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知识要点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

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

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

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四、 有机物的性质

1、可燃性 五、物质鉴别

1、据物质颜色鉴别

Cu 红 CuO 黑 CuSO 4粉末白色 CuSO 4溶液蓝色 CuSO 4·H 2O 蓝

Fe (银白) Fe 2O 3 (红) FeCl 3 (黄) Fe(OH)3 (红褐色) 2、根据反应现象鉴别

(1)鉴别NaOH 溶液与石灰水 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2)鉴别稀硫酸与稀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3)鉴别肥皂水、食盐水、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3、Cu(OH)2蓝色絮状沉淀 Fe(OH)3红褐色絮状沉淀

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

1.硫磺: S 淡黄色粉末

2. KCIO 3 白色物质易溶于水

3.金刚石、石墨、 活性炭:C

4. 甲烷:CH 4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5. 高锰酸钾:KM n O 4 紫黑色,

6. 酒精:乙醇C 2H 6O

7.生石灰:CaO 白色固体、易吸水 8. 石灰石 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 3

9. 干冰(二氧化碳):CO 2 10.胆矾、蓝矾:CuSO 4•5H 2O 蓝色固体

11. 食盐----NaCl 纯碱 苏打----- Na 2CO 3

七、四大反应类型:

1、各举一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八、物质特性

1、浓H 2SO 4 :吸水性(用于干燥剂)、 脱水性(使木材、纸张等炭化变黑)。

2、浓盐酸:挥发性,产生白雾(盐酸小液滴)

3、固体NaOH :吸水性(用于干燥剂,不能干燥CO 2)、与空气中CO 2反应变质。

4、Na 2CO 3·10 H 2O :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属于化学变化)。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点燃点燃∆

S + O2 ==== SO2 C + O2 ==== CO2 C + 2S === CS2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

CO2+H2O == H2CO3SO2+H2O == H2SO3SO3+H2O == H2SO4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如:∆ ∆ 点燃

Fe + S === FeS 2Fe + 3Cl2 ==== 2FeCl33Fe + 2O2==== Fe3O4

(2)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如:

CaO + H2O === Ca(OH)2Na2O + H2O === 2NaOH K2O + H2O === 2KOH

(三)、金属的冶炼

1.金属冶炼主要是指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的过程。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

2.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从孔雀石中冶炼铜:

①孔雀石(或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为绿色粉末。

②孔雀石加热: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③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通一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试管爆

裂;实验停止后,要继续通人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灼热的铜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高温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 2Fe + 3CO2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3.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等。

重要提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a)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应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b)试管口加了胶塞。试管口不能加胶塞,否则气体排不出,容易造成试管炸裂。

(c)导管略伸入试管口。应使导管贴试管上壁伸入试管底部。

4.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

(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纯净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纯度

(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组成元素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

(3)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纯度

(四)、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鸡蛋外壳与稀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现象:一会下沉,一会又浮上来,不断地上下沉浮。

物质转化的规律

(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如

Ca CaO Ca(OH)2 CaCO3、

(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如

C CO2H2CO3 Na2 CO3、

燃烧

(3)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如2Na + Cl2 === 2NaCl

(4)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如Na2O + CO2 === Na2CO3

(5)酸+ 碱盐+ 水。如HCl + NaOH === NaCl + H2O

(6)盐+ 盐新盐+ 新盐。如NaCl + AgNO3 === AgCl2+ NaNO3

(7)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如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8)非金属氧化物+ 碱盐+ 水。如SO2 + 2NaOH === Na2SO3 + H2O

(9)金属+ 盐新全属+ 新盐。如Fe + CuSO4 === Cu + FeSO4

(10)金属+ 酸盐+ 氢气。如Fe +2HCl === FeCl2 + H2

1. 盐跟金属的反应,要求参加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的,由于盐跟金属的反应一般都在水溶液中进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泼能够跟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钾、钙、钠等)也不符合要求。

