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措施

合集下载

怎样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怎样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一)选择优良品种鹅优良品种鹅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饲养周期短、产蛋多、产肉多、产羽绒高,经济效益高。

我国普遍饲养的良种鹅有四川白鹅、扬州鹅、隆昌鹅、溆浦鹅,豁眼鹅、狮头鹅以及由品种鹅多次与当地鹅杂交纯化选育的商品鹅,如雅鲁肝鹅,就是典型的肉、蛋、绒、肝、皮多用的新品种鹅。

(二)种草养鹅鹅以吃草为主,仔鹅7~21日对青饲料的需要量由占日粮10%逐渐增至90%,28日龄可以达到100%。

鹅对青草中粗蛋白、粗纤维的吸收率与羊相近,是摄食范围很广的家禽。

少量养鹅,以散放采食路边、河溏边、田地边、房前屋后的野生杂草加以适量补饲即可。

而种草规模化养鹅,其经济收益是养猪的10倍,而出栏时间仅是养猪的1/3。

为了四季养鹅,可以安排一定面积的多年生牧草,如三叶草、普梅克斯、串叶松香草、籽粒苋等。

冬季养鹅,可以在早秋播种越年生牧草,如禾本科的冬牧70黑麦草,豆科的苕子、紫云英、紫花苜蓿、胡萝卜等,冬季养鹅由于牧草生长慢,应补充青贮料。

春季牧草丰盛,可满足夏季高温期养鹅的草料。

秋季养鹅,除利用多年生牧草外,还可以用南瓜,水稻收后的遗谷,甘薯等作饲料。

种草养鹅,其效益一般是种粮效益的1~2倍。

(三)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提高鹅群的成活率雏鹅被毛稀薄,对外界温度调节能力差,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都不完善,所以体质较弱,抗病力差,往往会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雏鹅大批死亡。

因此雏鹅培养是养鹅的关键环节。

应选择健康强壮的雏鹅,做好育雏准备,科学配制雏鹅饲料,合理安排饲喂次数,搞好卫生防疫。

购回的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保持饲料新鲜,饮水清洁,禽舍清洁干燥,每天清洗饲槽和饮水器。

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氟哌酸或喹乙醇,进行预防性投药,对防治雏鹅疾病具有明显效果。

(四)仔鹅合理组群,快速育肥30~80日龄的鹅,能大量利用青饲料和全价饲料,可进行放牧饲养。

仔鹅在育肥前应将大群仔鹅按体形大小、体质强弱情况分为2~3群,在短期内达到鹅群平衡。

分群后仔鹅要及时选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或者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的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

养鹅发展经济措施方案

养鹅发展经济措施方案

养鹅发展经济措施方案
经济发展措施方案:鹅养殖
1.优化养殖环境
a.改善鹅舍设计,保证合理的通风和温度控制。

b.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合理的饲料搭配和定期消毒。

c.加强饲养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水平。

2.提高养殖规模
a.鼓励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集中养殖规模,降低成本。

b.推广农户之间的合作养殖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加强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单只鹅的肉产量和经济效益。

3.发展鹅产品加工业
a.鼓励投资者兴办鹅肉加工厂,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附加值。

b.推广鹅蛋加工技术,开发新产品,拓宽市场需求。

c.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竞争力。

4.加强市场开拓和销售渠道建设
a.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与农村电商相结合,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b.促进与餐饮企业的合作,提供市场需求的稳定供应。

c.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5.优化政策支持
a.制定鹅养殖的扶持政策,为养殖户提供财政补贴和技术指
导。

b.加强市场监管和质量检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c.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帮助养殖户扩大规模。

6.加强产业合作与交流
a.促进鹅产业各环节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

b.组织行业协会和联盟,加强行业自律和标准制定。

c.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开拓国外市场,提高产业竞争力。

注:以上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肉鹅养殖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肉鹅养殖的经济效益对农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一些技术措施。

第一,合理选种。

选取生长速度快、肌肉发达、肉质细嫩的肉鹅品种,如法鹅、雷山鹅等,以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科学饲养管理。

