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12864万年历(图片+主要程序C语言)

51单片机12864万年历(图片+主要程序C语言)
51单片机12864万年历(图片+主要程序C语言)

51单片机做的12864万年历这是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做的万年历;

一开始是一些图片,后面是这个制作的C语言源程序;

希望大家稀饭:

Main.c

#include "reg52.h"

#include "macroconst.h"

#include "keyscan.h"

#include "screen.h"

#include "18b20.h"

#include "ds1302.h"

#include "atao_12864.h"

#include "24c02.h"

idata unsigned char state1[1];

unsigned char screennum=1;//屏幕号

#define time_task_sec 200 //节拍200Hz

#define clock 24000000 //晶振

#define max_task 4 //最大任务数

idata unsigned char task_delay[4];

#define task_delay0 time_task_sec/1 //2赫兹18b20 #define task_delay1 time_task_sec/5 //10赫兹屏幕#define task_delay2 time_task_sec/3 //4赫兹1302 #define task_delay3 time_task_sec/20 //20赫兹键盘void init()

{

unsigned char i;

init18b20();

ds1302_init();

initina1(); //---------------------------LCD字库初始化程序RdFromROM(state1,8,1);

state[0]=state1[0]; //-------界面

RdFromROM(state1,15,1);

state[1]=state1[0];//------- 闹钟

RdFromROM(state1,11,1);

key_sound=state1[0];//-------按键音

// state[2]=state1[2];

// state[3]=state1[3];

screennum=1;//------默认一号屏

for(i=0;i

{task_delay[i]=0;}

TMOD=0x11;

EA=1;

TH0=255-clock/time_task_sec/12/526;

TL0=255-clock/time_task_sec/12%526;

ET0=1;

TR0=1;

}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if(task_delay[0]==0){readtemp(); task_delay[0]=task_delay0;} if(task_delay[3]==0){MenuCheckKey();

task_delay[3]=task_delay1;}

if(task_delay[1]==0){screen_select(screennum);task_delay[1]=task_delay1;} if(task_delay[2]==0){ds1302_read_time(); task_delay[2]=task_delay0;}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uchar i=0;

TH0=255-clock/time_task_sec/12/526;

TH1=255-clock/time_task_sec/12%526;

for(i=0;i

if(ma_start==1)

{

tt++;

if(tt==8)

{

tt=0;xiaomiao++;

if(xiaomiao==99)

{

xiaomiao=0;miao++;

if(miao==60)

{

miao=0;fen++;

if(fen==99)

{

fen=0;

}

}

}

}

}

}

Screen.c:

#include "reg52.h"

#include "macroconst.h"

#include "delay.h"

#include "18b20.h"

#include "atao_12864.h"

#include "ds1302.h"

#include "24c02.h"

#include "festival.h"

#include "keyscan.h"

idata unsigned char miao=0,fen=78,xiaomiao=0,tt=0;

idata unsigned char bai,shi,ge,shinian,genian,shiyue,geyue,shiri,geri,shishi,geshi,shifen,gefen,shimi ao,gemiao;

idata unsigned char Number[4];

unsigned char code mainmenu[]={

" 主菜单"

"3.查询 4.温度"

"1.调时 2.秒表"

"5.设置 6.返回"

};

unsigned char code setmenu[]={

" 设置"

"3.查温 4.按键"

"1.界面 2.闹铃"

"5.报时 6.返回"

};

void gettime()

{

shinian=(time_buf1[1]%100)/10;

genian=(time_buf1[1]%100)%10;

shiyue=(time_buf1[2])/10;

geyue=(time_buf1[2])%10;

shiri=(time_buf1[3])/10;

geri=(time_buf1[3])%10;

shishi=(time_buf1[4])/10;

geshi=(time_buf1[4])%10;

shifen=(time_buf1[5])/10;

gefen=(time_buf1[5])%10;

shimiao=(time_buf1[6])/10;

gemiao=(time_buf1[6])%10;

}

void screen_select(uchar num)

{

// initina1();

gettime() ;

if(num==1) //----------主界面

{

Lcd_Set_Post(1,0);

TransferData(shinian+48,1);//----------------------年

TransferData(genian+48,1);

TransferData('/',1);

TransferData(shiyue+48,1);//----------------------月

TransferData(geyue+48,1);

TransferData('/',1);

TransferData(shiri+48,1);//----------------------日

TransferData(geri+48,1);

Lcd_Set_Post(1,4);

if(state[1]==1)//----------------闹铃的状态图标

{

TransferData(' ',1);

TransferData(14,1);

}

Lcd_Set_Post(1,5);

if(key_sound==1)

{

TransferData(13,1);

}

if(state[0]==0)

{

Lcd_Set_Post(1,7); //----------------农历年

nian(0);

Lcd_Set_Post(2,0);//----------------------- 农历日月

LCD_WRITE_CHAR("农历");

Conversion(0,time_buf[1],time_buf[2],time_buf[3]);

TransferData(month_moon/16+'0',1);

TransferData(month_moon%16+'0',1);

TransferData('/',1);

TransferData(day_moon/16+'0',1);

TransferData(day_moon%16+'0',1);

