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养殖技术
大鹅养殖技术

第一部分 鹅常见病的防治
4、防治 发生本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死鹅全部烧毁或深埋; 鹅舍、场地和用具要进行彻底消毒;病鹅进行隔离治疗。 (1)抗生素 初期病原菌在体内高速大量繁殖,一般用 0.02%新诺明拌料,再用青霉素,每只成鹅肌肉注射5-8万 单位,每天2-3次,连用4-5天。中后期用链霉素肌肉注 射10万单位,每天2次,连用2-3天;氯霉素肌肉注射每千 克体重25mg,1天1次,连用2-3天,内服每千克体重用 50mg或占饲料的0.05%-0.1%,1天1次,连用2天;土霉 素每
第一部分 鹅常见病的防治
1、临诊症状 临诊症状 患鹅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 绝,仅饮水,排白色或淡黄色稀便,羽毛松乱, 身体蜷缩,精神沉郁,昏睡,反应迟钝;病鹅 出现曲颈歪头,左右摇摆等神经症状,尤其是 雏鹅更为明显;多数病鹅站立不稳,两腿发软, 伏地不起,或后退倒地;有呼吸道症状。部分 病鹅头颈部肿大,皮不肿,眼睛潮红或出血, 眼睛周围羽毛粘着褐黑色分泌物,严重的眼睛 失明,鼻孔流血。患鹅病程长短不一,雏鹅为2 -4天,青年鹅、成年鹅为4-9天,母鹅在病后 2-5天内停止产蛋,甚至鹅群绝蛋。未死亡的 病鹅要经1-1.5个月后才能恢复产蛋。
第一部分 鹅常见病的防治
(1)流行特点 小鹅瘟只发生于各种鹅,其他动物除 ) 番鸭和莫斯科鸭外,均无易感性。在自然情况下,主要 发生在20日龄以内的雏鹅,尤其是3-5日龄最易发病, 病死率可达70%-95%。随着日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 降,10日龄以上的雏鹅感染后,病死率一般不超过60%, 病程也相应延长。20日龄以上的发病率较低,而1月龄 以上者极少自然发病。在每年更新全部种鹅的地区,病 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往往隔1-2年或3-5年在同 一地区再次流行。近年国内报道,发病日龄有增大趋势, 在中雏鹅(60-70日龄)和番鸭中发生小鹅瘟的报道。 (2)临床特征 ①最急性型②急性型 ③亚急性型 > )临床特征<
大鹅养殖技术手册

大鹅养殖技术手册
》示范1。
一.开始建立鹅群。
1.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的鹅群,最好从购买健康的鹅只开始,应该仔细
检查年龄、体型、体重和品种,以免买到质量低劣的鹅只。
2.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每只鹅都应进行全盘检查和消毒,以确保鹅
群的健康。
3.在建立鹅群之前,要先考虑鹅舍的布局,尽量使舍的环境温暖、安静,以免鹅只受到恐吓和惊吓。
4.每只鹅应有充足的空间、适宜的温度和能够自由进出的空气,以及
能够洗澡和游泳的容易清洁的空间等。
5.为了避免混乱和冲突,应把同种品种的鹅只放在一起,以便于更好
地管理。
二.养殖管理。
1.鹅舍应保证充足的通风和排水,以减少对鹅只的感染风险。
2.鹅只的饲料要根据不同品种和年龄,及时更改。
3.鹅舍要定期清洁,确保空气和地面的清洁,以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4.应定期检查鹅只,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根据鹅只的年龄和体型,定期更换鹅舍,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大白鹅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大白鹅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大白鹅养殖技术2、饲养规模。
饲养规模要根据养殖户的资金、草料、市场销售等情况来确定,一般农户饲养肉鹅500只左右,种鹅l50只左右。
专业大户可适当多养,肉鹅可为l 000~2 000只。
种鹅可为500~1000只。
3、鹅舍修建。
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或土壤为宜。
养殖户可利用废弃的旧房或搭建简易棚舍,周围用竹篱笆或粗网围护饲养。
也可利用沟、河等流动水源将棚舍建在沟、河边围养,注意安装金属网防敌害。
4、雏鹅开食。
通常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2小时后,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5、饲喂管理。