2. 盐与盐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除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水或沉淀)外,其反应物必须都可溶。

四、常见的材料

(一)、常见的材料: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材料。

1.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实际是合金,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

(1)铁锈蚀条件: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①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或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

②改变铁的组成、结构,制成合金钢,如不锈钢。

2.常见的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水泥、玻璃和陶瓷。

2.1 水泥:晋通水泥是由石灰石与黏土混在一起在炉中煅烧成熟料后加石膏磨细而成。

2.2 玻璃:普通玻璃是将石英和石灰石等经过配料、熔化、成型、退火等工序制成的。

2.3 陶瓷:用天然的硅酸盐和其他矿物原料制成,具有耐水、耐酸碱和绝缘性好等优点。

2.4 红色玻璃中加了氧化亚铜(Cu2O),在蓝色玻璃中加的是氧化钴(Co2O3)。

3.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为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五、材料的发展:

1.根据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可将人类的历史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时代。

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

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

1.雪崩时的能量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

2.人造卫星: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青蛙跃起扑食的过程: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和势能

4.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特技跳伞: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

6.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7.植物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8.水电站(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二节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Fs=Pt 功的单位:焦

3.功率

(1)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3)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P=Fv

(4)功率的单位:瓦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

(5)1千瓦=1000瓦1兆瓦=106瓦

第三节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杠杆平衡:指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4、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二、杠杆的分类

(1)L1>L2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开瓶盖的起子、铡刀、老虎钳、道钉撬等。

(2)L1<L2时,叫费力杠杆,其特点是费了力但省了距离。如钓鱼杆、筷子、镊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3)L1=L2时,叫等臂杠杆,其特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三、滑轮

(1)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F=G/2。

(3)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F=1/nG,拉力所通过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把必须要做的这部分功。

(2)额外功或无用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η=W有用/W=Gh/FL×100﹪

(5)W总=W有用+W额外W有用<W总η<1

3.研究杠杆的平衡

(1)把杠杆的中央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便于直接在杠杆上测出力臂大小)。

(2)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在杠杆上左右移动钩码悬挂的位置,直到杠杆再次达到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

(3)用直尺量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的大小。

(4)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4.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光滑斜面:FL=Gh W额外=0 η=100﹪

(2)有摩擦的斜面:W总=FL W有用=Gh W额外=FLη=Gh/FL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有关。

第四节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2、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

(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高度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高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

(3)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其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时,物体的速度不断减小,高度不断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

(2)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速度减小,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弹性形变减小,速度增大。

4、机械能守恒

(1)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2)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性力时(不受阻力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即动能减小了多少,势能就增加多少;势能减小了多少,动能就增加多少。

第五节

1.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微粒作无规则运动时具有的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1)内能的单位:焦耳。

(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就减小。但是物体的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3.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2)热传递总是由高温物体指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两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4.热量: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中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做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就增加;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内能就会减小。

6.热量的计算:Q=c m△t

Q表示热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m表示物体的质量、△t表示变化的温度

c水=4.2×103焦/(千克.摄氏度)表示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

4.2×103焦

7.燃烧的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的单位:焦/千克。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燃料的热值×燃料的质量即Q=mq

第六节

1.电功

(1)概念: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电功的电位:焦、千瓦时(度)

1度=1千瓦时=3.6×106焦。

(4)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U2/Rt=I2Rt=Pt

2.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单位:瓦,千瓦,1千瓦=1000瓦。

(3)电灯的亮度由实际功率的大小决定。

(4)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

输入功率:用电器消耗的总电功率。

(5)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UI=U2/R=I2R2

当电功率的单位:千瓦,t的单位:小时,则W的单位是:千瓦时(度)。

3.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1)实验原理: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原理是P=UI,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就可求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在额定电压下测出的电功率,就是额定功率。(2)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

(3)实验中注意事项: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始终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猾片应放在最大阻值处。

第七节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各种导体时,会使导体的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3.电热器