}

if(state[0]==1){Lcd_Set_Post(3,5);}else {Lcd_Set_Post(2,5);}

LCD_WRITE_CHAR("星期");//----------------------星期

if(time_buf1[7]==7) {LCD_WRITE_CHAR("日");}

if(time_buf1[7]==6) {LCD_WRITE_CHAR("六");}

if(time_buf1[7]==5) {LCD_WRITE_CHAR("五");}

if(time_buf1[7]==4) {LCD_WRITE_CHAR("四");}

if(time_buf1[7]==3) {LCD_WRITE_CHAR("三");}

if(time_buf1[7]==2) {LCD_WRITE_CHAR("二");}

if(time_buf1[7]==1) {LCD_WRITE_CHAR("一");}

Lcd_Set_Post(3,0);

TransferData(shishi+48,1);//----------------------时

TransferData(geshi+48,1);

TransferData(58,1);

TransferData(shifen+48,1);//----------------------分

TransferData(gefen+48,1);

TransferData(58,1);

TransferData(shimiao+48,1);//----------------------秒

TransferData(gemiao+48,1);

if(state[0]==0)

{

bai=(temph/100); //---------------------------------温度

shi=(temph%100)/10;

ge=(temph%100)%10;

Lcd_Set_Post(3,4);

if(zerotemp==0){TransferData(' ',1);TransferData(' ',1);} Lcd_Set_Post(3,5);

TransferData(shi+48,1);

TransferData(ge+48,1);

TransferData('.',1);

TransferData(templ+48,1);

TransferData(0xa1,1);TransferData(0xe6,1);

Lcd_Set_Post(4,0);

festival(time_buf[2],time_buf[3],time_buf[4]);//农历

}

}

if(num==3)//----------主菜单

{

LCD_WRITE_CHAR(mainmenu);

}

if(num==4)//----------设置菜单

{

Lcd_Set_Post(1,0);//--------设置显示位置

LCD_WRITE_CHAR(setmenu);

}

if(num==5)//----------时间设置

{

Lcd_Set_Post(1,2);//--------设置显示位置

LCD_WRITE_CHAR("时间设置");

Lcd_Set_Post(2,1);

TransferData(shinian+48,1);//----------------------年TransferData(genian+48,1);

LCD_WRITE_CHAR("年");

TransferData(shiyue+48,1);//----------------------月TransferData(geyue+48,1);

LCD_WRITE_CHAR("月");

TransferData(shiri+48,1);//----------------------日

TransferData(geri+48,1);

LCD_WRITE_CHAR("日");

TransferData(time_buf1[7]+48,1);//---------------星期Lcd_Set_Post(3,2);

TransferData(shishi+48,1);//--------------------时

TransferData(geshi+48,1);

LCD_WRITE_CHAR("时");

TransferData(shifen+48,1);//---------------------分

TransferData(gefen+48,1);

LCD_WRITE_CHAR("分");

TransferData(shimiao+48,1);//--------------------秒

TransferData(gemiao+48,1);

}

if(num==6)//----------秒表

{

uchar shi1,shi2,shi3,ge1,ge2,ge3;

LCD_WRITE_CHAR("秒表");

Lcd_Set_Post(3,2);

shi1=fen/10;

ge1=fen%10;

TransferData(shi1+48,1);

TransferData(ge1+48,1);

TransferData(':',1);

shi2=miao/10;

ge2=miao%10;

TransferData(shi2+48,1);

TransferData(ge2+48,1);

TransferData(':',1);

shi3=xiaomiao/10;

ge3=xiaomiao%10;

TransferData(shi3+48,1);

TransferData(ge3+48,1);

}

if(num==8)

{

Lcd_Set_Post(1,2);//--------农历查询

LCD_WRITE_CHAR("温度查询");

Lcd_Set_Post(3,0);//--------农历查询

LCD_WRITE_CHAR("最高温度"); TransferData(':',1);

RdFromROM(Number,0,4);

if(Number[3]==0){TransferData('-',1);}

Lcd_Set_Post(3,5);

TransferData(Number[0]+48,1); TransferData(Number[1]+48,1); TransferData('.',1);

TransferData(Number[2]+48,1); TransferData(0xa1,1);TransferData(0xe6,1); Lcd_Set_Post(4,0);//--------农历查询

LCD_WRITE_CHAR("最低温度"); TransferData(':',1);

RdFromROM(Number,4,4);

if(Number[3]==0){TransferData('-',1);}

Lcd_Set_Post(4,5);

TransferData(Number[0]+48,1); TransferData(Number[1]+48,1); TransferData('.',1);

TransferData(Number[2]+48,1); TransferData(0xa1,1);TransferData(0xe6,1); }

if(num==9)//----------界面菜单

{

Lcd_Set_Post(1,2);//--------设置显示位置

LCD_WRITE_CHAR("界面选择");

Lcd_Set_Post(2,0);

TransferData(1+48,1);

TransferData('.',1);

LCD_WRITE_CHAR("多功能界面");

Lcd_Set_Post(3,0);

TransferData(2+48,1);

TransferData('.',1);

LCD_WRITE_CHAR("简洁界面");

}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利用MM74C922作为计算器4*4键盘的扫描IC读取键盘上的输入。显示采用字符LCD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

