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

合集下载

鹅的孵化技术

鹅的孵化技术

鹅的孵化技术鹅的孵化技术是指将鹅蛋放入孵化器中,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使鹅蛋顺利孵化出小雏鹅的技术。

以下是鹅的孵化技术的主要内容:一、选蛋选好的蛋是孵化成功的关键。

选择健康、无病无虫、大小均匀、形状完整的蛋。

最好选择在产蛋期内,经过消毒处理后,存放在干燥通风处,温度控制在10℃左右。

二、预孵化将选好的鹅蛋放入预孵箱中进行预孵化处理。

预孵箱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盒子或者专门设计的设备。

预孵箱中需要保持恒定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胚胎发育。

一般情况下,预孵箱中温度应该控制在37.5℃左右,湿度应该保持在60%~70%之间。

三、进入孵化器经过预孵化后,将鹅蛋放入专业的孵化器中进行正式孵化。

对于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鸟类,需要根据其特点来设置相应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情况下,孵化器中的温度应该控制在37.5℃左右,湿度应该保持在55%~65%之间。

四、孵化过程中的管理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对孵化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每天需要检查一次温度和湿度是否正常,并对孵化器内部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此外,还需要注意通风和加水等操作,以保证鹅蛋能够顺利孵化出小雏鹅。

五、孵化成功后的处理当鹅蛋成功孵化出小雏鹅后,需要将其及时转移到育雏箱中进行养殖。

在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恒定温度和湿度,并给予适当的饲料和水源供应。

总之,鹅的孵化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又精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确保成功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鹅蛋的孵化率和小雏鹅的存活率,为养殖业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是我国传统的家禽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鹅养殖技术
1.选种:选用优良品种的鹅苗,具有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特点,能够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2.饲料:鹅的饲料应该以粗饲料为主,如玉米、豆饼、麦麸等,同时要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3.环境:鹅的生长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同时要注意保温,防止鹅受寒。

4.疾病防治:鹅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二、鹅养殖管理
1.规范化管理:鹅养殖要遵循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定期进行饲料、环境、疫苗等检查,确保鹅的健康生长。

2.科学喂养:鹅的喂养要科学合理,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和喂养量,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良。

3.定期清洁:鹅舍要定期清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防止疾病的发生。

4.加强疾病防治:鹅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实现鹅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蛋鹅是一种专门用于产蛋的鹅品种,具有产蛋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以下是一些蛋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 选择合适的场地:蛋鹅需要一个安静、干燥、通风良好的场地,最好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

2. 提供充足的饲料:蛋鹅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健康和产蛋,因此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

3. 保持环境卫生:蛋鹅的养殖环境需要保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防止疾病传播。

4. 加强管理:蛋鹅需要定期检查和治疗,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产蛋量下降、生病等。

5.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蛋鹅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来维持健康和产蛋,因此需要提供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6. 定期防疫:蛋鹅需要定期进行防疫,如注射疫苗、消毒等,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蛋鹅的养殖需要注意场地选择、饲料供应、环境卫生、管理、温度和光照、防疫等方面,以确保蛋鹅的健康和产蛋量。

蛋鸽的养殖技术

蛋鸽的养殖技术

蛋鸽的养殖技术蛋鸽,也被称为家鸽或者信鸽,是一种普遍被用于养殖和赛鸽的鸟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蛋鸽的养殖技术,并分点列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一、选择合适的蛋鸽品种:- 不同品种的蛋鸽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常见的品种包括中华雕、黑花斑、白耳、灰耳等。

选择合适的品种,需考虑其适应性、产蛋能力和观赏价值。

二、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 蛋鸽需要平衡的营养摄入,主要以谷物(如玉米、小麦)、豆类和油料为主食。

同时,可以适量添加鸽粟、酪蛋白粉等高蛋白饲料,以提高蛋鸽的生产性能。

- 注意饮水设施的清洁,确保蛋鸽可以随时饮水。

同时,可以添加一些饮水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有助于提高蛋鸽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

三、合理的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温度和适当的湿度,蛋鸽的理想舍鸽温度在15~30℃之间,湿度则在60%~70%之间。

