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见税收风险

增值税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时,将应税产品、不动产进行无偿转让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转让而无正当理由,未申报或者少申报缴纳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第三十七条。

企业转让上市公司股权,未按金融商品转让缴纳增值税;或者未综合考虑转让之前发生转股、配股、限售股解禁、增发和可转债等情况,未准确计算转让价格和转让成本,少缴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第 4 目,附件 2 第一条第(三) 项第 3 目;《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53 号)第五条。

委托贷款业务中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对外放贷取得利息收入时,将收取的利息收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或者计入往来款等科目,存在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风险。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第四十五条,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

企业在收取其他单位占用资金、拆借资金所支付的利息收入时,

将收取的利息收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或者计入往来款等科目,未及时

确认收入,少缴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

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

点实施办法》第一条、第三十七条及附件《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

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

企业违反税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警告、或者单

次1 万元以下罚款除外)的,自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起 36 个月内,不得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纳税人受到处罚后未

及时告知税务机关,仍违规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多退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 (财税〔2022〕78 号)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

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或者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辟、受让无形资产,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未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中华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占用关联企业资金但未按独立交易原则支付利息,存在少缴

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例如:在有偿占用资金的情况下,若利息明显偏低,可能存在关联企业转移利润少缴企业所得税的风险;若利息明显

偏高,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份不能在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超过关联

方接受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比例的规定标准(金融企业为 5:1,其他企业为 2:1),少缴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四十一

条第一款;《特殊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商议程序管理办法》(国家税务

总局公告 2022 年 6 号)第三十八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

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22〕121 号)第一条。

1.企业取得的财政性资金不符合或者部份不符合企业所得税不

征税收入的条件,如不能提供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专门的资

金管理办法或者具体管理要求等,未按规定确认当期应税收入。 2.

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如:政府补贴、出口贴息、专项补贴、

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返)、增值税加计抵减、其他税款返还、行政罚款返还、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等),除国务院、财政

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计入当期损益外,未按税法规定确认当期

应税收入。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中华人民

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

70 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151 号)。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

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企业取得的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不征税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但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或者资产折旧、摊销未单独核算,并在税前扣除,少缴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第二十八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151 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财税〔2022〕70 号)。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符合免税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将投资于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性收益合用免税优惠,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

企业投资不符合非货币性投资条件,错误合用递延纳税政策。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22〕116 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33 号)。

企业发生股权转让,存在未按规定时点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风险;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未按税法规定确认转让收入、转让成本,未正确计算转让所得;企业转让的股权在持有期间,未就因减值准备计

提、权益法核算等情况造成的税会差异进行税务调整。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第十六条、第五十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22〕79 号)第三条、第四条。

居民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境外收入总额扣除与取得境外收入有关的各项合理支出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企业存在未按税法规定,用境外营业机构亏损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盈利,少缴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125 号);《关于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22〕84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1 号)。

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未按规定在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存在超限额抵免,少缴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125 号);《关于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22〕84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1 号)

如企业有境外子公司,采取独立核算方式,其收入、费用、利润等指标不与母公司合并,不属于文件规定的享受优惠的境外所得范围,境外所得错误合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

政策依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 (国科发火〔2022〕195 号)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第三条第六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修订印发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的通知》 (国科发火〔2022〕32 号)第三章第十一条第五款;《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24 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境外所得合用税率及税收抵免问题的通知》(财税〔2022〕47 号) 。

企业在重组交易中,收购比例、股分支付比例未达到规定标准,不符合特殊性处理条件。企业接受重组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未按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企业未按公允价值处置资产或者股权,按照其原账面价值确定计税基础;被合并、分立后再也不存续的企业

或者其股东未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被分立、合并企业之间的亏损相互弥补;企业重组未按规定时间确认重组日,重组前连续 12 个

月内存在与该重组相关的其他股权、资产交易,构成份步交易,未作为一项企业重组业务进行处理。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22〕59 号)第五条、第六条、第十条、第十一条;《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4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48 号)。

1.企业有偿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以及其他资产,取得的收入未计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或者投资收益,少缴企业所得税风险。

2.企业通过变卖、报废等方式处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或者其他资产的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未按规定确认收入,少缴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 (三) 项、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二十五条;《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22〕828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80 号)。

对于符合政策性搬迁条件的企业,未在搬迁完成年度进行搬迁清算,未将搬迁所得计入当年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企业搬迁期间新购置的资产,未按税法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成本及折旧或者摊销年限,而是将发生的购置资产支出从搬迁收入中扣除;除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外,企业处置各类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未计入企业的搬迁收入;虚列、多列搬迁费用支出,少缴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第 40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 年第 11 号)。