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51单片机常用子程序汇总

目录 1、通过串口连续发送n个字节的数据 /*************************************************************** 模块功能:通过串口连续发送n个字节的数据 参数说明: s:待发送数据的首地址 n:要发送数据的字节数 ***************************************************************/ void SendD(unsigned char *s,unsigned char n) { unsigned char unX; if(n>0) { ES=0; // 关闭串口中断 for(unX=0;unX #include #define Nop() _nop_() //空指令

sbit SDA=P1^3; sbit SCL=P1^2; bit ACK; void Start_I2c() { SDA=1; Nop(); SCL=1; Nop(); Nop(); Nop(); Nop(); Nop(); SDA=0; Nop(); Nop(); Nop(); Nop(); Nop(); SCL=0; //钳住I2C总线,准备发送或接受数据Nop(); Nop(); } (2)结束总线函数 /*************************************************************** 模块功能:发送I2C总线结束条件 ***************************************************************/ void Stop_I2c() { SDA=0; Nop(); SCL=1; Nop(); Nop(); Nop(); Nop(); Nop(); SDA=1; Nop(); Nop(); Nop(); Nop();

用java实现简单的万年历输出的代码

package clock; import java.text.ParseException; import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import java.util.Calendar;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Lunar { private int year; private int month; private int day; private boolean leap; final static String chineseNumber[]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static SimpleDateFormat chineseDateFormat =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年MM月dd 日"); final static long[] lunarInfo = new long[] {0x04bd8, 0x04ae0, 0x0a570, 0x054d5, 0x0d260, 0x0d950, 0x16554, 0x056a0, 0x09ad0, 0x055d2, 0x04ae0, 0x0a5b6, 0x0a4d0, 0x0d250, 0x1d255, 0x0b540, 0x0d6a0, 0x0ada2, 0x095b0, 0x14977, 0x04970, 0x0a4b0, 0x0b4b5, 0x06a50, 0x06d40, 0x1ab54, 0x02b60, 0x09570, 0x052f2, 0x04970, 0x06566, 0x0d4a0, 0x0ea50, 0x06e95, 0x05ad0, 0x02b60, 0x186e3, 0x092e0, 0x1c8d7, 0x0c950, 0x0d4a0, 0x1d8a6, 0x0b550, 0x056a0, 0x1a5b4, 0x025d0, 0x092d0, 0x0d2b2, 0x0a950, 0x0b557, 0x06ca0, 0x0b550, 0x15355, 0x04da0, 0x0a5d0, 0x14573, 0x052d0, 0x0a9a8, 0x0e950, 0x06aa0, 0x0aea6, 0x0ab50, 0x04b60, 0x0aae4, 0x0a570, 0x05260, 0x0f263, 0x0d950, 0x05b57, 0x056a0, 0x096d0, 0x04dd5, 0x04ad0, 0x0a4d0, 0x0d4d4, 0x0d250, 0x0d558, 0x0b540, 0x0b5a0, 0x195a6, 0x095b0, 0x049b0, 0x0a974, 0x0a4b0, 0x0b27a, 0x06a50, 0x06d40, 0x0af46, 0x0ab60, 0x09570, 0x04af5, 0x04970, 0x064b0, 0x074a3, 0x0ea50, 0x06b58, 0x055c0, 0x0ab60, 0x096d5, 0x092e0, 0x0c960, 0x0d954, 0x0d4a0, 0x0da50, 0x07552, 0x056a0, 0x0abb7, 0x025d0, 0x092d0, 0x0cab5, 0x0a950, 0x0b4a0, 0x0baa4, 0x0ad50, 0x055d9, 0x04ba0, 0x0a5b0, 0x15176, 0x052b0, 0x0a930, 0x07954, 0x06aa0, 0x0ad50, 0x05b52, 0x04b60, 0x0a6e6, 0x0a4e0, 0x0d260, 0x0ea65, 0x0d530, 0x05aa0, 0x076a3, 0x096d0, 0x04bd7, 0x04ad0, 0x0a4d0, 0x1d0b6, 0x0d250, 0x0d520,

基于51单片机的计算器设计程序代码汇编

DBUF EQU 30H TEMP EQU 40H YJ EQU 50H ;结果存放 YJ1 EQU 51H ;中间结果存放GONG EQU 52H ;功能键存放 ORG 00H START: MOV R3,#0 ;初始化显示为空MOV GONG,#0 MOV 30H,#10H MOV 31H,#10H MOV 32H,#10H MOV 33H,#10H MOV 34H,#10H MLOOP: CALL DISP ;PAN调显示子程序WAIT: CALL TESTKEY ; 判断有无按键JZ WAIT CALL GETKEY ;读键 INC R3 ;按键个数 CJNE A,#0,NEXT1 ; 判断就是否数字键 LJMP E1 ; 转数字键处理NEXT1: CJNE A,#1,NEXT2 LJMP E1 NEXT2: CJNE A,#2,NEXT3 LJMP E1 NEXT3: CJNE A,#3,NEXT4 LJMP E1 NEXT4: CJNE A,#4,NEXT5 LJMP E1 NEXT5: CJNE A,#5,NEXT6 LJMP E1 NEXT6: CJNE A,#6,NEXT7 LJMP E1 NEXT7: CJNE A,#7,NEXT8 LJMP E1 NEXT8: CJNE A,#8,NEXT9 LJMP E1 NEXT9: CJNE A,#9,NEXT10 LJMP E1 NEXT10: CJNE A,#10,NEXT11 ;判断就是否功能键LJMP E2 ;转功能键处理NEXT11: CJNE A,#11,NEXT12 LJMP E2 NEXT12: CJNE A,#12, NEXT13 LJMP E2

