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理疾病知识讲座PPT模板(图文)

合集下载

抑郁症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主题宣教PPT教学课件

抑郁症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主题宣教PPT教学课件

项目 01 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 02 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 03 入睡困难、睡不安稳或睡得过多 04 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 05 食欲不振或吃太多 06 觉得自己很糟或很失败,或让自己加入失望 07 对事物专注有困难,例如看报纸或看电视时 08 行动、说话缓慢到别人察觉,或比平日更烦躁 09 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
我太累了。
你不是一பைடு நூலகம்天坐着 吗?
NO!
YES! 我们回家吧。我给你做好吃
的,然后聊聊你今天的经历。
我们该怎么做
当我们身边的朋友,亲人状态不佳, 感到抑郁难过迷茫的时候,我们应 该怎么做?
有时候我真的不想活了。
NO! 别这么说!你知道你父母做
了多少努力才有你的今天吗?
YES! 你对我太重要了,我无法想
抑郁症的现象
面对生活的不断加压 焦虑、紧张、难过等精神压力也随之而来 一旦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 无论怎么挣扎都走不出情绪的“牢笼” 抑郁症也将不期而来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中国"抑郁 症"患者人数9500万,已经将近一亿。也就是说: 平均每14个人里,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
重要事实
抑郁症的现象 1 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 2 抑郁症是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残原因 3 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居多 4 最严重时,抑郁症可以引致自杀
重要事实
在新冠疫情后
28%↑
重度抑郁症病例增加率
26%↑
焦虑症病例增加率
5300万↑
抑郁症患者人数激增
27.6%↑
抑郁症患者增幅
❤ 更多的,是徘徊在抑郁症边缘的, 待疗愈疏导人群。
常见的误解
悲伤,是抑郁症的刻板印象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共29张PPT)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共29张PPT)

02
01
其他因素
如孤独感、缺乏社交支持、生活压力等也会 对老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04
03
老年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
02
焦虑症
01
广泛性焦虑
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易怒或暴躁、睡眠障碍等。
02
惊恐障碍
突然出现的强烈恐惧、心悸、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03
特定恐惧症
如对某种特定事物或情境的过度恐惧,如社交恐惧、广 场恐惧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专业化服务发展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将 有更多专业机构和人员投入到老 年心理健康服务领域,提供更为 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社会认知度提高
随着社会对老年心理健康问题的 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关宣传和教 育活动将更加普及,有助于消除 误解和偏见,提高老年人的心理 健康意识。
跨学科合作加强
森田疗法
一种注重自我接纳、顺其自然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助于老 年人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 节能力。
家庭治疗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治疗,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 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有助于缓 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社区服务
01
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医
观察法
01
02
03
自然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老年人 的行为、情绪、社交互动 等。
参与观察
参与到老年人的活动中, 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和需求。
系统观察
使用标准化的观察工具, 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进行 全面、系统的观察。
访谈法
结构化访谈
按照预定的问题和程序进 行访谈,收集老年人的心 理信息。

机关人员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

机关人员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

12
生活中充满压力
压力无所不在,充斥我们的生活或工作中,
甚至我们的一生。 新工作:对环境与工作内容要适应‥ 考试前:无法预知会遇到何种形式的考题‥ 出国前:担心赶不上飞机‥ 企业家:业绩目标无法达成、担心实力不如 对手‥ 穷人:经济状况不佳,为衣食担忧‥
13
压力是当我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

2
什么是健康-WHO.1998
道德健康
良好的社会适应
健康
心理健康 躯体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是生 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一种完好的状态。 ——WHO
3
怎样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健康不仅是体格健壮,不患躯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这 三方面处于完美的协调和统一状态时,才能称为真 正的健康。 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对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 能力,能有效地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适当地进 行社会交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胜任所承担的工 作,有效地从事社会活动和劳动。
10
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压力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行为健康的基础, 心理健康对各项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研究 表明:工作质量要求提高(个人感受为工作压力),工作绩效也会提高;但超过个人承受 范围以后,压力增加工作绩效反而下降。 1、重视职工心理健康,切实体现关心爱护。各级领导干部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并带头学习,掌握必备的心理卫生知识。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惠 及他人,切实体现对下级的关爱。领导要同下属积极沟通,缩短与他们的心理距离; 多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完善方法、实现目标,使其增强做好工 作的信心。确保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 2、关注职工健康需求,从身体上为他们减压。坚持休假、体检制度,做到防患于 未然。保证每人每年有一段集中的休息调整时间,使他们工作张弛有度;坚持每年 组织体检,帮助他们预防和治疗疾病。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为心理健康奠定基 础。及时掌握职工的家庭生活困难,尽可能帮助解决,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加强各级行政和专业人员的能力培训,增强履职能力,缩短对新岗位的适应期。 并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职工能正确认识自身 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 承受能力。帮助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过去对职工的教育往往从政治上、思想上考虑较多,不太重视对其进行心理上的教 育和疏导。有些人员缺乏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矛盾“看不 开”、“想不通”,坏情绪得不到释放或化解,最终抑郁成疾,对身心造成较大的 损害,甚至影响工作和事业。 建议选拔新入职职工时,也应注意心理素质,对心理 素质进行必要的测试(心理CT)。定期聘请心理咨询专家讲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对少数确有心理障碍甚至有心理疾患的职工,要以满腔的热情,真诚坦率、耐心细 致地进行心理沟通,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及时摆脱心理阴影。

