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花季,走过雨季--中学生恋爱》教学设计心理健康

《走过花季,走过雨季--中学生恋爱》教学设计心理健康
《走过花季,走过雨季--中学生恋爱》教学设计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设计

《走过花季,走过雨季--中学生恋爱》

【课程标准分析】

学校开展一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依据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该纲要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

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

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的烦恼有

来自于自我的认识,人生的设计,以及学习方面的压力,同时更有人际交往中的烦恼,尤其

是青春期与异性的交往。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性意识也随之觉醒。18 岁以前的青少年应该不应该谈恋爱?对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在的事实是,无论社会对这问题的态度是怎样的,都无法掩盖越来越高的青少年恋

爱比例。他们的感情纯洁、美丽,但这并不是爱情,不但经历不起风雨,还因为受社会上的

不良影响,在感情上把握不住分寸,故常常不自觉地陷入“早恋”的烦恼之中,这会给他

们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困惑,影响其学业和自身的发展。因此,清醒看待并处理好萌发的感情,把握好男女交往的尺度,对高中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教材分析】

交往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学生人际交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异性关系。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高中生已从异性疏远期转向异性亲近期发展,他们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的举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他们都有了解对方、接近对方的欲望,希望异性同学注意自己、喜欢自己。这种少男少女的互相欣赏、相互喜迎,是走向成熟的表现。良好的异性交往会对青少年的身心与学习有促进作用,即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异性效应”,它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这个心理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利用。

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心理健康校本教材。本课程通过“绿鹅”故事,让同学们意识到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爱慕是正常的事情,是人之本能。一个关于“心情故事”的中学生的

爱恋是如此的美丽和短暂,在同学中展开“是否赞同中学生恋爱”的大讨论,在辩论中促进学生自身的认识,同时升华主题,中学生恋爱要做好失恋的准备,点明主题。

【教学建议分析】

教学内容上:

一起欣赏了一个关于中学生爱情的“心情故事”,这为后来对学生的大讨论,奠定基础。本课的重点是“你是否赞同中学生恋爱”学生在大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深化认识,本课的难点是通过对中学生恋爱的分析,来调整异性交往过密,以及两性间理智的对待“情色恋情”。教学方法上:

采用讨论法和游戏法体验法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是“助人自助”,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尤其在“你赞同中学生恋爱吗?”环节,学生讨论越充分,暴露的内心信息越多,教师就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爱情水”交换环节鼓励学生多多交换,然后观察交换后的结果,并谈体会。教师态度上:

保持中立、引导至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认识到,爱慕异性、关注异性是正常的;认识青春期恋爱的“利” 与“弊”;了解中学生的恋情存在极大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

调整自己与异性交往的距离,增强交往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能理智地的处理好自己的“青色”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堂活动,疏导同学们的内心压抑;舒解与异性交往中的烦恼情绪识,能积极心态应对恋爱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游戏体验。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讨论分析法和游戏体验法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又吸引了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同时通过直接感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教学准备】PPT心情日记”图片爱情水

【辅导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活动体验

辅导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

首先调查学生中展开调查:

调查中学生与异性相处中的烦恼,有的同学认为是件丢人的事情,有的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疲力竭,耽误了学习;有的同学迷茫不知所措,, ,课前的调查为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使得辅导更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傅加丘在《十日谈》中“绿鹅”的故事

(设计目的:

通过故事,引发兴趣;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爱慕异性不是错,是正常的,)有一个父亲特别害怕世俗的东西“污秽”了自己儿子的眼睛,便决定在儿子很小的时候送到寺院里,小家伙在寺院里跟师傅打坐念经,16 年来从来没有出过寺院一步。16 岁了,父亲觉得儿子应该修成正果,可以带他下山了。在下山的路途中小孩看到“黑道黄条纹”的东西,问是什么?爸爸告诉他那是老虎,老虎会吃人,赶快跑。他们来到山下,小孩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问着问那的,当对面来了几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孩子时候,这个男孩的瞳孔立刻放大,盯着不放,“爸爸那是什么?”爸爸告诉他那是“绿鹅”,“绿鹅”会吃人比老虎还要厉害,于是拉着自己的儿子赶快的逃离。一天结束了,爸爸决定送儿子一样礼物,儿子不假思索的回答,要“绿鹅”。

师问:

他为什么偏偏喜欢绿鹅呢?这正常吗?