夏季应保持通风,避免高温和高湿度对蛋鸽的不良影响。

- 为蛋鸽提供充足的空间,每对蛋鸽至少需要2-3平方米的空间。

同时,要注意舍鸽的干净卫生,经常清理鸽舍和更换鸽舍内的杂物。

四、培养良好的繁殖管理习惯:- 雌性蛋鸽每年可产蛋2-3次,孵化期为17-19天。

在繁殖季节,应提供适宜的鸽蛋孵化环境,如使用孵化器、维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等。

- 注意保护孵化出的雏鸽,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营养摄入,帮助其健康成长。

五、定期的健康检查:- 蛋鸽易患鸽病,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预防措施。

可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排虫和驱除外寄生虫等,同时注意观察蛋鸽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六、科学的选配和繁殖:- 为了提高蛋鸽的产蛋能力和赛鸽能力,可以进行科学的选配和繁殖。

根据蛋鸽的品种特点和优点进行合理的配对,以获得更好的后代。

以上就是蛋鸽的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点。

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培养良好的繁殖管理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科学选配和繁殖,可以帮助养殖者养殖出更健康、高产的蛋鸽。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
1.产蛋前的饲养管理
鹅产蛋前以粗饲放牧为主的,应提早补饲,每天喂2-3次,为开产打好基础。

一般在鹅产蛋前20天左右开始喂精料,大型鹅每天每只喂精料(玉米、高粱、麸皮和饼类)150-200克,粗糠100-150克,另外补喂0.4-0.5%的食盐和4.5%的贝壳粉。

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母鹅进人产蛋期后,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可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在不放牧时需喂大量青菜与牧草,并补喂精饲料2-3次,每次200-250克,以后随产蛋多少和体质情况建行凋整。

母鹅产蛋多在下半夜到上午9点之前。

因此,9点前不宜外出放牧,应在舍内补饲,让其交配、产蛋后再外出放牧。

放牧时如发现仍有不吃草,引颈鸣叫者,是要产蛋的表现,要立即赶回舍内产蛋。

产蛋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时要慢慢驱赶,防止跌伤造成在腹内碎蛋。

产蛋期,鹅舍周围与四角,应铺3-4厘米的软草或设专用产蛋箱,供母鹅产蛋用。

以上内容由收集整理,仅作为《蛋鹅饲养及管理技术》的参考资料;如果您有更好的农村实用技术,欢迎给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栏目投稿。

1。

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

蛋鹅的养殖技术及流程

四季鹅养殖技术一.为蛋鹅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清洁和消毒。

蛋鹅育雏完成后,可以再电站下进行放养.电站边上或附近空地处合理的建设鸭舍,作为蛋鸭下蛋的地方。

蛋鹅进电站放养前半个月,将鹅舍的地面、支架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地面附近的电站底座,把洗净的用具放入鸭舍,用0。

2%的百毒杀喷洒1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雏鹅进棚前2-3天再对房舍场地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一次,棚舍门口处应设消毒池。

2。

、温度、湿度:如果需要自己育雏,要注意育雏似的温度湿度。

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一旦外界温度不适,会影响成活率,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

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所用设备是否完好.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5℃的常温,在恢复常温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温. 垫料及保温。

3。

备好水盘、料盘.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4。

饲养密度:每群雏鹅以500羽为宜,应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和生长情况,不断高速饲养密度。

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平方米饲养18——25羽,7-15日龄每平方米12-15羽,15—21日龄7—10羽,以后随着鹅的不断生长,降低每平方米的饲养羽数。

二.育雏1。

育雏密度及湿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8~25羽,最好用高为35厘米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2. 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

春养蛋鹅精心管安全高产有保证

春养蛋鹅精心管安全高产有保证

经常 “ 噪鹅 ” , 即轻 轻驱 赶 鹅群 作 舍 内 圆圈运 动 。
6 留好公 鹅

将夹 生米 饭拌 点蛋 黄 , 散 在雏 鸭 身上 , 可 以吸 引其 互相 啄 食 , 或 米饭 在嘴 内嚼几 下 , 可 带点 甜 味 , 再
喷在 雏鸭 身上 , 以刺 激其食 欲 。

