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应注意的风险
养鹅最忌讳的三种话

养鹅最忌讳的三种话
养鹅是一种传统而又有价值的养殖方式,但是,养鹅并非易事,其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避免说错话。
说错话不仅会给养鹅带来不良影响,更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以下是养鹅最忌讳的三种话:
一、“鹅要喝冷水,省得它热着难受”
养鹅的主人常会听到周围的人这样说,殊不知这是错误的。
鹅是禽类,其体质性质有点不同于人类,如果给鹅喝冷水,会直接影响其身体的温度调节功能,造成免疫系统的失调,以及任何来自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因此,养鹅最好给它们喝温水,保持鹅池水温恒定。
二、“易死鹅很多,不如不养”
很多人认为养鹅是件容易受挫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养鹅的技巧。
因此,对于初步接触鹅的人们,如果听到灰色话语甚至打击语言,那么就很容易想到放弃。
而事实上,只要在饲养上有所注意和认真对待,鹅并不容易死亡。
通过防疫和科学饲养,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鹅的死亡率,是有很大潜力把鹅饲养好的。
三、“我随便喂点剩菜就行了”
许多养鹅的人习惯于给鹅吃一些剩菜或者剩饭。
殊不知,这种做法十分危险,而且也是非常忌讳的。
因为鹅的消化系统和人的消化系统不同,如果饲喂寄生虫,残留农药或食品添加剂等物质,会直接影响鹅的健康。
因此,给鹅喂食要特别小心,最好使用科学配合饲料,而不是乱喂食。
保证鹅儿有充足的营养,让它们茁壮成长。
总而言之,养鹅虽然是一项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养殖方式,但也需要避免一些忌讳,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如果想要进行养鹅,就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和谨慎态度,认真研究鹅的饮食和生产状态。
这样不仅可以使养鹅更趋于成功,而且还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鹅产品。
养鹅最忌讳的2个东西,不注意就发现不了,确保健康与安全

养鹅最忌讳的2个东西,不注意就发现不了,确保健康与安全鹅属于野生雁,经过人工培育而成,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总是在水中曲项向天歌,实际上在人工饲养中多在陆地养殖,需要根据鹅的天性进行饲养和管理。
鹅是标准的素食主义者,在水面不会吃小鱼小虾和昆虫,在饲养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牧草和饲养方法。
根据以上特点,养鹅需要忌讳以下2个东西:1.忌讳干湿度不合适。
1.1 忌讳无水养鹅。
不要看专业饲养的企业养鹅不需要水就能成功,农村养殖户在养鹅的时候最好让鹅有沐浴的场所,满足它最需要的运动量和戏水的需求。
在鸡舍和庭院养鹅,最起码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清洁饮用水,每天清洗餐具和饮水器具。
如果鹅出现缺水问题,搞不好就会死亡,生长过程中出现生长不良都是轻微的表现。
1.2 忌讳鹅舍潮湿。
鹅虽然喜水,但是在休息的时候需要干燥的环境,否则容易生病,且生长不良。
鹅舍一般选择通风良好、地势高燥的地方搭建,不要在地势低洼和潮湿的地方作为鹅舍。
定期清扫鹅舍的粪便和食物残渣,保持干净卫生是养鹅成功的基础。
1.3 鹅舍要注意保温和降温措施。
鹅喜欢温度较高的环境,但也害怕高温暴晒,更怕冬季低温,以恒温养鹅产量最高。
2.忌乱喂饲料,避免饲料单一幼鹅只吃嫩草和嫩叶,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能超过6%,也可以饲喂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等,也可以将青饲料和精饲料按照1:2的比例搭配以后,由幼鹅自由采食。
成年鹅避免饲料单一,处理每天饲喂粮食、配合饲料或者用饲料添加剂配合各种饲料,每天保证鹅能够吃饱,但不能太饱,不能饥饿。
可以投喂菜叶藻类和水生植物,不能用普通草代替黑麦草等饲草,否则生长不良。
不能用幼嫩的玉米苗饲喂鹅,否则有可能引起中毒。
需要定期进行防疫,避免传染病流行。
忌讳鹅与鸭子混养,鸭子抗病能力强,会传染一些病害,导致鹅成群死亡。
