.保持3.发展4.评价5.调整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1.定标定岗定员定额2.员工的绩效管理3.员工技能开发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1.工作岗位研究2.人员素质测评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重要)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 2.组织规划 3.制度规划 4.人员规划 5.费用规划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指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所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四.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 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和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的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五、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重要) 1.书面资料 2.任职者的报告 3.同事的报告 4.直接的观察 六. 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也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七.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 2.定员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 4.岗位员工规范 八.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 1.知识能力规范 2.岗位培训规范 3.技术业务能力规范 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 九. 工作说明书的概念: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十.工作说明书的内容:(重要) 1.基本资料 2.岗位职责 3.监督与岗位关系 4.工作内容和要求 5.工作权限、6 劳动条件和环境7.工作时间8.资历9.身体条件10.心理品质要求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 十一.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准备阶段:1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一(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

人力资源师二级职业道德题目答题技巧

科目代码:130 2013 年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 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5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26—125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所有答案均不能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地姓区:名: 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 小题,共25 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 题)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 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l~8 题) 1、在西方,“道德”(MORALE)一词引申的意思是( B) 。 (A)已经得到了,不再做了(B)规范和行为品质 (C)道路、路径(D)潮流和趋势 2、下列说法中,正确地反映了道德与法律差别的是( C ) 。 (A)在管理效力上,道德比法律的作用效果差 (B)在适用范围上,道德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小 (C)在调节时效上,道德比法律具有自觉性和事前性的特点 (D)在社会地位上,道德比法律地位低、权威弱 3、下列关于职业活动内在道德准则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C ) 。 (A)对企业的忠诚,实际上就是对出资人的忠诚 (B)摆脱审慎,敢于冒险,是对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品质要求

三级人力资源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专业能力》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情景模拟法的分类及特点 答:(1)情景模拟法的分类根据情景模拟测试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语言表达能力测试,组织能力测试,事务处理能力测试等。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测试重于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演讲能力测试、介绍能力测试、说服能力测试、沟通能力测试等;组织能力测试重于考察沟通能力,如会议主持能力测试、部门利益协调能力测试、团队组建能力测试等;事务处理能力测试重于开叉失误处理能力,如公文处理能力测试、冲突处理能力测试、行政工作处理能力测试等。这些数字也是现代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要求。 (2)特点:将测试者放入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当中,让应聘者解决某方面的一个“现实” 问题或达成一个“现实”目标,因而容易通过观察应聘者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效果来鉴别应聘者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比较适合在招聘服务人员、事务性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时使用。但是,由于这种测试方法复杂,且费时耗资,因此目前在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时使用较多。 2.面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尽量避免提出引导性问题。不要问带有提问者个人倾向的问题,例如以“你一定… 或“你没…开头的问题。不要让应聘者了解你的倾向、观点和想法,以免出现应聘者为迎合你而掩盖它真实的想法。(2)有意提问一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引导应聘者做出可能矛盾的回答,来判断应聘者是否在面试中隐瞒了真实情况。(3)面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应聘者的求职 动机,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一些应聘者往往把自己的真实动机隐藏起来,但我们可以对他的离职原因、求之目的、个人发展、对应聘岗位的期望等方面加以考察,再与其他的问题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判断。如果应聘者属于高职低就、高薪低求,离职原因讲述不清或频繁离职,则应引起注意。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通过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分析应聘者的价值取向,而不要轻信应聘者的自己说法。(4 )所提问题要直截了当,语言简练,有疑问可马上提出,并及时做好记录。并且,不要轻易打断应聘者的讲话,对方回答完一个问题,在提问下一个问题。(5)在面试中,除了要倾听应聘者回答的问题,还要观察他的非语言行为,如脸部表情、眼神、姿势、讲话的声调、语调、举止,从中可以看出对方是否诚实,是否具有自信心等情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真题答案2006.11--2009.5

