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绒山羊养殖技术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绒山羊养殖是一项重要的畜牧业产业,绒山羊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许多农户都把绒山羊作为重点养殖对象。
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管理、疾病预防、饲料配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就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进行论述,力求为从事绒山羊养殖的农户提供一些实用的养殖技术指导。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选址和场地准备是绒山羊养殖的第一步,选址要选择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尽量避开工业区、污染区和交通要道。
场地准备要做好排水工作,确保养殖场地不易积水,并清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二、种群选育种群选育是保证养殖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在正规的种群基地购买优质的种公羊和母羊,避免从私人和小散户处购买种羊,以免引发疾病传播和品种杂交等问题。
在选育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母羊的繁殖性能、体型和产羔情况,以及公羊的精液质量和遗传背景等情况,确保种羊的优质化和纯种度。
三、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绒山羊养殖的核心环节,包括饲料管理、定时定量喂养、饮水管理、疾病防治、定期驱虫、环境卫生等方面。
养殖户要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置饲料比例和种类,保证绒山羊的营养需求。
要定时定量地喂养绒山羊,避免短期内过量喂食或断食,导致绒山羊的生长和发育受影响。
要保证羊圈内的饮水设施清洁、水质清洁,确保绒山羊充足的饮水量。
在疾病防治方面,养殖户要加强对绒山羊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以免疾病传播。
定期对绒山羊进行驱虫,保持环境卫生和羊舍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四、繁殖管理繁殖是绒山羊养殖的重要环节,决定了产羔率和羊群的规模。
在繁殖管理方面,养殖户要掌握好母羊的发情期和孕期,确保母羊的正常发情和配种。
要注意母羊的干羔育苗和出生后羔羊的断奶时间,合理安排繁殖计划,提高羊群的繁殖效率。
在羔羊的保育和喂养方面,要特别注意羔羊的易感期,合理安排羔羊的保育和警戒,确保羔羊的健康成长。
最新圈养山羊的主要技术措施【动植物养殖】

圈养山羊的主要技术措施山羊圈养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方式养羊的新型养羊方式,可解决日益突出的农牧矛盾,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与放牧饲养相比,山羊生长快、出栏早、膘情好,出肉率较高,经济效益好。
根据我州实际,可采取如下措施圈养山羊:一、建造或改造圈舍。
根据养羊场地气候和地形实际情况,羊舍可建成单坡敞棚式或全封闭式,舍外设运动场。
为利于排水,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成5%斜坡状,铺砖或打混凝土。
舍内要求干燥、通风、冬暖夏凉。
羊舍面积成年羊1.5―――2平方米/只,怀孕母羊、哺乳母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稍大些。
运动场面积约为羊舍面积的2倍,设有饲槽和水槽,供羊自由活动、采食、饮水、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
二、生产和贮备饲料。
饲料的生产和贮备是圈养山羊的关键。
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种植人工牧草,每15―――20只羊种植一亩,牧草品种可选择一年生黑麦草单播,也可选择多年生黑麦草与红三叶草、白三叶草混播。
(2)种植青贮玉米,按每30―――50只羊种植一亩饲用玉米,在蜡熟期全部刈割青贮;也可利用采收后尚带绿色的玉米秸秆青贮,但营养较饲用玉米差。
(3)贮备玉米、豆粕等精饲料。
三、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合理分群,大小羊、公母羊分开饲养。
二是合理搭配饲料,粗饲料与精饲料的比例为育肥羊4∶1、妊娠羊5∶1、种公羊4∶1,青年羊6∶1。
三是合理饲喂,应少量多次,一般每天4次,每次所投饲料都应让羊能够吃光,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
四是供给足够清洁饮水。
五是让羊在运动场自由活动。
六是做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畜禽水产·养殖绒山羊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养管理技术要点保护水平。
五是集中驱虫要落实。
选择的牛只进入发酵床养殖前要进行一次集中驱虫,以减少寄生虫为害。
六是日常观察要细心。
在饲养管理中,要细心观察牛只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进行诊断治疗。
2.注意日粮搭配。
根据所饲喂牛只生长阶段、生产状况、营养需求的差异,科学搭配日粮。