另外,老鼠喜欢吃幼鹅,一定要安装防鼠网等防护措施。
饲养小鹅的注意事项

养殖小鹅需要注意事项1、雏鹅选择小鹅江湖,让养鹅人减少风险少走弯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选择鹅苗看毛色,羽毛要蓬松发亮,干结无光的不能买。
看眼,眼睛要有神,眼流泪、干涩或瞎眼的不能买。
听声,听小鹅叫声是否清亮,声音沙哑的不能买。
摸脐,要柔软,赢得不能买。
动脚,脚要有力,瘸腿无力不能买。
可以选择大美鹅生态养殖脱温基地的脱温鹅,是指仔鹅二十天左右后不再需要外界加热,自身可生产温度,调节外界环境需求。
脱温鹅是随着外界季节、环境来设计增减温度时间的,减少发病,好养,免疫力高。
2、环境控制雏鹅在刚刚破壳的时候,其体质是非常差的。
如果温度过低的话且没有做好保温措施的话,那么雏鹅极有可能会被冻死。
因此在雏鹅破壳之后,温度要控制在30度左右。
然后随着雏鹅的生长,可逐渐降低温度。
还要注意控制好湿度,湿度过低的话,对雏鹅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但是湿度也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60%左右即可。
大美鹅脱温鹅好养,可自身产生温度。
3、光照控制光照对雏鹅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然光照不足导致光照供应过少的话。
那么会抑制雏鹅的生长,并且还极易产生各种疾病。
因此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人工补光的工作。
光照不仅能够提高雏鹅的体温,还可增强雏鹅的抵抗力,让雏鹅快速育肥。
我们还应根据雏鹅的日龄做好分群饲养工作,在产蛋之前将公母也要分开饲养,避免互相抢夺饲养,让每只鹅都能够均匀生长。
4、疾病防治刚刚也说了,雏鹅的体质是比较差,因此要注意做好疾病防治。
首先我们要定期清理鹅舍的卫生,做好消毒工作。
不可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饮水也要保证干净卫生,以温水为主。
雏鹅绝不可喝冷水,在保持温度的同时,鹅舍内还要做好通风工作。
如果温度低的话,那么应在中午的时候进行通风。
养殖场养鹅致富的6个注意点

养殖场养鹅致富的6个注意点养鹅是一项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的畜牧养殖项目,肉鹅一般饲养70-80天即可出栏,几年来随着国内对成鹅的消费不断增长,养鹅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鹅产品出口方面也日益加大,面对如此好的大环境,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如何养殖好鹅,增加养鹅利润才是关键,因此整理出一下6个养鹅注意点:1、采购好鹅苗。
要选择具有先进炕孵技术的,按防疫、消毒程序实施生产的炕坊,品种特征明显、生长发育好的苗鹅进行育肥饲养。
2、做好鹅病防疫。
要按程序对鹅进行防疫,对种鹅未进行小鹅瘟注射或种鹅防疫时间较长的种蛋孵出的苗鹅,应在出壳24小时内注射小鹅瘟疫苗,10~14日龄时注射副粘病毒和禽流感疫苗。
育雏期应给防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钦水,迟春鹅在25日龄和45日龄分别用广谱驱虫药进行驱虫。
同时要十分重视消毒工作,养殖场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制度3、分批生产。
鹅是草食家禽,种植一亩皇竹草可以养鹅250只,因为鹅的生长周期只需要70天左右,是属于见效快的养殖项目。
很合适想发展农业,但是资本不多希望马上有收入的人士,根据一个广东省阳江市全程利用饲料饲养肉鹅的朋友介绍:70天可以养到9斤左右,全年鹅价格在每斤10元到每公斤25元之间,毛利润大概是5元到20元一只,那么如果不考虑个人技术以及市场价格等因素,改用皇竹草或特高四倍体黑麦草等牧草来代替大部分的饲料,那必然会赚取更多的利润。
每亩新型皇竹草可养商品鹅250--300只,但切不可一次性饲养,合理的批次是冬鹅饲养量占30%,早春鹅占40%,迟春鹅占30%。
4、育好鹅雏。
鹅,雏期的苗鹅体温调节差、消化功能和抗应激能力等都十分微弱,所以要严格按有关技术切实掌握好育雏阶段的温度、湿度、密度、分群、开水、开食等关键工作,确保雏鹅的成活率。
5、补好饲料。
新型皇竹草养鹅也需补充精料,一般每只商品鹅约需精料4~5千克,精料要求营养全面,并要实行阶段饲喂,最好使用颗粒饲料。
农户饲养雏鹅存在的八大误区