依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这样不仅满足雏鹅生长需要,还能提高育雏成活率,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6、分群管理。
随着鹅体的长大,1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20只,2周龄后每平方米养雏鹅15只,后根据具体生长情况进行调理,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
7、日常管理。
每天扫除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
2%的百毒杀喷洒1次。
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准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挡力。
8、成鹅饲养。
鹅生长至4—10周龄,应分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通常每天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1.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9、疾病防控。
规模养鹅要保持鹅舍干净,地面干燥,栏舍通风并经常打扫。
大鹅饲养技术

大鹅饲养技术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
鸭科动物繁杂,我们常说的大雁、天鹅、鸭、鸳鸯等都是鸭科动物。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大鹅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大鹅饲养技术一、雏鹅的饲养管理雏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
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
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毛干能独立行走时,应及时饮水开食,但须做到“先饮水,后开食”。
供给雏鹅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温度适宜(20℃左右)。
第1天饮用5%浓度的白糖水,可提高雏鹅成活率。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碎米(碾碎泡软的稻谷、玉米或煮至7―8成熟的米饭均可)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合好的饲料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
供给雏鹅的日粮,5―10日龄可用20%―30%的米饭或混合精料加70%―80%的青草或菜叶,2%―3%的谷粉、0.5%的贝壳粉和0.3%的食盐;11―20日龄,精料与青料搭配比调整到1:4―8;21―30日龄可调整到1:9―12。
1―10日龄每天喂8―10次,11―30日龄每天喂5―6次。
雏鹅消化道短,生长发育快,夜间需加喂“夜食”。
一般15日龄前每天加喂2顿夜食,15日龄后每天加喂1顿夜食。
雏鹅1周龄后可选风和日暖的天气开始短途放牧,放牧时间分2次,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
每次放牧时间开始不宜过长,约控制在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适当延长放牧时间。
阴雨天应停止放牧。
雏鹅在15日龄前后可开始饮水,每次饮水时间约15秒。
二、中鹅的饲养管理雏鹅养到1月龄左右即进入中鹅阶段。
中鹅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消化能力增强,应以放牧饲养为主。
放牧时以200―300羽一群为宜,鹅群过大,容易造成鹅只采食不均,影响鹅群整齐度。
放牧时应让鹅慢慢采食,不能乱赶乱追,防止踏残跌伤和采食不好。
放牧时间以每天9小时左右为宜,上午5―6小时,下午3―4小时。
夏季天气炎热,中午阳光直射,不可整天放牧。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是我国传统的家禽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鹅养殖技术