(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

(2)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4.焦耳定律:

(1)文字叙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2)数学表达式:Q=I2Rt。

(3)电流产生热量的计算方法:①Q=I2Rt是焦耳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任何导体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都可以由此公式来计算。②对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像电炉、电烙铁、电饭锅等。电流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由Q=U2/Rt,Q=UIt推导公式来结算。

第八节

1.原子结构: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带正点)、中子(不带电)和核外电子(带负电)

2.核能:原子核在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核能,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

3.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裂变和聚变。

(1)裂变: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分裂成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的是链氏反应。

(2)聚变:是使2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聚变又叫热核反应。

4、原子弹及核潜艇是根据裂变的原理制造的,氢弹是根据裂变的原理制造的。

5、核电站:

(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以控制的裂变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2)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3)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都会产生一些发射性物质,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第九节

1.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无论是机械运动,还是生命运

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遵循这个定律。

3.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

(1)“永动机”不可能成功是因为它违背了能的转化的守恒定律。

(2)自然界的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符合能量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却不一定能够发生。

11

九年级上册科学各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本章主要介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的概念与区别,以及纯净物和杂质的辨别方法。 1.1 元素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 分解成其他物质。例如氧气、金属等。 1.2 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 化学反应分解。例如水、二氧化碳等。 1.3 混合物 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例如沙和水的混合物。 1.4 纯净物和杂质

纯净物指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如金属、盐等;杂质指混合在纯净物中的其他物质,如空气中的尘埃。 1.5 纯净物和杂质的辨别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纯净物和杂质的外观差异进行辨别。 (2)熔点和沸点:纯净物的熔点和沸点是固定的,而杂质会改变其熔点和沸点。 (3)溶解性:纯净物可以根据其溶解性与溶剂反应的方式进行辨别。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主要介绍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基本单位、组织器官的构成和功能,以及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2.1 细胞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组成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

2.2 组织器官的构成和功能 细胞可以按照功能相似的特点组织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可以构 成器官,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肌肉组织可使生物体运动。 2.3 生物体的层次结构 生物体的层次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和个体五 个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单位,个体是最高的层次。 第三章:能量与运动 本章主要介绍能量与运动的关系,包括物体的能量、机械能和 能量转化的规律,以及运动的特征和描述方法。 3.1 物体的能量 物体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等而具有的能量。 3.2 机械能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科学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科学九年级上册,学生们学习了许多有趣且有用的科学知识。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1. 光学知识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光学的知识。我们了解了光的传播和折射,学会了解释为什么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会发生折射。我们还学习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并了解了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电磁知识 电磁学是九年级科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我们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学会了分析并连接电路,使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设计简单的电路图。 3. 物质与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基础。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有关物质与变化的知识。我们了解了物质的三态,学

会了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我们还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和反应速率等。 4.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对生物界中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差异性的描述。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维护方法。我们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学会了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5. 生物能量转换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有关生物能量转换的知识。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会了解释植物和动物之间如何进行能量转换。我们还学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了解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6. 地球与宇宙 地球与宇宙是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了解了板块构造理论和地震的形成原因。我们还学习了宇宙的组成和演化,了解了行星、恒星和银河系等基本概念。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学科中,涵盖了多个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下面对这些科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 学们复习和梳理所学内容。 一、物理知识点 1. 力和压力:力的概念和种类,如重力、弹力等;压力的计算 和应用。 2. 运动和力学: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牛顿三定律的应用,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和不平衡力等。 3. 机械和能量: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如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机械功和机械效率等概念的理解。 4. 光学知识:光和光的传播,如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光的 色散和成像原理。 二、化学知识点

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的分类,如金属、非金属等;物质的性质,包括酸碱性、燃烧性等。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如氧气、水等;混合物的分类和分离方法。 3. 反应和平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反应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4. 化学能量:化学能的概念和变化,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三、生物知识点 1. 生物细胞: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等;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遗传物质。 2. 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如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物种的形成和进化。