农户饲养雏鹅存在的八大误区误区一:没有准备就养鹅养鹅需要有育雏舍、成鹅舍,事先没有做准备,抓来雏鹅就放炕上,因屋内不能保证温度,使雏鹅扎堆,常常被压死。
料槽、水槽都对付。
垫料、药品、用具都不作准备到时乱放。
育雏舍不消毒、不预热,使雏鹅生长受到影响,有的造成死亡。
育雏前要对育雏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墙壁、天棚用20%的石灰乳或3%的火碱涂刷消毒,育雏舍完全封闭,用甲醛熏蒸消毒,次日打开门窗通风排气。
垫料要经消毒晒干,不得发霉。
要准备好饲料、药品、用具等。
在进雏前的1天~2天,应进行育雏舍加温预热,迎接进雏。
误区二:不在乎育雏舍温湿度育雏舍的温度高低对雏鹅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当育雏舍温度低时,雏鹅扎堆,挤到一处,生长缓慢,极易压死或诱发疾病。
如果温度高,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皮肤干燥,羽毛粗乱,饮欲增加,影响雏鹅采食和生长,严重的会引起中暑而死亡。
潮湿对雏鹅的危害也很大,影响其生长发育,湿度过大,雏鹅容易受凉,导致感冒、下痢等。
高湿时,雏鹅向外散热受到抑制,影响新陈代谢,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也易患病。
要根据环境气温变化和雏鹅生长发育情况,一般育雏舍的温度应在1日龄~5日龄为26℃~28℃,6日龄~10日龄为24℃~26℃,11日龄~15日龄为22℃~24℃,16日龄~21日龄为20℃~22℃,以后保持在18℃~20℃为宜。
一般湿度保持在60%~65%,随着雏鹅的日龄增大,采食,饮水与排粪量增加,使育雏舍湿度增大,因此应做到勤打扫,勤换垫料,应每天更换1次干草,适当撒布一些生石灰、锯末等吸湿,经常通风换气,降低育雏舍内的湿度。
误区三:不分先后,随意开水与开食农户养雏鹅,有的先开食而后开水(初次饮水),时间也延长,有时雏鹅不能及时饮到水而发生脱水。
先开食后开水或连续数顿不给饮水,雏鹅遇到水后则暴饮,极易发生水中毒。
开食过晚,雏鹅饥饿而过食大量饲料,由于雏鹅消化能力差,过食会引起消化不良、糊肛、下痢等疾病。
农村养鹅风险分析报告

农村养鹅风险分析报告农村养鹅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由于鹅肉价格较高,许多农民选择养鹅来增加收入。
然而,养鹅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将对农村养鹅的风险进行分析。
首先,养鹅存在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鹅肉价格有时会波动较大。
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养殖者可能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导致养殖成本无法收回。
另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的提高,也可能导致需求下降,进一步增加了养鹅的市场风险。
其次,养鹅存在疫病风险。
鹅类易感染多种疾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等。
一旦养殖场出现疫情,可能导致大量的禽类死亡,对养殖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此外,鹅场若无严格的防疫措施,还可能成为疫情的传播源,对周边养殖场造成感染的风险。
再次,养鹅存在饲料成本风险。
饲料是养鹅的重要成本之一,饲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养殖成本。
受气候、环境、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饲料价格有时会大幅波动,例如玉米等鹅饲料的原料,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稳定性较大。
饲料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增加养殖成本,导致养殖者利润下降。
最后,养鹅存在自然灾害风险。
如洪涝、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对养殖场造成严重的损失。
洪涝可能导致鹅类淹死,旱灾则可能导致鹅类缺水而死,台风可能导致鹅棚倒塌等。