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提供饲料中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干燥度。

合理设定饲养密度,预防鸟群拥挤引起的感染疾病。

定期清理饲料和饮水器,保持清洁卫生。

科学疫病防控。

定期开展疫苗注射和针对性驱虫,提高肉鹅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减少因疾病而引起的死亡率。

注意居住环境卫生,保持禽舍通风良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第四,加强环境管理。

保持鹅舍的干燥、清洁、通风,预防潮湿和鸟粪臭气对肉鹅的影响,减少鸟粪对环境的污染。

定期对鹅舍进行消毒和杀菌,以防止细菌、病毒的感染。

第五,科学养殖技术。

控制饲养密度,规范喂养技术,定期测量肉鹅的体重和生长情况,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和饲料配方。

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营养成分的吸收,促进肉鹅的快速生长。

第六,合理销售渠道。

建立良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与肉鹅加工厂和批发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销售额和价格。

合理选择销售时机,掌握市场需求,及时供应市场,减少存货和损失。

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可以提高肉鹅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结合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进行管理和决策。

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优质肉类需求的增加,肉鹅养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产业。

要提高肉鹅养殖的经济效益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养殖效率和养殖质量。

本文将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鹅舍设计、饲料营养等方面,介绍一些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饲养管理是影响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可以有效提高肉鹅的生长速度和产蛋量。

在饲养密度方面,应根据鹅的品种、鹅舍条件和鹅群的生长情况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避免因过高的密度导致饲养环境恶化,影响鹅的健康和生长。

饲养环境的保持也至关重要,饲养场所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定期更换鹅舍内的垫料,并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疾病防控是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

疫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鹅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增加饲养成本。

饲养户应加强鹅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鹅出现生病症状,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

开展预防免疫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定期对鹅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鹅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鹅舍的设计也对肉鹅养殖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鹅舍设计可以改善鹅的生长环境,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鹅舍应具备保暖、通风、排水和采光等功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鹅舍的布局要合理,保证鹅的活动自由,减少鹅之间的压力和踩踏现象。

鹅舍内的设施也要齐全,如饮水设备、饲料机等,方便饲养管理,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料营养也是提高肉鹅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

合理的饲料营养配方可以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产蛋量,减少饲料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鹅,要给予相应的饲料,保证鹅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产蛋量。

饲料的加工和储存也很重要,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避免因饲料变质而影响鹅的生长和健康。

提高肉鹅养殖的经济效益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疾病防控、合理的鹅舍设计和营养全面的饲料配方。

养鹅经济效益关键措施

养鹅经济效益关键措施
养鹅经济效益关键措 施
2023-11-10
目录
• 养殖品种选择 • 养殖规模确定 • 饲料管理 • 疫病防治 • 经济效益分析 • 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01
养殖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品种
01 生长速度快
选择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可以缩短养殖周期,提 高生产效率。
02 饲料转化率高
选择饲料转化率高的品种,可以降低饲料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03 抗病能力强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 传播,降低养殖风险。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
气候适应性
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品种,可以减少环境变化 对养殖的影响。
土壤和水质
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水质的品种,可以避免因土壤和水 质问题引起的疾病和生长障碍。
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01 市场需求的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养殖品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销售价格。
02 价格合理的品种
选择价格合理的品种,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
03 具有附加值的品种
选择具有附加值的品种,如药用、观赏等,可以 增加养殖收益。
02
养殖规模确定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规模
市场需求是决定养鹅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确定 养殖规模时,需要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根据市 场需求确定养殖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
保持清洁
定期清理饲料槽和水槽, 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细菌 滋生。
定期消毒
对鹅舍、饲料槽和水槽进 行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 生和疾病传播。
04
疫病防治
做好防疫工作
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
建立合理的防疫程序,减少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定期进行消毒

养鹅为什么能赚钱?提高养鹅效益的几个秘诀

养鹅为什么能赚钱?提高养鹅效益的几个秘诀

养鹅为什么能赚钱?提高养鹅效益的几个秘诀养鹅为什么能赚钱?实际上近几年养鹅是赚钱的。

养鹅使很多农民朋友走向致富之路,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分享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的几个秘诀。