. 2006年11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试卷-技能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评分标准: (1)定义:(4分) 关键事件法是指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和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成功或失败不同的结果。这些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被称为“关键事件”,考评者要记录和观察这些关键事件,因为它们通常描述了员工的工作行为以及工作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这样在评定一个员工的工作行为时,就可以利用关键事件作为衡量的尺度。 (2)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 优点: ①关键事件对事不对人,让事实说话。(1分) ②考评者不仅注重对行为本身的评价,还要考虑行为的情景。(1分) 缺点: ①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1分) ②只能作定性分析,不能作定量分析。(1分) ③不能区分员工工作行为的重要性程度。(1分) ④很难使用该方法比较员工在绩效上的差异。(1分) 2、评分标准:(每项2分,最高10分) (1)岗位的名称是什么?谁从事此工作? (2分) (2)岗位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分) (3)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使用什么设备? (2分) (4)此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此岗位的任务和别的岗位的任务的关系是什么? (2分) (5)操作者对班组和设备的责任是什么? (2分) (6)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噪音、温湿度、光线等)如何? (2分) 二、计算题(本题1题,共20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有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评分标准: (1)如果岗位突出对学历和思想品质的要求,则: 甲综合得分为:9×1+5×0.5+1×1+11×0.8+9×0.8+7×0.7+3×0.6=35.2 (2分) 乙综合得分为:7×1+9×0.5+7×1+9×0.8+7×0.8+11×0.7+7×0.6=43.2 (2分) 丙综合得分为:5×1+7×0.5+3×1+9×0.8+5×0.8+9×0.7+11×0.6=35.6 (2分) 丁综合得分为:3×1+9×0.5+9×1+7×0.8+11×0.8+7×0.7+9×0.6=41.2 (2分) 按综合排名,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招收乙和丁两名候选人。(1分) (2)如果突出事业心和解决问题能力,则: 甲综合得分为:9×0.5+5×0.5+1×0.8+11×1+9×0.8+7×1+3×0.6=34.8 (2分) 乙综合得分为:7×0.5+9×0.5+7×0.8+9×1+7×0.8+11×1+7×0.6=43.4 (2分) 丙综合得分为:5×0.5+7×0.5+3×0.8+9×1+5×0.8+9×1+11×0.6=37 (2分) 丁综合得分为:3×0.5+9×0.5+9×0.8+7×1+11×0.8+7×1+9×0.6=41.4 (2分) 按综合排名,此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招收乙和丁两名候选人。(1分) 综上所述,最终的人员录用方案应为候选人乙和候选人丁。(2分) 三、综合题(本题共2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22分,共40分) 1、评分标准: (1)两种不同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分层式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 ①包括的薪酬等级比较多,呈金字塔形排列。(2分) ②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是随着个人岗位级别向上发展而提高。(2分) ③在成熟的、等级型的企业中常见。(2分) 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的特点: ①包括的薪酬等级较少,呈平行形。(2分) ②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可以随着个人岗位级别向上发展而提高,也可以是横向工作调整而提高。(2分) ③在不成熟的、业务灵活性强的企业中常见。(2分) (2)该企业薪酬等级类型调整正确与否及原因,体现的薪酬策略。 ①该企业的举措是正确的。(2分) ②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更适合于业务灵活性强的企业。(2分) ③宽泛式薪酬等级类型作为一种新的薪酬策略,可以使员工借助各种不同职位去发展自我,既使职位不升迁,只要业绩突出亦可获得相应的报酬。(2分) 2、评分标准: (1)培训需求收集方法: ①面谈法(2分) ②重点团队分析法(2分) ③工作任务分析法(2分) ④观察法(2分) ⑤调查问卷(2分) (2)选择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方法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①评估的目的——是在组织、工作还是任务的层次上,确定培训需求。(3分) ②目标人群的特点、规模以及在组织运营中的重要程度。大规模和重要的人群组就需要多花些时间和财力进行较为详细的需求评估。(3分) ③有关人员对培训的抵触程度。通过小组讨论或面谈等形式使目标人群和他们的管理者确实参与到培训中来,有助于克服对培训的抵触情绪。(3分) ④所需资料的类型。软资料带有主观性,但可以通过对硬资料的分析确定其可靠程度。(3分)

