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专升本)试题含答案

外科学(专升本)试题含答案
外科学(专升本)试题含答案

《外科学》试题(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寒痛表现为( )

A.胀痛

B.酸痛

C.痛而喜按

D.跳痛

E.灼痛

2.阳证肿疡初期外敷宜用( )

A.冲和膏

B.金黄膏

C.生肌白玉膏

D.生肌玉红膏

E.青黛膏

3.内痔分期的主要依据是()

A.脱出

B.疼痛

C.便血

D.患病时间

E.嵌顿

4.外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主要是由于( )

A.外感风温、风热

B.热毒、火毒

C.气郁、火郁

D.外感暑热

E.外感湿热之邪

5外疡的辨证应首辨( )

A.病因

B.经络

C.阴阳

D.部位

E.善恶顺逆

6.外疡致病因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外感六淫

B.感受特殊之毒

C.经络阻塞

D.情志内伤

E.外来伤害

7.饮食不节导致外疡发生的最常见病机为( )

A.胃气不和

B.胃失和降

C.胃阴不足

D.胃热壅滞

E.湿热火毒内生

8.疖、痈、发是以什么命名( )

A.疾病特性

B.病势缓急

C.症状

D.形态

E.范围大小

9.疮疡益气托毒法的代表方剂是( )

A.托里消毒散

B.托里透脓散

C.仙方活命饮

D.透脓散

E.神功内托散

10.乳岩好发于()

A.青春期

B.妊娠期

C.哺乳期

D.幼儿期

E.绝经期

11.风肿的特点是( )

A.肿块硬如棉、馒,有囊性感

B.坚硬如石

C.皮色发白微肿

D.漫肿宣浮

E.肿而木硬

12.引起疮疡的最常见外邪是()

A.气郁、火郁

B.热毒、火毒

C.风热、风温

D.淤血、寒湿

E.湿热、痰湿

13.阳疡初起除下列哪项外皆为顺证( )

A.由小渐大

B.疮顶高突

C.掀红灼热

D.微红漫肿

E.根脚不散

14.红丝疔好发于( )

A.前臂外侧

B.上肢

C.小腿外侧

D.小腿内侧

E.颈部两旁

15.有头疽的好发部位是( )

A.臀部

B.面部

C.四肢

D.项背部

E.任何部位

16.下列哪项不是心善的依据( )

A.精神爽快

B.身体轻便(肝)

C.言语清亮

D.舌润不渴

E.寝寐安宁

17.阴证外疡初期外敷宜用( )

A.太乙膏

B.回阳玉龙散

C.千捶膏

D.冲和膏

E.玉露膏

18.提脓祛腐药的主药是( )

A.生石膏

B.熟石膏

C.升丹

D.白降丹

E.枯矾

19.欲取散瘀解毒作用时,箍围药宜用( )

A.葱姜汁调

B.酒调

C.菊花汁调

D.冷茶水调

E.醋调

20.流痰的好发部位是( )

A.四肢

B.肌肉

C.皮肉之间

D.骨与关节

E.躯干

21.颜面部疔疮热毒蕴结证的治发是( )

A.散风清热

B.泻火解毒

C.凉血清热

D.清热解毒

E.合营解法

22.颜面疔初期内治法的法则为( )

A.清暑解毒

B.清热化湿

C.祛风清热

D.清热解毒

E.清热泻

23.下列不属蛇头疔的症状为( )

A.痛甚

B.肿而有头

C.成脓10天左右

D.易损伤筋骨

E.掀红灼热

24.流注属于( )

A.阳证

B.阴证

C.半阴半阳证

D.虚证

E.寒证

25.下列不属于流注的选项为( )

A.暑湿流注

B.余毒流注

C.瘀血流注

D.髂窝流注

E.痰湿流注

26.诊断附骨疽X线摄片最早应在( )

A.2周左右

B.3周左右

C.1个月左右

D.2个月左右

E.半年左右

27.附骨疽初期属于( )

A.阳证

B.阴证

C.半阴半阳证

D.虚证

E.寒证

28.首选砭镰法的疾病为( )

A.痈

B.下肢丹毒

C.无头疖

D.有头疽

E.附骨疽

29.有头疽实证溃脓期一般在发病的( )

A.第1周

B.第2~3周

C.第3周

D.第4周

E.第3~4周

30.患者,男,23岁。右前臂内侧有红丝一条,向上走窜,停于肘部。用砭镰疗法的操作要点是( )

A.沿红线两头,针刺出血

B.梅花针沿红线打针,微微出血

C.用三棱针沿红线寸寸挑断,并微微出血

D.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E.梅花针沿红线打刺,微微出血,并加神灯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延迟性输血反应:即延迟性溶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7~14天,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一般症状并不严重。

2、休克:是指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症。

3、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可反应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

4、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有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污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

5、外科感染:一般是指发生在组织损伤,空腔器官梗阻和手术后的感染,它包含两大类: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感染。

6、无菌术:指采取一切预防措施来防止感染,包括灭菌法以及一系列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什么叫小脑幕切迹疝,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小脑幕上占位病变或严重脑水肿常常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颞叶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疝出到幕下,压迫损害患侧中脑、动眼神经及阻塞环池和中脑导水管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称为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主要有:①颅内压增高症状

②生命体征明显改变

③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且逐渐加深

④早期患侧瞳孔短时间缩小,继之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瞳孔亦逐渐散大。⑤

对侧肢体出现锥体束征或偏瘫,晚期出现去大脑强直。

2、颅脑损伤病人的主要观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主要观察项目有:

1.意识状态: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是最重要的观察项目。临床以呼喊病人的名字、压迫眶上神经和疼痛刺激等观察病人的反应,将意识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和深昏迷。国际通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记分法,总分越低,意识障碍或脑损伤越重。

2.生命体征:定时测定呼吸、脉搏、血压及体温。

3.瞳孔变化:在伤晴判断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密切连续观察瞳孔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是否存在、敏感度如何。

4.肢体活动及锥体束征:主要观察肢体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

5.头痛呕吐等其它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