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对养鹅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农村养鹅存在市场风险、疫病风险、饲料成本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
养殖者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养殖规模;加强饲料储备和管理,降低饲料成本风险;制定健全的防疫措施,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加强养殖场的安全工作,做好预防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只有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养鹅风险,确保养殖业稳定发展。
生态鹅养殖存在问题与建议

生态鹅养殖存在问题与建议生态鹅养殖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养殖的方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
生态鹅养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粮食浪费、环境污染等。
本文将就生态鹅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粮食浪费在传统的鹅养殖中,通常会采用大量的粮食来喂养鹅只,而这些粮食中的一部分并不能被鹅充分消化吸收,从而造成了粮食的浪费。
这不仅增加了饲料成本,也对粮食资源造成了浪费。
2. 环境污染在传统的鹅养殖中,由于养殖场的粪便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水源和土壤中,导致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3. 动物福利问题在传统的鹅养殖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养殖场通常会对鹅只进行过度饲养和严苛管理,以增加鹅只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这样做不仅对鹅只的健康造成了影响,也违背了生态鹅养殖的初衷,造成了动物福利问题。
二、解决建议1. 提倡科学饲养对于生态鹅养殖来说,科学饲养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场应该根据鹅只的实际需求,科学制定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方案,以确保鹅只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和生长所需。
饲料的合理利用也能够减少粮食的浪费。
养殖场应该加强对废水和废渣的处理,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防止废水和废渣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水源和土壤中。
也可以通过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和废渣处理基地,将废水和废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鹅养殖应该注重对鹅只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保证鹅只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得到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养殖场可以适当增加鹅只的运动空间,提供丰富的饲料,保证鹅只的健康。
也可以加强对养殖员工的动物福利培训,增强员工对动物福利的意识。
4. 推广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解决生态鹅养殖问题的重要途径。
养殖场可以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采用智能化的养殖管理系统,以提高养殖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也可以开展科研合作,推广科技成果,不断提高生态鹅养殖的水平。
5. 规范市场秩序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生态鹅养殖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规范生态鹅养殖市场秩序。