三级人力资源考试汇总

简答题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简述工作岗位的作用。 2.简述工作扩大化的与工作丰富化的区别。 3.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4、方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5、有哪些常见的工作分析方法? 6、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7、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8、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各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在哪些情况下更适合进行内部招聘? 9、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如何参加招聘会? 10、如何筛选简历和申请表? 11、如何进行面试?面试应该主要的事项? 12、什么是心理测试?开展心理测试的注意事 13、什么叫做公文筐测试?这种测试方法在操作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4、现在,许多公司都将校园作为招聘的主要地点,招聘应届毕业生。 15、请你回答校园招聘可以为该公司带来的好处。 16、企业劳动分工的形式与原则。17、5“S”的内容及目标。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18、请简述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作用、程序与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方法。 19、培训规划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制定培训规划。 20、培训方法的选择21、请简述培训服务协议条款要明确哪些内容。 22、培训评估制度的基本内容。P162 23、入职培训制度的内容P163。24、培训考核评估制度的内容P164。 第四章绩效管理 18、影响考评准确性并造成考评偏误和误差的原因。P178 19、在绩效管理的总结阶段,绩效诊断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180 20、企业绩效管理作业程序图P175 21、提高绩效面谈有效性的具体措施有哪些?P187 22、绩效面谈的种类。P184 23、应用开发阶段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开发?P182-183 24、为了提高员工绩效,保持竞争优势,一个绩效管理系统应该做好哪些环节的工作?P177 25、请问绩效管理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应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冲突? 26、考评阶段是绩效管理的重心,如何做好考评的组织实施工作? 27、总结阶段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请问在此阶段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28、目标管理法的步骤及其优缺点。 29、行为锚定等级法的步骤及优缺点 30、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 31、请问有哪些类型绩效考评方法? 第五章薪酬管理 32、企业薪酬管理内容 33、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34、影响员工个人薪酬和企业整体薪酬的因素有哪些? 35、企业单项工资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 36、奖金制度制定的基本程序 37、如何进行工作岗位评价。38、各种工作岗位评价方法比较。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完整版考试必备