应用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来设计饲料配方,合理配制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并适当添加一些促进消化吸收的益生菌类等,以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这样既满足了牛只生长需要,又减少了饲料浪费,还减少了臭气、臭味的产生。
3.注意适时跟进。
要配备必要的工具,随时留心观察,对排泄物集中的要及时人工疏散,对板结的垫料要及时疏松,对湿度过大的垫料要及时更换和添加干料,尽量使垫料的温湿度符合发酵床菌种的要求。
4.注意还田结合。
发酵床养牛,并非一些商家宣传的零排放、无污染。
所谓的“零排放、无污染”,实际上是转换成了“零存整取、集中排放”的形式。
一批牛出栏后,其垫料必须彻底清除和合理处理,否则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要按照饲养安排,根据垫料厚度、圈舍面积等,准备好相应的土地面积与合适的处理方式、方法,确保符合环保要求,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来源:吾谷新闻)绒山羊是一类以产山羊绒为主的山羊品种,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畜种资源,它是世界上产绒量高、绒纤维品质较好的品种。
由于各地区自然气候及管理方法的差异,绒山羊饲养过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给养殖户带来问题与困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羊舍选址羊舍建址要选择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和通风良好之处。
舍址应远离居民点或其他种畜、禽场及畜产品加工厂。
建舍材料可用木、石、钢、砖等,圈舍分布合理,总体应当符合冬暖夏凉的要求。
场内圈舍应包括明、暗两个部分,暗圈供羊群夜间栖息及遮挡风雨,明圈为羊群运动和采食之所。
两处可分开建造,也可连接在一起。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

论述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1. 引言1.1 绒山羊的基本介绍绒山羊,学名安哥拉山羊,是一种毛量丰富、质地柔软的珍贵动物。
其毛发被称为“羊绒”,是高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绒山羊起源于非洲安哥拉地区,后来被引进到世界各地进行养殖。
绒山羊外形娇小玲珑,体型修长,四肢短小,头部呈V形,眼大而有神,颈长细,毛色多样,有黑、白、棕、灰等色彩。
最具特色的是其毛发,柔软且有光泽,质地细腻,具有较高的保暖性和柔软度,被誉为“羊中珍品”。
绒山羊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可以在高寒地区生存,并能适应不同环境的饲养条件。
由于其毛发的珍贵性和经济价值,绒山羊养殖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成为了重要的养殖产业之一。
绒山羊是一种珍贵的动物资源,其毛发被广泛用于纺织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对绒山羊的科学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字数:211】1.2 绒山羊养殖的意义绒山羊养殖的意义在于其对于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绒山羊是一种优良的经济动物,其肉质鲜美,毛皮细腻,羊毛可用于纺织制品的生产,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通过科学养殖绒山羊,可以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
绒山羊养殖可促进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
绒山羊的饲养需要大量的牧草等饲料,这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带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绒山羊养殖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
绒山羊养殖对于地方环境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绒山羊是一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动物,其养殖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草场等资源,有助于改善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科学养殖绒山羊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意义。
2. 正文2.1 绒山羊的选种与繁殖绒山羊的选种与繁殖是绒山羊科学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选种是指在种羊繁殖中,根据母羊和公羊的生长性能、体型、毛色以及其他遗传性状,选择出具有优良品质和遗传优势的种羊,进行繁殖选育,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后代。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摘要】绒山羊是一种常见的饲养动物,其饲养管理技术对于养殖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饲料管理技术要点方面,需注意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保证绒山羊的健康生长。
