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聚氨酯固化剂计算办法
各种树脂固化剂添加计算公式

各种树脂固化剂添加计算公式树脂固化剂是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胶粘剂等领域的材料。
它通过与树脂混合,使树脂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耐候性、耐磨性等。
本文将介绍树脂固化剂的分类、性能以及添加计算公式,旨在为从业者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
一、树脂固化剂概述树脂固化剂是一种与树脂共同作用,使树脂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提高树脂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等性能,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固化剂至关重要。
二、树脂固化剂的分类与性能1.胺类固化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低收缩性,但耐热性较差。
2.酮亚胺类固化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优异的耐化学品性能。
3.酸酐类固化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但加工性能略差。
4.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
三、树脂固化剂添加计算公式树脂固化剂的添加量通常根据树脂的类型、性能要求以及成本考虑。
添加计算公式如下:添加量(%)=(所需性能指标-树脂原有性能指标)/固化剂性能指标×100%例如,若要提高树脂的硬度,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所需的固化剂添加量。
四、添加树脂固化剂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固化剂:根据树脂的性能要求和应用环境,选择对应的固化剂。
2.合理控制添加量:按照计算公式添加固化剂,同时考虑成本和性能。
3.混合均匀:在添加固化剂前,确保树脂和固化剂充分搅拌均匀。
4.注意操作条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适当减少固化剂的添加量。
五、实例分析与应用以建筑行业为例,选用酮亚胺类固化剂制备环氧地坪涂料。
根据计算公式,确定固化剂添加量为5%。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树脂、固化剂、颜料等原料按比例混合,经过搅拌均匀后,涂刷在地坪表面。
经过固化后,地坪涂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硬度。
总之,树脂固化剂在各类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环氧AB胶固化剂概述

环氧AB胶固化剂概述环氧AB胶固化剂概述2010年07月12日常用环氧树脂固化剂有脂肪胺、脂环胺、芳香胺、聚酰胺、酸酐、树脂类、叔胺,另外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紫外线或光也能使环氧树脂固化。
常温或低温固化一般选用胺类固化剂,加温固化则常用酸酐、芳香类固化剂。
2、固化剂的用量(1)胺类作交联剂时按下式计算:胺类用量=MG/Hn式中:M=胺分子量Hn=含活泼氢数目G=环氧值(每100克环氧树脂中所含的环氧当量数)改变的范围不多于10-20%,若用过量的胺固化时,会使树脂变脆。
若用量过少则固化不完善。
(2)用酸酐类时按下式计算:酸酐用量=MG(0.6~1)/100式中:M=酸酐分子量G=环氧值(0.6~1)为实验系数3、选择固化剂的原则: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的性能影响较大,一般按下列几点选择。
(1)、从性能要求上选择:有的要求耐高温,有的要求柔性好,有的要求耐腐蚀性好,则根据不同要求选用适当的固化剂。
(2)、从固化方法上选择:有的制品不能加热,则不能选用热固化的固化剂。
(3)、从适用期上选择:所谓适用期,就是指环氧树脂加入固化剂时起至不能使用时止的时间。
要适用期长的,一般选用酸酐类或潜伏性固化剂。
(4)、从安全上选择:一般要求毒性小的为好,便于安全生产。
(5)、从成本上选择。
(三)、改性剂的选择改性剂的作用是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鞣性、抗剪、抗弯、抗冲、提高绝缘性能等。
常用改性剂有:(1)、聚硫橡胶:可提高冲击强度和抗剥性能。
(2)、聚酰胺树脂:可改善脆性,提高粘接能力。
(3)、聚乙烯醇叔丁醛:提高抗冲击鞣性。
(4)、丁腈橡胶类:提高抗冲击鞣性。
(5)、酚醛树脂类:可改善耐温及耐腐蚀性能。
(6)、聚酯树脂:提高抗冲击鞣性。
(7)、尿醛三聚氰胺树脂:增加抗化学性能和强度。
(8)、糠醛树脂:改进静弯曲性能,提高耐酸性能。
(9)、乙烯树脂:提高抗剥性和抗冲强度。
(10)、异氰酸酯:降低潮气渗透性和增加抗水性。
(11)、硅树脂:提高耐热性。
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