51单片机汇编程序范例

16位二进制数转换成BCD码的的快速算法-51单片机2010-02-18 00:43在做而论道上篇博文中,回答了一个16位二进制数转换成BCD码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网上广泛流传的经典转换程序。 程序可见: http: 32.html中的HEX2BCD子程序。 .说它经典,不仅是因为它已经流传已久,重要的是它的编程思路十分清晰,十分易于延伸推广。做而论道曾经利用它的思路,很容易的编写出了48位二进制数变换成16位BCD码的程序。 但是这个程序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执行时间太长,转换16位二进制数,就必须循环16遍,转换48位二进制数,就必须循环48遍。 上述的HEX2BCD子程序,虽然长度仅仅为26字节,执行时间却要用331个机器周期。.单片机系统多半是用于各种类型的控制场合,很多时候都是需要“争分夺秒”的,在低功耗系统设计中,也必须考虑因为运算时间长而增加系统耗电量的问题。 为了提高整机运行的速度,在多年前,做而论道就另外编写了一个转换程序,程序的长度为81字节,执行时间是81个机器周期,(这两个数字怎么这么巧!)执行时间仅仅是经典程序的!.近来,在网上发现了一个链接: ,也对这个经典转换程序进行了改进,话是说了不少,只是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这篇文章提到的程序,一直也没有找到,也难辩真假。 这篇文章好像是选自某个著名杂志,但是在术语的使用上,有着明显的漏洞,不像是专业人员的手笔。比如说文中提到的:

“使用51条指令代码,但执行这段程序却要耗费312个指令周期”,就是败笔。51条指令代码,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令周期是因各种机型和指令而异的,也不能表示确切的时间。 .下面说说做而论道的编程思路。;----------------------------------------------------------------------- ;已知16位二进制整数n以b15~b0表示,取值范围为0~65535。 ;那么可以写成: ; n = [b15 ~ b0] ;把16位数分解成高8位、低8位来写,也是常见的形式: ; n = [b15~b8] * 256 + [b7~b0] ;那么,写成下列形式,也就可以理解了: ; n = [b15~b12] * 4096 + [b11~b0] ;式中高4位[b15~b12]取值范围为0~15,代表了4096的个数; ;上式可以变形为: ; n = [b15~b12] * 4000 + {[b15~b12] * (100 - 4) + [b11~b0]} ;用x代表[b15~b12],有: ; n =x * 4000 + {x * (100 - 4) + [b11~b0]} ;即: ; n =4*x (千位) + x (百位) + [b11~b0] - 4*x ;写到这里,就可以看出一点BCD码变换的意思来了。 ;;上式中后面的位:

Java课程设计+文档+源代码(万年历+闹钟+记事本)

2015年12月18日 一、课程题目 设计一个万年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1)可以查看当前的年份、月份和日期; (2)有时间栏,便于用户查看当前时间; (3)能够查找1至9999年的日期与星期的关系。 其它功能可自行开发。 二、题目分析与设计 1.使用的开发环境为eclipse Jdk环境:jdk1.8 2. (此为万 年历界面图) 使用了jTabbedPane 类对功能页面分页,布局策略基本用BorderLayout 和GridLayout 。 3.本项共有5个类,基本一个功能有一个类实现,主类CalendarMain 只包含一个main函数:对创建框架和其属性设置。

AlarmDemo类则实现闹钟功能;NoteBook 类实现记事本功能;CalendarsView 类则实现基本日历功能,ChooseDay 类是一个弹窗,被CalendarsView 调用,CalendarsView 、AlarmDemo 也在该类被调用; . 4.日历界面使用了jTable ,功能的实现逻辑则是 1.首先定义两个全局变量---年和月,查看不同时间的日历,该变量也 随之改变。 2.写了几个函数获取今年第一天是星期几,然后根据月份天数即可推 算具体某月第一天是星期几。 3.知道一个月第一天是星期几,则该月日历既可以顺序列出。 闹钟的功能实现思路: 1.获取界面设定的时间。

2.使用线程,每过一秒急救获取当前时间,并判断是否到达设定的时 间 3.到设定的时间,启动弹窗,播放闹铃 4.闹铃科根据文件选择器自行选择 记事本功能实现思路 1.在项目文件夹先新建一个txt文件作为储存的数据库 2.利用File 类和io 数据流将界面文本储存进txt文件,实现保存功 能 3.每当程序启动,读取txt文件内容并显示到界面上 三、测试分析 1.使用如下拓展包

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程序

#include <reg51.h>#include <intrins.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operand1[9], operand2[9]; uchar operator; void delay(uint); uchar keyscan(); void disp(void); void buf(uint value); uint compute(uint va1,uint va2,uchar optor); uchar code table[] = {0xc0,0xf9,0xa4,0xb0,0x99, 0x92,0x82,0xf8,0x80,0x90,0xff}; uchar dbuf[8] = {10,10,10,10,10,10,10,10};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uchar keyscan() { uchar skey; P1 = 0xfe; while((P1 & 0xf0) != 0xf0) { delay(3); while((P1 & 0xf0) != 0xf0) { switch(P1) { case 0xee: skey = '7'; break; case 0xde: skey = '8'; break; case 0xbe: skey = '9'; break; case 0x7e: skey = '/'; break; default: skey = '#'; }