3. 生物生长和发育:生物的生长过程和发育特点,如人类的生 长发育;植物生长的因素和条件。 4. 生物的生态环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以上所列举的是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都涉及到多个具体的概念和实例,同学们需要结合教 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归纳总结,同学 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也 要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实践的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操作,可以更 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实验和观 察分析能力。此外,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科学实验活动,也能够 促进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最后,同学们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世

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九上科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区别: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联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3、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兰色晶体。 CuSO 4·5H 2 O====== CuSO 4 +5H 2 O ;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 (2)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电离: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CI ==== H+ + CI — H 2SO 4 ====2 H++ SO 4 2— HNO 3 ===== H++ NO 3 — 3、常见的酸: 盐酸 HCI 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碳酸H 2 CO 3 磷酸H 3 PO 4 醋酸CH 3 COOH 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1)检验物质酸碱性:酸碱指示剂(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 一、酸的通性 1、酸使指示剂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 3HCl+ Al(OH) 3 ==== AlCl 3 +3H 2 O (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 2SO 4 +2 NaOH==== Na 2 SO 4 + H 2 O 3、酸 + 某些盐 ===== 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 3====CaCl 2 + H 2 O + CO 2 ↑(实验室制取CO 2 )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 (用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 2HCl (用BaCI 2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全完整版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 结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九上生物知识点 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 (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 ①从成分上分: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 牙骨质——牙根的表面。 牙髓腔——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 4.21.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①淀粉→葡萄糖 ②蛋白质→氨基酸 ③脂肪→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 ①小肠很长②内壁有许多皱襞③小肠内壁有绒毛④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⑤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5、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一、酶 (1)酶的概念 (2)酶的作用特点 (3)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 (4)活动——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 实验成败关键有四条: 一条:制备的淀粉糨糊(将淀粉制成糨糊后很均匀,有利于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混合,充分分解)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否则唾液中的淀粉酶会被高温破坏而失去活性。 二条:在取唾液前,必须漱净口。切忌从咽喉处吐取黏液,因为这里的黏液不是唾液。 三条: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在37℃恒温的水浴中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响实验结果。 四条:加碘液前,要先将试管冷却后再滴加碘液,温度过高会使碘液中的碘升华,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所在 二、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图解: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科学是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主要涉及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下面将对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梳理 1. 运动和力 - 运动的描述和方式 - 力的概念和分类 - 力的合成和分解 - 力的作用和效果 2. 机械运动 -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 自由落体运动 -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3. 压强和浮力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 浮力的概念和性质 - 浮力与物体浸没和漂浮的关系 4. 简单机械 - 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 力的传递和转动的原理 5. 热与能 - 热和温度的概念和单位 - 内能和热能的转换 - 热传递和热量计算 二、化学知识点梳理 1.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 物质的化学式和计算 -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2. 溶液的性质和浓度 - 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和区别 - 溶解度和浓度的计算 - 溶液的饱和和稀释 3. 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 - 元素的化学符号和性质 - 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的周期特征 4. 化学反应 -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过程的描述 - 化学能、焓变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5.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 金属的活动性和电化学性质 - 金属的提取和利用 三、生物知识点梳理 1. 生物多样性 - 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 物种的形成和进化 - 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 细胞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 细胞膜的功能和物质运输 -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3. 遗传与进化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大全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是最 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物质的颜色、硬度、 密度、导电性等进行描述。 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化 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 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蒸发成气体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 生反应后,其化学组成发生改变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物质的 腐烂等。