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
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
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使用时需要与固化剂混合配比,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一般情况下,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按重量比进行配比,其比例通常在100:20至100:60之间。
具体来说,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配比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着重考虑成本和性能的比例:
100:40~50:这个比例可以平衡性能和成本,因为胺固化剂价格较贵。
100:30:此比例可以提高强度,并且降低粘度,但会牺牲一定的耐化学性能。
100:60:此比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会牺牲一些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100:20:此比例可以提高化学稳定性,可耐高温和抗水解性强,但会牺牲一些机械性能和流动性。
总之,不同的配比比例对环氧树脂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配比比例可以更好地满足产品性能和成本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可能需要不同的比例,因此在使用前最好查看产品说明书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环氧树脂调色用量计算公式

环氧树脂调色用量计算公式在进行环氧树脂调色时,正确计算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合适的用量可以确保色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掌握环氧树脂调色用量计算公式是非常必要的。
环氧树脂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材料,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等领域。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对环氧树脂进行调色,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正确计算环氧树脂调色用量,可以确保所调制的颜色与客户要求一致,同时也可以避免浪费材料和成本。
环氧树脂调色用量的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颜料用量、固化剂用量、溶剂用量等。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计算公式。
1. 颜料用量计算公式。
环氧树脂的颜色通常是通过添加颜料来实现的。
颜料的用量计算公式如下:颜料用量(kg)=(环氧树脂总重量固化剂用量)×颜料配方中颜料的质量分数。
在计算颜料用量时,需要注意颜料的质量分数,即颜料在配方中所占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颜料的质量分数由客户需求和产品性能要求决定。
根据颜料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颜料用量。
2. 固化剂用量计算公式。
环氧树脂通常需要添加固化剂来实现固化反应,从而形成坚固的材料。
固化剂的用量计算公式如下:固化剂用量(kg)=(环氧树脂总重量颜料用量)×固化剂配方中固化剂的质量分数。
在计算固化剂用量时,同样需要考虑固化剂的质量分数。
固化剂的质量分数通常由产品性能要求和固化反应的需要决定。
根据固化剂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固化剂用量。
3. 溶剂用量计算公式。
在环氧树脂调色过程中,有时需要添加溶剂来调节颜料和树脂的粘度,以便实现更好的涂装效果。
溶剂的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溶剂用量(kg)=(环氧树脂总重量颜料用量固化剂用量)×溶剂配方中溶剂的质量分数。
在计算溶剂用量时,需要根据产品的涂装要求和工艺要求确定溶剂的质量分数。
根据溶剂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溶剂用量。
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最佳配方

环氧树脂一般和添加物同时使用,以获得应用价值。
添加物可按不同用途加以选择,常用添加物有固化剂、改性剂、填料、稀释剂、其它。
其中固化剂是必不可少的添加物,无论是作粘接剂、涂料、浇注料都需添加固化剂,否则环氧树脂不能固化。
由于用途性能要求各不相同,对环氧树脂及固化剂等添加物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环氧树脂的选择1、从用途上选择作粘接剂时最好选用中等环氧值(0.25-0.45)的树脂,作浇注料时最好选用高环氧值(0.40)的树脂;作涂料用的一般选用低环氧值(<0.25)的树脂。
2、从机械强度上选择环氧值过高的树脂强度较大,但较脆;环氧值中等的高低温度时强度均好;环氧值低的则高温时强度差些。
因为强度和交联度的大小有关,环氧值高固化后交联度也高,环氧值低固化后交联度也低,故引起强度上的差异。
3、从操作要求上选择不需耐高温,对强度要求不大,希望环氧树脂能快干,不易流失,可选择环氧值较低的树脂;如希望渗透性好,强度较好的,可选用环氧值较高的树脂。
二、固化剂的选择1、固化剂种类:常用环氧树脂固化剂有脂肪胺、脂环胺、芳香胺、聚酰胺、酸酐、树脂类、叔胺,另外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紫外线或光也能使环氧树脂固化。
常温或低温固化一般选用胺类固化剂,加温固化则常用酸酐、芳香类固化剂。
2、固化剂的用量(1) 胺类作交联剂时按下式计算:胺类用量=mg/hn式中:m=胺分子量hn=含活泼氢数目g=环氧值(每100克环氧树脂中所含的环氧当量数)改变的范围不多于10-20%,若用过量的胺固化时,会使树脂变脆。
若用量过少则固化不完善。
(2) 用酸酐类时按下式计算:酸酐用量=mg(0.6~1)/100式中:m=酸酐分子量g=环氧值(0.6~1)为实验系数万祺新材料主营产品:环氧树脂、氨基类树脂、醇酸类树脂、丙烯酸树脂、饱和聚酯类树脂、PU固化剂、水溶性树脂等。
广泛应用领域有地坪涂料,油漆,胶黏剂,电子电器,建筑加固,磨料磨具,美缝剂,木器家具,工业防腐等。
聚氨酯配方计算范文