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汇编)

《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库(96年版)》 周航慈 目前已有若干版本的子程序库公开发表,它们各有特色。笔者在1988年也编制了两个子程序库(定点子程序库和浮点子程序库),并在相容性、透明性、容错性和算法优化方 面作了一些工作。本程序库中的开平方算法为笔者研究的快速逼近算法,它能达到牛顿迭代法同样的精度,而速度加快二十倍左右,超过双字节定点除法的速度。经过八年来全国广大用户的实际使用,反馈了不少信息,陆续扩充了一些新的子程序,纠正了一些隐含错误,成为现在这个最新版本。 本子程序库对《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一书附录中的子程序库作了重大修订:(1)按当前流行的以 IBM PC 为主机的开发系统对汇编语言的规定,将原子程序库的标号和位地址进行了调整,读者不必再进行修改,便可直接使用。 (2)对浮点运算子程序库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和优化,对十进制浮点数和二进制浮点数的相互转换子程序进行了彻底改写,提高了运算精度和可靠性。 (3)新增添了若干个浮点子程序(传送、比较、清零、判零等),使编写数据处理 程序的工作变得更简单直观。 在使用说明中开列了最主要的几项:标号、入口条件、出口信息、影响资源、堆栈 需求,各项目的意义请参阅《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第六章 6.3.7 节的内容。程序 清单中开列了四个栏目:标号、指令、操作数、注释。为方便读者理解,注释尽力详细。 子程序库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子程序库全部内容链接在应用程序之后,统一编译即可。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程序太长,大量无关子程序也包含在其中。 2.仅将子程序库中的有关部分内容链接在应用程序之后,统一编译即可。有些子程序需要调用一些低级子程序,这些低级子程序也应该包含在内。优点是程序紧凑,缺点是需要对子程序库进行仔细删节。 (一)MCS-51定点运算子程序库及其使用说明 定点运算子程序库文件名为DQ51.ASM,为便于使用,先将有关约定说明如下: 1.多字节定点操作数:用[R0]或[R1]来表示存放在由R0或R1指示的连续单元中的数据。地址小的单元存放数据的高字节。例如:[R0]=123456H,若(R0)=30H,则(30H)=12H,(31H)=34H,(32H)=56H。 2.运算精度:单次定点运算精度为结果最低位的当量值。 3.工作区:数据工作区固定在PSW、A、B、R2~R7,用户只要不在工作区中存放无 关的或非消耗性的信息,程序就具有较好的透明性。

AT89C51单片机C实现简易计算器

AT89C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一、总体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1)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CD 显示数据和结果。 (2)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3)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C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CD上输出运算结果。 (4)错误提示:当计算器执行过程中有错误时,会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提示,如:当输入的数值或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计算器的表示范围时,计算器会在LCD上提示溢出;当除数为0时,计算器会在LCD 上提示错误。 系统模块图:

二、硬件设计 (一)、总体硬件设计 本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控单元。显示部分:采用LCD 静态显示。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利用MM74C922为4*4的键盘扫描IC,读取输入的键值。 总体设计效果如下图:

(二)、键盘接口电路 计算器输入数字和其他功能按键要用到很多按键,如果采用独立按键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编程会很简单,但是会占用大量的I/O 口资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矩阵键盘的方案。矩阵键盘采用四条I/O 线作为行线,四条I/O 线作为列线组成键盘,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上按键的个数就为4×4个。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单片机系统中I/O 口的利用率。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计算器的键盘布局如图2所示:一般有16个键组成,在单片机中正好可以用一个P口实现16个按键功能,这种形式在单片机系统中也最常用。 图 2 矩阵键盘布局图 矩阵键盘内部电路图如图3所示:

JAVA《万年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附源码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万年历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14年6月6日

目录 1 设计容及要求 (1) 1.1设计容 (1) 1.2设计任务及具体要求 (1) 2 概要设计 (2) 2.1程序设计思路 (2) 2.2 总体程序框图 (3) 3 设计过程或程序代码 (4) 3.1各个模块的程序流程图及运行界面 (4) 3.2对关键代码加以分析说明 (7) 4 设计结果与分析 (13) 4.1程序调试的结果 (13) 4.2程序设计分析 (13) 5 小结 (14) 致 (15) 参考文献 (16) 源程序 (17)

1 设计容及要求 1.1设计容 万年历,实际上就是记录一定时间围(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或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在我设计的万年历中主要有:(1)使用图形用户界面来查询用用户所需的日期信息,符合日常软件使用规。 (2)按月份查询,实现了显示查询1901~2100年某月所有日期的阴阳历对照。 (3)并且添加了重大节日与星座等信息,界面采用日常的星期与月份结合的格式,方便查看与使用。 (4)编写万年历的课程设计,是为了使同学们更加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1.2设计任务及具体要求 利用JAVA语言编写的万年历系统采用了多种JAVA语句来实现多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本程序的applet运行界面来查找一整年某月的农历和阳历,可以查找用户所想了解的某一天具体为星期几,并且可以看到一些重大节日的具体时间。 要求:满足设计万年历系统的目的,即当用户查询年份与月份时,系统就要将这一年的某一月份的阴历与阳历全部显示出来,并且附带这一月份的重大节日。当用户随意改动年份或月份时系统自动显示与星期对应的日期。用户点击日