人力资源三级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 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长期规划(5年以上)中期规划(1年到5年)短期规划(少于1年)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对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组织信息,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机构,组织调查,诊断,评价)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4)人员规划: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供需平衡)5)费用规划: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预算,核算,审算,结算,费用控制) 3.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4.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名称,工作条件,地点,范围,对象,资料) 1)科学界定时间,空间范围。系统分析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逐一比较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2)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里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 5.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只制度的重要步骤 6.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1)书面资料(现职人员的资料记录和岗位责任说明) 2)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志) 3)同事的报告(上级、下属)4)直接观察下属,顾客,用户 7.岗位规范的概念 岗位规范也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8.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1)岗位劳动规则(时间,组织,岗位,协作,行为) 2)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 产量定额,双重定额标准) 3)岗位培训规范(对本岗位员工 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 体规定) 4)岗位员工规范(任职资格,知 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 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胜任能力 等做统一规定) 9.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格式) 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 知识,能力,经历) 2)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1指导性培训计划:总体性规 划(培训目的、对象、时间、项 目、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培 训方式、考核方式) ○2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 材:大纲要明确教学目的,内容, 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推荐教 材讲求针对和实用 ○3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 范:传统的国有企业使用的统一 劳动规应知范。(应知,应会,工 作实例) ○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岗位的 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 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 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 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 度、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如管理 岗位考核,生产岗位考核) 10.工作说明书的概念 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 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 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 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11.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基本资料,岗位职责,监督与岗 位关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作 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工作时 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 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考 评。 1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 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 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 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 案。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 象和单位,确定调查项目,确定 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确定调查 的时间、地点、方法。3)做要员 工思想工作,使有关员工对岗位 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 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 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 员,学习并掌握调查内容,熟悉 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 二、调查阶段三、总结阶段 13.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 体步骤 1)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起草工 作说明初稿 2)分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 及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 工作说明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 说明书进行订正,修改提出具体 意见 14.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合理 分工协作的原则,责权利相对应 的原则 15.设置岗位时应考虑并处理好 的 1.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 的要求 2.在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机构设 置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所有岗位 工作责任和目标是否具体、明 确?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任务 和总目标的实现 3.岗位设置的总数目是否符合最 低数量的要求 4.站在组织总体系统的高度上俯 视每个岗位,观察各个岗位之间 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否发货积极作 用5.对每个岗位进行剖析,是否 体现了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16.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 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化, 纵向扩大化,增加任务扩大岗位 任务结构,是完成任务的内容, 形式,手段发生变更工作丰富 化: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技 术和技能含量。考虑5个方面 的内容: 1)任务的多样化实现一专多 能2)明确任务意义3)任务的整 体性4)赋予必要的自主权5)注 重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岗位工作的满负荷:每个岗 位的工作量应该饱满,有限的劳 动时间应当得到充分利用。这是 进行岗位设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原 则和要求。岗位的工时制度:对 企业它影响工时利用的状况,劳 动生产率,整体经济效益,对员 工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安 排员工的工作轮班和作业时 间。劳动环境的优化: 物质因素:1)工作地的组织 2)照明与色彩3)设备、仪表的 操纵器的配置 自然因素:空气,温度,湿 度,噪声,厂区绿化(生理,心 理,人体工程,工效,环境学等 知识) 17.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 1)企业劳动分工与写作的需要 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 产出的需要3)劳动者在安全, 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 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实现“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 才适所,人事相宜” 18.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 1)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实证方 法)检测和消除岗位员工费时费 力的操作,克服停工,等待工时 浪费的现象,有效促进岗位工作 的满负荷。 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2)直接 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3)分析 观察事物的事实4)通过分析, 研究实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5) 贯彻新方法 方法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 1)程序分析:将人力物力耗费降 到最低限度,以提高岗位工作的 综合的方法 作业程序图:能全面显示出在 生产过程中原料投入,检验及全 部作业的顺序。 作用:○1为剔除、合并、简化、 重排操作程序提供依据○2可用 于核算半成品、在制品的单位成 本○3为原材料、配件、半成品 的购进,供应,保管提供了依据 ○4可为岗位劳动定额标准的制 定提供依据流程图:更详细, 常被用于分析研究某种产品,某 一零部件或一项工作任务的加工 制作过程。单柱型、多栏型线 图:充分揭示了产品的实际制作 过程,能清晰显示出物料流动的 轨迹人-机程序图 多作业程序图:研究多个岗位 分工与写作关系 操作人程序图:适用于工作地 固定,操作重复性强,加工批量 大的工作程序,不受工作地点变 更的影响,随时 采用,简便可靠,可用于测时写 实,制定时间定额标准,促进手 工操作合理化,制定作业指导书 提供依据。 2)动作研究:动作经济原理:1) 人体的利用2)工作地布置和工 作条件的改善3)有关工具和设 备的设计现代工效学的方法:人 -机-环境 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具现实 意义的是工业工程所阐明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方法IE的功能的具 体功能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 创新 19.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在一定 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 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 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企业制定用人标准要加强企业定 编,定岗,定员,定额工作,促 进企业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人员 编制按照社会实体单位的性质和 特点可分为:行政编制,企业编 制,军事编制 劳动定员与劳动定额的区别:内 涵相同(数量质量界限)计量单 位不同(只有量的差别)实施和 应用范围不同 企业定员制定方法:1)按劳动效 率定员2)按设备定员3)按岗位 定员–与劳动定额有直接联系 4)按比例定5)按组织机构 ----制定劳动定额的基本方法 20.企业定员管理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 科学标准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 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的定员是企业内部各 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进 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 队伍的素质。 21企业定员的原则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 标位依据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 效,节约为目标3)各类人员比例 关系要协调4)要做到人尽其才, 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 准的良好环境6)定员标准适时 修订 计算看手写稿 22.零基定员法:确定二、三线人 员定员人数。 改变了按比例定员的传统方法, 以岗位劳动量为依据,一切从零 点开始,按工作负荷量和岗位负 荷标准决定岗位设置。对工作量 不饱和的岗位实行并岗或者由于 一人兼职兼岗,使定员水平趋于 合理。 23.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 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 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人力消耗, 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具有劳动定额标准的“科学 性,技术性,先进性,可行性, 法定性,统一性”等特征。 24.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国家, 行业,地方,企业定员标准 25.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类: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单项 (详细)综合(概略)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效率, 设备,岗位,比例,职责分工定 员标准 26.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 企业定员标准根据生产规模,加 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和 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 等生产技术,劳动组织条件,明 确规定出各类人员的数量和比 例,并提出各个工序,设备或工 作岗位具体的用人标准。 行业定员标准还应对不同类型企 业的机构设置,管理层次,轮休 轮班组织形式,作业率,出勤率, 以及设备开动率等提出原则性要 求。 27.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确保先 进性,技术性,科学性,可行性) 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 合理2)依据要科学3)方法要先 进4)计算要统一5)形式要简化 6)内容要协调 28.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法规, 条例,规定,实施细则 29.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1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讲义1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讲义1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考试和复习说明: 1.内容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二章劳动法、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此部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就考试来说,对于专业部分的理解具有间接的基础性帮助,就实践来讲,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性认识的提升会有直接的帮助。 2.本部分分值 此部分在第一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为20%(三级)。 3.题目特点 历年真题中,有许多重复的考点;此部分二级与三级的考题比较也有许多重复的考点;此部分历年考点较为集中,就复习的命中几率来说,比专业部分选择题的命中率高出很多(即为学习效率的优选部分);此部分只有选择题,无其他类型题(切记)。 (共53个知识点)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的属性: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3.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4.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5.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6.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在商品市场中,居民户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企业则是供给者。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7.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 8.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9.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10.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两个特点: (1)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2)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11.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 (4)验证。 12.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目的在于为政府制