聚氨酯配方计算范文聚氨酯材料是一种高性能的合成树脂,常用于涂料、胶黏剂、弹性材料等领域。
聚氨酯的配方计算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计量,以确保所得到的聚氨酯满足特定的要求和性能。
一般来说,聚氨酯配方包括聚醚、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交联剂等主要成分。
下面,我们将以涂料为例,来讨论聚氨酯配方的计算。
首先,确定所需的聚氨酯涂料的性能参数,例如硬度、耐磨性、耐候性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聚氨酯配方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和种类。
1.聚醚、聚酯和多元醇的选择:根据所需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聚醚、聚酯和多元醇。
聚醚和聚酯可以提供涂料的弹性和耐磨性,而多元醇可以提供涂料的硬度和耐候性。
根据具体需要,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聚醚、聚酯和多元醇。
2.确定主链结构:根据所使用的多元醇种类和比例,确定聚氨酯的主链结构。
例如,选择一种聚醚作为多元醇时,聚氨酯的主链将是醚结构。
3.确定异氰酸酯:根据所需的性能要求和聚氨酯的主链结构,选择合适的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是与多元醇反应生成聚氨酯的关键原料,它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聚氨酯涂料的性能。
4.确定交联剂:根据所需的耐磨性和耐候性要求,选择合适的交联剂。
交联剂能够使聚氨酯形成3D网络结构,提高涂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5.计算比例:根据所选择的聚醚、聚酯、多元醇、异氰酸酯和交联剂的性质和所需的性能要求,计算它们的比例。
比例的计算可以通过试验和经验来确定,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型进行辅助计算。
6.混合和反应:根据计算得到的各种成分的比例,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反应。
反应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聚氨酯配方和反应体系来确定,例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
通过以上计算和配方步骤,可以得到满足特定性能要求的聚氨酯涂料。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配方计算中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因素,例如固化剂、稀释剂、抗氧化剂等。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配方计算。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完整版