般 鹅群 可 利用 3 — 4年 , 要 选 留好公 鹅 。 因
2 . 3 开 食 技 法
草菜叶占 7 0 %的混 合 饲 料 , 其 中加 有 豆 饼 , 使 粗 蛋 白水 平 为 1 5 %~ 1 6 %, 每 天每 只喂 给 2 5 0 ~ 3 0 0 g ,
并 全 面供 应 足够 优质 粗 饲料 . 如秕 谷 、 干 草 粉等 。
如果 有 放 养 条 件 的 , 以放牧为主 , 适 当喂 少 量 精
体 质欠佳 , 要 加点热 水 , 适 当提高水 温 。 1 . 2 . 2 喷洒 温 水 将 雏 鸭 放 在潮 湿 的席 或 塑 料 布 上 ,塑料 布 四周 下边 用 竹竿 或 木条 稍 稍垫 起 , 使 水不外流 , 然 后 向雏 鸭 身 上 喷 洒 温 水 , 让 雏 鸭互 相 啄 食 身 上 的 水珠 , 水珠刺激鼻孔 , 打 喷 嚏 而排
料。
4 加喂 夜食 饲喂 时 , 可在 地上 放两 块 塑料
2 . 3 . 1塑料 布撒 料
晚上 喂食 是 提高 产蛋 率 重 要措 施 , 特 别 是 产 蛋前 期 和产 蛋期 一 定要 喂 夜食 .每夜 1 ~ 2次 , 可
年产蛋 4 0 ~ 8 O枚 。 5 舍饲 “ 噪鹅 ” 春季 母鹅 的饲养 仍 以舍 饲 为主 , 活动量 少 。 应

人工孵鹅的方法

人工孵鹅的方法

人工孵鹅的方法鹅是一种优质的食品禽畜,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提高鹅的养殖效益,人们采用了人工孵化的方法,以增加鹅苗的数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人工孵鹅的方法。

一、选种选种是人工孵化的第一步,只有选好了好种,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鹅苗。

选种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品种优良、体型健壮、性格温和的种鹅。

2、选取年龄在1-3岁之间、体重在4-6公斤之间的种鹅。

3、选取毛色漂亮、羽毛整齐、嘴巴干净的种鹅。

4、选择种鹅前,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二、孵化器的选择孵化器是人工孵化的关键设备,其选购要注意以下几点:1、孵化器的大小要适中,一般可容纳100-200只鹅蛋。

2、孵化器要具有自动控温、自动转蛋、自动加湿等功能。

3、孵化器的材质要坚固耐用,易于清洁和消毒。

4、孵化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要符合鹅蛋的孵化要求。

三、孵化前的准备工作在孵化前,要对孵化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毒,保证鹅蛋的健康孵化。

同时,还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将鹅蛋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热、受震。

2、在孵化前24小时,将鹅蛋放置于20℃左右的环境下,使其适应孵化器内的温度。

3、在孵化前,将孵化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进行调整,以符合鹅蛋的孵化要求。

四、孵化过程的管理孵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控制:孵化器内的温度要控制在37.5℃左右,不宜过高或过低。

2、湿度控制:孵化器内的湿度要控制在60%-70%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

3、转蛋管理:在孵化过程中,要定时进行鹅蛋的转蛋,以保证鹅蛋的均匀受热。

4、通风管理:孵化器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保证鹅蛋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五、孵化后的管理孵化后,要对鹅苗进行以下管理:1、保持温度:鹅苗出壳后,要保持温度在33℃左右,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2、喂食管理:鹅苗出壳后,要及时喂食,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3、饮水管理:鹅苗出壳后,要及时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鹅养殖技术一.为蛋鹅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1.清洁和消毒。

蛋鹅育雏完成后,可以再电站下进行放养。

电站边上或附近空地处合理的建设鸭舍,作为蛋鸭下蛋的地方。

蛋鹅进电站放养前半个月,将鹅舍的地面、支架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地面附近的电站底座,把洗净的用具放入鸭舍,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后,再按每立方米容积福尔马林液30毫升加15克高锰酸钾混合,关好门窗密闭后熏蒸24小时以上。

雏鹅进棚前2-3天再对房舍场地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一次,棚舍门口处应设消毒池。

2.、温度、湿度:如果需要自己育雏,要注意育雏似的温度湿度。

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一旦外界温度不适,会影响成活率,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进鹅苗前2天,在鹅舍铺好细木刨花、碎新鲜稻草等垫料。

准备好250瓦的红外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并检查所用设备是否完好。

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5℃的常温,在恢复常温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温。

垫料及保温。

3. 备好水盘、料盘。

水盘和料盘按5羽雏鹅配1个均匀摆放,调好高度。

4.饲养密度:每群雏鹅以500羽为宜,应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和生长情况,不断高速饲养密度。