级人力资源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试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个选项是正 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业人员应该遵循“五项要求”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公道正派、服务群众、勇于奉献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德、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D)创新进取、遵纪守法、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与时俱进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A)民主、审慎、法制(B)忠诚、谨慎、人本 (C)忠诚、秩序、勤勉(D)忠诚、审慎、勤勉 3、日本拉链大王吉田忠雄说:“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A)别人要求怎么做,自己就要怎么做(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企业经营要善于说“对不起”(D)诚信是企业立足社会的道德资本 4、从业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步骤和要求是()。 (A)牢记操作规程、演练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规程 (B)背诵操作规程、了解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规程 (C)牢记操作规程、改进操作规程、坚持操作规程 (D)牢记操作规程、演练操作规程、创新操作规程 5、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长期奉行“少花钱多办事”的经营理念,节约成为丰田公司的文化、时尚和习惯。但近一个时期以来,丰田汽车公司却连续陷入了“召回门”泥潭,据分析,问题的产生或多或少与“节约”有关,这说明()。 (A)“少花钱”是不能够做到或者做好“多办事”的 (B)产品缺陷来源于把“节约”作为经营理念的战略 (C)“节约”就是赚小便宜吃大亏 (D)把握节约有度的本质十分重要 6、职业道德规范——“合作”的特征是()。

一二三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人力资源管理师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理论知识考试 1、速度要快 共125题目,90分钟,平均每题只有43秒,一定要快。 2、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最好的方法是做一道题就涂一道题,或者每做几道就涂几道。避免你全部题目做好后,却没有时间涂卡。这样通常可以节约5—10分钟。 3、按分值比例答题 第1--25题是职业道德,共10分,每道题的分值是0.4分,只能安排不超过10分钟答题;第26—125题,共90分,每道题的分值是0.9分,安排80分钟答题。也可以先跳过职业道德题,从26题开始答,万一时间不够,损失也比较小。 4、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答题原则 第17—25题为个人表现部分,答题原则为:除明显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选项外,如实作答。 5、基本角度 首先要站在保护劳动者利益的角度,然后再从法律的角度考虑,最后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6、立即猜答 当遇到不能肯定选出正确答案的题目时,千万不要放弃,应该立即猜答,并填涂在答题卡上,但在题目前写上大大的“?”,方便万一有时间可回头检查。 二、技能考试 1、看分数作答 根据每道题所给的分值,可以估算大概要答多少个点。一般是一个点是1分,或者2分。像一道简答题10分,你至少都得答5点内容以上。 2、尽量多答 在答题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多答上几个点,因为是按点给分,答错不扣分的,所以“少答无益,多答无害”,每道题都不要让它空白着,哪怕是把题目或者问题抄一遍,阅卷老师一般都会给点同情分。 3、一定要用序号