术语及计算方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68PNN]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Lh对聚醍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轻值在聚酯或聚醴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疑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疑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疑值系指校正瓮值,B|J:羟值校正二羟值分析测得数据+酸值瓮值校正二羟值分析测得数据-碱值对聚瞇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瓮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疑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疑值为224.0,水份含量0. 01%,酸值12,求聚酯疑值疑值校正二224. 0+1. 0+12. 0=257. 03.疑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疑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0H%表示。
疑值二疑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X 33例,聚酯多元醇的0H%为5,求疑值疑值二0H%X33二5X33二1654.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56. 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醴疑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CH:CHzOHHN<?CH:CH:OH分子式中,N原子量为14, C原子量为12, 0原子量为16, H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 X12+2 X16+11X 1=1055.异氤酸基百分含量异貳酸基白分含量通常以NC0%表示,对纯TDI、MDI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式中42为NCO的分子量对预聚体及各种改性TDI、MDI,则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得。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PU 资料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
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
2.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
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酸值 羟值校正 = 羟值分析测得数据 - 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
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
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水份含量%,酸值12,求聚酯羟值 羟值校正 = + + = 3.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
羟值 = 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 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 羟值 = OH% × 33 = 5 × 33 = 165 4.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
(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羟值官能度分子量10001.56⨯⨯=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
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
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 CH 2CH 2OH HN < CH 2CH 2OH分子式中,N 原子量为14,C 原子量为12,O 原子量为16,H 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 5.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 、MDI 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树脂聚氨酯固化剂计
算办法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环氧树脂-P U树脂固化剂配比计算方法1、胺类固化剂
w(100 质量份数树脂所需胺固化剂质量份数)/% =(胺当量/环氧当量)*100 质量份数树脂 =(胺的分子质量*100 质量份数树脂)/(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当量) =(胺的分子质量/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值 =(胺的分子质量/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基质量百分数/环氧基分子质量)
2、低相对分子量聚酰胺用量计算
低相对分子量聚酰胺产品指标说明中常用“胺值“这一指标衡量氨基的多少,陈声锐认为,这不能正常正确反映活泼氢原子的数目,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胺值作为计算聚酰胺用量的依据。
对于典型的聚酰胺,可以用下式计算用两。
w(聚酰胺)%=(56100/胺值*f )*环氧值 n-3式中:56KOH(*10 mol) f -------------系数,f =(n+2)/(n+1),n 为多亚乙基多胺中 CHCH —的重复数减去 1 n n 2 2 3、酮亚胺用量计算
W(酮亚胺)%=(固化剂当量/环氧当量)*100
这里的“当量“系指酮亚胺和水完全反应时相当
有时在厂家产品规格说明书上除了给出“当量“外,还会给出“有效胺含量“系指酮亚胺和水完全反应时游离出来的反应性多胺(以体积或质量的分数表示)。
4、曼尼期碱用量计算
酚、醛和胺缩合反应制得的产物成为曼尼期碱。
经典的曼尼期碱是由苯酚、甲醛及乙二胺反应制得,应用亦普遍。
按下式计算出的固化剂的量与按最大粘接强度决定的用量彼此很吻合。
Q=~K
式中,K 为环氧树脂中环氧基的质量分数,%。
5、酸酐固化剂用量计算
当使用一种酸酐固化剂时:W(酸酐)%=C*(酸酐当量/环氧当量)*100
式中:酸酐当量=酸酐的分子质量/酸酐基的个数 C 为修正系数,场合不同采用不同的数值 C= , 一般的酸酐
,使用含氯酸酐,或使用辛酸亚锡等有机金属盐;
,使用叔胺作固化剂;
使用两种酸酐混合物固化环氧树脂时
1)将环氧当量换算成环氧值
2)按混合比求出混合酸酐中每种酸酐的当量
3)求 100g 混合酸酐的当量
4)求出 100g 环氧树脂所用酸酐量
PU产品中 PU 固化剂与PU 含羟基组份配比、配量的计算方法
1 计算公式
OH 值 42×100
PU 固化剂需要量= ———×—————×(NCO/OH 比)
561 NCO%
式中: OH 值——PU 含羟基树脂羟值,mgKOH/g
561——常数
42——NCO 当量
100——PU 含羟基树脂设定固体量
2 羟值(mgKOH/g)、羟基百分含量(%)、羟基当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羟基百分含量=(17/羟基当量)×100
羟值=33×羟基百分含量
3 PU 聚酯漆中含羟值树脂占 62%(该树脂不挥发份为 70%,固体羟值为 120),要求计算 100
份 PU 聚酯漆应配 NCO%为 9的 PJ01-50 固化剂多少(设计要求 NCO:OH为 :1)
代入计算公式
120 42×(100×70%×62%)
PJ01-50 固化剂配量= ——×————————————×= 份
561 9
即应配 NCO%为 9的 PJ01-50 固化剂份。
注:一般因考虑固化剂与溶剂中、空气中、主漆中存在的水份的副反应;NCO/OH 一般≥为宜。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