企业混淆生产性成本费用与研究开辟费用,扩大研发费用范围,违规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少缴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 (国科发火〔2022〕195 号)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第三条第六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修订印发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的通知》 (国科发火〔2022〕32 号)第三章第十一条第五款;《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24 号)。

研发费用和日常运营费用未分别核算,未按规定设置辅助账,未能如实提供产研共用设备和人员使用记录,扩大研发费用归集口径,造成研发费用支出归集不许确,将运营领用的材料、常规升级等计入研发费,将后勤辅助人员工资计入研发费,虚构外聘人员劳务费,扩大其他费用范围,多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完善研究开辟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22〕119 号)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辟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97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40 号);《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提高研究开辟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 (财税〔2022〕99 号)。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享受西部大开辟优惠政策,除满足地区和行业等定性要求外,还须满足有关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等定量标准。企业未达到相关定量标准而享受税收优惠,少缴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辟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22〕58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2 年本、 2022 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15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2022 年第 14 号公告)。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企业列支已经计提但未实际发放的职工工资薪金,且未做纳税调整,少缴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22〕3 号)第一条、第二条。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中国居民向境外投资者(非居民企业)分配股息红利,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应实行源泉扣缴,对非居民企业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企业未按照规定进行源泉扣缴,存在少缴企业所得税风险。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24 号)第一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37 号)第一条、第四条、第六条、第七条;《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

局公告 2022 年第 40 号)第九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 37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

所得税政策有关执行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 3 号)。

个人所得税

企业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授予员工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5〕35 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

的通知》 (财税〔2022〕5 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22〕461 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财税〔2022〕101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62 号)第一条;《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 (财税〔2022〕164 号)。

企业向自然人股东分配股息、红利,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600 号)第八条第(七)项、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 707 号)第三条第(五)项、第八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

〔1994〕20 号)第二条第(八)项。

企业以未利润利润、赢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股本),未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代扣代缴自然人股东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奖励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

征管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80 号);《国家税务

总局关于个人投资者收购企业股权后将原赢余积累转增股本个人所

得税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23 号);《国家税务

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 (国税发〔2022〕54 号) ;《关于赢余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

题的批复》 (国税函〔1998〕333 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

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的批复》 (国税函〔1998〕289 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分制企业

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 (国税发〔 1997〕198 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1994〕20 号)第二条第(八)项。

企业为筹集经营资金,向员工或者其他个人集资借款并支付利息,企业未按规定代扣代缴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600 号)第八条第(七)项、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

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 707 号)第三条第(五)项、第八条。

土地增值税

企业转让房屋、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时可能因收入、成本、税金等核算不许确,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土地增值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

税务风险汇总

税务风险汇总 一、背景介绍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税务管理和税收征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和隐患。对于企业来说,及时了解和评估税务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是保障企业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税务风险汇总 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特点,税务风险种类和程度各异。以下是对几种常见税务风险的汇总,供参考: 1. 税收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的频繁变动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及时了解和适应新政策,从而产生税务风险。例如,某国家对特定行业的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企业若未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和税务筹画,可能面临税负增加的风险。 2. 税务合规风险 税务合规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但由于税法法规繁杂复杂,企业可能存在未按时申报、漏报、错报等情况,导致税务合规风险。例如,企业未按规定时间提交年度税务申报表,可能面临罚款或者其他法律后果。 3. 跨境税务风险 对于跨境经营的企业来说,涉及多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和税务规定,可能面临更多的税务风险。例如,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存在关税计算错误、跨国转移定价不合理等情况,可能引起税务审查和纠纷。 4. 税务稽查风险

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以核实企业的纳税情况是否合规。企业若 存在虚假账务、隐瞒收入等行为,可能面临税务稽查风险。例如,某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夸大费用支出,避税行为被税务机关发现,可能面临罚款和追缴税款的风险。 5. 税务争议风险 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存在的意见分歧和纠纷可能导致税务争议风险。例如,企 业对某项税收政策的解读与税务机关不一致,双方可能就税务处理方式产生争议。若未能及时妥善解决,可能导致诉讼和财务损失。 三、应对税务风险的措施 为了降低税务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税务合规管理 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制度和流程,确保税务申报和缴纳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对税法法规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内部税务合规意识和能力。 2. 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 定期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税务风险。可以借助 专业税务顾问或者律师的匡助,进行全面的税务风险识别和分析。 3. 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税务政策的变化和影响,为企业调整经营策 略和税务筹画提供依据。可以通过定阅税务咨询机构的服务或者参加税务培训课程等方式,获取最新的税务信息。 4. 加强税务管理与沟通