二、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是地球上的生命体,包括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1.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主要由根、茎和叶构成。根的功能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 养分,提供植物所需的生存条件。茎的功能是支撑植物的体部, 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子上。叶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将阳光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根据其骨骼结构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 物包括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 物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都具有感知、运动、消化、呼吸等基本功能。 三、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能量是驱动物质运动和各种化学反应发生的动力。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并在物质之间传递。 1. 热能和动能 热能是物体内部微粒运动引起的能量,热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如水通过热能的转化产生蒸汽驱动汽车。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如汽车的刹车过程中动能转化为热能。 2. 光能和化学能 光能是太阳光辐射到地球上引起的能量,光能可以被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中分子之间电子的排列位置所产生的能量,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出化学能,如燃烧等。 四、力和运动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九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九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的知识点。 1. 物理学知识点 在九年级上册物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首先是力学,包括力的概念、力的计算、物体的平衡条件等。其次是运动学,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等的计算方法。还有波动、声音、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知识点也是必须要了解的。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我们需要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如何应用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等来解决相关问题。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性,需要掌握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需要利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计算物体的位移和运动时间。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特殊的直线运动规律,如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 波动研究波的传播和波的特性,如波长、频率和波速等。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我们需要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光是一种电磁波,需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如反射和折射等。这些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2. 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的化学学科主要涉及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知识。其中,了解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命名和化合物的组成是非常重要的。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础,它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我们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分类和特征,如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同时,需要了解周期表中元素的命名规则,包括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的对应关系。

九年级科学上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科学上知识点归纳 科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这个学年,学生需要从多个科学领域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点。本文将对九年级科学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1. 原子与元素:了解原子的结构和元素的特性,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和使用方法。 2.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能解读常见的化学反应过程。 3. 酸碱与盐:认识酸碱与盐的基本性质,了解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产生过程。 4.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明白物质的状态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能源利用相关知识。

二、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 1. 光的传播:了解光是如何传播的,掌握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特性。 2. 光的反射: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反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 光的成像:学会使用平面镜和凸透镜构建光学成像模型,理解光的成像原理。 4. 光的色散:了解白光的组成和光的色散现象,明白色散是光的折射与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电路与电磁 1. 电路基本元件:认识电路中的电源、导线、开关、电阻和电灯泡等基本元件,理解它们的作用。

2. 并联与串联电路:了解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能够解析和计算并联和串联电路的总电流和总电压。 3. 电的导体与绝缘体:明白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 4. 电磁的产生与应用:了解电流在导体周围产生的磁场,明白电磁铁、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的基本原理。 四、生物的活动和遗传 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 生物的呼吸与循环:认识生物的呼吸过程、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明白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3. 生物的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 科学知识点一:细胞与细胞器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由细 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的重要结构,细胞质是细胞内部的胶状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部分,包含 着遗传信息。除了细胞核之外,还有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 质网等,它们有不同的功能,协同工作来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科学知识点二: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 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光的反射是指光线 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弹的现象,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 进行反射。根据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反射可以分为镜面反射和 漫反射。 科学知识点三:力和压力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矢量表示,常用单位是牛顿(N)。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P=F/A计算。在液体中,压强可以传递和放大,这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互相压力传递所致。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设计液压系统来实现力的传递与放大。 科学知识点四:化学元素和化学式 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界有机会发现的,称为自然元素。化学式是表示化合物组成的符号表示法,可以用来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个数。化学式分为分子式和离子式两种形式,分别适用于分子和离子化合物。 科学知识点五: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用来描述电荷的移动方向和数量。电路是电流的路径,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根据电流的方向,电路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电流的强度用安培(A)来表示,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在电路中,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可以实现不同的电路功能。

九年级上册科学书的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书的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书是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教材,本文将 为你整理九年级上册科学书的部分知识点,并进行简要介绍。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1. 原子结构:介绍了原子的组成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并解释了原子序数、原子量等相关概念。 2. 元素与化合物:介绍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常见元素 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分子与离子:解释了分子和离子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化学反 应中的作用。 二、物质的变化与能量转化 1. 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等,并探讨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 2. 燃烧反应:讲解了燃烧反应的特点、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 燃烧反应的能量转化过程。 3. 酸碱反应:介绍了酸碱的概念、性质和常见的酸碱反应,包 括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等。