技能题都是一些文字表达或计算题,所以在文字表述的时候一定要条理清晰,分条列段。每一点用序号或相关词语标识。比如:1,2,3或者第一、第二、第三。 4、戴帽穿鞋 给每道题都要尽量做到戴帽穿鞋。也就是说,在写答案前,先把问题复述一遍,戴上帽子,“………这个原因分析如下”;最后答案写完的时候要总结一下,也就是穿上鞋字,“综上所述……”。 5、注意计算过程 做计算题时,考生不要只追求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还要注意计算过程的合理性与条理性,要有相关的理论依据。 6、简答题只答关键点 简答题顾名思义只要答中关键点即可,不必废话连篇。 7、论述题要展开答 论述题要展开详细答。 8、临场发挥 遇上了没见过的题,尽量回顾下课本,临场发挥,把这个问题端到现实当中来,并发挥文学特长,如有时间,切不可不答。只要你答了,老师总会给点分。 三、其他 1、2B铅笔、橡皮、钢笔/黑色签字笔、削笔刀 削铅笔时不能太尖太细,最好把铅笔尖削磨成马蹄状或者直接把铅笔削成方形,这样一个答案信息点最多只涂两笔就可以涂好,既快又标准。多准备几支铅笔并削好。切忌不要遗忘带橡皮。钢笔/黑色签字笔多带几支。 2、带好钟表 手机不能放在桌面,因此手机的时间不可用。应带单独的钟表,并检查电池,调校好时间。 3、身份证和准考证原件必带 万一遗忘,立即回去取,可以赶回参加第二门(或第三门,一级)考试。 4、带上水及纸巾 考场不提供,附近也不容易买,自带以备用。也可带上干粮、奶、咖啡等,在两次考试间隙(半小时)可以补充能量。 5、可带教材、资料供考前/间隙复习。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题(含答案)

国家职业资格3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题)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律规范是做事的准则而非做人的准则,它只规范个人不应做什么 B、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规范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C、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发挥效用,比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强大得多 D、道德规范以社会舆论和良心发挥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 2、关于企业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企业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居于次要地位 C、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般不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 D、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整合功能 3、企业损害员工的权益,员工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尽力通过工会组织协调解决 B、采取法律诉讼方式加以调节 C、以怠工方式进行冷处理 D、采取罢工的方式解决 4、“忠于所属企业”的正确做法是() A、身为员工,坚持公司利益至上原则,誓死捍卫公司利益 B、只要公司领导对员工够“朋友”,则员工本人永远不能背叛公司 C、忠于公司领导就是忠于企业 D、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 5符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做法是() A、一律按照上司的要求填报各种财务报表 B、不做假帐 C、依照会计行业的惯例处理业务工作 D、多报成绩,少报不足,以利于鼓舞员工的士气 (请结合下列事例和所学职业道德知识,回答第6-8题) 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桥吊队队长许振超用半年时间练就了“一钩净”的绝活,吊车时做到舱内起钩、旋转、落钩、变幅时都要稳、准,避免了货物撒漏。许振超的“二次停钩”也是他的绝活,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放慢速度,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6、通过许振超的“一钩净”,你认可下列说法中的() A、在货物多的情况下,“一钩净”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B、许振超在发明“一钩净”的过程中,一定撒漏过许多货物 C、许振超练习“一钩净”的过程,说明提高职业技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D、许振超练习“一钩净”的做法,说明他是个求稳怕事的人 7、许振超发明“二次停钩”的做法表明,() A、“二次停钩”是个浪费时间的做法 B、只要用心练习,员工是能够做到“二次停钩”的 C、“一看二慢三通过”是一般从业人员的操作准则 D、经验能够满足从业人员的需要,无需学习新知识 8、通过许振超练就的绝活,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是() A、只有聪明人才能做到创新 B、操作技巧之类的做法不应该纳入创新之列 C、在平凡的、点点滴滴的岗位活动中,蕴藏着创新的机会 D、所谓创新只不过是工作熟练而已 (二)多项选择题 9、关于企业品牌,正确的认识是()