企业常见税收风险

增值税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业务往来时,将应税产品、不动产进行无偿转让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转让而无正当理由,未申报或者少申报缴纳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第三十七条。 企业转让上市公司股权,未按金融商品转让缴纳增值税;或者未综合考虑转让之前发生转股、配股、限售股解禁、增发和可转债等情况,未准确计算转让价格和转让成本,少缴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第 4 目,附件 2 第一条第(三) 项第 3 目;《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2 年第 53 号)第五条。 委托贷款业务中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对外放贷取得利息收入时,将收取的利息收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或者计入往来款等科目,存在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风险。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第四十五条,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

企业在收取其他单位占用资金、拆借资金所支付的利息收入时, 将收取的利息收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或者计入往来款等科目,未及时 确认收入,少缴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 税试点的通知》 (财税〔2022〕36 号)附件 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 点实施办法》第一条、第三十七条及附件《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 动产注释》第一条第(五)项。 企业违反税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警告、或者单 次1 万元以下罚款除外)的,自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起 36 个月内,不得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纳税人受到处罚后未 及时告知税务机关,仍违规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多退增值税。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 (财税〔2022〕78 号)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 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或者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辟、受让无形资产,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未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中华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占用关联企业资金但未按独立交易原则支付利息,存在少缴

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汇总

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汇总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法律和税务政策的风险。税务风险点通常包括税收合规性、税务优惠政策的适用、税务健全性和合理性、税务管理和纳税申报的合理性等方面。下面是史上最全的税务风险点的汇总。 一、税收合规性: 1.完整性风险:纳税人未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报送完整的纳税申报信息,如漏报、错报、迟报或不报等。 2.准确性风险:纳税人提供的纳税申报信息存在虚假、不准确、误导等情况。 3.审计风险:企业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审计,包括日常审计、专项审计和跨税种审计等。 4.执法风险:企业可能因违反税法规定而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和法律风险。 二、税务优惠政策的适用: 1.优惠政策适用风险:企业可能因为未及时了解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或不符合政策条件而无法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2.优惠政策变化风险:税收优惠政策可能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税务健全性和合理性:

1.合理避税风险:企业可能通过合法的税务筹划手段减少纳税负担,但如果在实际操作中违反了税收法律的规定,就会面临避税负面影响和风险。 2.利润调整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利润调整不合理而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漏税行为,从而面临罚款和税务风险。 四、税务管理和纳税申报的合理性: 1.内部控制不合理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内部控制不完善或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纳税申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出现问题。 2.信息系统风险:企业可能因为信息系统的错误或漏洞而导致纳税申报信息的错误或丢失,从而面临税务风险。 3.征管信息逾期风险:企业可能因为未及时提供或更新征管信息而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 五、跨国税务: 1.对外支付税务合规性风险:企业在与境外企业发生贸易往来时,可能因为未能按照税务规定进行足额代扣代缴税款而面临纳税风险。 2.特许权使用费等跨国税收风险:企业可能因为特许权使用费等跨国税收问题而面临跨国税务风险。 以上仅为税务风险点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税务风险点,包括税收争议解决、税法修订的风险、税务爬坡式递进等。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和纳税申报过程中,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和预防,确保税务合规性和风险防控的有效实施。

17个行业的税务风险分析及防控

17个行业的税务风险分析及防控 税务风险分析及防控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同行业由于经营 模式、税法规定和监管看法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税务风险。在这里,将 对17个行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防控措施。 1.制造业: 税务风险主要包括虚开发票、违规抵扣、合理避税等。对于虚开发票,企业要加强对供应商的了解和审核,同时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对于 违规抵扣,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税收抵扣,避免非法抵扣行为;对于 合理避税,企业应充分了解税法规定和税收政策,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2.电子商务: 税务风险主要包括跨境电商税收风险、平台责任风险等。对于跨境电 商税收风险,企业要了解相关税收政策和法规,确保申报缴纳相关税费; 对于平台责任风险,企业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管和审核,确保平台合法合规。 3.金融业: 税务风险主要包括税收避免与逃漏税、跨境资金流动等。对于税收避 免与逃漏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賬检查,避免漏报 税款;对于跨境资金流动,企业要了解相关的跨境资金流动规定和税收政策。 4.房地产业: 税务风险主要包括虚报、夸大房屋交易价格、转移房屋产权等。对于 虚报、夸大房屋交易价格,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房屋