三、光的传播与成像 1. 光的反射:阐述了光的反射规律,包括入射角、反射角等,并介绍了镜面反射和 diff反射。 2. 光的折射:解释了光的折射规律,包括入射角、折射角等,并探讨了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路径。 3. 光的成像:介绍了光的成像原理,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讲解了实物与像的关系。 四、机械与能量 1. 力和运动:阐述了力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接触力、万有引力等,并介绍了简单机械原理。 2. 动能和势能:解释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 3. 机械工作和能量转化:讲解了机械工作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五、电流与磁场

1. 电路基本知识:介绍了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等,并解释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 电流与电压:讲解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3. 磁场与电磁感应:阐述了磁场的概念和特性,以及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综上所述,九年级上册科学书涵盖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的变化与能量转化、光的传播与成像、机械与能量以及电流与磁场等多个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拓宽中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为示例文章,仅供参考)

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酸碱盐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 指示剂 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 石蕊溶液红色蓝色 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 体 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 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 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 (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 看到有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 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 因此,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实验步骤浓硫酸在纸上 写字用木片蘸浓硫酸写 字 将浓硫酸滴到纱布 上 将浓硫酸滴到 蔗糖上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蘸有浓硫酸的 部分变黑 蘸有浓硫酸的部分 变黑 蘸有浓硫酸的部分 变黑 由黄变黑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科学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多 个方面。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能对同 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生物 生物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包括生物形态学、生物生理学、生物 遗传学等。在九年级上册,我们将学习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生 物进化、植物生长发育等内容。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通过细胞膜与外界交换物质。细胞内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和 叶绿体,它们在细胞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生物进化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进化,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物种的演化理论,认为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逐步演变而来的。

植物生长发育是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过程。植物依靠 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和营养物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还涉及到植物的光性、地性和 温度性等特性。 2. 物理 物理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在九年级 上册,我们将学习光的传播规律、声音和电的基本知识。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和 反射、折射等规律。我们可以通过镜子的反射现象来解释光的传 播路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固体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电流是由电荷在导体中的移动产生的。电路是电流的通路,包括导体、电源和电器等。电的基本单位是安培、伏特和欧姆。 3. 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在九年级上册,我们将学习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内容。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性质将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元素的特性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化学方程式可以简洁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化学反应中常涉及到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概念。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或生成量。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关系。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在九年级科学学习的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很多重要的科学知识。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帮助大家回顾和复习。 I. 物质的三态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状态的转 变是通过加热或降温来实现的。 1. 固体 - 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并且保持相对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固体间的分子之间有吸引力,这使得固体具有一定的硬度和 稳定性。 - 例子:冰、桌子、钢铁等。 2. 液体 - 液体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能够流动,但仍保持一定的体积。 - 液体具有较弱的分子间吸引力,使得其能够适应容器的形状。

- 例子:水、果汁、酒精等。 3. 气体 - 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运动活跃,能够自由地填充容器。 -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例子: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II.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是一种能量传播的形式,它通过反射、折射和散射来改变传播方向。 1. 反射 - 反射是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的现象。 -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面的线)在同一平面内。

2. 折射 - 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速度和方向的现象。 - 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 例子:光在水中的折射、光在玻璃棱镜中的折射等。 III. 电流和电路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连续流动的现象,而电路是电流在导线中的完整路径。 1. 电流 -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流动方向。 - 电流计是用来测量电流的仪器。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知识要点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Al(OH)3?====?AlCl3?+?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H2SO4 === CuSO4?+?2H2O。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H2SO4?====?CuSO4?+?H2O 4、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H2SO4?=?FeSO4?+?H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5、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AgNO3?===?AgCl↓?+?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BaCl2?====?BaSO4?↓+?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2NaOH?====?Na2SO4?+?2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SO2?==?Na2SO3?+?H2O 4、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CuSO4?====?Cu(OH)2↓?+?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FeCl3?====?Fe(OH)3↓?+?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Fe 3 O 4 2、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九年级科学上知识点总结(最全)