一、养鹅为什么能赚钱1、鹅是草食家禽,养鹅无巧,清水青草。

”养鹅主要以青草和粗饲料为主,节省精料,饲养成本低。

2、鹅个体大、生长快,只要饲养得当,三个月就可长至3.5~5千克。

3、鹅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上很受欢迎。

4、鹅毛、特别是羽绒、刀翎国内外巿场都十分抢手,且价格坚挺。

二、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几个秘诀1、药物活拔鹅毛当前,国内外羽绒在巿场上供不应求,价格攀升。

鹅农采用药物活拔鹅毛技术,拔毛时将羽绒,刀翎和片毛分开,一次拔毛可收入20~25元。

拔过毛的鹅,在室内饲养5~7天,补充适量精料,然后恢复正常放牧饲养。

经50天左右,可进行第二次。

此后,还可进行第三次,第四次,每拔一次增加一次收入。

如不再拔毛,待鹅毛长齐后,即可宰杀或上巿出售。

2、生产鹅肥肝鹅肥肝在国际巿场上供不应求,每千克售价高达30美元。

国内众多星级宾馆、饭店消费量也日益聚增。

利用鹅进行强制填肥,每只鹅可生产鹅肥肝0.5~1千克。

批量生产鹅肥肝,并组织出口,每只鹅可增收100元以上。

3、种草养鹅鹅是草食家禽,以食草为主,喂以适量精料,就可育肥成鹅。

正常情况下,一亩地一年种两季,每季收粮500千克,全年1000千克,按现价销售,也就挣1000元钱。

而种草养鹅,一亩地周年种植不同季节的优质牧草,年产高达2~2.5万千克,按每只鹅吃草35~40千克计(另每只鹅补加2千克精料),可饲养500只鹅。

每只按3.5千克、每千克售价7.6元算,每只成鹅可卖26.60元,500只成鹅共收入13300元,扣除雏鹅成本5000元(每只10元)、饲料费1000元(500只鹅共补饲1000千克饲料款)和一亩地种粮收入1000元,毛利可达6300元。

提高种鹅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

提高种鹅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

提高种鹅经济效益的综合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养鹅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种鹅养殖是鹅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使种鹅的成活率、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达到理想的生产标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抓好综合措施的落实,保证种鹅生产的稳定发展。

1科学选择场址1.1种鹅场要选在地势高燥、向阳避风,远离低洼潮湿的地方,同时也要远离居民区和其它养禽场,最少要离村屯1000m,防止传染病的侵袭。

地势要平坦或稍有坡度,以南向或东南向为宜,地势高燥排水良好。

场地土壤过去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原体污染,透气透水性良好,保证场地干燥,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宜。

在这样土壤条件下建的鹅场排水良好,导热性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卫生条件好。

1.2粘土或沙土不宜建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只能在这类土壤上建场时,要在鹅舍的设计、施工、使用和其他的日常管理上采取弥补措施,改变当地土壤造成的缺陷。

1.3种鹅场水源要充足,位置适中,水质良好,水中不含病菌和毒物,无异臭或异味,水质澄清。

供种鹅运动的水源最好是流动活水,水深1~1.5m左右,便于种鹅运动及配种。

有水上条件的种鹅在水上配种的受精率比旱地高10%左右。

1.4此外,还要做到交通便利,电源可靠,以保证生产的需要。

2搞好雏鹅培育,确保鹅群发育的整齐度雏鹅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差,育雏期间在搞好育雏料供应的同时,必须满足雏鹅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为雏鹅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1温度是培育好雏鹅的首要条件,必须掌握合适,温度的高低与雏鹅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有紧密的联系。

温度过低,则雏鹅因畏冷而密集起堆,影响采食和运动,严重时因拥挤互相致死,有的发生感冒、下痢以致死亡。

温度过高则影响雏鹅正常代谢,食欲减退,休质软弱,发育缓慢,也容易感冒或感染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引起啄癖等。