养鹅的十大坏处

养鹅的十大坏处1投资成本大养鹅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宠物,但它们的投资成本非常大,向它们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将产生许多费用,所以养鹅的投资成本是相当昂贵的。
2容易感染疾病养鹅比较容易感染疾病,细菌、病毒是最常见的疾病,此外,它们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必须保持鹅群营养健康,一般需要一定的药物和营养素等,才能确保它们健康平安。
3噪音太大养鹅会叫,除了像其他宠物一样,发出尖叫声,室内环境会非常吵闹,如果没有一个独立的鹅舍,就会让附近的人以及家里的其他人都非常难受。
4吃的太多鹅是非常能吃的动物,它们吃的量非常大,需要时时给它们提供新鲜的食物,否则它们很快就会生病,并且这些食物成本也很高。
5缺乏运动鹅类是属于活动力比较大的动物,但在家里养鹅并不能给它们完全满足运动的需求,绝大多数都处在一种比较懒散的环境中,运动锻炼很少,所以它们容易患上疾病,也会长得过于肥胖。
6需要大量清洁养鹅非常的麻烦,它们的排泄物会导致周围的空气变得湿润潮湿,很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病菌,就算在做好日常清洁工作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有效地预防病菌的滋生,所以需要时刻注意环境卫生和鹅舍清洁。
7可能带来意外尽管有些狗类动物会比较害羞,但鹅类动物比较活泼开朗,它们的性格比较活跃,搞不好一趟就会逃出来,所以养鹅也需要多加注意,要防止它们受伤造成不必要的意外状况。
8缺乏护理日常鹅舍护理十分繁琐,在室内护理它们,要满足它们的生活所需,如给它们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它们被温暖地护理着,准备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药品等,护理鹅舍工作必须始终做到有条不紊和及时到位。
9污染和散落鹅的排泄物和掉落的羽毛等物质是非常容易污染空气和地面的,给家里增加了不少清洁工作,如果出门在外,它扔出来的垃圾也是不可避免的,对环境污染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性工作。
10养鹅是一项高负荷工作养鹅是耗费体力和精力的一项工作,养鹅的主人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它们,以确保其健康、健康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节省一部分费用开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鹅应注意的风险
近年来,养鹅业在我国悄然兴起,并引起政府、农业院棱及农民的普遍关注。
发展养鹅业,不但要从饲养过程人手,而且坚在经营上推动养鹅业经济的发展,因而,必须掌握相应的对策要领。
(一)避免盲从性鹅的市场趋势已是有目共睹,但市场是动态的,有高峰也有低谷,要正确掌握市场信息,尤其是未来的、长远的信息。
低价时购入,高价时出售已是众多实践者亲身经历的经验总结,对农户自身而言,一方面要掌握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自身的条件。
对一些地方政府而言,引导中也同样需要掌握准确的信息,并力争在市场方面做得稳妥些,比如签订单合同切忌一哄而上,然后一哄而下。
(二)树立风险意识市场经济总会有风险,不论是政府还是农户自身,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培育抗风险能力。
对市场一定耍进行科学的预测,并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方面冒着风险硬上的作法不可取,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做法也不可取。
看准了快上,跌倒了爬起来,发展才会有希望。
(三)注重培育配套体系对政府而言,应该考虑培养这么几个体系:一是市场销售体系,可以是公司+农户的形式,也可以是订单的形式,以保证有严有销;二是种禽生产体系,即种鹅饲养与生产,种蛋和雏鹅的生产供应,商品鹅的生产;三是技术保障体系,包括饲养管理技术、饲料生产技术、痘病防治技术等;四是利益共存体系,即企业、农户、