心理护理(心理疏导心理保健)ppt模板

心理护理(心理疏导心理保健)ppt模板
满或其他不良情绪。 ❖ 2.转移法
❖ 3.升华法 ❖ 4.幽默法 ❖ 5.自我暗示法 ❖ 6.调整期望值法 ❖ 7.遗忘法 ❖ 8.助人为乐法 ❖ 9.儿女亲情法
❖为今天而生! ❖坦然梳白发!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二、临终老年人的心理与社会需求
❖谢谢!
2 第二节
心理保健:
1.对老年人及其家属心理保健宣教 2.带动老年人进行活动
1
学习单元1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2.掌握老年人心理保健的要点 3.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宣教
问题: 1.心理健康标准 2.心理保健要点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健康的概念:生理、心理、社会 心理健康的概念: 是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1是无心理疾病:心理和行为异常 2是积极发展心理状态
(1)识别老年痴呆的症状
❖ 1)记忆力下降 ❖ 2)定向力障碍 ❖ 3)语言力受损 ❖ 4)判断力下降 ❖ 5)抽象思维力下降 ❖ 6)难以完成熟悉的工作 ❖ 7)情感改变 ❖ 8)情绪波动 ❖ 9)异常行为 ❖ 10)精神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
❖ 1.智力减退
为短期内出现思维迟缓,情感不稳,注意力不集 中,做事马虎,进而出现进行性遗忘,起初,近期 记忆力丧失,随后远期记忆力也丧失,最终发展为 连姓名、年龄、家人都遗忘,并常伴有计算力下降, 同时有定向力障碍(出门不知回家路线,如厕完毕 不知卧室)。理解力及判断力差,严重时无法与人 交流。
❖ 1)感觉记忆:短时和长时 ❖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是长时记忆的分类 ❖ 3)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事实事件,语言传授
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反复尝试 ❖ 4)内隐性记忆和外显性记忆:无意识,意识控制下

心理健康PPT课件

心理健康PPT课件

心理疾病
精神障碍 病人都是受害者
理解 关心 支持
帮助
携手
共同拥有温暖的家
关爱
我国精神卫生工作 指导原则
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 2. 防治结合 3. 重点干预 4. 广泛覆盖 5. 依法管理
工作机制:
1. 政府领导 2. 部门合作 3. 社会参与
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
当出现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变化时,应及早就诊
防治策略: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的连 续治疗和康复
抑郁症
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
1.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以显著而持久的①心境低落、 ②思 维迟缓和身体的③疲劳衰弱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焦虑和 无用、无助、无望感,部分患者可出现自伤和自杀倾向
健康与疾病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因素
1. 年龄 2. 性别 3. 遗传 4. 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 5. 躯体疾病 6. 成瘾物质
……
➢ 如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要 比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 容易患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 响,精神疾病会加重躯体疾 病,患有躯体疾病也会增加 患精神疾病的危险性
➢ 对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
小结
心理健康
1. 一个人心理不健康,这个人就不健康 2. 心理健康是生物、心理和社会3因素的共同作用 3. 要自我重视和维护 4. 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有4种 5. 怀疑有心理(精神)问题,就要及早去医院问询、诊治 6. 可防可治 7. 要关爱病人,帮其回归家庭、社会 8. 要想社会和谐发展,就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较为常见 发生于6岁以前 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
表现
① 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 ② 注意持续时间短暂 ③ 活动过度或冲动 ④ 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