1.选种:选用优良品种的鹅苗,具有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特点,能够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2.饲料:鹅的饲料应该以粗饲料为主,如玉米、豆饼、麦麸等,同时要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3.环境:鹅的生长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同时要注意保温,防止鹅受寒。
4.疾病防治:鹅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二、鹅养殖管理
1.规范化管理:鹅养殖要遵循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定期进行饲料、环境、疫苗等检查,确保鹅的健康生长。
2.科学喂养:鹅的喂养要科学合理,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和喂养量,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良。
3.定期清洁:鹅舍要定期清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防止疾病的发生。
4.加强疾病防治:鹅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实现鹅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

第一部分大鹅的饲养管理第一章鹅的生物学特性我国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鹅为主的水禽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整个养殖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产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虽然说水禽养殖有良好的基础,但当前我国水禽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饲养方式落后、水禽加工业相对发展滞后、防疫难度大等。
对此,从养殖来讲,我们首先要认真了解水禽的生物生活需要,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水禽的生物学特性除了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耐粗饲,用途广,规模效益好等优点外,在生活习性上还表现几方面特点:一、喜水性鹅属水禽,喜欢在水中浮游、觅食和求偶交配。
放养最好选择在水域宽阔、水质良好的地带。
舍饲鹅特别是养种鹅时,要设置水浴池或水上运动场,供其洗浴、交配等。
二、合群性家鹅由野雁驯化而来,雁喜欢群居和成群结队飞行,所以家鹅天性喜欢群居生活,这种合群性有利于鹅群的管理。
三、警觉性鹅的听觉敏锐,反应迅速,能很快地接受调教与管理,但也易惊群,要防突然受惊而影响其生长和产蛋。
四、耐寒性鹅的羽绒厚密贴身,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作用。
皮下脂肪较厚,耐寒性较强;尾脂腺发达,羽毛上涂搽由尾脂腺分泌的油质,可以防止水的浸湿。
所以在平均气温0~4℃的寒冷地区也能正常生活和繁殖。
五、节律性鹅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每日的生活表现出较明显的节律性。
舍饲水禽对饲养程序一经习惯之后很难改变,所以一经实施的饲养管理日程不要随意改变,特别是种禽产蛋期更要注意。
六、杂食性家禽属杂粮动物,水禽比陆禽(鸡、火鸡等)的食性更广,而耐粗饲。
鹅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能采食40多种动物饲料和20多种植物饲料。
鹅的肌胃发达,更能够充分利用植物性饲料。
第二章鹅的品种一、国内品种豁眼鹅豁眼鹅又名五龙鹅、疤拉眼鹅或豁鹅。
为中国鹅的白羽小型变种,1982年载入《中国家禽品种志》。
具有产蛋率高、就巢性弱的特点。
分布于山东莱阳市、辽宁省昌图县、吉林省通化市及黑龙江省延寿县等地。