人力资源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5月23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 2010年5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考试试卷-理论试题 2010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侧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侧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第一部分,1~25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第二部分,26~125小题,为理论知识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侧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地区: 姓名:准考证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个选项是正 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业人员应该遵循“五项要求”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公道正派、服务群众、勇于奉献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德、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D)创新进取、遵纪守法、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与时俱进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是()。 (A)民主、审慎、法制 (B)忠诚、谨慎、人本 (C)忠减、秩序、勤勉 (D)忠诚、审慎、勤勉 3、日本拉链大王吉田忠雄说:“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A)别人要求怎么做,自己就要怎么做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企业经营要善于说“对不起” (D)诚信是企业立足社会的道德资本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英语选词填空-附中文

| 1.一_ 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_ refers to the practices and policies you need to carry out the people or personnel aspects of your management job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对组织的人实施的各种操作和政策。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9106575.html,bor turnover rates provide a valuable means of B. benchmark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HR policies and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 劳动变更率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方法来衡量组织人力资源政策和操作的有效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9106575.html,bor turnover can be costly. __I. Direct cost __ of the recruiting and training replacem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 劳动变更的成本很昂贵。招聘和培训替代人员的直接成本必须被考虑在内。 4.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echniques are deployed as instruments for __H. downsizing __ . 业务流程再造技术可以被使用来作为规模精简的工具。 5.Evaluations als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o employees on how the organization views their performance. 绩效评估还是实现了这样一个目的:它告知员工组织是如何看待他们绩效的 6.] 7.The __J. output __ of the job analysis should be a training or learning specification 工作分析的结果可以使培训或学习规范书。. 8.Coaching is a personal _ F. on-the-job __ technique designed to develop individual skill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教练式指导是一种在职的技术,它被用来开发员工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9.Extrinsic _C. rewards __include direct compensation, indirect compensation, and nonfinancial rewards. 外在报酬包括直接报酬、间接报酬、非财务性报酬 10.— 11.Flexible benefits allow employees to pick and choose from among a menu of _E. benefit_ options. 灵活的福利计划允许员工从一个福利菜单中作选择。 12.China’s economic reformers have used material incentiv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__ G. performance __ 中国的经济改革家曾经使用物质激励来刺激绩效。

人力资源高级实验案例试题及答题技巧

《人力资源高级实验》 案例分析(一) NLC化学是一家跨国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农药为主,耐顿公司是NLC化学在中国的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医疗药品,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2000年初始,分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的经理――于欣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建华叫到办公室,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最后,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建华开始一系列工作,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设计两个方案:在本行业专业媒体中做专业人员招聘,费用为3500元,好处是:对口的人才比例会高些,招聘成本低;不利条件:企业宣传力度小。另一个方案为在大众媒体上做招聘,费用为8500元;好处是:企业影响力度很大;不利条件:非专业人才的比例很高,前期筛选工作量大,招聘成本高;初步选用第一种方案。 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认为公司在大陆地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不应放过任何一个宣传企业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容如下: 您的就业机会在NLC化学下属的耐顿公司

1个职位:对于希望发展迅速的新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 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协调性工作 抓住机会!充满信心! 请把简历寄到:耐顿公司人力资源部收 在一周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800多封简历。建华和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在800份简历中筛出70封有效简历,经筛选后,留下5人。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于欣的办公室,将此5人的交给简历了于欣,并让于欣直接约见面试。部门经理于欣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两人中做选择――楚和王智勇。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 /性别/学历/年龄/工作时间/以前的工作表现/结果 楚,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有8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 王智勇,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第一位主管评价很好,没有第二为主管的评价资料,可录用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楚和王智勇的基本资料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智勇在招聘过程中,没有上一个公司主管的评价。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楚在静待佳音;而王智勇打过几次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第一次表示感,第二次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在生产部门经理于欣在反复考虑后,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建华商谈何人可录用,建华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于欣: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智勇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但是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