51单片机浮点运算子程序库

51单片机浮点运算子程序库 时间:2007-11-14 来源: 作者: 点击:4020 字体大小:【大中小】 1: FSDT 功能:浮点数格式化 2: FADD 功能:浮点数加法 3: FSUB 功能:浮点数减法 4: FMUL 功能:浮点数乘法 5: FDIV 功能:浮点数除法 6: FCLR 功能:浮点数清零 7: FZER 功能:浮点数判零 8: FMOV 功能:浮点数传送 9: FPUS 功能:浮点数压栈 10: FPOP 功能:浮点数出栈 11: FCMP 功能:浮点数代数值比较不影响待比较操作数 12: FABS 功能:浮点绝对值函数 13: FSGN 功能:浮点符号函数 14: FINT 功能:浮点取整函数 15: FRCP 功能:浮点倒数函数 16: FSQU 功能:浮点数平方 17: FSQR 功能:浮点数开平方快速逼近算法 18: FPLN 功能:浮点数多项式计算 19: FLOG 功能:以10为底的浮点对数函数 20: FLN 功能:以e为底的浮点对数函数 21: FE10 功能:以10为底的浮点指数函数 22: FEXP 功能:以e为底的浮点指数函数 23: FE2 功能:以2为底的浮点指数函数 24: DTOF 功能:双字节十六进制定点数转换成格式化浮点数 25: FTOD 功能:格式化浮点数转换成双字节定点数 26: BTOF 功能:浮点BCD码转换成格式化浮点数 27: FTOB 功能:格式化浮点数转换成浮点BCD码 28: FCOS 功能:浮点余弦函数 29: FSIN 功能:浮点正弦函数 30: FATN 功能:浮点反正切函数 31: RTOD 功能:浮点弧度数转换成浮点度数 32: DTOR 功能:浮点度数转换成浮点弧度数 为便于读者使用本程序库,先将有关约定说明如下: 1.双字节定点操作数:用[R0]或[R1]来表示存放在由R0或R1指示的连续单元中的数据,地址小的单元存放高字节?如果[R0]=1234H,若(R0)=30H,则(30H)=12H,(31H)=34H? 2.二进制浮点操作数:用三个字节表示,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为数符,其余七位为阶码(补码形式),第二字节为尾数的高字节,第三字节为尾数的低字节,尾数用双字节纯小数(原码)来表示?当尾数的最高位为1时,便称为规格化浮点数,简称操作数?在程序说明中,也用[R0]或[R1]来表示R0或R1指示的浮点操作数,例如:当[R0]=-6.000时,则二进制浮点数表示为83C000H?若(R0)=30H,则 (30H)=83H,(31H)=0C0H,(32H)=00H? 3.十进制浮点操作数:用三个字节表示,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为数符,其余七位为阶码(二进制补码形式),第二字节为尾数的高字节,第三字节

java课程设计 万年历 源代码

华北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班级: 电商B09-3 姓名: 周婷玉 设计题目:__________万年历________________ 设计时间: 2011-12-28 至2012-01-06 指导教师:_______ 郭慧____________ _____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成绩:___________评阅教师:_____________

课程设计说明书 1、课程设计的目的 a)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b)掌握JA VA语言常用类包及其常用方法和JA VA语言基本语法 c)掌握基于AWT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i.常用标准控件的使用,如标签、按钮、菜单、文本框、单选按钮、 滚动条等。 ii.事件处理机制 d)掌握布局、对话框的使用 e)掌握发布JA VA应用程序 2、功能模块简介和系统结构图 需求分析:本程序的要求为: 1.使用图形用户界面 2.能够实现日期与星期的查询 3.实现当日的时间备忘 功能设计: 1.能以月历形式显示日期与星期 2.支持用户自己输入年份,并提供月份的下拉形式来选择查询 3.添加当日行事历,储存与清除功能

51单片机简易计算器代码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busy=P0^7;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char i,j,temp,num; long a,b,c; //a,第一个数b,第二个数c,得数 uchar flag,fuhao;//flag表示是否有符号键按下,fuhao表征按下的是哪个符号uchar code table[]={7,8,9,0,4,5,6,0,1,2,3,0,0,0,0,0}; uchar code table1[]={7,8,9,0x2f-0x30,4,5,6,0x2a-0x30,1,2,3,0x2d-0x30,0x01-0x30,0,0x3d-0x30,0 x2b-0x30}; //按键显示编码表 sbit lcden=P2^2; sbit lcdwrite=P2^1; sbit lcdrs=P2^0; //lcd的写指令 void write_com(uchar com) { lcdrs=0; lcden=0; P0=com; delay(1); lcden=1; delay(1); lcden=0; } //lcd的写数据 void write_date(uchar da) { lcdrs=1; lcden=0; P0=da; delay(1); lcden=1; delay(1); lcden=0; } //初始化

void init() //初始化 { uchar num; num=-1; lcdwrite=0; lcden=0; write_com(0x38); write_com(0x0c); write_com(0x06); write_com(0x01); delay(500);//延时0.5s write_com(0x01); i=0; j=0; a=0; //第一个参与运算的数 b=0; //第二个参与运算的数 c=0; flag=0; //flag表示是否有符号键按下, fuhao=0; // fuhao表征按下的是哪个符号 } void keyscan() // 键盘扫描程序 { P3=0xfe; if(P3!=0xfe) { delay(10); //延迟20ms if(P3!=0xfe) { temp=P3&0xf0; switch(temp) { case 0xe0:num=0; break; case 0xd0:num=1; break; case 0xb0:num=2; break; case 0x70:num=3; break; } } while(P3!=0xfe); if(num==0||num==1||num==2)//如果按下的是'7','8'或'9 { if(j==1)//确认一次计算完毕,清屏 { write_com(0x01);