大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大鹅养殖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养殖项目,由于其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大鹅的养殖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大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开展大鹅养殖业务。
正文:一、大鹅养殖方法1.选购优质种鹅:选择健康、种性强、抗病力强的优质种鹅,以提高养殖效益。
2.合理规划圈舍:圈舍应保证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圈舍的大小,确保每只大鹅有足够的生活空间。
3.科学饲养管理:大鹅以草类为主要饲料,可适量添加谷类饲料等。
应合理安排饲料供应,控制饲养密度,营养充足,防止过度饲养或饥饿,保证大鹅的健康成长。
4.防寒保温:大鹅喜欢在开阔的水面活动,但对低温环境不太适应。
冬季来临时,要加强保温措施,确保大鹅的正常生长和产蛋。
5.定期检疫防病:及时清理圈舍,保持干净卫生。
定期对大鹅进行检疫,发现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养殖效益。
二、大鹅养殖注意事项1.合理饲养大鹅:大鹅是杂食性动物,饲料种类较多,但不宜过度饲养。
鹅苗期应适量喂养高蛋白饲料,促进生长发育;后期则以优质草料为主,补充适量谷物等。
2.注意饮水和洗浴:大鹅喜欢清洁的水源,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
此外,提供合适的洗浴环境,能促进大鹅的健康成长。
5周龄以上的大鹅每日可提供一次浅水盆供其洗浴。
3.加强环境卫生: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死亡动物,防止疾病蔓延。
同时要注意线路的敷设,以避免鹅群搏斗导致伤亡。
4.合理养殖密度:在选择圈舍时要考虑到鹅群的规模和养殖密度,避免过高的养殖密度。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疾病传播,影响大鹅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5.灵活调整饲养方式:应根据鹅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饲养方式和投放数量。
灵活的调整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
结论:大鹅养殖是一项潜力巨大的养殖项目,但也需要养殖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养殖者应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合理管理饲养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以保障大鹅的健康成长和养殖效益。
大鹅的饲养方法有哪些

大鹅的饲养方法有哪些鹅是食草性为主的家禽,具有出生发育快、吃草长肉、消耗精料少、肉类肥嫩、抗病力强、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等特点,饲养四个月左右即可出栏上市,大鹅是怎么饲养的?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大鹅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大鹅的饲养方法一、选好品种,进行经济杂交,取长补短。
要想养鹅,须选择好的品种。
可利用本地母鹅产蛋多、耐粗饲、抗病强的优势,引进莱茵鹅做父本进行杂交,其后代既保留了本地鹅的特点,又有莱茵鹅生长速度快的优势。
这种杂交鹅的后代8周龄育肥后,平均体重3.6公斤以上,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二、发展羽毛深加工,能促进仔鹅羽毛生长。
有些肉用仔鹅经育肥后体重虽已达到上市标准,但羽未长全,不能出售,导致饲养周期延长。
如采取禽类废羽加工成的羽毛粉(其粗蛋白含量在80%以上)在雏鹅羽毛生长过程中配喂2%左右,可有效地促进羽毛的生长。
三、发展无菌笼养苍蝇育蛆业,代替价高的蛋白质饲料。
蝇蛆类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有害昆虫,干蝇蛆含蛋白质62%,脂肪10--15% ,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蛋氨酸是鱼粉的2.7倍。