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平方米饲养18——25羽,7-15日龄每平方米12-15羽,15-21日龄7-10羽,以后随着鹅的不断生长,降低每平方米的饲养羽数。

二.育雏1. 育雏密度及湿度。

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8~25羽,最好用高为35厘米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 挑选雏鹅。

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

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挑选时有以下几个要点:1)看眼。

眼睛要有神,眼流泪、干涩或瞎眼的不能买;2).听声。

听小鹅叫声是否清亮,声音沙哑的不能买;3)、动脚。

小鹅脚不仅要粗壮,还要看它的脚蹬动是否有力,脚软无力和拐脚的不能买;4)、摸脐。

脐部要柔软不碍手,脐发硬或大肚脐的都不能买;5)、看毛色。

羽毛要蓬松发亮,干结无光的不能买;6)、试翻身。

把小鹅仰面放(背朝下脚朝上)能立即翻起的是老鹅婆孵的,若仰面放,不能立即翻身起是当年留种的新鹅婆蛋孵的.3. 雏鹅的饮水和开食。

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锰酸钾水溶液和复合维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

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当雏鹅听到响声即站起来,头颈伸长、开始啄食,即可开食(一般在雏鹅出壳后20-25小时内),把准备好的小鹅专用饲料、切碎的嫩黑麦草、苦荬菜放入料槽,任其采食,对个别不会食料的雏鹅,人工驯食1~2次。

4.饲喂方法。

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

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

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龄起鹅舍内放入砂盘,保健砂砾以绿豆大小为宜。

5. 饲料和牧草。

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

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育雏期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2。

6. 光照和温度。

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

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

7. 分群、卫生及通风。

随着鹅体的长大,要进行分群。

随后视天气情况,如果适宜可大圈饲养,但每群最好不超过200只。

雏鹅在生长过程中,每天从身上抖落的皮屑、羽毛较多,可在每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抽风换气,没有条件的可短时间开窗开门换气。

勤扫栏舍,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同时搞好环境清洁卫生。

8 适时放牧:雏鹅初次放牧的时间,可根据气候而定,最好是在外界气温与育雏室温度接近时进行,通常热天是在出壳后3-4天,冷天是在出壳后10-15天进行初次放牧。

放牧前喂少量饲料,并让雏鹅在水池边草地上自由活动半小时,让其下水活动几分钟,再赶上岸让其自由活动,待毛干后赶回育雏室。

放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好头鹅和训练“语言信号”。

(2) 选好放牧场地,要求离鹅舍近,道路平坦、水质干净无污染、草嫩、噪音小。

(3)合理组群,放牧鹅群300-500只为宜,并且日龄相同。

(4)迟放早收,上午在草上露水干后放牧,下午收鹅时间早些。

20日龄后,雏鹅开始长大毛,即可全天放牧,只需晚上补饲一次。

9. 定期消毒育雏舍。

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10. 严格执行免疫计划。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免疫程序,及时、正确地进行免疫,加强雏鹅对疫病的抵抗力。

成年鹅的饲养1.鹅生长至4~10周龄,由于觅食消化、抗病很强,主要以放牧为主,结合补饲中鹅料,并且应离开育雏舍,转入生长鹅舍。

中鹅的放牧场地要有足够数量的青绿饲料,草质要求可比雏鹅低些。

鹅早出晚归以适应其多吃快拉的特点。

放牧和回舍时赶鹅速度要慢,特别是吃饱后的鹅。

中鹅常以野营为主,搭建棚舍以竹、木为好,棚舍要求建在水边高地,能避风遮雨即可。

45日龄以下的中鹅羽毛尚未长全,要避免雨淋,天气炎热的中午应让鹅在树阴下休息,防止中暑。

并做好定期驱虫工作。

2.一般每日饲喂4~5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

喂料时可把牧草切碎和精料拌和后放在食槽内,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精料可用自配料,其配方(%)为:玉米粉粒45,米糠15,麸皮10,豆粕22,鱼粉4,骨粉 1. 5,贝壳粉1.6,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0.5,食盐0.4。

3.配合料用量应随着饲养日龄逐日增加,牧草可切成1~2厘米长喂鹅。

如果没有水上运动场,饮水器内要不断清水,每天清洗2次。

生长鹅舍每天打扫1次,勤换垫草,遇晴天,可在运动场上加喂牧草,吃完了就添加,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安全,让鹅充分生长。