汇编51单片机考试常见试题

汇编51单片机考试常见试题

一、填空题 1.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机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2.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 3.计算机的系统总线有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4.80C51单片机基本型内部RAM有 128 个字节单元,这些单元可以分为三个用途不同的区域,一是工作寄存器区、二是位寻址区、三是数据缓冲区。5.8051单片机有2 个16位定时/计数器。 6.单片机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数据。80C51含4 KB掩膜ROM。7.80C51在物理上有4个独立的存储器空间。 8.通常、单片机上电复位时PC= 0000H,SP=07H;而工作寄存器则缺省采用第00 组,这组寄存器的地址范围是从00H~ 07H。 9.8051的堆栈是向地址的高端生成的。入栈时SP先加1,再压入数据。10.使用8031芯片时,需将/EA引脚接低电平,因为其片内无程序存储器。11.MCS-51特殊功能寄存器只能采用直接寻址方式。 12.汇编语言中可以使用伪指令,它们不是真正的指令,只是用来对汇编过程进行某种控制。 13.半导体存储器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存储容量和存储速度。 14.当PSW4=1,PSW3=0时,工作寄存器Rn,工作在第2组。 15.在8051单片机中,由 2 个振荡(晶振)周期组成1个状态(时钟)周期,由 6个状态周期组成1个机器周期。 16.假定累加器A的内容30H,执行指令:1000H:MOVC A,@A+PC后,把程序存储器1031H单元的内容送累加器A中。 17.MCS-51单片机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利用ALE信号锁存来自P0口的低8位地址信号。 18.内部RAM中,位地址为30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为26H。19.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0。 20.在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以累加器A作变址寄存器,以DPTR或PC作基址寄存器。 21.指令格式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所组成,也可能仅由操作码组成。 22.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首先就要把PC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返回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PC。 23.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MCS-51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64KB。 24.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其“间接”体现在指令中寄存器的内容不是操作数,而是操作数的地址。 25.假定累加器A中的内容为30H,执行指令1000H:MOVC A,@A+PC 后,把程序存储器1031H单元的内容送入累加器A中。 26.12根地址线可寻址4 KB存储单元。 27.:假定A=55H,R3=0AAH,在执行指令ANL A,R3后,A=00H,R3=0AAH。28.MCS-51的P0口作为输出端口时,每位能驱动8个LSTTL负载。 29.MCS-51有4个并行I/O口,其中P1~P3是准双向口,所以由输出转输入时必须先写入“1”。 30.MCS-51的堆栈是软件填写堆栈指针临时在片内数据存储器内开辟的区域。

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复习资料

2013-2014学年上期51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重修复习提纲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题型: 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18分);问答及计算题(每题4分,共16分);编程及程序阅读题(5小题,共48分)。 考试分数: 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15%+实验成绩15%,未缺席、无课堂违纪、作业全交且认真完成的同学平时成绩可获得满分,缺席一次平时成绩扣30分,实验好评次数3次以上且实验报告全优的同学实验成绩可得满分,实验缺席一次扣30分。缺席实验和旷课共3次以上者,无考试资格。 考试时间: 18周周一(12月30日)下午14:00:16:00,考试地点:具体考室另行通知希望大家认真复习,认真听讲,不懂就问,考试成绩不及格允许查卷,如查卷卷面批阅无误成绩不做更改。 编程题为实验或实验类似的题目有3题,其余2题也取自课堂讲授例题,请务必认真复习。第一章单片机概述及单片机知识回顾 掌握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的应用、常见单片机类型、十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数制转换知识。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组成、CPU的结构、程序计数器PC的功能、存储器结构、机器周期的计算、会画出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图及回答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C51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本章填空题和选择题比重较大请务必认真复习)掌握C51语言进行软件开发与汇编语言相比的优点、掌握C51的数据类型、特殊功能位的定义、C51的基本运算(位运算重点复习)、数组的定义、C51的结构及函数。 第三章AT89S51片内并行端口及编程(本章有编程题) 掌握P0-P3并行端口的特点,会开关量检测及流水灯程序的编程。 第四章AT89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本章有编程题) 掌握中断系统的结构、中断请求响应被满足的条件、外部中断的触发选择方式、外部中断的使用与编程。 第五章AT89S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本章有编程器) 掌握定时器的结构,TOMD及TCON的使用,定时器方式0和方式1的特点、会计算定时器初值,会用定时器中断产生PWM波形,会用定时器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 第六章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本章有计算题) 掌握串行通信的基础知识(课本没有的内容请参照课堂讲授笔记或PPT)、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的特点、会计算奇偶校验码、会根据波特率计算T1的初值。 第七章AT89S51单片机与输入/输出外设接口(本章有编程题) 掌握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掌握矩阵式键盘的原理与编程(矩阵键盘编程必考,但不会考4X4键盘)。 第八章AT89S51单片机与D/A与A/D转换器的接口(本章有编程题) 掌握AD与DA转换的接口、ADC和DAC的技术指标、常用AD和DA转换器。掌握ADC0809和TLC2543的使用与编程(2器件其中之一有编程题)。 第九章AT89S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与调试(本章有编程题) 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件抗干扰方法。