据试验,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鲜蛆喂鸡,产蛋率提高17-25%,喂鱼增产22%,喂鹅生长速度提高19.2--42%,且节约饲料20-40%。
苍蝇繁殖速度惊人。
据测算,一对苍蝇一个夏季能繁殖2000亿个蛆,可积累纯蛋白600多吨。
一个畜禽养殖场配上一个蝇蛆养殖场,就等于建了一个昆虫蛋白饲料生产厂,养殖蝇蛆后的粪便,既无臭味,又是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
蝇蛆养殖既不需要任何防疫措施,也不需要现代化厂房,不产生有毒物质,不污染环境。
只需十几平方米,就可日出鲜蛆30公斤,是变废为宝技术简单的新型产业,国外养殖场大都设有养蛆车间。
种植优质牧草喂畜禽,用畜禽粪便养蝇,用蝇蛆喂畜禽,再将养蝇蛆之废料做牧草优质机肥,可形成高效益的良性生态循环。
四、科学搭配饲料养鹅。
目前有的家庭饲养少量鹅时,所用饲料还是以青菜、米饭两者构成,结果,鹅生长发育较慢;或采用舍养结合放牧的方法,让鹅在鹅舍附近放牧,利用天然饲料、水稻田的遗谷、鱼塘中的水生物等,这也因为营养不够全面而生长不快;此外,不少地方饲料品种极不稳定,有啥吃啥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或者饲料品质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大鹅的饲养管理第一章鹅的生物学特性我国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鹅为主的水禽业发展势头强劲,占整个养殖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产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虽然说水禽养殖有良好的基础,但当前我国水禽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饲养方式落后、水禽加工业相对发展滞后、防疫难度大等。
对此,从养殖来讲,我们首先要认真了解水禽的生物生活需要,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水禽的生物学特性除了具有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耐粗饲,用途广,规模效益好等优点外,在生活习性上还表现几方面特点:一、喜水性鹅属水禽,喜欢在水中浮游、觅食和求偶交配。
放养最好选择在水域宽阔、水质良好的地带。
舍饲鹅特别是养种鹅时,要设置水浴池或水上运动场,供其洗浴、交配等。
二、合群性家鹅由野雁驯化而来,雁喜欢群居和成群结队飞行,所以家鹅天性喜欢群居生活,这种合群性有利于鹅群的管理。
三、警觉性鹅的听觉敏锐,反应迅速,能很快地接受调教与管理,但也易惊群,要防突然受惊而影响其生长和产蛋。
四、耐寒性鹅的羽绒厚密贴身,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作用。
皮下脂肪较厚,耐寒性较强;尾脂腺发达,羽毛上涂搽由尾脂腺分泌的油质,可以防止水的浸湿。
所以在平均气温0~4℃的寒冷地区也能正常生活和繁殖。
五、节律性鹅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每日的生活表现出较明显的节律性。
舍饲水禽对饲养程序一经习惯之后很难改变,所以一经实施的饲养管理日程不要随意改变,特别是种禽产蛋期更要注意。
六、杂食性家禽属杂粮动物,水禽比陆禽(鸡、火鸡等)的食性更广,而耐粗饲。
鹅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能采食40多种动物饲料和20多种植物饲料。
鹅的肌胃发达,更能够充分利用植物性饲料。
第二章鹅的品种一、国内品种豁眼鹅豁眼鹅又名五龙鹅、疤拉眼鹅或豁鹅。
为中国鹅的白羽小型变种,1982年载入《中国家禽品种志》。
具有产蛋率高、就巢性弱的特点。
分布于山东莱阳市、辽宁省昌图县、吉林省通化市及黑龙江省延寿县等地。
1、体形外貌头有肉瘤,颈较长呈弓形,前驱高抬,体躯呈椭圆形,上眼睑有一个疤状缺口,即豁眼或疤拉眼,这是本品种最独特的外貌特征,少数颌下有咽袋,腹部偶有腹褶。
喙、肉瘤、胫、呈橘红色,虹膜蓝灰色,羽毛白色。
山东豁眼鹅颈较细长,腹褶较少,咽袋亦少;辽宁、吉林与黑龙江豁眼鹅体形稍大,多有腹褶和咽袋。
公鹅比母鹅体形稍大,有好斗性,叫声高而洪亮。
母鹅性情温顺,叫声低而清脆。
成年鹅体重,公鹅为4~4.5千克,母鹅为3.5~4千克。
2、生长与产肉性能因各地饲养条件不同,生长速度差异较大。
在半舍半牧条件下,初生重70~80克;30日龄480~513.7克;60日龄1479.9~1523.3克;90日龄公鹅1906.3~2468.8克,母鹅1787.5~1883.8克;5个月公鹅3250~4510克,母鹅2860-3700克。