育雏时的温度应随育雏的季节、育雏室的条什和种鹅的品种等略有差异。

怎样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怎样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怎样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鹅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也是目前市场上十分受欢迎的一种肉类家禽产品。

相对于鸡肉和鸭肉而言,更多的人更偏向于鹅肉,因为它的营养价值比鸡肉和鸭肉更高,而且肉质也更好,是一种更绿色环保的肉类食物。

那么对于养殖户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养鹅的经济效益,而今天专业人士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选择优良品种养鹅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挑选好鹅品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品种都适合在当地养殖的,而且鹅的品种也是有优劣之分的。

一般情况下,优良品种的鹅具有生长速度更快、产肉高、肉质好、产蛋多、遗传性稳定等特点,所以我们要选择优良的品种。

比如说狮头鹅、豁眼鹅、溆浦鹅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降低饲料成本饲料成本是养殖过程中投入比较大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如果能够将养殖的饲料成本降低的话,自然经济效益就提高了。

鹅它主要是以青料为食,配合精料的饲喂即可。

我们在养鹅的时候,可以采用种草养鹅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保证草料的质量,还能降低成本。

其次就是我们还可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其他作物,从而降低精料的成本。

降低饲料成本并不是说购买廉价劣质的产品,我们需要对饲料的质量有所保证,这样才能降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饲养管理在养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将养殖的损失降到最低。

其次就是科学的进行饲养管理,提高鹅群的生长速度,控制好养殖场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

还有就是注意养殖环境的清理,不定期的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并且做好疫苗防治工作。

最后就是合理的喂水,注意饲喂的时间、次数以及用量等。

4、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其实要将鹅合理的进行分群饲养。

一般情况下是将公鹅和母鹅分开饲养,然后再按照鹅的强弱进行分群,再根据鹅群合理的进行饲料配制和饲喂,这样可以避免饲料被浪费,提高饲料的成本投入。

其次就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鹅群,科学的进行营养供给,快速进行育肥,缩短养殖的周期,这就是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鹅产品的需求逐年升温,加之鹅产品价格逐年上涨,刺激了各地兴起“养鹅热”。

同样是养鹅户,有的经济效益高,有的经济效益差一些,这其中有多种原因。

现将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措施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择优良品种鹅
选好良种最关键。

优良品种鹅发育快,生长周期短,产蛋多,产肉多,羽绒质量好,经济效益好,因此选择优质良种是养鹅能否增效的关键一环。

目前我国的优良种鹅有:四川白鹅、狮头鹅、浙东白鹅、溆浦鹅等。

二、养好种鹅
良种鹅一般饲养到6月龄,即可留作种用,公鹅在180日龄,母鹅在200日龄左右即可配种。

公母比例一般要求1:5~6,为了提高母鹅的性欲和种蛋的受精率,应增加公母鹅在水中活动。

优良种鹅可利用3~4年,种鹅第一年产蛋少,二,三年产蛋多、蛋重大,直到三年之后才下降。

养种鹅卖种蛋,搞孵化卖雏鹅,产值也较高。

三、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提高鹅群的成活率
雏鹅被毛稀薄,对外界温度调节能力差,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都不完善,所以体质较弱,抗病力差,往往会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雏鹅大批死亡。

因此雏鹅培养是养鹅的关键环节。

应选择健康强壮的雏鹅,做好育雏准备,科学配制雏鹅饲料,合理安排饲喂次数,搞好卫生防疫。

购回的雏鹅,注射抗小鹅瘟血清,保持饲料新鲜,饮水清洁,禽舍清洁干燥,每天清洗饲槽和饮水器。

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氟哌
酸或喹乙醇,进行预防性投药,对防治雏鹅疾病具有明显效果。

四、仔鹅合理组群,快速育肥
30~80日龄的鹅,能大量利用青饲料和全价饲料,可进行放牧饲养。

仔鹅在育肥前应将大群仔鹅按体形大小、体质强弱情况分为2~3群,在短期内达到鹅群平衡。

分群后仔鹅要及时选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或者阿维菌素等高效、低毒的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