在饮水管理技术要点方面,要确保干净、新鲜的饮水供应,以满足绒山羊的日常需求。
舍建管理技术要点涉及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通风良好、保暖防寒等方面的设计。
疾病防控技术要点包括定期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绒山羊疾病。
繁殖管理技术要点则包括正确的配种选择和关注母羊的孕期保健等方面。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帮助养殖户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为养殖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饲料管理、饮水管理、舍建管理、疾病防控、繁殖管理、总结。
1. 引言1.1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概述绒山羊是一种适应力强、生长快、繁殖力强的优质畜种,在中国的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绒山羊的生长速度、繁殖率和免疫力,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绒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中,饲料管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和定量供应可以保障绒山羊的营养需求,并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饮水管理技术也同样重要,保证绒山羊充足的清洁饮水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生长。
舍建管理技术也是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设计的舍建可以保证绒山羊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减少压力和疾病的发生。
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全面掌握和科学运用这些技术要点,才能确保绒山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增长。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详细分析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的各个要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饲料管理技术要点绒山羊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动物,饲料管理技术对于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绒山羊舍饲圈养技术要点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5期绒山羊舍饲圈养技术要点王志国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本溪117100摘要受封山禁牧政策的影响,绒山羊养殖方式由传统的放牧向舍饲圈养转变,但养殖户的科学饲养管理经验不足,造成养殖过程中绒山羊的生产和繁殖效率较低。
为此,本文从建造科学合理的羊场、提供营养均衡的日粮、加强日常饲养的管理、做好卫生与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绒山羊舍饲圈养技术的要点,供同行交流借鉴。
关键词绒山羊;舍饲;圈养收稿日期:2020-12-21王志国,男,1972年生,工程师。
绒山羊的科学健康养殖直接影响山羊绒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在绒山羊舍饲圈养过程中,必须根据绒山羊的生理特征,结合营养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内容指导绒山羊的科学养殖,这样才能生产出高产高质的畜产品,实现养羊业经济效益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统一。
1建造科学合理的羊场1.1科学选址第一,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区域,同时要求羊舍背风,羊场土质以沙壤土为佳,周边没有其他畜禽养殖场、医院、化工厂或居民聚集地。
第二,选择交通便利,电源水源便利的区域。
羊场不能紧挨主路,与主路之间的距离在500~1000m ,周边绿化环境较好,可以通过树木净化降低空气中致病菌的污染。
1.2合理建场1)羊场建有公羊、母羊、羔羊、育肥羊舍、病羊隔离舍、运动场、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兽医室、贮粪池等,将工作区和生活区分开,并设有独立的消毒区域,通过合理布局降低疾病传播。
每个羊舍内独立设置料槽和水槽,数量根据羊群密度进行合理调整,保障每只羊都有充足的饮水和采食[1]。
2)羊场可以选用半开放式,但要保障足够的面积和高度,一般每只羊的面积为1.5~2m 2即可。
羊舍可选用塑料暖棚搭建,夏季卷起塑料薄膜,加强通风,冬季再覆盖一层增加舍内保温性。