肥鹅的屠宰率,公鹅半净膛率为78.3%~81.2%,全净膛率为70.3%~72.6%;母鹅分别为75.6%~81.2%和69.3%~71.2%;料肉比为2.76:1。
3、产蛋与繁殖性能性成熟期为180~200天。
除盛夏和严冬停产外,可全年产蛋。
半舍半牧粗放饲养条件下,年产蛋80~100枚。
如果采用全舍饲,夏防署冬防寒,喂全价饲料,可全年产蛋。
蛋重平均为118克,蛋壳白色。
繁殖期公母配比1:6~7,受精率为85%以上。
用火坑热水袋孵化法孵化受精蛋,孵化率为85%~90%。
雏鹅成活率90%~98%。
产蛋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二至第三年,第四年产蛋率下降。
种鹅利用年限为3年。
豁眼鹅就巢性较弱,醒抱也较快。
一般不用鹅抱孵鹅雏。
4、产肝与产羽绒性能成年鹅经21天人工填饲,平均肥肝重195.2克,达到出口等级的肥肝占67.7%。
成年鹅羽毛质量较佳,每只每次可活拔羽绒50~75克,含绒率平均为30.3%。
一次性屠宰取毛,公鹅纯绒为54克,毛片140克;母鹅纯绒60克。
毛片136克。
当年鹅90日龄前不能活拔毛,含绒量低。
一次性取毛屠宰以11月中下旬为宜,此时含绒量高,绒质也好。
二、国外品种1、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在20世纪40年代即以产蛋量高、繁殖力强而著称。
莱茵鹅体型中等,成年公鹅活重5~6千克,母鹅4.5~5千克。
全身羽毛洁白,雏鹅羽毛有灰黄色和黄色个体,6周龄时全身羽毛变白色。
喙、胫和蹼呈橘黄色。
种鹅成熟期较早,7~8月龄开产,年产蛋量50~60枚,蛋重150~190克。
受精率、孵化率高。
在适当的饲养条件下,肉用仔鹅8周龄体重达4.2~4.3千克,料肉比为2.5~3:1,适于大型鹅场大批生产肉用仔鹅。
产肥肝性能中等,一般填饲条件下肥肝重350~400克。
用朗德公鹅与莱茵母鹅杂交,杂交后代产肥肝性能显著提高。
我国引进的莱茵鹅,初生重公鹅102克,母鹅96克;8周龄时平均体重3.1千克,料肉比2.73:1,成活率99%;至12周龄时平均体重可达4千克。
2、.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省,是当今世界上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鹅种。
朗德鹅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在颈部接近黑色,胸腹部毛色较浅呈银灰色。
朗德鹅羽绒产量很高,对人工拔毛的耐受性强,每年拔毛2次,可产羽绒350~450克。
在法国通过杂交已获得白色朗德鹅,大大提高了羽绒价值。
成年公鹅体重7~8千克,母鹅6~7千克。
仔鹅生长快,8周龄活重可达4.5千克。
朗德鹅产蛋量低,母鹅年产蛋35~40枚,蛋重180~200克。
种蛋受精率不高,大多数情况下,受精率只有50%~60%。
在适当的填饲条件下,肥肝重700~800克,其缺点是肥肝太软,容易破碎。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引入该鹅种,除直接用于肥肝生产外,主要是作为父本品种与当地鹅杂交,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产肥肝性能。
我国引进的朗德鹅也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6周龄体重达3.7千克以上,3~4月龄达6.5千克以上。
对1188只鹅的饲养试验,经20天填饲,平均肝重为895.63克,料肝比为23.8:1,填成率95.7%。
第三章孵化与繁育第一节胚胎发育一、蛋的构造不同品种的鹅蛋,其形状、大小、色泽等方面虽不完全相同,但其构造却是相同的,既由蛋壳、内外壳膜、蛋白、蛋黄、系带、气室、胚珠或胚盘7个部分组成。
1、蛋壳是鹅蛋最外一层,由碳酸钙等矿物质和少量有机物构成。
硬壳起着包囊和保护蛋的内容物等作用。
一般鹅蛋壳的厚度为0.45~0.62毫米。
四川白鹅的蛋壳厚度为0.55毫米,锐端比钝端略厚,其厚度受遗传、季节、营养、生理等因素的影响。
在蛋壳的外表面有一层胶质的壳胶膜,起着防止细菌的侵入和蛋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蛋壳上有许多微小气孔,大小不一,数量以钝端最多,是胚胎气体交换和蛋内水分蒸发的通道。
四川白鹅蛋壳为整个蛋重的13.5%。
2、壳膜有内外两层,外壳膜紧贴蛋壳,内壳膜包围蛋白,内壳膜比外壳膜厚两倍左右。
两层壳膜上均有气孔,内壳膜上的气孔较小,可起到防止外界微生物的入侵和限制水分蒸发的作用。
3、气窒蛋在母鹅的输卵管内时内外壳膜贴在一起;蛋产出体外时,由于外界的气温低于体内温度,蛋的内容物发生收缩,内外壳膜在蛋的钝端互相分离形成一个空隙,叫气室。