4.适当调整鹅群,将体弱幼小的鹅集中在一起,单独特殊照顾饲养。

对鹅群抽样称重,分析鹅生长情况。

若生长过慢,要找出原因。

饲养期28~60日龄为生长高峰期,60日龄以后,生长开始减慢,70日龄可将群鹅出售上市。

5.饲养员必须加强巡栏,注意观察鹅只状态,发现早期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

检查和发现病鹅的最适时间是每天早晨天刚亮、中午、深夜及两次喂料之间,此时鹅群正处于休息、睡眠中,病鹅容易表现出各种异常状态,易于发现刚病或有轻微病症的鹅。

6.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

能有效地控制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

7.仔鹅25日龄用吡喹酮10毫克/公斤体重驱绦虫。

如果仔鹅水草食得多,应全群服用驱虫药1次。

8.做好消毒工作,减少禽出败、黄曲霉菌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病鹅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常见病的防治(一)小鹅瘟1、症状。

该病可分为最急性、亚急性2种病型。

(1)最急性:原因突然死亡。

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

(2)亚急性: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鹅群,有精神、不吃食、下痢水便等现象。

一部分鹅会自愈。

2、防治措施。

(1)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

(2)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

对种鹅已经接种的,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也酌情注射弱毒苗。

(3)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二)禽霍乱1、症状。

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

鹅闭目呆立,不敢下水,饮水增多,精神萎糜,食欲废绝,下痢稀便似草绿色,体温在41℃~43℃,病程2天~3天,很快死亡。

2、防治措施。

(1)疫区应在该病流行之前彻底消毒,尽量避免该病再次发生。

(2)发现疫情及时治疗。

磺胺类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类药物都有良好效果。

一般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拌饲料,再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天~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三)鹅流行感冒1、症状。

病鹅表现为精神萎缩,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会污湿蓬乱。

2、防治措施。

(1)对1个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科学饲养管理。

(2)该病多发地可以注射灭活苗进行预防。

(3)对病鹅群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片效果较好,同时注意保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四)副伤寒鹅的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于雏鹅。

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

表现为腹泻、结膜炎、消瘦等症状,成年鹅症状不明显。

1、症状。

病鹅主要表现为下痢、粪如清水,病鹅日趋衰弱,食欲消失、腹泻,粪便污染后躯,干涸后封闭肛门,导致排粪困难。

2、防治措施。

(1)注意饲养管理,不喂腐败的饲料,患慢性病的种鹅要淘汰,常发地区从种蛋孵化起就应注意消毒,雏鹅要加强饲养管理。

(2)用敌菌净饮水、拌料效果好。

(五)鹅虱1、症状。

鹅虱吸食血液及羽毛、皮屑,还会伤皮肤,造成鹅生长发育缓慢,消瘦,成年鹅产蛋量下降。

2、防治措施。

(1)鹅舍要经常清扫,垫草常换。

鹅舍经常用0.2%的敌敌畏喷洒消毒。

(2)已有鹅虱的鹅可用0.5%的敌百虫粉剂喷洒羽毛中。

蛋鹅全期防疫程序:3日龄~7日龄:小鹅瘟高免血清0.5毫升/只肌注(按说明)。

40日龄:禽霍乱疫苗1毫升/只肌注。

120日龄:小鹅高免血清0.5毫升,禽霍乱病苗1毫升/只左右肌注。

种蛋的孵化及管理四季鹅的公鹅130天、母鹅110天性成熟开始有求偶交配现象,留种繁育应选择昂首挺胸、肉瘤高突、鸣声宏亮、生殖器健全的公鹅做种公鹅;选择胸宽下垂、肉瘤较低,性情温顺的母鹅做种母鹅,公母比例为1:4~5。

母鹅每月产蛋13枚~15枚开始恋窝停产,这时要做好孵化前的准备。

孵化箱可用砖砌成,也可用竹筐、塑料箱里面放入7厘米~8厘米厚的干草做垫料,每个孵化箱放置一个内装谷糠的圆袋,在母鹅孵化时圈住种蛋以防种蛋滚出母鹅的孵化怀抱,孵化箱前面放入一个水盆、食盆,让抱窝孵化的母鹅自由采食。

孵化期为28天~30天,大多数孵化的母鹅都会自行翻蛋,个别翻蛋不均匀的母鹅可人工辅助翻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