放牧育肥可以节约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但必须合理补饲;田舍育肥要求饲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

还应定时定量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添加防抗病药物。

填饲育肥不要将饲料填入气管,填饲后要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青饲料。

填饲时的适宜温度为10~25℃,温度超过25℃的炎热季节不宜填饲。

五、饲养规模要适当
大群饲养,放牧困难,如果青料不足,补精料就要多,成本太高;养得太少,同时也要放牧喂养,浪费人力、物力,也不合算。

因此饲养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控制饲养规模,一般兼业饲养以10—50只为宜,专业饲养以300—1000只为宜。

六、牧草搭配与均衡供给
为确保饲养鹅有充足均衡的优质青饲料供给,应根据饲养数量,选好牧草品种,尽量做到单子叶与双子叶、一年生与多年生、产量型与营养型牧草相互搭配。

在规模化养鹅大面积种植牧草时,一般实行分期分批播种,将种草田地按3:7比例划分,即30%种植蔬菜类青饲料,70%种植牧草。

七、搞好疾病防治
鹅的抗病力较强,很少患病,但30日龄内小鹅的死亡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小鹅瘟病。

每次进鹅前及出售后要用2%福尔马林或20%的石灰水对鹅舍、用具消毒。

选择打过防疫针的鹅苗进场或进场后立即注射小鹅瘟血清或小鹅瘟疫苗。

平时应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饲槽饮水器具清洗消毒,定期驱虫。

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鹅群自身的抗病力,严禁采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秸秆、饲草、青菜喂鹅,以免农药中毒。

肉鹅夏季易发病,要搞好防疫。

刚出壳的雏鹅,要注射小鹅瘟血清,每只肌注0.5毫升。

30日龄时,每只肌注禽霍乱菌苗1.5毫升。

饲养用具每隔3天~5天消毒1次,圈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天~10天,用1%漂白粉、2%烧碱交叉消毒1次。

八、综合利用鹅产品
了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应该采用活拔毛绒技术和鹅肥肝生产技术等,走产肉、产蛋、拔毛、产肝等综合利用的路子。

近年来人们又在鹅血、鹅皮和鹅骨上下功夫,可见鹅浑身是宝,用途广范,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

九、种草养鹅
鹅是草食水禽,对青草中的蛋白、纤维的吸收率很高(与羊相近)。

路边、河塘边、田边、屋前屋后的杂草均可以适量喂养,这种饲养比较适合少量散放饲养。

一般子鹅7日龄~21日龄对青草的需求量(每日)占日粮的比例由10%增至90%,28日龄完全可以达到100%,
这样,既节约了粮食,又可以全面吸收各种草类营养,降低饲养成本。

而种草规模化饲养,其经济效益是养猪的10倍左右,出栏周期仅为养猪的1/3。

为了一年四季鹅都有青草食用,一般要选择多年生牧草,如:三叶草、鲁梅克斯、串叶松香草和籽粒苋等。

除利用多年生青草外,南瓜、甘薯也可以作饲料。

由于种草养鹅降低了饲养成本,其经济效益是一般家禽的1倍以上。

十、适时上市
科学利用鹅的生长曲线,适时上市,鹅的绝对生长高峰期是5—7周龄,相对增重速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下降。

42日龄后,鹅全身的片羽和两翅的主翼羽迅速生长;到56日龄时,鹅的外观呈现出成年鹅的体形,但增重缓慢,饲料的消耗量大幅度增长;60日龄后,鹅的生长速度进一步降低,甚至接近于停止。

遵循这一规律,应在鹅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给予营养全面而充足的饲料和牧草,充分发挥其生潜能;在鹅60日龄前后、生长速度大幅下降之前上市,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十一、准确记录数据
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与分析是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对鹅群每日的采食量应计算到每只鹅,了解育雏的温度是否适宜、鹅群健康状况是否良好、饲料品质是否优良等,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案,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由于各地区的气候、资源都各不一样,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当地
的实际情况灵活养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从各方面提高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