交易价格的监管;对于转移房屋产权,企业要合法合规地进行房屋交易, 避免违反税法规定。 5.物流业: 税务风险主要包括虚开运输费用发票、虚假报关、逃避货物流转环节 增值税等。对于虚开运输费用发票,企业要加强对货物运输的管理,确保 运输费用合理、真实;对于虚假报关,企业要严格按照海关法规和税收政 策进行申报;对于逃避货物流转环节增值税,企业要了解运输过程中的税 收政策,确保及时缴纳相关税费。 6.互联网服务业: 税务风险主要包括虚报减少税负、非法抵扣、跨境服务、转移价格等。对于虚报减少税负,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数据的 监管;对于非法抵扣,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税收抵扣;对于跨境服务 和转移价格,企业要了解相关税收政策和法规,确保合规运营。 7.零售业: 税务风险主要包括虚开销售发票、采购环节普通发票不全、抵扣错失、不合理避税等。对于虚开销售发票,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 强对销售发票的管理;对于采购环节普通发票不全,企业要加强对供应商 的管理,确保采购环节发票的合规;对于抵扣错失和不合理避税,企业要 了解税法规定和税收政策,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8.餐饮业: 税务风险主要包括虚开发票、私人往来账务、黑钱等。对于虚开发票,企业要加强对供应商的了解和审核,同时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对于 私人往来账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规定的财务管

税务风险点大汇总

税务风险点大汇总 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一种风险,涉及到税收政策、税务法规的合规性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务风险点的大汇总: 1.税务登记风险: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时完成税务登记,否则可能面临罚款、征收滞纳金等风险。 2.税收政策风险:由于税收政策的频繁变化,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最新政策,否则可能会失去税收优惠政策或错过机会。 3.税务合规风险:企业应按照税务法规的要求进行申报和缴纳税款,否则可能面临处罚和经济损失。 4.企业重组风险:如果企业进行重组或并购等业务活动,需要注意税务规划和合规性,避免出现重复征税或转让定价风险。 5.境内外业务风险:涉及境内外业务的企业需要了解跨境税务规则和风险,避免双重征税或遭受税务调查。 6.关联交易风险:企业内部的关联交易需要合理定价,避免税务机关认定价格不合理而调整利润和税款。 7.税务风险防控风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预防和减少税务风险。 8.持续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持续亏损,可能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甚至面临税务部门的重大调查。 9.不完全抵扣风险:企业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缴纳的增值税部分,无法抵扣会增加企业成本。

10.进口商品风险:进口商品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税费可能增加企业的成本。 11.逃税和避税风险:企业应遵守税务法规,进行合法申报和缴纳税款,避免逃税和避税行为。 12.税务违法行为风险:企业如果存在虚开发票、税款转移等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高额罚款和刑事责任。 13.税务争议和纠纷风险:企业在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协商过程中,可能会因意见分歧引发税务争议和纠纷。 14.微利公司税务风险:微利公司享受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率,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否则可能面临税务稽查和处罚。 15.税务监管风险: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加,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规范合规。 总结起来,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企业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合规经营,提高财务和税务管理水平,以降低税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常见税收风险点

(一)设立税务登记(实地勘验 ) 纳税人取得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 没有在法 定 期限内办理税务登记, 税源管理岗巡查监督不到位, 没有依法将 其纳入正常管理,形成漏征漏管,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形成执法 风险。 税务人员多次催办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无效后, 代 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 发现纳税人账簿设置存在 问题,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 及时催促纳税人进行改正, 造成纳税人长期不纠正或者纠正不彻 底等情况,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没有按照规定期限报送代扣 代缴、 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行为, 未责令其限期改 正,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没有及时报告存款账户、财务会 计制度及核算软件的行为,未责令限期改正,形成执法风险。 (二)变更税务登记 税务人员对普通纳税人变更法人代表调查不到位, 审核不严格,形成执法风险。 纳税人登记注册类型变更时,未作清算处理,导致 税务机关在后续管理中作出不利于纳税人的行政行为,影响纳税人的权益,引起行政诉讼,会形成执法风险。 (三)停复业登记 税务机关未清缴税款,未收缴发票,未封存税务登 记证正、副本予以办理纳税人停业,形成执法风险。 (四)注销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完整, 易发生假注销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机关对未进行清算的纳税人注销,易浮现偷逃 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五)非正常户管理