3)建立药浴池,由于绒山羊容易患体外寄生虫病,可以在建场时建立大小适宜的药浴池,入口端要有陡坡,出口端要建有斜坡滴流台,便于药液回流。
科学饲养绒山羊

科学饲养绒山羊绒山羊是以产绒为主的山羊品种,其被毛由2层组成,外层毛粗而长称为粗毛,内层毛细而短称为绒毛即羊绒。
羊绒不同于羊毛,它具有纤维细、轻柔、保暖、美观、手感好等优点,被人们誉为“软黄金”。
绒山羊分布在世界上20几个国家和地区,约有40个品种,其中85%以上分布在亚洲地区。
我国列入品种态的绒山羊品种有3个,分别是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和河西绒山羊。
一、饲养管理绒山羊抗病力强,饲料来源广泛,适合山区及农牧区饲养。
(1)圈舍绒山羊耐寒冷,忌潮湿,怕闷热,因而需建冬暖夏凉的圈舍。
圈舍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干燥、水源清洁、接近放牧地或饲草料地的地方。
圈舍的建筑最好选择砂石砖瓦结构,坐北朝南方向,北部建平舍,南部建敞圈。
平舍面积50平方米左右,北部后墙留通风窗,南部敞开与敞圈相连。
敞圈面积为平舍面积的2倍~3倍。
冬季寒冷时可在敞圈上搭玉米秸或盖塑料布等防寒;夏季炎热时,可以敞圈上搭树枝、草帘遮荫。
b、饲养绒山羊饲料来源极为丰富,如农作物秸秆、茎叶、嫩枝叶、饲草均可作为饲料,故绒山羊的饲养可以常年放牧为主,每50只左右为一群,公母羊分群放牧。
春季羊只较瘦弱,母羊亦在怀孕后期或临产期,因而放牧要慢,不可让羊因贪吃青草而“跑青”,过多消耗体力。
夏季气温较高,放牧要早出晚归,中午卧晌休息。
如遇雨天,应在羊毛晾干后才能进圈。
秋季气温适宜,牧草营养价值高,要延长放牧时间,抓好秋膘。
此期间早晨露水较大,可晚出晚归,中午少卧晌或不卧。
冬季天气寒冷,要减少放牧时间。
对怀孕母羊、种公羊、瘦弱羊要补喂玉米、豆粕、麸皮等精料和饲草、青贮饲料。
在绒山羊的饲养过程中,还要注意饮水和啖盐,夏季每天饮水3次~4次,啖盐1次,每次8克~10克;冬季每天饮水1次~2次,啖盐每周2次。
二、繁殖绒山羊5月龄~6月龄性成熟,1岁半初配。
一般在秋季发情配种,配种方法可选择自由交配、人工辅助交配和人工授精。
自由交配是在母羊群中按1:30放入种公羊,让其自由交配。
陕北白绒山羊 舍饲养殖技术 技术标准

陕北白绒山羊舍饲养殖技术技术标准
陕北白绒山羊是我国珍稀的家畜品种,因其肉质鲜美、毛皮珍贵,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青睐。
下面就介绍一下舍饲养殖中的技术标准。
1. 圈舍建设
(1)圈舍面积应根据饲养数量合理规划,一般为2-3平方米/只。
(2)圈舍内部温度控制在5-25℃,通风要求清新,避免内部积尘。
(3)圈舍设备应齐全,设有喂食槽、饮水槽、运动场等。
2. 饲料与饮水
(1)饲料以草料为主,但要注意草料的新鲜程度与干湿适宜,以免发霉、腐烂等。
(2)饲料的采食要均匀,避免浪费或营养不均。
(3)饮水应清洁无污染,每天定时更换并清洗饮水器。
3. 健康管理
(1)定期进行毛色、眼睛、耳朵、牙齿等方面的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定期注射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3)严格控制饲料,避免过度喂养,注意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通过对陕北白绒山羊的舍饲养殖技术要求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养殖操作规程,确保羊只的健康成长及肉质品质的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圈养绒山羊养殖技术探索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绒山羊养殖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圈养绒山羊养殖技术及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柳林县圈养绒山羊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202-01
一、前言
我国的畜牧业总产值中,绒山羊处于重要地位。
但是绒山羊的过快发展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只有通过改变过去的放牧形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圈养绒山羊养殖技术进行探索。
二、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绒山羊养殖现状
最近几年,山西省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是畜牧业产值迅速发展,但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柳林县位于吕梁山的中部偏西侧,处于黄河中游地段,过去的柳林县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绒山羊的主要产区。
长期以来,大面积无牧与局部山羊相对重牧的农业产业格局,导致区域内整体农业生态平衡失调,致使林草地大面积萎缩,生态体系由质量失调演变到功能失调,地表高度无机化,进而完全丧失温度、湿度调节能力,水份养份的积累和再生能力,持续干旱与风沙等恶劣气候严重制约了山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就柳林所在黄河晋陕大峡谷所属区域而言。
农业滞后、农民贫困的直接原因是:土地资源贫乏,农业生产先天不足;气候环境恶
劣,种植业产量低而不稳;加工业滞后,农民增产不增收。