学生答:

小结:

这个故事更多的时候被作为一个笑谈,其实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的,人的自然成长的能量远远的大于教化的能力,倾慕异性是人之本能,是正常的事情。

二、青春期异性的交往三个阶段

(设计目的:

了解异性交往的不同时期的心理及行为表现)

青春期异性之间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渐进的,其特点是从朦胧走向明朗,从简单走向具体,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对每个人来说,其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

1.异性疏远期

青春期开始的头一两年,随着性生理发育的显著变化,两性差异日益明显。性激素的分泌,又引起了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和特殊的心理体验。但是,对这种萌发的性意识,他们感到不能理解,进而感到不安,惊慌失措。男生女之间开始出现“三八线”,与异性接触时会感到难为情、腼腆、羞涩,甚至对异性感到厌恶,出现男女互相排斥各自独立的现象,所以这一时期也叫做异性疏远期。但是表面上的疏远其实掩盖不了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奇。比如,在体育比赛时,女生往往乐于围观男生的活动,充当热心的观众,男生也希望有女生关注自己,为自己助威呐喊。这种心理往往使他们乐于表现自己,喜欢出风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初

一、"初二时是不是这样,一方面对异性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又费尽心思表现自己,以赢得他们的注意。

2."异性接近期

在青春期的中期,在性生理和性心理迅速发育的情况下,青少年开始对性产生好奇心。

他们逐渐摆脱性心理的闭锁状态,希望接触异性,了解异性,爱慕异性,逐渐进入接近异性期,也叫爱慕期。在这一时期,情感上出现了相互吸引,男女生之间愿意相互接近,相互怀有好感,愿意在一起学习、研究功课和讨论问题。此时,女生的友谊圈子开始扩大到异性朋友,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会产生相当丰富的情感体验,女生会表现得腼腆、含蓄,并注意自己的外貌仪表和衣饰打扮,追求美,希望异性注意自己。但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希望相互了解,因为这样可以得到男生的有力帮助,并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男生则会故意显露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以取得女孩的称赞。

3.初恋期

这个时期是青春后期,是从青春期进入青年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比青春中期更为成熟,对异性的爱慕和追求也趋向专一化,故称为初恋期。

青春期的初恋只是爱情的萌芽,并不是成熟的爱情,没有深刻和丰富的社会内容,只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的爱,幼稚的脆弱的爱。而真正的爱情是和婚姻、家庭、道德、责任分不开的;但是初恋双方的肩膀往往过于稚嫩,承担不起这些,因此,青春期的爱情常常夭折,并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如悔恨、迷茫、怀疑、失学、否定、自杀、吸毒、犯罪、早孕、性泛滥。

三、一副图画:

心情日记(附图片)

(设计目的:

通过美丽又短暂的恋情故事展示,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认识到容易变

质)

1."一直很小心的跟着你的步调,合着你的节拍,生怕你说我们不合适

2.你总是喜欢调皮,而我总是傻傻的配合着你3.原来喜欢一个人是如此的简单,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背影就很满足,4.无论是正着、倒着、站着、坐着都在想你

5.他不喜欢我,他不属于我,我只能在他留下的脚印里体会心酸

6.我还以为我早已把他忘记,事实,,

7.虽然不能和你在一起,但仍然可以和你在一片蓝天下

8.没有你的日子我依然过的很好,,

对于“爱情学生体会:

老师总结:

女生说,恋爱会让人变的与众不同,上课的时候我一个眼睛很看着黑板,一个眼睛能看着班级最后排的他,他的任何一个动作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每天很期待他的到来,他到来了我却忍不住地说:

“烦死了,怎么又跑过来了,不喜欢看到你!”

男生说:

恋爱会让人变的与众不同,她一分钟前还在开心大笑,一分钟后又不开心了,女孩的心思真难猜,恋爱让人变的与众不同。

四、你赞同中学生谈恋爱吗

(设计目的:通过大讨论,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增强认知)小小调查:不赞同的请举手?赞同的请举手?谈谈赞同与不赞同的理由。中学生恋爱大家“谈”

赞同不赞同1.可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1."使自己的情感陷入两人世界的狭小圈子里。2.爱恋可以避免人际孤独。

2."在某种程度上使人际关系更加疏远。3.爱恋可以帮助双方提高。

3."更多的是带来更多的烦恼,影响学习的效率。4.爱恋有助于对异性的了解。

4."爱恋限制了与更多异性的交往,并不能更多的了解异性。5."爱恋是令人激动的。

5."恋爱也使人冲动,控制不好还会导致越轨行为6."爱恋是浪漫的。

6."中学生的恋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对爱情的真正了解。

7.提高挫折力

7."面对恋爱中的摩擦和挫折,缺乏对爱情的真正了解。

8."面对学习的压力,如何协调与恋爱的矛盾?,,

五、中学生恋爱的特点

(设计目的:

调整自己与异性交往的距离,接纳中学生恋爱的现实结果。增强交往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1.不稳定性:

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青少年们的理想、志趣、爱好、性格等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引起“爱情”的变化。

曾有一个男生,很认真地和一个他喜欢的女孩谈上了恋爱。这个男孩有一个被他称为“哥儿们”的父亲,因此,男孩并不犹豫,就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对儿子说:

“爸爸最讨厌朝三暮四的人,你如果真爱这个女孩,你就要对她一辈子负责。但你说今后你还要读大学、研究生,如果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你认为比她更好更优秀的女孩,怎么办?”男孩说:

“可是要让我离开她,我会感到很痛苦。”父亲说:

“小学时我给你买的随身听呢?”男孩回答说:

“你不是给我买了一个更高级的吗?我早把它送给别人了。”但聪明的男孩马上反应过来,爸爸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最后他说:

“爸爸,什么都别说,我懂了。”这个男孩从父亲的话里,明白了“爱”是需要等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