气室有供给胚胎氧的作用。
种蛋越新鲜,气室越小,存放时间愈长,由于蛋内水分的蒸发,气室也就愈大。
因此,可根据气室的大小鉴别种蛋的新鲜程度。
4、蛋白为一种带粘稠性的白色半流体物质,呈碱性,含有许多营养物质,以满足胚胎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川白鹅蛋白占整个蛋重的53.8%。
5、蛋黄位于蛋的中央,是由一层卵黄膜包围的黄色的半流体物质,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四川白鹅蛋黄占蛋重的32.7%。
6、系带为蛋黄两端并与蛋的纵轴平行的螺旋扭曲物,起着固定蛋黄位置的作用,使蛋黄位于蛋的中央,不与壳膜相粘连。
7、胚珠或胚胎未受精的蛋在蛋黄表面有一个淡白色的小圆点,叫胚珠,是没有经过分裂的次级卵母细胞;受精后的蛋,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分裂形成内层透明、边缘混浊的胚盘,是胚胎生长发育的原始体、比胚珠略大。
二、胚胎发育和外形特征1、蛋的胚胎发育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卵细胞成熟后从卵巢脱落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受精后,开始胚胎的早期生长发育。
由于输卵管内温度适宜,受精卵在峡部开始细胞分裂;但受精蛋产出体外时,由于外界气温较低,胚胎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发育停止,说明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时间较短,发育仅是初步的。
卵化期中的胚胎发育在适宜的孵化条件下,基本停止发育的胚胎又开始发育,到成雏鹅出壳,此期间叫孵化期,为31天。
在孵化期过程中,胚胎主要依靠胚膜吸收蛋内的营养物质,并通过胚膜、气室和蛋壳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不断的新陈代谢,完成其发育过程,鹅胚在孵化期内的发育,大致分为4个阶段。
(1)内部器官发育阶段在鹅蛋孵化的第1~6天,外胚层形成皮体、羽毛、喙、趾、眼、耳、神经系统以及口腔和泄殖腔的上皮等;内胚层形成消化道和呼吸器官的上皮以及内分泌腺体等;中胚层形成肌肉、生殖系统、排泄器官、循环系统和结缔组织等。
(2)外部器官形成阶段在鹅蛋孵化的第7~8天,胚胎脖颈伸长,翼、喙、明显,四肢形成,腹部愈合,全身覆盖有绒毛,趾出现鳞片。
(3)鹅胚逐渐生长阶段在孵化的第19~29天,肺血管形成,尿囊及羊膜萎缩,卵黄囊吸入腹腔,呼吸转为肺呼吸,并出现啄壳。
(4)出壳阶段在鹅孵化的第30~31天,雏鹅纷纷破壳而出。
2、胚胎发育的主要外形特征第1天胚盘明显扩大,明区呈梨形或圆形,器官原基出现,胚盘出现原条。
第2天出现血管,心脏形成并开始搏动。
第3天羊膜覆盖胚胎头部,可见到卵黄囊血管区,似樱桃状。
第4天头部明显向左侧方向弯曲,与身体垂直,尾芽形成。
第5天喙、四肢、内脏和尿囊原基出现。
第6天肉眼可见到尿囊出现。
第7天胚体极度弯曲,初具鸟形。
第8天眼球大量沉积黑色素。
第9天出现口腔,尿囊明显增大。
第10天羽毛原基遍及头、背、胸、腹等部,尾部明显。
胚胎的肋骨、肝、肺、胃明显,四肢成形,趾间有蹼。
第11天胸腔愈合。
第12天背部出现绒毛,喙形成。
第13天喙开始角质化。
第14天尿囊在锐端合拢。
第15天前肢形成翼,外耳道形成。
第16天腹腔愈合。
第18天全身覆盖绒毛。
第20天眼睑合闭,头开始移向右下翼。
第23天大蛋白基本吞食完毕。
第25天蛋黄开始吸入腹腔,开始睁眼。
第28天蛋黄吸收完毕。
开始啄壳。
第29天开始出雏。
第30天大量出雏。
第31天出雏完毕。
第二节孵化条件一、温度温度是鹅胚胎发育最主要的因素。
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对于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适宜的孵化温度是鹅胚胎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正确掌握和运用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
孵化过程中给温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在给温范围内灵活掌握运用。
小型鹅种给温应稍低于中、大型鹅种;夏季室温较高时,孵化温度应低于冬、春季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