九上 第一章 知识要点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 红 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 3 + 3H 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 2SO 4 === CuSO 4 + 2H 2O 。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 蓝 色,使无色酚酞变 红 色。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 2SO4 + 2NaOH ==== Na 2SO4 + 2H 2O 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 2 == Na 2SO 3 + H 2O 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 4 ==== Cu(OH)2↓ + CaSO 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 3 ==== Fe(OH)3↓ +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①2、金属单质 + 酸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 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 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四、 有机物的性质 1、可燃性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梳理 本文将对九年级上学期的科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2. 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物质的颗粒混合而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的颗粒组成的物质。 3.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与它本身的性质有关的特性,如颜色、形状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二、能量与能量转换 1. 能量的种类 主要有机械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电能和核能等种类。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形成能量转换链。 2. 能量转换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例如物体下落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3. 能量转化的效率 能量转化过程中一定会有能量损失,能量转化的效率可以通过能量输入与输出的比值来表示。 三、物理学 1. 力的性质与作用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发生的物理量,包括大小和方向。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类型。

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力等的关系。 四、化学学 1.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量,可通过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来调节。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科学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科学 科学是一门系统性的知识,它涵盖了广泛而深刻的领域,包括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等。在九年级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和 探究一系列重要的科学知识点。本文将围绕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 点展开讨论。 一、物理知识点 1. 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和特征,如何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2. 光的传播: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如折射、反射和散射等。 3. 电的传导:理解电的基本性质和电路的构成,探索电流和电 阻的关系。 二、化学知识点 1. 元素与化合物:认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学习元素周期表 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2. 物质的变化: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探索化学反 应的条件和特征。

3. 酸碱与盐:研究酸碱的性质和酸碱中和的反应过程,了解盐的产生和应用。 三、生物知识点 1. 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了解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2. 细胞结构与功能:研究细胞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与进化:探究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了解遗传性状和进化的机制。 四、地理知识点 1. 自然地理:学习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原理,了解自然地理现象如地震和火山的形成。 2. 人文地理:研究人口和城市的发展,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地理信息技术: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地图的制作,掌握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

五、其他知识点 1. 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培 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 科学伦理: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和安全规范,培养科学 研究的责任感和意识。 以上仅是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一个概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细节和应用。通过实验和 实践,我们将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科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同学们在九年级上 册科学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为将来的科学道路奠 定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中肯定没有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熔化是物理变化)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气味等。 化学性质:物质的酸性、碱性、可燃性(H2、CO2、CH4、 酒精、汽油)、助燃性(O2)、氧化性(O2、CuO等)、 还原性(C、H2、CO)等 2、探索物质变化的方法 ①物体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物理变化) ②物质混合时会产生沉淀;(化学变化) ③物质颜色的变化;(化学变化) ④物质变化时有气体产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都有可能) ⑤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状态发生变化。(物理变化) 3、CuSO4·H2O=CuSO4+H2O (晶体:蓝色) (粉末:白色) CuSO4+H2O =CuSO4·H2O 白色粉末遇水变蓝,此变化用以检验某些反应生成物中是否有水生成,检验蛋白质的存在,重金属铜的中毒,农药波尔多液【Ca(OH)2、CuSO4】杀虫剂。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 1、生活中常见的酸:食醋里含有醋酸,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2、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酸碱性酸碱 (大约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磊试液遇酸变红色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色 酸碱度 (确定值):PH试纸(比色卡)或PH计 4、胃舒平的主要成分:Al(OH)3 Al(OH)3+ 3 HCl =AlCl3+3H2O 5、盐酸能使鸡蛋壳变软: 2HCl +CaCO3=CaCl2+H2O +CO2↑ 6、盐酸与铁锈反应: 6HCl +Fe 2O3=2FeCl3+3H2O 7、盐酸与氧化铜反应: 2HCl +CuO =CuCl2+H2O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