针对这一问题,柳林县委、政府充分抓住国家中西部地区生态林草地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煤焦业拉动的县财政快速增长的先足条件,以工补农,加大地方财政对种草养畜的支持力度,以草畜生态平衡为基础,发展草地畜牧业,1998年以来,利用社会闲散资金配合退耕还林(草)项目,着力开发草食畜牧业,发动农民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坡地苜蓿、自然草坡种灌等饲草资源,发展以家庭为载体的小规模西门达尔牛养殖和圈养山羊,并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促使全县种草业和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
但是因为传统思想影响,圈养绒山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大多数牧民认为圈养会提高养殖成本,产出的羊绒质量和产量都不好等。
针对这种情况,圈养绒山羊技术应该进一步推行,促使牧民能够认识到圈养绒山羊的益处,同时相关技术部门也应该进一步提高圈养技术并扩大宣传。
三、圈养绒山羊养殖技术
1.圈养棚舍的建设
绒山羊的棚舍应该是带有顶棚,这样可以防风防雨雪天气。
还应该保证一面是敞开式的,并且配备可以活动的场地。
棚舍的地点选择在地势比较高,气候较为干燥的区域,避风朝阳、排水通畅、地下水位较低的位置为佳,这样也对日常饲养和管理有好处。
根据圈养规模来确定棚舍的面积,一般情况下,棚舍面积在60平米到100平米区间,可以饲养30只绒山羊;棚舍面积在150平米到200平米区间,可以饲喂50只绒山羊;棚舍面积在200平米到400平米,
可以饲喂100只绒山羊。
绒山羊的活动场所的面积大约是棚舍面积的2倍到3倍。
2.草料调配
绒山羊如果是散养,也就是允许放牧的前提下,就可以随意在草场上采食,这样可以自己获取到利于自身成长和发育等所需营养,因此,极少会出现缺少某些营养而导致的疾病状况。
但是圈养就不同了,对于草料饲料中的应养成分要合理进行调整和配合,如果搭配不够合理,就很可能造成绒山羊缺乏营养物质导致疾病发生,对绒山羊生长和发育等多个方面都有负面影响。
因此,想更好的确保绒山羊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以及最大程度的发挥生产性能,圈养绒山羊的草料营养的合理配置是重要技术的一种。
2.1针对基本饲草基地健全的建立,对于在饲草基地推进绒山羊的圈养具有很总要意义。
根据调差数据分析得出,平均一只羊需要0.73亩饲草地,这样基本能满足需求量。
最近十年以来,柳林县平均每年人工增加草地一万亩左右,预计到2017年年末能够达到43万亩人工草地,基本能满足31万只羊的草料需求。
2.2如果按照以往的散养放牧,绒山羊就能自由的饲草进行采食,因此能够摄取到丰富种类的营养物质。
在大力对圈养方式推广之前,首先要积极号召农户尽量在粗饲料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调控,以此来让营养物质更为丰富。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使用圈养方式饲养绒山羊之后,要保证饲草种类至少五种,并且搭配有灌木树叶、豆科类牧草等,这样能够一定程度的提高饲草的营养含量。
饲料中掺杂树叶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营养含量,尤其是柳树叶,柳树叶中含有柳叶黄铜生物活性物质,并且含有一定的生长因子,与农作物的秸秆进行搭配使用能够更好的达到绒山羊对饲料的营养
要求。
每年的十月到下一年的四月称之为枯草阶段,绒山羊的生产如配种、产羔、绒毛声场和抓绒等都要提高营养供应。
所以材料的营养搭配很重要:一般为青干草和青贮饲料、农作物秸秆、精料以及树叶等,其中青干草和农作物秸秆比例较大,占比为百分之四十。
本年五月到九月是青草阶段,此阶段适合绒山羊产后进行恢复。
草料搭配建议是:牧草、精料、灌木树枝和青饲料作物,其中牧草占据的比例较大,高达75%,而灌木树枝占据五个百分点。
3.日常管理
整群工作也很重要,根据羊的公母、大小和体质等特性进行分群,并且对所有羊进行编号管理。
羔羊应该适时断奶和去势,并且采取一些强化措施。
而配种、剪毛、产羔和药浴等都要集中进行和管理。
还要保证圈舍的清洁,经常打扫并且按时效度。
四、圈养绒山羊应该注意的问题
1.优良品种的选择
尽量选择品种优良的绒山羊,例如辽宁的绒山羊,产绒毛量较多并且质量好,尽量保证羊群数量少,但是质量精。
但是如果想提高绒山羊的肉量就要选取出肉率高并且体型偏大,而且饲料的报酬较高的品种进行喂养,这样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重视绒山羊的运动
绒山羊喜好运动、爱爬山,但是圈养绒山羊的却不能满足要求,所以需要留有一定的运动空间,定期安排绒山羊运动。
一般是要求一天要运动两次以上,每一次维持5公里以上,运动方式可以是走或是跑。
3.强化疫病防控工作
圈养绒山羊因为在舍中时间比较长,羊只密度较大,绒山羊个体之间容易传染患病,因此,饲养人员应该加强绒山羊的疫病防控工作。
圈养棚舍应该符合防疫标准,和外界需要存在一定的距离。
绒山羊的易患病要进行预防接种,例如口蹄疫、羊快疫、羊肠毒血病等。
如果发现了异常绒山羊,应该及时隔离、治疗。
还应该定期打虫,保持良好的肠胃环境。
五、结束语
总之,圈养绒山羊应该得到大力推行,农户在掌握圈养技术基础之上,多注意平时观察,及时发现错误、总结经验,相信我国的绒山羊行业才会健康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朱伟东;绒山羊的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09年05期.
[2]丁吉章;郝连声;房德文;马吉芳;顾世娟;刘青;葛希云;陈晓红;张云玲;绒山羊冬春季节饲养管理七要点[j];吉林农业;
2009年06期.
[3]闫序君;绒山羊的饲养要点[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