纳税人终止经营时,为了逃避责任不办理注销税务 登记证,当月税款未交清、发票未核销就走逃,特殊是欠税企业,如果不及时办理相应的交税、缴票手续,极有可能浮现无法结清所欠税款和税收罚款,不能及时交回所购发票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机关对未满三个月的非正常户注销,侵犯纳税 人合法权益,易引起行政诉讼,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人员把不符合非正常户认定条件的纳税人认定 为非正常户,易发生纳税人少缴税款等问题,形成执法风险。 (六)外出经营管理 纳税人外出经营期限普通为30 日,最长不超过180 天,税务机关擅自延长外出经营期限,形成执法风险。 未按规定核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 按程序将有关核销信息传递给发票管理岗位、申报征收岗位和税源管理岗,易发生不征或者少征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税务人员应鉴定而未鉴定税种造成漏征漏管,形成 执法风险。 造成纳税人多缴或者少缴税款,形成执法风险。

个常见的税务风险点

20个常见的税务风险点 1、用于业务招待费的发票以“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内容开具,甚至没有销货清单; 分析:业务实质重于形式,业务招待费有税前扣除限额,Min发生额的60%,销售收入的5‰; 2、用于集体福利的外购商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认证未转出; 分析:用于集体福利的外购商品,增值税进项税税额不可抵扣; 3、用于集体福利的自产产品,没有计提增值税销项税; 分析:自产产品用于福利属于视同销售行为,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 4、公司因厂庆庆典活动为员工发放纪念品金额较大,会计从福利费或工会经费列支,未并入工资总额计算个人所得税; 分析: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1修订第十条规定: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5、公司股东借款,超过1年末尚未结清; 分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120号规定,加强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借款的管理,对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税; 6、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是尚未转资,降低了房产税的计提基数,存在一定的税务风险; 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九条规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

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固定资产已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实际成本等,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待竣工结算后再作调整; 7、公司对外广告宣传,无偿赠送礼品未扣缴个人所得税; 分析:财税201150号规定: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8、发票积压在业务经办手中未交财务,增值税发票抵扣联超过180天的认证期限无法认证,进项税少抵扣; 分析: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17号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010年1月1日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次月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9、发票抬头填写不合规定,有错别字或开具简称、甚至不写单位名称;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880号文的规定,发票付款方应填开全称才能税前扣除; 10、大量业务以普通收据白条入账,所得税前不可扣除;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

企业涉税风险及风险控制

企业涉税风险及风险控制 一、背景介绍 涉税风险是指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包括税收政策 变化、税务合规性问题、税务争议等。这些风险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和声誉损失,甚至导致法律纠纷。因此,企业需要认识和了解涉税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涉税风险的分类 1. 税收政策风险:包括税法法规变化、税收政策调整等,可能导致企业在纳税 过程中浮现合规性问题。 2. 税务合规风险:指企业在纳税申报、缴纳税款、发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合规 性问题,如漏报税款、虚开辟票等。 3. 税务争议风险:涉及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纠纷,包括税务稽查、税务复议、税务诉讼等。 三、涉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1. 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企业能够遵守税法法规,维 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 提升企业声誉:合规纳税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规范纳税行为,企业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任。 3. 避免法律风险:税务争议可能涉及到法律程序和诉讼,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巨 大的成本负担。通过风险控制,企业能够避免陷入法律纠纷,减少法律风险。 四、涉税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涉税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纳税申报和缴纳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加强税务合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税务合规培训,提高员工对税法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意识,减少合规风险。 3. 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对自身涉税风险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防范潜在风险。 4. 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企业应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了解新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做好相应的调整和应对措施。 5. 建立合理的税务筹画: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画,合法降低税负,但需要注意遵守税法法规,避免浮现违规行为。 五、涉税风险控制的案例分析 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存在漏报税款的问题,导致税务机关对其展开了稽查。通过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及时发现了问题,并主动与税务机关合作,提供了漏报税款的补缴,并对内部涉税管理流程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避免了进一步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六、结论 涉税风险是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企业应高度重视涉税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税务合规培训,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并合理进行税务筹画。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能够有效降低涉税风险,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提升声誉,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常见的涉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常见的涉税风险 企业所得税是中国税制中的一项重要税种,对于企业来说,合法合规的缴纳企 业所得税是一项必要的义务。然而,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风险。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涉税风险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中的涉税风险之一是漏报纳税。企业在核定企业所 得税时,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将符合税收法定期间和范围内的各项收入进行计算,并依法履行申报纳税义务。然而,一些企业可能会存在漏报收入的情况,导致实际应纳税额低于法定税额。这种做法为企业违规行为,会被税务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为了避免漏报纳税的风险,企业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 纳税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收入能够被及时准确地反映在纳税申报表中。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和法规的认知,增强纳税意识和遵纳纳税法规的自觉性。 其次,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中的涉税风险之二是虚开发票。虚开发票是指企业 为了逃避纳税义务而非法开具的虚假发票,通过虚报支出来降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虚开发票不仅损害国家税收利益,还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公平竞争。 为了防范虚开发票的风险,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发票管理的规定,确保开 具的发票真实准确。同时,企业应加强对于供应商的审查,避免与开具虚假发票的供应商合作,定期与供应商进行业务核实,保证所购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另外,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中的涉税风险之三是避税行为。避税是指企业依据 税法规定所采取的一系列合法手段,合理利用税收政策的空白和规定模糊等漏洞,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企业避税行为本质上是企业利用税收政策的合法空间,但在过度利用和滥用的情况下,也会存在违法和违规的风险。