技术人员、营销人员要利益共存,建立一种利益驱动和责任约束的机制.以保证发展的有序性和持续性。
(四)切忌顾此失彼由于养鹅户的分散性,就某一饲养户而言,产、供、销往往集于一身,如果只顾跑销路而忽略了饲养管理或只顾放牧和饲养而不重视防疫等等,一旦造成损失,可能后悔莫及。
要尽晟大努力,做到每个环节都到位,事前知道该怎么做,事后知道效果如何。
各个环节是密切相关的,每个环节的失误或不到位,都会给总体效果和效益造成影响。
所以,必须充分准备、周全考虑,细心操作。
(五)选择投资重点对政府来说,应充分考虑整个产业的基础条件,目前屠宰加工企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应以完善其运作为主,不要热衷于新上加工企业;鹅用饲料的供应,呵以借助有技术实力的饲料企业,不必由政府投资新建饲料厂;投资的重点应是种鹅饲养基地建设,以便为大规模商品鹅生产提供足够的雏鹅。
对具体农户而言,投资重点的选择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承担能力和养鹅所需的基础条件而定。
一般饲养商品肉鹅,春进秋出,周期短,见效较快,往往需要资金的集中投入,大规模饲养时更是如此。
,对于饲养种鹅而言,周期较长,一般从雏鹅到产蛋需要7~9个月的时间,而且产蛋量低,还有3~5个月的产蛋休闲期,必须增加种鹅的饲养成本。
因此,种鹅的饲养需要较高的资金投人,在种鹅的饲养过程中,扣果充分利用
鹅的生理特点,在育雏、育成期间和休产期加强放牧饲养,采用恬体拔羽技术,可增加种鹅饲养的经济效益。
养鹅技术交流张伟明一八六零三一零八五九七
(六)注重与其他项目的结合发展养鹅业首先要考虑依托资源环境优势,如能较好地与其他项目结合,则可提高综合产出效益。
在此介绍几种综合生产模式。
(1)鹅鱼综合生产模式:鹅鱼模式即为利用鱼池、鱼塘和水库养鹅,利用鹅粪喂鱼。
一般每公顷水面可养鹅300—500只,水边及库池周围有充足的青草供鹅采食;可以少投或不投鱼用饲料,具体视鱼苗放养量而定,尤其是养草鱼等食草的淡水鱼类,效果更好,因鹅吃青草后,粪便是绿色,与草色相似,鱼吃鹅粪后,可减少直接投入的饲料量。
有的人担心鹅会吃鱼苗,其实是不必要的,民间俗话说“燕子不吃落地儿的,鹅子不吃喘气儿的”,鹅与鸭不同,鸭是吃鱼的,所以鱼池放养家禽时耍注意到这点。
鹅在吃到为鱼投人的饲料后,起到了饲料补饲料的作用,由于营养采食充足,其生长发育明显快于普通放牧鹅群。
另外,这种模式恰好考虑到了鹅的食草之外的另一生物学特性,即喜水性。
鹅不但生长发育中需要饮用大量的水,还常常需要在水中嬉戏、梳毛、交配。
研究表明,水源充足,可“提高鹅的受精率和生长发育速度。
(2)果林鹅综合生产模式:意思是利用果园或林下草地养鹅。
由于鹅的放牧对果、林不会造成危害,即使幼林,也不必担心,因鹅吃草而不像牛、羊那样啃吃树皮。
这种模式正好可以利用林下的牧草资源,能够在不影响主业生产的前提下,获得一笔额外的收人。
但实践中,必须注意在果树施药期间,应避开放牧,待药的毒性失效后放牧,如果所施杀虫剂都是长效而剧毒的,就不适于养鹅了,否则容易造成鹅药物中毒,在经济上受损。
(3)种养结合生产模式:也就是说把种植业和养鹅结合起来。
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空闲地种植一些优质饲料作物像苜稽、籽粒芭、青贮饲料。
实践证明,利用耕地种植也是可行的;如果头茬作物种植了小麦等早熟作物,后茬可考虑种植大麦等优质饲料作物,用作青割或调制青贮饲料养鹅;可考虑秋季玉米生长的后期,在玉米地放鹅,让鹅吃玉米穗位以下的一些叶片,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此法对玉米产量基本不会影响。
在这里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是:尽量不要让鹅吃玉米苗,有的农民因饲喂过多玉米苗造成幼鹅死亡,其原因是玉米苗中古有一些有毒物质,二是促生长剂的采用,也会形成药物的短期残留。
这种模式在放牧条件有限的农区显然更为适用,尤其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时期,种植优质饲料作物是政府和农民都应该考虑和重视的一项措施。
(七)选择最佳出栏期出栏期的确定,一般应考虑饲料利用效果和市场价格两个方面。
按饲料的利用效果,商品肉鹅一般在60~ 70日龄
出栏为宜,最迟在90日龄出栏,尤其是舍饲的鹅,10周龄之后的饲料利用牟下降,增重速度缓慢,按市场价格,.般北方市场秋鹅售价低予春夏,其原因主要是秋鹅出栏时间过于集中,而且一般体重偏小,屠宰后产肉量低,可考虑早进雏鹅,夏末出栏,或夏末或早秋进雏鹅,冬季出栏,此时绒毛质量好、产量高,一般活鹅售价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