Java万年历课程设计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课程设计 题目万年历 学院钱江学院 专业信电分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101 姓名崔伊平 指导教师王李冬 2013 年9 月20 日

目录 一.概述 (1) 二.总体方案设计 (2) 三.详细设计 (3) 四.最终输出 (7) 五.课程设计总结 (8) 参考文献 (9)

一、概述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显示年日历程序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利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加强函数的运用及学生对软件工程方法的初步认识,提高软件系统分析能力和程序文档建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本项课程设计,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相应知识的能力,能更好的巩固《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内容,掌握工程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强化上机动手编程能力,闯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关!更加了解了java语言的好处和其可用性! 2.课程设计的要求 2.1 输入查询的年份与月份,单击“更新”按扭,则可得到相应的日历。本实验是对图形用户界面,布局管理器的综合运用。要掌握APPLET容器中添加组件的方法,理解JAVA 的事件处理机制,编写独立的运行窗口。 2.2 输出形式 使用独立的运行窗口进行显示。界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查询输入部分和结果显示部分。查询输入部分包括两个文本域,一个用于输入年份:一个用于选择月份:一个更新按扭,用来触发查询事件。

二总体方案设计 1.程序开发环境 a.开发环境:eclipse b.系统环境:windows xp/7 c.设计工具:Microsoft office 2003 2.整体流程图 图1 流程图 3.功能模块图

51单片机 实现计算器功能

51单片机多为计算器汇编程序 此程序并不仅仅局限于255以内操作 FIR0 EQU 30H FIR1 EQU 31H FIR2 EQU 32H FIR3 EQU 33H ;第一个操作数 SEC0 EQU 34H SEC1 EQU 35H SEC2 EQU 36H SEC3 EQU 37H ; 第二个操作数 LIN0 EQU 38H LIN1 EQU 39H LIN2 EQU 40H LIN3 EQU 41H ; 数据暂存 RES0 EQU 42H RES1 EQU 43H RES2 EQU 44H RES3 EQU 45H ;结果暂存区 XLINE EQU 46H YLINE EQU 47H ;记录按键按键位置 SYMBLE EQU 48H ;操作符存储 DDE0 EQU 49H DDE1 EQU 50H DDE2 EQU 51H ;用于延时 FLEL4 EQU 52H FLEL5 EQU 53H FLEL6 EQU 54H BEFOR EQU 55H HH BIT 01H ;比较大 EE BIT 02H ;比较相等 FIL BIT 03H ;溢出标记 FLAG BIT 04H ;有无按键标记 ERR BIT 05H ;错误标记 YESY BIT 06H ; 有无操作符按键标记

NUM BIT 07H ;按键个数标记 YESN BIT 08H ;有无数字按键标记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INTERUPT MAIN: MOV IE,#01H ;初始化 MOV SP,#6FH LCALL CLRI SETB IT0 SETB EA DISPLAY: ;数码管显示函数 CJNE R3,#00H,TT1 MOV R3,#0AH TT1: CJNE R3,#0AH,STARTD CJNE R2,#00H,TT2 MOV R2,#0AH TT2: CJNE R2,#0AH,STARTD CJNE R1,#00H,STARTD MOV R1,#0AH STARTD: MOV A,R0 LCALL TRANS ;将所要显示的值转化为数码管对应的数据 MOV P2,A MOV P1,#10H LCALL DELAY10ms MOV A,R1 LCALL TRANS MOV P2,A MOV P1,#20H LCALL DELAY10ms MOV A,R2 LCALL TRANS MOV P2,A MOV P1,#40H LCALL DELAY10ms

51单片机计算器设计

1引言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在电子领域,尤其是自动化智能控制领域,传统的分立元件或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被单片机智能控制系统所取代。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目前,一个学习与应用单片机的高潮正在工厂、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大规模地兴起。过去习惯于传统电子领域的工程师、技术员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会单片机,势必会被时代所遗弃,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挑战自我,加强学习,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单片机技术融会贯通,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它在一块芯片内集成了计算机的各种功能部件,构成一种单片式的微型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单片机的发展迅速,其产品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单片机应用不断深入,新技术层出不穷。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本设计是由单片机实现的模拟计算器,它不仅能实现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而且还能使数据及其计算结果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能够实现0-256的数字四则运算。本设计是用单片机AT89C51来控制,采用共阳极数码显示,软件部分是由C语言来编写的。设计任务利用键盘和数码管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器,可以完成简单的如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2.方案论证与设计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 51 单片机为主控机。通过扩展必要的外围接口 电路,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考虑如下: ①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对数字的大小范围要求不高,故 我们采用可以进行四位数字的运算,选用8 个LED 数码管显示数据和结果。 ②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 个按键即可。系统模块图: 2.1 输入模块: 键盘扫描计算器输入数字和其他功能按键要用到很多按键,如果采用独立按键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编程会很简单,但是会占用大量的I/O 口资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方式。为此,我们引入了矩阵键盘的应用,采用四条I/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