金税三期下企业税收风险及防范策略

金税三期下企业税收风险及防范策略 一、企业税收风险 1. 纳税基础数据不准确 金税三期系统作为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具,主要用于企业纳税基础数据的管理,但 很多企业在使用系统时,纳税基础数据的录入存在不准确之处,这就会导致企业申报错误、缴费不足等问题,增加企业税收风险。 2. 企业管理人员不熟悉金税三期操作系统 由于金税三期下的企业会涉及到较为复杂的税收计算和纳税申报操作,而不少企业管 理人员对操作系统并不十分熟悉,这就可能导致企业申报不及时或者申报不准确等问题, 增加企业税收风险。 3. 没有做好税务筹划 随着金税三期系统的推广,税收征收审核趋于严格化,缴税额度与税务筹划意识之间 的冲突也就更为明显。一些企业为在短期内减轻税收负担,可能采用了不合理的税务筹划 方式,如虚开发票或者利用假套牌公司,这样不仅使企业获得了不当的红利,也给企业带 来了极大的风险。 二、防范策略 1. 税务部门会对金税三期下的纳税基础数据进行核对,在企业开始使用金税三期前,一定要对之前的数据进行认真核查和稽查,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另外,企业也可以选 择税务师事务所和咨询服务公司来指导和协助进行数据的核查和整理。 2.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来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确保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金税 三期操作系统。此外,企业还可以邀请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指导操作。 3. 针对金税三期下的税收筹划,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选择合适的税务筹划方式,并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在采取相关税务筹划行为时,应当充分 考虑对企业应有的税负承担问题,以避免违规行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总之,金税三期的实施对于企业纳税管理和税收风险控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企业只有深入了解、合理运用该系统,并与税务部门合作,才能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更好地避免税收风险,实现长期的稳健发展。

了解税务重大风险及防范措施

了解税务重大风险及防范措施税务管理是企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但同时也存在着重大风险。本文将介绍税务风险的常见形式以及企业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税务重大风险的常见形式 1. 税收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的不断调整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税务负担。例如,税率的变化、减免政策的取消等都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更高的税收压力。 2. 税务合规风险 税务合规是企业遵守国家税法和相关法规的重要要求。然而,税法 复杂且不断更新,企业难以了解所有的要求和细节,存在未能合规的 风险。 3. 税务报表风险 企业的税务报表是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和受税务审计的重要依据。 填报错误、遗漏关键信息等不规范的行为可能导致企业被罚款甚至面 临法律责任。 4. 税务争议风险 税务部门对税收征管有着严格的监督,如果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存在 争议,可能会面临税务部门的调查和处罚。这些争议可能涉及纳税错误、税款逃避、避税合规性等方面。

二、防范税务重大风险的措施 1. 加强税收政策研究 企业应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并及时了解新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可以通过请税务专家进行培训,参加税务相关的研讨会和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企业对税收政策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 2. 建立完善的税务合规体系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税务合规制度,明确税务合规的责任部门和 人员,并定期组织培训,以确保企业员工了解税务法规和合规要求。 同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的税务检查和纳税申报工作,避免因为不合 规而引发的风险。 3. 强化税务报表的准确性 企业应加强内部财务和税务部门的沟通,确保税务报表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税务报表应及时填报,避免错误和遗漏。此外,建议企业定 期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税务审计,以确保报表的合规性和可信度。 4. 建立协调机制,防范税务争议 企业应与税务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及时解决纳税争议。在涉及税务争议的情况下,建议企业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并与税务部门 进行积极沟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争议的发生。 结论

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常见税收风险分析及建议

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常见税收风险分析及建议导言: 大型商业零售行业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面临各种税收风险。本文将深入分析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常见的税收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偷漏税风险 在大型商业零售行业中,偷漏税是一种常见的税收风险。此类行为包括销售收入的虚报、采购支出的疏漏以及其他违规行为。这些偷漏税行为可能导致企业支付更高的税款,严重时还可能面临罚款和法律责任。 对策建议: 要解决偷漏税的问题,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财务账目进行审查和检查。同时,加强内部员工的税法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税法合规的认识和意识。此外,企业还应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及时履行税务申报义务,避免因违规行为引发的税收风险。 二、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风险 在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国家实行的增值税制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税收风险。特别是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过渡时期,不同纳税人的税务处理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出现潜在的税收风险和矛盾。 对策建议:

在税制转型期间,企业要密切关注税务政策的变化,咨询专业税务 顾问,确保自身在法律框架内操作。同时,企业应当对公司内部的财 务制度和流程进行调整,以适应增值税制度的要求,并确保纳税申报 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虚假交易风险 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存在虚假交易造成的税收风险。这种情况下,企 业可能通过虚构交易、假冒增值税发票等手段进行欺诈。这不仅会导 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还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 对策建议: 为了应对虚假交易风险,企业应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内控制度,对供 应商进行认真审查。同时,企业应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及时汇报可能存在的虚假交易情况,加强内部员工的税法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四、跨境贸易税收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大型商业零售行业参与跨境贸易 的频率不断增加。然而,跨境贸易带来的税收风险也相应增加。涉及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法、税收筹划和关税政策的变化等因素,给企业 经营和税务申报带来了困扰。 对策建议: 对跨境贸易税收风险,企业应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 进行财务核算和税务申报。同时,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在税收筹划方

中小微企业5大涉税风险及常见应对措施

注意!中小微企业5大涉税风险及常见应对措施【内含案例(上)】 中小微企业作为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特有的经营环境和资源限制,中小微企业在涉税方面往往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更容易陷入涉税风险的困境。这主要源于中小微企业在财务和税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对税法法规的理解和应用的不足。本文将通过案例方式,探讨中小微企业最易面临的涉税风险。 涉税风险1:不开发票,隐瞒收入 商贸企业,长期不开票,会在金税系统中预警你企业的库存过大,只有进项没有销项,不符合企业经营状况,引起税局实地盘点库存的风险 应对措施:企业做好进销存库存账,管理进销发票信息,做好企业进销稽核,实时反馈库存及购销异常指标,及时自查,降低风险 生产型企业,当公司有产量和销量的时候,通常会产生一定金额的水电费、租金、维修费、办公费、运费、生产成本等,如果销售不开票,你的纳税和销售收入金额与公司的成本费用金额将不成正比;或者类型企业,公司员工数、员工工资等情况与公司的销售收入相比,也会显得异常。 应对措施:测算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税额、应收应付”等数据的各项比值,若严重异常,需自查自纠,未开票收入需及时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人企业避免形成大量进项留抵。

涉税风险2:虚开发票,违规抵扣 “虚开虚抵”发票是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抵增值税进项税额,以骗取出口退税或偷逃国家税收的一种发票犯罪行为。 - 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 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 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虚开发票的处罚: 行政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 •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处罚: 虚开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涉嫌分别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罪、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以拘役,15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处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应对措施: -合规经营,不踩高压线 -交易前多加了解交易对方的税务登记信息、经营规模、企业资质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解 -在交易时确保各环节手续完整,合同流、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一致。“四

企业税收风险点大总结-知道了-税务稽查上门也不怕!!

企业税收风险点大总结,知道了,税务稽查上门也不怕!!〔包括:报表层面,账务层面,发票层面,账户管理〕 报表层面的风险点 1、税负率明确低于同地区同行业水平. 2.成本结构明显区别于同行业同类产品,比如可抵扣进项的成本明显偏高,可能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3.成本结构与产品配方不符,比如有的企业发生一个产品耗用多个包装盒的低级错误,再比如,投入材料与产品没有关系. 4.成本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又没有推出新配方产品. 5.毛利率年与年之间、月份与月份之间起伏明显,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6.毛利率或纯利率远远高出同行,或者远远低于同行,都可能被重点检查. 7.期间费用率偏高,大部分毛利被费用"吃掉",导致企业微利或亏损,很容易被发现隐瞒收入.或者,期间费用明显偏低,提示可能"另外有一本账",大量白条费用做在"另一本账"上面. 8.制造费用存在异常,比如水电费与产能不配比、外加工支出与产量不配比. 9.资产负债表结构异常,有形资产多,产值却很小,"大公司做小生意",可能被怀疑有两本账. 10.物流费用占的比重偏高,可能被发现隐瞒了收入. 11.现金流呈负数,可能牵出"两本账". 12.存货账实差异大,账多存少<虚库>,或者存货时间太长,一直没有动用. 13.生产环节"在产品"账多实少,被视为多转了成本.

14.产能分析出现异常,包括设备产能评估、人工产能评估、材耗产能评估、制造费用产能评估、期间费用产能评,这些产能如果明显低于同行水平,可能存在隐瞒收入. 15.公司一直亏钱或微利,股东却大量借钱给公司,可能被怀疑有销售收入直接进了股东的口袋. 16.预收账款挂账时间太长,被强行要求确认收入履行纳税义务. 17.频繁出现大额现金收支,以与大额现金长期挂在账上,可能存在账外收支. 18.股东几乎没有缴个税,而股东个人资产很多,提示股东有"账外收入". 账务层面的风险点 1、股东个人费用,在公司报销.这种情况,将被视为分红,企业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用公司资金购买资产,资产所有人写成股东,资产的费用、折旧却在公司列支.这里有多个问题:股东涉嫌挪用公司资金、股东变相分红当缴个所得税、股东资产费用、折旧在公司列支也将被视为分红,须缴个人所得税. 3.没有成立工会,却计提工会经费,发生支出时,没有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凭据.所得税汇算时,这将被调整. 4.跨年度列支费用,比如上年12月的票据,拿到本年来列支. 5.不按标准计提折旧. 6.制造企业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结转销售成本时,无相关附件,或者存在随意性,或者不能自圆其说. 7.以现金支付工资时,无相关人员签字. 8.工资与社保、合同不一致. 9.商业保险计入费用,在税前列支. 10.生产用原材料暂估入账,把进项税额也暂估在内,虚增成本.

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策略(4篇)

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策略(4篇) 第一篇:企业税务风险及其应对 摘要:企业积极研究相关税收政策,提升企业税务管理水平,探索有效的税收筹划途径,健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通过优化税制结构和减轻税收负担,合理利用税务政策,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关键词:税务风险;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当前,企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正在从单一行业向多种行业开展,这对推进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完善的税收制度,促进企业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企业快速开展。这就给企业在税务风险应对措施方面提出了问题,避免由于不熟悉相关的税务政策导致被税务部门罚款的可能性,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研究、探讨。 一、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企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税务风险开始显现,这就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大地影响,现在我们从下列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不足税务管理经验 目前,一些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企业成员单位不能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的税务管理政策,导致企业对税务政策的调整不熟悉,使新政策与老政策信息的传递衔接困难,由于对税收政策的不熟悉,让一些企业无法从基本上预防税务风险,也就不能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以至于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另外一些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不足纳税积极性,不能主动和自觉纳税,企业对税务风险考虑欠缺。

2.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面对高速开展的经济环境,税收政策也会随着经济的开展,不断调整变化。对于税收政策的变化,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熟悉了解并掌握这些税收政策,就会导致企业产生税收风险。同时税务机关对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变化,在宣传解释方面不足力度。通常税务机关对新出台的税务法律法规,针对相同的事实和情况,不同的税务机关理解不同,这样就会给出不同的解释,也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营改增后,通过对一些企业成员单位波及营改增业务进行分析,首先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如果购置的应税产品在价格上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营改增后,可以降低应税产品的采购本钱,同时降低税金及附加,促进企业提高利润。其次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营改增政策降低了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同时相应的也降低了其他各项税负,增加了企业利润。但是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营改增后,就是对企业的绝对利好,如果对营改增政策掌握的不透彻,也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不增反降,从而使企业产生税务风险。 3.企业涉税人员对税务相关知识欠缺 一些企业的涉税人员对相关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掌握和了解缺乏,由于涉税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欠缺,对相关的税收政策不能透彻理解,也就不能正确的按照税收政策办事,这样就会使企业发生偷税漏税的现象。由于对税收政策把握不准,在应交税金的计算方面,就会出现偏差,有可能多交税也有可能少交税,无论多交税还是少交税都将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也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因此,在一些企业中,税务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开展,税务风险甚至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危险,以至于造成企业无法正常运营。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熟悉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防止发生税务风险,避免由于不熟悉相关的税务政策导致被税务部门罚款的可能性,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强化税务风险分析,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及时辨认税务风险,并通过对税务风险因素的分析、评估提出税务风险的化解计划。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企业正确辨认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税务风险应对措施,建立税务风险控制体系,防止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促进企业健康开展。从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看,倡议采取下列措施应对税务风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